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大科研楼初稿_第1页
中科大科研楼初稿_第2页
中科大科研楼初稿_第3页
中科大科研楼初稿_第4页
中科大科研楼初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 科技研发楼 节能评估报告建设单位名称:评估单位名称:二一二年十二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科技研发楼项目节能评估报告法定代表人:佚名技术负责人:佚名评估项目负责人:评估报告完成日期:二一二年十二月评 估 人 员姓 名 职 称 专 业 签 字项目负责人项目组成员报告编制人报告审核人技术专家姓名: 签字姓名: 签字姓名: 签字姓名: 签字项目摘要表项目名称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科技研发楼项目项目建设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先进技术研究院 联系人电话节能评估单位 联系人电话项目建设地点 安徽合肥 所属行业 建筑业项目性质 新建 改建 扩建 项目总投资投资管理类别 审批 核准 备案项目概况建设规模和主要内容本项目规划用地面积:22689m 2、总建筑面积:65184m 2,本项目为中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的科技研发楼,包括化学实验楼、物理实验楼、裙房能源示范楼、餐厅三栋地上单体建筑,地下车库一层,地上最高十一层,地上总建筑面积约为50603m2,地下建筑面积约为 14581m2。主要能源种类 计量单位 年需要实 物量 计算用折标系数 折标煤量 ( tce)0.1229(当量值) 707.28电 万千瓦时 575.490.30695 (等价值 ) 1766.461.2143(当量值) 136.61天然气 万立方米 11.251.2143(等价值) 136.610.0857(当量值) 13.38水 万吨 15.610.0857(等价值) 13.38当量值 857.27项目年综合能源消费量项目年综合能源消费总量(tce ) 等价值 1916.45对所在地能源消费增量的影响项目能源消费增量占合肥市能源消费增量的比例 0.0148%,所占比例较小,对合肥市能源消费增量影响较小。对所在地能源消费影响对所在地完成节能目标的影响项目增加值能耗影响所在地单位 GDP 能耗的比例 n=0.08%,所占比例较小,对合肥市完成节能目标影响影响较小。可研报告提出的主要节能措施1、建筑部分:(1)总平面设计 各建筑单体间距和窗日照应满足规范要求。 建筑群的规划和布局有篮球自然通风,建筑物走向均为南向。(2)建筑单体设计 科技研发楼墙体采用无机保湿砂浆内保温,屋面采用岩棉保湿层,门窗均采用断热型铝合金型门窗,达到节约能耗的国家标准。 各研究科室主要采用分体式空调系统。 路灯使用光控、时控技术控制开关、采用节能光源。绿地采用自动喷淋系统。2、给排水部分 选用节水型洁具及配水件。 各用水部门均采用计量收费,分装水表。 消防水池设自洁消毒器,定期对水池除藻消毒,避免整池换水造成的浪费。 控制给水支管制水流速度,并在直线管段设置胀缩振动传递。 雨水利用:室外铺砌地面采用透水砖,室外绿地低于道路,雨水通过透水路面和绿地回渗地下,补充地下水量。3、电气部分 根据负荷分布情况,选取容量与电力负荷相适应的高效低能耗的节能型变压器。 合理设计供配电系统,变电所尽量靠近负荷中心,减少线路损失。 选用效率电动机,减少电动机的各部分损耗,提高电动机的功率。 选用节能高效光源及灯具,采用光电控制器。 选用成熟、有效、可靠的节电型低压电器。项目可研报告在节能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本项目目前尚处在项目研究和设计阶段,初步设计及施工图设计还未完全完成,部分细部方案尚难以确定,必须在下一步的设计中依据项目运行的需要对建筑内不同区域的用电负荷等进行详细计算,并在此基础上强化供电、供冷、供热、空气调节、照明等系统的节能设计。对于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未提及的节能设计内容,建议按本评估报告中的有关叙述,在基础设计及详细设计中给予落实。节能评估提出的主要节能措施一、 建筑节能1、屋面类型(自上而下)拟采用水泥砂浆(20.00mm)+酚醛屋面保温板或泡沫玻璃( 60.00mm)+沥青油毡、油毡纸(3.00mm)+沥青油毡、油毡纸(3.00mm)+水泥砂浆(20.00mm)+粉煤灰陶粒混凝土(=1700)(30.00mm)+ 钢筋混凝土( 120.00mm)+ 石灰水泥砂浆(20.00mm )。2、外墙类型(自外至内)3、拟采用聚合物抹面抗裂砂浆(5.00mm)+酚醛外墙保温板( 60.00mm)+煤矸石多孔砖(200.00mm)+水泥砂浆(20.00mm)。4、地面拟采用水泥砂浆(20.00mm)+细石混凝土( 内配筋)(40.00mm )+碎石、卵石混凝土(=2300)(200.00mm)。5、外窗(包括透明幕墙)拟采用隔热金属型材多腔密封 Kr=5.0W/(K)框面积 20%(6 高透光 Low-E+12 氩气+6 透明) ,传热系数 2.20W/m2.K,自身遮阳系数 0.62,气密性为 3 级,可见光透射比0.72。 