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跳级在清华》到《华尔街的随机游走》_第1页
从《跳级在清华》到《华尔街的随机游走》_第2页
从《跳级在清华》到《华尔街的随机游走》_第3页
从《跳级在清华》到《华尔街的随机游走》_第4页
从《跳级在清华》到《华尔街的随机游走》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从跳级在清华到华尔街的随机游走From the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to Citigroup Corporate and Investment BankingThe Adventure of Lawrence Jiaqi Jin1前言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一段历史,每一个人的过往都可以写一本书。我所记录的,只是自己简单而平凡的故事,而且我始终相信,那些有理想,懂得把握自己的后来人们,一定会做得更加出色。我不知道道命运会把我带到什么地方,但我一直会用善良维护左右。谨以此文,纪念我逝去的学生时代。2记忆封存中的懵懂岁月小学时候的我,无非只是淘气和贪玩,虽然每件事情都会努力认真做好,但是我并不是好胜求强的那种人。直到很偶然的因为迎春杯数学竞赛的缘故保送到北京市重点中学-北京五中之后,才渐渐开始知道努力超越的道理。初中三年级以后,我的成绩一直保持在年级前三名,并且渐渐在数学物理化学上面崭露头角。除了大小的全国市区奖项得了不少之外,由于高中数学物理联赛一等奖的缘故,我在 2002 年被保送入清华大学的基础科学班。在这个清华内部堪称最苦最累的地方开始了一段难忘的经历。基础科学班是杨振宁教授在 97 年回国时候提议成立的,外界称其为”诺贝尔班” , Science 杂志也专门报道过。这个班目标是培养有国际竞争力的新世纪人才。基科班每年从全国联赛保送生中选拔 30 人,再从清华 3500 名新生中选拔 30 人。所以成员不少是奥林匹克竞赛金牌和各省高考状元。仅基科 2000 班 60 人中就有 5 名高考状元。竞争之激烈,学生质量之高,可以想见。基础科学班的学生拥有其他院系学生没有的特权。选课所受限制少,同时授课老师大多是该领域的权威教授,此外这个班的学生在大三可以在全校乃至全国范围内选择教授作为导师,并且开展富有挑战性的科研训练。3跳级尝试进入基科班以后,前所未有的压力接踵而来。我所在的班,一共 62 人,4 位国际奥林匹克金牌得主,2 名高考状元,剩下的多是全国联赛决赛圈的一二等奖获得者。纵然我在中学里算是首屈一指的人物,但是跻身清华精英中的精英里,实在是逊色了不少。但是我一直有个信念,就是不管事情多难,我都要凭借自己的努力做到最好。不管对手多强,我都要攀登高峰脱颖而出。拥有这股决心,我很快开始了迅速上位的过程。我细心观察周围同学身上的优点,大到思维方式,小到课堂笔记,我都一一琢磨,争取尽量吸取其中精华并为己用。虽然我并不聪明,但是凭着直觉和理想,我在普通物理,高等微积分等大一课程上都取得了接近满分的成绩,并且在 2003 年冬天开始运作跳级事宜,争取提前一年从清华大学毕业,并且去到世界超一流大学进一步深造。本科跳级对于很多人来讲想都没有想过,更何况是在清华最难出头的基础科学班。我认真研究了整个大学四年的培养方案,然后向学校提出了一套改编的计划,专门为我跳级所用。然而不管在哪里,保守势力总是存在的,对于自主求新的我来讲,因此遇到的阻力的确不少。直到我在大一下学期修了高年级的量子力学和数值分析,并且获得接近满分的成绩,又在电磁学考试半个年级不及格的情况下取得 100 分,阻碍我前行的声音才渐渐收敛。2003 年暑假,在教务处和学校领导的支持下,我成功转入基科 1 字班,向着更高的梦想继续迈进。4GPA 之争所谓 GPA,也就是学分积,是国外大学衡量本科生表现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不影响去世界超一流大学,我对 GPA 自然是倍加重视。但是因为跳级,我在大一就要选大三大四的课程,体育课每学期上两个不说,小学期课程也要 double。种种困难一一袭来,但是我都悉心应对。拥有每天工作 20 小时的功底,我终于在跳级完成之后依然在高年级位列最终综合排名和专业排名的双料第一,为出国申请打下了好的基础。在交叉选课的过程中,我渐渐发现了灵活带来的好处。很多高年级的课程对低年级课程有指导意义,同时低年级课程中的浅显例子又对理解高深的概念大有裨益。所以只要搭配得当,方式巧妙,看似很难的跳跃交叉实际却也是有途可循的。