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第五讲—公共决策问题_第1页
财政学第五讲—公共决策问题_第2页
财政学第五讲—公共决策问题_第3页
财政学第五讲—公共决策问题_第4页
财政学第五讲—公共决策问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财政学,第五讲公共决策问题 2016年秋,财政学 第五讲,2,公共决策特征,与私人决策相比,公共决策的特征:(1)偏好显示中的“一人一票”原则 (2)公共决策中的公共产品特征(3)公共决策结果的强制性,财政学 第五讲,3,公共选择理论,所谓公共选择理论,就是用经济学的方式研究政治决策问题。代表人物:布坎南(1986年诺奖)基本出发点:政治是一个交换过程,参与人都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财政学 第五讲,4,公共决策要素,决策主体直接民主制间接民主制独裁制表决方式:举手、投票通过原则独裁原则一致通过原则多数票原则,财政学 第五讲,5,公共决策原则,公共决策过程的本质公众的个人偏好转化为社会偏好的过程,在这个转化过程中,社会偏好能否如实反映所有个人偏好,关键取决于公共决策原则。公共决策原则一致通过原则(特别重要的问题)多数票原则(大多数情况)独裁原则(紧急状态),财政学 第五讲,6,一致通过原则,林达尔(1919)提出了一个税收公共产品的自愿交换框架,这是一个标准的一致同意程序。考虑公共产品的成本由亚当和夏娃两人分担,即亚当的纳税份额SA,夏娃的纳税份额SE,满足SA+SE=1。,财政学 第五讲,7,图5.1 林达尔模型,财政学 第五讲,8,林达尔价格,林达尔模型的纳税份额,与一般需求理论中的市场价格很相似。一个重要区别市场上,每个人面对同样的价格林达尔模型中,每个人面对每单位公共产品的个性化价格,称为林达尔价格。林达尔均衡是一个一致同意的状态。,财政学 第五讲,9,一致通过规制的可行性,存在的问题决策成本太高导致采取策略性行为(不诚实)导致威胁和敲诈实践: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投票WTO(协商一致),财政学 第五讲,10,多数票原则,一般要求达到某一多数比例简单多数票规则要求超过1/2。,财政学 第五讲,11,表5.1 导致投票均衡的选民偏好,财政学 第五讲,12,投票悖论,然而,多数票规则并不一定导致明确的投票结果。可能会出现所谓的投票悖论,即虽然每个选民的偏好前后一致,但整个社会偏好并不一致。,财政学 第五讲,13,表5.2 导致投票循环的选民偏好,财政学 第五讲,14,投票悖论的后果,两种可能:1、投票循环,即没有结果。例子:美国宪法第17条修正案(提出直接选举参议员),其通过“整整推迟了十年时间,原因是国会玩弄花招,出现了维持现状(由州议会任命参议员)和两种修正案之间的投票循环”。2、投票操纵,通过操纵投票议程,任何结果都可能出现。,财政学 第五讲,15,为什么出现循环?,原因在于出现了多峰偏好。峰一个人偏好中比所有相邻点都高的点。单峰偏好:只有一个峰。多峰偏好:具有多个峰。,财政学 第五讲,16,不同的偏好结构,财政学 第五讲,17,分析,在图2(表1)中,所有人的偏好都是单峰的。在图3(表2)中,李四的偏好是多峰的。结果,投票循环出现了。什么时候,人们的偏好可能是多峰的?,财政学 第五讲,18,中间投票人定理,当所有选民都表现出单峰偏好时,多数票原则下投票结果一定是稳定而又一致的。 而且,最终获胜的方案将是中间选民所偏好的方案。中间选民指其偏好位于所有选民偏好序列中间的选民,也称中位数选民。,财政学 第五讲,19,中间投票人定理的应用,财政学 第五讲,20,互投赞成票,在上述投票过程中,选民仅是根据自己的偏好对备选方案进行排序,个人并不能显示对每个项目的偏好强弱程度。