二、电气节能一级负荷:物理、化学实验室用电。二级负荷:消防用电设备(消防水泵、消防电梯、排烟及正压送风机、消防安保控制中心)、应急照明、走道照明、弱电用电设备(安防系统用电、电子信息设备机房用电) 、客梯、排污泵、生活泵、变电所用电。三级负荷:照明、空调。本项目设计安装容量为 7000KVA,建议项目选择 4 台 SCB11-RL-1250KVA、2 台SCB11-RL-1600KVA 干式变压器。设计中采用节能高效荧光灯具,光源采用节能灯,电子镇流器荧光灯;地下停车库照明配电线路采用分组控制方式,便于现场灵活控制。变配电所的位置尽可能的接近负荷中心以减少供电线路的电能损失;变配电所内的变压器采用节能型的干式变压器;采用低压电容器补偿无功功率集中补偿方式,提高供电系统的功率因数,以减少线路和变压器的电能损失,提高功率因数。三、照明节能光源:室内外照明应选用发光效率高、显色性好、使用寿命长、色温相宜、符合环保要求的光源。室外照明装置应限制对周围环境产生的光干扰。道路照明选用LED太阳能照明光源。灯具控制:办公、设备用房就地控制,充分利用自然光,靠窗部位灯具单独控制;公共区域照明由建筑设备监控系统集中控制;车库车道照明采用分组集中控制;楼梯间采用红外线感应式自熄灯。 建筑照度标准值、照明功率密度:办公区域照度:300Lx 照明光源设备节能措施:办公室、实验室、停车库、设备房等采用 T5 或 T8 细管三基色荧光灯具为主;走廊等公共区域采用筒灯,以节能灯作为光源;地下汽车库等处均选用 T8 细管径型直管荧光灯。楼梯间等公共部位采用紧凑型荧光灯。 高效率节能灯具和附件选用:1)荧光灯均配电子镇流器,功率因数不小于 0.9。2)公共部位照明均选用高效率节能灯。 照明方式选用:1)对要求高照度的照明场所,采用混合照明方式。2)对工作位置密集场所,采用单独的一般照明方式。 公共部位(电梯前室除外 )照明采用节能自熄开关。 以高压深入负荷中心,减少电路损耗,降低电压损失。 在变电所低压侧集中进行无功补偿,补偿后高压侧的功率因数不低于 0.9。本项目照明形式分办公照明,应急照明(备用照明、疏散照明),装饰照明,室外照明。项目中,针对商场照明等部分进行了节能灯具的设计,照度标准参照国家民用建筑标准中的要求进行设计。4、 暖通节能在项目通风设计时,应该参考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和安徽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34/1467-2011)中有关“通风设计”中的内容。暖通空调系统包括空调系统、平时通风及防排烟系统、各无外窗的地下车库和设备用房的机械通风系统。暖通设备选用高效、节能的设备。建筑空调方式及其设备的选择,根据本工程情况,经技术经济分析,及用户对设备运行费用的承担能力综合考虑确定采用集中式空气调节器(机)进行空调,其能效比、性能系数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中的规定值。充分考虑其位置有利于空调器夏季排放热量、冬季吸收热量,并防止对室内产生热污染及噪声污染。科研楼空调设计设计采用分体空调。设计考虑预留空调室外机位和管道孔洞、空调室内机插座。1、空调系统设计 建议采用转速可控型冷暖分体式房间空调器。 空调冷凝水每层集中排至卫生间或通过立管有组织地排至室外。2、平时通风及防排烟系统设计1)防烟系统 楼道:前室及合用前室的通风,拟采用风机设置于屋顶层。 地下封闭楼梯间与上部楼梯间合用送风道。 前室及合用前室每层设正压送风口,风口前设电动阀,平时常闭。火灾时打开着火层及其上下相临层的电动阀。2)排烟系统 地下平时作为汽车库,设置机械排烟排风系统。排烟排风系统合用风机及风管。 地下汽车库设机械排烟系统,排烟量按 6 次/h 换气次数计算,汽车坡道自然补风。 地上房间及有窗走道采用自然排烟。可开启外窗的面积大于室内面积的 2%。3)平时通风系统 地下车库设置机械排烟排风系统。排烟排风系统合用风机及风管。 地下泵房按 5 次/h 计设置机械排风系统,开关站设置机械通风系统,通风量按设备发热量计算,保证其室内温度不大于 45C。 风机房,配电房,水泵房的排风管,及接入排风井道前的排风管道上均设防火阀。排烟风机前设置 280C 防火阀。 设置新风系统的区域排风量按新风量 90计。 水泵房排风量按 5 次/h 换气次数计算。 变配电房排风量按实际发热量计算。 公共卫生间排风量按 12 次/h 换气次数计算。 厨房排风量按 50 次/h 换气次数计算,补风按排风量 85考虑。 办公区域卫生间设机械排风系统,厨房预留排油烟井道。五、给排水节能给排水系统节能设计还应包括:(1)本工程由市政自来水供水,充分利用市政压力。(2)给水系统采用的管材、管件应符合现行产品标准的要求,宜选用管内壁光滑、阻力小的给水管材;(3)给水水嘴应采用陶瓷阀芯等密封性能好、能限制出流流率水嘴;(4)卫生器具和配件应采用节水型产品,不得使用一次冲水量大于 6L 坐便器;(5)公共卫生间宜采用红外感应水嘴和感应式冲洗阀小便器等节水器具。(6)雨水回收利用,用于绿化及道路浇洒以及室外景观用水。 (7)所有水泵、设备等采用低耗能产品。六、项目中的太阳能热水系统设计应执行安徽省地方标准太阳能利用与建筑一体化技术标准DB34/854-2008。