5本科科研尝试最早选择保送基础科学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个班的学生可以在大三进入课题组师从国内权威院士专家进行科研训练,这无非对申请出国读 graduate school 提供了帮助。对我而言,因为跳级少了一年,大二进入课题组便成了必须,为此我花了很多功夫来了解清华各个院系的实验室,最后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之一的量子信息与测量实验室以及清华大学微电子所同时展开科研,此外还会利用空余去高等研究中心听报告并与教授讨论问题。除了应付跳级带来的冲击,我每天深夜看paper,并且尝试在 seminar 上面做 presentations,最后终于在大二结束前完成两篇关于 quantum information and quantum computation 的文章并投 Physical Review6. 出国申请在经过两年的课程学习及科研训练之后,我开始了申请之旅。除了 GRE, TOEFL 之外,papers, personal statement, recommendation letters 都是重要因素。我当时就想,既然我能够两年读完别人三年的东西还拿到年级第一,其他几样也就一定不能差。往往推荐信 3 封就够了,但是鉴于和各个研究所都保持联系,我可以得到更多的推荐信,并且做到有的放矢。最后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院士,物理系系主任朱邦芬院士,微电子所所长李志坚院士,以及物理系和高等研究中心另外 4 位教授都不吝推荐,对我出国起了不少正面影响。然而不管怎样,由于我学了两年本科就申请 graduate school,多少影响到外界对我实力的信任。我只申请了全美最好的 15 所学校,拿到 8 个 offer, 被 3 个 decline, 剩下的包括 interview 全部 withdraw.7. 从物理转电子工程很早我就在电子工程和基础科学班之间犹豫过,电子工程在全国大热,不仅贴近实际,而且对数学物理要求很高富有挑战性。借着申请出国的机会,我拿加州理工做了个尝试直接申 EE,结果拿到 fellowship。加州理工 1999 年曾排全美大学排行榜第一名,物理,应用物理以及天文学在世界上更是首屈一指。EE 也是她的工程强项。最后比较再三,我决定拒掉 Berkeley, withdraw MIT 的物理进入加州理工。05 年 8 月,我在水木论坛上面写下跳级在清华-我的飞跃之旅一文,介绍自己在清华将近 3 年的经历感受,9 月上旬飞抵美国洛杉矶。8. 我在加州理工,8 个月的硕士来到加州理工,很快感觉到了教授和周围同学身上蕴藏的智慧。学校比我想象的还小,走走就出去了。然而卧虎藏龙却是一点不假。加州理工是美国教育界公认的最累的地方之一,Nobel奖得主密度最大,学生教授要想 survive 都要脱一层皮才行。不过有了清华 2 年 10 个月的跳级经历,再难的情况我也有信心去处理。美国大学很多都是一年 3 个 quarter,每个 quarter 十周左右。加州理工的本科有名的难念,就是因为一个 quarter 要选 5-6 门课程压力很大。一到学校看了calendar,我发现只要每个 quarter 选 8-9 门课就可以在 8 个月里面拿 2 个硕士出来,岂不是件好事。于是第一个 quarter 我狂选 9 门课 73 学分的课程并且得了接近全 A+的 4.2 GPA, 但是后来由于学校规定所限,一年 double master 的计划只能叫停。在加州理工的 8 个月里,我一面为了 master degree 努力,一面展开科研,在 network coding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领域的 ISIT 和 ITA 上发表国际论文。06 年 6 月初我如愿毕业9 转入 Yahoo! Inc. 开始 business 之路对于 academia,我一直心存怀疑,不知道适不适合自己。亲历清华和加州理工,受到学术熏陶之后,我更加坚定了这不是我要的轨迹。正因如此,finance 和 engineering 便成了我的关注对象。刚好我在加州理工修过 Business,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的课程,而且取得很好成绩并加入了相关 club,所以经常能够得到一些关于 industry 的信息。06 年 4 月底刚好搜索引擎三巨头之一的 Yahoo! Inc.要人去做 intern。