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乡镇扶贫专项资金自查报告2篇_第1页
最新乡镇扶贫专项资金自查报告2篇_第2页
最新乡镇扶贫专项资金自查报告2篇_第3页
最新乡镇扶贫专项资金自查报告2篇_第4页
最新乡镇扶贫专项资金自查报告2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最新乡镇扶贫专项资金自查报告2篇扶贫专项资金自查报告根据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对全省民政救灾、城乡低保、扶贫专项资金使用情况开展集中检查的通知精神,我市扶贫办财政局组织专班人员,深入各项目实施镇处和村组,围绕2010年度扶贫开发项目实施和资金使用等方面,认真开展了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一、2010年度扶持老区建设项目、资金执行及落实情况2010年,省下达我市财政扶贫、扶持老区建设项目资金151万元,其中,基础设施类项目7个,项目资金99万元生产发展类项目5个,项目资金43万元科技培训类项目2个,项目资金9万元。截止到2010年底所有扶贫项目已全部完工,资金已全部下拔到各镇处和项目建设单位,资金到位率达到100。扶贫项目资金使用自查报告扶贫项目资金使用自查报告二、2010年度扶贫项目资金管理使用的做法一是强化项目监管。省扶贫资金及项目一经省扶贫办备案审批下达,我们始终坚持“项目跟着规划走”、“资金跟着项目走”的原则,按照省办关于进一步改进扶贫项目管理工作的通知精神,严格按下达的项目资金额度和建设内容精心组织实施。同时,市扶贫办会同市财政局多次深入项目施工现场调查了解工程进展情况,督促施工单位严格按规划实施方案施工,确保工程按规定的时间、进度和质量要求完工,对不符合施工要求的责成施工单位返工。在项目建设验收合格后,将项目建设内容、资金额度等内容及时录入湖北省财政扶贫资金管理监测信息系统,使全市扶贫项目资金做到无任意调整挪项、无擅自分散使用,无“半拉子”工程现象发生。二是坚持阳光作业。严格实行项目资金公示公告制,各镇、村、项目建设责任单位充分利用镇、村公开栏、宣传单、新闻媒体等,对项目审批程序、项目名称、实施地点、建设规模和效益、实施期限、实施单位及责任人、资金来源、资金总额等内容在公开栏进行至少为期半个月的公示公告,确保了扶贫项目和资金充分接受群众监督,提高了扶贫项目和资金使用的透明度。严格实行竣工审计验收制,项目完工后,市扶贫办会同市财政局及相关部门、镇分管负责人、村委会负责人、施工单位按照规划实施方案组织验收。严格项目建设质量监督评审制,各村成立了项目建设质量监督小组,在项目验收上,严格实行质量监督小组不签字不得评为合格项目。同时,项目主管单位对项目建设采取不定期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确保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同时,市扶贫办联合市财政局、市审计局等相关单位组成的专班,深入到各镇处和重点村,对2010年的老区建设项目和资金进行审计检查,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了整改,并把检查审计结果作为下一年度扶贫资金和项目分配的一个重要参考因素。三是严格资金使用。在扶贫资金的管理上,我们严格按照湖北省财政扶贫资金管理办法,在市财政局设立了扶贫项目资金专户,实行全过程跟踪管理,全封闭专户运行,严格把握所有项目资金必须进入项目资金账户,然后履行审批手续后使用的规定。在项目申报、审批到资金下拨、使用的各个环节,主动接受审计、财政、监察部门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检查、审计和监督,始终做到了专款专用,足额到位,无挤占、挪用、截留现象发生。四是注意发挥效益。对推进实施的项目,力求效益最大化,坚持做到建设一个,达到促进一片发展的目的。2010年,维修村级主干渠5000米,改善了1000多亩的农田灌溉难问题硬化和改造老区村特别是重点老区村村级道路20公里,解决了5000多人的行路难问题开展我市贫困地区贫困农民技术培训3000人。这些项目的实施,改变了贫困地区的面貌,为贫困地区的全面、快速、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极大地改善了老区部分群众的通行条件,使农产品卖难和农资运输难问题得到缓解,提高了贫困农民脱贫致富的能力,增加了老区农民的收入,促进项目实施区的农民年人平增加收入300元以上。总之,我们通过自查,认为我市2010年度扶贫项目的实施符合国家、省、宜昌市相关规定,资金拨付及时,项目管理规范,发挥效益明显。扶贫专项资金自查报告根据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关于开展财政专项扶贫资金自查自纠的通知桂扶领发203号文件精神,我县县委政府高度重视,及时组织力量,召开相关部门工作会议。专门成立了由县长担任组长、副县长担任副组长的县财政扶贫资金专项检查工作组,扶贫办、发改局、民族宗教事务局在审计、财政、监察、纠风等相关部门密切配合下,对照通知要求的检查内容,本着“清理、整改、完善、提高”的工作目标,逐一查找问题,逐项逐条梳理,对2020年度财政扶贫资金使用管理情况开展专项自检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一2020年度财政扶贫资金下达及项目实施情况2020年度县扶贫办共累计获得中央和地方安排的财政专项扶贫资金552562万元。