七、建议建设单位在建筑的屋顶设置屋顶绿化,增加绿化面积,以减少热岛现象。项目是一个城市综合体项目,因而良好的节能管理是项目建成后的主要工作之一。应联各用能单位和物业管理部门,加强节能管理工作,加强对用能单位的节能宣传;在项目中实施水、电、气三种能源的二级监测系统,积极做好能耗监测和统计工作,定期检查公共用能设备、用能管道和线路,对损坏的公共用能设备、用能管道和线路进行及时的维护,杜绝“跑、冒、滴、漏” 现象的发生。目 录前言评估的目的和意义 1评估过程 1第一章 评估依据 .31.1 评估范围和内容 31.1.1 评估对象和内容 31.1.2 评估方法 41.2 评估依据 41.2.1 国家现行的法律、法规、规章 41.2.2 国家现行的相关规范、产业政策、准入条件 51.2.3 地方有关规定 51.2.4 技术导则和技术规范 61.2.5 行业标准和技术规定 61.2.6 相关终端用能产品能耗标准 71.2.7 其他相关资料 71.3 编制原则 7第二章 项目概况介绍 .92.1 建设单位基本情况 92.2 项目基本情况 .102.2.1 建设规模及内容 .102.2.2 投资规模和资金筹措方案 .102.2.3 项目建设进度计划 .112.3 项目用能情况 .112.4 项目所在地能源供应条件及消费情况 .122.4.1 项目使用能源品种的选用原则 .132.4.2 项目所在地的能源、资源供应条件 .13第三章 项目建设方案节能评估 203.1 项目选址、总平面布置节能评估 .203.1.1 项目选址评估 .203.1.2 总平面布置评估 .203.2 建筑与建筑热工设计方案评估 .253.2.1 评估依据 .253.2.2 住宅建筑 .253.2.3 公共建筑.283.3 机电系统技术方案与设备节能评估 .313.3.1 暖通方案与设备节能评估 .313.3.2 给排水系统方案与设备节373.3.3 电气系统方案 .413.4 本章评估小节 .46第四章 节能措施评估 474.1 节能技术措施概述 .474.2 节能管理措施评估 .474.3 单项节能工程 .484.3.1 总平面布置 .484.3.2 建筑与建筑热工设计 .484.3.3 暖通系统 .514.3.4 给排水系统 .524.3.5 电气系统 .534.4 能评阶段节能措施评估 .544.4.1 建筑专业 .544.4.2 暖通空调、给排水专业 .554.4.3 电气专业 .614.4.4 运行管理 .654.4.5 施工 .654.5 节能措施效果评估 .684.6 本章评估小结 .68第五章 项目能源利用状况核算.。695.1 项目能源消耗量及能源消费结构 .695.2 能源加工、转换、利用情况评估 .705.2.1 “御华府 ”用能估算 .70第六章 项目能源消费及能效水平评估 776.1 项目对所在地能源消费增量的影响评估 .776.2 项目对所在地完成节能目标的影响评估 .776.3 项目能源供应条件及落实情况 .796.4 本章评估小结 .81第七章 结论.82附 录84附录一 总平面布置图附录二 能量平衡表附录二 能源流向图前 言评估的目的和意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科技研发楼项目是一个新建项目。为确保项目符合国家、地方产业结构调整政策及有关节能降耗减排规定,确保固定资产投资合理应用,促进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根据国家节能中心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工作指南(2011年本) 、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办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 安徽省节约能源条例等相关文件的要求,需对该项目评估;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产业政策和节能标准以及行业规范,对该项目进行节能评估。开展节能评估工作,有利于促进科学合理利用能源,从源头杜绝能源浪费,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有利于固定资产投资合理利用,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提供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科技研发楼项目申请报告等相关材料以及建设单位的要求,编制了本报告书。评估过程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的委托,承担本项目节能评估报告编制工作,项目组为了项目的正常进行,制定节能评估报告编制过程,如图 1-1 所示。能评项目确定制定工作方案成立编制小组调阅资料及数据收集现场勘察、调研提出节能措施评估结论编制评估报告专家审核修改评估报告图 1-1 节能评估报告编制流程中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科技研发楼项目节能评估报告书 第 1 章 评估依据1第 1 章 评估依据1.1 评估范围和内容1.1.1 评估对象和内容本报告的评估对象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科技研发楼项目,该项目为新建项目。