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化工原理习题第二部分热量传递一、填空题:1.某大型化工容器的外层包上隔热层,以减少热损失,若容器外表温度为 500, 而环境温度为 20, 采用某隔热材料,其厚度为 240mm,=0.57w/m.K,此时单位面积的热损失为_ 1140w _。(注:大型容器可视为平壁)2.牛顿冷却定律的表达式为_ q=At _,给热系数(或对流传热系数) 的单位是_ w/m 2.K _。3.某并流操作的间壁式换热器中,热流体的进出口温度为 90和 50,冷流体的进出口温度为 30和 40,此时传热平均温度差t= _27.9K _。3.某并流操作的间壁式换热器中,热流体的进出口温度为 90和 50,冷流体的进出口温度为 15和 30,此时传热平均温度差t= _ 41.6K _。4.热量传递的方式主要有三种:_热传导_、_热对流 _、热辐射。5.对流传热中的努塞特准数式是Nu /, 它反映了对流传热过程几何尺寸对 的影响。6.稳定热传导是指传热系统中各点的温度仅随位置变不随时间而改变。7.两流体的间壁换热过程中,计算式 Q.A., A 表示为 一侧的换热壁面面积_。8.在两流体通过圆筒间壁换热过程中,计算式 Q=K.A.t 中,A 表示为_ A 泛指传热面, 与 K 相对应_。9.两流体进行传热,冷流体从 10升到 30,热流体从 80降到 60,当它们逆流流动时, 平均传热温差tm=_ 50_,当并流时,tm=_ 47.2_。10.冷、热气体在间壁换热器中换热,热气体进口温度 T400,出口温度 T为 200,冷气体进口温度50,两股气体的质量流量相同,物性数据可视为相同,若不计热损失时,冷气体出口温度为250_;若热损失为 5时,冷气体出口温度为240。11.一列管换热器,列管规格为 383, 管长 4m,管数 127 根,则外表面积F=_F1=12740.038=60.6m2,而以内表面积计的传热面积 F_ F2=12740.032=51.1m2_。12.当水在圆形直管内作无相变强制湍流对流传热时,若仅将其流速提高 1 倍,则其对流传热系数可变为原来的_2_倍。13.在传热实验中用饱和水蒸汽加热空气,总传热系数 K 接近于空气侧的对流传热系数,而壁温接近于饱和水蒸汽侧流体的温 度 值 。14.热 传 导 的 基 本 定 律 是 傅 立 叶 定 律 。 间 壁 换 热 器 中 总 传 热 系 数 K 的 数 值 接 近 于 热阻 大 ( 大 、 小 ) 一 侧 的 值 。 间 壁 换 热 器 管 壁 温 度 tW 接 近 于 值 大 ( 大 、 小 ) 一 侧的 流 体 温 度 。 由 多 层 等 厚 平 壁 构 成 的 导 热 壁 面 中 , 所 用 材 料 的 导 热 系 数 愈 小 , 则该 壁 面 的 热 阻 愈 大 ( 大 、 小 ) , 其 两 侧 的 温 差 愈 大 ( 大 、 小 ) 。15.由多层等厚平壁构成的导热壁面中,所用材料的导热系数愈大,则该壁面的热阻愈小,其两侧的温差愈小。16.在无相变的对流传热过程中,热阻主要集中在滞离层内(或热边界层内) ,减少热阻的最有效措施是提高流体湍动程度。17.消除列管式换热器温差应力常用的方法有三种,即在壳体上加膨胀节、采用浮头式或 U 管式结构;翅片管换热器安装翅片的目的是增加面积,增强流体的湍动程度以提高传热系数。18.厚度不同的三种材料构成三层平壁,各层接触良好,已知 b1b2b3,导热系数 1 R2 R3,各层导热速率 Q1 = Q2 = Q3。19 传 热 的 基 本 方 式 有 传 导 、 对 流 和 辐 射 三 种 。 热 传 导 的 基 本 定 律 是傅 立 叶 定 律 , 其 表 达 式 为 dQ= - 。snt20.水在管内作湍流流动,若使流速提高到原来的 2 倍,则其对流传热系数约为原来的 1.74 倍;管径改为原来的 1/2 而流量相同,则其对流传热系数约为原来的 3.48 倍。 (设条件改变后仍在湍流范围)21.导热系数的单位为 W/(m) ,对流传热系数的单位为 W/(m 2) ,总传热系数的单位为 W/(m 2) 。22.在设计列管式换热器时,设置折流挡板,以提高壳程的传热系数,设置多管程,以提高管程的传热系数。如该换热器用水蒸气冷凝来加热原油,那么水蒸气应在壳程程流动。二、选择题:1.