现假定可以量化个人对每个项目的偏好程度,并且允许选民之间进行信息沟通和相互交易,多数票原则下的投票结果会是怎样的呢?,财政学 第五讲,21,互投赞成票增进福利的情况,财政学 第五讲,22,互投赞成票降低福利的情况,财政学 第五讲,23,阿罗不可能定理,有没有一些伦理上可以接受的方法,将个人偏好转化为集体偏好,而避开诸如投票循环等问题?,财政学 第五讲,24,集体决策的标准(p56),阿罗认为,在民主社会里,集体决策规则应该满足下列标准:完备性,要能对所有可能结果进行排序;传递性,要保持前后一致;正相关性,要对个人偏好做出反应;独立性,不受无关备选方案的影响;非强加性,即选民的偏好结构不受限制;非独裁性,即社会偏好非单个人的偏好。,财政学 第五讲,25,阿罗不可能定理,阿罗发现,要找到一个满足所有这些标准的规则是不可能的。或者更确切的说如果备选方案3,那么就不存在一个满足标准14的社会福利函数,除非是强加的,或独裁的。,财政学 第五讲,26,如何走出阿罗不可能困境?,一种方法是,对个人的偏好做出限制。如果所有人的偏好都是单峰的,那么少数服从多数规则将导致一个一致的社会偏好。(中间投票人定理),财政学 第五讲,27,如何走出阿罗不可能困境?,更一般的,可以通过引入人际可比性来走出阿罗不可能困境。阿罗定理之所以得到不可能的结论,根源在于假定人的效用水平是主观的,人与人之间的效用是不可比的。如果能用一个统一的标准度量人的效用(比如货币),那就可以得到社会福利函数。,财政学 第五讲,28,社会福利函数,社会福利函数的形式为:W(U1,U2,,Un)其中Ui是社会成员i的效用函数。对于两种不同的配置x和y,如果: W(U1(x),U2(x),,Un(x) W(U1(y),U2(y),,Un(y) 那么社会就认为x优于y。,财政学 第五讲,29,社会福利函数,根据帕累托比较原则,如果一位成员的效用提高了,而其他成员的效用不变,那么社会福利也得到了提高。所以W应该是每个个人效用函数的增函数。除了递增性,我们一般不需要再对社会福利函数施加别的限制。如何构造具体的社会福利函数,依赖于不同的价值观。,财政学 第五讲,30,班扎夫权利指数,回到投票问题通常人们认为,人人平等,因而公平的投票规则应该是每人一票。但是如果参与投票的不是个人,而是集体呢?比如欧共体国家为是否通过一项决议投票时,参与投票的是这些欧共体的国家,那么是否应该实行一国一票呢?如果一国一票,那么对于人口众多的国家而言,是否就不公平了呢?,财政学 第五讲,31,班扎夫权利指数,在这种情况下,通常人们会赋予人口比较多的集体一个比较高的票数,而相对人口较少的集体一个较低的票数。比如美国总统大选,实行的是选举人团制度。,财政学 第五讲,32,美国总统大选,根据每个州的参议员和众议员人数确定各自的选举人票数。尽管每个州都有2名参议员,但由于每个州人口数量不同,各州的众议员数量各不相同,从而各州的选举人票数是不同的。全美50个州和华盛顿特区总共持有538张选举人票,其中人口众多的加利福尼亚州有55张选举人票,而人口稀少的阿拉斯加州只有3张票。因此在美国历届总统竞选中,人口众多的州都成为总统候选人争夺的重要目标。,财政学 第五讲,33,财政学 第五讲,34,班扎夫权利指数,我们关心的一个问题是,假如总共有10张票,投票参与者A的选票是3张,那么是否表明集体A拥有30的话语权呢?未必。班扎夫(Banzhaf,1965)的研究表明,每个投票参与者的权力并不等于他所拥有的选票份额。班扎夫认为,投票者的权力不在于他的选票份额,而在于他能通过自己加入一个要失败的联盟而挽救它,使得它获胜,这同时也意味着他能背弃一个本来要胜利的联盟而使得它失败。此时,我们称该投票者就是这两个联盟的关键加入者(轴心人物)。这里所谓的联盟是一个投票者集合,他们都投票支持某一项议案。