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垫片套排复合冲裁模具设计【毕业论文+CAD图纸全套】_第1页
三垫片套排复合冲裁模具设计【毕业论文+CAD图纸全套】_第2页
三垫片套排复合冲裁模具设计【毕业论文+CAD图纸全套】_第3页
三垫片套排复合冲裁模具设计【毕业论文+CAD图纸全套】_第4页
三垫片套排复合冲裁模具设计【毕业论文+CAD图纸全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买文档就送您 纸全套, Q 号交流 401339828 或 11970985 1 三垫片套排复合冲裁模具设计 学 生 : 指导老师: (湖南农业大学 东方科技学院,长沙 410128) 摘 要 :套排冲裁 是板料冲压技术中节省材料,减少能耗,实现高效制造的有效技术措施。 本文论述了三垫片套排复 合冲裁模具的设计过程以及主要零部件的设计依据和相应的计算与校核。根据套排垫片冲裁的结构特点和材料, 对其成形工艺进行分析研究;完成了垫片套排复合冲裁模具的总体方案设计;对模具的具体零部件进行了相应的设计和选用;并进行了压力 机合理选用和校核该模具采 用套排复合冲裁技术,实现了一模多件,提高了材料利用率和生产效率。 关键词 : 垫片套排;复合模; 凸凹模 ( 10128) he is an to of of of to of of of of a of of 文档就送您 纸全套, Q 号交流 401339828 或 11970985 2 目 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1 前 言 2 2 冲 裁 件 的 工 艺 分 析 5 件的冲压工艺性 5 定冲裁工艺方案 5 具的结构形式 5 3 冲压工艺设计及计算 6 样 6 压力的计算 7 定模具的压力中心 8 裁力 8 件 力 9 料力 9 凹模刃口尺寸的计算 8 孔 9 料 10 4 选 择 与 确 定 模 具 的 零 部 件 的 结 构 与 尺 寸 10 10 10 11 模,外形尺寸计算 11 料零件和挡料装置设计 12 4. 3 料与出件装置 12 12 13 买文档就送您 纸全套, Q 号交流 401339828 或 11970985 3 13 14 座 15 柱,导套 16 接与紧固零件 17 合高度 19 5 冲 压 设 备 的 选 择 19 6 模 具 的 材 料 和 热 处 理 要 求 19 裁模凸凹模材料选取的原则 19 具 材 料 的 热 处 理 20 7 结 束 语 20 参考文献 20 致 谢 21 附录 21 买文档就送您 纸全套, Q 号交流 401339828 或 11970985 4 1 前言 模具是汽车、电子、电器、航空、仪表、轻工、塑料、日用品等工业部门极其重要的工艺装备。没有模具,就没有高质量的产品。模具不是一般的工艺装备,而是技术密集型的产品,工业发达国家把模具作为机械制造 方面的高科技产品来对待。他们认为:“模具是发展工业的一把钥匙 ” , “ 模具是一个企业的心脏” ,“ 模具是富裕社会的一种动力”。 据国际生产协会预测,到 2000 年,工业品零件祖加工的 75%、精加工的 50%将由模具成型完成。目前,美国、日本、德国等工业发达国家模具工业的产值均已超过机床工业总产值。美国模具年产值已超过 100 亿美元;日本从 1957 年到 1984 年二十七年间,模具工业增长 100 陪;台湾地区 1984 年到 1987 年模具工业每年以 33以上的年增长率速度发展, 台湾地区模具出口达一亿二千万美元。