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斑丘疹性皮肤病ppt演示课件_第1页
红斑丘疹性皮肤病ppt演示课件_第2页
红斑丘疹性皮肤病ppt演示课件_第3页
红斑丘疹性皮肤病ppt演示课件_第4页
红斑丘疹性皮肤病ppt演示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红斑及红斑鳞屑性皮肤病,.,2,第一节 多形红斑,多形红斑是一种以多形性皮疹和虹膜样红斑为特征的自限性炎症性皮肤病,常有粘膜损害及全身症状。,.,3,【病因】,尚未完全明确。一般认为是皮肤等部位的小血管对某些物质过敏,导致了变态反应的发生。 (一)感染 : 常见于单纯疱疹病毒及支原体感染,也见于细菌、真菌、原虫等。 (二)药物 : 巴比妥类、苯妥英钠、别嘌呤醇、青霉素、磺胺、疫苗、血清等。 (三)其他因素:某些系统性疾病、恶性淋巴瘤、内脏恶性肿瘤等,其他因素如寒冷、日光、妊娠。,.,4,【临床表现】,任何年龄均可发病,儿童、青年女性多见。 春秋季节易发病。 前驱症状:畏寒、发热、全身不适、乏力、 关节肌肉疼痛和咽喉疼痛等。 皮疹对称分布,多形。 临床分型:依临床症状轻重分为红斑-丘疹型;水疱-大疱型;重症型。,.,5,(一)红斑-丘疹型 常见,皮损特点:初为圆形或椭圆形水肿性红斑,颜色鲜红,境界清楚,1-2日后中央颜色变暗或呈暗紫色,或出现紫癜、水疱。 特征性损害:虹膜状或靶形红斑。 自觉微痒 好发于四肢远端。如手足背部、指缘、掌跖 小腿伸侧及耳廓,粘膜损害不重。 全身症状轻,2-4周自愈,但易复发。,.,6,(二)水疱-大疱型,常由红斑-丘疹型发展而来皮损为水疱、大疱或血疱,周围有暗红色晕轮,表现为虹膜样皮损分布较广泛,口鼻部、外生殖器部粘膜也可出现糜烂全身症状:乏力、关节痛、发热等。,.,7,(三)重症型,前驱症状重,如高热、畏寒、头痛、关节痛等。 皮疹为水肿性鲜红色或暗红色虹膜样红斑或瘀斑,中央很快出现水疱、大疱、血疱,尼氏征阳性。手足可出现脱套样改变。皮疹泛发,粘膜症状重,口腔、鼻粘膜、外生殖器粘膜糜烂。眼结膜充血,甚至发生角膜炎、角膜溃疡,呼吸道、消化道粘膜也可出现坏死、溃疡、出血,易并发支气管肺炎、消化道出血、坏死性胰腺炎、蛋白尿、肝功能异常等。,.,8,【诊断及鉴别诊断】,1儿童及青年好发,春秋季多见。2皮损多形,典型虹膜样损害,好发于四肢远端及面部等。3有前驱症状,重型可有粘膜损害及全身症状。,应与下列疾病鉴别:1二期梅毒疹2红斑狼疮,.,9,【治疗】,1病因治疗。2全身疗法 抗组胺制剂。糖皮质激素:水疱-大疱型及重症型早期足量使用。抗生素:预防性应用,感染者选用广谱抗生素。免疫抑制剂:不能控制者配合应用。支持疗法:注意水电解质平衡、营养及其他并发症。3局疗治疗 原则为消炎、收敛、止痒、预防感染。,.,10,第二节 银屑病,银屑病(psoriasis)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基本损害为红色丘疹或斑块上覆有多层银白色鳞屑。病程慢性。【病因及发病机制】 确切病因尚未清楚。目前认为,银屑病是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多基因遗传病。