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煤耗因素汇总表_第1页
影响煤耗因素汇总表_第2页
影响煤耗因素汇总表_第3页
影响煤耗因素汇总表_第4页
影响煤耗因素汇总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影响煤耗因素汇总表序号 运行参数名称 影响煤耗值 (g/kw.h) 影响参数因数 控制措施 计算公式1 主汽压力上升 1MPa 1.65 煤耗下降主汽压升高会使汽机热耗下降,但一般情况下,运行时不宜超过设计值,以免控制不好,引起超压。详细的计算方法是对整个热力系统进行计算,先得到作功的变化和吸热量的变化,再得到煤耗的变化。或者由制造厂的修正曲线先得到热耗的变化,再得到煤耗的变化。并且还要考虑其他因素同时变化时,对主汽压引起变化的影响。粗略估算可采用下式:B*C1/(1+C1)/b/(1-e),B是煤耗,C1是主汽压对热耗的修正系数,b是锅炉效率,e是厂用电率。主汽压力下降 1MPa 1.89 煤耗上升运行时,对 80%以上工况尽量向设计值靠近,80%以下工况目标值不一定是设计值,目标值的确定需要通过专门的滑参数优化试验确定。估算公式与主汽压力上升相同。2 主汽温度每下降 10 1.26 煤耗上升主汽温偏低一般与过热器积灰、火焰中心偏低、给水温度偏高、燃烧过量空气系数低、饱和蒸汽带水、减温水门内漏等因素有关。运行时,应按规程要求吹灰、根据煤种变化调整风量、一、二次风配比。详细的计算方法是对整个热力系统进行计算,先得到作功的变化和吸热量的变化,再得到煤耗的变化。或者由制造厂的修正曲线先得到热耗的变化,再得到煤耗的变化。并且还要考虑其他因素同时变化时,对主汽温引起变化的影响。粗略估算可采用下式:B*C2/(1+C2)/b/(1-e),B是煤耗,C2是主汽温对热耗的修正系数,b是锅炉效率,e是厂用电率。序号 运行参数名称 影响煤耗值 (g/kw.h) 影响参数因数 控制措施 计算公式主汽温度每上升 10 1.14 煤耗下降主汽温升高会使汽机热耗下降,但一般情况下,运行时不宜超过设计值,以免控制不好,引起超温。估算公式与主汽温下降相同。3 再热汽温度每上升 10 0.91 煤耗下降再热汽温升高会使汽机热耗下降,但一般情况下,运行时不宜超过设计值,以免控制不好,引起超温。详细的计算方法是对整个热力系统进行计算,先得到作功的变化和吸热量的变化,再得到煤耗的变化。或者由制造厂的修正曲线先得到热耗的变化,再得到煤耗的变化。并且还要考虑其他因素同时变化时,对再热汽温引起变化的影响。粗略估算可采用下式:B*C3/(1+C3)/b/(1-e),B是煤耗,C1是再热汽温对热耗的修正系数,b是锅炉效率,e是厂用电率。再热汽温度每下降 10 0.99 煤耗上升再热汽温偏低一般与再热器积灰、火焰中心偏低、冷再蒸汽温度低、燃烧过量空气系数低、减温水门内漏等因素有关。运行时,应按规程要求吹灰、根据煤种变化调整风量、一、二次风配比、低负荷时滑压运行提高冷再热蒸汽温度。估算公式与再热汽温上升相同。4 再热器压力损失上升 1% 0.32 煤耗下降 再热压损与设计有关,运行中不可控详细的计算方法是对整个热力系统进行计算,先得到作功的变化和吸热量的变化,再得到煤耗的变化。或者由制造厂的修正曲线先得到热耗的变化,再得到煤耗的变化。并且还要考虑其他因素同时变化时,对再热压损引起变化的影响。粗略估算可采用下式:序号 运行参数名称 影响煤耗值 (g/kw.h) 影响参数因数 控制措施 计算公式B*C4/(1+C4)/b/(1-e),B是煤耗,C4是再热压损对热耗的修正系数,b是锅炉效率,e是厂用电率。再热器压力损失下降 1% 0.28 煤耗上升 再热压损与设计有关,运行中不可控 估算公式与再热压损上升相同。5 凝汽器真空下降 1kPa 2.6 煤耗上升引起凝汽器真空低的原因很多,总的来讲,与凝汽器传热系数、凝汽器热负荷、冷却水流量及温度、凝汽器内不凝结气体多少有关。运行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行调整:按规定投运胶球清洗装置;可根据循环水温度和机组真空情况决定循环水泵运行台数;做好无泄漏工作,对无防进水保护的疏水可人工关紧手动门;定期进行真空严密性试验,对于采用真空泵的机组,严密性试验结果0.8kpa/min 时,会对机组真空有较大的影响。