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利用外资的现状及其对策_第1页
浅谈我国利用外资的现状及其对策_第2页
浅谈我国利用外资的现状及其对策_第3页
浅谈我国利用外资的现状及其对策_第4页
浅谈我国利用外资的现状及其对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职生毕业设计(论文)(2015 届)题目浅谈我国利用外资的现状及其对策学 院 国际商学院 专 业 会计 学 号 姓 名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2015 年 5 月 浙江外国语学院高职生毕业设计(论文)目录一、高职毕业设计(论文)正文(0108 页)(一)摘要(二)关键词(三)目录(四)正文(五)参考文献二、高职毕业设计(论文)过程管理材料(0912 页)(一)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09 页(二)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10 页(三)毕业设计(论文)检查指导情况记录表12 页(四)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评语13 页1摘 要本文将自 20 世纪 90 年代至 21 世纪外国企业投资的阶段性特征进行概述。文章从外国企业的投资额,所投资的行业,投资国别等角度总结了近十几年来外国企业对国内投资的发展状况分析其发展趋势,再根据我国现代化经济建设的需求提出适当的建议。当前在我国投资的企业正处于从高潮阶段至稳步阶段的过渡期,这对未来吸收外来跨国公司在我国投资决策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当前我国的经济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合理吸收和利用外资,可以加快我国现代化的进程。利用外资为我国经济建设服务,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一项重大举措,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利用外资方面已取得了显著成就,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国内建设资金的不足,而且在扩大出口、增加就业、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极大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然而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新技术革命进程的加快,各国在经济、技术、资金、人才等方面的竞争日趋激烈。受国内外经济因素综合作用的影响,目前,外资在华投资增速减缓,步入了一个调整阶段。如何积极有效合理地利用外资,为中国经济建设服务,成为当前我们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课题。关键词:外资利用 现状 战略 目 录一、 吸收外资面临的国内外形势 .3(一) 世界经济尚难趟出“增长性衰退” .3(二) 各国引资竞争更加激烈,发展中国家面临严峻挑战 .3(三) 跨国购并成为全球直接投资的主导形式 .3(四) 入世为中国吸引外资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3(五) 西部大开发战略为外商到中国西部地区投资带来了机遇 .4二、 外商在华直接投资活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4(一) 实际利用资金到位率偏低 .4(二) 外商直接投资的收入转移严重 .4(三) 外资并购国内企业,有可能引起经济安全问题 .5三、 外资战略调整对策 .5(一) 完善市场经济制度和投资环境是战略重点 .5(二) 加强外商直接投资的产业导向 .6(三) 通过方式创新提高利用外资的规模与质量 .7谢 辞 .8参考文献 .83浅谈我国利用外资的现状及其对策一、 吸收外资面临的国内外形势(一) 世界经济尚难趟出“增长性衰退”2002 年以来,世界经济开始了艰难的复苏历程,美、日、欧三大经济体以及亚洲新兴市场经济体都出现了程度不同的复苏。但是,世界经济的复苏步伐并不稳健,影响复苏的各种不利因素始终存在,世界经济尚难趟出“增长性衰退” 。股价持续下跌和消费疲软将继续影响发达国家经济复苏,特别是股市的长期萧条可能会使世界经济低速增长期延长,甚至导致增长急剧减速。 同时, 由于世界政治形势动荡不安, 世界经济前景堪忧。大多数意见认为,世界经济形势新变化的影响不可低估,但对中国而言,有喜有忧,喜的是中国对外资的吸引力可能会相对增加并面临某些机遇,忧的是可能对中国出口和贸易平衡带来较大压力。如何抓住机遇,采取措施,扩大吸收外资,就成为中国应对国际经济新形势的重要内容。(二) 各国引资竞争更加激烈,发展中国家面临严峻挑战未来 5-10 年国际资本流动的规模和速度有望超过以往,各国的发展机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分享国际资本流动的份额。 经济全球化和国际资本流动的加快,客观上将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但是,由于发展中国家资本市场和信息技术、服务方面的差距,在与发达国家的引资竞争中处于劣势, 出让市场和提供优惠仍然是主要的竞争手段。面对激烈竞争的国际资本市场,如何占有更多份额,是中国必须面对的一大课题。