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位建筑大师最精辟赏析_第1页
五位建筑大师最精辟赏析_第2页
五位建筑大师最精辟赏析_第3页
五位建筑大师最精辟赏析_第4页
五位建筑大师最精辟赏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五位建筑大师分析现代建筑五位建筑大师:格罗皮乌斯、勒柯布西耶、密斯凡德罗、赖特、阿尔瓦阿尔托格罗皮乌斯:建筑思想:格 罗 皮 乌 斯 积 极 提 倡 建 筑 设 计 与 工 艺 的 统 一 , 艺 术 与 技 术 的 结 合 , 讲究 功 能 、 技 术 和 经 济 效 益 。 他 的 建 筑 设 计 讲 究 充 分 的 采 光 和 通 风 , 主 张 按 空间 的 用 途 、 性 质 、 相 互 关 系 来 合 理 组 织 和 布 局 , 按 人 的 生 理 要 求 、 人 体 尺 度来 确 定 空 间 的 最 小 极 限 等 。格 罗 皮 乌 斯 力 主 用 机 械 化 大 量 生 产 建 筑 构 件 和 预 制 装 配 的 建 筑 方 法 ,他 创 立 包 豪 斯 学 校 等 在 现 代 建 筑 教 育 上 的 贡 献 是 被 一 致 肯 定 的 。 格 罗 皮 乌斯 参 加 发 起 组 织 现 代 建 筑 协 会 , 传 播 现 代 主 义 建 筑 理 论 , 对 现 代 建 筑 理 论 的发 展 起 到 重 要 作 用 。在 1914 年 发 表 的 包 豪 斯 纲 领 和 格 罗 皮 乌 斯 宣 言 中 有 两 个 指 导 思 想 :第 一 , 综 合 全 部 造 型 活 动 , 使 之 凝 集 于 建 筑 之 下 , 创 造 绘 画 、 雕 塑 、 建 筑 为一 体 的 统 一 艺 术 。第 二 , 造 型 活 动 的 基 础 是 手 工 艺 , 美 术 家 都 必 须 重 新 回 到 手 工 艺 ( 或 手 工 劳动 ) 中 来 。 从 而 创 立 了 一 个 全 新 的 教 育 体 制 。代 表 作 品 分 析 :包 豪 斯 校 舍 概 要 :包 豪 斯 校 舍 由 教 学 楼 、 实 习 工 厂 和 学 生 宿 舍 三 部 分 组 成 。 空 间 布局 的 特 点 是 根 据 使 用 功 能 组 合 为 既 分 又 合 的 群 体 , 既 独 立 分 区 , 又 方 便 联 系 。教 学 楼 与 实 习 工 厂 均 为 四 层 , 占 地 最 多 。 宿 舍 在 另 一 端 , 高 六 层 , 连 接 二 者的 是 两 层 的 饭 厅 兼 礼 堂 。 居 于 群 体 中 枢 并 连 接 各 部 的 是 行 政 、 教 师 办 公 室 和图 书 馆 。 建 筑 占 地 面 积 为 2630 平 方 米 。形 式 特 点 :这 样 不 同 高低 的 形 体 组 合 在 一 起 , 既创 造 了 在 行 进 中 观 赏 建 筑群 体 给 人 带 来 的 时 空 感 受 ,又 表 达 了 建 筑 物 相 互 之 间的 有 机 关 系 , 更 体 现 了“包 豪 斯 ”的 设 计 特 点 :重 视 空 间 设 计 , 强 调 功 能与 结 构 效 能 , 把 建 筑 美 学同 建 筑 的 目 的 性 、 材 料 性能 、 经 济 性 与 建 造 的 精 美直 接 联 系 起 来 。在 这 里 格 罗 皮 乌 斯 首次 提 出 了 建 筑 要 从 内 向 外设 计 的 思 想 , 即 先 确 定 各部 分 的 功 能 , 再 确 定 相 互之 间 的 关 系 和 联 系 , 最 后确 定 整 体 的 外 观 。 在 构 图 上 他 大 量 使 用 不 对 称 构 图 , 主 要 入 口 也 不 只 一 个 。