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 1 -李将军列传(节选) 练习题一、填空题1.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 纪传体通史 。2.史记原名 太公史书 其体列分为 本纪 、 列传 、 表 、 世家 和书。其中以 “本纪” 叙帝王,以“世家”载诸侯,以“列传”记人物,以“书”述典章制度(重要文献) ,以“表”排列大事,网罗古今,包括百代,打破了以年月为起迄如春秋的编年史、以地域划分如国语的国别史的局限,创立了贯穿古今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通史先例,成为正史的典范。3.史记全面记述了我国从上古至 汉武帝 三千年的史实。占篇幅最多的是列传。4.史记在文学上成就很高,被鲁迅先生赞为“史家之绝唱,无韵的离骚” 。5.司马迁是西汉著名的 史学家 、 文学家 、 思想家 。6.李将军列传所记的四大战役是:上郡遭遇战 、雁门出击战 、右北平之战 、从卫青击匈奴之战 。7.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 ;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这句话出自 论语 。8.桃李不言, 下自成蹊 。9.在李将军列传中作者(司马迁)主要通过典型的战役和典型的细节描写塑造了里将军的英雄事迹。10列将军列传是一篇 人物 传记。二、词语解释1.用善骑射,杀首虏多,为汉中郎。释:用,以,因为。 为,做,做了。2.李光才气,天下无方,自负其能,数与虏敌战,恐亡之。释:负,依仗、凭借。数,屡次。3.杀其二人,生的一人。释:其,其中。生,活捉。4.见广,以为诱骑,皆惊,上山陈。释:陈,通阵,这里指布置阵地。5.前!前未到匈奴二里所,止。释:所,地方。6.虏多且近,即有急,奈何?释:且,而且。即,如果。7.是时会暮,胡兵终怪之,不敢击。释:会,恰好、适逢。怪, 奇怪。 8.大军不知广所之,故弗从。释:之,到去。9.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释:乏绝,缺量断水、没吃喝。尽饮,全部喝了水。10.为虏所生得。释:为,被 生,活捉。11.南绝幕,遇前将军、右将军。释:绝,穿过。12.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释:睹,看。悛,诚恳忠厚的样子。三、 翻译题(一)理解并翻译下列重点段落;1、匈奴大入上郡,天子使 中贵人从广勒习兵击匈奴。中贵人将骑数十,纵见匈奴三人,与战,三人还射, 伤中贵人,杀其骑且尽。中遗人走广,广曰:“是必射雕者也。 ”广乃遂从百骑 往驰三人,三人亡马步行,行数十里,广令其骑张左右翼,而广身自射彼三人者 ,杀其二人,生得一人,果匈奴射雕者也。已缚之上马,望匈奴有数千骑,见广 ,以为诱骑,皆惊,上山陈。广之百骑皆大恐,欲驰还走,广曰:“吾去大军数 十里,今如此以百骑走,匈奴追射我,立尽。今我留,匈奴必以我为大军之诱, 必不敢击我。 ”广令诸骑曰:“前!”前,未到匈奴陈二里所,止,令曰:“皆 下马解鞍!”其骑曰:“虏多且近,即有急,奈何?”广曰:“彼虏以我为走, 今皆解鞍以示不走,用坚其意。 ”于是胡骑遂不敢击。有白马将出护其兵,李广 上马与十余骑奔射杀胡白马将,而复还至其骑中,解鞍,令士皆纵马卧。是时会 暮,胡兵终怪之,不敢击。夜半时,胡兵亦以为汉有伏军于旁欲夜取之,胡皆引 而去。平旦,李广乃归其大军。大军不知广所之,故弗从。译:匈奴大举入侵上郡时, 天子派亲近的宦官跟随李广整训士兵,抗击匈奴。