(三) 跨国购并成为全球直接投资的主导形式跨国公司在国际投资中的地位不断增强, 目前世界上约有 4 万家跨国公司,其境外分支机构总计约有 25 万家。它已成为世界范围内最主要的投资和创业者,其产出占世界总产值的 40% ,发达国家总产值的 50% 。目前,世界各国都实施以吸收跨国公司为重点的引资战略,跨国公司之间的联合、购并直接影响着整个国际范围内的资本流向。其中 90% 的跨国并购发生在欧美发达国家,而发展中国家由于体制、环境、技术实力等原因,在并购浪潮中显得无足轻重,严重阻碍了国际资本向发展中国家的流动,只能“望资兴叹”。(四) 入世为中国吸引外资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首先,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进一步改善了中国的投资环境,拓宽了融资渠道,为吸引外资创造了更多的机遇。一是入世后,中国根据 WTO 的有关协议,进一4步开放相关领域,降低关税以及取消某些商品进出口配额的限制,促进了投资的自由化,打破了贸易壁垒,使国外投资者获得更多的投资机会和更广阔的投资空间。二是加入 WTO进一步改善了中国吸引外资的政策法律环境, 增强国外企业来华投资的信心。 一些相关的优惠政策,如税收减免政策、 “国民待遇” 、 “超国民待遇”等优惠条件,将吸引大量的国际资本;投资领域的法律、法规的进一步完善,使外商在华投资的利益有了可靠的法律保障,刺激外国企业对华的投资。其次,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中国利用外资提出了许多挑战。从根本上来说主要是国内因素,市场经济体制的不完善,法律体系的不健全,新的投资领域拓展缓慢,不能充分利用新的引资方式等都直接影响外商的投资行为。这些问题的解决,由于涉及现有体制深层次的问题,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做艰苦的工作。总的来看,加入 WTO ,表明中国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采取了进一步扩大开放的姿态。在推进对外贸易和吸引外资的同时,促进国内改革的不断深化,从长远来说大大有利于外商投资,为外商提供更适宜的投资环境。(五) 西部大开发战略为外商到中国西部地区投资带来了机遇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放宽了投资领域,鼓励地方政府积极利用外资发展自己的特色经济,改善投资环境,为更多更好地吸引外资创造了条件。西部地区凭借着特有的地理区位优势和自然资源优势,借助西部大开发的优惠政策,吸取东部地区在引资方面的经验和教训,把握住良好的发展机遇,就有可能把西部变为一个开放、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地区,使西部成为外商投资的一个理想地点。二、 外商在华直接投资活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一) 实际利用资金到位率偏低据统计,1979-2002 年期间,外商对华直接投资的合同外资金额累计为 8362. 31 亿美元,而实际到位的外资金额累计为 4473. 95 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金额占合同外资金额的比例为 53. 50% 。从各年情况看,1979-1982 年外商对华直接投资的资金到位率仅有 35. 68% , 1986-1989 年的到位率都在 60% 以上,但 1992 年的外商直接投资的资金到位率降到历史最低点,为 18. 94% 。1996 年以后,资金到位率逐步提高,1999 年为 96. 93% ,为历史最高水平。然而,2000 年资金到位率又大幅度下降,为 65. 57% ,2001 年有所恢复,达到 69. 85% ,从 2002 年开始至今资金到位率持续下降,可见,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外商直接投资的资金到位率波动比较大。外商对华直接投资较低的资金到位率表明外商来华投资的不稳定性,这对中国经济的长期发展是不利的,它增加了中国经济宏观调控的难度。(二) 外商直接投资的收入转移严重有些外国投资企业账上亏损、实际盈利,账上利润少、实际利润多,减少了中国政府应得的财政收入, 这主要是通过外国投资企业的价格转移来实现的。主要表现是: (1)利用设备作价高估实现利润转移。有些跨国公司在同中国谈判合资合同时, 往往在转让技5术、 商标和设备上漫天要价,攫取高额利润, 而中国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和经济发展的地方主义为外国投资者提供了机会。据商贸部的调查显示,外国投资高估技术、商标和设备价格的现象普遍存在。 (2)利用内部作价实现利润转移。在华外国投资企业在同母公司或在同其他国家的子公司的业务往来中,利用高进低出,将利润转移出去,逃避中国政府的税收管理,实现跨国体系利润最大化的目标。(三) 外资并购国内企业,有可能引起经济安全问题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以来, 著名跨国公司在中国进行了大规模的投资,世界 500 家最大的跨国公司中, 除了少数部分公司因中国限制外资进入中国某些行业而不能在中国投资外,几乎都在中国进行了投资。随着跨国公司在华投资规模的扩大,跨国公司对中国企业的并购也显著增加,主要是通过并购中国非上市和上市公司两种方式进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中国的市场将进一步对外开放, 这为跨国公司并购中国境内企业提供了极大的机遇。