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危机时代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影响因素分析_第1页
后危机时代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影响因素分析_第2页
后危机时代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影响因素分析_第3页
后危机时代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影响因素分析_第4页
后危机时代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影响因素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 献 综 述 毕业论文题目 后危机时代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影响因素分析文献综述 文 献 综 述 .11 前 言 .11 后危机时代 .11.1 后危机时代的概念 .11.2 后危机时代世界经济发展趋势 .21.3 后危机时代中国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22 人民币汇率 .32.1 人民币汇率的概述 .32.2 人民币汇率所面临的问题 .33 人民币汇率制度回顾 .43.1 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内容 .43.2 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演变历程 .51 前 言 本人毕业设计的论题是后危机时代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影响因素分析 。早前有些国内外学者对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规划分析 但如今经济已经步入了“后危机时代” 国际贸易保护主义风险加剧 其波动情况值得关注并且在美联储启动二次量化宽松政策和各国竞相压低本国汇率的外部情况下中国人民币汇率问题再次被推到了漩涡中心。因此基于“后危机时代”这个大背景本文的论述对今后把握人民币汇率的波动情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本文根据早前国内外学者对人民币汇率的研究成果 借鉴他们的成功经验大胆地将人民币汇率的波动情况置于“后危机时代”背景下来进行研究 对当前理论界和学术界的各种观点进行了全面梳理。本文主要查阅了近几年有关人民币汇率、汇率决定理论及人民币汇率理论的文献期刊。 1 后危机时代 1.1 后危机时代的概念 所谓后危机时代 后金融危机时代 就是指随着危机的缓和 而而进入相对平稳期。但是由于固有的危机并没有 或是不可能完全解决 而使世界经济等方面仍存在这很多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是缓和与未知的动荡并存的状态。2009 年下半年以来 在全球大规模的经济政策刺激下 世界经济逐渐走出衰退开始缓慢复苏。主要世界组织和预测机构对世界经济的发展趋于乐观连续几次上调预测结果。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于 2010 年 1 月 26 日公布的世界经济展望中预测 2010 年全球经济增长 3,9% 高于该组织 2009 年 10 月预计的 3.1%预计2011 年全球经济会继续加速增长预计增幅预计增幅为 4.3%也高于上次预计的4.2%。其中 2010 年美国增长 2.7% 欧元区增长 1.0% 日本增长 1.7%。在金砖四国中中国增长 10.0% 印度增长 7.7% 巴西增长 4.7% 俄罗斯增长 4.0%。全球经济正在进入好于预期的复苏期 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表现出不同的经济增长速度。预计未来几年 发达国家经济将保持平稳低速增长发展中国家将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IMF 预测报告中显示 2010 年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 2.1%和 6.0% 2011 年增速将达到 2.4%和 6.3%。 1.2 后危机时代世界经济发展趋势 一是世界市场比危机之前变得更加拥挤。一些主要发达国家在这次危机后会提高储蓄 减少消费。 二是新兴市场将成为世界经济的主体。危机之后 发达国家将有可能出现零增长或负增长 美国、西欧经济不会衰退或者负增长但会有一段时间的零增长。而发展中国家势头强劲 中国经济增长速度达到8% 印度明年要达到 9%拉美国家明年会有 5%左右的增长。 三是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都在回归实体经济。金融永远是和风险相联系的过去片面强调金融过度依赖金融。现在各国开始认识到要积极保持和发展实体经济才是经济的基础。 四是危机加剧了人们寻找新经济增长点的欲望低碳经济正成为发达国家新的经济增长点。总体来说 环保和低碳会给每个行业和企业都带来改变企业现在就要适应这种趋势。五是中国企业将以此次危机为转折点 逐步走向国际化。一方面中国经济发展 30 年后需要“走出去” 。另一方面 这次危机创造了调整机遇 产生了并购的机会。中国的金融实力相对提高 购买能力提高 出现了“走出去”的良好机遇。 