一次,这位宦官带了几十名骑兵,纵马驰骋,遇到三个匈奴人,与他们交战。那三个人转身射箭,伤了宦官, 那几十名骑兵也被射杀将尽。宦官跑到李广跟前,李广说:“这一定是射雕的人 。 ”李广于是带一百名骑兵,急追这三个人。那三个人没有马,徒步行- 2 -走,走了 几十里。李广命令骑兵散开,从左右两面包抄,并亲自射击那三人,结果射死二 人,活捉一人,果然是匈奴射雕的人。待捆绑好俘虏上马,望见匈奴有数干骑兵 。他们看见李广,以为是诱敌的骑兵,都吃一惊,上山布阵。李广的一百骑兵也 非常恐慌,想奔驰转回。李广说;“我们离大军几十里,现在以一百骑兵这样逃 跑,匈奴一追赶射击马上就全完了。现在我们若留下,匈奴一定以为我们是为大 军来诱敌,必然不敢来袭击我们。 ”李广命令骑兵说:“前进!”进到约离匈奴阵 地二里许停了下来,又下令说:“都下马解鞍!” 他的骑兵说:“敌人多而且离得 近,如果有紧急情况,怎么办?”李广说:“那些敌人以为我们会走,现在都解鞍 就表示不走,可以使敌人更加坚持认为我们是来诱敌的错误判断。 ”于是匈奴骑 兵就没敢袭击。有个骑白马的匈奴将军出阵监护他的兵卒,李广上马与十几名骑兵奔驰前去射杀了这个匈奴白马将军,然后又返回到他的骑兵中间,解下马鞍, 命令士兵把马放开,随便躺卧。这时刚好天黑,匈奴兵始终觉得很奇怪,不敢出 击。夜半时,匈奴兵还以为汉军有伏兵在旁边准备夜间袭击他们,而全部撤走了 。天亮,李广回到大军驻地。大军不知李广在哪里,所以没有派兵去接应。2. 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 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宽缓不苛,士以此爱乐为用。译:李广带兵,每到缺粮缺 水的地方,士卒不全喝过水,他不到水边去;士卒不全吃过饭,他不吃饭。他待 人宽厚不苛刻,士卒因此爱戴他乐于为他出力。(二)理解并翻译下列重点句子1. 士卒亦多乐从 李广而苦程不识译:士卒也大多乐于跟随李广而以跟随程不识 为苦2. 汉下广吏。吏当广所失亡多,为虏所生得, 当斩,赎为庶人。译: 汉朝廷把李广交给执法官吏。执法官吏判决李 广折损伤亡人马多,又被匈奴活捉,依法当斩,经纳粟赎罪,成为平民。 3. 今将军尚不得夜行,何 乃故也!译:现任将军尚且不能 夜行,何况前任的呢!4. 祸莫大于杀已降,此乃将军所以不得侯者也。译:罪祸没有比杀投降的人再大的了,这就是将军不能封侯的 原因。5. 虏多且近,即有急,奈何?译:敌人多而且离得 近,如果有紧急情况,怎么办?6. (程不识)为人廉,谨于文法。译:(程不识)为人清廉,认真执行朝 廷的法令条文。 7. 胡虏易与耳!译:敌人很容易对付啊!8. 岂吾相不当侯 邪?且固命也?译:难道是我的骨相 不该封侯吗,还是命该如此呢?9. 将军自念,岂尝有所恨乎?译:将军自己想想,是不是做过悔恨的 事?四、 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将”字1、中贵人将骑数十纵。 释:率领2、有白马将出护其兵。 释:将领3、梁王授广将军印还,赏不行。 释:将领4、夫人将启之。 释:将要五、分析题1、谈谈李广性格的主要特征。答:李广的主要性格特征有三点:第一、勇敢机智,精于骑射,胆识过人,武艺超群。例如“上群遭遇战” ,充分表现了李广临危不惧、善察敌情、射技超人的大将之才。再如“右北平以少敌多之战” ,表现了李广智勇双全、机智果敢、胆识过人的特点。第二,李广具有身先士卒、体恤下属、治军简易、宽缓不苛的美德。作为一军之统帅,每当行军至乏绝之处, “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近食。 ”第三,李广终身不遇。