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代谢性疾病的体育康复,糖尿病体育康复 肥胖症体育康复 骨质疏松体育康复,第一节 糖尿病,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代谢内分泌病,能够引发多种糖尿病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对人体的危害仅次于癌症,被称为现代疾病中的第二杀手。,糖尿病(diabetes)是由遗传因素、免疫功能紊乱、微生物感染及其毒素、自由基毒素、精神因素等等各种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导致胰岛功能减退、胰岛素抵抗等而引发的糖、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临床上以高血糖为主要特点,典型病例可出现多尿、多饮、多食、消瘦等表现,即“三多一少”症状,糖尿病(血糖)一旦控制不好会引发并发症,导致肾、眼、足等部位的衰竭病变,且无法治愈。,糖尿病 型糖尿病 型糖尿病 妊娠期糖尿病,I型糖尿病,I型糖尿病 (Type I diabetes)是一种自体免疫疾病(Autoimmune Disease)。自体免疫疾病是由于身体的免疫系统对自身作出攻击而成的。糖尿病患者的免疫系统对自身分泌胰岛素的胰脏贝它细胞 (pancreatic beta cells)作出攻击并杀死他们,结果胰脏并不能分泌足够的胰岛素。1型糖尿病多发生于青少年,因胰岛素分泌缺乏,依赖外源性胰岛素补充以维持生命。,人体胰腺中的胰岛素合成细胞(b细胞)被破坏就会引发型糖尿病。尽管此类糖尿病常见于儿童和青年患者,但是它可以感染任何年龄段的人群,并且此类糖尿病的患病率约占总糖尿病病例的10%。 儿童糖尿病也是1型糖尿病常见发病对象,儿童1型糖尿病患者起病多数较急骤,几天内可突然表现明显多饮、多尿、每天饮水量和尿可达几升、胃纳增加但体重下降。年幼者常见遗尿、消瘦引起家长注意。发病诱因常由于感染、饮食不当容易发病。婴幼儿患病特点常以遗尿的症状出现,多饮多尿容易被忽视,有的直到发生酮症酸中毒后才来就诊。,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是成人发病型糖尿病,多在3540岁之后发病,占糖尿病患者90%以上。病友体内产生胰岛素的能力并非完全丧失,有的患者体内胰岛素甚至产生过多,但胰岛素的作用效果却大打折扣,因此患者体内的胰岛素是一种相对缺乏。 2型糖尿病有更强的遗传性和环境因素,并呈显著的异质性。目前认为发病原因是胰岛素抵抗(主要表现为高胰岛素血症,葡萄糖利用率降低)和胰岛素分泌不足的合并存在,其表现是不均一的,有的以胰岛素抵抗为主伴有胰岛素分泌不足,有的则是以胰岛素分泌不足伴有或不伴有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是人体胰腺B细胞分泌的身体内唯一的降血糖激素。胰岛素抵抗是指体内周围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外周组织如肌肉、脂肪对胰岛素促进葡萄糖的吸收、转化、利用发生了抵抗。,临床观察胰岛素抵抗普遍存在于2型糖尿病中,高达90%左右。糖尿病可导致感染、心脏病变、脑血管病变、肾功能衰竭、双目失明、下肢坏疽等而成为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糖尿病高渗综合症是糖尿病的严重急性并发症,初始阶段可表现为多尿、多饮、倦怠乏力、反应迟钝等。随着机体失水量的增加病情急剧发展,出现嗜睡、定向障碍、癫痫样抽搐,偏瘫等类似脑卒中的症状,甚至昏迷。,妊娠糖尿病,妊娠糖尿病是指妇女在怀孕期间患上的糖尿病。临床数据显示大约有23%的女性在怀孕期间会发生糖尿病,患者在妊娠之后糖尿病自动消失。妊娠糖尿病更容易发生在肥胖和高龄产妇。有将近30%的妊娠糖尿病妇女以后可能发展为2型糖尿病。