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_6354513_5.三点共线向量定理的妙用_第1页
1_6354513_5.三点共线向量定理的妙用_第2页
1_6354513_5.三点共线向量定理的妙用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 高考数学母题一千题 (第 0001 号 ) 三点共线向量定理的妙用 三点共线向量定理的应用视角 平面向量中的 三点共线定理 有许多方面的应用 ,探索其应用的视角是十分必要的 ,为此 ,深化 三点共线定理 如下 . 母题结构 :(共线定理 ):若 其中 O 不在直线 ,则 A、 P、 B 三点共线 且 + =1 = =母题 解 析 :由 + =1 (1 ( A、 P、 B 三点共线 ,且 =理可得 : =子题类型 :(2007 年江西高考试题 )如图 ,在 ,点 O 是 中点 ,过点 O 的直线 分别交直线 不同的两点 M、 N,若 则 m+n 的值为 . 解析 :由 点 O 是 中点 21(=22由 M,O,N 三点共线 2m+2n=1 m+n=2. 点评 :若 且 A,B,则 + =1,即由共线定理 ,可求线性表示中的系数和 . 子题类型 :(2010 年高考天津高考试题 )如图 ,在 ,C = 3 |=1,则 . 解析 :由 0;由 3 =- 3 , =3 (1- 3 ) 3 (1- 3 ) 3 (1- 3 ) 3 . 点评 :若点 点 且 = = 由此利用基底思 想 解题 . 子题类型 :(2010 年 台湾高校对澳门招生 试题 )在平行四边形中 ,点 E、 F 分别 在 ,1:2,:2:3,又 于 P,若 则 x+y= . 解析 :由 D,P,E 三点共线 ,设 (131 (1又 由 F,P,C 三点共线 ,设 (152 (1(=(1(131 =1 11 =21 x+y=32. 点评 :“两次共线”是解决两直线交点位置的有力方法 ,解题程序是 :利用 共线定理 和点在 两直线上 ,写 (或设 )出同一基底向量下的两线性表达式 ,然后根据平面向量基本定理的 唯一性得 :基底向量 对应系数分别相等 ,即可解决问题 . 列 : 1.(2002年新课程高考试题 )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己知两点 A(3,1),B(),若点 C = 其中、 R,且 + =1,则点 C 的轨迹方程为 ( ) (A)3x+2 (B)(+(=5 (C)2 (D)x+2 2.(2006 年江西高考试题 )己知等差数列 前 n 项和为 且 A、 B、 C 三点共线 (该直线不过点O),则 ) (A)100 (B)101 (C)200 (D)201 3.(2010 年同济大学保送生考试数 学试题 )记等差数列 前 n 项和为 、 B、 C 为三角形的三个顶点 在直线 D =则 . 4.(2010 年第 二 十 一 届“希望杯”全国数学邀请赛 (高一 )试题 )已知 等差数列 前 n 项和是 不经过点 O 的直线上的三点 A、 B、 C 满足 则 . 5.(2008 年广东高考试题 )在平行四边形 , 于点 O,E 是线段 中点 ,延长线与 于点 F,若a,BD=b,则 ( ) (A)41a+21b (B)32a+31b (C)21a+41b (D)31a+32b 6.(2009 年 中 华人民共和国普通高等学校联合招收华侨、港澳地区、台湾省 试题 )在 点 D、 E 分别在 ,满足 :22交于点 P, 则 ( , )=( ) (A)(72,74) (B)(71,72) (C)(41,21) (D)(154,158) 7.(2006 年第十 七 届“希望杯”全国数学邀请赛 (高 二 )试题 )如图 ,在 ,已知 2 3过 M 作直线交 P、 Q 两点 ,则 . 8.(2004 年全 国高中数学联赛 试题 )设 且 有 230 ,则 ) (A)2 (B)23(C)3 (D) 由 题知 点 C 在直线 AB:x+2 上 D). 由 A、 B、 C 三点共线 a1+ A). 由 a1+ 005. 由 a3+ a1+ 005. 由 4343(;令 43(=24(=2 4由 D,F,C 三点共线 2+4=1 =34 323131(3132a+ (B). 由 2 3232(=3132设 (3132= (21 32;由 D,P,C 三点共线 (21+32) =1 =76 76(3132 ( , )=(72,74) (A). 设 , ,则 由 3 4343(=43(3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