他屡建战功,却备受排挤,白首未得封侯,一生受到汉统治者不公平的待遇。3.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中贵人将骑数十纵,见匈奴三人,与战,三人还射, 伤中贵人,杀其骑且尽。中遗人走广,广曰:“是必射雕者也。 ”广乃遂从百骑 往驰三人,三人亡马步行,行数十里,广令其骑张左右翼,而广身自射彼三人者 ,杀其二人,生得一人,果匈奴射雕者也。请回答:(1)这里主要表现了李广怎样的性格特点?答:善射。- 3 -(2)作者是以什么方法来表现李光的性格特点的?答:对比手法。3、阅读下面的文字;匈奴兵多,破败广军,生得广。单于素闻广贤,令曰:“ 得李广必生致之。 ”胡骑得广,广时伤病,置广两马间,络而盛卧广。行十余里 ,广佯死,睨其旁有一胡儿骑善马,广暂腾而上胡儿马,因推堕儿,取其弓,鞭 马南驰数十里,复得其余军,因引而入塞。匈奴捕者骑数百追之,广行取胡儿弓 ,射杀追骑,以故得脱。请回答:(1)这里主要表现了李广怎样的性格特点?答:主要表现了李广机智、勇敢、善于骑射的特证。(2)作者主要运用了什么方法来刻画李广?答:主要描写方法:行为描写。(3)作者用单位的话来写李广,用的是什么表现方法?答:侧面烘托。段太尉逸事状练习题一、填空题 1.柳宗元是唐代 文学家 ,唐代 古文 运动的倡导者,唐宋八大家之一。 2.柳宗元,字 子厚 ,祖籍河东,称 柳河东 。因死在柳州刺史任上,故又称柳柳州 ,著有 柳河东集 。 3.柳宗元与 韩愈 齐名,并称“韩、柳” 4.段太尉的名字叫做_段秀实_。 5.段太尉逸事状一文选自_柳河东集_。该文主要记述了段太尉勇服郭唏、 仁愧焦令谌 和 节显治事堂 三件逸事。 6.勇服郭唏反映了段太尉 外柔内刚 、平易而又刚强 的性格特点。二、选择题1.以下哪个特征不是段秀实的个性特点?( b ) a.刚勇仁义 b.谦虚好学 c.外柔内刚 d.勇毅见于平淡2.柳宗元,唐代著名文学家,字( c )。a.子舆 b. 子美 c. 子厚 d.子思3.以下哪一特点不是段太尉逸事状一文的写作特点?( d ) a.运用对比映衬手法,突出中心人物形象 b.采用了倒叙手法 c.纯用客观写实d 采用了写景、叙事、议论、抒情相结合的手法 4.以下哪位人物不是段太尉逸事状的人物?( a )a.贺兰敬明 b.尹少荣 c. 白孝德 d.郭唏 5.节显治事堂反映了段太尉( d ) a.刚勇 b. 柔中见刚 c. 仁慈 d.廉洁6.段太尉逸事状的“状”指的是?( c )a.文状 b 判决书 c. 逸事状 d.行状 7.段太尉逸事状选自( b ) a.柳宗元集 b.柳河东集 c.柳宗元选集 d.柳河东全集三、解词题 1.中贵人将骑数十纵 纵:放马驰骋2.王子唏纵士卒无赖 纵:放纵3.太尉自州以状白府 状:是一种陈述事实的文书4.太尉判状辞甚巽 状:判决书5.敢以状私于执事,谨状。 状:议事状6.然则郭氏功名,其与存者几何? 其: 语气副词,表示推测的语气7.吏以告泚,泚取视 ,其故封识具存 其:只见8.太尉列卒取十七人,皆断头注塑上 注:悬挂9.即自取水洗去血,裂裳衣疮,手注善药 注:附著,敷上10.唏一营大嗓,尽甲 甲:用如动词,披甲11.皆解甲散还火伍中,敢哗者死 甲:铠甲12.无伤也!请辞于军 辞:用如动词,解说13.孝德使数十人从太尉,太尉尽辞去 辞:推辞,不接受- 4 -14.太尉判状辞甚巽 辞:写15.余睹李将军,口不能道辞 辞:言辞16.广时知之,乃自辞于大将军 辞:辞去17.今之称太尉大节者,出入以为武人一时奋不虑死,以取于天下 出入:不外乎,大抵18.宗元尝出入歧周间 出入:往来19.汾阳王以副元帅居蒲 以:以20.白孝德以王故,戚不敢言 以:因为21.天子以生人付公理 以:把22.又以刃刺酒翁 以:用23.