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感知汽车衡集中计量系统的设计与应用_第1页
过程感知汽车衡集中计量系统的设计与应用_第2页
过程感知汽车衡集中计量系统的设计与应用_第3页
过程感知汽车衡集中计量系统的设计与应用_第4页
过程感知汽车衡集中计量系统的设计与应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弟39巷第1期2015年1月冶金自动ITMETALLURGICALINDUSTRYAUTOMATIONVO139NO1,P8994JANUARY2015案例应用DOI103969JISSN10007059201501018过程感知汽车衡集中计量系统的设计与应用巫乔顺,彭海波,匡胜徽武钢集团昆明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信息中心,云南昆明650302摘要针对厂矿企业汽车衡离散式物资计量的现状,提出了一种基于过程感知思想的汽车衡集中计量系统。系统以业务流程为主线,将物资预报、进出厂、计量、取样卸货装货进行了整体过程管控,而不仅仅局限于实现纯粹的计量功能,从而大大提高了厂矿的信息化水平,为科学管理提供了支撑。该系统已上线投运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关键词过程感知信息系统;集中计量系统;流程再造;模型驱动架构;IC卡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07059201501008906O引言目前。国内大多数厂矿企业的汽车物资计量都采取离散计量方式,即在厂区内必要的地方设置计量点。安装计量设备以及其他辅助设施后派驻专人值守作业的方式。过磅负荷不均、计量设备和人员等不能动态平衡调度、技术手段有限等诸多原因,导致了效率低下、数据共享性差、物流和信息流不能较好匹配等现象。国内外目前已建成的部分汽车衡远程计量系统虽然实现了磅房现场无人值守远程计量的目标,但仅仅立足于纯粹的计量功能,仍然从职能部门的视角出发,没有在过程思想的指导下。在整体流程上实现物资的提前预报、进出厂管理、称重计量、取样卸货装货确认等整体流程的管控和跟踪,因而对厂矿企业汽车物资计量各个环节和流程并没有带来革命性的突破。此外,在应用的技术手段和方法上也存在一定的欠缺,不具有诸如全方位视频监控、语音对讲、防作弊、多磅一机、异地过磅、期限皮重、远程票据打印等功能。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过程感知思想的汽车衡集中计量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该系统于2010年在武钢集团昆明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投入使用,效果良好。1过程感知信息系统业务流程再造BPRBUSINESSPROCESSREENGINEERING12认为应该把不同组织单元中使用的专业任务统一起来,成为一致的全局可见的过程。而IT技术提供的不仅是单个业务过程的自动化,也应该被当作协调、连接任务和资源的手段。随着BPR概念的深入和信息技术应用的日趋成熟,“过程思想”和“过程再设计”逐渐成为信息系统构建的主流思想。于是,传统的以职能为核心构建信息系统的思想也逐渐向“过程管理”、“过程监控”转移,过程感知的信息系统思想由此产生。参考文献【3忡给出了过程感知信息系统PAISPROCESSAWAREINFORMATIONSYSTEM的定义一个关于过程模型的、用来管理和执行过程的软件系统,其中的过程涉及人、应用程序和信息资源等。由于过程模型保留了原先开发者对系统的认识,因此这种设计方式可以使企业应用程序集成能够快速地响应需求目标1和环境的变化。过程模型显式化的思想在企业应用程序集成、工作流管理、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以及WEB服务组合等大规模编程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41。2系统设计与实现过程感知汽车衡集中计量系统结合了网络、作者简介巫乔顺1968一,男,高级工程师,硕士;收稿日期20140928第1期冶金自动化此步骤的确认工作也相当于原签字盖章工作。6二次计量406汽车再次前往磅秤房计量点,驾驶员在一体机的读卡器上进行刷卡操作,完成404步骤中相反的计量操作,即进行空车二次计量。此步骤系统会检查是否完成了405步骤中的确认工作。如果未确认,则不允许进行计量,驾驶员必须返回完成405步骤中的确认工作。二次计量的计量点可以与一次计量不同。系统会自动查找并匹配第1次计量的记录,完成计量操作。