虽然外资并购国内企业可以带来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解决中国国内企业资金短缺问题, 但是外资进入中国并购的动机和中国自身发展战略通常是不一致的,他们关注企业的利润,更长久地占领市场份额,打击竞争对手,巩固自己的竞争优势,努力取得行业或市场的支配地位,最终形成垄断,如果没有相应的约束机制,最终会妨碍中国市场的公平竞争;与此同时,若那些事关国计民生、具有一定战略意义的企业被外资并购和控制,则不利于国家对国民经济的调控,不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还可能导致经济的动荡,并引发新的危机。实际上,企业并购看似商业行为,但它往往会大大超出其商业意义,有政治的、社会的,甚至有军事的意味,对此要有充分的认识三、 外资战略调整对策(一) 完善市场经济制度和投资环境是战略重点20 年来,中国在制度建设和改善投资环境方面做出了不懈的努力,但是缺乏健全有效的法律法规制度和政策的不稳定性仍然经常成为外国投资者对中国投资环境的抱怨,说明中国利用外资的相关制度和政策环境还存在很多问题,在未来各国引资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解决这些问题将放在引资工作的重中之重。1 加强和完善经济制度建设首先,按照 WTO 的多边贸易规则和中国的承诺,清除或修改与这些规则、承诺相抵触的贸易与投资制度和政策,使中国的对外开放进一步和世界接轨。其次,建立和完善与国内市场开放以及贸易投资活动市场化进程相适应的宏观调控体系,充分保障外商在华投资的合法权益。再次,加快市场规范制度的建立与完善,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逐步由政策倾斜的引导方式转向市场化调节机制。在需要继续保持一些特殊优惠的领域,实行内外统一的政策,在保留外资企业条件的同时,对非外资企业给予同样的待遇。2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外商直接投资硬环境继续加大对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进一步改善外商来华直接投资的硬环境;在进一步改善东部地区投资硬环境的同时,重点做好中西部地区投资硬环境的改善工作;6加大投资力度,对投资政策实施地区倾斜,同时,在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要充分发挥外商直接投资的作用;扩大开放领域,采取多种形式吸引外资参与中国投资环境的建设,实现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与改善投资环境的相互促进。3 健全外商直接投资管理体系改善外商直接投资软环境加强涉外经济法制建设,根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参照国际通行规则和有关协定,抓紧修订现行的相关法律法规,健全利用外资的法律法规体系; 坚决制止对外商投资企业切形式的乱检查、 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在全面清理现行各项收费的基础上,制定有关法规,明确合理的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 对有权收费的部门和单位实施规范化的申报监管,既保证依法收费,又保护企业依法拒付不合理收费;切实保障外商投资企业经营管理自主权,维护投资各方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依法保护劳动者的正当权益;提高政府部门的办事效率,减少管理层次,做到制度公开、政策透明,结合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改进外资项目的审批方法,简化审批程序,加快和完善口岸管理体制改革;加快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 对外商投资企业逐步实行国民待遇, 严厉打击走私、伪冒、骗税、逃套汇、侵犯知识产权等不法行为。(二) 加强外商直接投资的产业导向大量外资的引入,一方面极大促进了中国国内经济的增长,另一方面也不可避免地对中国三次产业结构及产业内部结构的变动产生正负两方面的影响。如何趋利避害,通过相干政策调整改变已有的不合理外资结构倾斜,使其结构变动与中国产业结构现状及未来发展规划相吻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大对外商投资的产业导向力度。1 引导外商加大对第一、三产业的投资力度目前中国第一、三产业的外资比重较低,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占了外资的绝大多数。 与此同时, 中国第一产业的发展层次特别是科技水平很低 ,第三产业的发展严重滞后;而工业规模却已经过大,产品过剩和生产力闲置却相当突出。因此,适当引导外资更多地进入中国第一、第三产业,加强农业科技水平,促进第三产业生产率的提高,将有利于中国产业结构的调整。2 引导外商增加对重加工业的投资目前外商对中国工业的实际投资中, 大概有近 60% 分布在消费品工业,在重工业的投资比重只有 40% 多一些。 外资工业占中国消费品工业增加值、产品销售收入以及固定资产净值和流动资产的比重约为 30% ,而占重工业的同样比重只有 15% 左右。但是,中国消费品工业的产品相对过剩和生产能力闲置比重工业更加突出。 “十五”期间工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方向是适度重型化, 因此需引导外商对工业的投资更多地转向重加工业尤其是装备工业部门。