副元帅勋塞天地,当务始终 务:致力于四、翻译题 27.日群行丐取于市。 丐:乞求,这里是强讨的意思。28.领行卒无赖。郐人偷嗜暴恶者,率以货窜名军伍中,则肆志。 偷:狡黠 嗜:贪心 率:大都 货:财物,这里指贿赂 窜:指不正当的混入 名:名字 29.日群行丐取于市,不嗛,辄奋击折人手足。椎釜鬲瓮盎盈道上。 嗛:通“慊” ,满足。 辄:就。 椎:敲打东西的器具,用如动词。盈道上:丢满路上。 30.白孝德以王故,戚不敢言。以王故:因为汾阳王郭子仪的缘故。 戚:忧愁。 31.太尉自州以状白府,愿计事。 白:禀告。 计: 商议。32.天子以生人付公理,公见人被暴害,因恬然。且大乱,若何?以生仁付公理:把老百姓交给您治理。 因:仍然。 、恬然:安然无动于衷。 且:如果。 若何: 怎么办?33.今不忍人无寇暴死,以乱天子边事。公诚以都虞侯命某者,能为公已乱。无寇:没有战乱。 诚以都虞侯命某者:您如果任命我担任都虞候的话。 已: 制止。34.既署一月,唏军士十七人人市取酒。署:代理职务 。 36.副元帅勋塞天地,当务始终,今尚书恣卒为暴,暴且乱,乱天子边,欲谁归罪。罪且及副元帅。勋塞天地:功勋充满天地之间。 务:致力于。 恣:放纵。 且:将导致。 乱欲谁归罪:搞乱了天子的边防大事,要归罪于谁呢? 且及: 连累到。37.人皆曰尚书倚副元帅,不戢士。然则郭氏功名,其与存者几何?戢:管束,制止。 38.吾未哺食,请假设草具。 39.太尉判状辞甚巽,使人求谕谌。巽:通“逊” ,委婉,柔顺。 谕:吿诉。 40.旦夕自哺农者,然后食。取骑马卖,市谷代偿,使勿知。哺: 喂。 市:买 使勿知:不让那农夫知道。 41.汝诚人耶?泾州野如赭,人且饥死。汝诚人耶:你真的算得上是人吗? 野如赭:田野象赤土。指干旱严重。 且: 都快42.汝将何以视天地,尚不愧奴隶耶。何以视天地:你将凭什么面对天地。尚不愧奴隶耶:还不愧对奴隶吗? 43.朱洮幸致货币,慎勿纳。 幸:或许 货币:物品和钱币。 慎勿纳:切不要接受。 44.太尉婿韦晤坚拒,不得命。至都,太尉怒曰:“果不用吾言!”晤谢曰:“处贱无以拒也” 坚拒:坚决拒绝。 不得命:得不到(朱泚)允许,意指推辞不掉。果:果真 谢:谢罪 处贱无以拒:局于低下的地位没有办法拒绝。 - 5 -45.以如司农治事堂,栖之梁木上。其故封识具存。以如:就把这些大绫 故:原来 识:通“志” ,标记 具:都还 46.今之称太尉大节,不知太尉之所立如是。所立如是:为人并不是这样。所立,为人。如是,并不是这样47.太尉为人姁姁,常低首拱手行步,言气卑弱,未尝也色待物,遇不可,必达其志。未尝以色待物:未曾以不好的脸色待人。遇不可,必达其志: 遇到不呢报告赞同之事,一定要实现自己的主张。48.命持马者去,旦日来。 旦日:第二天 49.旦,俱至孝德所,谢不能,请改过。 谢: 请: 50.是岁大旱,野无草,农以告谌。以:将 51.一夕,自恨死。 恨:悔恨四、翻译短句1.杀一老卒,何甲也。译:杀一个老兵,何必全副武装?2.以大杖击二十,垂死,舆来庭中。译:用大杖打了他二十杖, 农夫快要死了,将他抬至太尉衙门的庭院。3.太尉大泣曰:“乃我困汝!”即日取水洗去血,裂裳衣疮 译:太尉大哭,说:“使我害苦了你。 ”即亲自取水洗去农夫身上的污血,撕破自己的衣裳,包扎农夫的伤口4.太尉列卒取十七人 译:太尉布置士兵逮捕了这十七人5.副元帅固负若属耶?奈何欲以乱败郭氏,为白尚书,出听我言 译:副元帅难道亏待你们了吗?为什么要以变乱来败坏郭家的名声?替我禀告郭尚书,请他出来听我解释。五、简答题 1.段太尉逸事状主要记述了段太尉哪些逸事?这些逸事反映了段秀实哪些个人特征? 答:段太尉逸事状主要记述了段太尉服郭唏、 仁愧焦令谌 和 节显治事堂 三件逸事。 这些逸事反映了段秀实外柔内刚、平易而又刚强的个性。2.简析段太尉逸事状的写作特色? 