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 当代工笔画创作中肌理的意象表达 摘 要 20 世纪的末期,东方艺术和西方艺术的相互 影响和融合,尤其是创作者对当代西方绘画思潮以及西方现代艺术的探索 ,使处于多元化时代发展背景下的中国工笔画也处于面临着继承与发展创新 的问题。中国工笔画以博大精深的民族艺术形式为根基,有选择性的吸收和 借鉴外来艺术形式和理论思想体系,也是将西方绘画的理论和技艺实践于中 国传统的表现方式当中,以中国传统思想作为思想根基和指导方向,吸取如 壁画、版画、油画及岩彩画等表现形式,形成了富含中国特质并迎合时代特 点的全新的工笔画形式,为当今的工笔画发展带来一条值得探索的道路,值 得人们去深入研究与思考。在现今的工笔画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在画面的 表现形式上画家们已经不再仅仅局限于传统笔墨形式方法下的工笔画,全方 位、多角度的探求全新表现语言的研究也成为当代工笔画画家们艺术创作上 的追求。画家的情感在肌理意象的作用下通过绘画过程中肌理材料、技术元 素的合理运用得到充分表达。在这篇文章中,我们主要研究的是作为构成作 品的重要形式的要素之一肌理的意象表达。鉴于肌理丰富的艺术表现力 ,人们正在努力的掌握和使用肌理的意象表达作用下所独有的艺术表现效果 。在当代工笔画中对肌理所产生的意象效果不懈研究和广泛实践,不仅丰富 了工笔画创作的绘画语言也丰富了画面的审美感受,使画面具有时代感和亲 和力,强化了工笔画作品的艺术性和观赏性,肌理在表现物象特征的同时给 观者以视觉冲击,形成了一种绘画风尚。合理的肌理意象表达溶入画家的情 感迸发出创作激情,能够带动整个画面所营造的气氛,强调主题,凸显做品 的内在精神,更能传达给观赏者作者的思想,引发内心上的震撼与共鸣。 在本篇论文中的第一部分讲述当代工笔画中 常用的几种肌理的意象特征;第二部分从审美角度将肌理的意象表达分 类,阐述其意象表达的意象美;第三部分是分析肌理的意象表达在工笔画创作 中的具体体现、发挥的作用以及创作中依托肌理的意象表达所涉及到的合理 应用;第四部分阐述研究肌理意象表达对工笔画创作实现了当代工笔画的革 新, 结合工笔画肌理发展的前景对肌理的意象表达发展进行思考和探索。 关 键 词: 工笔画;肌理;意象 F F N F is a of is ei in by it it an in s of at 0so it of of is at So it to by is an is is of on a of to in of as as of of a to is of of of is of of As an of of of to of In of an of of in of a in we of of an of in s of to s in of it of of it of it of of a of in of In It of it of of to 录 绪论 . 1 一 当代工笔画创作中肌理的意象特征 . 3 (一)当代工笔画常用肌理的意象特征 .二)肌理的交叉使用提升了画面的意象境界 . 当代工笔画创作中肌理形式的意象美 . 9 (一)具象肌理的物象美 .二)抽象肌理的视觉美 . 10 (三)意象肌理的情感美 . 12 三 当代工笔画创作中肌理的意象表达 . 13 (一)肌理的意象表达在绘画语言中的体现 . 13 (二)肌理的意象表达在个人风格中的体现 . 14 (三)肌理的意象表达在创作中的合理性 . 15 1 结合情感特征准确运用肌理的意象表达 . 15 2 借助情感作用突出作品主题 . 16 3 依托美感彰显作品内在精神 . 17 四 肌理的意象表达实现了当代工笔画的革新 . 18 (一)工具材料的扩展 . 18 (二)笔墨形式的革新 . 20 (三)用色观念的拓展 . 21 结 论 . 23 参考文献 . 24 致 谢 . 