在本步骤和一次计量的计量过程中,系统通过6个摄像头分别对车头、车尾、车顶、驾驶室、票据台、磅秤房内部进行全方位的监控,再加上红外对射判断车辆是否按规定要求停车到位、过磅突变曲线、历史皮重异常报警等现代技术手段使得计量员较以往有了对现场过磅车辆综合情况的更为全面、直观、清晰的了解,因此更能预防和发现作弊行为。此外,由于系统在保存的瞬间将摄像头的图片截图并在其上叠加了重量,因此当计量出现争议或其他异常情况时,还可以通过调取过磅录像以及当时的计量图片进行分析比对,保证了计量数据的真实性和可追溯性。此外,本步骤和一次计量的计量程序具有多磅一机功能,司磅员可以同时接管多个计量点。当某计量点有车上秤时,系统会给出语音提示“有车上秤”并使该计量点闪烁来提示计量员进行计量操作。7汽车出厂407完成空车计量离开厂区时驾驶员在读卡器上进行刷卡操作,门卫在计算机上查验刷卡后显示的信息,确认车号、卡号、物资、收发货单位等必要信息后在系统中予以确认并放行。8查询、统计和分析408相关单位通过BS系统进行计量相关数据的查询、统计和分析工作。由于数出一源,所以各单位不会再出现以往纸质统计错误导致的数据不一致、相互扯皮问题,而且由于统计工作交由系统完成所以也减轻了统计人员的工作量。9计量卡回收和注销409计量管理部门根据需要对计量卡进行回收工作,处于回收状态的计量卡将不可用,如果计量卡损坏或者丢失,则将其注销;当然,如果计量卡使用单位是长期合作伙伴或者厂矿内部单位。也可长期持有并对其使用进行有效管理,从而进行循环使用。以上步骤描述了汽车物资采购进厂计量相关流程,对于厂矿内部物资倒转等其他计量流程来说,步骤更为简单,如厂矿内部物资倒转只需大体按照步骤401,402,404,405,406,408,409执行,甚至可以采取期限皮重计量方式,即一天24H内某车辆只过一次空车并将此次空车重量作为当天的皮重这可以大大节约物流时间、降低物流成本。4应用效果基于过程感知思想的汽车衡集中计量系统实现了汽车远程集中计量及异地过磅的功能,可以通过监控和平衡各计量点的过磅物流,大大减轻甚至杜绝车辆排长龙等待过磅、堵塞道路的情况。汽车远程集中计量及多磅一机的实现,使得所有计量员集中于一个大厅,人力、设备各种资源可以动态调度,大大减少了计量员的需求数量,降低了人力成本。同时降低了司磅员的工作强度、改善了工作环境。通过摄像头、红外对射、过磅突变曲线、历史皮重异常报警等现代技术手段,使得计量员较以往有了对现场过磅车辆综合情况的更为全面、直观、清晰的了解,更能预防和发现作弊行为;当计量出现争议或者其他异常情况时,还可以通过调取过磅录像以及当时的计量图片进行分析比对。物资提前预报的实现,不仅能使厂矿对未来几天物流压力有科学的判断,从而制定相应的应对方案,也使得过磅速度大为提升。提高了物流效率。统计显示,传统人工现场、手工开票方式下每车过磅时间平均为3RAIN,且单据出错率高。而本系统过磅时间平均在1RAIN以内,出错率也大为降94冶金自动化第39卷低;票据电子化的实现和BS查询系统减少了纸质单据的使用,降低了成本,更为重要的是使得信息传递更为快速,为数据的即时查询、统计分析提供了可能。在目前的企业信息化方兴未艾的背景下,过程感知信息系统能够有效支持企业内外流程的协同、控制,而本文所述的过程感知汽车衡集中计量系统正是基于此的一种有益探索。参考文献【1JACKSONDAVIDBPRHYPEORREALITYIJJTHETQMMAGAZINE,1994,6619222续慧泓过程感知的会计信息系统构建初探JJ会计之友,20115783DUMASMARION,VANDERAALSTWIL,TERHOFSTEDEARTHURHM过程感知的信息系统M王建民,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4】宋巍,马晓星,胡吴,等过程感知信息系统中过程的动态演化LJ1软件学报,2011,223417438编辑白雪】征文通知为适应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变化,促进冶金企业的信息化和自动化发展,满足读者和作者的需要,冶金自动化杂志社与中国计量协会冶金分会合作于2015年8月出版冶金自动化增刊有正式出版期刊号,也作为中国计量协会冶金分会年会论文集,希望广大作者、读者踊跃投稿。文稿一经录用,将收取论文发表费,每篇文章收取发表费1000元按作者投稿时WORD排版计算,正文小四号字,通栏排,四边页边距2CM,行距15倍,图表六号字,7页内;不足一页按一页算。每增加一页多收200元。款到后,编辑将按科技期刊标准和本刊要求与您联系文章修改事宜。冶金自动化增刊刊出的论文可以在中国知网等数据库中检索到。增刊出版后向第一作者赠送一本样刊。若其他作者需要可以和杂志社联系订阅,每本收取T本费100元。投稿网址WWWYJZDHCORN投稿时请注明增刊投稿截稿日期2015531咨询电话01063815269,63848128欢迎关于自动化产品的厂商联系广告和参加会议等事宜01063807255,63841318。征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