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语文习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散文类)_第1页
2013届语文习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散文类)_第2页
2013届语文习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散文类)_第3页
2013届语文习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散文类)_第4页
2013届语文习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散文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3 届语文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散文类)一、 (2013 届山东 滨州 10 月测试)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 ,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鞣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搞暴,不复挺者,操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歧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 ,币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1.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利:对有利B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无以:没有用来的(办法)C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水:游水,游泳D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一:专一2.下列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B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C知明而行无过矣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D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积水成渊,蛟龙生焉3.下列各组语句,形成对比的一组是 ( ) A “木受绳”与“金就砺” B “登高而招”与“顺风而呼”C “终日而思”与“须臾之所学” D “假舆马”与“假舟楫”4.下面对文段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启发我们,说理并不排除生动性,方法之一就是运用比喻论证。B从所选的文段可以看出,荀子所讲的“学” ,不仅指学习各种文化知识,还包括加强思想品德修养。C从所选文段还可以看出,荀子认为,对“学”来讲,人的先天条件是决定因素,同样需要后天的努力。D选文说理的突出特点是以喻代议,寓议于喻。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_(2)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_(3)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_二、 (2013 届湖南省衡阳市八中 第二次月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竹 记 白居易竹倾贤,何哉?竹本固,固以树德,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建不拔者。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者。竹心空,空以体道;君子见其心,则思应用虚者。竹节贞,贞以立志;君子见其节,则思砥砺名行,夷险一致者。夫如是,故君子多树为庭实焉。