项目位于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区,交通方便,环境优越。地上新建化学实验楼、物理实验楼、裙房能源示范楼、餐厅,三栋单体建筑,地上最高十一层,地下车库一层。本项目规划用地面积22689平方米,总建筑面积65184平方米,地上总建筑面积50603平方米。物理实验楼建筑面积22011平方米,化学实验楼建筑面积21533平方米,能源示范楼建筑面积4039平方米,餐厅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投资10亿元,建设周期为5年。根据国家、地方以及行业有关节能法律法规等,对该项目进行节能评估,其目的是对项目的用能状况进行全面分析。具体内容如下:(1)项目能源消耗和能效水平评估;(2)能源供应及消费总体评估,包括:项目所在地能源供应总量及构成;项目能源供应条件及落实情况;可能出现的问题及风险分析;(3)项目对所在地能源消费的影响评估。包括项目能源消费对所在地能源消费增量的影响预测,项目能源消费对所在地中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科技研发楼项目节能评估报告书 第 1 章 评估依据2完成节能目标的影响预测;(4)项目建设方案节能评估,包括项目选址、总平面布置节能评估,建筑本体、建筑用能系统节能评估;(5)主要耗能设备节能评估。1.1.2 评估方法节能评估以标准对照法为主,即通过对照相关节能法律法规、政策、技术标准和规范,对项目的能源利用是否科学合理进行分析评估。其中,公共建筑要满足安徽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34/14672011) 。1.2 评估依据1.2.1 国家现行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有关规划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2008 年最新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 (2011-05-20)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版 2011 最新修改) 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 (国发200628 号) 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 (国家发改委发改环资20042505 号)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节油节电工作的通知 (国发200823) 安徽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DB34/1467-2011) 安徽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DB34/1467-2011) 建设部关于贯彻的实施意见(建科2006231 号) 关于进一步明确民用建筑外保温材料消防监督管理有关要求通中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科技研发楼项目节能评估报告书 第 1 章 评估依据3知 (公消201165 号)1.2.2 国家现行的相关规范、产业政策、准入条件 国务院关于发布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的通知 (国发200540 号)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2011 版 (国发20119 号) 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 (资源与发展 2007 年 01) 国家鼓励发展的资源节约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技术 (国发200565 号) 国家发改委关于加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工作的通知(发改投资20062787 号)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指南的通知(发改环资200721 号) 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 (国发200715 号)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工作指南(2011 年本) (国家节能中心) 