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钢回收加工及配送项目投资可研报告8 - 副本_第1页
废钢回收加工及配送项目投资可研报告8 - 副本_第2页
废钢回收加工及配送项目投资可研报告8 - 副本_第3页
废钢回收加工及配送项目投资可研报告8 - 副本_第4页
废钢回收加工及配送项目投资可研报告8 - 副本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 总 论1.1 项目名称、地点及承办企业(1)项目名称:大连泰达废钢加工配送中心项目(2)项目地点:大连市登沙河产业区。(3)承办企业:大连泰达金属资源股份有限公司(4)公司类型:股份公司(5)项目联系人:XXX1.2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原则、依据及范围1.2.1 编制原则(1)废钢铁处理的技术路线应遵循“减量化”、 “资源化” 、“无害化”的原则,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要求。(2)功能齐全、综合配套,按照项目建设内容并兼顾今后发展。(3)将技术先进性、可行性、可靠性与经济性相统一,达到国内先进水平。(4)选择性能稳定、结构合理、适应性强的设备和材料,装备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5)设计中充分考虑废钢铁处理的特殊性,加强劳动保护和环境保护措施。1.2.2 编制依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22 号);国家经贸委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开展资源综合利用的通知;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实施细则;循环经济促进法;钢铁产业政策;大连市“十二五 ”规划 纲要(草案)。1.2.3 编制范围本可行性报告研究的范围是对中国再生资源开发有限公司实施的废钢铁回收分拣处理项目的背景及必要性;原材料及动力能源供应;建设条件;工艺及设备方案;环境保护;消防;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企业组织与劳动定员等内容进行分析和研究,并对本项目进行投资估算和经济评价。1.3 项目概况1.3.1 建设目标和内容进入 21 世纪以来,我国的粗钢产量平均以每年 5, 600 万吨涨幅递增,废钢铁需求量大幅增加,资源供不应求。本项目选址 XXXX 市登沙河,立足于长三角地区,致力于为本地钢厂提供废钢精料加工服务;通过在XXXX 市南排河及周边 地区建设废钢铁回收网 络实现资源聚集,同时与钢厂签订长期协议,为钢厂提供产品加工配送服务;通过利用国外进口废钢破碎加工生产线,保证产品生产品质,从而在国内建立一流的集回收、分拣、处理、配送 为一体的新型废钢铁回收分拣处理中心,实现废钢“ 大批量釆购、集中加工、统一配送” 的运用模式。项目规划占地面积 270 亩,分为交易区、堆场区、分拣处理区和服务区,配套国外进口废钢破碎加工生产线及各类剪切设备 6 台。建设三条废旧金属加工、处 理、分 拣配送生产线;建设两条金属成品加工分条生产线。项目总投资 24000 万元,建设期 8 个月。项目达产后,每年可回收分拣处理各类废钢铁约 112 万吨,年产废钢精选料 45.70 万吨,其他废钢 66.3 万吨,产值约 23 亿元人民币,年可上缴国家各项税金约 5550 万元,为环潮海经济圈发达的钢铁产业提供重要的工业原料支撑。1.3.2 项目建设期项目建设期为 8 个月,即 2014 年 08 月至 2015 年 6 月1.3.3 主要财务数据和指标1.3.3.1 本项目资金总需要量 24000 万元。其中:工程固定资产投资 14000 万元,其中:土地 1620 万元,地上建筑物及配套设备 250.6 万元,设备投资 4800 万元,土建投资 6600 万元,工程其他费用 249. 4 万元,预备费 480 万元,流动资金 10,000 万元。项目达产后,估算年营业收入约 230000 万元,年利税 10306.3 万元,上缴税金 5543.7 万元。1.3.3.2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表 1-1)表 1-1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序号 项目 单位 指标 备注生产规模加工精选废钢 万吨/年加工普通废钢 万吨/年 66主要原材料消耗各类废钢铁 万吨/年 112公用动力消耗供水年用量 吨 4000供电年用量 万 kwh/a 118天然气年用量 2定员 人 120管理人员 人 9技术人员 人 11生产人员 人 100项目总占地面积(全厂) 平方米 180000 270 亩建、构筑物占地面积 平方米 56170项目总建筑面积 平方米 50170其中办公及生活设施 平方米 1260固定资产投资 万元 14000建筑工程费 万元 6600设备购置安装费 万元 4800其他工程费 万元 980土地使用费 万元 1620流动资金 万元 10000投资强度 万元/亩 51.85建筑密度 % 31.21容积率 0.514 座厂房层高 8.5 米,建筑面积2容积率办公及生活设施占地比重 % 7.0项目总投资 万元 24000年销售收入 万元 230000年总成本费用 万元 219693.7年利润总额 万元 6350.1年利税总额 万元 10306.3投资回收期 4.40 不含建设期1.3.4 劳动定员及工作制度本项目定员 120 人,其中操作工人 100 人,管理和技术岗位 20 人。