,继发性糖尿病,由于胰腺炎、癌、胰大部切除等引起者应结合病史分析考虑。病员有色素沉着,肝脾肿大,糖尿病和铁代谢紊乱佐证,应注意鉴别,但较少见。其他内分泌病均各有特征,鉴别时可结合病情分析一般无困难。应激性高血糖或妊娠糖尿病应予随访而鉴别。一般于应激消失后2周可以恢复,或于分娩后随访中判明。,糖尿病典型症状及并发症,典型症状 多尿 多饮 并发症 神经障碍 肾病 血管病变,多食 消瘦糖尿足 视力障碍,多食,由于大量尿糖丢失,如每日失糖500克以上,机体处于半饥饿状 态,能量缺乏需要补充引起食欲亢进,食量增加。同时又因高血糖刺激胰岛素分泌,因而病人易产生饥饿感,食欲亢进,老有吃不饱的感觉,甚至每天吃五六次饭,主食达11.5公斤,副食也比正常人明显增多,还不能满足食欲。,多饮,由于多尿,水分丢失过多,发生细胞内脱水,刺激口渴中枢,出现烦渴多饮,饮水量和饮水次数都增多,以此补充水分。排尿越多,饮水也越多,形成正比关系。,多尿,尿量增多,每昼夜尿量达30005000毫升,最高可达10000毫升以上。排尿次数也增多,一二个小时就可能小便1次,有的病人甚至每昼夜可达30余次。糖尿病人血糖浓度增高,体内不能被充分利用,特别是肾小球滤出而不能完全被肾小管重吸收,以致形成渗透性利尿,出现多尿。血糖越高,排出的尿糖越多,尿量也越多。,消瘦,体重减少:由于胰岛素不足,机体不能充分利用葡萄糖,使脂肪和蛋白质分解加速来补充能量和热量。其结果使体内碳水化合物、脂肪及蛋白质被大量消耗,再加上水分的丢失,病人体重减轻、形体消瘦,严重者体重可下降数十斤,以致疲乏无力,精神不振。同样,病程时间越长,血糖越高;病情越重,消瘦也就越明显.,1.眼睛疲劳、视力下降;眼睛容易疲劳,视力急剧下降。当感到眼睛很容易疲劳,看不清东西,站起来时眼前发黑,眼皮下垂,视界变窄,看东西模糊不清,眼睛突然从远视变为近视或以前没有的老花眼现象等,要立即进行眼科检查。 2.手脚麻痹、发抖 糖尿病人会有顽固性手脚麻痹、手脚发抖、手指活动不灵及阵痛感、剧烈的神经炎性脚痛,下肢麻痹、腰痛,不想走路,夜间小腿抽筋、眼运动神经麻痹,重视和两眼不一样清楚,还有自律神经障碍等症状,一经发现就要去医院检查,不得拖延。,糖尿病并发症,糖尿病并发症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并发症,是由糖尿病病变转变而来,后果相当严重。足病(足部坏疽、截肢)、肾病(肾功能衰竭、尿毒症)、眼病(模糊不清、失明)、脑病(脑血管病变)、心脏病、皮肤病、性病等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因素。,致病因素,型糖尿病 自身免疫系统缺陷/遗传因素 /病毒感染 型糖尿病 遗传因素 肥胖 现代的生活方式 妊娠期糖尿病 激素异常 /遗传基础 /肥胖症,型糖尿病,1)自身免疫系统缺陷:因为在1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液中可查出多种自身免疫抗体,如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抗体)、胰岛细胞抗体(ica抗体)等。这些异常的自身抗体可以损伤人体胰岛分泌胰岛素的b细胞,使之不能正常分泌胰岛素。,2)遗传因素:研究表明遗传缺陷是1型糖尿病的发病基础,这种遗传缺陷表现在人第六对染色体的hla抗原异常上。科学家的研究提示:i型糖尿病有家族性发病的特点如果你父母患有糖尿病,那么与无此家族史的人相比,你更易患上此病。,3)病毒感染可能是诱因:许多科学家怀疑病毒也能引起i型糖尿病。这是因为i型糖尿病患者发病之前的一段时间内常常得过病毒感染,而且i型糖尿病的“流行”,往往出现在病毒流行之后。病毒,如引起流行性腮腺炎和风疹的病毒,以及能引起脊髓灰质炎的柯萨奇病毒家族,都可以在i型糖尿病中起作用。 4)其他因素:如牛奶、氧自由基、一些灭鼠药等,这些因素是否可以引起糖尿病,科学家正在研究之中。,2型糖尿病因,1)遗传因素:和1型糖尿病类似,2型糖尿病也有家族发病的特点。因此很可能与基因遗传有关。这种遗传特性2型糖尿病比1型糖尿病更为明显。