3 引导外商增加对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投资目前外资工业虽然在机电工业中占有较高比重, 对中国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起了一定作用, 但外资工业同时在不少一般加工工业中也占有较高比重。从推动中国工业结构升级的角度看, “十一五”时期需要加快技术密集型产业以及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相应地控制一般加工工业的投资规模和增长速度。20 世纪 80 年代后期以来,国际直接投资的产业分布具有由资源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吸收外国直接投资的增长速度很快, 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直接投资也越来越多地投向技术密集型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 中国应当利用国际直接投资的这种产业变动态势, 加大对大型跨国公司的引资力度和对外商投资的产业导向力度,以此来带动中国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和产业7结构的升级。4 引导外商投资更多地流向一些薄弱的第三产业部门外商对中国第三产业的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房地产业和社会服务业以及商业和交通运输等部门,而对金融保险业、卫生体育、社会福利业、科研和综合技术服务业以及教育和文化艺术等部门,目前外商投资仍较少,所占比重很低。这些属于较高层次的服务业部门,在中国的发展水平明显较低。同时,由于这些部门中国内的非国有经济也进入很少,国有经济的垄断地位甚至一统天下没有根本改变,行业中经营效率差,相对生产率低。这些行业的发展既关系到国内需求的扩大,也关系到其他产业发展水平的提高,如金融保险、科研服务、综合技术服务、教育等部门,就直接影响着其他行业的有效运行和发展。 随着中国加入 W TO 和对外经济政策的调整,这些第三产业部门势必要扩大对外开放的程度。另外一方面,第三产业也是解决中国沉重的城市就业问题和加快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一个重要出路。因此当前有步骤地引导外商增加对这些行业的投资,以促进这些行业发展水平的提高和经营效率的改善。5 积极促进环保产业中外商直接投资环境保护产业利用外商直接投资, 要重点鼓励外商投资于资源综合利用以及防治环境污染的新技术和新设备。与此同时,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力度,加强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加强环境污染防治,健全环境法制和环境标准,加大执法力度,开展清洁生产和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支持发展环保产业和循环经济;开展环境警示教育,增强全民参与环境保护的自觉性。6 积极鼓励外商投资于中国出口创汇产业外商投资企业产品已成为中国扩大出口规模和提升产品档次的重要力量。中国政府要根据国际资本流动的新特点,抓住机遇,积极扩大利用外资,着力提高利用外资质量,把利用外资与改善出口商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和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结合起来, 要继续引导外商投资于出口创汇产业,重点引导投向适应国际市场需要,能够提高产品档次,能够开拓新市场、扩大出口,具有较高附加值和国际竞争力产品的生产项目。(三) 通过方式创新提高利用外资的规模与质量1 引资制度与方式的多样化,已经成为发展中国家从国际资本市场分享更多份额的重要手段。 中国集中在制造业领域的引资方式已经表现出明显的局限性。目前中国仍要逐步减少服务贸易领域的准入限制,进一步扩大服务贸易领域的对外开放。通过吸引外资实现服务业的跨越式发展,有利于强化市场竞争程度,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完善投资环境,促进经济结构和经济整体素质的提升。2.要通过资本市场的逐步开放和金融体制的完善,利用金融创新手段, 提高资本市场的国外资本吸纳能力。 资本市场的开放是一个渐进过程,但是应当有比较明确和适度的目标模式与进程表,过渡期太长,不利于资本市场本身的发展和利用外资的需要。3.通过资本市场的逐步开放和产权交易制度的完善,为外资参与国内企业的跨国兼并、重组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并促进外资以多种形式投资国有企业的改革与改造,参与不良资产的处理。可以借鉴与参照国际经验,尽快建立适合中国的跨国购并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降低投资者实施购并的法律风险。4.取消国内金融机构面向外资企业的信贷限制。信贷限制既增加了外资企业的筹资成本, 影响了许多外国厂商利用信贷资金在国内的投资和经营活动,同时使中资金融机构、特别是银行信贷业务的发展空间受到了制约,不利于金融服务业经营效率和竞争力的提高。8从中、短期来看,由于近几年国内储蓄率高于投资率,以及银行风险防范意识显著增强等原因,金融机构资金相对充裕,外资企业经营效益相对稳定,信用状况比较良好,增加面向这些企业的信贷服务具备可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