1按资金来源分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486645万元20年97437万元,20年126948万元,20年26226万元区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65917万元20年50万元,20年30万元,20年57917万元。2按年度分20年共计102437万元,其中776万元用于基础设施项目建设2925万元用于沼气池建设项目84万元用于发放猪苗等产业开发8万元用于农民实用技术培训100万元用于小额到户贷款贴息92万元用于项目管理费1792用于工作经费。20年共计129948万元,其中977万元用于屯级道路和桥梁建设、人畜饮水项目以及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151万元用于种植麻竹、东魁杨梅,发放猪苗等产业开发855万元用于农民实用技术培训21万元用于龙头企业贷款贴息60万元用于小额到户贷款贴息2693万元用于项目管理费,55万元用于贫困户识别工作经费。20年共计320177万元,其中2407万元用于屯级道路和桥梁建设、人畜饮水项目以及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521万元用于种植麻竹、东魁杨梅,发放猪苗等产业开发4967万元用于雨露计划农民实用技术培训,175万元用于贫困家庭子女高校本科生教育试点补助42万元用于龙头企业贷款贴息100万元用于小额到户贷款贴息646万元为扶贫项目管理费。3按投向分基础设施建设项目4160万元沼气池建设项目2925万元重点产业开发项目756万元农民实用技术培训项目6622万元“雨露计划”贫困家庭大学生试点教育资金项目175万元龙头企业贴息贷款63万元小额到户贴息贷款260万元项目管理费10073万元工作经费7292万元。资金使用成效三年来,共实施743个项目。其中20年实施110个项目20年实施243个项目20年实施390个项目。1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共新建和硬化村屯道路557条37435公里人饮项目工程182处,独立桥41座5585延米,小型水利建设32处,建设沼气池150座,累计受益群众521106人次。2重点产业开发方面共发放猪苗6966头扶持种植杨梅431亩扶持种植麻竹4100亩扶持种植糖蔗1180亩。3农民实用技术培训方面接受培训的农民共计12707人次。我县荣获2020年度度自治区扶贫培训先进单位。4“雨露计划”贫困家庭大学生试点教育方面20年共扶持35名贫困家庭大学生,每位补助5000元。5龙头企业贷款贴息方面2020年扶持广西县银龙工艺品有限公司获得贴息贷款2100万元,共获得贴息资金63万元。6小额到户贴息贷款方面2020年共争取扶贫到户贷款资金指标5200万元,财政贴息资金260万元,惠及81个贫困村。在县信用社的支持和配合下,到20年12月底止,累计为贫困村2052户贫困户发放小额到户贷款5200万元,累计收回到逾期扶贫到户贷款1675户,金额316902万元,到期回收率8982。二20年度财政扶贫资金下达及项目实施情况1资金下达情况20年第一批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为29556万元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2595万元,区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3606万元,其中1安排基础设施项目2140万元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890万元,区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250万元2安排城乡风貌项目10万元3安排产业开发项目583万元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523万元,区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60万元4安排扶贫培训项目726万元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32万元,区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406万元5安排扶贫到户贴息项目150万元。2项目实施情况1基础设施项目项目主要安排在全县28个乡镇159个村,总共330个项目。其中投入资金2062万元新建砂石路36条1991公里投入资金16563万元升级硬化路221条55523公里投入资金43万元建设桥梁12座100延米投入资金2345万元建设人饮工程61处2555立方米。目前,已完成道路建设86条,2535公里,占计划336,受益人口21102人已完成桥梁建设4座33延米,占计划333完成人饮工程20处,占计划336,受益人口16821人。预计2014年6月底全面完成项目建设以及报账工作。2城乡风貌建设项目硬化浪平乡茂龙村和六路口至景屯路04公里,项目建成后受益人口983人。项目正在施工过程中。3产业开发项目扶持贫困村养猪、养鸡和种麻竹、油茶等4个项目。目前,已完成发送猪苗3292头,占任务805预计12月底全面完成任务。已完成发送鸡苗30200羽,占任务100。预计2014年春季完成种植麻竹和油茶项目。4扶贫培训项目20年自治区下达我县贫困村农民实用技术培训资金566万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