发生机制是一种免疫介导性疾病。,.,11,(一)遗传因素 20%左右的银屑病有家族史,已确定了一些银屑病易感基因位点。,(二)环境因素 最易促发或加重银屑病的因素是感染、精神紧张或应激事件、外伤、手术、妊娠、吸烟和某些药物作用等。感染被认为是促发或加重银屑病的主要因素。例如点滴状银屑病。(三)免疫因素 T淋巴细胞真皮浸润为银屑病的重要病理特征,表明免疫系统涉及疾病的发生和致病过程。T淋巴细胞释放细胞因子刺激角质形成细胞增生,病理生理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角质形成细胞增殖加速,丝状分裂周期缩短为37.5小时,表皮更替时间缩短为3-4日。,.,12,【临床表现】,自然人群的患病率为0.1%-0.3%,我国发病率为0.123%,白种人多,黑种人少。 初发年龄15-45岁居多 临床上分为寻常型、脓疱型、关节病型、红皮病型四种类型,寻常型占99%以上。,.,13,(一)寻常型银屑病,皮损初为绿豆大小红色斑丘疹,渐融合成斑片,表面有厚层鳞屑,鳞屑呈银白色,刮之会出现蜡滴现象、薄膜现象和点状出血现象,具有诊断价值。皮疹好发于头皮、四肢伸侧,广泛对称分布。皮疹呈多种形态,如点滴状、蛎壳状、疣状、环状等。,.,14,头皮的损害为境界清晰、大小不等的红斑、鳞屑,头发呈束状,但不脱落。粘膜的损害常见于龟头、包皮内侧,呈边缘清晰淡红色斑块,表面覆以银白色鳞屑。甲的损害多见,呈顶针样点状凹陷,凹凸不平,无光泽,有横沟、纵嵴、肥厚、甲剥离、畸形或缺如等。,.,15,急性点滴状银屑病,发病前常有咽喉部链球菌感染史,发病急骤,皮疹数日内可遍布全身,呈点滴状,为0.3-0.5cm大小丘疹、斑丘疹,色泽潮红,少许鳞屑。病程经过缓慢,反复发作。自觉有不同程度瘙痒,大部分患者冬重夏轻。,.,16,寻常型银屑病按病程可分为三期:,1进行期 皮疹不断增多、扩大,色鲜红,常有Koebner现象(同形反应)。2稳定期 病情保持相对稳定,基本上无新疹出现,旧皮疹渐扩大,有较多较厚鳞屑。3消退期 皮损炎性浸润渐消退,颜色变淡,数目减少,愈后局部留下色素沉着斑或色素减退斑。,.,17,(二)脓疱型银屑病1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外用刺激性药物、感染、应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过程中骤然停药等可诱发发病急骤,伴高热、乏力及关节肿胀红斑上突然出现泛发浅在的黄白色无菌小脓疱,针头至粟粒大小,可融合成“脓湖”,可弥漫性分布全身,粘膜可见小脓疱,舌面常有较深沟纹,称沟纹舌低蛋白血症,全身情况差,.,18,2局限性脓疱型银屑病,皮疹限于手掌及足跖对称分布。皮疹为红斑上成群淡黄色针头至粟粒大小脓疱,不易破裂。约1-2周后脓疱干涸、结痂及脱屑,可反复出现常伴甲的病变,甲上有点状凹陷、横沟、纵峭、甲浑浊、甲剥离及甲下积脓。,.,19,(三)关节病型银屑病,有银屑病皮损,同时出现关节病症状关节损害为非对称性外周多关节炎,远端指趾间关节红肿、疼痛、畸形,重者膝、踝、肩、髋、脊柱等大关节也可累及,功能受限,关节毁形,呈进行性发展。类风湿因子常阴性。