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 (国务院令 293 号) 民用建筑能效测评标识技术导则 (建科2008118 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能源效率标识的产品目录(第七批) (国家发改委 2010 年第 28 号)1.2.3 地方有关规定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文件编制要点及示例(电气)中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科技研发楼项目节能评估报告书 第 1 章 评估依据411CD008-4 安徽省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 (2010 年 8 月) 安徽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DB34/1467-2011)1.2.4 技术导则和技术规范 综合能耗计算通则 (GB/T2589-2008) 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与管理通则 (GB/T17167-2006) 用能设备能量平衡通则 (GB/T2587-2009)1.2.5 行业标准和技术规定 安徽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DB341467-2011) 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T50033-2001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50019-2011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 城镇燃气设计规范 GB50028-2006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2009 年版)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 年版) 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 JGJ144-2008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 建筑外窗保温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84842008 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 7106-2008 建筑幕墙物理性能分级GB/T15225-94中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科技研发楼项目节能评估报告书 第 1 章 评估依据51.2.6 相关终端用能产品能耗标准 普通照明用双端荧光灯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 19043-2003 普通照明用自镇流荧光灯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 19044-2003 单端荧光灯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GB 19415-2003 转速可控型房间空气调节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GB21455-2008 通风机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GB19761-2005 清水离心泵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GB19762-2005 零过渡过程低压动态无功功率补偿装置GB/T25839-20101.2.7 其他相关资料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节能专篇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科技研发楼项目申请报告 合肥市城市总体规划 (20062020年) 合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1.3 编制原则(1)项目应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本市有关规定;(2)项目应符合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和行业节能设计规范;(3)项目应与所在地能源供应状况相适应,其用能总量及用能种类应合理;(4)项目的设计应采用先进工艺技术,其设备、工艺和材料,其限中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科技研发楼项目节能评估报告书 第 1 章 评估依据6定值应达到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标准;(5)项目应严格执行国家明令推广或淘汰的设备、产品目录;(6)分析项目的能耗指标、采用的节能技术措施和预期达到的节能效果;(7)项目应遵守节能相关法律、法规或国家有关部门规定的其他内容。