答:文章选材典型,运用对比映衬手法刻画人物,是段秀实的性格更显光彩。3.段太尉逸事状是怎样采用对比映衬的写作手法的?答: 作者先详细的叙述了郭营士卒的肆至只壮,将郭唏的放纵士卒为非作歹与段秀实的惩治邪恶,整饬写纪进行对比。勇敢的精神和超人的见识从分显示了段秀实的刚勇无畏。将白孝德的软弱、顾忌与段秀实的正义、果断、不畏权势、强爆进行对比,突出段太尉的形象。作者用“注”和“植”两个动词,非常有力地突出了段秀实的“勇”面对郭晞的士卒嚣张气焰,段秀实临危不惧,不带卫士,不带佩刀,他知道要制服郭晞士卒,不能凭借武力,只能晓之以义。这就充分体现了段秀实外柔内刚平易而又刚强的个性。4.段太尉逸事状是如何采用纯客观写实的写作手法的?答:作者寓褒贬于叙事,不着议论,从而收冷静、客观之效。 5.段太尉逸事状在叙事上采用了什么方法?采用这一方法有何意义?答:采取倒叙的的手法,使结构灵动而紧凑。六、阅读分析题 1.阅读段太尉逸事状第一至四段(太尉始由是无祸) ,回答下面的问题。这几段记载了段太尉哪件逸事? 这几段反映了段太尉什么品德? 答:段太尉逸事状主要记述了段太尉服郭唏逸事。反映了段太尉刚正沉勇、不畏强暴,疾恶如仇的品德。开篇的紧张场面对刻画段太尉的形象有何作用?为什么要写这样的场面?答: 作者先详细的叙述了郭营士卒的肆至只壮,将郭唏的放纵士卒为非作歹与段秀实的惩治邪恶,整饬写纪进行对比。勇敢的精神和超人的见识从分显示了段秀实的刚勇无畏。2.阅读本文第五、六、七段(先是 自恨死) ,回答下面的问题。 这几段落记载了段太尉哪件逸事? 这几段反映了段太尉什么性格特点?答:这几段落记载了段太尉仁愧焦令谌逸事。反映了太尉仁慈宽厚,爱民如子的性格特点。- 6 -文中有关焦令谌和尹少荣的描写对塑造主人公段秀实的形象有何好处? 答:文中有关焦令谌和尹少荣的描写从侧面烘托了段秀实仁厚慈惠的爱民之心。3.阅读本文第八段(及太尉 具存) ,回答下面的问题。 本段记载了段太尉哪件逸事? 本段反映了段太尉什么性格特点?答:本段记载了段太尉节显治事堂的逸事。反映了段秀实清正廉洁反对藩镇跋扈,不同流合污的性格特点文中写朱此的奸诈对塑造段太尉形象有何作用?答:朱泚的行贿,叛逆与段秀实的廉洁,忠烈,形成鲜明的对比。报刘一丈书练习题一、填空题1.报刘一丈书的作者是 : ( B )A .侯方域 B.宗臣 C.王安石 D.司马光2.宗臣是_之一 ( D )A.建安七子 B.竹林七贤 C.明前七子 D. 明后七子3. 报刘一丈书暴露封建官场黑暗所采取的笔法是: ( A )A.夸张的漫画笔法 B.含蓄的暗示笔法C.客观的求真笔法 D.犀利的讽喻笔法4.下列语句中,形象描绘当时社会所谓“上下相孚”丑恶行经的是 ( B )A.人生有命,吾惟守分而已 B.日夕策马候权者之门C.自岁时伏腊一刺之外,即年经不往也D.跃马急走过之,若有所追逐着二、词语解释题1.何至更辱馈遗 释:辱,谦敬副词,表示对对方的尊重。 馈遗,赠送物品。2.书中情谊甚殷。释:书,信。 殷,恳切、深切。3.上下相孚。释:孚,信任、融洽。4.而主者又不即出见。释:即,立即。5.恶气袭依裾。释:袭,侵。 裾,衣襟。6.闻鸡鸣,即起盥栉。释:盥栉,洗脸梳头。7.门者又得所赠金,则起而入之。释:则,才。 入,使动用法, “使之人” , “让”他进去。8.官人幸顾我!释:幸,幸亏。 顾,照顾。9.相公又稍稍语人曰释:稍稍,稍微,这里指“偶尔” 。 语,名词用作动词,告诉。10.间到其经门。释:间或,指有时偶尔。11.斯则仆之褊哉。释:斯,代词,这。 褊,原指地方狭小,引申为心胸狭窄。三、 翻译题1. 何至更辱馈遗,则不才益将何以报焉?译:怎么竟让您老破费赠送我以礼物呢,那么让我怎么来报答你呢!2. 至于不孚之病,则尤为不才为甚。译:至于说到不被上下级信任的问题,那么我本人更为严重。