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利用旅游推动乡村振兴工作总结_第1页
2018年利用旅游推动乡村振兴工作总结_第2页
2018年利用旅游推动乡村振兴工作总结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8 年利用旅游推动乡村振兴工作总结乡村旅游业,将旅游和扶贫相结合,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贫困群众的稳定增收,是实现精准扶贫的有效路径之一。位于石泉县的后柳镇,立足全域旅游规划,结合特色小镇和美丽乡村建设,迈出了旅游扶贫的铿锵脚步。找准产业定位 吸引能人返乡xx 镇 xx 村辖 3 个村民小组,1 个移民搬迁小区,共有 307 户 876 人。一直以来,村民以劳务输出和种养殖业为主要收入来源,产业分散不成规模,属于典型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营,整村贫困发生率高达39.7%。要实现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从而改变贫穷落后面貌,明确主导产业、找准发展突破口是关键。中坝村依托地处AAA 级景区后柳古镇和 AAAA 级景区中坝大峡谷之间的区位优势,确立了以农业为基础、旅游业为主导的总体发展规划思路。镇党委针对农村脱贫致富“发展缺项目、关键缺人才”问题核心,通过项目上吸引、环境上优化、政策上激励、行动上感召,积极动员外出能人陈国盛返乡创业,科学规划了中坝作坊小镇。该项目总投资 1 亿元,政府给予大力扶持,企业自筹 4000 万,政府捆绑项目投入 4000 万并帮助银行融资 2000 万;在项目争取、土地审批等方面予以政策倾斜;各职能部门通力配合,做好“小镇”外围景观的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做到了能人回得来、留得住、能壮大,有力带动了村域经济快速发展。做精做强景点 打造旅游品牌中坝作坊小镇按国家 AAAA 级景区标准来定位,总体建设布局是实施“12345”工程,即修建“一湖”即中坝河拦坝成湖、“一心”即游客接待服务中心、“一点”即移民搬迁安置点;“两场”即文化娱乐广场和生态停车场;“三园”即农业示范体验园、荷花鉴赏观光园和休闲亲子林果园;“四街”即陕南特色美食一条街、秦巴风情作坊一条街、民俗宾馆一条街、陕南特产一条街;“五化”即绿化、净化、美化、亮化、文化(农耕文化展示、民俗文化节目常态化演出和“茶乐”主题休闲店)。规划建设手工茶作坊、手工豆腐作坊、传统榨油、传统酿酒等 72 行传统行业展示体验项目;集中体现楹联文化、农业手工业文化、巷道文化、作坊文化,充分展示陕南特色民俗文化;增加漂流、游泳、露营、烧烤、果蔬采摘、篝火晚会等游客参与度高、趣味性强的游乐项目。助推生产要素激活 多元收入增长按照“中坝建景区、周边建园区、产品供作坊”总体发展规划,采取闲置资源入股、人才技术占股、集体经济注资、群众带资入企、订单农业生产等多种模式,将村级组织、能人企业和贫困群众有力地链接为一体,既盘活刺激各类生产要素竞相迸发,实现了“三变”,也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又推动了能人企业发展,实现了“三方”共赢。共组织 72 户农户将闲置门店采取租赁或资产入股的方式建成了七十二作坊,年收益租金和分红 150 余万元;集体注资 200 万元,年增加集体经济积累 20 万元;41 户贫困群众带资入企 205 万元,年增加财产性收入 20 余万元;流转土地 1500 亩,建成茶叶、林果、蔬菜园区 3 个,辐射带动周边 8 个村 600 余户(贫困户 168 户)发展订单牲畜 800 头、家禽 10 万羽、传统及特色种植 1000 余亩。600余人依托作坊小镇景区建设实现就业创业,贫困户年人均收入达 1万元以上。通过旅游与扶贫深度结合,发展红利与群众共享,实现了群众持续增收、稳定脱贫的目标。实现乡村文明新风,村域治理更优。随着一座古色古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