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塔之光毕业设计_第1页
天塔之光毕业设计_第2页
天塔之光毕业设计_第3页
天塔之光毕业设计_第4页
天塔之光毕业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华宇职业技术学院高职毕业生毕业设计(论文)课题名称 基于 PLC 的天塔之光设计 专业 机电一体化 班级 13 机电一体化一班 学号 20132080114 姓名 常晶晶 指导教师 赵英花 毕 业 设 计 ( 论 文 ) 任 务 书毕业设计(论文)题目: 基于 PLC 的天塔之光设计 专业: 机电一体化 姓名: 常晶晶 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起止时间: 毕业设计(论文)的内容要求:1 “天塔之光”彩灯示意图如下图所示。2设计四种不同的彩灯花样。3当启动开关 I0.0 闭合后,彩灯首先按花样 1 闪亮,循环 3 次后自动转至花样 2,循环 3 次后自动转至花样 3,循环 3 次后自动转至花样 4,循环 3 次后再自动转至花样 1,如此循环。4启动开关断开,彩灯熄灭。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毕业设计开题报告1、课题设计(论文)目的及意义天塔之光控制系统主要应用在闪光灯或花样灯饰中,目前我国灯具市场的发展空间十分广阔。近年来,伴随我国人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城镇住宅建设以及室内装饰装修热度不减,人均住房面积的扩大,在促使一室一灯为一室多灯、增加局部照明的同时,所用灯具正逐步由低档产品向中高档产品发展,民用照明需求旺盛。按照城市小康家庭的消费标准,客厅、饭厅、卧室、厨房、浴室都应安装不同类别的灯饰,如台灯、落地灯、壁灯、天花灯、吊灯、壁柜灯、油烟机照明灯、镜前灯、夜间照明灯等等。从发展趋势上看,今后灯具 除了其外观及内在质量要求越来越优秀、时尚、体现个性等,对其功能细化、科技含量、节能环保等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作为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灯饰市场需求,更是以每年 15左右的幅度增长。今年我国灯饰市场的需求量已经预期达到 6000 万台左右,在国际上已经名列前茅。二、课题设计(论文)提纲第一章 绪论第二章 PLC 的基础知识第三章 硬件设计第四章 软件设计第五章 工作原理第六章 结束语三、课题设计(论文)思路、方法及进度安排思路方法:利用网上模拟、图书馆。搜集各种有关的书籍资料,组织论文进度安排:第一周:弄清该设计的工作原理,选题方案,对比各种方案,选择合适的方案。第二、三周:在网上和书上搜集各种资料,进行有效整理。第四、五周:进行有效的补充、整理。第六周:写毕业论文四、课题设计(论文)参考文献;1.黄净 电器及 PLC 控制技术,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2.常初 PLC 编程及应用第 3 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3.杨长能、林小峰,可编程序控制器例题习题及实验指导 2001 重庆大学出版社4.李彦杰 S7-200PLC 原理与实用开发指南 2009 机械工业出版社 5.刘光启 PLC 技术及应用 2009 机械工业出版社6.金仁贵 PLC 原理与应用 2009 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7.廖常初 PLC 应用技术问答 2009 机械工业出版社8.宋伯生, 陈东旭 编著 PLC 应用及实验教程 2009 机械工业出版社9.宋伯生 PLC 编程理论算法及技巧 2009 机械工业出版1姓名:常晶晶 学号:20132080114 班级:13 机电一班 指导老师:赵英花摘 要:本次毕业设计是应用 S7-300 天塔之光设计的硬件电路,并利用OB1 的梯形图控制程序设计。通过控制 S7-300 的定时继电器的功能来实现各彩灯按一定规律点亮和熄灭。通过延时继电器 SD 的特点,以设定的时间值启动指令。这种电路控制简单,可控性高,应用性强;软件程序适应范围广,对各彩灯按一定的规律点亮和熄灭的控制,只需要改变相应的定时器的时间接通即可。关键词: 天塔之光实验台 PLC 可编程控制器 2目录第一章 绪论 .4第二章 PLC 的基础知识 .52.1 PLC 概述 .52.1.1 PLC 的产生与发展 .52.1.2 PLC 的特点 .72.1.3 PLC 的应用领域 .82.1.4 PLC 的常用编程语言 .82.2 PLC 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102.2.1 PLC 的基本结构 .102.2.2 PLC 的工作原理 .122.2.3 PLC 的分类 .132.2.4 PLC 的主要技术指标 .13第三章 硬件设计 .153.1 S7-200 系列 PLC 基本知识 .153.1.1 S7-200 系列 PLC 概述 .153.1.2 扩展模块 .153.1.3 S7-200 的编程元件 .163.1.4 S7-200 的数据长度和编址方式 .183.1.5 注意事项 .183.2 梯形图设计方法 .203.2.1 经验设计法 .203.2.2 继电器电路移植法 .213.2.3 顺序控制设计法 .213.2.4 I/O 分配及接线图 .24第四章 软件设计 .2534.1 顺序功能图 .254.2 梯形图 .25第五章 工作原理 .347 参考资料 .374第一章 绪论目前,PLC 在国内外已广泛应用于钢铁、石油、化工、电力、建材、机械制造、汽车、 汽纺、交通运输、环保及文化娱乐等各个行业,使用情况大致可归纳为:开关量的逻辑控制、运动控制、过程控制、数据处理和通信及联网。