我看机会难得于是投简历过去,经过电话面试和 on-site interview 的多轮考验之后,我挤掉了东岸 MIT 的竞争对手,成功进入 Yahoo! Inc.在 Yahoo! Search Marketing, 我的工作和 modeling, finance, statistics, strategy 都有关,是一个很富挑战性的 job。考虑到自己长远的志向在 business 和 industry,我最后决定将 summer intern 转成 full-time position,开始一段新的历程。经过多方努力,我最终转入 Yahoo! Inc,这也同时意味着我的学生生涯就此告了一个段落.10. 进入花旗投行部, Random Walk on Wall Street06 年 9 月中旬 summer internship 告罄,在 10 月 1 号 H-1b 正式生效之前,我选择了东部旅行的方案。来到向往已久的 New York City, 一头扎进 Wall Street。位处 World Trade Center 和海港之间,Wall Street 空间虽小,但却是精英荟萃。DB 的大楼傲然矗立,60 Wall Street 的大牌呈现眼前,NYSE 铺上巨幅美国国旗,又是一翻别样风景。Times Square 旁 Morgan Stanley 的大楼分外显眼,Park Ave.上 JPMorgan Chase & Co. 和 UBS 相映生辉。对于纽约这座世界金融中心,满怀壮志的我自然格外喜欢。从 subway 中慢慢走出,看到落魄街头的景象又不禁动容。当我们知道什么是贫苦失落,才知世间多少苦难,亦有人承受。我欲飞天发奋,只图灿烂一瞬而已。在从 Boston 回洛杉矶的飞机上,我就暗下决心,一定要进入真正的 financial industry,进入Wall Street 的 Bulge Bracket,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谱写新的篇章。梦想虽好,但是要想成真,又是谈何容易。对于只来美国一年的我,没有任何金融背景和 Banking Experience,想要进入这么selective & competitive 的领域实在不很 trivial。然而先前磨练已然注定,看准的事情我就会全力以赴,直到微笑以对。纵然失败一两次,也要再爬起来。带着信心和理念,我开始了新的 job hunting。对于 I-bank 和 hedge fund,每家面试都在 3 大轮 10小轮以上。Interviewers 从 quantitative skills, behavioral skills and teamwork spirits, 对 industry 的理解,brainteasers 等很多方面进行考察。 每个公司的 culture 都不一样,之前要做足 research 才行。为了 interview 重访 NYC,在 Grand Haytt Hotel 里眺望曼哈顿的夜色,很快便被纽约的美所感染。不管蜕变也好,升华也罢,总是不很轻松。在尝尽各种苦头之后,我终于成功进入 Citigroup Corporate and Investment Banking / Salomon Smith Barney 的纽约总部,掀开了在华尔街的新篇章。Salomon Brothers 曾是 Wall Street 上的中坚力量,后被 Travelers Group 收购。Citigroup 由Citicorp 和 Travelers 合并而成,目前位列世界 500 强中的第 8 位,Forbes Global 2000 第一位,是世界上最 profitable 的 financial services institution。Citigroup 在 debt, quantitative trading, wealth management, M&A 等很多领域独树一帜,并以 commercial banking 为根基涉猎 IB,在 Wall Street上面既与全能型的 BOA, JPMorgan Chase 比拼, 又与传统投行 Goldman Sachs,Morgan Stanley,Merrill Lynch 等展开激烈竞争。Citi 在 2005 年夺走了 Thompson Financial League Table 25 个 categories 中的 14 项第一名。有幸能在这样优秀的群体中学习发展,实在对我是件益事。11再见洛杉矶回想我在洛城的一年多时光,历经人世沉浮,每当事业跌到谷底,无不每日以泪洗面,无助并有无奈,又有苦痛挣扎。然而最初的梦想,一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