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进餐细节   幼儿园如何优化?_第1页
幼儿进餐细节   幼儿园如何优化?_第2页
幼儿进餐细节   幼儿园如何优化?_第3页
幼儿进餐细节   幼儿园如何优化?_第4页
幼儿进餐细节   幼儿园如何优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幼儿进餐细节 幼儿园如何优化?为了下一代的健康成长,家长、老师对孩子幼儿园进餐问题更加关注。现代“健康”已不仅仅是传统上认为的身体强壮、发育正常、无缺陷,还包括心理健康,它涉及认知、情绪、情感、个性、人际交往等多方面。推而知之,在幼儿园中要保证孩子的健康成长,教师就必须做好包括身体保育和心理保育两大方面的工作,也即不仅要照顾孩子身体发育,促进身体机能的发展,还要对孩子的心理加以保护,不断增进孩子的心理能力。进餐与孩子的健康发展有何种深层的关系?我们应该如何来应对?因此进餐问题已不能仅从身体健康考虑,必须从促进孩子身心和谐健康的角度来重新认识。所以我们对进餐中的细节教育进行了研究。一、存在的问题1、人员之间缺乏沟通。日常工作中,老师和保育员虽有缜密的计划和安排,各有分工,各司其职,但是在进餐各个环节的时间把握、操作顺序、操作节奏上都有一定的纰漏,比如老师的学习活动或餐前谈话没有结束,保育员已经开始按照规定时间分发餐具;又如:在冬季饭菜乘好幼儿进桌用餐时,饭菜已经冷却。2、餐厅进餐环境缺乏温馨气氛。经过观察我们发现,进餐的活动室有以下一些因素影响幼儿的食欲。(1)噪音。餐厅外有多余人员走动或讲话,会转移幼儿的注意力,减少进食量。(2)室温。餐厅温度过低,饭菜易凉;温度过高,会造成孩子烦燥,降低孩子食欲。(3)整洁度。餐厅杂乱,如玩具乱放,地上有纸屑杂物等,会影响孩子进餐的注意力。(4)空间因素。餐室小,幼儿坐得拥挤,彼此碰撞产生矛盾,影响进食情绪。又如碗太大,老师添饭过满,幼儿容易因担心吃不完怕挨老师批评,而心情紧张,难以下咽;筷子过长,幼儿操作困难,会减慢进食速度。3、家园之间缺乏沟通。孩子在幼儿园进餐时,因为有一定的要求,并且自身也希望得到老师和同伴的认可,往往完成的比较出色。但是在家中,他们经常表现出和在幼儿园时截然不同的表现来。而由于家庭中长辈的宠爱,对孩子言行的放纵,导致孩子进餐的良好习惯不能和幼儿园同步进行。二、我们的思考课程指南中指出:“幼儿的能力和习惯形成是日积月累的,并反复的特点,生活教育要强调在做中培养,注重在真实的情境中练习,关注幼儿的情绪反应和情感体验。”“养成良好习惯、适应共同的生活是幼儿园生活教育的重要目标。幼儿园要为幼儿创设良好的、宽松的进餐生活环境,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并通过游戏活动、运动、学习活动的渗透,让幼儿不断积累健康生活的经验,逐步养成各种良好的生活习惯。”通过课程指南的引领,我们的观察与实践,我们认为,要做好幼儿的进餐活动,应该从适宜的环境创设、有效的教师指导、主动的保育配合和同步的家园互动来进行。三、策略与方法(一)环境创设的适宜性1、情景渲染(1)开展安静的餐前活动安静的餐前谈话能够帮助孩子调节情绪,让孩子在良好和愉悦的情绪下进餐。餐前的谈话活动可以使孩子较为兴奋的情绪逐渐恢复到平静;之前因游戏的结果而产生的消极状态转慢慢化为积极;通过注意的转移使心情不好的孩子把负面情绪降到最低这一系列的举措根本的目的就是要让幼儿带着一个愉悦的心情去用餐。(2)酝酿愉快的用餐气氛为了保证孩子吃饭时的良好情绪,我们老师在孩子进餐前后不能处理问题或批评孩子。我们要保证孩子的进餐愉快,绝对不能让孩子哭叫,以免将食物吸进气管,更不能用禁止吃饭作为体罚的手段。我们可以在进餐的准备阶段、进行阶段和餐后阶段播放一些优美、舒缓的音乐,播放曲目可以是孩子熟悉的小夜曲、轻音乐、钢琴曲等,使孩子的心情平复下来,安静、愉快的用餐。2、空间优化(1)创设温馨的用餐环境在物质环境的布置上充分利用墙面、桌面以及用餐环境空间格局的方法创设,因为外在的任何有丰富色彩、具有吸引力的图片都极其容易影响到幼儿,所以在墙面的布置上我们可以利用许多风景优美的图片;在空间格局上我们可以利用带有割断的墙面布置。像我们幼儿园,餐厅往往也兼做孩子的活动室,在孩子进餐时可以铺上桌布,设立屏风,让孩子感觉到活动室与餐室的区别,提高孩子的进餐兴趣,让孩子更多的感受自己是在一个在适宜、优美、整洁的环境中用餐,优化了用餐环境的情景渲染。(2)创设趣味的用餐环境。在墙面的布置上摆放了各种食物水果的放大、拟人化的表现方法影响幼儿,促进幼儿逐渐喜欢和接受这些食物的表面。(3)创设有教育价值的用餐环境。根据各个年龄阶段孩子的特点,我们可以创设相应的教育环境。可通过创设各种用餐时的儿歌在学习中培养孩子用餐的习惯和兴趣并从中获取一些知识性的内容;可根据幼儿每阶段的用餐,吃些什么。