贞元十九年春,居易以拔萃选及第,授校书郎,始于长安求假居处,得常乐里故关相国私第之东亭而处之。明日,履及于亭之东南隅,见丛竹于斯,枝叶殄瘁,无声无色。询于关氏之老,则曰:此相国之手植者。自相国捐馆,他人假居,由是筐篚者斩焉,彗帚者刈焉,刑余之材,长无寻焉,数无百焉。又有凡草木杂生其中,菶茸 荟郁,有无竹之心焉。居易惜其尝经长者之手,而见贱俗人之目,剪弃若是,本性犹存。乃芟蘙荟,除粪壤,疏其间,封其下,不终日而毕。于是日出有清阴,风来有清声。依依然,欣欣然,若有情于感遇也。 嗟乎!竹植物也于人何有哉以其有似于贤而人爱惜之封植之况其真贤者乎!然则竹之于草木,犹贤之于众庶。呜呼!竹不能自异,惟人异之。贤不能自异,惟用贤者异之。故作养竹记 ,书于亭之壁,以贻其后之居斯者,亦欲以闻于今之用贤者云。(选自四部丛刊白氏长庆集 )【注】菶(bng)茸:草木茂密貌。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竹心空,空以体道 体:实践 B始于长安求假居处 假:借C刑余之材,长无寻焉 寻:寻找 D书于亭之壁,以贻其后之居斯者 贻:留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建不拔者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B由是筐篚者斩焉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C居易惜其尝经长者之手 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D然则竹之于草木,犹贤之于众庶 赵岂敢留壁而得罪于大王乎8.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竹/植物也/于人何有哉/以其有/似于贤/而人爱惜之封植之/况其真贤者乎B竹植物也/于人何/有哉以其有/似于贤而人爱/惜之/封植之/况其真贤者乎C竹植物也/于人何/有哉以其有似/于贤而人爱惜之/封植之/况其真/贤者乎D竹/植物也/于人何有哉/以其有似于贤/而人爱惜之/封植之/况其真贤者乎9.文章写竹如君子,表现在哪些方面,这样写目的是什么?(4 分)10.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君子见其节,则思砥砺名行,夷险一致者。译文: (2)明日,履及于亭之东南隅,见丛竹于斯。译文: (3)见贱俗人之目,剪弃若是,本性犹存。译文: 三、 (2013 届湖南省重点中学摸底考试)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诫子书 张之洞吾儿知悉:汝出门去国,已半月余矣。为父未尝一日忘汝。父母爱子,无微不至,其言恨不一日离汝,然必令汝出门者,盖欲汝用功上进,为后日国家干城之器,有用之才耳。方今国事扰攘外寇纷来边境屡失腹地亦危。振兴之道,第一即在治国。治国之道不一,而练兵实为首端。汝自幼即好弄,在书房中,一遇先生外出,即跳掷嬉笑,无所不为,今幸科举早废,否则汝亦终以一秀才老其身,决不能折桂探杏,为金马玉堂中人物也。故学校肇开,即送汝入校。当时诸前辈犹多不以然,然余固深知汝之性情,知决非科甲中人,故排万难送汝入校,果也除体操外,绝无寸进。 余少年登科,自负清流,而汝若此,真令余愤愧欲死。然世事多艰,习武亦佳,因送汝东渡,入日本士官学校肄业,不与汝之性情相违。汝今既入此,应努力上进,尽得其奥。勿惮劳,勿恃贵,勇猛刚毅,务必养成一军人资格。汝之前途,正亦未有限量,国家正在用武之秋,汝只虑不能自立,勿患人之不己知。志之志之,勿忘勿忘。 抑余又有诫汝者,汝随余在两湖,固总督大人之贵介子也,无人不恭待汝。今则去国万里矣,汝平日所挟以傲人者,将不复可挟,万一不幸肇祸,反足贻堂上以忧。汝此后当自视为贫民,为贱卒,苦身戮力,以从事于所学。不特得学问上之益,且可藉是磨练身心,即后日得余之庇,毕业而后,得一官一职,亦可深知在下者之苦,而不致自智自雄。余五旬外之人也,服官一品,名满天下,然犹兢兢也,常自恐惧,不敢放恣。 汝随余久,当必亲炙之,勿自以为贵介子弟,而漫不经心,此则非余所望于尔也,汝其慎之。寒暖更宜自己留意,尤戒有狭邪赌博等行为,即幸不被人知悉,亦耗费精神,抛荒学业。万一被人发觉,甚或为日本官吏拘捕,则余之面目,将何所在?汝固不足惜,而余则何如?更宜力除,至嘱! 余身体甚佳,家中大小,亦均平安,不必系念。汝尽心求学,勿妄外骛。汝苟竿头日上,余亦心广体胖矣。父涛示。