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化学反应工程考试总结一、填空题:1. 所谓“三传一反”是化学反应工程学的基础,其中“三传”是指 质量传递、热量传递和动量传递, “一反”是指 反应动力学 。2. 各种操作因素对于复杂反应的影响虽然各不相同,但通常温度升高有利于活化能 高 的反应的选择性,反应物浓度升高有利于反应级数 大 的反应的选择性。3. 测定非理想流动的停留时间分布函数时,两种最常见的示踪物输入方法为 脉冲示踪法 和 阶跃示踪法 。4. 在均相反应动力学中,利用实验数据求取化学反应速度方程式的两种最主要的方法为 积分法 和 微分法 。5. 多级混合模型的唯一模型参数为 串联的全混区的个数 N ,轴向扩散模型的唯一模型参数为 Pe(或 Ez / uL) 。6. 工业催化剂性能优劣的三种最主要的性质是 活性、选择性 和 稳定性。7. 平推流反应器的 E 函数表达式为 ,其无因次方差 = ,()0tEt 20 ,而全混流反应器的无因次方差 1 。28. 某反应速率常数的单位为 m3 / (mol hr ),该反应为 2 级反应。9. 对于反应 ,各物质反应速率之间的关系为 (-rA):(-r B):r R 1:2:2 2ABR。10. 平推流反应器和全混流反应器中 平推流 更适合于目的产物是中间产物的串联反应。11. 某反应的计量方程为 ,则其反应速率表达式 不能确定 。ARS12. 物质 A 按一级不可逆反应在一间歇反应器中分解,在 67 时转化 50 需要 30 min, 而在 80 时达到同样的转化率仅需 20 秒,该反应的活化能为 3.46105 (J / mol ) 。13. 反应级数 不可能 (可能/不可能)大于 3。14. 对于单一反应,在相同的处理量和最终转化率条件下,选择反应器时主要考虑 反应器的大小 ;而对于复合反应,选择反应器时主要考虑的则是 目的产物的收率 ;15. 完全混合反应器(全混流反应器)内物料的温度和浓度 均一 ,并且 等于 (大于/小于/等于)反应器出口物料的温度和浓度。二.单项选择10.(2)B1、气相反应 进料时无惰性气体, 与 以12摩尔比进料,CO + 3H2 CH4 + H2O CO2H则膨胀因子 =_A_。A. -2 B. -1 C. 1 D. 22、一级连串反应 在间歇式反应器中,则目的产物P的最大浓度A SK1 K2P_A_。max,PCA. B. C. D. 12)(0KA2/120)(CA12)(0KA 2/10)(CA3、串联反应A P(目的)R + S,目的产物P与副产物S的选择性 =_C_。PSA. B. C. D. An00APn0SPn0RPn4、全混流反应器的容积效率=1.0时,该反应的反应级数n_B_。A. 0 B. =0 C. 0 D. 05、对于单一反应组分的平行反应 ,其瞬间收率 随 增大而单调下A P()S() PAC降,则最适合的反应器为_B_。A. 平推流反应器 B. 全混流反应器C. 多釜串联全混流反应器 D. 全混流串接平推流反应器6、对于反应级数n0的不可逆等温反应,为降低反应器容积,应选用_A_。A. 平推流反应器 B. 全混流反应器C. 循环操作的平推流反应器 D. 全混流串接平推流反应器7、一级不可逆液相反应 , , 出口转化率 ,每A2R30/.mkolCA7.0Ax批操作时间 ,装置的生产能力为50000 kg产物R/天, =60,则反应器的体ht06. RM积V为_C_ 。3mA. 19.6 B. 20.2 C. 22.2 D. 23.48、在间歇反应器中进行等温一级反应A B, ,当 时,slmoCrA/01. lmoA/10求反应至 所需时间 t=_B_秒。lmoCA/01.A. 400 B. 460 C. 500 D. 5609、一级连串反应A P S在全混流釜式反应器中进行,使目的产物P浓度最大时的最优空时 _D_。optA. B. C. D. 12)/ln(K12)/ln(K21)/ln(K21K10、分批式操作的完全混合反应器非生产性时间 不包括下列哪一项_B_。0tA. 加料时间 B. 反应时间 C. 物料冷却时间 D. 