1.3 后危机时代中国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目前国际形势跌宕起伏 变幻莫测 各国都忙于使本国经济尽快稳步回升全球都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中。在这样的形势下 中国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中国所面临的机遇为 1、国际舆论朝着有利于我国的方向转变 2、对外经济合作领域将保持着继续扩大和深化的态势 3、拓宽外交领域 增强国际话语权 4、低碳经济在外来大有所为 5、人民币有望走向国际化。其中第五点机遇是本论文主要讨论的主题。在此次金融风暴中 美元大幅贬值“ 跌跌不休” 严重动摇了美元在国际储备体系中的主导地位 世人对之丧失信心 怨声载道。包括欧盟在内的许多国家强烈要求国际货币多元化。中国的人民币在风暴中经受住了考验 受到了多国青睐。周边一些国家和地区开始将人民币作为民间交易货币。世界银行行长佐利克称 美国再也不能靠美元主宰一切 欧元和中国的人民币将会成为候选的储备货币。当前 保持人民币的稳定是对全球经济复苏的一个重要贡献。中国的人民币国际化 有利有弊 但总体来看 利大于弊。目前对中国来说 是一个难得的机遇。我们应有超前意识 做好充分准备 争取和迎接人民币国际化的早日到来。 中国所面临的挑战为 1、国内的某些深层次矛盾 其中特别是结构性矛盾 任然突出 2、如要赢得国际全社会的真正认同中国所坚持的和平发展还尚需时日 3、周边环境动荡 安全局势不容乐观。 尽管目前的局势对中国而言是机遇和挑战并存 但综观全局 中国还是可以将挑战化为机遇 从而取得更大的成就。 2 人民币汇率 2.1 人民币汇率的概述 第一 人民币是一种不能自由兑换外币的货币 汇率由国家外汇管理局统一制订和调整 并且 每日早晨通过新华社用中文、英文和法文发布。一切外汇买卖和对外结算 除另有规定外 都必须按照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的汇价折算。 第二 我国人民币汇率的确定 则是完全独立自主的 不受任何外来的压力与影响。 第三 人民币汇价采用直接标价法 一般以 100 个外币单位为标准 折算为一定数额的人民币来标价的。人民币汇价有买入价、卖出价和现钞买入价三档。买入与卖出都是针对银行来说的 买入价是银行买入外汇的价格卖出价是银行卖出外汇的价格。买卖价之间的差额为 0。5% 作为银行的费用收入。 第四 人民币外汇汇价不分电汇、票汇或信汇 都采用同一汇价。但买入外币汇票和旅行支票时 因考虑到银行垫付资金问题 所以另收一定费用。 第五 目前人民币汇率挂牌的货币都是可以自由兑换的货币 有美元、港元、澳门元、日元、欧元、英镑、澳大利亚元、加拿大元、新加坡元、瑞士法郎和新西兰元等。 2.2 人民币汇率所面临的问题 自 2002 年开始 西方社会经济领域就一度的要求人民币升值 学术界都是一致的认为人民币汇率是低估了的。而在 2005 年前后 各个国家都开始要求中国改革汇率制度 或是直接要求人民币升值 或是基于国内经济压力 或是迫于国内政治的压力。2008 年 金融危机席卷全球 世界的主要经济大国都将逐注意力转向了如何摆脱危机 而人民币则在这两年中稳稳的度过。 2010 年之后 世界经济开始渐渐复苏 似乎也已走出了危机的阴影中 他们又将注意力移向了人民币升值的问题 稳定了两年的人民币汇率开始松动了 人民币又面临了新的一轮升值压力当中。 对于人民币升值的原因 学术界的研究也是层层递进 深入探析。张永国2011 将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原因大致化成了四个方面 1.中外利率差异情况 利率的相对高低会影响资本流动的方向 从而影响国际贸易规模 使利率差异对汇率走势的影响力不断地提高 2.货币供应量状况 由于改革开放的深入 外商投资大幅度增加 再加上紧缩性货币政策 人民币资金相当紧张 外资进入又过多 所以出现了明显的外汇供大于求 促使人民币升值。3.国际收支状况和外汇储备情况 主要是由于我国外汇储备近几年来的急剧膨胀和国际收支出现双顺差的状况。4.经济增长情况 我国开始处在一个经济强势增长的阶段 供给相对消费的需求旺盛 从而对物价有向下的压力。 王世珍 2011 在探讨人民币升值对经济的影响的同时 也对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考虑了升值的政治、经济和制度的原因 政治方面主要是美国和日本强势一派 希望人民币升值而给自己国家带来好处 而经济方面也如同上文中提到的一般 主要是就中国经济的强势发展 同时又是持续的贸易双顺差 国际储备也快速增长 而且还存在着人民币升值的预期 制度方面则是因为银行结汇制的强制性和银行间外汇市场的封闭性。 3 人民币汇率制度回顾 随着经济步入“后危机时代” 国际贸易保护主义风险加剧 人民币汇率再次成为争论的焦点。2008 年第三季度后 受金融危机的影响 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大幅降低。2010 年随着全球经济步入“后危机时代” 国际贸易保护主义风险加剧。2010 年 3 月 15 日 130 名美国国会议员联名呼吁将中国认定为“汇率操纵国” 并要求美国商务部对中国商品实施反补贴制裁 随后 美国财政部决定推迟公布是否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的报告 并称人民币是否升值“取决于中国” 。5 月 19 日 美国财政部长蒂莫西盖特纳 Timothy Franz Geithner和财政部中国事务高级协调员 David Loevinger 表示 美国不会在即将举行的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上就人民币汇率问题向中国施加压力。