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死MR诊断及鉴别诊断_第1页
脑梗死MR诊断及鉴别诊断_第2页
脑梗死MR诊断及鉴别诊断_第3页
脑梗死MR诊断及鉴别诊断_第4页
脑梗死MR诊断及鉴别诊断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脑梗死MR诊断与鉴别诊断,.,.,规培系列讲座,2017-12-9,1,概念,脑梗死(Cerebral infarct),.,又名缺血性脑卒中,各种原因所致的局部脑组织区域血液供应障碍 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进而产生临床上相应 神经功能缺失的表现,.,为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最常见的一种疾病,常见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偏盲、失语等症状,2,病因及机制,高血压是公认的的最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动脉粥样硬化是主要原因,发病部位与大脑血管的分布有密切关系,脑血流量(CBF)供给障碍 , 神经功能异常(电活动功 能衰竭);缺血达一定程度(15-20%)后,神经 细胞会发生Na+-K+-ATP酶功能丧失(膜衰竭),细胞水肿、缺血、坏死,血脑屏障破坏等,3,动脉性脑梗死静脉性脑梗死缺血性脑梗死出血性脑梗死脑叶脑梗死腔隙性脑梗死分水岭脑梗死,临床分类,原因,4,分类,缺血性脑梗死,动脉闭塞性脑梗死 脑大、中等动脉粥样硬化 以大脑中动脉闭塞最常见 多50-60岁腔隙性脑梗死(lacunar infarction) 脑穿支小动脉闭塞 好发基底节区、丘脑、脑干、小脑等 直径约515mm分水岭脑梗死(Border Zone Infarcts) 两条脑动脉及深穿支供血交界区的脑梗死,5,分期/病理,脑梗死分期及相关病理改变,分期 时间,病理,超急性期 6h,细胞膜离子泵衰竭,细胞毒性水肿,急性期 6h3d 神经元细胞坏死,血脑屏障破坏,细胞 毒性水肿、 血管源性水肿早期,亚急性期 3d3W 血管源性水肿明显,坏死组织吸收,吞 噬细胞增多,慢性期 3W 软化灶形成,胶质增生,含液囊腔,6,MRI诊断,常规MRI表现,最早的表现(细胞肿胀)血管流空信号消失 灰质肿胀,T2WI及DWI信号增高,24h: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35d:水肿及占位效应明显,慢性期:软化灶形成、脑萎缩,7,DWI,较常规MR检查更早的发现梗死灶可用于区别新旧梗死灶,.,超急性期: 细胞毒性水肿,DWI呈高信号,ADC降低 急性期:细胞器肿胀,细胞毒性水肿为主,出现血管 源性水肿早期DWI呈明显高信号,ADC降低,.,亚急性期:细胞溶解,血管源性水肿更加明显 DWI信号稍高、等信号,ADC,慢性期:趋于脑软化,DWI ,ADC,8,DWI能超早期(发病30min)发现严重缺血中心区,在常规DWI上呈明显高信号,ADC图示扩散明显受限ADC值演变:5-10d ADC值逐渐接近正常, DWI高信号;10d数月, ADC值大于正常, DWI信号降低,脑梗死DWI与ADC值演变,9,超急性期女,45岁,突发右侧肢体无力言语含糊1.5小时,10,急性期,男,68岁,突发右侧肢体无力2天,11,亚急性期男性,61岁,突发言语障碍11天,12,增强急性、亚急性期(血脑屏障破坏、新生毛细血管等),不均匀脑回样、条状或环状强化脑膜强化(反应性血管充血),13,慢性期,14,脑皮质层状坏死(CLN),脑皮质层状坏死(CLN),神经病理学定义为一个或多个脑皮质层的局灶性或弥漫性坏死,包括受累区域的神经元、神经胶质和血管的坏死病因较多,包括缺氧、脑梗塞、肾上腺危象、渗透性脱髓鞘综合征、溶血性贫血、中毒、癫痫持续状态、线粒体脑肌病、婴儿颅内压增高、严重脑外伤和低血糖等存在两种学说:“血管学说”和“异感学说”灰质对缺血性损伤耐受性明显不及白质,灰质结构上分层,其中第层最易受缺血缺氧损害,这种损害在脑沟两侧和底部的皮质重于脑回表面的皮质。