清洗釜所用时间11、一级连串反应A P S在全混流釜式反应器中进行,使目的产物P浓度最大时的最优空时 _D_。optA. B. C. D. 12)/ln(K12)/ln(K21)/ln(K21K12、全混流反应器的容积效率小于1.0时,且随着 的增大而减小,此时该反应的反应A级数n_D_。A. 0 B. =0 C. 0 D. 013、当反应级数n_D_时,微观流体具有比宏观流体高的出口转化率。A. =0 B. =1 C. 1 D. 114、轴向分散模型的物料衡算方程的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与_C_无关。A. 示踪剂的种类 B. 示踪剂的输入方式 C. 管内的流动状态 D. 检测位置15、对于气-液相反应几乎全部在液相中进行的极慢反应,为提高反应速率,应选用_C_装置。A. 填料塔 B. 喷洒塔 C. 鼓泡塔 D. 搅拌釜16、催化剂在使用过程中会逐渐失活,其失活速率式为 ,当平行失活对dmiCktd反应物有强内扩散阻力时,d为_C_。A. 0 B. =1 C. 3 D. 117、不属于气固相催化反应固定床反应器拟均相二维模型的特点是_A_。A. 粒子与流体间有温度差 B. 粒子与流体间无温度差C. 床层径向有温度梯度 D. 床层轴向有温度梯度18、不属于气固相催化反应固定床反应器拟均相二维模型的特点是_A_。A. 粒子与流体间有浓度差 B. 粒子与流体间无浓度差C. 床层径向有温度梯度 D. 床层径向有浓度梯度19、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流化床反应器按深度而分的第级模型的特点_C_。A. 各参数均为恒值 B. 参数值不随床高而变C. 参数值与气泡大小无关 D. 参数值与气泡大小有关20、流化床反应器中的操作气速 是根据具体情况定的,一般取流化数 在_B_范0UmfU0围内。A. 0.10.4 B. 1.510 C. 1015 D. 0.41.5三、多项选择题:1关于理想的间歇式反应器、平推流反应器和全混流反应器,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 C, D A. 三者同为理想反应器,但理想的内涵是不同的;B. 理想的间歇式反应器和全混流反应器的理想的内涵是一样的,都是反应器内温度和组成处处相同;C. 理想的间歇式反应器和全混流反应器的理想的内涵是不一样的,虽然都是反应器内温度和组成处处相同,但前者随着时间的变化温度和组成可能都发生变化,而后者则不随时间变化;D. 平推流和全混流反应器都是连续流动式反应器,前者的返混为零,后者为无穷大2 关于积分法和微分法,认识正确的是 A, B A. 积分法和微分法是两种求取动力学参数的数据处理方法,前者对数据的精度要求比后者低;B. 积分法不能处理动力学较为复杂的(反应物和产物不止一种、正反应和逆反应的反应级数不同)可逆反应;C. 积分法得到的动力学参数比微分法可靠3 对于一级恒容和一级变容不可逆反应,下面叙述正确的是 C A. 在同一平推流反应器内、在同样条件下进行反应,反应的转化率是一样的;B. 在同一全混流反应器内、在同样条件下进行反应,反应的转化率是一样的;C. 在同一间歇式反应器内、在同样条件下进行反应,反应的转化率是一样的;D. 在同一平推流反应器或间歇式反应器内、在同样条件下进行反应,反应的转化率是一样的4 对于瞬时收率和总收率,下列正确的判断是 A, C A. 对于全混流反应器,反应的瞬时收率与总收率相等;B. 对于平推流反应器,反应的瞬时收率与总收率相等;C. 对于平推流反应器,反应的瞬时收率与总收率之间是积分关系;D. 对于全混流反应器,反应的瞬时收率与总收率之间是积分关系;5 气相变容反应 ,原料中混入了一定量的惰性气体(惰性气体与 A 和 B2ABC的转化率为零时的初始总摩尔数比为 1:1,A 与 B 的比例为计量比) ,则膨胀率 为 C A. -0.5;B. -1/3;C. -1/6;D. -5/66 纯气体 A (浓度 2 mol / L,摩尔流率 100 mol / min) 在平推流反应器里分解生成一系列产物,其动力学为: ,在一个 9.8 L 的反应AACrproducts)min10(,5. 