为满足各种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要求,近年来不断开发出许多功能模块,如高速计数模块、温度控制模块、远程 I/O 模块、通信和人机接口模块等。这些带CPU 和存储器的智能 I/O 模块,既扩展了 PLC 功能,又使用灵活方便,扩大了PLC 应用范围。加强 PLC 联网通信的能力,是 PLC 技术进步的潮流。PLC 的联网通信有两类:一类是 PLC 之间联网通信,各 PLC 生产厂家都有自己的专有联网手段;另一类是 PLC 与计算机之间的联网通信,一般 PLC 都有专用通信模块与计算机通信。为了加强联网通信能力,PLC 生产厂家之间也在协商制订通用的通信标准,以构成更大的网络系统,PLC 已成为集散控制系统(DCS)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皮带运输机是输送设备中最常用的一种传输机构。该机种具有结构简单,经济方便,使用可靠,传输平稳,输送量大效率高,低噪音等优点。其形式多样,适用范围广,特别适合一些散碎原料与不规则物品的输送。产品广泛应用于轻工,电子,食品,化工,木业,机械等行业。本设计主要是用 PLC 实现天塔之光的模拟控制。5第二章 PLC 的基础知识2.1 PLC概述2.1.1 PLC 的产生与发展1可编程控制器的名称演变PLC 是可编程控制器(Programmable Controller)的简称,是一种在继电接触器控制技术和计算机控制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工业自动控制装置。早期的可编程控制器仅有逻辑运算、定时、计数等基本功能,主要用来取代传统的继电器控制,因此,通常将其称为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 。随着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微处理器技术应用到 PLC 中,使 PLC 不仅具有逻辑控制功能,还增加了算术运算、通信联网等功能。但是,为了不与个人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的简称 PC 相混淆,常常还将可编程控制器简称为 PLC。2PLC 产生的背景继电器控制系统的特点优点:简单易懂,操作方便,价格便宜,容易掌握。缺点:设备体积大,耗电多,开关动作慢,功能较少,接线复杂,触点易损坏,寿命短,改接麻烦,可靠性差,灵活性差。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特点优点:功能完善,灵活性强,通用性好。缺点:计算机技术复杂,编程很不方便,价格十分昂贵,抗干扰能力差。3GM10 条1968 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GM 公司)为了在每次汽车改型或改变工艺流程时不改动原有继电器柜内的接线,以便降低生产成本,缩短新产品的开发周期,而提出了研制新型逻辑顺序控制装置,并提出了该装置的研制指标要求,即 10 项招标技术指标。其主要内容如下:编程简单,可在现场修改程序;6维护方便,最好是插件式;可靠性高于继电器控制柜;体积小于继电器控制柜;可将数据直接送入管理计算机;在成本上可与继电器控制柜竞争;输入可以是交流 115V;输出为交流 115V、2A 以上,能直接驱动电磁阀;在扩展时,原系统只需很小变更;用户程序至少能扩展到 4K。4PLC 的诞生1969 年,美国数字设备公司(DEC)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可编程控制器,型号为 PDP-14,并在 GM 公司汽车生产线上首次应用成功。 5PLC 的发展第一代:从第一台可编程控制器诞生到 70 年代初期。其特点是:CPU 由中小规模集成电路组成,存储器为磁芯存储器; 第二代:70 年代初期到 70 年代末期。其特点是:CPU 采用微处理器,存储器采用EPROM ;第三代:70 年代末期到 80 年代中期。其特点是:CPU 采用 8 位和 16 位微处理器,有些还采用多微处理器结构,存储器采用 EPROM、EAROM、CMOSRAM 等 ;第四代:80 年代中期到 90 年代中期。PC 全面使用 8 位、16 位微处理芯片的位片式芯片,处理速度也达到 1us/步 ;第五代: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