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 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中国海洋大学生命学院汪小龙 I. 性别决定 性别也是一种表型,雌 /雄或男 /女之分其实是一对相对性状。也按孟德尔方式遗传, 1:1的性别比例实际上是一种测交结果,表明性别之一为纯合体,另一性别为杂合体。性别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 1. 性染色体的发现1891年,德国学者 Henking在半翅目昆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中发现一种异染色质,在一半的精子中含有,而另一半精子中则没有,并命名为 X染色体,意为 “未知染色体 ”。 1902年 C.E.McClung把 X染色体与昆虫的性别决定联系起来;1905年 E.B.Wilson 证明在半翅目和直翅目昆虫中,雌性个体具有两条 X染色体,而雄性个体只有一条 X染色体。2. 性染色体与常染色体 (sex-chromosome and autosome)与性别有关的一对形态、大小不同的同源染色体称为性染色体(XY或 ZW) ,除性染色体之外的其他染色体称为常染色体 (A)。 最新发现 XY染色体的同源部分和非同源部分是相间分布的。 3. 性别决定( sex determination) 1) 多数高等植物和低等动物 :雌雄同株 (体 ),无性别决定问题 2) 高等动物和某些植物 :多数为雌雄异体 (株 ),性别由性染色体的构成决定,可以分为:( 1) XY型性别决定:人类、哺乳类、两栖类、鱼类、昆虫、植物:如人类: 44A+XY( 2) ZW 型性别决定:鸟类、爬行类、鳞翅目昆虫:如家蚕:54A+ZW( 3 ) XO型性别决定:直翅目昆虫如蝗虫 ,蟋蟀 ,蟑螂等。 性染色体构成与性别3) 环境因素决定性别: 后螠( bonellia)是一种海生蠕虫,雌雄个体体型大小相差悬殊。 雄虫很小,生活在雌虫的子宫里面。幼虫在水中自由游泳,落在海底就发育成为雌虫,落在雌虫的口吻上就发育成雄虫。 4) 受精与否决定性别:蜜蜂:不受精的卵子发育成雄蜂 (n=16),受精的卵子 (2n=32)根据受到的 “待遇 ”发育成雌蜂(蜂皇)或者职蜂(工蜂):如果吃 5天蜂皇浆就发育成蜂皇,如果只吃 23天蜂皇浆就发育成职蜂(工蜂)II. 遗传的染色体学说 1902年美国 W.S.Sutton 和德国 T.Boveri发现孟德尔遗传因子与性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行为有着平行关系,各自独立地提出了细胞核的染色体可能是基因的载体的学说 即染色体遗传学说。1、遗传因子与染色体行为(1). 染色体成对存在,基因也是成对存在;(2). 在配子中每对同源染色体只有一个,也只有每对基因中的一个。(3). 个体中成对的染色体一个来自父本,一个来自母本,基因也是如此。 (4). 不同对的染色体和基因在减数分裂后期的分离都是独立分配的,可以自由组合。说明孟德尔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由于同源染色的分离导致等位基因的分离,并导致性状的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两对非等位基因分别处于两对非同源染色体上,由于同源染色体的分离、非同源染色体的独立分配,导致了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2.染色体学说对分离定律的解释 3.配子形成时染色体和基因的分离 中期 I 同源染色体配对 后期 I 同源染色体分向两极 末期 I 形成两个次级性母细胞 末期 II 形成四个配子 4.配子形成时染色体和基因的自由组合 中期 I 同源染色体配对 后期 I 同源染色体分向两极 末期 I 形成两个次级性母细胞 末期 II 形成四个配子 遗传的染色体学在 20世纪初引起了广泛重视,但是当时并没有得到直接证明。 必须将某一特定基因与某一特定染色体联系起来,或者将某一特定基因定位于某一特定染色体。第一个做到这一点的是美国的遗传学家和实验胚胎学家摩尔根和他的学生。