器里进行反应所能达到的转化率为 A A. 70%;B. 80%;C. 90%;D. 100%7 关于 E 函数和 F 函数,下面正确的是 B, C, D A. F(t)= E(t);B. ;C. ;D. t0d)(E)( dt/)(Ft1dt)(E)(08 轴向分散系数与扩散系数,下面论述正确的是 B, C, D A. 两者实质上是相同的,都符合 Fick 定律;B. 两者实质上是不同的,轴向分散系数的定义实际上是借用了 Fick 定律的形式;C. 轴向分散系数是与流动有关系的;D. 扩散系数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属性9 宏观流体和微观流体是流体凝集态的两种极端形式,流体的凝集态不同,对反应结果一般有明显的影响,但对于 A, B 是例外。A. 一级不可逆反应;B. 在平推流反应器内进行反应;C. 在全混流反应器内进行反应;D. 零级反应10 对于一个气固相催化反应,减小外扩散和内扩散影响的措施正确的是 A A. 提高反应器内气体的流速,减小催化剂颗粒的直径;B. 降低反应器内气体的流速,减小催化剂颗粒的直径;C. 降低反应器内气体的流速,增大催化剂颗粒的直径;D. 增加催化剂颗粒的直径,提高反应器内气体的流速11 关于基元反应的认识,正确的是 A, B A. 分子数是针对基元反应的概念;B. 基元反应的计量系数与对应物种的反应级数之间存在一一对应关系;C. 基元反应 和 意义是一样的;RA2D. 有的基元反应的总反应级数可能是小数12 对于一个均相变容反应,针对反应物 A 的反应速率,下面表述正确的是 B,D A. ;B. ;C. ;dtCrAdtx1CrA0dt)x1(CrA0AD. tNV1rA13 对于平行反应 ,活化能 E1 E2,反应级数 n1 n2,如果目的产物SR21n,Ek, ,是 R 的话,我们应该在 D 条件下操作。A. 高温、反应物 A 高浓度; B. 高温、反应物 A 低浓度;C. 低温、反应物 A 高浓度; D. 低温、反应物 A 低浓度14 对于化学反应的认识,下面正确的是 B, D A. 化学反应的转化率、目的产物的收率仅与化学反应本身和使用的催化剂有关系;B. 化学反应的转化率、目的产物的收率不仅与化学反应本身和使用的催化剂有关,而且还与反应器内流体的流动方式有关;C. 反应器仅仅是化学反应进行的场所,与反应目的产物的选择性无关;D. 反应器的类型可能直接影响到一个化学反应的产物分布15 对于一个串联反应,目的产物是中间产物,适宜的反应器是 B A. 全混流反应器;B. 平推流反应器;C. 循环反应器;D. 平推流与全混流串联在一起的反应器16 关于非理想流动与停留时间分布,论述正确的是 A, C A. 一种流动必然对应着一种停留时间分布;B. 一种停留时间分布必然对应着一种流动;C. 一种停留时间分布可能对应着多种流动;D. 流动与停留时间分布存在一一对应关系17 是 B t/e1)t(EA. 平推流的 E 函数;B. 全混流的 E 函数;C. 平推流串联全混流的 E 函数;D. 全混流串联平推流的 E 函数18 对于轴向分散模型,选择不同的边界条件,计算公式和结果都有所不同,这说明 D A. 边界条件是人为设定的,是为了便于有关公式的推导;B. 边界条件可以自由选取;C. 边界条件决定于操作条件和反应装置的本身;D. 边界条件不同,直接影响到反应器内的流动和反应。19 对于一个气固相催化反应过程,下列属于动力学因素的是 C, D A. 气膜扩散;B. 孔内扩散;C. 反应物的吸附和产物的脱附;D. 表面反应20 Langmuir 吸附模型的四个假定:均匀表面、单层吸附、吸附机理相同和无相互作用这几点应该说是非常苛刻的,实际情况很难满足上述要求。然而,对于多数的化学反应,应用这几点假定进行有关的推导,结果一般是可以接受的,其主要原因在于 A A. 实际反应过程中催化剂表面吸附物种的覆盖度很低;B. 实际的催化剂表面一般很平整;C. 实际的催化剂表面上活性位间的距离较远;D. 