香港的模具年产值为 30 亿港币,我国的模具年产值为人民币 30 亿元。国际模协成员国对模具工业的投资年人均约 5000美元,日本高达 15000美元,我国模具工业投资年人均约 500元。 近年来模具发展的方向和现状,基本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模具设计技术 ( 1) 工业发达国家在模具设计上已经大量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 (件进行模具的结构设计,并普及了计算机绘图。据有关资料介绍,美国和日本 75%的模具厂已使用了港 50%的模具厂也开始采用这项技术。 (2) 在注塑模具设计中,已开始普及应用计算机辅助工程分析 (件,对塑料的流动、填充、冷却情况及模具的浇口配置、浇道大小、冷却加热系统和模具的刚度、强度等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计算 ,从而保证注塑制品的质量与合理的生产节拍。 (3) 国外的注塑模具中多型腔、多层、大型精密模具已占 50%,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节省了大量塑料原料。 2 国外已大量使用数控机床,应用计算机辅助加工 (件和数控编程技术对模具特别是对具有复杂型腔 (三维曲面 )的模具进行加工,使模具的质量和附加值大为提高,模具的加工周期减少 60%以上,成本降低 30%以上生产效率提高 60%以上。为了提高加工效率及满足各种复杂曲面加工的要求,国外已开发出四轴和五轴的数控自动编程软件并且进入了实用阶段。 3模具标准化 程度日益提高,模具标准模架及模具标准件的应用日益普及,已实现商买文档就送您 纸全套, Q 号交流 401339828 或 11970985 5 品化。 4模具结构更多地采用新技术,如注塑模具的热流道技术等。 5针对不同制品的要求,开发出适用于各种不同模具的专用模具钢,并实现商品化 6根据模具生产的特点,模具企业向小而专的方向发展。如日本现有 11656 家模具企业,其中 30 人以下的小厂有 11142 家,占总数的 百人以上的仅有 65 家,占总数的 韩国有 1570 家模具企业,其中多于 50 人的企业仅占总数的 9%;新加坡有460家模具企业,其中多于 50人的企业仅占总数的 3%,香 港有 6500家模具企业 ,其中多于 50人的企业仅占总数的 在模具 行业 其 特点 是 : 1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模具行业已由劳动密集型逐步转化为技术劳动密集型。 2尽管模具行业已应用了先进的数控设备、检验仪器和计算机辅助设计分析制造软件,但仍然需要高技艺的人工劳动。所以,模具行业又是高技术和高技艺紧密结合的一个行业。 3. 为适应不同制品的需要,模具的种类繁多,从设计、制造工艺、装备以至原材料都各不相同。所以企业生产的模具宜专而不宜全,规模宜小而不宜大。 4模具基本上是单件生产。即使是生产专业化的 模具企业,在生产同一类模具时,也会由于不同模具的精度要求、复杂程度、加工难度等的不同而需要变化设备的配置和工程的安排。因此,模具企业还应在专业化的基础上实现生产的柔性化。 据国际生产协会预测,到 2000 年,工业品零件粗加工的 75%,精加工的 50%将由模具成型,可见模具在工业生产中的作用将日益重要。 工业发达国家的模具行业在近四十年来取得了异常迅速的发展,已摆脱了从属地位而成为独立的行业,并成为基础工业的重要组成都分。 