中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科技研发楼项目节能评估报告书 第 2 章 项目概况介绍7第 2 章 项目概况介绍2.1 建设单位基本情况(1)建设单位名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2)建设性质:新建(3)行业类别:(4)法定代表人:(5)注册资本:(6)建设单位简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由中科院、安徽省、合肥市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四方共建,2012年7月28日在合肥市高新技术开发区奠基。研究院规划占地面积2000亩,总面积38.5万平方米,投资约30亿元,建成后可容纳5000名工程硕士、工程博士在读,将成为集教学、科研及应用于一体的高端科研机构。研究院致力于打造具有国际影响的高端应用人才引进和培养基地、先进技术成果转化基地、高技术产业孵化基地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高地,聚焦政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通过对接中国科学院各科研院所、对接中科大海内外校友、对接国际优质科教资源、对接区域发展战略等四个对接,实现协同创新,努力建成省院共建、市校合作的国家级协同创新平台。中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科技研发楼项目节能评估报告书 第 2 章 项目概况介绍82.2 项目基本情况2.2.1 建设规模及内容项目建设主要内容包括:本项目包括化学实验楼、物理实验楼、裙房能源示范楼、餐厅三栋地上单体建筑,地下车库一层,地上最高十一层,地上总建筑面积约为 50603 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约为14581 平方米,容积率 2.29,绿地率 29.13%。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见表 2-1。表 2-1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汇总表用地面积 22689 平方米 建筑占地面积 7537 平方米 绿地及水面面积 6610 平方米 道路场地面积 8542 平方米 总建筑面积 65184 平方米 地上总建筑面积 50603 平方米 其中 化学实验楼 21533 平方米 物理实验楼 22011 平方米 能源示范楼 4039 平方米 餐厅 3000 平方米 地下总建筑面积 14581 平方米 容积率 2.29 建筑密度 33.22% 绿地率 29.13% 主楼建筑高度 最高 49.7 米主体 11 层,餐厅、裙房能源示范楼 3 层 建筑层数 地下一层 机动车总停车数 276 辆 地面停车数 38 辆 其中 地下一层停车数 238 辆 自行车总停车数 326 辆 地面停车数 68 辆 其中 地下一层停车数 258 辆 中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科技研发楼项目节能评估报告书 第 2 章 项目概况介绍92.2.2 投资规模和资金筹措方案本项目建设总投资10亿元,投资由工程费用、设备费用、安装费用、其他费用及基本预备费组成。估算范围为基地范围内的商业、住宅、地下室的土建费用,设备费用,安装费用,土地出让费用,绿化及相关配套等,估算项目总投资10亿元。项目资金筹措渠道为:全部由项目建设单位自筹。2.2.3 项目建设进度计划为保质保量完成工程,本项目决定采取分期施工方式。本项目工程计划自 2012 年 10 月开工(包括项目前期工作) ,至2017 年 9 月全部竣工,总工期 5 年。为了节约投资,决定分区分阶段开发。据市场分析,预计每期推出商品房有 50%可采用分期付款的形式预售,按市场吸纳能力及公司开发能力、资金筹措的可能性,本项目工程开发建设进度计划安排,如下1、项目报告:2012 年 10 月至 11 月;2、项目审批:2012 年 11 月;3、规划设计:2012 年 11 月至 12 月;2.3 项目用能情况本项目的能源消耗种类主要有电力、天然气和耗能工质自来水中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科技研发楼项目节能评估报告书 第 2 章 项目概况介绍10表 2-2 项目能源流向图购入存储 加工转换 输送分配 终端使用电力 变电站照明插座采暖空调其他配套设施物理实验楼化学实验楼能源示范楼餐厅水损失26.44 万 kwh损失9.45 万 kwh损失0.16 万吨购入575.49 