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氧性细菌课件_第1页
厌氧性细菌课件_第2页
厌氧性细菌课件_第3页
厌氧性细菌课件_第4页
厌氧性细菌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3章 厌氧性细菌 根据有无芽胞分两大类: 1、厌氧芽胞梭菌-破伤风、肉毒梭菌。 分布广土壤、人和动物粪便、罐头食品。 少数致病。 2、无芽胞厌氧菌,严格厌氧菌,革兰阳性芽胞比菌体粗,菌体膨大呈梭状,抵抗力强周鞭毛,无荚膜(除产气荚膜梭菌外)致病菌产生外毒素致病,病情严重防治:类毒素与抗毒素,第一节 厌氧芽胞梭菌属,一、破伤风梭菌(C .tetani) 破伤风的病原菌,外源性感染。 是由本菌产生的外毒素引起的一种以肌肉痉挛为特征的神经系统疾病。,anaerobic bacteira,(一)生物学性状 1、形态染色 鼓槌状为本菌典型特征,anaerobic bacteira,anaerobic bacteira,2、培养 血平板上48h后呈薄膜状爬行生长物; 庖肉培养基中混浊变黑。,(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1致病物质 破伤风痉挛毒素(tetanospasmin) 属神经毒,毒性极强,尤其对脑干神经和脊髓前角细胞有高度亲和力。毒素被局部神经细胞吸收,或经淋巴、血液到达中枢神经系统,引起严重后果。,anaerobic bacteira,痉挛毒素组成及致病机制: 轻链(A链):为毒性亚单位,为锌内肽酶。阻止抑制性介质释放(r-氨基丁酸、甘氨酸),使肌肉的兴奋与抑制失调,导致曲肌、伸肌同时强烈收缩,骨骼肌强直痉挛,造成破伤风特有的症状。,anaerobic bacteira,重链(B链):具有结合和运输功能,与运动神经膜受体结合后,促使毒素进入神经细胞内。 轻链和重链间由二硫键联结在一起,才有毒性作用。,anaerobic bacteira,破伤风溶血毒素 对氧敏感,功能和抗原性与链球菌溶血素O(SLO)相似,但在导致破风发生中的作用尚不清楚。,anaerobic bacteira,2感染条件 侵袭力不强,单独混入清洁创口或健康组织内,则会被防御机制消灭而不能生长。常需具备其他诱发因素,促使厌氧微环境形成。,anaerobic bacteira,窄而深或盲端的伤口,充满坏死组织和血块,阻挡空气进入; 创口中混有泥土,其中的钙盐及硅酸盐等可刺激组织引起炎症坏死; 混有其它需氧菌或兼性厌氧菌感染时,可消耗创口内存留的氧气。,anaerobic bacteira,3所致疾病:无侵袭力,致病完全依赖于 所产生的毒素。创伤后破伤风:表现为肌肉强直性痉挛(牙关紧闭、哭笑面容、角弓反张、抽搐等)可因呼吸衰竭而死亡,死亡率20%左右。,anaerobic bacteira,anaerobic bacteira,新生儿破伤风:死亡率高达90%。,anaerobic bacteira,4免疫性 属抗毒素免疫,由抗毒素发挥中和作用, 但病后不会获得牢固免疫力(毒性强、与神经组织结合迅速且牢固)。,anaerobic bacteira,(三)微生物学检查法一般不做培养,原因有:培养阳性率不高即使培养为阳性并不提示细菌含有产毒质粒。对有免疫力的疑似病人,培养为阳性亦未必发病。,anaerobic bacteira,(四)防治原则 1一般预防:正确处理伤口,清创扩创。2特异预防:注射类毒素(白百破)。,anaerobic bacteira,免疫程序:3、4、5月 3次 2、7岁加强 2次 军人及易受伤人群 1次,3紧急预防: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1500-3000U。 4特异性治疗:破伤风抗毒素 “早期、足量、防过敏” 10-20万U,静滴、肌注 和局部注射。 5、抗生素:四环素,红霉素,anaerobic bacteira,anaerobic bacteira,产气荚膜梭菌(C. perfringens),根据毒素抗原性不同将菌株分为A、B、C、D、E5型。其中A型是人类气性坏疽和食物中毒的主要病原菌。,生物学性状,形态与染色 两端平切粗大杆菌 芽胞位于次极端,呈椭圆形,不大于菌体 无鞭毛 体内有明显的荚膜,培养特性,生长迅速,代谢活跃,45生长最好血琼脂平板:双层溶血环 内环完全溶血-毒素 外环不完全溶血-毒素蛋黄琼脂平板:Nagler反应牛奶培养基:“汹涌发酵”(stormy fermentation),产气荚膜梭菌的菌落周围出现乳白色浑浊圈,是由于细菌产生的毒素(卵磷脂酶)分解蛋黄中的卵磷脂所致,这一现象称可被相应抗体所中和,为Negler反应,产气荚膜梭菌在牛乳培养基中能分解乳糖产酸,使牛奶中的酪蛋白凝固,同时产生大量气体(氢气与二氧化碳),将凝固的酪蛋白冲成蜂窝状,将液面上的凡士林层向上推挤,甚至冲开管口棉塞,气势汹涌,称为汹涌发酵。,所致疾病,气性坏疽主要由A型产气荚膜梭菌引起致病条件与破伤风梭菌相同潜伏期短,发展迅速,病情险恶,死亡率高,以组织坏死,气肿和全身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