,财政学 第五讲,35,班扎夫权利指数,据此,班扎夫定义,一个投票者的权力指数就是他作为关键加入者的获胜联盟的个数。下面我们通过一个案例来说明如何计算一个投票者的权力指数。 案例:卢森堡的权力,财政学 第五讲,36,政党理论,前面我们介绍了投票理论,现在我们考虑投票理论在西方两党制下的一个应用。最典型的是美国,两大党派分别是偏保守的共和党和偏激进的民主党,轮流执政,每隔四年一次总统大选。那么大选来临时,分别代表两党的两位候选人会如何选择他们的立场呢?,财政学 第五讲,37,政党理论,唐斯(Downs,1957)提供了一个分析政党竞选立场的框架。假定选民追求个人效用最大化,而且其政治立场具有单峰偏好;假定政党候选人追求选票数量最大化。在这些条件下,唐斯得出结论:两党候选人均将采纳中间选民的偏好作为其竞选立场。,财政学 第五讲,38,图5 政党的竞选立场,财政学 第五讲,39,政党理论,现在我们来分析其中的原因。如图,我们假定选民的偏好由激进派向保守派排列,我们还假定选民的分布服从正态分析。其中M为中间选民,这意味着比她的偏好激进(左边)的选民与比她的偏好保守(右边)的选民各占50。N为某个偏好比M要保守的选民。现在假定民主党候选人采取的竞选立场是选民M的偏好,而共和党候选人采取的竞选立场是选民N的偏好。,财政学 第五讲,40,政党理论,由于所有的选民都是单峰偏好,且个人追求最大化,则他们将投票给与他们偏好最接近的候选人。则民主党候选人将获得M左边和M与N之间的一部分选票,而共和党候选人只能获得N右边和M与N之间的另一部分选票。这样,共和党候选人必输无疑,他想获胜,就必须也要采纳M的立场。这样,两党候选人为了获胜,都将采纳中间选民的偏好作为其竞选立场。这实际上是中间投票人定理在政党理论中的一个应用。,财政学 第五讲,41,专题 历届美国大选,历届美国大选回顾2008年大选,奥巴马获得365张选举人票,麦凯恩173张。从普选投票率来看,奥巴马52.9%,麦凯恩45.7%。,财政学 第五讲,42,官僚理论,在公共选择理论里面,通常将政治家定义为那些由选民选举出来的代表选民利益的人,比如总统,议员。将官僚(bureaucracy)定义为是公共政策执行者的总称,包括行政官员和政府雇员。现实中,官僚作为政策的执行者,一方面直接向社会公众提供公共产品,一方面与代表选民利益的政治家存在着博弈关系。如何描述官僚的行为,是公共选择理论的一个重要主题。,财政学 第五讲,43,官僚理论,尼斯卡宁(Niskanen,1971)提出的官僚模型为用经济学分析官僚行为提供了一个经典的分析框架。在尼斯卡宁看来,官僚与其他所有人一样,都是效用最大化者。他认为官僚的效用函数变量包括他的薪金、为他工作的职员人数和他们的薪金、他的公共声誉、他的额外收入以及他的权力或地位、装修考究的办公室、现代化的办公设施、公费活动等等。鉴于官僚效用函数中的许多变量(包括薪金、权力、声誉、人情等等)都与预算规模直接相关,故可以认为官僚是通过追求预算最大化来实现其效用最大化的。,财政学 第五讲,44,官僚理论,正是因为官僚以预算最大化作为目标,导致公共支出规模不断扩大。假定由政治家向官僚提供预算以购买官僚生产的公共产品,他们希望看到项目是有净收益的,即项目总收益要超过总成本。因此,官僚受到向它提供资金的政治家的约束,即公共产品的总成本不能超过总收益。假定官僚与政治家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双边垄断关系。但在这种双边垄断关系中,双方的信息不对称的,政治家并不清楚公共产品生产的真实成本函数,这是官僚的私人信息。,财政学 第五讲,45,图6 尼斯卡宁的官僚模型,财政学 第五讲,46,官僚理论,如图6,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