25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26 . 1 in of .1 of . 4 1.2 of to . 7 in of of 9 2.1 . 9 2.2 of .3 of . 11 in of . 13 3.1 of to in .2 of to .3 of in . of e. 15 to of of . 15 on of . 16 of to a of . 18 4.1 of .2 in .3 of . 22 . 23 . 25 a in . 26 1 绪 论 中国的工笔画历史可谓源远流长,在唐宋时期达到顶峰,为统治阶级和文人墨客所喜爱,虽然到了明清时期经历了一段衰弱期,但是从 20 世纪开始,思想的禁锢也开始被逐渐的打破,开放意识也开始慢慢的加强,绘画艺术也开始不断的创新,追求新的形式和美感。在探索的道路上,新的绘画观念开始不断产生,新的画风以及画派也逐渐出现,这些画风和画派的出现,强有力地推动了当代工笔画的发展和壮大。当代工笔画渐渐形成了一种趋于复杂多元化的发展态势,呈现出多样绘画语言、多种艺术取向、观赏价值交融互渗、竞相发展的局面。正是创作理念的更替让工笔画创作由传统古典形式步入如今的多元化的新局面。全新创作理念的变化也推动着画家们对当代绘画语言和画风的探索。而创作者探索肌理意象形式美和表现方法,正是在创作者们对工笔画这一传统画种的不断追求与创新中形成的。工笔画创作者对肌理技法的运用,渐渐地成为工笔画创作者绘画风格形成的要素之一。 当代的工笔画正处于中西方艺术融合的时期,由传统创作中一些固定、单一的画面表现形式,在向着开放、自由、多元化的路径上前进。尤其是作画工具的创新和西方艺术思想的传播,使得当代工笔画在绘画语言、题材、内容及审美等方面都向着多样性发展,肌理的意象表达影响着工笔画的绘画语言,对此研究是具有时代意义的。它不只是直接丰富了工笔画创作的绘画语言,更重要的是最终强化了工笔画作品的艺术性和观赏性。肌理在表现物象特征的同时不仅给观者以视觉冲击,更会带来内心上的震撼与共鸣,使画面具有时代感和亲和力,从更深层次上来说,肌理的意象表达语言既蕴含着画面的灵性,又迸发出作者内心的创作激情。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新材料的涌现,许多艺术家已不再局限于某一单纯的材料技法,而开始使用更为当下的综合性材料来使画面肌理更加强烈和完善,技法是画家传达思想感情的重要媒介,同时肌理意象的合理表达给作品带来的架构层次,艺术的审美功能也要求艺术家创造出有时代气息的语言和方法以适应表达新情感的需要。体现着艺术家的内在精神和品格。肌理的形式和表现技法的丰富,可以产生出与传统笔墨效果截然不同的视觉效果,肌理的意象效果迸发出的艺术视觉感染力往往能够打动观者的内心,促使观者如身历其境,更使观者内心震撼,触及心灵深处。正因为肌理有如此明显的艺术效果,所以肌理效果的使用便成为当代许多工笔画家深入研究的课题。就肌理形成的意象效果而言,所使用材料和工具以及技法技巧的不同则会产生千变万化的艺术效果,在进行艺术创作的时候,经常根据画面的需要进行合理的选择,产生出适合于画面的生动自然的肌理意象效果,因此,肌理的意象成为在表达画面中能产生出既复杂多样又新颖特别的形式美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 在工笔画的画面中,艺术家们探索如何统筹兼顾地把握肌理本身的自然属性和绘画的形式所呈现的天然效果,怎样在画面上把大自然所特有的美感以及不确定性展现在艺术作品中,怎样能够通过肌理效果让作品能焕然一新,肌理的意象表达呈现出强烈的艺术表现力,提高作品的内涵性、思想性,这些都成为 创作者们研究肌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肌理的意象表达对于丰富当下工笔画艺术的绘画语言有着积极的意义,有利于工笔画的推陈出新 。 从现今有的各种资料来看,肌理使用和创作的资料还不是很全面,尤其是当代中国绘画艺术中肌理的创作在画面中产生的意象效果研究较少。