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草剂知识讲座PPT课件_第1页
除草剂知识讲座PPT课件_第2页
除草剂知识讲座PPT课件_第3页
除草剂知识讲座PPT课件_第4页
除草剂知识讲座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除草剂知识讲座一、除草剂的分类二、除草剂的吸收与传导三、除草剂的作用机理四、除草剂的选择性原理五、除草剂的影响药效的因素六、抗性杂草的产生原因及治理七、除草剂的残留与归趋八、除草剂的混用及相互效应九、除草剂药害十、除草剂的使用方法,一、除草剂的分类根据施用时间1苗前处理除草剂: 这类除草剂在杂草出苗前施用,对未出苗的杂草有效,对出苗杂草活性低或无效。 如大多数酰胺类、取代脲类除草剂等。,2苗后处理剂: 这类除草剂在杂草出苗后施用,对出苗的杂草有效,但不能防除未出苗的杂草,如喹禾灵、2甲4氯和草甘膦等。3苗前兼苗后处理剂(或苗后兼苗前处理剂): 这类除草剂既能作为苗前处理剂,也能作为苗后处理剂,如甲磺隆和异丙隆等。,根据对杂草和作物的选择性1选择性除草剂: 这类除草剂在一定剂量范围内,能杀死杂草,而对作物无毒害,或毒害很低。 如2,4-滴、2甲4氯、百草敌、苯达松、燕麦畏、敌稗和稳杀得等。 除草剂的选择性是相对的,只在一定的剂量下,对作物特定的生长期安全。 施用剂量过大或在作物敏感期施用会影响作物生长和发育,甚至完全杀死作物。,2非选择性除草剂或灭生性除草剂: 这类除草剂对作物和杂草都有毒害作用,如草甘膦、百草枯 (克芜踪)等。 这类除草剂主要用在非耕地或作物出苗前杀灭杂草,或用带有防护罩的喷雾器在作物行间定向喷雾。,根据对不同类型杂草的活性1禾本科杂草除草剂: 主要用来防除禾本科杂草的除草剂,如芳氧苯氧丙酸类除草剂能防除很多一年生和多年生禾本科杂草,对其它杂草无效。 又如二氯喹啉酸,对稻田稗草特效,对其它杂草无效或效果不好。,2莎草科杂草除草剂: 主要用来防除莎草科杂草的除草剂,如莎扑隆,能在水、旱地防除多种莎草,但对其它杂草效果不好。3阔叶杂草除草剂: 主要用来防除阔叶杂草的除草剂,如2,4-滴、百草敌、苯达松和苯磺隆。,4广谱除草剂: 有效地防除单、双子叶杂草的除草剂,烟嘧磺隆(玉农乐)能有效地防除玉米地的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 又如灭生性的草甘膦对大多数杂草有效。,根据在植物体内的传导方式1内吸性传导型除草剂: 这类除草剂可被植物根或茎、叶、芽鞘等部位吸收,并经输导组织从吸收部位传导至其它器官,破坏植物体内部结构和生理平衡,造成杂草死亡。 如2甲4氯、稳杀得和草甘膦等。,2触杀性除草剂: 这类除草剂不能在植物体内传导或移动性很差,只能杀死植物直接接触药剂的部位,不伤及未接触药剂的部位。 如敌稗和百草枯等。,根据作用方式 光合作用抑制剂 呼吸作用抑制剂 脂肪酸合成抑制剂 氨基酸合成抑制剂 微管形成抑制剂 生长素干扰剂,根据化学结构按化学结构分类,不会出现重叠现象。一般来说,同类除草剂的作用机理相同或相近,防除对象也相似,其它的一些特性也近似。 且更能较全面反映除草剂在品种间的本质区别。,可分为: 苯氧羧酸类、苯甲酸、芳氧苯氧苯酸类、环己烯酮类、酰胺类、取代脲类、三氮苯类、二苯醚类、联吡啶类、二硝基苯胺类、氨基甲酸酯类、有机磷类、磺酰脲类、咪唑啉酮类、磺酰胺类等。