III. 伴性遗传 1 . 摩尔根发现伴性遗传摩尔根利用果蝇进行遗传学研究,他发现果蝇是一种极好的遗传学实验材料,果蝇是一种双翅目昆虫,体型小,容易饲养,生活史短, 25C时 12天就可以完成一个世代,每个雌果蝇能产生几百个后代。 1909年,摩尔根 (Thomas Hunt Morgan)发现了一只白眼果蝇,利用这只不同寻常的果蝇,进行了一系列试验,发现了伴性遗传,发现了遗传学的第三大定律 连锁交换定律,并证实了遗传的染色体学说。大大地推进了遗传学的发展。 2. 伴性遗传现象:实验 :摩尔根将白眼雄果蝇与野生红眼雌果蝇杂交: P: 红眼 ( RR) 白眼 (rr) F1: 红眼 (Rr)( 白眼为隐性 ) 1237 F2: 红眼 :红眼 :白眼 :白眼 2459 1011 0 782红眼 :白眼 =3:1,雄 :雌 =1:1,都符合孟德尔比例。但是,白眼果蝇全部为雄性,雌果蝇全部为红眼,没有白眼雌果蝇,性别与白眼不能自由组合,这是无法解释的。 实验 :将上述 F1红眼雌果蝇与最初那只白眼雄果蝇进行回交(测交):T: 红眼 (来自 F1) 白眼 T1: 红眼 :红眼 :白眼 :白眼 计数 129 132 88 86比例: 1 : 1 : 1 : 1说明: 1. 红眼 :白眼 =1:1, : =1:1 2. F1红眼 为杂合子 , 白眼 为隐性纯合子,同时得到了白眼雌果蝇。 实验 :将测交一代白眼雌果蝇与另一纯种野生红眼雄果蝇杂交: P: 白眼 (rr) 红眼 (RR?) (纯种)F1: 红眼 (Rr) 白眼 (rr?)F2: 红眼 :红眼 :白眼 :白眼 比例: 1 : 1 : 1 : 1 1. F1出现交叉遗传 (Criss-cross inheritance),即父亲的性状传递给女儿,母亲的性状传递给儿子。 2. F2互交与实验 相同,说明 F1红眼 为杂合子 , 白眼 为隐性纯合子。 3. 白眼雌果蝇 (rr)与红眼雄果蝇 (RR)杂交,可得到白眼雄果蝇纯合子 (rr),说明红眼雄果蝇的基因型不可能是 RR。 3. 摩尔根的假设和解释摩尔根实验中出现了两个孟德尔定律无法解释的问题 :(1). 显性纯合体与隐性纯合体或杂合体杂交可得到隐性纯合体。(2).性状的遗传因性别而异,并出现交叉遗传现象。摩尔根以性染色体和性别决定的研究成果为依据,假设白眼基因位于 X染色体上( Xw),而 Y染色体上没有它的等位基因,由于雄果蝇性染色体为 XY,因此白眼雄果蝇的基因型为 XwY,是仅有一个白眼基因的隐性纯合子,而不是通常必须同时具有两个隐性等位基因才能构成隐性纯合子。实验 测交 : X X w 红眼 X wY 白眼 X +X w X +Y X w X w X w Y T1: 红眼 :红眼 :白眼 :白眼 计数 129 132 88 86 比例: 1 : 1 : 1 : 1 1. 红眼 :白眼 = 1:1, : = 1:1 2. F1红眼 为杂合子 , 白眼 为仅有一个白 眼基因的隐性纯合子实验 : P: 白眼 ( F1) 红眼 (纯种)X wXw X + YF1: 红眼 白眼 X + X w X w Y F2: X +X w X + Y X wX w X w Y 红眼 : 红眼 : 白眼 : 白眼 比例: 1 : 1 : 1 : 1 摩尔根的假设不仅合理解释了他的试验结果,而且可以预测白眼雌果蝇与白眼雄果蝇交配应该得到纯种白眼果蝇,可以代代相传: X wX wX w YX w X w:X w Y=1:1 试验结果与预测完全一致。 4. 伴性遗传的特点和遗传规律 像果蝇白眼性状这样由性染色体所携带的基因决定的性状,遗传时与性别相关联的遗传方式,又叫性连锁遗传。 1) 与非伴性遗传(常染色体遗传)相比与非伴性遗传(常染色体遗传)相比 ,伴性遗传具有如下伴性遗传具有如下 特点特点 : ( 1)决定性状的基因在性染色体上;( 2)性状的遗传与性别有关;( 3)正交与反交结果不同;( 4)表现特殊的交叉遗传和隔代遗传现象。2) 伴性遗传的遗传规律是:伴性遗传的遗传规律是:( 1)当同配性别 (XX)传递纯合显性基因,而异配性别传递纯合隐性基因时,F1都表现显性性状, F2分离比(显性 :隐性 =3:1);性别分离比为 1:1,其中隐性个体的性别与祖代隐性个体(外祖父)一样。( 2)当同配性别传递纯合隐性基因,而异配性别正常时,F1表现交叉遗传,F2性状分离比和性别分离比都是 1:1。 