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下养殖绿壳蛋鸡申请报告_第1页
林下养殖绿壳蛋鸡申请报告_第2页
林下养殖绿壳蛋鸡申请报告_第3页
林下养殖绿壳蛋鸡申请报告_第4页
林下养殖绿壳蛋鸡申请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项目的目的意义和必要性 绿壳蛋鸡养殖通过近年来的发展已成为龙里县一项特色养殖产业,并得到各级政府及部门的重视和支持,目前全县绿壳蛋鸡年养殖规模已达到 20 万羽,2011 年末,省农委将绿壳蛋鸡养殖确定为龙里县县域特色农业产业之一。为做大做强该产业,我县制定了绿壳蛋鸡发展规划,规划提出了 2012 年全县绿壳蛋鸡养殖规模达到 50 万羽,通过逐年递增,到 2015 年养殖规模达到 300 万羽的目标。 按照我县绿壳蛋鸡养殖“一区三基地”产业规划布局,醒狮镇元宝村和哪旁乡高枧村为产业核心区,绿壳蛋鸡繁育中心、产品深加工基地等建设在核心区内。千家卡至洗马镇公路是贯穿我县北部乡镇的县内公路主干道,上连省会贵阳,下达贵定县城,沿线分别为我县谷脚、醒狮、哪旁、洗马、巴江五个乡镇十余个村。沿线主要为山林和退耕地,面积达数千亩,其中国有龙里林场高枧工区就分布在千洗公路哪旁乡高枧村段两侧,林地资源丰富,适宜发展绿壳蛋鸡林下养殖。 在哪旁乡高枧村至洗马镇羊昌村一线实施绿壳蛋鸡林下生态养殖基地建设,对助推我县以“千洗线”为主干的绿壳蛋鸡产业带建设、年内打造“一区三基地”雏形及促进我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具有重要意义,对我县农业产业发展规划的落实、 “185 工程”目标任务的完成以及沿线农村劳动力转移(由种植业向养殖业)具有重要作用。 二、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龙里县“千洗公路线”绿壳蛋鸡林下生态养殖示范线建设项目 2、项目建设地点:龙里县哪旁乡高枧村、长芽村、乐宝村、洗马镇羊昌村。 3、项目实施单位:龙里县农村工作局, 龙里县哪旁乡人民政府、龙里县洗马镇人民政府。 4、项目参与单位:县直各部门、单位。 5、建设规模:项目区域以哪旁乡高枧村为中心为重点,沿千洗公路向长芽村、乐宝村、洗马镇羊昌村辐射扩建。发展绿壳蛋鸡养殖户 30 户,每户养殖规模 1000 羽以上,新建规范鸡舍舍 3000 平方米,总饲养规模 3 万羽。 6、投资概算: 项目建设投资分解表 建设项目 数量 计算单位 概算资金投资金额 (万元)购买绿壳蛋鸡苗30000 羽 12 元/羽 36新建鸡舍 3000 平方米 160 元/平方米48设施、设备投入1000 元/户 3人工种植牧草300 亩 400 元/亩 12流动资金 30000 羽 50 元/羽 150合计 2497、资金筹措:县直各部门、单位、当地乡镇政府筹措 159 万元,养殖户自筹 90 万元。 8、项目建设时间:2012 年 6 月12 月。 三、项目依据、目标及带动能力 1、项目依据:龙里县生态畜牧业发展规划(20112015) 、 龙里县县域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规划(20122015) 。 2、项目目标:新增绿壳蛋鸡养殖户 30 户以上,新增绿壳蛋鸡养殖存栏 3 万羽以上。 3、项目辐射范围及带动能力:项目建成将辐射范带动醒狮镇、哪旁乡、洗马镇、谷龙乡等乡镇,将龙里县现有的谷脚、醒狮和巴江两个绿壳蛋鸡养殖区连成一线,突显绿壳蛋鸡养殖产业带雏形,带动公路沿线乡村农户参与养殖,做大做强县域特色产业。 四、项目建设相关分析 1、市场、社会需求分析:随着消费者消费观念的转变,对绿色健康食品会有较大的需求空间,绿壳鸡蛋具有的较好市场前景。 2、畜牧业生态效益分析:一是鸡粪为农业提供充足的有机肥料,对保证土壤的质量,保证农产品安全,维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以利用沼气池等将畜禽粪便转化为热能。项目区有着大量的农田和土地,为当地的粮食作物和果蔬作物提供有机肥料或作沼气池原料。二是采取林下放养,鸡群在林间觅食,对树木病虫起到一定的生物防治作用, 3、经济效益分析:从绿壳蛋鸡饲养的效益来看,是一项收益比较高的项目。