,二、除草剂的作用机理,1、苯氧羧酸类 1941年合成了第一个苯氧羧酸类除草剂的品种2,4-滴,1942年发现了该化合物具有植物激素的作用,1944年发现2,4-滴和2,4,5-涕对田旋花具有除草活性。 1945年发现除草剂2甲4氯。此类除草剂显示的选择性、传导性及杀草活性成为其后除草剂发展的基础,促进了化学除草的发展。,2,4-滴(2,4-D) 2,4-二氯苯氧乙酸 华星有98%原药、40%玉民欢(滴丁辛酰溴) 禾谷类作物、大豆、牧草、草坪、非耕地 2甲4氯(MCPA)(95%2甲4氯原药、13%水剂) 2-甲基-4-氯基苯氧乙酸 禾谷类作物、碗豆、亚麻、牧草、草坪、非耕地 2,4-滴丙酸(dichlorprop) 2,4-二氯苯氧丙酸 非耕地、草坪 2,4-滴丁酸(2,4-DB) 2,4-二氯苯氧丁酸 大豆、花生、豆科牧草 2甲4氯丙酸(mecoprop) 2-甲基-4-氯基苯氧丙酸 非耕地 2甲4氯丁酸(MCPB) 2-甲基-4-氯基苯氧丁酸 紫花豌豆,苯氧羧酸类除草剂易被植物的根、叶吸收,通过木质部或韧皮部在植物体内上下传导,在分生组织积累。 这类除草剂具有植物生长素的作用。 植物吸收这类除草剂后,体内的生长素的浓度高于正常值,从而打破了植物体内的激素平衡,影响到植物的正常代谢,导致敏感杂草的一系列生理生化变化,组织异常和损伤。其选择性主要是由于形态结构、吸收运转、降解方式等差异决定的。,苯氧羧酸类除草剂主要作茎叶处理剂,用在禾谷类作物、针叶树、非耕地、牧草、草坪,防除一年生和多年生的阔叶杂草,如苋、藜、苍耳、田旋花、马齿苋、大巢菜、波斯婆婆纳、播娘蒿等。 大多数阔叶作物,特别是棉花,对这类除草剂很敏感。2,4-滴可作土壤处理剂,在大豆播后苗前施用。,2,4-滴丁酸和2甲4氯丁酸本身无除草活性,须在植物体内经b氧化后转变成相应的乙酸后才有除草活性。 豆科植物缺乏这种氧化酶,而对这两种除草剂具有耐药性。2,4-滴在低浓度下,能促进植物生长,在生产上也被用作植物生长调节剂,苯氧羧酸类除草剂被加工成酯、酸、盐等不同剂型。不同剂型的除草活性大小为:酯酸盐;在盐类中,胺盐铵盐钠盐(钾盐)。 剂型为低链酯时,具有较强的挥发性。 酯和酸制剂在土壤中的移动性很小,而盐制剂在沙土中则易移动,但在粘土中移动性也很小。,在使用这类除草剂时,要注意禾谷类作物的不同生长期和品种对其抗性有差异。 如小麦、水稻在四叶期前和拔节后对2,4-滴敏感,在分蘖期则抗性较强。另外,防止雾滴飘移或蒸气易对周围敏感的作物产生药害。 2甲4氯对植物的作用比较缓和,特别是在异常气候条件下对作物的安全性高于2,4-滴,飘移药害也比2,4-滴轻。,2、苯甲酸类1956年开发了用于大豆田除草的豆科威,1958年研制出麦草畏。苯甲酸类除草剂的基本化学结构是: 在苯环上对位和邻位取代与否或取代基不同,而形成不同的品种。,苯甲酸类除草剂主要的品种有豆科威、麦草畏、敌草索、草芽平、杀草畏、草地平等,但目前在大量使用的只有麦草畏。 麦草畏的化学名为3,6-二氯-2-甲氧基苯甲酸,商品名为百草敌。,苯甲酸类除草剂和苯氧羧酸类除草剂一样,能迅速被植物的根、叶吸收,通过韧皮部或木质部向下、向上传导,并在分生组织中积累,干扰内源生长素的平衡。 麦草畏的选择性主要是由代谢降解差异而形成的。 麦草畏主要用于麦类、玉米等禾本科作物及草坪,作茎叶处理,防治一年生和多年生阔叶杂草。,麦草畏在小麦拔节后使用易造成药害,其药害症状为植株松散、茎倾斜、弯曲、叶卷曲等,严重的会不结实。 麦草畏和苯氧羧酸类除草剂一样,施用时雾滴飘移对邻近敏感的阔叶作物易造成药害。 为了提高除草效果,麦草畏可和2,4-滴或2甲4氯混用。