X线示软骨消失,关节边缘被侵蚀,甚至有溶骨及关节腔变窄及肥大性关节炎表现。全身症状:发热、贫血、肝脾及淋巴结肿大等,.,20,(四)红皮病型银屑病,常因治疗不当引起。全身皮肤迅速出现弥漫性潮红浸润,表面有大量麸皮样鳞屑,出现片状正常“皮岛”指趾甲浑浊变厚变形及脱落,伴畏寒、发热、关节痛、头痛等全身症状,低蛋白血症,血中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计数增高。病程慢长,常复发,可引起其他并发症,.,21,【诊断及鉴别诊断】,寻常型银屑病诊断依据:1、好发部位:头皮、四肢伸侧、膝肘对称发生2、皮疹特点:银白色鳞屑,薄膜现象及点状出血3、特殊的病理改变4、病程慢性,多为冬重夏轻,反复发作。,.,22,应与下列疾病鉴别:1脂溢性皮炎2二期梅毒疹,.,23,鉴别诊断:3慢性单纯性苔藓4玫瑰糠疹,.,24,【治疗】,治疗中应注意以下几点:避免各种诱发因素。寻常型不可盲目追求彻底治疗而采用可导致严重毒副作用的药物。进行期的寻常型银屑病,红皮病型及脓疱型银屑病应外用温和药物,禁用刺激性强的外用药物。针对不同病因、类型、病期给予相应治疗。局限性银屑病损害,以局部外用药为主,皮损广泛严重时给予综合治疗。,.,25,(一)外用药治疗,1糖皮质激素 常选用中效激素如糠酸莫米松软膏、氯氟舒松乳膏。注意大面积长期应用停药后可诱发脓疱型或红皮病型银屑病。2维A酸霜剂 常用浓度为 0.025-0.1%,如:他扎罗汀凝胶。3维生素D3衍生物 如钙泊三醇。不宜超过体表面积的40%,不宜用于面部及皮肤皱褶处。4角质促成剂 焦油制剂、5%-10%水杨酸软膏、蒽林软膏,.,26,(二)全身治疗,1免疫抑制剂(1)甲氨蝶呤 适用于红皮病型、脓疱型、关节病型银屑病用其他治疗效果不佳时。(2)羟基脲(3)环孢素(4)雷公藤总甙2维生素制剂 : 维生素A,维生素B12,维生素D。3维A酸类,.,27,4抗生素类 急性点滴型及寻常型进行期银屑病,泛发脓疱型银屑病可应用,如:克林霉素。,5糖皮质激素 寻常型银屑病不宜应用,仅在红皮病型、关节病型或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且伴发全身症状者可考虑短期应用。6免疫调节治疗 细胞免疫功能偏低者,可选用免疫调节剂,如转移因子、丙种免疫球蛋白、胸腺素等。7中药制剂 复方青黛丸、六味地黄丸等。,.,28,(三)物理疗法,1补骨脂素长波紫外线疗法(PUVA) 方法为口服8-甲氧基补骨脂素,2小时后照射UVA,每周2-3次。2光疗: 主要为紫外线疗法三联疗法:外用煤焦油制剂,数小时后洗澡,然后接受中波紫外线照射。3浴疗 :水浴、矿泉浴、焦油浴、药浴等。(四)其他 普鲁卡因封闭疗法、高压氧疗法。,.,29,第三节 白色糠疹,白色糠疹又名单纯糠疹,俗称“桃花癣”,是好发于儿童及少年的面部,以干燥糠状鳞屑性减色斑为特征的一种常见病。【病因】 病因不明,多认为是一种非特异性皮炎,营养不良、维生素缺乏、日晒、皮肤干燥、碱性肥皂清洗及感染等可能是诱发因素。,.,30,【临床表现】,皮损为孤立的圆形或椭圆形苍白色斑,境界清楚,可扩大增多,表面干燥,有少量细碎灰白色鳞屑,有粘着性,基底无或有轻微炎症。好发于颜面。儿童好发,春季多见。