间壁传热时,各层的温度降与各相应层的热阻( A )A. 成正比 B. 成反比 C. 没关系2.有一列管换热器,用饱和水蒸汽(温度为 120 )将管内一定流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由 20加热到 80,该换热器的平均传热温度差 m 为(B) 。A. -60/ln2.5; B. 60/ln2.5; C. 120/ln53.通过三层平壁的定态热传导过程,各层界面接触均匀,第一层两侧面温度分别为 120和 80,第二层外表面温度为 40,则第一层热阻 R1, ,与第二、三层热阻 R2、R 3 的大小关系为 C 。A. R1 R2+R3 B. R1 R2+R3 C.R1=R2+R3 D.无法确定4.在设计固定管板式列管换热器时,危险性大有毒、易燃易爆、强腐蚀性的流体应走 B 。A.壳程 B.管程 C. 壳程和管程均无5.某一套管换热器,管间用饱和水蒸气加热管内空气(空气在管内作湍流流动) ,使空气温度由 20升至 80,现需空气流量增加为原来的 2 倍,若要保持空气进出口温度不变,则此时的传热温差应为原来的 A 倍。A 1.149 B 1.74 C 2 D 不定6.一定流量的液体在一252.5mm 的直管内作湍流流动,其对流传热系数i=1000W/m2;如流量与物性都不变,改用一192mm 的直管,则其 将变为 D 。A 1259 B 1496 C 1585 D 16787.对流传热系数关联式中普兰特准数是表示 C 的准数。A 对流传热 B 流动状态 C 物性影响 D 自然对流影响8.在蒸气空气间壁换热过程中,为强化传热,下列方案中的 B 在工程上可行。A 提高蒸气流速 B 提高空气流速 C 采用过热蒸气以提高蒸气温度 D 在蒸气一侧管壁加装翅片,增加冷凝面积9.将 1500 kg/h,80的硝基苯通过换热器冷却到 40,冷却水初温为 30,出口温度不超过 35,硝基苯比热为 1.38kJ/kg.K,则换热器的热负荷为(B) 。A. 19800 kJ.h; B. 82800 kJ.h; C. 82800 kw;10.对流传热是由(C)因素产生的。A. 流体分子的热振动; B.流体体内电子的移动;C. 流体质点的位移、扰动。11.法定计量单位中,属于国际热量计算单位的是(C) 。A. kw; B. kcal; C. J12.热量传递的基本方式是(D) 。A. 恒温传热和稳态变温传热; B. 导热给热和热交换;C. 气化、冷凝与冷却; D. 传导传热、对流传热与辐射传热13.在比较多的情况下,尤其是液液热交换过程中,热阻通常较小可以忽略不计的是(D) 。A. 热流体的热阻; B. 冷流体的热阻;C. 冷热两种流体的热阻; D. 金属壁的热阻。14.公式 qKAt m中,t m的物理意义是(B) 。A.器壁内外壁面的温度差; B.器壁两侧流体对数平均温度差;C.流体进出口的温度差; D.器壁与流体的温度差。15.湍流流体与器壁间的对流传热(即给热过程)其热阻主要存在于(C) 。A. 流体内; B. 器壁内; C. 湍流体滞流内层中 ;D. 流体湍流区域内。16.对一台正在工作的列管式换热器,已知 o116w/m.K i11600 w/m.K,要提高传热系数(K) ,最简单有效的途径是(A) 。A. 设法增大 o; B. 设法增大 i;C. 同时增大 o和 i。17.用饱和水蒸汽加热空气时,传热管的壁温接近(A )A. 蒸汽的温度; B. 空气的出口温度; C. 空气进、出口平均温度18.在间壁式换热器内用饱和水蒸汽加热空气,此过程的总传热系数 K 值接近于(B)A. 蒸汽 B. 空气 C. 蒸汽与 空气的平均值19.对流传热仅发生在(C)中。A. 固体 B. 静止的流体 C. 流动的流体20.冷热流体在换热器中进行无相变逆流传热,换热器用久后形成垢层,在同样的操作条件下,与无垢层相比,结垢后的换热器的 K B ,tm A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不确定21.某两流体在套管换热器中进行逆流换热(无相变) ,今使热流体进口温度降低,而其他条件不变,则热流体出口温度 B ,平均推动力t m B 。A.上升 B.下降 C.不变 D.不确定22 稳定的多层平壁的导热中,某层的热阻愈大,则该层的温度差(A ) 。A. 愈大 B. 