1988 年,美国、日本、西德的模具产值分别达到 62 亿美元、 83亿美元、 14亿 美元,比 1957年增长了约 100倍,并超过了这些国家机床工业的产值。 据有关资料介绍,工业发达国家的工业产品生产中,对模具的需求量日益增多,美国、日本约有 4050%的工业产品的生产需用模具。国际市场中模具的贸易量十分可观。 近年来,由于工业发达国家的人工费用增加模具生产有向东南亚国家转移的趋势。本国的生产以高、精模具为主,需要人工劳动量大的模具则依靠进口解决。以模具出口大国日本为例,其 1980 年模具进口额为 日元,至 1989 年间提高了 此可见 ,中低档模具的国际市场潜力十分巨大,买文档就送您 纸全套, Q 号交流 401339828 或 11970985 6 只要我国模具的质量能有提高,交货期能有保证 ,模具出口的前景是十分乐观的。 设计课题 , 三垫片套排复合冲裁模设计(图一) , 零件简图 , 生产批量:大批量 , 材料:钢 , 材料厚度: 1 工件 文档就送您 纸全套, Q 号交流 401339828 或 11970985 7 2 冲压件的工艺分析 制件的冲压工艺性 零件的尺寸精度分析 :该零件尺寸无特殊 要求,查表得用一般精度的模具即可 满 足该工件的精度要求 零件的结构的工艺性分析:该零件形状简单 ,结构符合冲裁工艺性要求只需要一次落料即可,故 采 用复合冲裁模具进行加工 压件的材料分析:钢的抗剪强度 c 340拉强度 300 长率 31%,此种材料有足够的强度,适合于冲压生产 根据以上数据分析,此产品冲压工艺性较好,故选择冲压方法进行加工 。 确定冲 裁 工艺方案 首先根据该零件的形状确定冲压工序和选择工序顺序,冲压该零件需要得基工序有落料,冲孔。 方案一:先冲孔 , 再落料, 采用单工序模生产; 方案二:落料和冲孔复合冲压,采用复合模生产; 方案三:冲孔落料连续冲压,采用级进模生产。 方案一模具结构简单,但 需要四道工序,四套模具才能完成零件的加工。生产效率较低,难以满足零件大批量生产的需求。由于零件结构简单,为提高生产效率,主要采用复合冲裁或级进冲裁方式。而 复合冲裁所得到的冲裁件尺寸精度等级高,避免了多次单工序冲裁的定位误差,并且在冲裁过程中可以进行压料,冲裁件较平整。连续冲裁比复合冲裁的冲裁件尺寸精度等级低。对于尺寸中等的冲裁件,由于制造多副单工序模具的费用比复合模昂 贵,则采用复合冲裁 ,比较适合该零件。 因此根据 该零件属于大批量生产,且零件形状简单, 工艺性良好,故选择 方案二,采用复合模进行加工。 复合模在模具的同一部位上同时完成制件的落料和冲 孔的多道工序,从而保证冲裁件的内孔与外缘的相对位置精度和平整性。 模具结构形式的确定 套料冲裁是板料技术冲压技术中节省材料 ,减少能耗 ,实现缘色制造的有效技术措施 用弹性卸料装置,以便于制造与操作。 设计采用单工位一模同时冲出三种冲裁件的复合冲裁模结构 , 由于三个冲裁件内孔与外圆相互吻合 , 尺寸相同 , 又是一种材料 ,故采用复合 冲裁套裁 冲出,使四爪卡环冲裁件的内孔结构废料得到充分利用,使得其材料使用率由 30%以下上升到 75%以上。 该冲模采用橡胶弹性元件构成的弹压卸料板,外廓落料凹模与凹凸模吻合配对构买文档就送您 纸全套, Q 号交流 401339828 或 11970985 8 成圆环冲裁刃口的下凸模。也采用套筒式镶嵌方法 ,装入固定板中,在下凸模的圆筒壁上按等角分开三条长圆孔,用圆柱销蒋其内孔顶件器串联起来 ,以便将冲裁件同时顶出。 该冲模是单工位多件复合冲裁模,定位及顶件系统对冲模正常运转十分重要,所以,在三个冲压件顶出模的同时,内孔废料从上模顺利卸出 模应滞后于冲压件,以便从模上出件时顺利分开装置,顶件器与凸 模的间隙宜小不宜大。 