运行中重点检查轴加水封是否破坏;适当提高低压轴封供汽压力,观察凝汽器真空是否有所提高;必要时进行真空系统检漏。详细的计算方法是对整个热力系统进行计算,先得到作功的变化,再得到煤耗的变化。或者由制造厂的修正曲线先得到热耗的变化,再得到煤耗的变化。并且还要考虑其他因素同时变化时,对真空引起变化的影响。粗略估算可采用下式:B*C5/(1+C5)/b/(1-e),B是煤耗,C1是真空对热耗的修正系数,b是锅炉效率,e是厂用电率。注:真空不同,每下降 1kPa 对煤耗的影响也不同;当真空较低时,再每下降 1kPa,对煤耗的影响要大得多。2.6g/kw.h 是在 80%以上负荷,额定真空附近的估算数据。6 机组转速下降 30r/min 煤耗上升 运行中不可控转速变化主要影响发电机效率,使发出的有功功率变化。可按照发电机转速效率关系曲线查出转速变化后的有功功率变化值,再计算煤耗的变化。7 主汽管道泄漏变化 1t/h 0.35 煤耗上升 做好无泄漏工作,对无防进水保 可按等效热降法,携带热量工质序号 运行参数名称 影响煤耗值 (g/kw.h) 影响参数因数 控制措施 计算公式护的主汽疏水可人工关紧手动门 出系统计算,计算公式不详细列出。8 再热冷段泄漏变化 1t/h 0.25 煤耗上升 做好无泄漏工作,对无防进水保护的冷再疏水可人工关紧手动门 可按等效热降法,携带热量工质出系统计算,计算公式不详细列出。9 再热热段泄漏变化 1t/h 0.32 煤耗上升 做好无泄漏工作,对无防进水保护的热再疏水可人工关紧手动门 可按等效热降法,携带热量工质出系统计算,计算公式不详细列出。10 给水管道泄漏变化 10t/h 0.28(最后高加出口) 煤耗上升 做好无泄漏工作 与泄漏位置有关,粗略估算,可按对应抽汽的 1015%计算11 厂用汽耗量变化 10t/h 1.68 低辅汽源 做好非生产用汽的管理工作 可按等效热降法,携带热量工质出系统计算,计算公式不详细列出。厂用汽耗量变化 10t/h 2.1 高辅汽源 做好非生产用汽的管理工作 可按等效热降法,携带热量工质出系统计算,计算公式不详细列出。厂用汽耗量变化 10t/h 2.5 冷段汽源 做好非生产用汽的管理工作 可按等效热降法,携带热量工质出系统计算,计算公式不详细列出。12 凝结水过冷度变化 1 0.04 过冷度增加,煤耗上升 控制好热井水位,真空系统严密性达到标准 可按等效热降法,纯热量出系统计算,计算公式不详细列出。13 给水温度下降 10 0.71 煤耗上升检查高加旁路阀是否泄漏,加热器进汽阀是否节流运行,抽空气是否正常,维持高加水位正常与最后高加端差上升,计算相同。14 凝汽器端差每增加 1 0.48(额定真空附近) 端差上升,煤耗上升 按规定定期投入胶球清洗装置,端差很大时,可考虑酸洗。端差增加 1,相当于排汽温度升高 1,额定真空附近约使真空下降 0.3kPa,可按真空下降计算。15 #3 高加上端差变化 10 0.71 端差上升,煤耗上升控制好水位,避免上游加热器温升不足;如加热器堵管严重,换热面积不足,可考虑更换。计算过程比较复杂,不是一个公式能概括的,不再列出16 #2 高加上端差变化 10 0.55 端差上升,煤耗上升控制好水位,避免上游加热器温升不足;如加热器堵管严重,换热面积不足,可考虑更换。计算过程比较复杂,不是一个公式能概括的,不再列出17 #1 高加上端差变化 10 0.19 端差上升,煤耗上升控制好水位,避免上游加热器温升不足;如加热器堵管严重,换热面积不足,可考虑更换。计算过程比较复杂,不是一个公式能概括的,不再列出序号 运行参数名称 影响煤耗值 (g/kw.h) 影响参数因数 控制措施 计算公式18 高加抽汽压力损失变化0.1MPa 0.07(额定工况附近) #3 高加 检查进汽门、逆止门开度,保证不节流压损增加相当于端差升高,可按端差增加计算;额定工况下,1 抽压损变化 0.1Mpa,端差约升高 1。高加抽汽压力损失变化0.1MPa0.08(额定工况附近) #2 高加检查进汽门、逆止门开度,保证不节流压损增加相当于端差升高,可按端差增加计算;额定工况下,2 抽压损变化 0.1Mpa,端差约升高 1.5。