愈小 C. 不变23.流体与固体壁面间的对流传热,当热量通过滞流内层时,主要是以(A )方式进行的。A. 热传导 B. 对流传热 C. 热辐射24.当壳体和管束之间温度大于 50时,考虑热补偿,列管换热器应选用(B)A. 固定管板式 B. 浮头式 C. 套管式25.强化传热的主要途径是(B) 。A. 增大传热面积 B. 提高 K 值 C. 提高tm26.物体各部分之间不发生相对位移,仅借分子、原子和自由电子等微观粒子的热运动而引起的热量传递称为( A )。A 热传导;B 热传递;C 热放射;D 热流动。27流体各部分之间发生相对位移所引起的热传递过程称为( A )。A 对流;B 流动;C 传递;D 透热。28因热的原因而产生的电磁波在空间的传递,称为( D )。A 热传导;B 热传递;C 热放射;D 热辐射。29在管壳式换热器中,不洁净和易结垢的流体宜走管内,因为管内( A )。A 清洗比较方便;B 流速较快;C 流通面积小;D 易于传热。30在管壳式换热器中,腐蚀性的流体宜走管内,以免( A ),而且管子也便于清洗和检修。A 壳体和管子同时受腐蚀;B 流速过快;C 流通面积过小;D 传热过多。31在管壳式换热器中,压强高的流体宜走管内,以免( A ),可节省壳程金属消耗量。A 壳体受压;B 流速过快;C 流通面积过小;D 传热过多。32在管壳式换热器中,饱和蒸气宜走管间,以便于( A ),且蒸气较洁净,它对清洗无要求。A 及时排除冷凝液;B 流速不太快;C 流通面积不太小;D 传热不过多。33在管壳式换热器中,有毒流体宜走管内,使( A )。A 泄漏机会较少;B 流速很快;C 流通面积变小;D 传热增多。34在管壳式换热器中,被冷却的流体宜走管间,可利用外壳向外的散热作用,( A )。A 以增强冷却效果;B 以免流速过快;C 以免流通面积过小;D 以免传热过多。35在管壳式换热器中,粘度大的液体或流量较小的流体宜走( B ),因流体在有折流挡板的壳程流动时,由于流速和流向的不断改变,在低 Re 值(Re100)下即可达到湍流,以提高对流传热系数。A 管内;B 管间;C 管径;D 管轴。36在管壳式换热器中安装折流挡板的目的,是为了加大壳程流体的( C ),使湍动程度加剧,以提高壳程对流传热系数。A 粘度;B 密度;C 速度; D 高度。37当换热器中冷热流体的进出口温度一定时,判断下面的说法哪一个是错误的( B )。 A 逆流时,t m 一定大于并流、错流或折流时的 tm;B 采用逆流操作时可以节约热流体(或冷流体)的用量;C 采用逆流操作可以减少所需的传热面积;D 温度差校正系数 t 的大小反映了流体流向接近逆流的程度。38.对流传热系数关联式中普兰特准数是表示 C 的准数。A 对流传热 B 流动状态 C 物性影响 D 自然对流影响39.在蒸气空气间壁换热过程中,为强化传热,下列方案中的B在工程上可行。A 提高蒸气流速 B 提高空气流速 C 采用过热蒸气以提高蒸气温度 D 在蒸气一侧管壁加装翅片,增加冷凝面积40.冷热流体在换热器中进行无相变逆流传热,换热器用久后形成垢层,在同样的操作条件下,与无垢层相比,结垢后的换热器的 K B ,t m A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不确定41.某两流体在套管换热器中进行逆流换热(无相变) ,今使热流体进口温度降低,而其他条件不变,则热流体出口温度 B ,平均推动力t m B 。A.上升 B.下降 C.不变 D.不确定三、判断题:1.凡稳定的圆筒壁传热,热通量为常数。( )2.传导和对流传热的传热速率与温度的一次方之差成正比,而辐射的传热速率与温度的四次方之差成正比。 ()3.凡稳态的园筒壁传热过程,单位时间单位面积所传递的热量相等。 ( )4.热量传递过程的规律与流体流动过程相似,流速越大,则其过程的阻力越大。()5.当保温材料的厚度加大时,内外壁面的总温度差增大,总的热阻也增大,总推动力与总阻力之比为定值,即导热速率不变。 ()6.多层平壁导热过程中,传热总推动力为各壁面温度差之和。 ()7.无相变的折,错流换热器,其平均温度差t 都比逆流时为小。 ()8.换热器的导热管,应选用导热系数值大的材料。 ()9.导热系数是物质的一种物理性质() ,10.在列管换热器管间装设了两块横向折流档板,则该换热器变成为双壳程的换热器()11.