,15,脑皮质层状坏死(CLN),脑皮质层状坏死(CLN),MRI特征性改变为T1WI层状高信号,需要与正铁血红蛋白、顺磁性物质、高含量蛋白质、脂肪组织、胆固醇、钙化等T1WI高信号灶相鉴别早期研究认为CLN T1WI出现高信号为脑缺血后再灌注损伤导致的出血性脑梗塞,而随后为数不多的尸检证实脑表面曲线状高信号为皮质层状坏死,不是出血T1WI皮质高信号在脑梗死后2周左右出现,2周后信号逐渐显著,12月时达到峰值,3月以后部分开始消退,但偶尔可持续长达数年,16,脑皮质层状坏死(CLN),脑皮质层状坏死(CLN),17,脑皮质层状坏死(CLN),脑皮质层状坏死(CLN),最主要鉴别诊断:出血性脑梗死由于缺血梗塞区血液再灌注而在梗塞区域发生的继发性出血病理:缺血性坏死的脑组织中夹杂着点状、片状融合的渗血或出血出血性脑梗塞多发生梗死后2h2WT1WI高信号一般呈点状、斑片状、环状、条索状或团块状散布于梗塞区,无沿脑皮质层状分布的特点,随诊复查,出血信号会随时间发生改变,18,出血性脑梗死,19,MRA,20,PWI,明确脑血流灌注减少的区域、程度梗死区几乎无或完全无灌注半暗带(penumbra),急性脑缺血后局部血流量减低,恢复供血后仍可存活区域,灌注异常区超出DWI高信号的区域溶栓治疗指征之一,21,脑缺血性病变-半暗带确定,22,脑缺血性病变-半暗带确定,23,脑缺血性病变-半暗带确定,24,男,15岁,突发头痛、头晕伴左侧肢体无力1天余,CBV,CBF,MTT,TTP,CBV正常,CBF减低,MTT延长,提示侧枝循环形成,25,MRS,梗死区Lac峰升高、NAA峰减低,梗死中心区,半暗带区,正常区,26,分水岭脑梗死,皮质型,额叶皮质,枕叶皮质,正中旁白质,皮质下型,豆纹动脉大脑中动脉,豆纹动脉大脑前动脉,Heubner大脑前动脉脉络膜前动脉大脑中动脉脉络膜前动脉大脑后动脉,27,28,皮质型,皮质型,多为栓塞导致,大脑前、中、后动脉供血交界区,呈楔形、卵圆形,29,皮质下型,皮质下型,MCA、ACA中央支-豆纹动脉深穿支血流动力学异常,半卵圆中心或放射冠区多发、串珠样、3mm线样平行侧脑室,为融合性或局部分布,30,鉴别诊断:病毒性脑炎,男,3,6,岁发热头痛5,天,31,鉴别诊断:胶质瘤,男,3,4,岁发作性愣神伴左上肢无力8,月,32,鉴别诊断,脑梗死,脑炎,低级别胶质瘤,发病突然,急性发热、病程短 发病缓慢、进行性加重,同时累及灰白质,皮层灰质为主双侧多发,白质为主,多楔形,底位于脑表面,尖指向脑室,多位于脑表面T2脑回样高信号,团块样,境界欠清,梗死范围与动脉供血 与供血区无明显关系区一致,浸润性生长无明显分布规律,增强脑回样强化PWI低灌注,多不强化高灌注稍高为主稍高,弥漫型可有斑片状强化,不高稍高稍高,DWI高信号ADC明显低,Lac峰升高,Lac峰不高,NAA峰降低Cho峰升高,33,小结,动脉闭塞性脑梗死以大脑中动脉最常见,MR早期征象:血管流空信号消失;皮层肿胀DWI:明显高信号、与血管分布一致PWI:灌注减低区,MRS出现Lac波;MRA显示动脉闭塞急性和亚急性期增强脑回样强化,34,经典病例快餐,女性,60岁,双下肢乏力3天,头晕、头痛,伴双侧肩背部疼痛、双上肢酸胀1天。,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ADEM),35,经典病例快餐,多发性硬化(MS),女性,54岁,头晕1月余。,36,经典病例快餐,男性,46岁,肝硬化行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