例如:双胞胎中的一个患了1型糖尿病,另一个有40%的机会患上此病;但如果是2型糖尿病,则另一个就有70%的机会患上2型糖尿病。 2)肥胖:2型糖尿病的一个重要因素可能就是肥胖症。遗传原因可引起肥胖,同样也可引起2型糖尿病。身体中心型肥胖病人的多余脂肪集中在腹部,他们比那些脂肪集中在臀部与大腿上的人更容易发生2型糖尿病。,3)年龄:年龄也是2型糖尿病的发病因素。有一半的2型糖尿患者多在55 岁以后发病。高龄患者容易出现糖尿病也与年纪大的人容易超重有关。 4)现代的生活方式:吃高热量的食物和运动量的减少也能引起糖尿病,有人认为这也是由于肥胖而引起的。肥胖症和2型糖尿病一样,在那些饮食和活动习惯均已“西化”的美籍亚裔和拉丁美商人中更为普遍。,妊娠型糖尿病病因,1)激素异常:妊娠时胎盘会产生多种供胎儿发育生长的激素,这些激素对胎儿的健康成长非常重要,但却可以阻断母亲体内的胰岛素作用,因此引发糖尿病。妊娠第24周到28周期是这些激素的高峰时期,也是妊娠型糖尿病的常发时间。 2)遗传基础:发生妊娠糖尿病的患者将来出现2型糖尿病的危险很大(但与1型糖尿病无关)。因此有人认为引起妊娠糖尿病的基因与引起2型糖尿病的基因可能彼此相关。 3)肥胖症:肥胖症不仅容易引起2型糖尿病,同样也可引起妊娠糖尿病。,其他,胰岛细胞功能基因异常;胰岛素受体基因异常。,实验室诊断,1. 血糖 (GLU) 正常参考值:3.66.1mmol/L 临床意义:生理性高血糖:常见于餐后12小时,摄入高糖食物或情绪紧张肾上腺素分泌增加时。病理性高血糖:内分泌腺功能障碍引起高血糖,颅内压增高,由于脱水引起的高血糖,麻醉,感染性疾病,毒血症情况下可出现高血糖。生理性低血糖:可见于饥饿和剧烈运动。病理性低血糖:对抗胰岛素激素分泌不足、严重肝病患者。 注意事项:取血后尽快离心分离出血清并检测。,2.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正常参考值:空腹血糖:3.896.1mmol/L 餐后一小时血糖:10 mmol/L 餐后二小时血糖:7.8 mmol/L 餐后三小时血糖:3.897.8 mmol/L临床意义:正常曲线:不论空腹血糖高于或低于6.1mmol/L,口服葡萄糖后0.51小时达高峰值,峰值不超过10 mmol/L2小时恢复到空腹水平。糖尿病型曲线:空腹血糖比正常人高,上升峰值 10 mmol/L,下降缓慢且峰值后移,出现尿糖。重要的判断指标为口服葡萄糖两小时后血糖仍高于7.8 mmol/L。空腹血糖正常而OGTT2小时血糖11.1 mmol/L可诊断为糖尿病。若空腹血糖7.8 mmol/L,而OGTT血糖水平在8.010.9 mmol/L,也可诊断为糖尿病。,注意事项:试验前三天,每日摄入碳水化合物不低于150 g,维持正常活动,停用各种影响糖代谢的药物,试验前至少禁食10小时以上。试验期间禁止饮茶、吸烟或进食 。,3. 糖化血红蛋白A1c (HBA1c),正常参考值:3.86.5% 临床意义:糖化血红蛋白参考值单位(%)是指占总血红蛋白的百分率。GHb是代表HBA1a、b、c之总和,而HBA1c约占70%结构稳定,故HBA1c可作为糖尿病控制的监测指标。糖化血红蛋白的浓度,反映测定前12个月平均血糖水平。尤其是型糖尿病,每月测定12次,以便更好的了解病情控制的程度。2,糖尿病的治疗方法,药物 饮食控制 运动,药物治疗常用的有:化学类有促胰岛素分泌剂、双胍类、AGI 等胰岛素治疗适应症: 1型糖尿病患者,由于自身胰岛细胞功能受损,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在发病时就需要胰岛素治疗,而且需终生胰岛素替代治疗以维持生命和生活。约占糖尿病总人数5%。 2 型糖尿病患者在生活方式和口服降糖药联合治疗的基础上,如果血糖仍然未达到控制目标,即可开始口服药物和胰岛素的联合治疗。一般经过较大剂量多种口服药物联合治疗后 HbA1c仍大于 7.0%时,就可以考虑启动胰岛素治疗。,饮食注意,1、避免肥胖,维持理想且合适的体重。 2、定时定量,每餐饮食按照计划份量进食,不可任意增减。 