虽 然 整 个 建 筑 没 有 使 用 任 何 装 饰 , 但 各 部 分 之 间 的 高 低 错 落 , 自 然 具 有一 种 和 谐 的 外 貌 。 更 由 于 他 大 量 使 用 了 钢 筋 混 凝 土 及 其 它 工 艺 , 近 万 平 方 米的 建 筑 , 整 体 造 价 仅 每 立 方 米 7 美 元 左 右 ( 当 时 货 币 ) 。 校 舍 建 成 后 , 格 罗 皮 乌 斯 作 为 校 长 , 对 创 造 新 的 教 育 体 系 作 出 更 伟 大 的贡 献 , 其 意 义 也 远 远 超 过 一 两 座 建 筑 物 的 设 计 与 建 造 。勒柯布西耶:如果说格罗皮乌斯是现代建筑理论的发起者,那么,柯布西耶可以被认为最有深度的推广者。建 筑 思 想 :柯 布 西 耶 有 一 句 名 言 : 住 宅 是 居 住 的 机 器 。 他 想 充 分 利 用 钢 筋 混 凝 土 的特 性 , 也 即 它 的 轻 巧 和 强 度 , 创 造 出 平 面 的 自 由 灵 活 、 内 外 空 间 相 相 渗 透 的建 筑 。 他 在 1914 年 所 画 的 一 张 图 说 明 了 这 个 问 题 : 六 根 纤 细 的 柱 子 , 竖 立在 一 个 宽 敞 平 整 的 基 座 上 , 支 撑 着 另 外 两 层 楼 板 或 叫 楼 层 。 这 张 结 构 透 视 图 ,体 现 了 柯 布 西 耶 早 期 的 建 筑 哲 学 思 想 。 用 这 么 少 的 构 件 , 就 能 够 在 为 所 欲 为 ,外 墙 、 窗 或 整 个 玻 璃 外 壳 , 都 可 以 直 接 佳 在 这 个 框 架 上 , 内 部 空 间 可 以 随 心所 欲 地 安 排 和 分 割 。 大 量 的 20 世 纪 建 筑 , 正 是 以 这 一 原 理 为 基 础 建 造 的 ,这 实 际 上 就 是 所 谓 的 国 际 风 格 方 程 式 。1923 年 柯 布 西 耶 出 版 了 他 的 名 作 走 向 新 建 筑 。 走 向 新 建 筑 在现 代 世 界 上 建 筑 领 域 影 响 非 常 之 大 , 成 为 一 部 权 威 性 的 专 题 论 文 。 他 坚 定 地宣 告 : “建 筑 应 该 是 时 代 的 镜 子 ”, “当 今 的 建 筑 应 专 注 于 住 宅 , 为 普 通 而平 常 的 人 使 用 的 普 通 而 平 常 的 住 宅 , 它 任 凭 宫 殿 倒 塌 。 这 是 时 代 的 标 志 。”“为 普 通 的 人 , 所 有 的 人 研 究 住 宅 , 这 就 是 恢 复 人 道 的 基 础 , 人 体 的 尺度 ; 典 型 的 需 要 , 典 型 的 情 感 , 就 是 这 些 ! 这 是 首 要 的 , 这 是 一 切 , 可 敬 的时 代 , 它 预 示 人 类 将 抛 弃 豪 华 壮 丽 。 ”他 的 精 辟 论 点 从 根 本 上 说 明 现 代 建 筑 思 想 跟 几 千 年 传 统 建 筑 思 想 的 对 立 ,是 建 筑 观 念 上 的 一 场 革 命 , 是 建 筑 价 值 标 准 的 一 场 革 命 。1926 年 提 出 了 新 建 筑 的 5 个 特 点 :1. 底 层 独 立 支 柱 ;2. 屋 顶 花 园 ;3. 自 由 平 面 ;4. 横 向 长 窗 ;5. 自 由 的 立 面 。作 为 一 个 建 筑 大 师 , 柯 布 西 耶 不 满 足 一 两 座 建 筑 的 完 成 , 他 经 常 参 与新 型 城 市 的 规 划 。早 在 1930 年 , 柯 布 西 耶 就 提 出 他 的 光 明 城 市 设 想 , 主 张 用 全 新 的 规 划思 想 改 造 城 市 , 设 想 在 城 市 里 建 高 层 建 筑 、 现 代 交 通 网 和 大 片 绿 地 , 为 人 类创 造 充 满 阳 光 的 现 代 化 生 活 环 境 。 