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地方标准《青贮玉米生产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_第1页
广西地方标准《青贮玉米生产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_第2页
广西地方标准《青贮玉米生产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_第3页
广西地方标准《青贮玉米生产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广西地方标准青贮玉米生产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1任务来源为适应我区水产畜牧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节粮型草食畜牧业,根据桂质鉴函2013406号文,广西壮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下达“青贮玉米生产技术规范”编制任务,由广西畜牧研究所负责标准制定的起草工作。起止时间为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2标准制订的目的意义1985年经原国家标准局发布实施的GB6141614385三项国家标准,标志着我国牧草种子质量工作开始步入标准化轨道,使我国牧草种子生产技术、经营管理和质量提高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然而,未见有青贮玉米生产技术规范,使青贮玉米生产、利用、管理一直处于无章可循,无法可依的落后状态,影响了青贮玉米的高产高效益和畜牧业生产的发展。因此,广西水产畜牧局下达制订标准是非常及时和非常必要的。青贮玉米,是指专门用于饲养家禽、家畜的玉米品种,将果穗、茎叶都用于饲料上的玉米。世界上畜牧业发达国家,如法国、加拿大、英国、荷兰等国家都培育了大量的饲料专用玉米进行全株青贮。在欧美许多国家中,玉米青贮饲料早已成为反刍家畜日粮中主要有效成分和幼兽育肥的强化饲料。随着畜牧业的发展,青贮玉米作为畜禽饲料来源愈来愈受到重视。青贮玉米营养丰富,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主要是淀粉和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高,木质素含量低,单位面积产量高,收获时具有较多的干物质产量,高于200G/KG,和其它青贮饲料相比具有较高的能量和良好的吸收率。我国长期以来人畜共粮,粮饲共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粮食为主发展畜牧业已经愈来愈不经济,植物的茎杆、叶等部分不能很好的利用,2有的农民收获完果穗后其余部分被焚烧掉。不仅浪费了大量的营养物质,而且污染了环境。因此发展青贮玉米可以很好的解决玉米秸秆的利用问题,从根本上消除农民焚烧秸秆的现象,改善大气环境。青贮玉米是一种饲、粮兼用型一年生高产作物,青贮玉米是将新鲜玉米存放到青贮窖中(即进行青贮),经发酵制成饲料或玉米青贮料营养丰富、气味芳香、消化率较高,鲜样中含粗蛋白质可达3以上,同时还含有丰富的糖类。适应性广,具有抗旱、耐涝、耐盐碱等特性,丰产性能好,一般产茎秆7590T/HM2左右,玉米青贮料营养丰富、气味芳香、消化率较高,鲜样中含粗蛋白质可达3以上,同时还含有丰富的糖类。青贮玉米制作所占空间小,而且可长期保存,一年四季可均衡供应,是解决牛、羊、鹿等所需青粗饲料的最有效途径。但目前青贮玉米无标准的生产技术规范。为使青贮玉米的生产规范化、标准化,获得高产高效益,促进广西养殖业的发展,制订青贮玉米生产技术规范意义重大。3国内外标准对比情况国内外目前尚未见到青贮玉米相关的标准。4标准制定过程41成立制标编写小组任务下达后,为确保标准编制的顺利实施,成立了“青贮玉米生产技术规范”制标编写小组,执笔人滕少花;其他参与编写成员韦锦益、梁永良、曹树威、赖志强、李冬郁、史静、赖大伟、易显凤、廖晓光、杨翠。编写小组由6名高级职称,2名中级职称人员及3名初级职称人员组成。42制定计划编制“青贮玉米生产技术规范制订计划和实施方案”,确定工作步骤、计划进度及试验验证方法。43调查研究3对于生产单位、用种单位和有关科研单位进行调研,广泛收集对标准制订的意见和建议。44试验验证对青贮玉米的各项生产指标进行试验并反复验证。441营养成份分析取青贮玉米拔节期1公斤鲜草,送广西分析测试中心分析测定。442牧草产量产草量是在牧草拔节期刈割测定,刈割留茬高度5。4421品比试验在相同的栽培管理条件下,青贮玉米产草量高于所有的比较品种,平均年产鲜草达850000KG/HM2,比对照品种高121158。4422区域试验在南宁、北海、恭城不同生境条件下,青贮玉米鲜草产量达741787KG/HM2929810KG/HM2。45起草“标准制订草案”在前述诸项工作的基础上拟成了“标准制订草案(初稿)、标准修订编制说明(征求意见稿)”,送交科研、教学、管理、生产等部门长期从事草业工作的专家、学者征求意见,起草小组组织技术人员将收集的意见进行汇总处理,对标准草案进行多次讨论、修改,形成“青贮玉米生产技术规范”送审稿。5“青贮玉米生产技术规范”关键技术指标依据和来源本标准规定了青贮玉米生产技术规范的原则,包括青贮玉米青贮玉米的栽培、田间管理、收割、利用及种子生产技术等技术指标。数据来源于品比试验、区域试验、密度试验、大田生产试验等;在行文上主要针对我区的气候条件、多数牧草场的生产特点、现有水平等实际情况,同时遵守农业部的有关规定而编写的。本标准与现行法律法规一致,有利于进一步贯彻落实草原法。本标准在修订过程中,反复征求各类专家意见,反复修改完善,无重大分歧意见。由于我们的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