高加抽汽压力损失变化0.1MPa0.047(额定工况附近) #1 高加检查进汽门、逆止门开度,保证不节流压损增加相当于端差升高,可按端差增加计算;额定工况下,3 抽压损变化 0.1Mpa,端差约升高 2.5。19 加热器及管道散热损失变化1% 0.22(额定工况附近) #3 高加 做好抽汽管道及加热器的保温工作 可按等效热降法,纯热量出系统计算,计算公式不详细列出。加热器及管道散热损失变化1%0.18(额定工况附近) #2 高加 做好抽汽管道及加热器的保温工作可按等效热降法,纯热量出系统计算,计算公式不详细列出。加热器及管道散热损失变化1%0.13(额定工况附近) #1 高加 做好抽汽管道及加热器的保温工作可按等效热降法,纯热量出系统计算,计算公式不详细列出。20 高加水位低串汽 10t/h 0.52 #3 高加#2高加 计算过程比较复杂,不是一个公式能概括的,不再列出高加水位低串汽 10t/h 0.49 #2 高加#1高加 计算过程比较复杂,不是一个公式能概括的,不再列出高加水位低串汽 10t/h 0.62 #1 高加除氧器 计算过程比较复杂,不是一个公式能概括的,不再列出21 #3 高加切除 2.35 功率变化15.9MW 计算过程比较复杂,不是一个公式能概括的,不再列出#2 高加切除 5.39 功率变化24.6MW 计算过程比较复杂,不是一个公式能概括的,不再列出#1 高加切除 2.90 功率变化8.59MW 计算过程比较复杂,不是一个公式能概括的,不再列出22 定排泄漏量 10t/h 1.59 煤耗上升 做好无泄漏工作,保证定排各阀门严密性可按等效热降法,携带热量工质出系统计算,热量值按汽包压力对应饱和水焓计算,计算公式不详细列出。序号 运行参数名称 影响煤耗值 (g/kw.h) 影响参数因数 控制措施 计算公式23 连排泄漏量 10t/h 1.62 连排扩容器投入 做好无泄漏工作,保证定排各阀门严密性可按等效热降法,携带热量工质出系统计算,热量值按汽包压力对应饱和水焓计算,计算公式不详细列出。连排泄漏量 10t/h 0.44 连排扩容器不投入可按等效热降法,携带热量工质出系统计算,热量值按汽包压力对应饱和水焓计算,计算公式不详细列出。24 主汽减温水每增加 1% 0.16 煤耗上升 尽量从燃烧调整方面做工作,少用减温水 计算过程比较复杂,不是一个公式能概括的,不再列出25 再热汽减温水每增加 1% 0.86 煤耗上升 尽量从燃烧调整方面做工作,少用减温水 计算过程比较复杂,不是一个公式能概括的,不再列出26 飞灰含碳量每上升 1% 1.33 煤耗上升飞灰含碳量上升一般与入炉煤煤质、制粉系统投运方式、煤粉细度、火焰中心偏高、炉膛漏风、燃烧过量空气系数低等因素有关。运行时,应根据煤种变化调整风量、一、二次风配比。通过计算锅炉效率的变化得到,计算过程比较复杂,不是一个公式能概括的,不再列出27 炉渣含碳量每上升 1% 0.19 煤耗上升炉渣含碳量上升一般与入炉煤煤质、制粉系统投运方式、煤粉细度、火焰中心偏高、炉膛漏风、燃烧过量空气系数低等因素有关。运行时,应根据煤种变化调整风量、一、二次风配比。通过计算锅炉效率的变化得到,计算过程比较复杂,不是一个公式能概括的,不再列出28 排烟温度变化 10 1.66排烟温度上升,煤耗增高;排烟温度下降,煤耗减少排烟温度上升一般与火焰中心偏高、受热面集灰、燃烧过量空气系数偏大、尾部烟道再燃烧等因素有关。运行时,应根据煤种变化调整燃烧,按规定进行吹灰。通过计算锅炉效率的变化得到,计算过程比较复杂,不是一个公式能概括的,不再列出29 送风温度变化 10 0.56 运行中不可控 通过计算锅炉效率的变化得到,序号 运行参数名称 影响煤耗值 (g/kw.h) 影响参数因数 控制措施 计算公式计算过程比较复杂,不是一个公式能概括的,不再列出30 炉膛漏风率变化 10% 1.30 煤耗上升通过计算锅炉效率的变化得到,计算过程比较复杂,不是一个公式能概括的,不再列出31 燃料低位发热量变化1000KJ/kg 0.3 根据入厂煤煤质情况,做好入炉煤配煤工作通过计算锅炉效率的变化得到,计算过程比较复杂,不是一个公式能概括的,不再列出32 锅炉效率每下降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