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防病之道 黄帝内经生命科学研究,“生命”一词,首见于战国策秦三:“万物各得其所,生命寿长,其年而不夭伤。”灵枢寿夭刚柔:“此天之生命,所以立形定气而视寿夭者。”生命科学是现代新兴学科。她是以研究生命的起源、生命的本质、生命的特征、生命的现象为主要内容的一门科学。,纵观成书于2000多年的黄帝内经,扬扬20多万言,大则天地,小则动植飞潜,特别是人体生命的起源、本质,生命的生长、繁殖、发育、运动形式、思维等生命现象发生的机理及其与自然环境变化的关系等,有着极为丰富的论述。与其说黄帝内经是一部医学著作,不如说她是一部古代生命科学的巨作。,明张介宾所说:“内经者,三坟之一。其文义高古渊微,上极天文,下穷地纪,中悉人事,大而阴阳变化,小而草木昆虫,音律象数之肇端,藏府经络之曲折,靡不缕指而胪列焉。大哉!至哉!垂不朽之仁慈,开生民之寿域。其为德也,与天地同,与日月并,岂直规规治疾方术已哉!”(类经序)并明确提出内经书名的含义是:“内者性命之道,经者载道之书。”(类经卷一)(直:简单。规规:浅陋拘泥。),我们现在研究古代生命科学的理论,不仅对现代生命科学的研究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而且,对现代生命科学的发展亦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从生命科学这一高度,来看待疾病、诊断疾病、治疗疾病,必将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一、生命的分类内经将自然界有生命的生物划分为两大类,即“根于中者”和“根于外者”。如素问五常政大论指出:“根于中者,命曰神机,神去则机息;根于外者,命曰气立,气止则化绝。” (素问五常政大论)。“根于中者”是指动物类的生命。 因为动物类生命具有血气、心知,且其生命力来自于动物自身体内的特征。 “根于外者”是指植物类生命。因为植物类生命没有心知,主要依赖外界的自然条件而生存。,张介宾指出:“凡动物之有血气心知者,其生气之本,皆藏于五内,以神气为主,故曰中根。”(类经岁有胎孕不育,根有神机气立卷二十五)动物的知觉运动称为“神机”,神去则机息而死亡。”“凡植物之无知者,其生存之本,悉由外气所化,以皮谷为命,故根于外。”(同上)植物的根去皮剥,绝其外界生化之本而死亡。,内经运用五行的理论,又将动物和植物各分为五类。动物有毛、羽、倮、介、鳞五类。各类又有三百六十种。唐王冰有更深入的论述:“毛虫三百六十,麟为之长;羽虫三百六十,凤为之长;倮虫三百六十,人为之长;鳞虫三百六十,龙为之长;介虫三百六十,龟为之长。”,植物按五色五味及其变化,有无数种。素问六节藏象论指出:“草生五色,五色之变,不可胜视;草生五味,五味之美,不可胜极。”值得注意的是,人类生命属于动物倮虫类范围。,内经的生物分类方法,是以生物的生命特征为依据的,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二、生命的起源内经明确提出,自然界生物的生命,起源于天地阴阳的运动变化。素问生气通天论说:“生之本,本于阴阳。”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也说:“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在数十亿年以前,天地未开之时,宇宙是一个混沌状态,易经称之为“太极”,其中阴阳二气相混,但运动不止。随着时间的推移,阴气逐渐下降,凝而成地,阳气逐渐上升,聚而成天。天地成而有春温、夏热、秋凉、冬寒四时的气候变化。此时,宇宙间就具备了产生生命的环境条件。,但生命的产生又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阶段。现代研究证明,由于地球的物质运动,一部分气态物质如CO2、CO、CH4等无机物上升,进入原始大气圈;由于天体的运动,原始大气圈中的水蒸气放出热量,逐渐冷却,凝结成雨滴,降落到地面,形成地球上的原始水圈。在诸如闪电、雷击、流星、火山、射线、风化等物理、化学的作用下,原始大气圈中的各种无机物发生反应,逐渐产生出如氨基酸、核苷酸、糖、卟啉等有机物质.这些有机物质随雨降到原始海洋中,逐渐形成了能进行新陈代谢、自我复制的生命体。,关于这种漫长、复杂的生命起源,内经解释为“故在天为气,在地成形,形气相感而化生万物矣。”(素问天元纪大论)“天地形气相感”,是关于生命起源学说的高度而合理的概括。自古以来,国内外关于生命的起源,有着各种不同的学说,但都不如两千多年前的内经所论述的这样客观、合理。“天地形气相感”产生生命的理论且由现代研究所证实。,内经认为“精”是生命的原始物质。灵枢本神指出:“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精”,是自然界天地之气的精华。只有一种精是不能产生生命的,必须在两种不同性的精相结合的基础上,才能产生生命,如阴阳两精、雌雄两精、父母两精。“神”指生命活动。内经同时认为生命的产生离不开自然环境的条件。灵枢本神指出:“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气也,德流气薄而生者也。”