,3、芳氧苯氧基丙酸类芳氧苯氧丙酸类除草剂是由赫司特公司首先开发的,1975年报道禾草灵具有除草活性,1976年陶氏化学公司发现了吡氟氯草灵,其后开发出多个品种。 此类除草剂在中国广泛地用于阔叶作物防除禾本科杂草,精噁唑禾草灵是麦田防除看麦娘、野燕麦的主要除草剂品种之一。 该类除草剂具有旋光性,R异构体具生物活性,S异构体则无活性或活性极低。,常见芳氧苯氧基丙酸类除草剂品种 喹禾灵(quizalofop) 禾草克 R体和S体混合物 精喹禾灵(quizalofop-P) 精禾草克 R体 华星有95%的原药 、17.5%块刀(草除精喹禾灵)8.8%草特威(精喹) 吡氟氯草灵(haloxyfop)盖草能 R体和S体混合物 高效吡氟甲禾灵(haloxyfop-P) 高效盖草能 R体(华星有95%原药) 精噁唑禾草灵(fenoxaprop-P) 骠马*、威霸 R体华星开发的产品有:95%原药、10%精骠、6.9%福音 禾草灵(diclofop) 伊洛克桑 R体和S体混合物 吡氟禾草灵(fluazifop)稳杀得 R体和S体混合物 精吡氟禾草灵(fluazifop-P) 精稳杀得 R体 *骠马、精骠、福音是加有安全剂的精噁唑禾草灵。,大多数芳氧苯氧丙酸类除草剂能被植物叶片迅速吸收,在共质体中传导到根、芽的分生组织。 个别的品种如禾草灵除了被叶片吸收外,也被根吸收,在植物体内只能进行有限的传导。 这类除草剂作用于乙酰辅酶A 羧化酶,从而抑制脂肪酸的合成。它们的选择性主要是由降解代谢差异造成的,在耐药性的植物体内能迅速地被降解成无活性的物质。,为了增加植物对芳氧苯氧丙酸类除草剂的吸收,这类除草剂的商品制剂是酯,而不是酸,如喹禾灵的制剂是10%乙酯, 吡氟氯草灵的制剂是甲酯,植物吸收后迅速分解成有活性的酸。 芳氧苯氧丙酸类除草剂主要作为茎叶处理剂,用在阔叶作物田防除一年生和多年生的禾本科杂草。有些品种也可用在禾谷类作物上,如禾草灵、骠马用在小麦田,威霸用在水稻田。,芳氧苯氧丙酸类除草剂的药效受气温和土壤墒情影响较大。 在气温低、土壤墒情差时施药,除草效果不好;在气温高、土壤墒情好、杂草生长旺盛时施药,除草效果好。 这类除草剂和干扰激素平衡的除草剂(如2,4-滴)有拮抗作用,即它们混用,除草效果会下降。,4、环己烯酮类环己烯酮类化合物的除草活性是由日本曹达公司在70年代发现,并合成了此类的第一个除草剂品种稀禾定。80年代初稀禾定商品化后,又开发出多个品种。在中国登记的有两个品种稀禾定(sethoxydim)和烯草酮(clethodim)。 稀禾定商品名:拿捕净 烯草酮商品名:收乐通,环己烯酮类化合物的除草剂的作用特性和芳氧苯氧丙酸类除草剂相似,能被植物的叶片吸收,并在韧皮部传导。 作用于乙酰辅酶A羧化酶,从而抑制脂肪酸的合成。主要用在阔叶作物地防除禾草,对作物极安全。 环己烯酮类化合物的除草剂在阔叶作物和禾草之间的选择性是由于阔叶作物降解此类除草剂能力强以及其体内的乙酰辅酶A羧化酶对它们不敏感等原因,5、酰胺类1952年美国孟山都公司发现了氯乙酰胺类化合物具有除草活性,1956年正式生产了烯草胺。在60至70年代期间,酰胺类除草剂发展迅速,大多数品种是在这期间商品化的。 酰胺类除草剂和其中的氯乙酰胺类除草剂的基本化学结构式为酰胺、氯乙酰胺。,常见的酰胺类除草剂品种 甲草胺 拉索 玉米、大豆、花生、棉花、甘蔗、油菜、烟草、洋葱、番茄、辣椒 乙草胺 禾耐斯 玉米、大豆、花生、甘蔗、油菜 异丙甲草胺 都尔、杜耳 玉米、大豆、花生、棉花、甘蔗、油菜、烟草、芝麻、亚麻、红麻、茄科蔬菜 丙草胺 大豆、玉米、花生、甘蓝。