(选自清代四名人家书 ,有删改)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故学校肇开 肇:开始B反足贻堂上以忧 贻:赠给C为贱卒,苦身戮力 贱:地位低下D当必亲炙之 炙:熏陶1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以”字与“当时诸前辈犹多不以然”的“以”字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余船以次俱进 B时操军兼以饥疫,死者大半C木欣欣以向荣 D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徐公13.下列对张之洞送儿子到日本习武原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希望儿子将来成为国家的栋梁、有用的人才B国家纷乱,外寇入侵,边疆国土沦陷C不跟儿子的秉性气质相违背D不希望儿子读书入仕1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勿惮劳,勿恃贵,勇猛刚毅,务必养成一军人资格。译文: (2)汝只患不能自立,勿患人之不已知。译文: (3)亦可深知在下者之苦,而不致自智自雄。译文: 15.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方/今国事扰/攘外寇/纷来边境/屡失腹地/亦危B方今国事扰/攘外寇/给来边境/屡失腹地亦危C方今国事扰攘/外寇纷来/边境屡失/腹地亦危D方今国事扰攘/外寇纷来边境/屡失腹地亦危四、 (2013 届 江苏连云港 摸底考试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子刘子自传刘禹锡子刘子,名禹锡,字梦得。初禹锡既冠,举进士,一幸而中试。间岁又以文登吏部取士科,授太子校书。是时年少,名浮于实,士人荣之及丁先尚书 忧,迫礼不死,因成痼疾既免丧,相国、扬州节度使杜公领徐泗,素相知,遂请为掌书记捧檄入告,太夫人曰:“吾不乐江淮间,汝宜谋之于始。 ”因白丞相以请,曰:“诺 ”居数月而罢徐泗,而河路犹艰难,遂改为扬州掌书记涉二年而道无虞,前约乃行,调补京兆渭南主簿。贞元二十一年春,德宗新弃天下,东宫即位。时有寒俊王叔文以善弈棋得通籍博望 ,因间隙得言及时事,上大奇之如是者积久,众未知之。至是起苏州掾,超拜起居舍人,充翰林学士翊日叔文以本官及内职兼充副使赐紫,贵振一时予前已为杜丞相奏署崇陵使判官,居月余日,至是改屯田员外郎,判度支盐铁等初,叔文北海人,自言猛之后,有远祖风。唯东平吕温、陇西李景俭、河东柳宗元以为言然三子者皆与予厚善,日夕过,言其能叔文实工言治道,能以口辩移人,既得用,其所施为,人不以为非。时上素被疾,至是尤剧,诏下内禅,自为太上皇后谥曰顺宗东宫即皇帝位,是时太上久寝疾,宰臣及用事者都不得召对官掖事秘,而建桓立顺,功归贵臣 。于是叔文首贬渝州,后命终死宰相贬崖州,予出为连州途至荆南,又贬朗州司马居九年,诏征,复授连州自连历夔、和二郡,又除主客郎中,分司东都明年,追入充集贤殿学士,转苏州刺史,赐金紫,后被足疾,改太子宾客,分司东都行年七十有一,身病之日,自为铭曰:不夭不贱,天之祺兮重屯累厄,数之奇兮。天与所长,不使施兮。人或加讪,心无疵兮,寝于北牖,尽所期兮,葬近大墓,如生时兮。魂无不之,庸讵知兮!(选自刘梦得文集有删改)注:先尚书:指刘禹锡的父亲。通籍博望:可出入太子(唐顺宗)的富苑。建桓立顺,功归贵臣:东汉顺帝为宦官所拥立。后梁冀进毒弑质帝迎立桓帝 贵臣指宦官。这两句暗示了顺宗之死为宦官所杀。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间岁又以文登吏部取士科 间岁:隔了一年B上火奇之 奇:以为奇C能以口辩移人 移:调动D时上索被疾 被:遭受17.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刘禹锡“重屯累厄”的一组是(3 分)前约乃行,调补京兆渭南主簿 及丁先尚书忧,迫礼不死,因成痼疾如是者积久,众未知之 予出为连州又除主客郎中,分司东都 后被足疾,改太子宾客A B C D1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刘禹锡为父守丧期满后,宰相杜佑因为与他熟识,请他出任了掌书记,但他告知母亲后,由于母亲的反对,又请求调任其它地方。B王叔文出身寒微,才华出众,因擅长下棋得以与太子亲近,进而与太子讨论国家大事。太子即位后他得到重用。顺宗去世后因宦官掌权,他最先被贬谪。C东平吕温、陇西李景俭、河东柳宗元和作者关系亲近,作者经常去拜访他们,称赞王叔文有才能,他们也同意作者的看法。D刘禹锡在 71 岁时,感到生命将尽,便为自己写铭文一篇,感慨自己一生命运多舛,但心怀坦然。19.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是时年少,名浮于实,士人荣之。