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全册导学案_第1页
最新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全册导学案_第2页
最新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全册导学案_第3页
最新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全册导学案_第4页
最新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全册导学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师恩难忘导学案学习目标 1我能认识并正确、规范地书写本课生字,理解词语。2我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连贯、通顺地复述“我”开学第一课的情景。3我要学习作者紧扣题旨选取典型事例,在叙事之中融入自己真实情感的写作方法。重难点学习作者紧扣题旨选取典型事例,在叙事之中融入自己真实情感的写作方法。预习学案1自学生字词语。我要先把课文认真地读一遍,边读边用笔标画出我还不认识、读不准确、不理解的字词。然后我再自学课后出现的生字词语,正确认读识记生字,生字词抄写 2 遍。我会读:读一读下面的字词,给加点的字注音。炊烟 念叨 教诲 恍如 滋润 捅 拄 戛然而止 娓娓动听我会写:我要把课文中难记难写的字认真地写在下面。念叨 教诲 滋润 戛然 恭敬我会辨字组词。畔( ) 描( ) 杖( ) 滋( )伴( ) 瞄( ) 仗( ) 磁( )2朗读课文。我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至少朗读五遍课文。3理解词语。(1)我能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及生活实际等方法理解词语。重点理解:炊烟 歇脚 念叨 教诲 恍如 戛然而止 娓娓动听 恭恭敬敬(2)我能把这些词语补充完整,还能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个成语造句。( ) ( )动听 身( )其境 ( )然而止 引人入( )年近古( ) ( ) ( )敬敬 十年树木, ( )4课文内容我知道。我知道让作者难以忘记的老师是谁?什么事让他难忘?我能用自己的话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5理解课文。我能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还能按要求在课本上做批注,把重点语句的理解,质疑的问题,读书的感悟等用笔标画记录下来。【导学案】1、自主探究:快速默读课文第二段,找出田老师教学最让人佩服的地方。默读第三段,我知道哪些语句反映了“我”难忘田老师的教诲之恩。我还知道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与课文标题有什么关系。田老师是一位怎样的老师?我想对教过自己的老师说几句话。2、搜集资料。我主要查阅收集著名作家刘绍棠的有关资料,了解刘绍棠生平轶事,阅读刘绍棠作品。还要搜集一些关于赞颂老师的名言,记到自己的“积累本”上3、合作探究(1)小组汇报交流我学会了什么?选择自己最大的收获有重点地简要写在下面。 (2)我还有哪些地方或问题不明白?看谁的问题最有价值哟。 4、全班展示质疑(1)各小组展示收获。(2)各小组质疑问题,还没有解决的问题是:5、重点探究田教师是一位怎样的教师?从哪些地方体现出来?6、总结升华,拓展延伸 栽培一棵树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培养一个人需要更多的心血,而这心血就含在平平凡凡、点点滴滴的小事中,作者刘绍棠就选取了四十年前的一堂课以此来表达对田老师的敬重和怀念。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许许多多的平平凡凡、点点滴滴,请你也选取一件平凡的小事来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之情吧。板书 师恩难忘师:口才好 文笔好 生:难忘师恩编故事 娓娓动听 如春雨滋润【课堂作业】教学反思本文的作者刘绍棠先生一生经历过一次大的起落,作为一名享誉乡里的“神童”,他的童年就是在光环中度过的。可是,成人后,虽然没有像仲永那样“泯然众人矣”,但仍逃脱不了神童带给他的副产品骄气,给他的伤害。他的一意孤行狂放不羁直接导致他被打成“右派”。回乡反思一去就是 20 年。很多人或许至此一蹶不振,或许在批判的压力下惶惶不可终日,直至默默的消失在这个世界。刘绍棠不然,他勇敢的承受着这一切,他勇敢的反思着自己的所作所为,痛定思痛,直到 20 年后,卷土重来,一发而不可收。成为乡土文学这一流派的开山祖师,收入世界名人词典,在中国甚至世界近代文学史上留下了自己的足迹。这篇师恩难忘(原文题目是老师领进门)应该就发表于此时。此文不愧为乡土文学的一篇妙文,语言质朴,条理清晰,内容简单,情节有趣,感情真挚。在教学本文时,完全可以采用“言意互换”的方法,以达到“情动而辞发”的效果。陶校长的演讲导学案【学习目标】1.我能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生字新词。2.我能了解演讲的特点,明白为什么要做到“每天四问” ,养成不断激励和鞭策自己的好习惯。