扫弗特安全地用于水稻,扫弗特是含有安全剂的丙草胺。 丁草胺 马歇特、去草胺 主要用在稻田;墒情特别好的旱地也可施用。 敌稗 稻田 萘丙酰草胺 大惠利 烟草、果菜、叶菜、大豆、花生,氯乙酰胺类除草剂是芽前土壤处理剂,主要由萌发的幼芽吸收(禾本科杂草的胚芽鞘,阔叶杂草的上、下胚轴),根部吸收是次要的;敌稗作为茎叶处理剂,易被植物的叶片吸收,在体内传导有限;而大惠利能被植物的根、叶吸收,但大惠利只作土壤处理剂,从根部吸收的药剂能传导到茎叶。,酰胺类除草剂的作用位点还不太清楚。氯乙酰胺类除草剂可抑制脂肪酸、脂类、蛋白质、类异戊二烯(包括赤霉素)、类黄酮的生物合成;敌稗抑制光合系统II的电子传递和花青素、RNA、蛋白质的合成,也影响细胞膜;大惠利抑制细胞分裂和DNA的合成。,酰胺类除草剂的选择性主要是由于植物的代谢(共轭和降解)差异,如敌稗在水稻和稗草之间的选择性由于水稻中芳基酰胺酶的含量比稗草中的高。 芳基酰胺酶能迅速把敌稗降解成无活性的3,4-二氯苯胺和丙酸。 杂草和作物根部所处的深度不一样和种子结构不同也是酰胺类土壤处理剂选择性的原因之一。,甲草胺、乙草胺、丙草胺、丁草胺和异丙甲草胺等氯乙酰胺类除草剂在土壤中的持效期为1-3个月,对下茬作物无影响。 而萘丙酰草胺在土壤中半衰期较长,用量高时,对下茬敏感作物可能产生药害。敌稗在土壤中很快降解,而无残留活性。,氯乙酰胺类除草剂为土壤处理剂,能有效地防除未出苗的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和一些小粒种子阔叶杂草,对已出苗杂草无效; 萘丙酰草胺也是土壤处理剂,但杀草谱比氯乙酰胺类除草剂广;敌稗为茎叶处理剂,土壤处理活性差。 甲草胺、乙草胺和异丙甲草胺是旱地除草剂,其活性大小为:乙草胺异丙甲草胺甲草胺。丁草胺、扫弗特和敌稗用在稻田,防除稗草。,酰胺类土壤处理的除草剂药效受土壤墒情影响较大。在土壤干燥时施药,且施药后长期又无雨,不利于药效发挥。 由于酰胺类除草剂主要防除禾本科杂草,在生产中,常常和防除阔叶杂草的除草剂混用,以便扩大杀草谱。如玉米地施用的乙阿(乙草胺+阿特拉津)、都阿(异丙甲草胺+阿特拉津),稻田用的丁苄(丁草胺+苄磺隆)等等。,6、取代脲类 40年代中期,报道了100来个取代脲类化合物具抑制植物生长的作用。50年代初发现了灭草隆的除草作用后,此类除草剂的许多品种相继出现,特别是在60-70年代期间,开发出一系列的卤代苯基脲和含氟脲类除草剂,提高了选择性,扩大了杀草谱,在农业生产中被广泛地应用。 我国60年代以来,研制了除草剂一号、敌草隆、绿麦隆、莎扑隆、异丙隆等品种,在推广化学除草中起了重要的作用,但现在的使用面积不大。,在脲分子中氨基上的取代基不同,而形成不同取代脲类除草剂品种。常见的脲类除草剂名称和应用作物见下表:通用名化学名应用的作物 绿麦隆 小麦、大麦、玉米、大豆、花生 异丙隆 小麦、大麦、玉米、大豆、花生 莎扑隆 水稻、玉米、大豆、棉花 敌草隆 棉花、大豆、玉米、水稻、甘蔗、马铃薯,取代脲类除草剂水溶性差,在土壤中易被土壤胶粒吸附,而不易淋溶。此类除草剂易被植物的根吸收,茎叶吸收少。因此,药剂须到达杂草的根层,才能杀灭杂草。取代脲类除草剂随蒸腾流从根传导到叶片,并在叶片积累,此类除草剂不随同化物从叶片往外传导。 取代脲类除草剂抑制光合作用系统II的电子传递,从而抑制光合作用。 作物和杂草间吸收、传导和降解取代脲类除草剂能力的差异是这类除草剂选择性的原因之一,但作物和杂草根部的位差,也是这类除草剂选择性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取代脲类除草剂在土壤中残留期长,在正常用量下,可达几个月,甚至一年多。