结合秋天里的主题内容学习各种蔬菜的儿歌如:蔬菜有营养,吃了身体健康、怎样养成良好的吃饭习惯等的教育内容,布置在墙面中以文字的表现方法,可在每阶段更换儿歌的内容,让幼儿学习中促进和督促幼儿用餐习惯的养成。(二)教师指导的有效性1、日常渗透(1)老师示范在用餐中可以发现很多孩子常见的不良习惯。这就需要我们老师的以身作则法。我们应该谨言慎行,通过各种途径方法帮助孩子树立起良好的进餐习惯。A、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培养良好的习惯培养在日常生活中可随时进行。比如吃饭时的用餐礼仪,有的孩子咳嗽、打喷嚏时冲着别人或冲着碗,不捂嘴或扭头,污染了自己和别人的饭食,极不卫生。我们可以在饭后,让孩子在阳光下观察在打喷嚏时鼻子里的喷嚏会喷多远。如果不把鼻子捂起来,会把病菌传染给别人,同时也是不礼貌的行为。在培养练习中,可通过诸多的游戏让孩子进行反复练习。对于中大班的孩子来说,还可以对他们采用比赛的形式,如能自己主动吃饭,饭菜交替,吃完自己的一份饭菜的;用餐时能保持桌面、地面的干净,知道将食物残渣放进空碗的;饭后能整理餐桌,轻轻放回餐具的;饭后安静游戏,不影响其他用餐孩子的可以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以巩固孩子良好习惯的形成和以劳动为荣的思想。B、通过多种形式来巩固培养良好习惯在日常生活中,孩子经常出现一些吃饭掉米粒、餐具乱扔、洗手方法不正确,没有秩序、没有正确的漱口、擦脸的不良现象。我们老师可以通过各种活动形式的开展,如:用儿歌、图片的形式,引导孩子养成良好习惯。例如:讲述故事“漏嘴巴的大公鸡”,运用音乐节奏认知古诗“悯农”引导孩子吃饭不掉米粒;中班的孩子可以以情境表演“娃娃家”,让孩子感受餐具乱扔的凌乱场面,然后让孩子将餐具收拾好,体验环境整洁的好处,从而使孩子懂得整理餐具的重要性。(2)同伴榜样有时,孩子和孩子之间的交往起着成人无法取代的作用。因此,我们在孩子进餐环节中要充分利用同伴之间的影响关系。让孩子在别人的表扬声中知道怎样做才是正确的,并激发他们乐意向别人学习的欲望。比如在大班,孩子饭前的正确洗手,虽然老师已经用儿歌等趣味游戏来引导孩子,但是如何来巩固呢?我们可以让孩子做小帮手,不仅使洗手时人员有序,而且使孩子的正确行为得到了别人的肯定。2、观察引导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养成的,这就需要我们老师有持之以恒的耐心去不断引导孩子,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去表扬,去夸大;发现他们的不足,去引导,去反思。归结下来老师可以根据自己班级孩子的特点,用四种途径去引导孩子:(1)物质鼓励,使孩子自身得到肯定。对偏食、剩饭的孩子只要他们吃多了一点点,吃快了一点点,老师都应该给予鼓励,哪怕只是给孩子一朵小红花,一张小贴纸,都能够调动孩子的积极性,促使孩子改正偏食和剩饭的不良习惯。(2)座位安排,使孩子进餐得到兴趣。以前,为了老师的便于管理,我们会把教室内座位在一组的孩子放在一起吃饭。这样做效果不是很理想,导致孩子吃饭象完成任务。后来,我们老师改变了方法,在桌子上用一些图片并加上文字让孩子自由选择去哪组吃饭,而且还给每一桌取了好听的名字。这样每天孩子可以自由选择,和不同的朋友在一起吃饭,孩子们吃的多了,吃的有趣了,吃的快了。(3)打预防针,使孩子情绪得到高涨。通过长期接触,老师已经基本知道班级里哪些孩子对对某种食物能吃多一些,哪些就少吃或者一口不吃。对待这类孩子,我们可以在饭前,先和他们谈谈话,做做游戏,然后让孩子们猜猜今天吃什么菜,然后告诉他们多吃这种蔬菜会长高,长聪明,看谁吃得又多又香。这样,孩子们的情绪被调动,相互比着吃,往往会吃得很香。(4)逐渐加量,使孩子信心得到增加。家庭的宠爱往往使有些孩子从小就不吃某种食物,因此要他一下子改过来是不太可能的,也是不太现实的。对这类孩子,我们和保育员商量后,可以开始给他少剩点,以后逐渐增加,让他慢慢地逐渐适应,不感到很痛苦。3、个别纠正(1)了解观察,及时沟通个别孩子进餐情况有特殊,在这个时候,老师就应该注重和保育员、家长的配合交流。对个别能力弱的孩子老师和保育员要随时观察,帮助孩子的个别需求,并且及时检查孩子的行为习惯。及时进行家访了解孩子实际情况,与家长及时沟通,请家长在家也能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2)游戏巩固,动手操作对于小班和中班的孩子来说,他们的自我意识比较强,老师如果当面批评指正孩子,会使孩子幼小的心灵得到伤害。老师可以在非正式区角活动中为孩子创设环境,引导孩子来区域中游戏,提供孩子动手练习的机会。比如说可以在生活区中提供大嘴动物和大嘴娃娃,小勺食物,孩子在给“娃娃”喂食的游戏情景中反复摆弄这些材料,有助于手眼协调能力的发展以及自我服务技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