3. 我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重难点】了解演讲的特点,明白为什么要做到“每天四问” ,培养学生不断激励和鞭策自己的好习惯。【预习学案】1自学生字词语。我要先把课文认真地读一遍,边读边用笔标画出我还不认识、读不准确、不理解的字词。然后我再自学课后出现的生字词语,正确认读识记生字,生字词抄写 2 遍。我会读:读一读下面的字词,给加点的字注音。否则 锻炼 堡垒 激励 鞭策 彼岸 专心致志 坚韧不拔我会写:我要课文中难记难写的字认真地写在下面。陶 锻炼 堡垒 激励 彼 鞭策我会辨字组词。看准字形,再分别组词.缎( ) 练( ) 植( ) 励( )锻( ) 炼( ) 值( ) 厉( )勤( ) 策( ) 既( ) 堡( )谨( ) 刺( ) 即( ) 保( )2朗读课文。我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至少朗读五遍课文。3理解词语。我能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及生活实际等方法理解词语。重点理解:堡垒、源泉、造福、坚忍不拔、彼岸、鞭策、长足4课文内容我知道。我能快速默读课文,概括段意。一、 (1)开门见山提出了( )二、 (25)分别要求学生从( ) 、 ( ) 、 ( ) 、 ( )四方面问问自己有没有( ) , ( )了多少,并讲了这样问的( ) 。三、 (6)总结全文,希望学生养成( )的好习惯,争取在( )取得( ) 。5理解课文。我能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还能按要求在课本上做批注,把重点语句的理解,质疑的问题,读书的感悟等用笔标画记录下来。【导学案】一、自主探究陶校长演讲的内容是什么?陶校长和同学们谈了哪四个问题?他为什么要谈这些问题?二、搜集资料我主要查阅收集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的有关资料及作品。还要搜集演讲稿的有关资料。三、创新与实践找一篇或者自己写一篇演讲稿,在同学们面前进行演讲,针对某个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四、合作探究1、小组汇报交流(1)我学会了什么?选择自己最大的收获有重点地简要写在下面。 (2)我还有哪些地方或问题不明白?看谁的问题最有价值哟。 2、全班展示质疑(1)各小组展示收获。(2)各小组质疑问题。3、重点探究谈谈陶校长为什么要作这篇演讲?体现了他怎样的感情?【课堂作业】板书 陶校长的演讲每 身体健康天 学问进修四 工作效能问 道德品格教学反思三、古诗三首导学案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古诗,培养对古诗的兴趣。2.联系上下文并结合插图理解词语和诗句的意思。3.体会诗中描绘的情景,隐者的高洁品格以及诗人对隐者的仰慕之情,感受诗歌的内蕴美。教学难点:体会诗中描绘的情景,隐者的高洁品格以及诗人对隐者的仰慕之情。教学时间:2 课时。学生活动单(第一课时) 教师导学案【学习目标】1能朗读、背诵、默写古诗寻隐者不遇 ,借助工具书理解词语和诗句。2体会诗中描绘的情景和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诗歌的内蕴美。活动一:读通全诗。1把这首诗读正确,读流利。2全班展示。活动二:解读诗歌1反复朗读古诗:要求理解重点词语:松下 言 童子 只 云深 不知处联系插图,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大意。2小组讨论。3展示交流:朗读展示。交流诗意。活动三:再现情景1组内分角色演一演古诗, 说一说诗人的感情变化。贾岛: ?童子: 贾岛: 童子: 满怀希望 彻底失望。2展示表演。 (表演前提提建议,表演后友善点评)【检测反馈】1解释带点的词语,再说说诗句的意思。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2体会寻隐者不遇一诗描绘的情景,再写下来。一导入同学们,唐朝有个诗人为了推敲诗句里的一个字,在大街上边走边推敲之时竟撞上了大官韩愈的侍卫队。从此,这个诗人就以“推敲”诗人的美名名扬天下。他就是“贾岛”!二揭题释题看图,图上就是贾岛,你看到了什么,猜到了什么?诗人专程走访一位隐居山林的人,也就是隐士。他把自己寻访隐者的经历写成了一首诗(板书)读课题“不遇”就是为什么没有遇到呢? 三读通全诗为什么没有遇到呢?现在让我们一起进入活动“一” ,谁来读一读?同学们学得真好,现在我们拿起课本,一齐把这首诗读一遍。四、解读诗歌。会读了,我们还要进一步理解诗的意思。大家看活动单,谁来把“活动二”的要求读一读。五 、 再现情境诗中三句都是童子的回答,贾岛的问句都省去了,仅仅 20 个字,把三次问答都写出来了,贾岛推敲的功夫就体现在这里。那么,当时贾岛问了些什么呢?童子会怎样回答?听了童子的回答,他心情如何呢?让我们来把这些表演出来!谁来读一读“活动三”的要求。检测反馈结合诗句想象,诗人会问些什么?童子会怎样回答?诗人听了心情如何?先讨论讨论,再表演。学生活动单(第二课时) 教师导学案【学习目标】1能朗读、背诵、默写古诗所见 ,借助工具书理解词语和诗句。2体会诗中描绘的情景和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儿童的可爱。活动一:读题释题,了解作者。1自读古诗所见 ,理解题意。2自学生字:骑、振、蝉,描红临写。3讨论:写谁的所见?交流相关资料,了解诗人。4汇报小组学习成果。