3. 日夕策马,候权者之门。译:从早到晚挥鞭策马,等候在当权者的大门口。- 7 -4. 袖金以私之。译:把藏在袖子里的金子偷偷地塞给守门人。5. 以此常不见悦于长吏,仆则益愈不顾也。译:正因为这样,我经常不被上级喜欢,我也因此更加没有什么顾忌了。四、 分析题1.谈谈本文描写的“干谒者” 、 “权者” 、 “门者”的形象特征。答:本文在揭露“干谒者” 、 “权者” 、 “门者”时为他们会出精彩的画像。 “干谒者”趋炎附势,低三下四,摇尾乞怜,献媚取宠,行贿成习,奴颜婢膝,一旦见过相公,受宠若惊,欣喜若狂,四处吹嘘,狐假虎威,一副奴颜媚骨、得意忘形的奴才相!“权者”呢,高高在上,盛气凌人,卖官鬻爵,贪污纳贿,故作姿态,虚伪狡诈,假里加气,令人作呕。还有“门者”狗仗人势,以势欺人,敲诈勒索,见钱眼开。于是丑恶主子、趋势奴才、仗势奴才的形象栩栩如生跃然纸上。2. 谈谈本文在揭露“干谒者” 奴颜婢膝的丑态和“权者”虚伪贪婪嘴脸时的细节描写手法。答:本文在揭露“干谒者” 奴颜婢膝的丑态和“权者”虚伪贪婪嘴脸时,采用了细节描写的手法。例如写“干谒者”求入门时, “甘言眉词,作妇人状” ;候在厩中“即饥寒、热毒不可忍,不去也” ;第二天求进时向守门人说:“亡奈何矣,姑容我入” ,低三下四状;听相公召见, “惊走匍匐阶下” ;相公见了, “再拜” , “故迟迟不起” , “固请”受礼,献礼后“又再拜” , “五六揖始出” 一副典型的摇尾乞怜的购奴才相,就在这些细节中表现的淋漓尽致。刻画“权者”笔墨虽不多,几笔细节描绘也是其丑态曝光,如:“南面召见”显其尊贵;“进!”发号施令平常事;“主者故不受” 、 “ “主者固故不受” 、 “命吏内之” ,揭其既有婊子实质,又用牌坊虚遮的无耻;受了重礼。偶尔也夸行贿者“某也贤!某也贤!”卖官嘴脸暴露无遗。细节描写虽着墨不多,有时能达到揭示事物本质的极佳效果。蜀相习题一、 选择题1.在诗坛上被誉为“史诗”的使人是:( B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 陆游2.我国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 A )A.杜甫 B.李白 C.白居易 D、王维3.杜甫诗歌的主要风格是:( A )A.沉郁顿挫 B.沉郁悲壮 C.慷慨悲凉 D.苍凉悲壮4.蜀相是一首( A )A.七言律诗 B.七言绝句 C.新题乐府诗 D.乐府诗二、词语解释题:解释下面加点的词1.锦官城外柏森森 森森:高大、茂密。高耸茂盛的样子。2.三顾频烦天下事 三顾:三次访问。频烦:通“频繁” ,屡次。3.两朝开济老臣心 开济:开创基业,匡济危世。三、翻译题1.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译:(刘备)三顾茅庐盛邀(诸葛亮)共谋天下的计谋, (诸葛亮)为刘备、刘禅两代君主开创大业、匡济危世,忠心耿耿。2.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译:(诸葛亮)出兵伐魏,未能取胜就去世了,他将永远被历代英雄深深怀念。四、分析题以蜀相为列,分析其律诗对仗的特点答:诗的二联、三联对仗十分工整。二联:“映阶”对“隔叶” ,东宾词组对东宾词组;“碧草”对“黄鹂” ,名词队名词;偏正关系对偏正关系,颜色对颜色, “草”对“鹂” ;“自”对“空” ,即空白;“春色”对“好音” ,名词对名词,偏正关系对偏正关系。不仅内容相关,词性、词组相对,而且平仄也相对。三联的对仗也是极工整的。五、 问答题1.蜀相的主旨什么?答:蜀相主旨在于悼惜,且借咏古人抒发自己的情怀。2.本诗叙事、写景、议论、抒情为一体的写作特色表现何在?