为 此 他 1930 年 为 阿 尔 及 尔 制 定 了 城 市 规则 , 1932 年 为 巴 黎 和 巴 赛 罗 那 设 计 城 市 规 划 。 1956 年 , 柯 布 西 耶 为 印 度遮 普 邦 首 府 昌 迪 加 尔 进 行 规 划 设 计 , 实 施 他 关 于 总 体 城 市 规 划 的 毕 生 理 想 。代 表 作 品 分 析 :萨 伏 伊 别 墅 是 现 代 主 义 建 筑 的 经 典 作 品 之 一 , 位 于 巴 黎 郊 区 的 普 瓦 西 ,由 现 代 建 筑 大 师 勒 柯 布 西 耶 于 1928 年 设 计 , 并 于 1930 年 建 成 。别 墅 在 设 计 之 初 , 柯 布 西 耶 原 本 的 意 图 是 用 这 种 简 约 的 、 工 业 化 的 方 法去 建 造 大 量 低 造 价 的 平 民 住 宅 , 没 想 到 老 百 姓 还 没 来 得 及 接 受 , 却 让 有 亿 万家 产 的 年 轻 的 萨 伏 伊 相 中 , 于 是 成 就 了 一 件 伟 大 的 作 品 , 它 所 表 现 出 的 现 代建 筑 原 则 影 响 了 半 个 多 世 纪 的 建 筑 走 向 。萨 伏 依 别 墅 的 轴 测 剖 视 图萨 伏 伊 别 墅 地 段为 12 英 亩 , 宅基 为 矩 形 , 长 约22.5 米 , 宽 为20 米 , 共 三 层 。底 层 三 面 透 空 ,由 支 柱 架 起 ,有 门 厅 、 车 库 、 仆 人 用 房 。二层有起居室、卧室、厨房、餐室、屋顶花园和一个半开敞的休息空间。三层为主人卧室和屋顶花园,各层之间以楼梯和坡道相联,建筑室内外都没有装饰线脚,用了一些曲线形墙体以增加变化。萨伏伊别墅采用了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平面和空间布局自由,空间相互穿插,内外彼此贯通。别墅轮廓简单,象一个白色的方盒子被细柱支起。水平长窗平阔舒展,外墙光洁,无任何装饰,但光影变化丰富。别墅外形简单,但内部空间复杂,如同一个内部精巧镂空的几何体,又好像一架复杂的机器,萨伏伊别墅是勒.柯布西耶提出的新建筑五个特点的具体体现,对建立和宣传现代主义建筑风格影响很大。朗香教堂: 天才建筑师的建筑思想在他的创作晚期经历了狂飙式的突变。几乎让他的追随者无所是从,这个时期的代表作品是朗香教堂。在法国东部孚日山区有一个叫朗香的小山村,柯布西耶在那个叫布尔垒蒙的小山项上建造了一个座小小的教堂,比起巴黎圣母院、科隆大教堂,它实在太小了,连坐带站只能容纳二百人,但是它很奇特,仿佛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无根无源,绝对是一个纯粹天才的创造。 朗香教堂又译为洪尚教堂,位于法国东部浮日山区的一个小山顶上,1950 年由勒.柯布西耶设计。它是勒.柯布西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重要作品,代表了勒.柯布西耶创作风格的转变,对现代建筑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这个教堂的设计中,勒.柯布西耶把重点放在建筑造型上和建筑形体给人的感受上。他摒弃了传统教堂的模式和现代建筑的一般手法,把它当作一件混凝土雕塑作品加以塑造。教堂造型奇异,平面不规则;墙体几乎全是弯曲的,有的还倾斜;钟塔式的祁祷室的外形象座粮仓;沉重的屋顶向上翻卷着,它与墙体之间留有一条 40 厘米高的带形空隙;粗糙的白色墙面上开着大大小小的方形或矩形的窗洞,上面嵌着彩色玻璃;入口在卷曲墙面与塔楼的交接的夹缝处;室内主要空间也不规则,墙面呈弧线形,光线透过屋顶与墙面之间的缝隙和镶着彩色玻璃的大大小小的窗洞投射下来,使室内产生了一种特殊的气氛。 