活动二:熟读诗文,理解诗意。1反复朗读古诗:读准音,读通句。借助工具书理解重点词语:振 林樾 意欲 闭口立体会诗的节奏,用“”在句中标出停顿,用“.”标出重音。2小组交流:组内轮读,相互点评。联系插图理解古诗大意,看谁对诗句的理解更准确。3展示汇报:朗读展示。交流诗意。活动三:情景再现,体会感情。1诵读诗句“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体会牧童此刻的心情。 2诵读诗句“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想象牧童此刻的心理活动。想象牧童的神态、动作。想想牧童给你留下的印象。3组内交流, ,再现情景交流自己的读诗收获。组内合作再现情境。 (能把接下来的事情演一演更好)4全班交流。【检测反馈】导入:师:在夏天的时候,小朋友都喜欢玩些什么呀?师:夏天的农村有许多有趣的事儿,可以捉螃蟹呀,采莲蓬呀!古时候有个大诗人叫袁枚,他特别喜欢农村的生活,有一天呀,他来到一片树林边,眼前的情景把他给深深地吸引住了。于是呀,他把看到的这些写成了一首诗,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所见 。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师:袁枚到底看到了些什么?轻轻打开我们的课本,走进活动一活动一资料:袁枚(17161797)清代诗人、散文家。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袁枚是乾嘉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合称“ 乾隆三大家 ”。(教师到小组指导)习作 1教学案我的老师学习目标1回忆教过自己的一位老师,通过一、两件事情把老师的特点表达出来,体验老师对我们的关爱。2指导学生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特别是人物的外貌、动作、神态、语言等细节描写,从而表达出老师的优秀品质。3乐于把自己的想法与建议和他人交流,培养学生修改习作的能力。【重难点】1、围绕中心选择和组织材料。2、把人物动作、神态写得细腻感人教学过程板块一:小试牛刀1同学们,教师节马上要到了。我看到大家都在忙着排练节目,准备搞庆祝活动。是吗?2那大家有没有想到要用自己手中的笔,为教师节的庆祝活动增添一些节日的气氛呢?3我们利用时间,把老师平时教育、关心帮助我们的事回忆出来,并努力把他写好!大家说,怎么样?1解释带点的词语,再说说诗句的意思。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2默写古诗所见 。作者 ,。,。教学反思: 4在“教师礼赞”的中队活动中请学生上台读自己的文章。板块二:创设情境,表达“我的老师”1下面是学生在中队活动中的片段描写,请你来点评,好在哪里。(1)我正在聚精会神地做作业,忽然,一只温暖的手扶着我的前额,慢慢地向上抬起。原来是王老师。她的一双眼睛望着我,好像在说:“三个一”怎么又忘了?我不好意思地一笑,立刻把身子挺直。王老师轻轻地拍了我的肩膀,朝前走去。从此,我每次做作业时,就觉得额前有一只温暖的手,它时刻提醒我:楔子,一定要保持正确的姿势。(从动作和神态上点评)(2)我的班主任老师姓刘,她中等个子,有着一头乌黑的长法和一张充满青春活力的面孔。她说话直率,做事麻利,对待同学和蔼可亲,在我们心中她就像一位优秀的教官。(从外貌上点评)板块三:指导写法,再现“我的老师”1每位同学都找到了“我的老师”,请大家认真构思,想好习作的内容和语言。2学习如何刻画人物特点,突出人物的形象。例文:我的老师我们的语文老师大约四十来岁,头发已经稀疏了。他的前额布满了浅浅的皱纹,瘦削的脸上戴着一副度数很深的眼镜,显得很有学问。刚看到他的人,总会以为他是一个“老夫子”,教学死板、无味。可是只要听听他的课,保你一定会乐而忘返。“叮呤呤”上课铃响了,同学们都坐好了,只有刘锋同学还拿着一个瓶子玩,教师看见了,立刻板起了脸,说:“上课了还玩,没收!”说完,他拿起瓶子走上了讲台。同学们顿时吓住了,老师从来也没发过这么大的脾气呀!谁知,他眼睛环视了一下四周,然后举起瓶子说:“下面根据我手中的瓶子,进行一句话表达。”话音刚落,同学们长长地松了一口气,紧张地心情一下子松驰了,大家都笑了起来,老师也甜甜地笑了,笑声出教室,飞向天空他就是这样一个提倡活泼教学的人,难怪“听他一节课,胜读十年书”成了同学们的口头禅了呢。(1)仔细读例文,想一想作者围绕“我的老师”写了一件什么事?(2)分组讨论交流,通过阅读例文,你学到了什么?(3)教师小结:A.选择的材料要有特点。从“没收瓶子”到巧妙引入教学“一句话表达”,说明了教师的教学艺术别具一格,独具匠心。B 例文开始先介绍我的老师外貌,让人感到我的老师老气横秋,一副老夫子像,但接下来的教学行为却与之大相径庭,使人顿感“我的老师”可敬可爱。(4)动笔习作。板块四:交流评议,共享“我的老师”1小组班交流:在小组交流互评互议时,教师要认真巡视个别情况,及时发现典型习作。2准备在全班交流。也可以让各组推荐一名较好习作参与交流。全班同学互相点评。3学生再次修改习作。四、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导学案【学习目标】1、能正确通顺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朗读诗歌,初步感受大自然的绚丽多彩。了解文章的结构特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