同时使模具具有良好的导向精度,选择精度 ,导套导向的 冲裁模具结构。 3 冲压工艺设计及计算 样 冲裁件在板料、带料或条料上的布置方法称为排样 。其意义在于提高材料利 率,降低成本;保证冲件质量;保证模具寿命。提高材料利用率;操作方便,工人劳动强度低且安全;模具结构 简单,寿命长;保证冲件质量和冲件对板料纤维方向的要求是设计排样 的原则 。 其中沿冲件的全部外形冲裁,冲件与冲件之间、冲件与条料侧边之间都存在有搭边废料称之为有废料排样。沿冲件的部分外形切断或冲裁。只在冲件与冲件之间或冲件与条料侧边之间留有搭边称之位少废料排样。冲件与冲件之间或冲件与条料侧边之间均无搭边废料。冲件与冲件之间沿直线或曲线的切断冲件与冲件之间沿直线或曲线的切断而分开称之为无废料排样。其具体应用特点如下表所示: 表 1 不同排样方法的特点及应用 1 of 样方法 材料利用率 冲件质量 模具寿 命 应用 有废料排样 最低 好 高 用于冲裁复杂,尺寸精度高的冲裁件 少废料排样 较高 较好 较高 用于某些尺寸精度要求不高的冲裁件 无废料排样 高 不易保证 最低 对冲裁件结构形状有要求 ,应用受限 (1)搭边 排样中相邻两个零件之间的余料或零件与条料边缘间的余料称为搭边。搭边的作用是补偿定位误差,保持条 料有一定的刚度,以保证零件质量和送料方便 。 搭边值要合理确定,搭边值过大,材料利用率低;搭边值小,材料利用率虽高 ,但 搭边的强度和刚度不够,冲裁时容易翘曲或被拉断,不仅会增大冲裁件毛刺,有时甚至单边拉人模具间隙,造成冲裁力不均,损坏模具刃口。为了避免这一现象,搭边的最小宽度大于塑性变形区的宽度,一般可取等于材料的厚度。 (2)步距 条料在模具上每次送进的距离称为送料步距。每个步距可以冲出一个零件,也可以冲出几个零件。 送料步距的大小应为条料上两个对应冲裁件的对应点之间的距离。以 “ s” 表示 ,每次只冲一个零件的步距 买文档就送您 纸全套, Q 号交流 401339828 或 11970985 9 1 (1) 具体的 排样方案 : 因为生产批量大,为了简化冲裁模具结构,便于定位,采用套排排样的方案,如图所示 计算冲裁件的面积 =1785按表 得 , 条料的宽度: 47+2a=50料的进距: 47+个进距的材料 利用率 : %785%100 A 冲裁件面积 b 调料宽度 h 送料进距 n 一个进距内冲件数 图 2 排样 计算冲压力 该模具采用弹性卸料和下出料方式。 当上模完成一次冲裁后,冲入凹模内的制件或废料因弹性扩张而梗塞在凹模内,模面上的材料因弹性收缩而会紧箍在凸模上,为了使冲裁工作连续操作方便,必须将套在凸模上的材料,将梗塞在凹模内的制件或废料向下推出或向上 顶出,从凸模刮下材料所需的力称为卸料力,从凹模内向下推出制件或废料所需的力称为推料力,从凹模内向上顶出制件所需的力称为顶件力。 F 卸, F 推, F 顶 ,是由压力机和模具卸料,推料,顶件装置获得的,影响这些力的因素主要材料力学性能,材料厚度,模具间隙,凹凸模表面粗糙度。 落料力 t b (2) t b=(300)N=10N b=(300)N=10N b=(300)N=10N 买文档就送您 纸全套, Q 号交流 401339828 或 11970985 10 冲孔力 4 b=(300)N=10N 落料时 的卸载力 F 卸 K 卸 (3) 查表 K 卸 = =10N=10N =10N=10N =10N=10N 冲孔时的推件力: n 4 (4) 推K 推件力因数 由表 查得 推K = n=h/t, n=6/2=3 故 : F 推 =3 10N=10N 选择冲床时的总压力为 F 总 =2+4+ + + +F 推 =10N+10N+10 N+10N+10N+10N+10N+10N =10N 确定模具压力中心 按比例画出零件形状,选定坐标系 x y。