在朗香教堂的设计中,勒.柯布西耶的创作风格脱离了理性主义,转到了浪漫主义和神秘主义。 密斯凡德罗:这个被称为现代建筑贵族的建筑大师 1886 年出生于德国亚堔的一个石匠家庭, 密斯没有受过正式的建筑学教育,他对建筑最初的认识与理解始于父亲的石匠作坊和亚堔那些精美的古建筑.可以说,他的建筑思想是从实践与体验中产生的.无论是在柏林的布鲁诺.保罗事务所当学徒,还是在彼得.贝伦斯手底下做一名绘图员,或者是在柏林开办他自己的事务所.这些经历使他一步步的投身于二十世纪翻天覆地的重大变革中,并最终引领出一片贯穿二十世纪的建筑思想体系.直至现在,在美国和世界各地包括中国的密斯风格追随者还在引申和发展这套理论. 建筑思想:“少就是多”,这句话的含义你可以很轻易的从几千年的中国传统美学和哲学中品味出来.国画大师最有意境的东西往往不是涂满笔墨的画幅,而是在于那一大片空白之中.当“少就是多”从密斯口中说出来时,当然没有东方人悠闲与怡然,有的只是德国人的严谨与理性.是的,“少”不是空白而是精简,“多”不是拥挤而是完美。密斯的建筑艺术依赖于结构,但不受结构限制,它从结构中产生,反过来又要求精心制作结构.“Less is more ”,密斯对他的学生如是说“我希望你们能明白,建筑与形式的创造无关.”巴塞罗那的德国馆是这样一个例子,在这件德国用来参加 1929 年世界博览会的展品中,你绝对见不到任何一件附加于建筑之上的多余的东西,没有杂乱的装饰,没有无中生有的变化.没有奇形怪状的摆设品.有的只是轻灵通透的建筑本身和它里外连续流通的空间.与此相类的。 密斯擅用钢结构和大片玻璃墙,几乎在其绝大部分作品中,二者都是最显眼的。“少就是多” ,“流通空间“,“全面空间“,在经过了几代人的口头和书面传播后变得耳熟甚至老套之后,重新认识这位现代建筑大师是必要并值得的. 密斯和其他的建筑大师一道为现代建筑和现代建筑以后踩出了一条广阔的道路,正因为如此,我们才有机会从这条道路走过并最终走出我们自己的路!代表作品分析: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建于 1929 年,博览会结束后拆除。德国馆占地长约 50 米,宽约 25 米。由一个主厅、两间附属用房、两片水池、几道围墙组成。除少量桌椅外,没有其他展品。其目的是显示这座建筑物本身所体现的一种新的建筑空间效果和处理手法。这一建筑是现代主义建筑最初成果之一。它突破了传统砖石承重结构必然造成的封闭的、孤立的室内空间形式,采取一种开放的、连绵不断的空间划分方式。主厅用 8 根十字形断面的镀镍钢柱支承一片钢筋混凝土的平屋顶,墙壁因不承重而可以一片片地自由布置,形成一些既分隔又连通的空间,互相衔接、穿插,以引导人流,使人在行进中感受到丰富的空间变化。 德国馆在建筑形式处理上也突破了传统的砖石建筑的以手工业方式精雕细刻和以装饰效果为主的手法,而主要靠钢铁、玻璃等新建筑材料表现其光洁平直的精确的美、新颖的美,以及材料本身的纹理和质感的美。墙体和顶棚相接,玻璃墙也从地面一直到顶棚,而不像传统处理手法那样需要有过渡或连接部分,因此给人以简洁明快的印象。建筑物采用了不同色彩、不同质感的石灰石、缟玛瑙石、玻璃、地毯等,显出华贵的气派。德国馆在建筑空间划分和建筑形式处理上创造了成功的新经验,充分体现了设计人密斯范德罗的名言“少就是多” ,用新的材料和施工方法创造出丰富的艺术效果。这次世博会上密斯还展出了自己设计的“金属藤椅” (Cane Metal Chair,左图) 。这一启示了后来无数室内设计师的椅子又被称为“巴赛罗那椅” ,是现代室内设计的经典之一。.