_(2)既得用,其所施为,人不以为非。_(3)天与所长,不使施兮。人或加讪,心无疵兮。_五、 (2013 届广东 珠海 摸底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上辇过郎署,问郎署长冯唐曰:“父家安在?”对曰:“臣大父赵人,父徙代。 ”上曰:“吾居代时,吾尚食监高祛数为我言赵将李齐之贤。父知之乎?”唐对曰:“尚不如廉颇、李牧之为将也。 ”上搏髀曰:“嗟乎!吾独不得廉颇、李牧为将!吾岂忧匈奴哉!”唐曰:“陛下虽得廉颇、李牧,弗之用也。 ”上怒,起,入禁中,良久,召唐,让曰:“公奈何众辱我,独无间处乎!”唐谢曰:“鄙人不知忌讳。 ”上乃卒复问唐曰:“公何以知吾不能用廉颇、李牧也?”唐对曰:“臣闻上古王者之遣将也,跪而推毂,曰:阃 以内者,寡人制之;阃以外者,将军制之。 臣大父言:李牧为赵将,居边,军市之租,皆自用飨士;赏赐决于外,不从中覆也。委任而责成功,故李牧乃得尽其智能,当是之时,赵几霸。其后会赵王迁立,用郭开谗,卒诛李牧,令颜聚代之,是以兵破士北,为秦所禽灭。今臣窃闻魏尚为云中守,其军市租尽以飨士卒,私养钱 五日一椎牛,自飨宾客、军吏、舍人,是以匈奴远避,不近云中之塞。虏曾一入尚率车骑击之所杀甚众夫士卒尽家人子起田中从军终日力战用命前驱斩首捕虏上功 幕府一言不相应文吏以法绳之其赏不行而吏奉法必用。臣愚以为陛下赏太轻,罚太重。且云中守魏尚坐上功首虏 差六级,陛下下之吏,削其爵,罚作之。由此言之,陛下虽得廉颇、李牧,弗能用也!”上说。是日,令唐持节赦魏尚,复以为云中守,而拜唐为车骑都尉。(节选自资治通鉴卷第十五,有删改。 )注:阃:外城之门;私养钱:私人赡养家属的俸钱;上功:呈报功劳;首虏:砍下的首级和俘虏。2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上辇过郎署(过:拜访)B鄙人不知忌讳(鄙:地位卑下)C皆自用飨士(飨:享用)D且云中守魏尚坐上功首虏差六级(坐:因获罪)2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两个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3 分)A吾尚食监高祛数为我言赵将李齐之贤 尚不如廉颇、李牧之为将也B上乃卒复问唐曰 故李牧乃得尽其智能C委任而责成功,故李牧乃得尽其智能 复以为云中守,而拜唐为车骑都尉D臣闻上古王者之遣将也,跪而推毂 陛下虽得廉颇、李牧,弗之用也22.下列句子句式与其他三个明显不同的一项是( ) (3 分)A父家安在? B公何以知吾不能用廉颇、李牧也?C复以为云中守。 D陛下虽得廉颇、李牧,弗之用也。2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面对匈奴为患,孝文帝希望能得到廉颇、李牧这样的名将来辅佐自己,但冯唐认为廉颇、李牧这样的人才难以得到孝文皇帝的重用。B冯唐的直言不讳令孝文帝很没有面子,盛怒之后的孝文帝还是虚心的向冯唐请教诸如廉颇、李牧这样的人才不能得到重用的原因。C冯唐以对比的方式,以李牧前后不同的遭遇说明帝王要知人善任、用人不疑,这样才能充分发挥人才的积极性,帮助自己建立功勋和霸业。D魏尚因故意虚报军功而被责罚,冯唐认为皇帝刻薄寡恩。孝文帝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就派冯唐前去赦免了魏尚,恢复了他云中太守的职位。24.断句和翻译。(1)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虏 曾 一 入 尚 率 车 骑 击 之 所 杀 甚 众 夫 士 卒 尽 家 人 子 起 田 中 从 军 终 日 力 战 用命 前 驱 斩 首 捕 虏 上 功 幕 府 一 言 不 相 应 文 吏 以 法 绳 之 其 赏 不 行 而 吏 奉 法 必 用(2)翻译下面的句子。公奈何众辱我,独无间处乎!_是以兵破士北,为秦所禽灭。_六、 (2013 届湖北省郧阳中学 摸底考试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寄欧阳舍人 书(节选)曾 巩去秋人还,蒙赐书及所撰先大父墓碑铭,反复观诵,感与惭并。夫铭志之著于世,义近于史,而亦有与史异者。盖史之于善恶无所不书,而铭者,盖古之人有功德、材行、志义之美者,惧后世之不知,则必铭而见之。或纳于庙,或存于墓,一也。苟其人之恶,则于铭乎何有?此其所以与史异也。其辞之作,所以使死者无有所憾,生者得致其严。而善人喜于见传,则勇于自立;恶人无有所纪,则以愧而惧。至于通材达识、义烈节士,嘉言善状,皆见于篇,则足为后法。警劝之道,非近乎史,其将安近?