实际的催化剂表面上活性位的数量有限21 关于指前因子和活化能描述正确的是 B A. 指前因子理论上与温度无关,活化能的取值永远都是正的,活化能大、温度低,反应速率对温度的变化更敏感;B. 指前因子理论上与温度有关,但与指数项相比其随温度的变化可以忽略,活化能的取值永远都是正的,活化能大、温度低,反应速率对温度的变化更敏感;C. 指前因子理论上与温度有关,活化能的取值不可能永远都是正的,活化能小、温度高,反应速率对温度的变化更敏感;22 对于一级不可逆反应 ,产物 R 的最大浓度通常 C SRA21kk A. 只与速率常数的大小有关;B. 只与反应温度有关;C. 与 A 的初始浓度和速率常数的大小有关;D. 只与 A 的初始浓度有关23 测定停留时间分布常用的方法有脉冲示踪法和阶跃示踪法,关于这两种方法,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B,D A. 这两种方法都是物理示踪法;B. 根据脉冲示踪法得到的实验数据,可以直接得到 E 函数;C. 根据阶跃示踪法得到的实验数据,可以直接得到 E 函数;D. 根据阶跃示踪法得到的实验数据,可以直接得到 F 函数第一章 绪论1. 化学反应工程是一门研究_的科学。 (化学反应的工程问题)2. 化学反应工程是一门研究化学反应的工程问题的科学,既以_作为研究对象,又以_为研究对象的学科体系。 (化学反应、工程问题)3. _是化学反应工程的基础。 ( 三传一反)4. 化学反应过程按操作方法分为_、_、_操作。 (分批式操作、连续式操作、半分批式)5. 化学反应工程中的“三传一反”中的三传是指_、_、_。 (传质、传热、动量传递)6. 不论是设计、放大或控制,都需要对研究对象作出定量的描述,也就要用数学式来表达个参数间的关系,简称_。 (数学模型)7. 在建立数学模型时,根据基础资料建立物料、热量和动量衡算式的一般式为_。 (累积量=输入量-输出量)8.“三传一反”是化学反应工程的基础,其中所谓的一反是指_。 (D)A化学反应 B. 反应工程 C. 反应热力学 D. 反应动力学9.“三传一反”是化学反应工程的基础,下列不属于三传的是_。 (A)A. 能量传递 B. 质量传递 C. 热量传递 D. 动量传递19.链反应的三个阶段为_、_、_。 (链的引发、链的传播、链的终止)20.下列属于均相反应的是_。 (B)A. 煤炭燃烧 B. 氢气燃烧 C. 离子交换 D. 加氢裂解21.下列属于均相反应的是_。 (A)A. 乙酸乙酯水解 B. CuO 的还原 C. 加氢脱硫 D. 电石水解22.下列属于均相反应的是_。 (C)A. 催化重整 B. 催化裂解 C. HCl 与 NaOH 的中和 D. 水泥制造23.下列属于非均相反应的是_。 (D)A. 乙酸乙酯水解 B. 氢气燃烧 C. HCl 与 NaOH 的中和 D. 催化裂解24.下列属于非均相反应的是_。 (B)A. 乙酸和乙醇的酯化 B. 加氢脱硫 C. 氢气燃烧 D. 烃类气相裂解25.化学反应 OHCO2423,其中化学反应计量系数为-1 的是哪种物质_。 (A)A. B. C. 4C D. OH226.化学反应 N,其中化学反应计量系数为+2 的是哪种物质_。 (D)A. N B. 2 C. 2 D. 27.对于一非恒容均相化学反应 A B,反应组分 A 的化学反应速率 Ar_。 (A)A. VdtnrAB. VdtnrC. dtrD. dtCB28.对于一非恒容均相化学反应 A B,反应产物 B 的化学反应速率 r_。 (B)A. trABB. trBC. tCrAD. tB29.对于反应 aA + bB pP + sS,则 P_ )(。 (A)A. |apB. apC. paD. pa|30.对于反应 aA + bB pP + sS,则 Pr_ )(Br。 (C)A. B. C. |b D. b|31.气相反应 4A + B 3R + S 进料时无惰性气体,A 与 B 以 31 的摩尔比进料,则膨胀因子 A=_。 (C)A. 1/4 B. 2/3 C. 1/4 D. 2/332.