IV.人类的伴性遗传 人类的性染色体,即 X染色体和 Y染色体,长度不等,结构也不同,只有一部分是同源区域,另一部分是非同源区域。在男性体内减数分裂时非同源区域不能配对,存在于 X和 Y染色体非同源区域的基因往往只有一个拷贝,没有等位基因没有等位基因,表现为性连锁遗传,分别称为 X连锁 遗传和遗传 Y连锁遗传 . 1. X连锁隐性遗传 2. X连锁显性遗传3. Y连锁遗传 The traditional human karyotypes derived from a normal female and a normal male. 1、 X连锁隐性遗传 (sex-linked recessive inheritance, XR)隐性致病因子( c)位于 X染色体上,遗传特点是发病率有显著的性别差异,如果致病基因频率为 q,则男性发病率为 q7,女性发病率为 q2,在人群中男性患者( XcY)远远多于女性患者( XcXc),而且 q越小,女性患者越少见。例 1:红绿色盲 (color blindness),是一种常见的隐性伴性遗传病,患者不能辨识红色和绿色,红色觉和绿色觉基因座都定位于 Xq28,根据普查: 中国汉族男性发病率为 4.89%(1/20) ,大大高于女性发病率 0.7%(1/140) ,这是因为女性的性染色体是 XX,只有两个 XX都带有致病基因时才会患病,但是致病基因往往是以杂合状态存在于女性携带者体内,并且传递给她的儿子。 例 2:血友病 (hemophilia) 人类的血友病是人类主要的遗传性出血性疾病,这是由于患者体内控制凝血因子的基因发生突变,凝血因子缺乏,凝血机制破坏患者受到轻微损伤即可内外出血不止,甚至危及生命。缺乏凝血因子 VIII和和 IX分别称为 A型和 B型血友病, A型血友病占 85% 。患者男性多于女性,男性患者的双亲多表现正常,但其亲兄弟,舅父,姨表兄弟和外甥中常见患病者。这也是一种 X连锁隐性遗传病,隐性致病基因 (h)位于位于 X染色体上 (Xq28),遗传方式与色盲症相同。维多利亚皇室家族成员,由于近亲结婚,男性多有血友病患者。 2、 X连锁显性遗传 (sex-linked dominant inheritance, XD)例:抗维生素佝偻病( Vitamin D resistant rickets)患者只有少数为男性( XRY),多数为女性( XRXR XRXr),且多数为杂合子(XRXr), X染色体上显性基因 R使肾小管对磷的重吸收发生障碍,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不良,导致身材矮小,致病基因定位于 Xp22.2Xp22.1 ,其遗传方式为:3、 Y连锁遗传 (Y-linked inheritance)由于 Y染色体仅仅存在于男性体内,因而存在于 Y染色体非同源区域的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河北省霸州市2025年上半年事业单位公开遴选试题含答案分析
- 2025版龙门吊拆除现场安全管理及应急预案合同
- 2025年度户外运动设施防水施工及十年质保协议
- 2025版活动赞助商权益保障合同范本下载
- 2025年度体育场馆建设人工劳务外包合同模板
- 2025年度综合商业体短期租赁合同书
- 贵州省玉屏侗族自治县2025年上半年事业单位公开遴选试题含答案分析
- 2025电机产品国际认证与出口服务合同书
- 2025年度能源行业财务风险控制合同
- 贵州省凤冈县2025年上半年公开招聘村务工作者试题含答案分析
- 广东省体育行业劳动合同样本
- GB/T 2820.9-2024往复式内燃机驱动的交流发电机组第9部分:机械振动的测量和评价
- 2024年叉车司机N1特种作业取证考试题库(浓缩300题)
- 第10章 呼吸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课件
- 离子反应课件
- 激光振镜规范
- 踝关节镜护理课件
- 半导体产业链中的供应链管理与优化
- 混凝土强度评定表(自动计算)
- 篮球竞赛的医疗保障与急救应急
- 《礼仪与修养》 课件全套 第1-6课 彬彬有礼 美美与共-未来职场 礼仪润滑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