有机建筑理论大师赖特赖特(Frank Lioyd Wrignt,1869-1959)是上世纪美国的一位最重要的建筑师,在世界上享有盛誉。他设计的许多建筑受到普通的赞扬,是现代建筑中有价值的瑰宝。赖特对现代建筑有很大的影响,但是他的建筑思想和欧洲新建运动的代表人物有明显的差别,他走的是一条独特的道路。 从年纪上说他比上面三位要大一些,风格也有所不同。事实上,总地来说,他并不十分排斥装饰,但强调建筑的整体效果必须和环境相协调。正是因为这一点,在后现代诸人纷纷挑战其它三巨头的今天,唯独他有越来越成为神的迹象赖特于 1869 年出生在美国威斯新州,他在大学中原来学习土木工程,后来转达而从事建筑。他从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就开始芝加哥从事建筑活动,曾经在当时芝加哥学派建筑师沙利文等众的建筑事务所中工作过。赖特开始工作的时候,正是美国工业蓬勃发展,城市人口急速增加的时期。十九世纪末的芝加哥是现代摩天楼诞生的地点。但是赖特对现代大城市持批判态度,他很少设计大城市里的摩天楼。赖特对于建筑工业化不感兴趣,他一生中设计的最多的建筑类型是别墅和小住宅。 建筑思想:他在一战之前的设计中最出名的是芝加哥郊区的草原住宅(Prairie House,1907 年左右) 。这是他从“芝加哥学派”的沙利文的事务所中走出来之后,来到美国西部,发现的属于自己和美国的风格。为了配合平原的自然景观,他使用了水平的大屋檐和花台,并强调了空间的开阔感。事实上,草原住宅对当时还在摸索新建筑形式的西欧建筑师确实是一个指路牌。也难怪他一直认为在西欧兴起的现代派建筑是剽窃了他的思想。他从不认为自己是现代派建筑师,只管自己的建筑叫“有机建筑” (Organic Architecture) ,也一直拒绝格罗皮乌斯和柯布西耶访问他的请求。在建筑艺术范围内,赖特确有其独特的方面,他比别人更早地解决了盒子式的建筑。他的建筑空间灵活多样,既有内外空间的交融流通,同时又具备有安静隐蔽的特色。他既运用新材料和新结构,又始终重视和发挥传统建筑材料的优点,并善于把两者结合起来。同自然环境的紧密配合则是他的建筑作品的最大特色。 赖特的建筑使人觉着亲切而有深度,不象勒.柯布西耶那样严峻而乘张。在赖特的手中,小住宅和别墅这些历史悠久的建筑类型变得愈加丰富多彩,他把这些建筑类型提到了一个新水平。赖特是二十世纪建筑界的一个浪漫主义者和田园诗人。他的成就不能到处被采用,但却是建筑史上的一笔珍贵财富。代表作品分析:流水别墅位于美国匹兹堡市郊区的熊跑溪河畔,别墅主人为匹兹堡百货公司老板德国移民考夫曼,故又称考夫曼别墅。别墅共三层,面积约 380 平方米,以二层(主入口层)的起居室为中心,其余房间向左右铺展开来,别墅外形强调块体组合,使建筑带有明显的雕塑感。两层巨大的平台高低错落,一层平台向左右延伸,二层平台向前方挑出,几片高耸的片石墙交错着插在平台之间,很有力度。溪水由平台下怡然流出,建筑与溪水、山石、树木自然地结合在一起,象是由地下生长出来似的。别墅的室内空间处理也堪称典范,室内空间自由延伸,相互穿插;内外空间互相交融,浑然一体。流水别墅在空间的处理、体量的组合及与环境的结合上均取得了极大的成功,为有机建筑理论作了确切的注释,在现代建筑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阿尔瓦阿尔托阿 尔 托 于 1898 年 2 月 3 日 生 于 芬 兰 的 库 奥 尔 塔 内 镇 , 1916 年 至 1921年 在 赫 尔 辛 基 工 业 专 科 学 校 建 筑 学 专 业 学 习 。 随 后 两 年 , 他 作 为 一 名 展 示 设计 师 工 作 并 在 中 欧 、 意 大 利 及 斯 堪 的 纳 维 亚 地 区 旅 行 。 