2011 年第三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于 5 月 9 日至 10 日在美国华盛顿举行 汇率问题自然仍是此次双方对话的“重头戏” 。 事实上 近期 人民币已经持续升值。对支持人民币升值的不仅仅是美国政府 大量的西方媒体同样在大肆宣传人民币升值论 国内也有很多追随者在遥相呼应。 3.1 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内容 第一 人民币汇率的形成、公布与调整 第二 人民币汇率涉及的币种 澳大利亚元、奥地利先令、比利时法郎、加拿大元等 21 种货币。 第三 人民币汇率的标价方法 直接标价法。 第四 人民币汇率实行对外汇买卖双价制 银行买入外汇用买入价 卖出外汇用卖出价 买卖差价 5作为银行业务收入。 第五 人民币汇率实行现钞买卖双价制 现钞分为买入价和卖出价。 第六 远期人民币买卖 3.2 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演变历程 1948 年 12 月 1 日 中国人民银行成立 并发行了统一的货币-人民币。人民币对西方国家货币的汇率于 1949 年 1 月 18 日率先在天津产生。在 1950 年全国财经工作会议以后 于同年 7 月 8 日开始实行全国统一的人民币汇率 由中国人民银行公布。1979 年 3 月 13 日 国务院批准设立国家外汇管理总局 统一管 文献综述 - - 7 理国家外汇 公布人民币汇率。1994 年 1 月 1 日起 改由中国人民银行根据银行间外汇市场形成的价格 公布人民币汇率。最终按演变过程 人民币汇率的变化过程可分为如下几个阶段 一、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和计划经济时期的人民币汇率制度。 1、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491952 年底) 人民币汇率大幅贬值和起伏回升阶段。人民币汇率有如此现象主要是因为当时我国处于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及抗美援朝战争时期 国内存在着严重的通货膨胀 随着国内物价的上涨 导致根据物价对比法而计算出的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不断调整。 2、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至 l972 年底(19531972) 人民币汇率处于基本稳定阶段。1953 年起 我国进入全面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国民经济实行计划化 物价由国家规定且基本稳定。并且资本主义国家的货币实行固定汇率制度 汇率不常变动 因此人民币汇率亦保持稳定 实质上实行固定汇率制度。 3、从西方货币实行浮动汇率至人民币贸易内部结算价时期(19731978) 人民币实行钉住一篮子货币的“钉住汇率制” 汇率调整频繁。 二、经济转轨时期的人民币汇率制度。 1、1981 年1984 年是人民币内部结算价和官方汇率并存的双重汇率时期。从1981 年起 我国实行两种汇价 主要目的是为了鼓励出口、限制进口 加强外贸的经济核算和适应我国对外贸易体制的改革。 2、1985 年1993 年则是取消内部结算价 官方汇率和外汇调剂市场汇率并存时期 三、1994 年外汇体制改革后则是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人民币汇率制度。 1、1994 年-2005 年 7 月 实行以供求为基础、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在这种新的体制下 人民币汇率有以下几个特点 人民币汇率不再由官方行政当局直接制定。而是由中国人民银行根据前一日银行间外汇市场形成的价格公布当日人民币汇率 各外汇指定银行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汇率和规定的浮动范围 自行确定和调整对客户的买卖价格 由外汇指定银行制定出的汇率是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 以市场供求为基础所形成的汇率是统一的。 2、2005 年 7 月如今 实行参考“ 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自 2005 年 7 月 21 日起 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 4 汇率决定理论文献回顾 从世界金本位制瓦解后 各国汇率动荡不已 由于各国劳动生产率的差异、信息传递技术的现代化、国际经济往来的日益密切和金融市场的一体化等原因纸币本位制下的货币汇率决定收到了许多方面的影响 并随之产生了各式各样的汇率决定理论。 1 购买力平价理论 PPP 购买力平价 PPP, purchase power parity 理论是最早提出 Cassel 1922但也是争议最多的理论。其基本思想是 基于开放条件下的“一价定律” 货币的价值在于其购买力 因此不同货币之间的兑换率取决于其购买力之比。 。购买力平价又分为绝对购买力平价和相对购买力平价 其中绝对购买力平价指的是两个国家间汇率应该等于其相对价格水平的比率 相对购买力平价指的是两国间汇率的变动等于相对价格水平的变动。 但国内外大量的理论和实证研究表明 购买力平价理论存在的最大缺陷是它忽略了基本经济要素如劳动生产率、贸易条件等对汇率的影响 同时平价成立的假设较为严格。 2 国际收支说 英国经济学家戈森 G.L. Goschen 1861 在外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