及世之衰,人之子孙者,一欲褒扬其亲而不本乎理。故虽恶人,皆务勒铭以夸后世。立言者,既莫之拒而不为,又以其子孙之请也,书其恶焉,则人情之所不得,于是乎铭始不实。后之作铭者,当观其人。苟托之非人,则书之非公与是,则不足以行世而传后。故千百年来,公卿大夫至于里巷之士,莫不有铭,而传者盖少,其故非他,托之非人,书之非公与是故也。然则孰为其人,而能尽公与是欤?非畜道德而能文章者,无以为也。盖有道德者之于恶人,则不受而铭之;于众人则能辨焉。而人之行,有情善而迹非,有意奸而外淑,有善恶相悬而不可以实指,有实大于名,有名侈于实。犹之用人,非畜道德者,恶作辨之不惑,议之不徇?不惑不徇,则公且是矣。而其辞之不工,则世犹不传,于是又在其文章兼胜焉。故曰非畜道德而能文章者,无以为也,岂非然哉?然畜道德而能文章者,虽或并世而有,亦或数十年、或一二百年而有之。其传之难又如此,其遇之难又如此。若先生之道德文章,固所谓数百年而有者也。先祖之言行卓卓,幸遇而得铭其公与是,其传世行后无疑也。而世之学者,每观传记所书古人之事,至于所可感,则往往衋 然不知涕之流落也,况其子孙也哉?况巩也哉!其追晞祖德而思所以传之之由,则知先生推一赐于巩而及其三世。其感与报,宜若何而图之? (选自古文观止,有删节)【注】欧阳舍人:即欧阳修;舍人,官名。衋 x:悲伤苦痛。25.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生者得致其严 严:威严B故虽恶人,皆务勒铭 勒:刻C有名侈于实 侈:超过、多D辨之不惑,议之不徇 徇:徇私26.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能体现作者推崇道德文章的一组是( )嘉言善状,皆见于篇,则足为后法 故虽恶人,皆务勒铭以夸后世书其恶焉,则人情之所不得 后之作铭者,当观其人。非畜道德而能文章者,无以为也 而人之行,有情善而迹非A B C D2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一段中提及“蒙赐书”及撰“铭” ,点明写信之由;“反复观诵” ,侧面写出欧文之精彩及作者爱不释手之情景;“感与惭并” ,写作者对欧阳修的感激与敬佩。寥寥二十余字,言简意深。B作者认为铭文流传于世,其作用接近于史书,而作为史书,则是非常严谨而真实的。而今铭文所以不实,则因逝者的子孙一心想要颂扬他们的先辈,往往刻意隐瞒逝者的恶行,致使撰铭者不能明察。C作者先论及古代撰写墓志铭的社会意义,在于褒扬美善;进而论及今之墓铭的流弊,在论及流弊时,特别突出了撰铭人的作用,提出只有撰铭人“畜道德而能文章” ,才能写出流传后世的铭文。D本文借感谢欧阳修给自己祖父写墓志铭,提出了撰写铭志的两字原则“公”和“是” ,阐述了“道德” “文章”之于儒者修养的重要性,阐发“文以载道”的主张,表达对道德文章兼胜的赞许与追求。28.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苟其人之恶,则于铭乎何有?此其所以与史异也。(2)其故非他,托之非人,书之非公与是故也(3 分)(3)故曰非畜道德而能文章者,无以为也,岂非然哉?(3 分)29.用斜线(/)给下面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子 贡 曰 有 美 玉 于 斯 韫 椟 而 藏 诸 求 善 贾 而 沽 诸 子 曰 沽 之 哉 沽 之 哉 我待 贾 者 也(选自论语)七、 (2013 届江苏 南京市 9 月 调研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东坡先生墓志铭苏辙予兄子瞻,谪居海南。四年春正月,今天子即位,推恩海内,泽及鸟兽。夏六月,公被命渡海北归。明年,舟至淮、浙。秋七月,被病,卒于毗陵。吴越之民,相与哭于市,其君子相吊于家,讣闻四方,无贤愚皆咨嗟出涕。太学之士数百人,相率饭僧慧林佛舍。呜呼!斯文坠矣,后生安所复仰?公始病,以书属辙曰:“即死,葬我嵩山下,子为我铭。 ”辙执书哭曰:“小子忍铭吾兄!”公生十年,而先君宦学四方,太夫人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公亦奋厉有当世志。太夫人喜曰:“吾有子矣。 ”比冠,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嘉祐二年,欧阳文忠公考试礼部进士,疾时文之诡异,思有以救之。梅圣俞时与其事,得公论刑赏 ,以示文忠。文忠惊喜,以为异人,欲以冠多士。通判杭州。公于其间,常因法以便民,民赖以少安。高丽入贡使者凌蔑州郡,押伴使臣皆乘势骄横,至与钤辖亢礼。公使人谓之曰:“远夷慕化而来,理必恭顺,今乃尔暴恣,非汝导之,不至是也。不悛,当奏之。 ”押伴者惧,为之小戢。