1923 年 起 , 在 芬 兰创 办 自 己 的 建 筑 事 务 所 。 大 约 在 1924 年 , 他 为 学 校 设 计 了 几 家 咖 啡 馆 和 学 生 中 心 , 并 为 学 生 设计 成 套 的 寝 室 家 具 , 主 要 运 用 “新 古 典 主 义 ”的 设 计 风 格 。 同 年 , 他 与 设计 师 阿 诺 .玛 赛 奥 结 婚 , 共 同 进 行 长 达 5 年 的 木 材 弯 曲 实 验 , 而 这 项 研 究 导致 了 阿 尔 瓦 .阿 尔 托 20 世 纪 30 年 代 革 命 性 家 具 设 计 椅 的 产 生 。 阿 尔 托 于 1928 年 参 加 国 际 现 代 建 筑 协 会 。 1929 年 , 按 照 新 兴 的 功 能 主义 建 筑 思 想 同 他 人 合 作 设 计 了 为 纪 念 土 尔 库 建 城 700 周 年 而 举 办 的 展 览 会的 建 筑 。 他 抛 弃 传 统 风 格 的 一 切 装 饰 , 使 现 代 主 义 建 筑 首 次 出 现 在 斯 堪 的 纳维 亚 地 区 , 推 动 了 芬 兰 现 代 建 筑 的 发 展 。 他 最 著 名 的 建 筑 包 括 他 在 土 尔 库 的家 , 卫 普 里 图 书 馆 , 帕 伊 米 奥 肺 结 核 疗 养 院 以 及 为 1939 年 纽 约 世 界 商 业 博览 会 设 计 的 芬 兰 馆 。 第 二 次 世 界 大 战 后 的 头 10 年 , 阿 尔 托 主 要 从 事 祖 国 的恢 复 和 建 设 工 作 , 为 拉 普 兰 省 省 会 制 订 区 域 规 划 。 建筑思想:芬兰现代主义建筑师,人情化建筑理论的倡导者。他抛弃传统风格的一切装饰,使现代主义建筑首次出现在芬兰,推动了芬兰现代建筑的发展。阿尔托主要的创作思想是探索民族化和人情化的现代建筑道路。他认为工业化和标准化必须为人的生活服务,适应人的精神要求。地方化和人情化人性、自然和自由造型在人道主义和威武主义之间(为人创造最舒适的环境;创造的自然主义表现)根 据 阿 尔 托 建 筑 思 想 发 展 和 作 品 的 特 点 , 他 的 创 作 历 程 大 致 可 以 分 为 三 个 阶段 :白色时期(1924-1944)现代主义时期外形简洁,功能合理,白色基调,偶然有大胆色彩利用帕米欧肺病疗养院(充分利用地形环境和气候条件)维堡图书馆(光、声的室内设计,处处为使用者考虑) 玛丽亚别墅(与芬兰地方相结合的转型时期的代表作;白色基础上加直条木材饰面、空间更加灵活;用地面色彩、材质来进行内部空间的限定、平面限定;金属材料通过藤蔓植物进行柔化以适应人的心理)红色时期(1 945 1953) :自然材料与人工材料对比,空间复杂,地形利用,自由变化的造型,喜 用 自 然材 料 与 精 致 的 人 工 构 件 相 对 比 。 建 筑 外 部 常 用 红 砖 砌 筑 , 造 型 富 于 变 化 。 他还 善 于 利 用 地 形 和 原 有 的 植 物 。 室 内 设 计 强 调 光 影 效 果 , 讲 求 抽 象 视 感 。 代表 作 为 芬 兰 珊 纳 特 赛 罗 市 政 中 心 (1950 1952) 和 美 国 麻 省 理 工 学 院 的 学 生宿 舍 贝 克 大 楼 (1946 1949)。第二白色时期(1 953 1976)作 品 空 间 变 化 丰 富 , 发 展 了 连 续 空 间 的 概 念 , 外 形 构 图 重 视 物 质 功 能 因素 , 也 重 视 艺 术 效 果 。 代 表 作 为 芬 兰 珊 纳 约 基 市 政 府 中 心 ( 1950 1952 年建 ) 、 伊 马 特 拉 市 教 堂 、 卡 雷 住 宅 、 奥 尔 夫 斯 贝 格 文 化 中 心 ( 1958 1962年 建 ) 、 欧 塔 尼 米 技 术 学 院 礼 堂 、 赫 尔 辛 基 芬 兰 地 亚 会 议 厅 ( 1962 1975年 建 , A.