本论文的特色在于对当代著名工笔画家的代表作品进行分析研究,从而详细的分析肌理的意象表达特点。进而系统的对当前工笔画中肌理的使用以及产生的意象美作出分析,提出在创作中肌理使用的相关建议,总结常见肌理的风格特征和产生的形式美等完成本课题的研究。从当代工笔画技法的参考资料来看,学术界已经对绘画中肌理的使用越来越加以重视,绘画在不断追求创新,新材料的使用,新技法的使用无疑是一条探索之路。论文的选题然富有挑战性,作者在论文写作中参考大量文献资料并结合当代艺术作品进行深入分析,并且亲自加以肌理创作的实验测试。与其他研究者不同的是,不是从肌理的创作工程或单一的肌理效果进行分析,而是从肌理创作过程和产生效果的结合加以分析,对肌理的创作和使用以及产生的意象效果进行全面的梳理和总结。 意象是中国画传统之美学,我们在研究国画的时候,必然要考虑到画面的意象性,那么肌理使用作为当代工笔画的一条创新之路, 研究其意象的表达就是我们必须去做的事情,了解和掌握了肌理的意象表达我们才能通 过肌理给人们更直观的视觉感受和情感表达。 3 一 当代工笔画创作中肌理的意象特征 画家在作画时选不选择用肌理,或者是该用什么样的肌理,是要根据不同画面的立意来设计和使用的。“画面肌理是艺术创作的微观形式,它和线条、色彩一样,也是一种绘画语言,有它自身的艺术冲击力和感召力。”肌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绝对是当今中国画最至关重要的形式和因素之一,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肌理的表现规律和画面的形式要素是一定相符的。在传统的中国画中,审美观是“中庸”的,而肌理的合理使用,也要继承传统,在传统意义中国工笔画画面中,不但要调节画面和肌理内容,更加科学合理的利用绘画肌理去表现画面的灵魂,以肌理的视觉冲击力去辅助表达主题,这才是画面中肌理存在的真正理由。也可以说,画家在从事创作、处理画面时,无论是利用抽象的肌理还是意象的肌理或是具象的肌理,都应该起到更好的表达绘画主题的目的,使画面中的表现技巧达到浑然一体、完美的统一。 艺术发展的生命线就是创新,当代中国画的创新,不只是理念上、内容上的当代化,在作画形式上的创新也是必不可少的。 但是, 从客观考量, 即使是最基本的中国画技法法、墨法,都是有自身的狭隘性和局限性的。当代工笔画画家已经继承了传统并吸收了西方艺术的表现形式,他们不再局限于传统工笔画既有的笔墨程式化表现,而是从传统中找到了超脱于现实生活的灵感。艺术是在不断地发展的,艺术的创新更是发展中所不可缺少的要素之一,更加合理的运用肌理的意象去表现画面的主题和思想,是当代工笔画创新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肌理的运用当中, 有利用宣纸渗化排水的特性表现肌理效果的;有运用丝网、麻布、麻绳等材质,来表现比较规则肌理效果的;运用皱纸、揉纸等材质,来表现山石纹理等肌理效果的;也有借助胶在调色时的使用、酒精等综合材料以便在作画时制作出厚重、晕散的肌理效果。肌理作为工笔画表现形式的重要内容,也必然随着中国画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在画面中展现出独特的审美价值。在中国画中,用最单纯的手法表现出完美和统一的主题是中国画的最高境界,如果画面变的颜色的变化反差太大、过分的明暗对比等缺点和不足,都会在某种程度上的破坏作品的完整性、统一性和艺术性。作品中如用到多个肌理的话,那么对肌理的使用也应该遵循有主有次之分,画家们通常采用的办法是,以一种基本的肌理作为衬托主题的主导,不与其他肌理同这一肌理并列的呈现,以更有利于表现肌理自身浑然的形式美,实现了画面中肌理与主题组织上的和谐融洽。 作为中国画的一种基本绘画手段,肌理已经被人们耳熟能详。在当代工笔画家当中,有不少的画家都在尝试运用一些新的材料、 工具等等, 创造出新颖的个性十足的绘画语言,形成内涵丰富的肌理形式和艺术表现力。