在稳定的多层平壁导热中,若某层的热阻较大,则这层的导热温度差就较小().12.在对流传热中,传热管壁的温度接近 值小的哪一侧流体的温度( ).13.对于问壁两侧流体稳定变温传热来说,载热体的消耗量逆流时大于并流时的用量。 ()14.列管式热交换器内用饱和水蒸汽加热管程的空气,为提高换热器的 K 值,在管外装设折流挡板。 ()15.蛇管换热器是属于间壁式换热器的一种()16.列管换热器采用多管程的目的是提高管内流体的对流传热系数 ()17.维持膜状沸腾操作,可获得较大的沸腾传热系数。 ()18.为了提高间壁式换热器的传热系数 K 值,必须设法提高 值大的那一侧流体的对流传热系数。 ()19.强化传热的途径主要是增大传热面积()20.付立叶定律适用于流体与壁面间的传热计算。 ()四、简答题:1.在化工生产中,传热有哪些要求?传热一般有两方面的要求:(1) 、尽量使传热情况良好,即要求高的传热效率,以减少设备尺寸;(2) 、尽量避免传热,即保温或保冷。2.传导传热,对流传热和辐射传热,三者之间有何不同? 传导热是固体或静止流体的分子运动或分子振动传递热量。对流传热则是流体质点发生相对位移来传递热量, 辐射传热是高温物体以电磁波形式向空间发射能量来传递热量。3.试述对流传热的机理? 热流体流过管道时, 在湍流主体中,流体剧烈拢动,形成漩涡, 使质点强烈混合而交换热量,温度较均匀,几乎不存在温度梯度;但在紧靠管壁,有一层很薄的作层流流动的流体层(层流底层) ,在这层薄层内,热量传递以导热方式进行,从微观上言,是靠分子传递。由于流体的导热系数很小,故热阻丝要集中层流底层内。对管内层流流动,热量传递也是主要靠导热。但由于温度存在(轴向的,径向的) ,有密度差,会引起质点的对流,比较复杂。4.强化传热过程应采取哪些途径?根据K.A.t 方程, 指任一个 K、A、t 都能提高强化传热(1) 增加传热面积 ,如在管内外壁装上翅片,采用螺旋管或粗糙管代替光滑管;(2)增大传热温差t 可采用逆流操作,因为当 T,T ,t ,t 四个温度一定时,逆流传热温差t 最大;(3)提高传热系数 K 由K1/(1/ 1/ (/ ) )提高 、 降低 ,都能强化传热 ,要提高 由单层改为多层,或在壳程中增设档板,对于蛇管中,加入搅拌装置或在蛇管圈中增设杯状物(强化圈)在列管换热器中可,还可采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游戏行业全景解析
- 手指课件内容
- 智能采收能耗优化-洞察及研究
- 不锈钢楼梯安装安全协议书7篇
- 统编版2025-2026学年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一、二单元综合测试卷(有答案)
-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二连浩特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检测化学试卷(无答案)
- 2025届安徽省安庆市安庆九一六高级中学高三下学期第5次强化训练物理试卷(含答案)
- 欧美医耗市场准入策略-洞察及研究
- 学生手机安全培训心得课件
- 扇形统计图说课稿课件
- 浙江大学新宇集团部门负责人岗位说明书
- TSCS 000013-2021 碳化硼-碳化硅芯块 无机阴离子(F-、Cl-、Br-、I-)的测定 离子色谱法
- GB/T 6426-1999铁电陶瓷材料电滞回线的准静态测试方法
- GB/T 14846-2014铝及铝合金挤压型材尺寸偏差
- 广西版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消耗量定额说明及计算规则
- GA/T 594-2006保安服务操作规程与质量控制
- 髋关节解剖资料课件
- 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妇联培训)课件
- 颅脑外伤(共61张PPT)
- 人教版《生命.生态.安全》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 矿种代码与规模分类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