阿 尔 托 设 计 ) 伊 马 特 拉 附 近 的 伏 克 塞 涅 斯 卡 教 堂 ( 1956 1958) 、联 邦 德 国 沃 耳 夫 斯 堡 的 沃 尔 斯 瓦 根 文 化 中 心 (1958 1962)和 不 来 梅 市 的 高层 公 寓 大 楼 (1958 1962)等 。阿 尔 托 主 要 的 创 作 思 想 是 探 索 民 族 化 和 人 情 化 的 现 代 建 筑 道 路 。 他 认 为工 业 化 和 标 准 化 必 须 为 人 的 生 活 服 务 , 适 应 人 的 精 神 要 求 。 阿 尔 托 的 创 作 范围 广 泛 , 从 区 域 规 划 、 城 市 规 划 到 市 政 中 心 设 计 , 从 民 用 建 筑 到 工 业 建 筑 ,从 室 内 装 修 到 家 具 和 灯 具 以 及 日 用 工 艺 品 的 设 计 , 无 所 不 包 。 阿 尔瓦 阿 尔 托 最 初 的 计 划 是 在 不 使 用 任 何 工 具 的 情 况 下 进 行 随 意 的 勾 勒 , 因 此 ,在 保 证 功 能 性 关 系 和 细 节 问 题 的 前 提 下 , 无 论 在 不 规 则 的 形 状 上 还 是 在 结 构上 , 他 所 设 计 的 作 品 都 表 现 出 其 创 造 性 和 随 意 性 。 他 使 用 不 同 的 材 料 , 并 采用 综 合 的 结 构 , 同 时 还 充 分 了 解 现 场 的 场 地 特 征 , 然 后 对 每 项 建 筑 项 目 进 行完 美 的 设 计 。 阿 尔 托 采 用 大 量 重 叠 的 手 法 开 辟 了 更 大 的 空 间 , 并 将 窗 户 的 衔接 、 外 界 的 景 物 通 过 一 种 光 滑 的 曲 线 形 式 连 接 起 来 , 以 达 到 动 感 十 足 的 目 的 。阿 尔 托 经 常 在 他 的 设 计 中 采 用 这 种 设 计 方 式 , 他 认 为 这 种 设 计 可 以 达 到 人 神共 性 的 目 的 , 而 且 可 以 留 出 更 大 的 空 间 。 当 然 , 他 也 非 常 关 注 人 性 的 特 征 。因此阿尔托被认为是多才多艺,有民族气节的建筑师、规划师,他温和的修正了 20 年代正统现代主义的创作思路,民族化、人情化大师。代 表 作 品 分 析 :芬 兰 珊 纳 特 赛 罗 市 政 中 心 :阿 尔 托 战 后 最 著 名 的 作 品 是 珊 那 特 赛 罗 镇 中 心 建 筑 组 群 的 设 计 。 这 个 建筑 群 全 部 采 用 简 单 的 几 何 形 式 , 但 在 材 料 的 使 用 上 具 有 斯 堪 的 那 维 亚 特 点 :使 用 红 砖 、 木 材 、 黄 铜 等 等 , 既 具 有 现 代 主 义 的 形 式 , 又 有 传 统 文 化 的 特 色 ,是 把 现 代 功 能 和 传 统 审 美 结 合 得 非 常 好 的 例 子 , 在 斯 堪 的 那 维 亚 地 区 受 到 广泛 的 注 意 和 模 仿 。 阿 尔 托 的 首 先 是 为 芬 兰 人 民 的 , 具 有 史 诗 般 的 特 征 。 芬 兰相 对 美 国 来 说 是 小 国 , 但 却 能 够 在 美 国 推 动 的 国 际 主 义 风 格 运 动 中 保 持 本民 族 精 神 , 发 展 本 民 族 的 现 代 建 筑 , 走 出 自 己 的 道 路 , 阿 尔 托 是 功 不 可 没的 。 。 帕 米 欧 肺 病 疗 养 院 :帕 米 欧 肺 病 疗 养 院 是 1929 年 参 加 设 计 竞 赛 的 中 标 作 品 , 1933 年 建 成 。