对后茬敏感作物可能造成药害。在土壤中主要由微生物降解。 取代脲类除草剂的除草效果与土壤墒情关系极大,在土壤干燥时施用,除草效果不好。另外,在沙质土壤田慎用,以免发生药害。,大多数取代脲类除草剂主要作苗前土壤处理剂,防除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对阔叶杂草的活性高于对禾本科杂草的活性;敌草隆和绿麦隆在土壤湿度大的条件下,苗后早期也有一定的效果; 异丙隆则可作为苗前和苗后处理剂,在杂草2-5叶期施用仍有效 华星麦保(恶禾异丙隆);莎扑隆主要用来防除一年生和多年生莎草,对其它杂草活性极低。敌草隆可防治眼子菜。,7、磺酰脲类磺酰脲类除草剂品种的开发始于70年代末期。1978年Levitt等报道,绿磺隆以极低用量进行苗前土壤处理或苗后茎叶处理,可有效地防治麦类与亚麻田大多数杂草。接着甲磺隆,随后又开发出甲嘧磺隆、氯嘧磺隆、苯磺隆、阔叶散、苄嘧磺隆等系列品种。 此类除草剂发展极快,已在各种作物地使用,有些已成为一些作物田的当家除草剂品种。 磺酰脲类除草剂由芳香基、磺酰脲桥和杂环三部分组成: 在每一组分上取代基的微小变化都会导致生物活性和选择性的极大变化。,常见的磺酰脲类除草剂品种 绿磺隆 绿黄隆 小麦、亚麻 阔叶草和禾草 甲磺隆 甲黄隆 小麦、大麦 阔叶草和禾草 氯嘧磺隆 豆磺隆、豆草隆 大豆 阔叶草和禾草 胺苯磺隆 油磺隆 油菜 阔叶草和禾草 苄嘧磺隆 苄黄隆、农得时 水稻 阔叶草和莎草 噻吩磺隆 阔叶散、宝收 小麦、玉米 阔叶草 苯磺隆 巨星、阔叶净 小麦 阔叶草 烟嘧磺隆 玉农乐 玉米 禾草和阔叶草 醚磺隆 莎多伏 水稻 阔叶草和莎草 吡嘧磺隆 草克星 水稻 阔叶草和莎草 甲嘧磺隆 森草净 非耕地 阔叶草、禾草和莎草华星产品有:麦润(30%苄嘧苯磺隆)、麦佬(10%苄嘧磺隆),磺酰脲类除草剂易被植物的根、叶吸收,在木质部和韧皮部传导,抑制乙酰乳酸合成酶(ALS)。是支链氨基酸缬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生物合成的一个关键酶。 磺酰脲类除草剂对杂草和作物选择性主要是由于降解代谢的差异。 磺酰脲类除草剂为弱酸性化合物,在土壤中的淋溶和降解速度受土壤pH值影响较大。淋溶性随着土壤pH值的增加而增加;在酸性土壤中,降解速度快,在碱性土壤中降解速度慢。,磺酰脲类除草剂的活性极高,用量特别低,每公顷的施用量只需几克到几十克,被称为超高效除草剂。 此类除草剂能有效地防除阔叶杂草,其中有些除草剂对禾本科杂草也有抑制作用,甚至很有效。大部分磺酰脲类除草剂(如甲磺隆、绿磺隆、甲嘧磺隆、苄嘧磺隆、氯嘧磺隆、胺苯磺隆、烟嘧磺隆)既能作苗前处理剂也能作苗后处理剂(杂草苗后早期),部分磺酰脲类除草剂(如苯磺隆、阔叶散)只能作茎叶处理剂,作土壤处理的效果不好。,施用磺酰脲类除草剂后,敏感杂草的生长很快受抑制,3-5天后叶片失绿,接着生长点枯死,但杂草完全死亡则很慢,需要一到三周。 大部分磺酰脲类除草剂的选择性强,对当季作物安全。但是,氯嘧磺隆对大豆的安全性不太好,在施用后,气温下降(30C),可能出现药害。另外,施药后多雨,在低洼的地块也易出现药害。,有些磺酰脲类除草剂(如绿磺隆、甲磺隆、氯嘧磺隆、胺苯磺隆)属于长残效除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