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基金市场发展趋势美国共同基金在历经多次危机后,总能快速崛起的事实,以及中国经济逐渐回暖的信号,将会使中国基金行业迅速摆脱此次危机带来的影响,重新走上快速发展的轨道。一、美国共同基金虽历经多次经济金融危机,总能快速崛起美国共同基金走过 85 个年头,其间经历了多次股灾。在全球性的各次股灾中,资产缩水,投资回报率低下。但是,在每次股灾之后市场恢复一年左右,美国基金业都表现出更加强大的生命力和财富创造能力。研究发现,在过去 9 次熊市结束之后,标准普尔指数在其后的 12 个月平均涨幅达到 35.6。根据美国普信集团提供的数据显示,即使在 1987 年那次最严重股灾中受损最为严重的股票型基金,从 1987 年 10 月到 1988 年 3 月期间表现为资金净流出,但到了 1988 年 4 月份便重新表现为资金净流入。同时,整个股票基金的赎回占全部股票基金资产净值比重也相当小,只有 3多。2008 年,面对百年不遇的国际金融危机,美国股票市场大幅下跌、投资收益迅速下滑,美国共同基金仍表现出较强的稳定性。据统计,尽管 2008 年前 11 个月中有超过 2000 亿美元的资金从股票型基金中被赎回,但是全年赎回的资产量仅为美国基金业全部股票基金资产量的 1.3,且赎回趋势日渐减缓。2008 年 12 月美国共同基金净赎回 400 亿美元,其中股票型基金净赎回 120 亿美元。之后情况突然发生转折,2009 年 1 月份,美国共同基金获得约 83 亿美元的净申购(不包括 ETF、FOF 和货币基金) ,其中股票型基金净申购 59 亿美元。历经多次股灾仍然强劲发展,这对认识我国基金行业的发展规律无疑有着良好的借鉴意义。二、经济回暖信号与市场表现,都预示着中国基金业会很快摆脱危机的负面影响2009 年上半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139862 亿元,同比增长 7.1,其中,第一季度增长 6.1,第二季度增长 7.9,季度环比恢复正增长。股市开始回暖,上证综指已超过 3300 点大关,比 2008 年最低迷时期上涨了近 1 倍。而各基金公司 2009 年第一季度累计盈利 2966 亿元(包含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第二季度累计盈利 3469 亿元(包含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盈利能力逐季增加。2009 年两个季度共发行 57 只新基金,发行份额达 1511 多亿份,平均每只基金募集份额近 27 亿份。其中,第一季度发行 31 只基金,发行份额近698 亿份,平均每只基金募集份额近 23 亿份,比 2008 年第四季度多近 9 亿份;第二季度发行 26 只新基金,发行份额近 814 亿份,平均每只基金募集份额 31 亿多份,比第一季度多 8 亿份(见图 1)。图 1 每季度基金发行份额和平均发行份额数据来源:根据 Wind 资讯整理而成。从表 1 我们可以看到,2005 年和 2006 年基金表现为净赎回,但 2006 年净赎回份额已经很少。2008 年全球性金融危机下,我国基金表现竟然为 2066 亿份净申购,甚至比 2007 年的净申购份额还多。这说明经过一段时间的市场积累,中国基金投资者普遍采取了持有或重新申购的策略,此次金融危机并未在中国基金持有者中造成太大恐慌。进入 2009 年,才出现了净赎回,但净赎回份额也很快表现为逐季减少。人民银行于每季公布的全国城镇储户问卷调查综述显示:“投资意愿”已由 2008 年第四季度末的 29.1,上升到 2009 年第一季度末的 32.9、第二季度末的 37.9。可见,投资者信心已逐渐恢复,并不断增强。表 1 2004 年至 2008 年全部基金份额申购赎回情况 单位:亿份年份 总申购份额 总赎回份额 净申购赎回份额2004 836 822 142005 2494 2767 -2732006 2490 2520 -302007 6867 5156 17112008 7734 5668 2066三、与美国共同基金相比,中国基金业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即使在 2007 年基金大发展之时,中国基金业市场规模仍与同时期的美国有相当的差距。2007 年,美国共同基金规模与储蓄比为 7.51,而中国仅为 0.181;美国的基金市场规模占到该国 GDP 的 87.15,而中国仅为 13.30;美国基金市场规模占流通股市值的比例为 74.07,而中国仅为 37.83。从 1924 年发行第一只共同基金到现在,美国共同基金业已成为管理着近 12 万亿美元资产的美国最大金融机构,其中,股票基金、债券基金和货币市场基金分别占有大约 6 万亿美元、2 万亿美元和 4 万亿美元的资金。而中国 2007 年基金市场资产净值规模最大的一年里,也只有 3.28 万亿元,其中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债券型基金和货币市场型基金分别占有约 2.03 万亿元、1.05 万亿元、0.07 万亿元、0.01 万亿元和 0.11 万亿元。