四时六气、阳光雨露,是“天之德”;五行、五味是“地之气”。天德地气上下交通,为自然界的万物化生创造了条件。,内经这种关于生命起源的认识,实际上是在周易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如周易系辞传下曰:“天地絪緼,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天地阴阳二气密相交感,有生物、无生物产生了;“男女”在此指飞潜动植之雌雄牝牡二性。两性之精相交构,则产生了生命,人体生命亦比例外。,三、生命的现象内经对生命的现象有大量的论述。1胎孕 胎孕是生物繁殖、不断延续生命种属的主要形式。因一种生物固有的生命特征,繁殖出代代相同的生物,这是人们在长期的观察中得来的常识。内经更注重自然环境对生物胎孕的影响。如素问五常政大论说:“帝曰:岁有胎孕不育,治之不全,何气使然?岐伯曰:六气五类,有相胜制也。同者盛之,异者衰之,此天地之道,生化之常也。”因自然界五运六气有盛衰的变化,对生物的胎孕产生影响,故有些年份,有些生物胎孕足,繁殖旺盛;而有些生物的胎孕不足,繁殖减少。,如素问五常政大论指出:“故厥阴司天,毛虫静,羽虫育,介虫不成;在泉,毛虫育,倮虫耗,羽虫不育。”岁当厥阴风木司天,毛虫类生物的胎孕无损;羽虫类生物的胎孕繁殖旺盛;而介虫类生物则胎孕不足,繁殖减少。岁当厥阴在泉,毛虫类生物的胎孕繁殖旺盛;而倮虫类生物的胎孕受损,羽虫类生物的胎孕不足,繁殖减少。,关于人体胚胎的形成,灵枢天年论曰:“人之始生”,“以母为基,以父为楯”,“血气已和,荣卫已通,五脏已成,神气舍心,魂魄毕具,乃成为人”。如上文所述,人体生命,是由父母二精相结合而产生的。新生命的产生是以胚胎的形成为标志。具体而言,胚胎的形成,是以母之精血为基础,以父之精气为外卫,二者相互作用,促成了胚胎的形成、发育。,胚胎的生长发育过程,首先是气血荣卫开通,使胚胎得以母血的不断营养;其次,由于母血的营养,脏腑组织逐渐形成;伴随着形体的生长发育,包括精神思维意识在内的各种生命功能也逐渐得到了发育。经过十月怀胎,由胚胎变为胎儿,发育成熟后分娩而为人。,2男女性别 关于男女两性的区别,周易系辞传上论以乾坤,如“乾道成男,坤道成女”。内经则以阴阳论,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也”。男性属阳,女性属阴。周易和内经,不仅指明了男女的属性,更论述到男女两性的形成原理。父母二精结合,形成胚胎,在发育过程中,逐渐分出男女两性。这是因为父精属阳,母精属阴,二者相互作用,阳胜阴则成男,阴胜阳则成女。,关于成男成女的问题张介宾说:“若必欲得其实理,则乾道成男,坤道成女,阳胜阴者为男,阴胜阳者为女,此为不易之至论。”(类经有子无子,女尽七七,男尽八八三卷)现对胎儿性别鉴别方法之一,是抽取羊水作基因分析,XX为女性,YX为男性。X代表阴,Y代表阳,道理是一致的。,男女两性的外在特征区别之一,是胡须之有无。内经明确地提出了这一问题,并作出了解释。灵枢五音五味说:“妇人无须”,是因为妇人“有余于气,不足于血,以其数脱血也,冲任之脉,不荣口唇,故须不生焉。”男性一般生须,但有少数男性终生无须,称为“天宦”,其原因是先天不足所致。“宦者”之须去,是因为“伤其冲脉,血写不复”所致。,3人体生长发育过程 从脱离母体环境(分娩)那一刻起,人就开始踏上了生、长、衰、老的人生历程,任何人概莫能外。通过长期的观察,内经对人体生长发育过程,有了规律性认识。女性以七岁为一个阶段,男性以八岁为一个阶段。大多数女性经历七个阶段,男性经历八个阶段,就完成了从生长到衰老的过程。丧失生殖生育能力是衰老的重要标志。一般而言,女性到了四十九岁,男性到了六十四岁,就进入了更年期,生殖生育能力基本丧失。如素问上古天真论指出:“男不过八八,女不过七七,而天地之精气皆竭矣。”证之实际,这种认识,具有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酒店管理专业技能面试题与应对策略
- 2025年建筑装饰设计师职业资格认证考试预测题详解
- 2025年化工工艺面试热点烷基化工艺答题技巧与答案解析
- 他字的笔顺教学课件
- 2025年农业工程技术与装备考试要点梳理
- 2025年焊接技能认证考试模拟题及答案全解含钎焊
- 2025年特岗教师招聘美术学科面试专业知识点梳理与预测题解析
- 2025年物联网初级工程师高频考题解析
- 2025年酒店经理高级面试实战指南与模拟题解析
- 2025年初级产品经理实战模拟面试题库及解析
- 全国2023年招商银行招银网络科技校园招聘考试模拟卷3套含答案详解
- SB/T 10941-2012自动制冰机试验方法
- GB/T 6804-2008烧结金属衬套径向压溃强度的测定
- 燕窝工艺参考
- 沙盘游戏治疗(2017)课件
- SY∕T 5280-2018 原油破乳剂通用技术条件
-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课件完整版】
- 班组施工任务单
- 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告知书模板
- 2022年小型发电站设备缺陷管理制度
- 慢性肾衰竭(慢性肾脏病)诊疗指南(内容清晰)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