一般无自觉症状,病程较长,预后好,数月至一年余可自行消退,,.,31,【诊断及鉴别诊断】,1、好发于儿童及少年,多发于春季。2、皮损多在面部3、皮损为境界清楚的圆形或椭圆形苍白色斑,覆以少许糠状鳞屑,多无自觉症状。应与白癜风、花斑癣鉴别。,.,32,【治疗】,1面部清洁,勿用碱性过强肥皂洗浴。 2外治原则为和缓润泽:5%硫磺霜,激素霜剂 3. 内服B族维生素。,.,33,第四节 玫瑰糠疹,玫瑰糠疹是一种具有特征性皮损的炎症性自限性皮肤病。【病因】 病因尚不明确。多认为与病毒感染有关,研究表明细胞免疫反应参与本病的发生。,.,34,【临床表现】,母斑或先驱斑:先出现一个直径2-3cm的圆形或椭圆形橙红色斑疹,上覆细小鳞屑,常无自觉症状子斑或继发斑:1-2周后,出现多数斑疹,边缘略高出皮面,呈玫瑰红色, 圆形或椭圆形,表面有少许细碎糠状鳞屑。皮损边缘鳞屑呈领圈状,长轴与皮纹走向一致皮疹对称分布,好发于四肢近端及躯干瘙痒程度不等多见于中青年,春秋季节多见有自限性,约4-8周消退,一般不复发,少数可迁延半年以上。,.,35,特殊类型:,顿挫型、渗出型、丘疹型、水疱型、荨麻疹型、紫癜型、脓疱型、多形红斑型等。,.,36,【诊断及鉴别诊断】,1春秋季多见,好发于中青年,病程有自限性,无明显自觉症状。 2皮损好发于躯干及四肢近端。 3. 先有椭圆形母斑,后出继发疹,玫瑰红色,表面有糠状鳞屑,其长轴与皮纹走向一致。,.,37,应与下列疾病鉴别诊断:1体癣2二期梅毒,.,38,【治疗】,本病有自限性,以对症治疗为主。1避免刺激食物,局部避免搔抓、热水洗烫。2内服抗组胺药物及维生素B、C等,重症及病程长者可考虑口服泼尼松。3外用1%炉甘石洗剂、糖皮质激素霜剂。4物理治疗 矿泉浴、紫外线照射、皮下氧气注射。,.,39,第五节 扁平苔藓,扁平苔藓是一种原因复杂、发生在皮肤及粘膜上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40,【病因】,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1免疫 : 皮损在真皮表皮交界处有免疫球蛋白、补体沉积。表皮细胞中可找到扁平苔藓特异性抗原(LPSA)。 2遗传 3药物 :某些药物如噻嗪类、抗疟药、青霉胺、非甾体抗炎药等均可诱发本病。 4其他 :精神紧张、焦虑、病毒感染、内分泌紊乱也与本病有关。,.,41,【临床表现】,典型损害为多角形扁平丘疹,呈紫红色或紫蓝色,直径约3-5mm,丘疹中央轻度凹陷或有角栓,表面光滑发亮,有蜡样光泽。可见灰白色具有光泽的小点及浅细的网状条纹,Wickham纹,为特征性损害。有同形反应。瘙痒剧烈。甲损害:特征性甲翼状胬肉样改变好发于四肢屈侧,尤多见于腕、前臂、股内侧、躯干、腰及臀部,呈散在或局限分布,泛发者少见,发生在头部可致永久脱发。慢性经过,病程数月至数年,2/3患者在1-2年内自行消退,.,42,.,43,临床上可见一些特殊类型:,1急性播散性扁平苔藓 2肥大性扁平苔藓 3线状扁平苔藓 4水疱大疱性扁平苔癣 5毛囊大疱性扁平苔藓 6其他 萎缩性扁平苔藓,光线性扁平苔藓等。,.,44,【诊断与鉴别诊断】,1典型损害为紫红或紫蓝色多角形扁平丘疹,界清,表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