目前,美国共有 500 家左右的基金管理公司,提供 8000 只左右的共同基金。中国2008 年底只有 59 家基金管理公司,共管理着 439 只基金。另外,2008 年美国基金业的专户理财业务,以其优于共同基金的表现而受到关注。据晨星公司 2008 年的统计数据显示,按照股市和债市的 36 个分类,基金公司经营的专户理财在其中的 22 个分类中表现优于基金公司经营的共同基金。尤其是在其中更具有代表性的7 个市场大类中,专户理财全部战胜共同基金,平均收益差额为 2.89,差额最高的为中期债券类,高达 5.8,最低为外国大盘股类,也有 1.76。事实上,专户理财的表现总体上一直比共同基金好一些。美国基金业的专户理财已经开展了 50 多年,20 世纪 90 年代在美国得到迅速发展,据美国资产管理协会发布的统计,2007 年的专户理财规模已经达到 1 万亿美元。中国的专户理财业务于 2008 年初开闸,易方达、南方、嘉实等九家基金第一批获得基金专户理财资格,截至目前,已有 31 家基金公司获批专户理财资格。但面对特殊的市场环境、较高的业务门槛、投资者认识不足等因素的影响,开展实质性运作的却不足 10 家,已签约的实际规模不过 30 亿元。但值得关注的是,与美国专户理财表现类似,易方达基金公司首先公开宣布其专户理财的业绩跑赢了证券投资基金。中国基金业专户理财市场只是刚刚起步,尽管一诞生就面临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但凭借其自身的优势,以及一年来的业绩表现,其未来的发展前景将是乐观的。2009 年 6 月 1日,关于基金管理公司开展特定多个客户资产管理业务有关问题的规定开始执行,基金公司专户理财的门槛也由 5000 万元降低到 100 万元,这无疑更有利于中国基金业专户理财市场的发展。观察美国基金业的发展,中国基金市场将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潜力。伴随着基金业的发展壮大,商业银行基金托管和代销业务也必然迎来广阔的发展前景。四、纵观十年历程,中国基金业开始进入发展快车道从 1998 年 3 月第一只规范的封闭式基金开元设立,2001 年 9 月第一只开放式基金华安创新基金设立,截至 2008 年末,中国基金市场已经成立 439 只基金、2.6 万亿份基金份额、1.9 万亿元资产净值规模。尤其是近几年,中国基金业的发展非常迅速。如图 2 所示,2007 年出现爆发式增长,2008 年尽管遭遇百年不遇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基金资产净值出现缩水,但是净值规模仍远高于 2006 年,而基金份额却有增无减,始终处于向上发展的态势。图 2 1998 年至 2008 年基金市场发展情况数据来源:根据 Wind 资讯整理而成。在十年的发展中,中国基金业的年平均增长速度和年复合增长速度都比较高(见表 2)。其中,基金总只数的年平均增速为 28.6,基金份额的年平均增速为 88.1,基金资产净值规模的年平均增速为 106.7。基金总只数的年复合增速为 26.8,基金份额的年复合增速为 70.6,基金资产净值规模的年复合增速为 68.8。随着基数的增多,2008 年26.5的基金总只数增长率和 15.3的基金份额增长率表明,中国基金业在金融危机这一特殊年份中的表现是非常难得的。表 2 1999 年至 2008 年基金市场增速情况 单位: 年份 总只数 基金份额 资产净值规模1999 36.6 278.7 482.02000 -17.9 20.1 40.52001 15.2 43.2 -3.52002 34.0 65.5 47.52003 59.2 22.7 38.62004 48.7 102.6 92.62005 32.7 42.5 47.62006 39.5 32.0 80.02007 11.6 258.9 282.52008 26.5 15.3 -40.7年平均增速 28.6 88.1 106.7年复合增速 26.8 70.6 68.8数据来源;根据 Wind 资讯整理而成。2009 年上半年,尽管基金份额比年初减少了 2620 亿份,但基金只数增加了 53 只,比年初增长了 12,基金资产净值规模增加了 3659 亿元,比年初增长了近 19。从新成立基金的资金募集情况看,投资者认购情况良好,合计 1401 亿份,同比增长近 36。尤其是,2009 年 5 月 6 日长盛同庆可分离交易股票型基金的发行,更是让基金市场重现了2007 年才有的奇迹:发行规模过百亿、一天售罄。五、偏股型基金占绝对比重,投机心理较为普遍从图 3 中可以看到,截至 2008 年末,无论是按基金份额还是按基金资产净值规模、基金总只数标准来划分,五种类型基金中,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都占有绝对大的比重,约为 3/4,其余三种类型的基金占比非常少。这与美国共同基金各类型基金的比重稍有差别,即美国共同基金中货币市场型基金约占市场份额的 1/3,远远多于中国货币市场型基金所占比重。图 3 2008 年末各类型基金占比情况数据来源:根据 Wind 资讯整理而成。尽管 2008 年偏股型基金受挫,基金净值缩水最严重,但 2009 年前 6 个月新发行的基金中,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仍然占了主要的市场(见表 3)。