吏民畏爱,及罢去,犹谓之学士,而不言姓。自密徙徐。是时河决曹村,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公曰:“富民若出,民心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 ”驱使复入。公履屦杖策,亲入武卫营,呼其卒长,谓之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宜为我尽力。 ”卒长呼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效命之秋也。 ”执梃入火伍中,率其徒短衣徒跣持畚锸以出。筑东南长堤,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堤成,水至堤下,害不及城,民心乃安。然雨日夜不止,河势益暴,城不沉者三板。公庐于城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而守,卒完城以闻。复请调来岁夫,增筑故城,以虞水之再至。朝廷从之。讫事,诏褒之,徐人至今思焉。其于人,见善称之如恐不及,见不善斥之如恐不尽,见义勇于敢为,而不顾其害。用此数困于世,然终不以为恨。孔子谓伯夷、叔齐古之贤人,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公实有焉。(节选自栾城集 ,略有删节)3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以书属辙曰 属:嘱咐 B至与钤辖亢礼 亢:匹敌C以虞水之再至 虞:料想 D然终不以为恨 恨;遗憾31.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苏轼深受爱戴的一组是(3 分)太学之士数百人,相率饭僧慧林佛舍 斯文坠矣,后生安所复仰 常因法以便民,民赖以少安及罢去,犹谓之学士,而不言姓 使官吏分堵而守,卒完城以闻 讫事,诏褒之,徐人至今思焉A B C D3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苏轼才华出众。少时对古今成败之事总能说清其要害。参加科举考试,所撰文章论述国家刑赏之事,深受欧阳修、梅圣俞赞赏。B苏轼依法治吏。接待高丽使者的官吏仗势横行,不守礼法,苏轼派人前去训斥,并将此事上奏朝廷。这些官吏因惧怕而有所收敛。C苏轼一心为民。大水将冲决徐州城,人手不足,他亲至武卫营请禁军出力抗洪。河水暴涨,情势危急,他坚守城头,公而忘私。D苏轼德行高尚。他称颂善人善举,斥责恶人恶行,爱憎分明。遇见正义的事情就奋勇去做,不顾危害。苏辙称其有古代贤人的美德。3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讣闻四方,无贤愚皆咨嗟出涕。_(2)文忠惊喜,以为异人,欲以冠多士。_(3)今乃尔暴恣,非汝导之,不至是也。_八、 (2013 届 山东 兖州 入学诊断)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海塘记王安石自云柯而南,至于某,有堤若干尺,截然令海水之潮汐不得冒其旁田者,知县事谢君为之也。始堤之成,谢君以书属予记其成之始,曰:“使来者有考焉,得卒任完之以不隳。 ”谢君者,阳夏人也,字师厚,景初其名也。其先以文学称天下,而连世为贵人,至君遂以文学世其家。其为县,不以材自负而忽其民之急。方作堤时,岁丁亥十一月也,能亲以身当风霜氛雾之毒,以勉民作而除其灾,又能令其民翕然皆劝趋之,而忘其役之劳,遂不逾时,以有成功。其仁民之心,效见于事如此,亦可以已,而犹自以为未也,又思有以告后之人,令嗣续而完之,以永其存。善夫!仁人长虑却顾图民之灾,如此其至,其不可以无传。而后之君子考其传,得其所以为,其亦不可以无思。而异时予尝以事至余姚,而君过予,与予从容言天下之事。君曰:“道以闳大隐密,圣人之所独鼓万物以然而皆莫知其所以然者,盖有所难知也。其治政教令施为之详,凡与人共,而尤丁宁以急者,其易知较然者也。通途川,治田桑,为之堤防沟浍渠川,以御水旱之灾;而兴学校,属其民人相与习礼乐其中,以化服之,此其尤丁宁以急,而较然易知者也。今世吏者,其愚也固不知所为,而其所谓能者,务出奇为声威,以惊世震俗,至或尽其力以事刀笔簿书之间而已,而反以谓古所为尤丁宁以急者,吾不暇以为,吾曾为之,而曾不足以为之,万有一人为之,且不足以名于世而见其材。嘻!其可叹也。夫为天下国家且百年,而胜残去杀之效,则犹未也,其不出于此乎?”予良以其言为然。既而闻君之为其县,至则为桥于江,治学者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