答:蜀相这首诗的第一、二句,紧扣诗题,写专程寻访丞相祠堂,这是“起” ;第三、四两句,直承上文,写祠堂内的春色,这是“承” ;第五、六句,推开一层,写对诸葛武侯评价,这是“转” ;第七、八句,收束全诗,写对诸葛武侯的悼念,这是“ 合” 。在短短的八句当中,有叙事,有写景,有议论,有抒情,笔墨淋漓,感情深挚,统- 8 -体浑成,充分体现了杜诗“沉郁顿挫”的风格。六、默写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定风波习题一、填空题1 定风波的作者是 苏轼 北宋著名的诗人。2 定风波是苏轼被贬 黄州团练副使 时所做。3 定风波一词借 途中遇雨 的小事,表达作者对社会人生的独特体验。4、莫听穿林打叶声, 何妨呤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5、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 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 也 无风雨也无晴 。6、苏轼字 子瞻 ,号 东坡居士 。7、苏轼与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 。 二、词语解释1、何妨吟啸且徐行。 释:我依然一边吟诗长啸,一边缓步徐行。 2、竹杖芒鞋轻胜马。 释:穿着草鞋,拄着竹杖,比骑马坐车更加一身轻松。3、料峭春风吹酒醒。 释:冷冷的春风又把我吹醒。4、回首向来萧瑟处。 释:回头望去,我来时淋雨的地方,一片萧条。5、也无风雨也无晴。 释:既无所谓风雨,也无所谓天晴。三、选择题 1 定风波的作者是:( B )A:辛弃疾B:苏轼C:王安石 D:范仲淹 2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怀念的对象是 :( A )A:苏辙 B:苏东坡C:秦观 D:黄庭坚 3宋代开豪放词风的词人是::( D )A:陆游 B:辛弃疾 C:欧阳修 D:苏轼 4宋代文艺创作成就最为全面的一位作家是 :( A )A:苏轼B:苏辙 C:苏洵D:曾巩 5下列词作属于豪放风格的是: ( D )A:李煜虞美人B:柳永八声甘州 C:李清照声声慢 D:苏轼定风波 四、问答题1、 定风波这首词所表现的主题是什么?答:定风波这首词所表现的主题是“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2、 定风波的写作特点是什么?- 9 -答:本文的写作特点是言在此而意在彼,言外之意和象外之象.写眼前景,想心中事,情景交融,隐喻寄托,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摸鱼儿习题一、填空题1 、辛弃疾是 南宋 时期著名的词人。他的词形成了独特的 豪放 体。2 、辛弃疾的词多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 国 情 怀 ,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形成了沉 郁 豪 壮 的主体风格。3、 摸鱼儿一词上片写 春意阑珊 (惜春、怨春、留春的复杂情感) ,下片写 美人迟暮 (借陈阿娇的故事,写爱国深情无处倾吐的苦闷) 。4、 摸鱼儿一词采用中国诗歌传统的 比兴 手法。5、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中“见说”的含义是 听说 6、娥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 ,脉脉此情谁诉?7、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 。