3、少吃油煎、炸、油酥及猪皮、鸡皮、鸭皮等含油脂高的食物。 4、烹调多采用清蒸、水煮、凉拌、涮、烤、烧、炖、卤等方式。不可太咸,食盐摄入量6克以下为宜 5、饮食不可太咸,少吃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例如腰花、肝、肾等动物内脏类食物。 6、烹调宜用植物性油脂。 7、配合长期性且适当的运动、药物、饮食的控制。 8、经常选用含纤维质高的食物,如未加工的蔬果等。 9、含淀粉质高的食物及中西式点心均应按计划的份量食用,不可随意吃,以免过量吸取。 10、少吃精制糖类的食物,如炼乳、蜜饯。,每月测定12次,以便更好的了解病情控制的程度。,糖尿病体育康复的机理,增强胰岛素的作用 改善脂代谢和调节体重 改善血糖的利用 提高体质,增强抵抗力,糖尿病的体育康复方法,运动强度控制 运动时间 运动频度 运动种类,最大摄氧量的40-60% (220-年龄)50-70% 如出现血糖较大波动 则立即停止运动,初始:5-10min次 40-60min 5-10min准备活动 5min整理活动 有效心率:10-30min 运动强度大,时间缩短 运动强度小,时间延长,中等强度有氧运动 中等强度有氧套路 适当娱乐性球类活动 糖尿病医疗体操 全身关节、肌肉锻炼,注意事项,不适宜进行体育康复的患者 病情不稳定,空腹血糖13.9mmol/L上 较严重的并发症 急慢性感染或神经系统并发症 进行体育康复时的注意事项 避免空腹/药物注射60-90min后 运动量适当,避免劳累 循序渐进、密切监督、定期调整、持之以恒,肥胖症,肥胖不仅仅是体态改变,而是一种慢性疾病 肥胖与“死亡五重奏”密切相关 肥胖的分类 单纯性肥胖 继发性肥胖 药物性肥胖,高血压 冠心病 糖尿病 脑卒中 血脂异常,95%,2-5%,2%,肥胖症的主要表现,体内脂肪含量增多 脂肪细胞的数量增多 体脂的分布失调 局部脂肪沉积,肥胖症的体育康复,基本原则 饮食控制 运动疗法 药物/手术治疗 日常生活教育指导 有效方法 适量的运动+适当的饮食控制+生活方式改变,肥胖症的体育康复机理,调节代谢功能 增强脂肪消耗 促进脂肪分解,肥胖症的体育康复方法,合理的运动强度 合理的运动项目 合理的运动时间 合理的运动频率,最适运动心率=75%心率储备+安静心率 心率储备=最大心率-安静心率 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技师考试题库及答案详解
- 森林防灭火知识培训简报课件
- 森林防火知识培训课件
- 梭菌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软件架构师面试攻略与热点预测题解析
- 《招标采购专业实务》模拟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药品安全操作规程题解
- 2025驾照检验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医生招聘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年政府公务员考试模拟试题及标准答案详解
- 愈见倾听师考试题及答案
- 职业教育“十五五”发展规划
- 2025-2030年中国太阳能光伏发电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前景趋势与投资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液态食品包装机械行业市场供需态势及发展前景研判报告
- 机关食堂食品安全风险防控工作指南
- T/CHTS 10155-2024公路多脉冲整流远程直流供电系统技术规范
- 利用机器学习技术开发社区老年人跌倒风险预测模型
- 渐进片试题及答案
- 酒店宠物协议书
- 聘请合唱团老师合同协议
- 2025年公共行政管理考试试卷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