管理人员、技 术骨千由公司调配素质好、专业技术水平高的人员担任,不足的部分从社会招聘。企业工作制度按年工作 300 天,白班工作制,每班 8 小时。1.4 建设单位基本情况XXXX 资源再生幵发有限公司系中 华全国供 销合作总社控股企业,于1989 年经国务院批准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记注册,2006 年 11 月转制,总资产约 20 亿,是我国固前规模最大的再生资源龙头企业,集经营、加工、生产、科研、管理为一体,享有 进出口特许经营权,已在北京、天津、重 庆、广东、山东、河南、江苏 等地投资建设再生资源综合集散市场和示范项目,回收网络遍布全国 17 个省(市、区),经营总面积达 250 万平方米。公司在天津设有再生资源研究所、全国再生资源科技信息中心站和全国再生资源行业特有工种技能鉴定站。XXX 公司本着“诚信经营、节约资源、保 护环境的经营宗旨,创造性的引入连锁经营模式,通过在全国建设城市再生资源回收体系、集散中心和加工处理基地,实现再生资源从回收-集中 -减废-再生利用” 的循环过程,打造再生资源循环利用的绿色生态产业链,为国家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同时,公司积极与各科研机构合作,研发制定废旧物资分类回收标准和处理技术,为提高我国废旧物资行业整体水平作出了贡献。1.5 结论项目达产后,每年可回收分拣处理各类废钢铁约 112 万吨,年产废钢精选料 45. 70 万吨,其他废铜 66. 3 万吨,产值约 25 亿元人民币,年可上缴国家各项税收约 5543. 7 万元,为环潮海经济带发达的钢铁产业提供重要的工业原料支撑。项目建成达产后,年回收利用废钢铁 112 万吨,可节约铁矿石 336 万吨,节约焦炭 67. 2 万吨;相对于用铁矿石炼铁炼钢,每年减少排放二氧化碳 168 万吨, 废渣 97%,废水 76%,节水 40%。本项目作为实施以资源化、无害化处理为主要内容的现代城市废钢铁回收利用体系和循环经济战略的一次重要探索和全新尝试,在资源和环境两个主题下应运而生,项目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 40 号)附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 年本) ,第一类:鼓励类,第二十六项: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综合利用之第 18 条:“三废” 综合利用及治理工程;第 42 条: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产业化的要求。符合 XXXX 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冀政发2010124 号文件省政府关于发展环潮海经济带发展规划的通知中关于发展沧、廊、唐潮海经济带的要求。本项目以废钢铁为原料加以回收利用,定点为钢厂提供加工配送服务。项目建设条件和生产条件具备,建设规模适当,产品结构能适应市场变化,原材料有保证。并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较高的抗风险能力。本项目的实施可对 XXXX 市当地 经济发展起到积极的 带动作用,可为国家循环经济持续发展这项宏伟的系统工程提供成功的经验,具有明显的示范作用。综合以上材料分析,本项目的建设是可行的。建议本项目尽早实施,以利尽快体现良好的经济效益和显著的社会效益。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背景及必要性2. 1 项目建设的背景2. 1. 1 国家政策支持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的相当长时期内钢铁需求较大,产量已多年居世界第一,但钢铁产业的技术水平和物耗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差距。如何提髙整体加工技术水平,提高环境保护和资源综合利用的水平,提升冶金工业固体废物处理的科技水平,己成为我国钢铁业的工作重点。2005 年国家发改委组织有关部门制定的“钢铁产业发展政策” ,宏观上对冶金企业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鼓励企业釆用以废钢为原料的短流程炼钢工艺, 实行精料入炉提出了具体要求,并积极提倡废钢“ 粗粮细做”,鼓励发展配送中心。废钢供应企业要树立“品牌效应” 的理念,生产优质品牌废钢,以过 硬的品牌求利润,求发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行业的科技底蕴。随着我国废钢回收量的增加,“少吃矿石,多吃 废钢” 已成为行业发展的主要方向。2007 年 1 月 16 日,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十一五” 资源综合利用指导意见。 指导意 见在分析我国资源综合利用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以提高再生资源加工利用产业规模和利用水平为目标,重点推进再生资源集散加工基地建设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产业化。