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 。二、判断题1、 “众里寻他千百度,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辛弃疾青玉案 (元夕) )被王国维用来比喻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须经过的三种境界中的第二境界。 ( )2、 摸鱼儿的主题是表达了词人对国事衰微的忧虑和报国无门的忧愤之情。 ( ) 3、 摸鱼儿最大的艺术特色是运用比兴手法。 ( )三、选择题1 摸鱼儿 “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以景语作结,目的是:( B )A:点出本词内容是写景、赏景B:刻画暮春景色特点,首尾呼应,含有象征意味C:抒发伤春之情 D:抒发吊古之意 2辛弃疾的词集为 :( A )A:稼轩长短句B:乐章集 C:淮海集 D:漱玉词3南宋时,词风以豪放悲壮为主的词人是:( D )A:柳永B:李清照 C:苏轼 D:辛弃疾 4辛弃疾的号为 :( D )A:东坡居士 B:易安居士 C:青莲居士D:稼轩四、词语解释6.淳熙己亥,自湖北漕移湖南。译: 宋孝宗淳熙六年(1179).由湖北转运副使调任湖南转运副使 。 7.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译:还能经得住几番风雨呢,美好的春天急匆匆地过去了。8.惜春长怕花开早。译:爱惜春天,尚且还能耽忧花儿开得太早而凋谢太快。9.何况落红无数。译: 那么何况如今面对这无数红花落地的残春败落景象。10.休去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picc理论考试题及答案
- 电缆网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电线电缆生产知识培训总结课件
- 电线外贸知识培训课件
- 电站安全知识教育培训课件
- 高级生化课件
- JAK3-IN-17-生命科学试剂-MCE
- 保定普高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 高校艾滋病防治知识课件
- 电火花培训知识课件
- GB/T 44570-2024塑料制品聚碳酸酯板材
- 祖遗户遗产继承协议书范文
- 第二章 处方调剂课件
- 山岳型旅游景区安全管理规范DB41-T 1941-2020
- 某部营房零星改造工程投标方案(技术标)
- APQC跨行业流程分类框架(PCF)V7.4版-2024年8月21日版-雷泽佳编译
- 高中生物必修二试卷加详细答案
- DL∕T 5210.2-2018 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规程 第2部分:锅炉机组
- DL∕T 1482-2015 架空输电线路无人机巡检作业技术导则
- JTT 203-2014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接缝材料
- 全球及中国衍射光学元件(DOE)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市场深度研究发展前景及规划可行性分析研究报告(2024-2030)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