骨质疏松检测指标_第1页
骨质疏松检测指标_第2页
骨质疏松检测指标_第3页
骨质疏松检测指标_第4页
骨质疏松检测指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骨代谢检测指标,1,人体骨骼系统是由206块骨组成的“活” 组织(松质骨和皮质骨)为了生长不断进行着“骨构建”,为了适应环境时刻在“骨重建”。由成骨细胞与破骨细胞参与的骨形成与骨吸收贯穿生命始终,两个环节的精确偶联维持着骨量的平衡。,2,骨骼中的细胞,骨细胞(osteocyte)成骨细胞(osteoblast) 衬细胞(lining cell)破骨细胞(osteoclast),3,骨骼的物质构成,有机基质(30%) I型胶原(Type I collagen) 85-90% 非胶原蛋白(noncollagenous proteins) 蛋白多糖(proteoglycans)矿物质(70%) 羟基磷灰石Ca10(PO4)6(OH)2,4,骨骼的构建和重建,骨构建:骨骼的生长和构型完成的过程。骨重建(骨转换):是成熟骨组织的一种替换机制,即去除局部的旧骨代之以形成的新骨 ,由骨重建单位来完成。,5,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正常情况,骨质疏松,骨丢失,6,男性骨质疏松症非常重要但被忽略,“无声无息”, 65岁以后多以骨折为首发症状三分之一的髋部骨折发生在男性60%的男性在髋部骨折后 不能完全恢复活动能力髋部骨折: 男性的死亡率是女性的两倍 (男性31% vs 女性17%),7,骨密度,骨密度(BMD )全称“骨骼矿物质密度”双能X线吸收法(DXA)-目前诊断金标准,8,骨密度(70%),骨质量(30%),+,几何学和微结构骨转换率矿化程度微细损伤累积基质 / 胶原数量和质量,aBMD = g/cm2vBMD = g/cm3,骨强度,Slide Modified: on: 9/4/2003 8:44:06 AM SL3 Rev: 47on: 9/25/2003 6:38:58 PM SL1 Rev: 128,Review: WPDF# for global kit: LX200308c (Li Xie 090403),Reviewer Memo:,Source: see reference in notes,Memo: made title active tense 15Aug03 - MRmodified notes 15Aug03 - MR,Adapted from NIH Consensus Development Panel on Osteoporosis. JAMA 2001,骨转换标志物测定,骨密度测定技术,间接,?,动物实验,长时间的变化,9,骨转换生化标志物,在骨转换过程产生的一些代谢物骨形成标志物:成骨细胞活动及骨形成时的代谢产物骨吸收标志物:破骨细胞活动及骨吸收时的代谢产物,特别是骨基质降解产物,10,酶及分解产物骨吸收标志物,酶及分解产物骨形成标志物,骨重建,11,骨转换标志物的来源,Bone Formation,Adapted from Boyle WJ, et al. Nature. 2003;423:337-342.,Bone Resorption,Activated Osteoclast,In the presence of M-CSF,CFU-M=colony forming unit macrophageM-CSF=macrophag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Provided as an educational resource. Do not copy or distribute., 2007 Amgen. All rights reserved.,Osteoblasts,骨形成标志物,骨吸收标志物,合成 I型胶原 降解,12,骨重塑型过程,吸收 相反 形 成,微骨折,破骨细胞,微骨折,钙化骨,矿 化,类骨质,骨细胞,13,骨转换生化标志物,骨形成标志物骨钙素(OC, BGP)碱性磷酸酶(ALP)及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1型原胶原N端前肽(P1NP)1型原胶原C端前肽 (P1CP),骨吸收标志物抗酒石酸酸性磷(TRAP)羟脯氨酸 (HYP)空腹2小时钙/肌酐 (Ca/Cr)胶原吡啶诺啉交联( pyr)胶原脱氧吡啶啉(DPD)I型胶原交联氨基末端肽(NTX)1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CTX) ),14,骨质疏松症的药物治疗策略,15,骨质疏松症治疗药物,抑制骨吸收促进骨形成 其它药物 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