如图所示,因零件左右,上下都对称,即 所以模具的压力中心也就是工件的圆心。 计算凸,凹模刃口尺寸 查表 间隙值 : , 由于此零件属于圆形结构 ,且结构相对简单 ,所以 对冲孔 用凸凹模分开的加工方法,其凸、凹模刃口部分尺寸计算如下 : 为保证新制造模具符合 m i nm a Z 凸凹 则有 : A = 0. 6 )(Z T (Z A = 0. 6 )( Z =文档就送您 纸全套, Q 号交流 401339828 或 11970985 11 T 0. 4 )(Z =附录 查得 18=表 因数 x=表 )()( 凸凸 i n ( 凹凸凹 对 42 外轮廓的落料 ,由于形状为圆形 ,故还是采用 凸 ,凹分开 加工方法 , 其凸、凹模刃口部分尺寸计算如下 : 孔 由附录 查得 32= 42= 查表 因数 x=表 )()( 凹凹 i 0 130()( 凸凹凸 )()( 凹凹 i 1()( 凸凹凸 对于零件的最外轮廓 ,由于形状相对来说比较复杂 ,材料也较薄 ,故采用凸 ,凹模配合加工方法 , 其凸、凹模刃口部分尺寸计算如下 : 当以凹模为基准件时 ,根据凹模磨损后的尺寸变化情况 ,将零件图中各尺寸进行分类 : 无 附录 得 42= 查表 因数 x= 落料 a ( X (5) 42 4 文档就送您 纸全套, Q 号交流 401339828 或 11970985 12 4 选择与确定 模具零部件 的结构与尺寸 作零件设计 模结构形式与固定方式 凸模的结构形式凸模的种类很多, 按凸模的工作断面分有圆形、方形、矩形和异形凸模; 。 此处,冲 孔 由于模具需要在凸模外面装顶件块 , 因此设计成直柱的形状 。 凸模的 固定方式 此处采用台肩固定方式, 凸模与凸模固定板之间的配 合关系为过渡配合( H7/7/为防止凸模从凸模固定板下部抽出,需在凸模头部制造一直径较大的台肩。凸模与凸模固定板装配后将上端磨平 。 凹模的刃口形式与固定方式 冲裁凹模的刃口形式有直刃口和斜刃口 两种。选用刃口形式时,主要应根据冲裁件的形状、厚度、尺寸精度以及模具的具体结构来决定, 考虑到此工件生产批量教大,所以采用刃口强度较高的凹模, 此处采用直刃口形式 , 刃口为直通式,强度高,修模后刃口尺寸不变。 其刃口形式见 下 图 3 凹模刃口 of 模的固定方式采用固定板固定,凹模与固定板采用过渡配合 H7/ 凸,凹模刃口尺寸的确定原则 A 落料模先确定凹模刃口尺寸,其标称尺寸应取接近或等于制件的最小极限尺寸,以保证凹模磨损到一定尺寸范围内,也能冲出合格制件,凸模刃口的标称尺寸应比凹模小一个最小合理间隙。 B 冲孔模先确定凸凹模刃口尺寸,其标称尺寸应取接近或等于制件的最大极限尺寸,以保证凸模磨损到一定尺寸范围内,也能冲出合格的孔,凹模刃口的标称尺寸应比凸模大一个最小合理间隙。 买文档就送您 纸全套, Q 号交流 401339828 或 11970985 13 C 选择模具刃口制造公差时,要考虑工件精度与模具精度的关系,既要保证工件的精度要求,又要保证有合理的间隙值。一般冲模精度较工件精度高 23 级。工件尺寸公差应按“入体”原则标注为单向公差,所谓“入体”原则是指标注工件尺寸公差时应向材料实体方向单向标注,即 :落料件上偏差为零,下偏差为负;冲孔件上偏差为零,下偏差为负。 模、凹模、 外形尺寸计算 1)冲孔凸模长度尺寸 凸模长度 : L=H 25 28 5 10=68中 凸 模固定板厚 度 凸模顶 料板厚 度 导尺厚度 H 附加高度 由于凸模结构的长径比 10 所以无需对其抗压强度和抗弯强度进行校核 。 