万 kwh购入15.61 万 t3.3 万 t/年3.3 万 t/年1.65 万 t/年1.98 万 t/年天然气损失0.49 万吨购入11.25 万 m3电梯生活用水11.25 万 kwh/年空调补水绿化车库及道路未预见水量1.98 万 t/年0.99 万 t/年0.99 万 t/年1.42 万 t/年109.64 万 kwh/年147.21 万 kwh/年114.14 万 kwh/年50.25 万 kwh/年19.36 万 kwh/年99 万 kwh/年中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科技研发楼项目节能评估报告书 第 2 章 项目概况介绍112.4 项目所在地能源供应条件及消费情况2.4.1 项目使用能源品种的选用原则项目建设用地周边的市政基础设施完善,通信、电力、有线网络、给水、排水等市政设施较为齐全,可以满足项目建设的需要。项目根据国家和合肥市的相关节能与环保政策,本着环保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以及因地制宜的原则,结合建筑定位和外线条件等具体情况选择能源形式。(1)夏季制冷和冬季采暖的能源原则上采用电力;(2)天然气供职工餐厅烹饪、热水使用; (3)其它动力设备均采用电力作为能源供应;(4)室内照明采用市政供电;(5)绿化及道路浇洒优先使用雨水。2.4.2 项目所在地的能源、资源供应条件2.4.2.1 项目所在地简介合肥是安徽省省会,位于中国中部(北纬 32、东经 117) ,长江淮河之间、巢湖之滨,通过南淝河通江达海,具有承东启西、接连中原、贯通南北的重要区位优势,是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信息、金融和商贸中心,也是全国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安徽省第一大城市,中国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国家级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核心城市、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成员城市。中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科技研发楼项目节能评估报告书 第 2 章 项目概况介绍122.4.2.2 项目所在地气候情况合肥地处中纬度地带,位于江淮之间,全年气温冬寒夏热,春秋温和,属于暖温带向亚热带的过渡带气候类型,为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5.7度,降雨量近1000毫米,日照2100多个小时。根据安徽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34/1467-2011资料显示,合肥市主要气象参数如表2-5所示:表 2-5 合肥市室外主要气象参数室外计算(干球)温度(C ) 室外计算相对湿 (%) 室外风速 (m/s )采暖 冬季通 风 夏季通 风 冬季空气调节 夏季空气调节 冬季空气 调节 最热月 平均 冬季 夏季1 2 3 4 5 6 7 8 9-1.13 2.65 30.79 -3.29 34.86 76 80 2.7 2.9续表 2-5主要风向及频率 年主导风向及其频率 大气压力冬季风向冬季频率( %)夏季风向夏季频率(%)风向 频率(%) 冬季 夏季冬季日照率(%)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ENENNWNW1088SESE1010ENEEESE988102.2 101.1 40.3续表 2-5累年最冷月 1 月温度(C) 累年最热月 7 月温度( C)平均 平均最高 平均最低 较差 平均 平均最高 平均最低 较差21 22 23 24 25 26 27 282.6 6.8 -0.5 7.3 28.1 32.0 24.8 7.2中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科技研发楼项目节能评估报告书 第 2 章 项目概况介绍132.4.2.3 项目所在地能源供应及资源情况(以下信息来源于网上搜索)1、供电 本地区基础设施较齐全,电力设施齐全,供电充足,现有配电能力完全可以保证本项目用电需要,用电无需增容。10kV电源由示范区内规划的110kV/10kV变电站引来。一级负荷的两路电源分别由两个不同的110kV变电站供给。2、供水该项目所需用水由合肥市自来水公司供给,可从就近的市政供水管网接入即可满足项目用水需求。合肥市境内水资源丰富,境内供水管网已经覆盖全区。合肥市自来水厂共4个,分别为二厂、三厂、四厂和五厂,综合生产能力达87.5万m/d,供水总量达23791万m,目前高新区的供水现状主要来源于二水厂和五水厂。二水厂通过长江西路DN400管道和黄山路 DN600管道,供水能力分别为 1.3万m/d和2.4万m/d;五水厂主要通过习友路 DN80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