想要凭借画面产生意想不到的独特效果,在作品中加入肌理效果也许是个很好的选择。天然形成而不是刻意雕琢的肌理,自然生动变化多姿的色彩,都会使画面形成妙不可言的情状和韵味意趣,特别是肌理效果所特有的绚丽色 宋继中 简述艺术创作中肌理的作用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 年第 3 期,第 56 页 4 彩和强烈视觉冲击力,简直就可以达到巧夺天工,无可言表的视觉魅力和艺术感染力,一定会带给观赏者在内心层面带来强烈的心理震撼和视觉享受,带给人以一种发自感官本能的愉悦感,这种愉快感会变成一座桥梁,横跨在观者和画面主题之间,在创造审美境界的过程中成为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在画面中,意境的表达需要不同的肌理效果产生不同的意象风格,人们在欣赏画面的同时,直观感受视觉冲击,能激发人们对于画面的联想,由此突出画面的情感传递并且引发对画面内涵的思索。 (一)当代工笔画常用肌理的意象特征 拓印肌理,它通过拓印的过程将水的渗化、流动中产生的韵味表现在画面上,在画面中适合表现较大块的用墨用色,给人烟雨温润一般的朦胧境界,因此拓印肌理常常会被用来表现一种模糊、含蓄的艺术境界,就如同江南雨巷一般隽永雅致。(图 1图 1牧 向日葵 图 1传安 花月两无言 泼洒肌理,则是利用甩、点、 泼等形式进行创作,可用颜色也可用墨。自然随意是其最大的特点,使画面点、块丰富, 泼洒肌理产生的效果有的大气磅礴,有的如泣如诉,在泼洒肌理下画面产生的意境是万千气象,如果用色的话甚至可以出现色彩丰富、简约随意的效果(图 1。 “南唐时就有了“弹雪法” ,另外还有唐代的“墨池法” 、北宋的“败墙张素法”唐代王洽始创的“泼墨法”等。泼墨法始创于唐代的王洽。宋 宣和画谱中有记载,说王洽为求“非画史之笔墨所能到” 的笔墨肌理效果而“以墨泼图嶂之上,乃因似其形像,或为山,或为石,或为林,或为泉者。自然天成,倏若造化”。 斑驳肌理,大多是用于直接表现出岁月久远的题材。作品的主题多为取材于古青铜器或是古代壁画等, 表现青铜器或壁画饱经时光打磨和风雨侵蚀, 一部分色彩变身甚至脱落,以此带给观赏者很强的岁月流逝之感。使整个作品产生岁月蹉跎、古色古香的韵致,画面“弹雪法” 、 “墨池法” 、 “败墙张素法” 、 “泼墨法” :古代几种非笔绘肌理的绘制方法 张彦远历代名画记 ,京华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361 页 5 中斑驳陆离、色彩斑斓,呈现出了历史的沧桑感,虽然画面略模糊,但细微之处却细腻丰富。(图 1图 1勇力 敦煌之梦 图 1元勋 壶口瀑布系列 积墨肌理,则是采用多层上墨、上色的新颖方式,将肌理积上多种色与墨,互相渗透,融会贯通,这样能够突出画面的层次感,并且因为色和墨的相互融合渗透,产生出绚丽多彩的色彩效果。着色、着墨多的地方厚重饱满,给观赏者带来深沉厚重之感。(图 1堆积肌理,在现代工笔重彩画中有较多的应用。在表现人物服饰的点缀物上、以及花朵中的花蕊全部都可以是运用厚砌形成,堆积肌理,在画面上会产生特别强的立体效果,形成以“浅浮雕”的形式突出主题,带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在秋暝中,少女所穿着的衣服只是简单的纯白毛线衣,为了更好地表现出毛线衣的质地,画家何家英通过利用白颜料的堆砌来表现立体感,既有主有次有轻有重又不死板,毛衣的质感就是白颜料成功运用的结果。(图 1图 1何家英 秋暝局部 图 1正 女魔术师 6 粘贴肌理,在形成肌理的过程中,因为制作肌理所用材料的表现质感与纹理不同,形成的肌理效果往往会产生意象不到的效果。比如在使用粘贴肌理的时候,有组织性的安排上不同质感的物品,那么给人的感觉就会使充满变化的、奇妙的感觉。薄和厚的变化,所用质地的变化,色彩的变化,明与暗的变化等等,在一个和谐的整体中进行有是强调色彩在绘画中的应用,因为宣纸的特性,颜色达到饱和以后就不再上色这时为了获得更强烈的色彩对比,追求色彩艳丽刺激,以达到视觉感的丰富强烈,往往就会利用粘贴肌理的办法。