2 凸凹模 由于此套模具采用的是套排复合冲裁,需要一次冲裁冲制出三个零件,所以凹、凸模均采用套筒式钢套镶合。 查表得,凸凹模的最小壁厚 a=凹模的最小直径 D=15实际凸凹模的最小壁厚为 小直径为 18符合强度要求。 内 凸凹模 和外凸凹模 采用固定板固定 ,固定板厚度为 25,采用落料和冲孔同时进故凸凹模的长度为 ; L=18 25 16=55 式中 凸凹模固定板厚度 橡胶厚度 卸料板厚度 中凸凹模安装在下模上, 也采用固定板固定, 料零件 和档料装置 设计 常见 导料零件包括导料板、导料销及 保证条料紧靠导料板一侧送 进的 侧压装置,买文档就送您 纸全套, Q 号交流 401339828 或 11970985 14 在本套模具中采用固定导料销做其导料零件,其 特点应用见下表。 表 2 导料销应用特点 2 of 件名称 导料方式 类型 应用场合 两个导料销同时使用, 应用灵活 广泛 , 导料销 且位于条料的一侧, 简单 ,常用于简单 通常前后导料销位于 模和复合模中 左侧;左右送料位于 后侧。 固定式 对于档料装置,此模具采用圆柱头固定挡料销,结构简单,制造方便。 料与出件装置 料装置 根据整个模具的结构安排,此处的卸料装置选用弹性卸料装置。 弹性卸料装置一般由卸料板、卸料螺钉和弹性元件组成, 卸料板孔与凸模之间的单边间隙一般为( ,。弹性卸料板在自由状态下高出凸模刃口面 料板的材 料同刚性卸料板。卸料板的外形尺寸与凹模周界相同,卸料板的厚度取 1015 件装置 此模具卸料机构复杂,上模除了有弹压卸料板 1 卸除外圈废料外,刚性打料机构通过打板 4,推板 5 传力到推杆 4 和推杆 8,件 21 直接打出冲孔废料,件 8 则再通过推杆 8打出零件 2,零件 1 和 3 留在下模,其顶出由内外顶料板 17 和 18 完成。由于件 17 底部不便安设顶杆,弹性力无法传到件 17,解决办法是,将凸凹模 16 的侧臂开三条纵向等高,周向均布的长形槽,连接销 9 穿过此槽将内外顶料板 17,18 刚性连接,使模具在工作时,外顶料板 18 能 通过连接销 9 带动内顶料板 17 同时作上下运动。要注意的是,件 16 侧臂上的槽长度要足够,防止工作时与件 9 干涉而破坏损坏模具,同时,还要保证件 16 刃口的强度。另外,件 9 与件 17,18 取较松的过度配合,其一端攻小螺孔,是为了拆卸方便。 料橡胶的设计 卸料橡胶的设计计算见如下。选用的 四 块橡胶板的厚度务必一致,不然会造成受力不均匀,运动产生歪斜,影响模具的正常工作。 由于该零件的材料厚度为 料较薄,所以模具采用弹性卸料装置,弹性元件买文档就送您 纸全套, Q 号交流 401339828 或 11970985 15 选用橡胶,其尺寸计算如下: 1)确定橡胶垫的自由高度0 (6) 5515.0(05(磨工作工由以上两个公式得 H。 2)确定橡胶垫的横截面积 A X (7) 查得矩形橡胶垫在预压量在 10%15%时的单位压力为 以 2 3428 A 3)确定橡胶垫的平面尺寸,根据零件的形状特点,橡胶垫的外形应为矩形,中间开有矩形孔以避让凸模。结合零件的具体尺寸,橡胶垫中间的避让孔尺寸为 455形暂定一边长为 100另一边长 b 为 0 55456 8 5 655451 1 050 橡胶垫的高径比在 间,所以选用的橡胶垫规格合理。橡胶的装模高度约为 25整,装模高度为 23 卸料板外形尺寸同凹模外形尺寸,厚度取 16并用四个卸料螺钉将其和橡胶固定于上模。 