疗 养 院 细 致 地 考 虑 了 疗 养 人 员 的 需 要 , 每 个 病 室 都 有 良 好 的 光 线 、 通 风 、 视野 和 安 静 的 休 养 气 氛 。 建 筑 造 型 与 功 能 和 结 构 紧 密 结 合 , 表 现 出 具 有 理 性 逻辑 的 设 计 思 想 。 形 象 简 洁 、 清 新 , 给 人 以 开 朗 、 明 快 、 乐 观 的 启 示 。 造 成 这种 突 破 的 主 要 原 因 , 是 斯 堪 的 那 维 亚 国 家 的 自 然 条 件 。 这 里 冬 季 漫 长 , 日 照短 暂 , 令 人 感 觉 压 抑 。 北 欧 盛 产 的 木 材 和 红 砖 给 人 以 温 馨 的 感 觉 。 大 尺 寸 的顶 部 圆 筒 形 照 明 孔 , 一 方 面 是 能 够 引 入 日 光 的 天 窗 , 另 一 方 面 是 黑 夜 时 的人 造 光 源 。 把 日 光 与 人 造 光 源 归 于 同 一 顶 部 来 源 , 在 心 理 上 造 成 太 阳 未 落 的感 觉 。 这 种 设 计 , 迄 今 还 在 斯 堪 的 那 维 亚 国 家 广 泛 应 用 。瓦尔特格罗皮乌斯(Walter Gropius,1883-1969)现代建筑师和建筑教育家,现代主义建筑学派的倡导人之一,包豪斯的创办人。1883 年5 月 18 日生,1969 年 7 月 5 日卒。格罗皮乌斯原籍德国,19031907年就读于慕尼黑工学院和柏林夏洛滕堡工学院。19071910 年在柏林建筑师 P.贝伦斯的建筑事务所任职。19101914 年自己开业,同 A.迈耶合作设计了他的两座成名作:法古斯工厂和 1914 年在科隆展览会展出的示范工厂和办公楼。1915 年开始在魏玛实用美术学校任教。1919 年任校长,将实用美术学校和魏玛美术学院合并成为专门培养建筑和工业日用品设计人才的学校,即公立包豪斯学校。1928 年同勒.柯布西耶等组织国际现代建筑协会,19291959 年任副会长。1934年离德赴英开业。1937 年到美国定居,任哈佛大学建筑系教授、主任。1952 年起任荣誉教授,参与创办该校的设计研究院。格罗皮乌斯在美国广泛传播包豪斯的教育观点、教学方法和现代主义建筑学派理论,促进了美国现代建筑的发展。他在美国还从事设计实践。最初同学生德国法古斯工厂,现代主义建筑的代表作,19111912 年建,W.格罗皮乌斯和 A.迈耶设计合作成立建筑事务所,设计住宅;1945 年又同他人合作创办协和建筑师事务所,发展成为美国最大的以建筑师为主的设计事务所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他的建筑理论和实践为各国建筑学界所推崇。5060 年代,他获得英国、联邦德国、美国、巴西、澳大利亚等国建筑师组织、学术团体和大学授予的荣誉奖、荣誉会员称号和荣誉学位。 格罗皮乌斯积极提倡建筑设计与工艺的统一,艺术与技术的结合,讲究功能、技术和经济效益。这些观点首先体现在法古斯工厂和1914 年科隆展览会展出的办公楼中。两幢建筑均为框架结构,外墙与支柱脱开,作成大片连续轻质幕墙。法古斯鞋楦厂的幕墙由大面积玻璃窗和下面的金属板裙墙组成,室内光线充足,缩小了同室外的差别;房屋的四角没有角柱,充分发挥了钢筋混凝土楼板的悬挑性能。展览会办公楼正面两端各有一个全玻璃幕墙的圆塔。里面的螺旋形楼梯与上下楼梯的人全部暴露出来。这些作法在后来的现代建筑中,特别是在百货商店和疗养院之类的公共建筑中广为应用。上述两座建筑不仅提出了新的功能和表现出新的美学观点,并且说明功能和美观是同现代材料和结构技术分不开的。包豪斯校舍的实验工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