实施林下放养,可节省部分饲料投入,提高鸡蛋品质,从而提高经济效益。按每个劳动力每年饲养 1000 羽绿壳蛋鸡计算,其产值可达 14 万元以上,纯收入在 4 元以上。在相同投资情况下,猪、普通蛋鸡等畜禽产品的行情均不稳定,价格波动很大,由于绿壳蛋鸡总体规模较小以及绿壳鸡蛋的营养价值、市场消费者对高档农产品的需求,目前绿壳蛋鸡林下生态养殖是一个较好的项目。 4、 条件分析: (1)资源条件:项目区交通便利,林地资源丰富,洗马、巴江等乡镇为我县玉米等旱地粮食产区,通讯、水电等设施齐全。 (2)交通运输 :项目区为县内交通主干道,周边村村通公路,交通方便。 (3)经营管理能力及技术情况:目前我县的绿壳蛋鸡养殖主要分布在千洗公路两端的谷脚镇和巴江乡, 项目区具有一定的养禽基础,当地农户对养鸡有一定的经验和技术,加以培训可以逐步按蛋鸡养殖标准要求管理饲养,并达较高的水平;技术可以依托协会,村级兽医室和乡镇畜牧兽医站。 五、方案设计 1、目标:发展绿壳蛋鸡养殖户 30 户,每户养殖规模1000 羽以上,新建规范鸡舍舍 3000 平方米,总饲养规模 3万羽。 2、实施地点和范围:以龙里县哪旁乡高枧村为中心和重点,沿公路向相邻的石板滩村、长芽村、乐宝村、洗马镇羊昌村辐射扩建。 3、建设内容规模:项目区建立绿壳蛋鸡养殖专业合作社 1 个,实施项目户 30 户以上,每户饲养绿壳蛋鸡 1000羽以上,新建规范鸡舍 3000 平方米,种植优质牧草 300 亩以上。 4、实施进度 : 项目实施进度表 项 目 数量 启动时间 完成时间新建规范鸡舍3000 平方米 2012 年 6-8月2012 年 8 月种植优质牧草300 亩以上 2012 年 9-11月2012 年 11 月购买鸡苗 30000 2012 年 7-11月2012 年 11 月收集整理项目资料按项目要求 2012 年 12 月5、支持环节:依靠项目支撑,政府部门、单位筹资领办或帮扶项目户,农户自筹自建。畜牧部门技术跟踪服务。 6、组织方式及运行模式:县政府组织成立项目实施领导小组负责组织项目的实施,项目实施单位和地方畜牧部门负责与项目户签订项目合同和进行技术跟踪服务,养殖专业合作社组织生产周期内生产资料配送和产品市场营销。2 年内项目户按合同要求归还项目资金交地方政府在项目区内组织新的项目户进行良性循环发展,扩大充实项目。7、项目资金筹措预算筹措渠道 :按照县委、县政府鼓励机关、单位牵头领办农业示范点的精神,由县直各部门出资兴办或帮扶养殖户,各单位筹措资金 159 万元,参与项目实施农户自筹 90 万元,预算投资总额 249 万元人民币。 六、技术方案 1、饲养模式采用林地散养与舍饲相结合、以林地散养为主的生态饲养管理模式。凡具有荒山地、果林地、牧草种植地等条件的饲养户均可采用。其优点是鸡的抗病性增强、蛋品质量高、饲料成本低;缺点是产蛋率相对较低、管理及疫病控制的难度较大。要求:必须做好人工补饲调节、修建棚舍、在舍周边修建产蛋箱、建立相应的人工照明辅助设施。 2、绿壳蛋鸡饲养全部鸡舍建设:鸡舍土木结构,呈坐北朝南,建成楼圏并制作网床,高度 1.82m,前高后低,跨度 4m 左右;鸡舍内隔成 3-4m 的隔间,并摆放产蛋箱;屋顶覆盖油毛毡和外层石棉瓦,保暖隔热,冬暖夏凉,挡风不漏雨;舍内设置补料槽或桶,摆放在鸡舍的中间,并用绳子将料桶悬吊,安装乳头式饮水器。同时安装灯泡满足照明需要。每 1000 只鸡建鸡舍 100左右。 散养场建设:散养场与鸡舍直接连通,四周采取塑料网围栏圈定,网围栏的网眼大小以能阻挡鸡只钻出为度,网高 2m,以防鸡只飞出,又防野兽入侵;整个散养场实行分区围栏,以利定期轮牧;散养场内种植苜蓿、黑麦草等优质牧草,在地势高燥的地方搭设避雨棚。 3、饲养管理:饲养管理的基本原则是“自由采食,定时补料,保证饮水” 。鸡群在散养场采取定期轮牧的方式放养,让其自由活动和采食,一般一片地散养一至两周后即轮牧休养;补料一般每天补两次,早晨开灯补光时补一次,晚上鸡回舍后再补一次;保证鸡群每天定时饮水 34次。 一般产蛋鸡 5 月龄开始产蛋,年产蛋 150 枚左右,蛋鸡群 72 周后淘汰更新;商品鸡 34 月龄左右出笼,出笼体重平均 1.5 千克。 4、防疫管理 建立严格的消毒管理制度。每周对鸡舍全面消毒一次,鸡只转群或商品鸡批次出笼后,对鸡活动场所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