模架 通常所说的模架是由上模座、下模座、导柱、导套四个部分组成,一般标准模架不包括模柄。模架是整副模具的骨架,它是连接冲模主要零件的载体。模具的全部买文档就送您 纸全套, Q 号交流 401339828 或 11970985 16 零件都固定在它的上面,并承受冲压 过程的全部载荷。模架的上模座和下模座分别与冲压设备的滑块和工作台固定。上、下模间的精确位置,由导柱,导套的导向来实现。 根据模架的导向机构 摩擦性质的不同, 模架 分为滑动和滚动导向模架两大类。每类模架中,由于导柱的安装位置和导柱数量不同,又分为多种模架形式。冲模滑动导向模架有对角导柱模架、后侧导柱模架、 后侧导柱窄型模架、中间导柱模架、中间导柱圆形模架、四导柱模架 ;冲模滚动导向模架有对角导柱模架、中间导柱模架、四导柱模架、后侧导柱模架 。 滑动导向模架的导柱、导套结构简单,加工、装配方便,应用最广泛 (各类模架的主要特 点和应用场合见下表) 。 表 3滑动导向模架的主要形式、特点及应用 of 架形式 主要特点 应用场合 在凹模面积的对角线上,装有一个前导柱 适用纵向和横向送料, 和一个后导柱,其有效区在毛坯进给方向 用面宽,常用于级进模 滑动导向对角导柱模架 导套间。受力平衡,上模座在导柱上运 和复合模。 动平稳。 两导柱、导套分别装于上、下模座后侧, 可纵向、横向送料。 凹模面积是导套前的有效区域。可用于冲 主要适用于一般精 滑动导向后置导柱模架 较宽条料。送料及操作方便。由于导柱、 度要求的冲模,不适 装在一侧,会因偏心载荷产生力矩,上模 于大型模具。 座在导柱上运动不够平稳。 在模架的左、右中心线上装有两个不同尺寸 仅能纵向送料,常用 的导柱,其凹模面积是导套间的有效区域, 于弯 曲模和复合模。 滑动导向中间导柱模架 有导向 精度高,上模座在导柱上运动平稳 等特点。 模架的四个角上分别装有导柱。模架受力平 用于大型冲件,精度很高 滑动导向四角导柱模架 衡,导向精度高。 冲模,以及大批量生产的 自动冲压线上的冲模 针对此模具对于模架的选择 采用后侧导柱根据最大轮廓尺寸选项进行规格标准模板 ,上下模座 为 ,上模板厚 45模板厚 55 模座 材料: 铸铁 235、 度要求: 模座上、下表面的平行度应达要求,常公差等级为 4级。 买文档就送您 纸全套, Q 号交流 401339828 或 11970985 17 上模座导套孔的轴线垂直于上模座的上表面,下模座导柱孔的轴线垂直于下模座的下表面 ,且垂直度公差等级一般为 4级。 上、下模座的导套、导柱安装孔中心距必须一致,精度一般要求在 0. 02 模座的上、下表面粗糙度为 Ra l. 6 - 0. 8 m ,在保证平行度的前提下,可允许降低为 m。 通常,如果冲下的零件或废料需从下模座下面漏下时,则应在冲模的下模座上开一个漏料孔。如果压力机的工作台面上没有漏料孔或漏料孔太小,或因顶件装置安装影响无法排料,可在下模座底面开一条通槽,冲下的零件或料可以从槽内排出,故称排出槽。若冲模上有较多的冲孔,并且孔距离很近时,则可在下模座底 面开一条公用的排出槽 。 柱、导套 导 向零件是用来保证上模相对于下模的正确运动。模具中应用最广的导向零件是滑动导柱和导套。 其结构形式见下图。 图 4 导柱和导套 套: 选用 110 42。 导套内孔开有油槽,导套与导柱配合关系为间隙配合( H7/H6/导套与上模座之间配合关系为过盈配合( H7/由于过盈配合装配时孔有缩小的现象,所以 . 5 1 导柱: 选用 150。 导柱如上图 其只有一个尺寸,加工方便,但与上模座之间的过盈配合改为基轴制,配合关系为 R7/ 导柱、导套的装配关系: 导柱直径一般在 16 60 长度在 90320择导柱长度时,应考虑模具闭合高度的要求,即保证冲 模在最低工作位置(即闭合状态)。