其中,股票型基金发行只数占比近 46,混合型基金发行只数占比 23%;股票型基金发行份额占比近 52,混合型基金发行份额占比超过 17。股票型基金发行只数、发行份额均为最多,货币市场基金只发行了 2 只,但平均发行规模最大。表 3 2009 年上半年新发行各类型基金情况 总只数 占比 发行份额 占比 平均发行份额基金类型(只) () (亿份) () (亿份/只)股票型 26 45.61 783.94 51.87 30.15混合型 13 22.81 260.94 17.26 20.07保本型 0 0.00 0.00 0.00 0.00债券型 16 28.07 404.87 26.79 25.30货币市场型 2 3.51 61.73 4.08 30.87合计 57 100.00 1511.48 100.00 26.52数据来源:根据 Wind 资讯整理而成。可见,中国投资者出现了分化:大部分投资者更热衷于追捧高风险、高收益的偏股型基金,投机心理仍较为普遍;只有小部分投资者能较为稳定地持有货币市场基金;还有一部分投资者在特殊时期,转向货币市场基金、债券基金等,但短期性、不确定性较大,随时会更换基金类型。从各类型基金十年的发展历程来看,股票性基金发展最为迅猛,混合型基金次之,货币市场基金紧随其后,债券型基金 2007 年开始受瞩目,保本型基金停滞不前。2005 年,货币市场型基金规模略高于股票型基金,但 2006 年、2007 年随着股市进入大牛市,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得到长足发展,货币市场基金回落。2008 年转入熊市后,货币市场基金逐渐恢复元气,基金公司开始频繁发行债券型基金。进入 2009 年,偏股型基金因市场行情的好转,再次受到青睐,而货币市场基金却遭遇较大比例的赎回,份额和资产净值规模下滑较快。同时,不确定性和市场分歧的存在,使得债券型基金仍有一定的需求空间,但净值表现已明显不如偏股型基金。可见,中国基金市场对股票市场敏感度较高,偏股型基金与股市行情同步性较强,偏股型基金和货币市场型基金、债券型基金之间的替代现象较为明显,临时持有货币市场型和债券型基金倾向较多。六、投资者格局发生改变,个人成为基金市场主力基金作为一种有效的理财投资渠道,经过十年的发展历程,已经深入人心。基金投资者队伍迅速壮大,过去依托保险公司等机构投资者的格局,在 2006、2007 年个人投资者投资基金热情高涨的背景下发生改变,2006 年末中国开放式基金持有人数首次突破 1000 万户,而到 2007 年末个人投资者在开放式股票类基金持有的比例更是达到 90以上。个人投资者成为基金市场的主力。这对于做大零售业务的银行来说,无疑是一块巨大的蛋糕。从 2006 年和 2007 年迅速增长的基金代销金额和收入额看,也验证了这一结果。尽管 2008 年受股市下挫的影响,基金代销收入占银行中间业务收入的比重有所下降,但基金市场投资者格局个人化特点并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2008 年底个人投资者在开放式股票类基金持有比例为 86左右,只有轻微回落。2004 年以来,封闭式基金的机构投资者持有比例始终围绕在 50左右,但 2008 年个人投资者持有比例首次突破 60,新发行封闭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国际关系学院《列车牵引计算》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项目协调员面试实战模拟题及答案
- 2025年高级销售代表面试模拟题及参考答案全
- 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酒店营销》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水环境监测与评价模拟题集及答案集萃
- 安徽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早期教育概论》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三年级数学计算题专项练习汇编及答案集锦
- 五年级数学(小数除法)计算题专项练习及答案
- 广西西北师范大学北海附属中学等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解析版)
- 道德经章节深度解读与应用
- 车间现场品质培训
- 新教师职业素养提升培训
- 2025年高考英语全国一卷听力评析及备考建议
- 小学生课件藏文版下载
- 中试基地管理制度
- 2025至2030中国工业电机行业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
- 养老院电动车管理制度
- 2026届高考语文复习:辨析并修改病句
- 2025年区域卫生规划与医疗卫生资源优化配置的研究报告
- 养生馆转让协议书
- 南充市“十四五”现代物流产业发展规划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