粘贴肌理也可带给观者有画面金碧辉煌之感,产生耀眼的强烈色彩对比。在一个和谐的整体中进行有机的组合,不仅在画面中产生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还可以表现出自然的形态美。基于如此,形成了一幅自然明快,具有特殊美感的艺术作品。(图 1加剂肌理,是在墨中加入一些化学试剂,通过化学作用使得本来浑厚的黑墨变的呈现出均匀透明感,这样肌理效果适合表现比如冰雪或透明的物体玲珑剔透的质感。 (图 1 图 1李瑜天界之神 图 1郑力书香门第 揉纸肌理,则利用纸面的折痕。笔墨在揉过的纸张上运笔,宣纸和墨互相的渗透性形成时而清晰时而模糊的痕迹,在观者看来,画面中了形成古朴、浑厚的美感,适合表现如枯木老树等。(图 1 洗擦肌理,利用笔墨在未干透的情况下反复擦拭获得的。这样可以利用颜料和笔墨来制作肌理,产生一些特有的构成关系,比如在画树枝的时候,使用自然渗化然后洗擦的办法同样来表现树枝上密密麻麻的褶皱,也使得画面更加真实,逼真自然。相对于传统的笔墨有较强的斑驳感、朦胧感,带给人们一种陈旧、破损的时间痕迹。 江宏伟的作品对颜色进行了冲洗和打磨的肌理方法,对作品画面反复的染、洗来表现出整体画面的物象生动,使整个画面产生 苍茫朦胧并且古朴的意境美, “对原本不属于宋画的时间痕迹予以特别的关注。 ”突显画面陈旧、破损、消蚀感而产生特殊的审美情趣。刘伟冬: 江宏伟作品中的时间特征 ,引自 ,表达了一种优雅与脱俗的感觉。 (图 1“江宏伟的工笔花鸟画创作艺术,虽然单纯简单,但也更加接近于文人的典雅意趣。如同一缕和煦的凉风,一泓清冽的甘泉,给人一心灵的愉悦, 情感的抚慰,缓解生命的疲顿,超越世俗的困扰,重新获得精神的自由和生命的活力。 ”图 1宏伟花鸟画 图 1名时梭 喷绘肌理可以多次进行, 在材料的选择上也有较多的尝试。 选用的材料也可大小不一,主要追求的是复杂而多变的层次结构, 带给观者很强的空间感, 仿佛穿梭于多个时空一般,带有强烈的迷幻色彩。 (图 1(二)肌理的交叉使用提升了画面的意象境界 肌理可以强调并丰富画面的内容,但是单一项肌理效果往往是不能完全表现画面特定的那种意象表达,为了到达特定的意象表达,画家往往会将肌理交叉的使用,这样才能使画面更为丰富,画面的中心思想和意境表 达的更为贴切。正如王天胜先生所言: “今天工笔画现状更为喜人。完全处干一种开放的状态,呈现出一种多姿多彩的局面,标志着当代工笔画对传统的一大超越。从六届工笔画大展的作品看,画材的使用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毛笔和宣纸,画布、排笔、喷枪、刮刀、 滚筒已被广泛使用,技法呈现多样化,渲染、涂抹、喷洒、刮擦、堆积、 揉纸、贴箔等手法被广泛综合应用在工笔画中,极大地丰富了工笔画的表现语言,从而使当代工笔画相对古典工笔画具有更宽广的表现领域和更强的视觉效果。 ”尤其是在当代的工笔画中,画家为了表现特定的思想或者意境,综合的运用多种肌理效果完成一张丰富和复杂的作品,多种肌理效果同时运用能更加准确的表现出画面所要强调的意象表达。在画面中所需要的美感是特殊的,只有在画面需要的那个空间、环境和光线之下,用合适的肌理去表现画面,那样的肌理才是美的。艺术来源于生活,画家从曹玉林著沉潜与超越,四川美术出版社, 2007 年 5 月第一版,第 147 页 王天胜工笔画发展的春天已经到来 , 美术2006 年第 7 期,第 30 页 8 生活和自然中细致观察,提炼出艺术创作的源泉和灵感,肌理是种恰到好处之美,是表现客观环境和质地以及画面氛围的一种表现手法,经过创作者的提炼使肌理之美生动自然的展现给观者,肌理赋予画面自然和谐的美感,烘托出特殊而浓厚的氛围。大自然和生活中的各类事物用绘画的形式展现在观者面前,通过肌理的效果展现了特定的审美意味和审美因素。 