鼓励生产具有高附加值的综合利用产品。淘汰技术装备落后、污染严重的生产工艺。加快再生金属产业化建设项目,促进资 源化利用上规模、技术上水平、 产 品上档次。2. 1.2 我国钢铁工业发展迅速我国的钢铁生产开始于 20 世纪,真正发展在 20 世纪末,生铁产量在1995 年登上 1 亿吨台阶,钢产量在 1996 年登上 1 亿吨台阶,钢材产量在1998 年登上 1 亿吨台阶。自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钢铁工业进入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起,钢产量从 2002 年的 1. 82 亿吨上升到 2007 年的 4. 89 亿吨,由 2003 年的净进口钢材 3021 万吨上升到 2007 年的净出口钢材 4578 万吨。我国每亿元 GDP 消费的粗钢量,2003 年为 1906 吨, 2006 年为 1832 吨,2007 年约为 1761 吨。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这一数字将逐年走低。图 2. 1 2002-2006 年我国钢铁投资情况统计表 2. 1 2003-2008 年我国粗钢产:目前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仍处在加快进行中,钢的需求总量仍处在上升阶段,钢铁 生产和需求的总量峰值还没到来。目前生产能力的过剩,是包括落后能力在内的结构性过剩和阶端性过剩。中国钢铁工业协会 2007 年 7月 29 日在三届二次常务理事会议上发布了“ 十一五” 期间我国钢材的消费需求预测,在 进出口平衡的条件下,需求的最低值为 5. 1 亿吨钢,最高值为 5. 5 亿吨钢。今后我国 钢铁产能不是要不要继续增长的问题,关键是如何优化结构、合理布局、更加节能环保,品种质量更有竞争力、与资源环境和市场需求更加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问题。2. 1. 3 炼钢行业对废钢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2. 1. 3. 1 钢铁产量持续增长,废钢需求量不断增加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钢铁行业一直处于景气周期,因此,作为钢铁生产主要原料的废钢仍呈供不应求状态。 “九五”以来,我国废钢供求关系一直呈紧缺状态。进入 21 世纪以来,我国的粗钢产量平均以每年 5,600 万吨涨幅递增,废钢铁需求量大幅增加,资源供不应求,造成吨钢废钢单耗逐年下滑,从本来应用水平就不高的 2000 年的 227kg/吨钢、直线下降到 2007 年的 140kg/吨钢,下降 38%。这种以废钢铁消耗的减少,铁矿石消耗的增加来发展钢铁的资源配置趋向与我国钢铁产业政策和世界发展潮流相悼,已引起钢铁行业决策层及高端专家的关注和警慎。到 2007 年底,我国粗钢积累量为 40. 23 亿吨,社会废钢积蓄量约为 13. 8 亿吨左右,年产生废钢仅 4300 万吨左右,还未进入废钢髙产期,国内废钢资源产生量还不能满足钢铁工业发展的需要。预计 2008 年我国粗钢产量为 5.4 亿吨左右,按照今年上半年我国炼钢用废钢平均单耗水平 145 公斤/吨钢测算,需要 废钢铁资源总量为 7830 万吨左右。上半年废钢消耗总量为 3830 万吨,因此,下半年废钢资源的供应总量应达到 4CK)0 万吨才能保证炼钢生产的需要,比 2007 年增加 14. 3%。2. 1. 3. 2 炼钢工艺不断发展,废钢需求持续增加钢铁工业属于流程工业。要实现清洁生产,即以最低的资源消耗、最高的生产效率、最优化的质量控制和接近“零排放 ”的最小的环境负荷来生产合格、低成本的优良产品,就必须加强工艺技术优化,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从总体上优化钢铁生产流程。以废钢为原料的电炉炼钢,比之高炉转炉法基建投资少,同 时由于直接还原的发展,为电炉提供金属化球团代替大部分废钢,因此就大大地推动了电炉炼钢。在废钢资源丰富、电价低廉的国家和地区,电炉 炼钢发展迅速。在我国,由于废钢资源缺乏,电价较高, 电炉钢的比例只有 10%-13%。尽管如此,电炉炼钢仍然是今后我国钢铁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因为世界电炉钢生产发展的历史,发达国家从发展中国家走出来的历史表明,电炉钢比例逐年增长的总趋势不会改变,我国废钢的生产量会不断增加,国家宏观调控政策都会朝有利于电炉钢生产发展的方面变化。随着我国电力资源的发展, 钢铁产品结构的调整,直接用废钢炼钢的电炉生产将逐步扩大,废钢铁资源将被大量应用。殷瑞钮院士预测我国电炉钢比例至 2020 年可望达到 25%以上,而废钢资源的需求量也将扩 大。同时,随着炼钢工艺的改革,炼钢周期从十几个小时缩短到几个小时到几十分钟。现行的炼钢周期平均在 30 分钟左右。为了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冶炼工序并获得优质合格产品,采取了炉前铁脱硫,炉后精炼等技术措施,因此所应用的废钢也必须是纯净优质的废钢,才能与生产同步,满足工艺的要求。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