导柱的上端面与上模座上平面之间的距离不小于 10 15保证凸、凹模经多次刃磨而使模具闭合高度变小后,导柱也不会影响模具正常工作;而下模座下平面与导柱压入端的端面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 23以保证下模座在压力机工作台上的安装固定;导套的上端面与上模座上平面 之间的距离应大买文档就送您 纸全套, Q 号交流 401339828 或 11970985 18 于 23便排气和出油,如 下 图所示。 5 装配关系 of 导柱 、导套的材料及热处理: 导柱、导套一般选用 20钢制造。为了增强表面硬度和耐磨性,应进行表面渗碳处理,渗碳层厚为 0. 8 1. 2碳后的淬火硬度为 58 62 导柱的外表面和导套的内表面,淬硬后进行磨削,其表面粗糙度应不大于 般为 其余部分为 接与紧固零件 模具的连接与固定零件有模柄、固定板、垫板、销钉、螺钉等。这些零件大多有国家准,设计时可按国家标准选用。 (1)模柄 类型及应用场合: 旋入式: 下图 a)所示, 通过螺纹 与上模座连接,为防止松动,常用防转螺钉紧固。这种模柄装拆方便,但模柄轴线与上模座的垂直度较差,多用于有导柱的小型冲模。 压入式: 下图 b)所示, 它与模座孔采用过渡配合 H7/加销钉防转。这种模柄可较好保证轴线与上模座的垂直度。适用于各种中、小型冲模,生产中最常用。凸缘式: 下图 c)所示, 用 3 4个螺钉固定在上模座的窝孔内,模柄的凸缘与上模座的 窝孔采用 H7/用于较大型的模具 。 槽型模柄和通用模柄: 下图 d) 、 e) 所示, 均用于直接固定凸模,也称为带模座的模柄,它更换凸模方便,主要用于简单模。 买文档就送您 纸全套, Q 号交流 401339828 或 11970985 19 图 6 模柄 柄的选用: 首先应根据模具的大小及零件精度等方面的要求,确定模柄的类型,然后根据所选压力机的模柄孔尺寸确定模柄的规格。 选择模柄时 模柄安装直径 柄孔尺寸相适应。模柄直径 取 与模柄孔相等,采用间隙配合 柄长度 小于模柄孔深度 5 (2) 固定板 将凸模或 凹模按一定相对位置压人固定后,作为一个整体安装在上模座或下模座的板件上。模具中最常见的是凸模固定板,固定板分为圆形固定板和矩形固定板两种,主要用于固定小型的凸模和凹模。 固定板的设计主要有 以下几点: 1)凸模固定板的厚度一般取凹模厚度的 平面尺寸可与凹模、卸料板外形尺寸相同,但还应考虑紧固螺钉及销钉的位置。 2)固定板上的凸模安装孔与凸模采用过渡配合 H7/模压装后端面要与固定板一起磨平。 3)固定板的上、下表面应磨平,并与凸模安装孔的轴线垂直。固定板基面和压装配合面的表面粗糙度为 6一非基准面可适当降低要求。 买文档就送您 纸全套, Q 号交流 401339828 或 11970985 20 4)固定板材料一般采用 5钢制造,无需热处理淬硬。 (3)垫板 垫板的作用是直接承受和扩散凸模传递的压力,以降低模座所受的单位压力,防止模座被局部压陷。模具中最为常见的是凸模垫板,它被装于凸模固定板与模座之间。模具是否加装垫板,要根据模座所受压力的大小进行判断,若模座所受单位压力大于模座材料的许用压应力,则需加垫板。 垫板外形尺寸可与固定板相同,其厚度一般取 3l 0板材料为 45钢,淬火硬度为 4348 板上、下表面应磨平, 表面粗糙度为 6保证平行度要 求。另外 为了便于模具装配,钉通过孔也类似。 (4)螺钉与销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