9 二 当代工笔画创作中肌理形式的意象美 中国工笔画肌理技法经过前辈们的不懈探索,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拓宽了发展空间,也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形式美,这些形式上的美感适用于不同的画面主题,产生各不相同的意象表达。创新不仅仅是艺术创作的动力,更是一切艺术创作的存在意义。中国画的发展,需要不断的创新,而中国工笔画的创新发展更不能只限于在内容上的当代化,肌理这种表现手段作为一种绘画形式上的创新在中国工笔画的发展中是不可或缺的。肌理的表现作为中国工笔画表现形式势必伴随着中国工笔画艺术的发展,不断自我丰富、发展和演变,从而展现它的独特的审美价值。从视觉角度来分类的话,我们可以把肌理大体可分为抽象肌理、具像机理和意象肌理三个类别。所谓抽象肌理,比如堆积肌理和班驳肌理等利用复杂多变的形态,绚丽丰富的色彩变化让观者感觉愉悦,视觉刺激使人们感到兴奋,丰富多彩的外在表现形式是视觉美的不竭源泉。所谓具像肌理,就好像拓印肌理和揉纸肌理等则是把材料合理的利用,配合绘画技法再与画家作画的心境相融合,塑造的画面具有贴切、真实的效果,丝毫没有造作感,拉近了艺术和生活的距离,增强了艺术作品的感染力。所谓意象肌理,如喷绘肌理和擦洗肌理最主要的目的是用来传递情感,把画家的情感通过肌理的表现直接传递给观赏者,可以用来突出表达主题意旨,让观赏者能够更好地了解画家的创造意图,其所起到的作用是突出艺术的节奏,更加充分表达画家情感。 (一)具象肌理的物象美 工笔画创作中,具象肌理也是创作者们惯用的表现手段之一。所谓具象肌理,就是是用最直观形象表现事物的外在或质感,画家利用自然界物质的自然表面肌理加以适当的技法,恰如其分的表现对象。在表现物象表面质感和特性的时候,以物象自身具备的表面肌理为媒介,来绘制作品中特指表现对象的特征部分,这就是最简单、最直接的办法。无论是现代工笔画,还是当代的工笔画,在绘制过程当中,为了更好地表现这些肌理,不仅仅可以做艺术加工,也可以直接使用现有物质的表面特性。画家们对材质艺术加工的目的是为了强化物象材质本身的肌理美,也是为表达画家所要表现的主题服务,因为直接对材质本身加工是为了更充分地利用材质天然形成的独具特色的质朴美。另一方面,因为物质的某一些自然肌理是无法被直接运用到作品中的,比如大理石表面的天然纹理、冬天的雪花等等,在利用这些难以直接利用的肌理的时候,创作者必须采取一些描绘方法和制作手段去效仿,才会达到艺术表现的真实的效果。 从习惯上来说,一个人欣赏一幅艺术作品时,通常都会先从远处观看这幅作品的大气势和总体效果,而后才去细致玩味精彩的刻画和细节部分等等,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在画面中具象肌理的效果如果处理比较得当,甚至可以让观赏者有想触摸的欲望,甚至想要得 10 到触觉方面的质感满足。物象肌理的制作与表现效果,其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为满足人们对这一需要的满足,换而言之,物象肌理是一种还原客观事物的再现过程。大千世界的物象是多种多样的,对大自然物象的描绘,显然没有任何一种方法是万能的;但是就表现事物的外在形态和质感而言,肌理确实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在当代画家中,很多利用具象肌理的例子,比如在高云和何家英所合作的历史题材工笔画中,为了实现石灯柱的斑驳感及具历史痕迹的逼真感,两人在左侧的石灯柱以及地面使用了具象肌理;自然表现黄土地面的质感,实现了地面上的一些凹凸的地方达到碎石都隐约的逼真效果,这些效果如果是单纯用笔是无法表现的,但利用肌理效果就做到了。再比如唐勇力的敦煌系列作品中,大量的利用肌理来表现剥落的岁月沧桑。具象肌理的使用,往往是把画家心境用贴切的材料和技法加以展现,通过自然中的质感和外貌,使观者感到贴切而真实,去掉造作感,拉近了作者和观众之间沟通的距离,增强了工笔画的艺术水准。 