气相反应 A + B 3P + S 进料时无惰性气体,A 与 B 以 11 摩尔比进料,则膨胀因子 =_。 (D)A. 2 B. 1 C. 1 D. 233.气相反应 2A + B 3P + S 进料时无惰性气体,A 与 B 以 21 摩尔比进料,则膨胀因子 A=_。 (C)A. 1 B. 1/2 C. 1/2 D. 134.气相反应 2A + B 3P + S 进料时无惰性气体,A 与 B 以 32 摩尔比进料,则膨胀因子 B=_。 (D)A. 1 B. 1/3 C. 2/3 D. 135.气相反应 CO + 3H2 CH4 + H2O进料时无惰性气体, CO与 2H以 12 摩尔比进料,则膨胀因子=_。 (A)A. 2 B. -1 C. 1 D. 236.气相反应 2NO + H2 N2 + H2O2进料时无惰性气体, N与 2以 12 摩尔比进料,则膨胀因子 =_。 (B)A. 1 B. 1/2 C. 1/2 D. 137.气相反应 N2 + 3H2 2NH3进料时无惰性气体, 2与 以 23 摩尔比进料,则膨胀因子2H=_。 (B)A. 1 B. 2/3 C. 2/3 D. 138.化学反应速率式为BACKr,如用浓度表示的速率常数为 CK,用压力表示的速率常数为 PK,则CK=_ P。 (B)A. )(RTB. )(RTC. )(RTD. )(RT39. 化学反应速率式为BACr,如用浓度表示的速率常数为 C,用压力表示的速率常数为 P,则P=_ C。 (D)A. )(B. )(C. )(D. )(40.反应 C4H10 2C2H4 + H2, 10.sk,则反应级数 n=_。 (B)A. 0 B. 1 C. 2 D. 341.反应 A + B C,已知 15.0sk,则反应级数 n=_。 (B)A. 0 B. 1 C. 2 D. 342.反应 3A P,已知 lmo/,则反应级数 n=_。 (A)A. 0 B. 1 C. 2 D. 343.反应 CH3COH + CH3CH2OH CH3COC2H5 + H2O,已知 molslk/.,则反应级数n=_。 (C)A. 0 B. 1 C. 2 D. 344.反应 N2 + 3H2 2NH3,已知 molslk/81.0,则反应级数 n=_。 (C)A. 0 B. 1 C. 2 D. 345.反应 NaOH + HCl NaCl + H2O,已知 .,则反应级数 n=_。 (C)A. 0 B. 1 C. 2 D. 346.反应 A + B C,已知 sok/45.,则反应级数 n=_。 (A)A. 0 B. 1 C. 2 D. 347.下列属于平行反应的是_。 (C)A. A + B P B. RBPAC. A P()S()D.A + B P = R + S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教育基础知识试题题库(含参考答案)
- 2025年结核试题及答案
- 运输公司司机安全驾驶培训教材合集
- 车间操作工安全技能培训教材
- 企业员工招聘方案设计与实施手册
- 胃疼临床诊疗路径分析
- 隔离衣穿脱规范操作步骤详细
- PEP小学英语期中测试实战题库
- 2025年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知识》考试题库及答案
- 临床医学科研试题及答案2025年版
- 绿色建筑材料和建筑设备
- 可靠性试验管理办法
- 蓄电池组充放电记录表格格式模板
-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复赛实验考查
- 智慧交通典型城市案例及启示
- 国家开放大学《人文英语4》边学边练参考答案
- 医疗器械设计开发流程培训课件
- 语法填空公开课课件市公开课一等奖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课件
- 《认识分式》教学课件【初中数学】公开课
- JJF 1062-2022 电离真空计校准规范
- 中考写景散文阅读理解练习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