可以说,一副作品的画面,是创作者通过技法和笔墨把精神世界的感受表达出来的,也可以说,艺术创作所追求的不仅仅只限于表现外在特质、也不只是为了视觉上带来的愉悦,而最重要的是通过画面能与观者沟通,表达画家的内心世界。表现的手段多种多样,肌理作为画面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但担负着组织画面的作用,也是起着配合画面整体来呈现主题、情绪,不断地强化创作兴趣、创造艺术韵律、外化画家的个性与感性等艺术表现的任务。 (二)抽象肌理的视觉美 人类的眼睛容易捕捉到运动的、色调鲜艳的物象,对于没有变化、简单单调而枯燥的物象是乏味排斥的。纵观古今工笔画,在审美过程中给人带来愉悦的感觉,而肌理富于变化能愉悦人们的视觉,让观者的眼睛处于兴奋状态,所以外在形式丰富的肌理特别符合人们对视觉美的追求。 人类对欣赏的要求越来越趋于纷繁复杂,在感官上对装饰美的需要,是人类在审美过程中最不可或缺的一个要求。比如一根简单的直线并不能引起人们对美的遐想,但是如果把直线赋予一定的变化,就会给人带来美的感官享受。单纯的简单的直线,在文字构成中只能代表笔划的实用价值,如果将直线用于拉丁文等西洋文字的美术体字,则需要在中间或两端绘制花样纹饰,使美术字形成精致的花样图案肌理,以达到增强其艺术性的目的。如果想要把一条单一的直线变成汉字的书法笔划,就要让行笔、运笔变的变化多端,用一些书法上的技巧使笔墨发生肌理的变化。 虽然, 这些大部分和我们观念中的装饰技法不同,属于实用之外的装饰手段,但是,肌理作为服务感官艺术的一种绘画手段,当然离不开以上所说的这种从广义上来说的装饰美,所以,我们所谈论的工笔画中的抽象的肌理装饰作用正是基于此。如果单一的从肌理装饰的显示 意义来看(这里所说的装饰性,并非指画面整体的装饰性),把客观物象的自身属性的图 案肌理,比如木质板材的木板板纹、衣服的布褶的图案、花鸟的羽毛、贝壳本身的纹理等等,把这些比较客观具象的图案拓印或直接 11 摹写到画面中,将这些天然纹饰改变为作品中局部的装饰肌理,就可以比较好让人们理解和欣赏。但是如果把一些来自自然材质或技法的表现比较抽象的肌理也看作是画面的一种装饰,这一点观者就很难去理解理解和欣赏。所以,从本质上来说,上述两点所表述的方式和方法虽有不同,但是道理却是一样的,正所谓异曲同工,也就是说无论我们是在一根线上雕琢出精致的纹饰,还是我们在石柱或墙壁上装饰精美的纹饰,甚至是在手杖或木椅上有意刻画出仿天然的疤痕,以上这些做法,全部是为了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押题模拟及参考答案详解(培优a卷)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每日一练试卷及参考答案详解(满分必刷)
- 延安市森林草原消防机动大队招聘考试真题2024
- 产品质量鉴定申请书
- 2025私营公司农民工劳动合同书
- 2025餐馆劳动合同模板
- 2025无偿借用房屋合同范本
- 《2025年份珍稀茶叶购销合同》
- 2025【合同范本】软件工程师培训合约书
- 2025财产信托合同协议书格式范文
- 热能动力工程专业英语课件
- 船舶概论课件
- 篮球训练营规章制度范本
- 园林给排水工程
- Rexroth (博世力士乐)VFC 3610系列变频器使用说明书
- ×××学校“学校学生资助管理机构成立文件”
- 动词过去式和过去分词的变化规则练习及答案
- 第四章 土壤污染调查与风险评价
- GB/T 9877-2008液压传动旋转轴唇形密封圈设计规范
- 共享服务中心(HRSSC)课件
- 工程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第1章工程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概论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