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养老保险待遇简介2013-02-22 17:04:16 一、基本养老金(一)享受条件1、退休年龄2、缴费年限参保人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申请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1)1998 年 7 月 1 日后参加基本养老保险,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累计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下同)满 15年的。(2) 1998 年 6 月 30 日 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 2013 年 6 月 30 日 前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累计缴费年限满 10年的。 (3)1998 年 6 月 30 日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2013 年 7 月 1 日后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累计缴费年限满 15 年的。 (4)1998 年 6 月 30 日前应参加未参加基本养老保险,1998 年 7 月 1 日以后办理参保补缴手续,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累计缴费年限满 15 年的。 (二)计发办法1、按月领取(1)基本养老金A.基础养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 a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 2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1B.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月数C.按规定建立视同缴费账户的参保人,在计发基础养老金和个人帐户养老金的基础上再计发过渡性养老金: a. 1998 年 6 月 30 日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过渡性养老金本人视同缴费账户总额120b. 1998 年 7 月 1 日后参加基本养老保险:2006 年 6 月 30 日前已具有按国家规定的视同缴费年限的:过渡性养老金本人视同缴费账户总额1202006 年 7 月 1 日后开始具有按国家规定的视同缴费年限的:过渡性养老金本人视同缴费账户总额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月数 D 2006 年 6 月 30 日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2006 年 7 月 1 日 后申领基本养老金的参保人,再计发地方养老金:地方养老金(本市 2005 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全省 2005 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 2本人 2006 年 6 月 30 日前 缴费年限1 注:关于 a 的取值:当本人平均缴费指数大于等于 0.6 时,a1当本人平均缴费指数小于 0.6 时,a本人平均缴费指数0.6其中:平均缴费指数(视同缴费指数 视同缴费月数实际月缴费指数之和)(视同缴费月数实际缴费月数)视同缴费指数计发方法:A、普通人员:按粤府200696 号文公布的1993 年前全省各地“视同缴费账户”建账标准和“视同缴费指数”一览表执行。B、特殊群体: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前按国家规定计算的连续工龄可视同缴费年限的,由我省安置到企业的复员转业军人、流动到企业的原机关工作人员、以及改制前参照(依照)公务员管理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 退伍时全国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或转业前、离开机关、事业单位或单位改制前 12 个月的月平均基本工资视同缴费指数退伍时、离开机关、事业单位或单位改制时对应的上年度全省在岗职工平均工资计算结果大于 3.0 的取 3.0视同缴费月数为按国家规定的视同缴费月数与 1993 年 12 月 31 日前的实际缴费月数之和;实际月缴费月数为 1994 年 1 月起的实际缴费月数之和;实际月缴费指数计算办法:A、 一般情况的计算办法 实际月缴费指数1994 年 1 月起本人月缴费基数对应的上年度全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若是补缴(包括差额补缴)所欠养老保险费的月份补缴月份的实际月缴费指数补缴时段的月缴费基数补缴时(办理补缴时间)对应上年度全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B、 早期离开国企一次性缴费的人员一次性缴费的实际月缴费指数一次性缴费的月缴费基数2000 年度全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平均缴费指数; 视同缴费账户及个人账户的计发方法详见视同缴费账户简介 、 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简介 。 (2)基本养老金根据全省以及本市统一公布的方案实施年度调整。2、一次性领取养老金参保人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但未达到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条件的,可书面申请终止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一次性领取个人账户储存额。 其中,1998 年 6 月 30 日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参保人、1998 年 7 月 1 日后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且养老保险费全部由个人缴交的参保人,还可享受一次性老年津贴。一次性老年津贴标准为:缴费每满一年,发给 1 个月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二、退休人员死亡(一)丧葬费死亡时本市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3 个月;(二)抚恤金死亡时本市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3 个月;(三)供养直系亲属一次性救济金死亡时本市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6 个月;(四)个人账户余额一次性支付给法定继承人,无法定继承人的,转入养老保险统筹基金。三、退休前离境定居及外国人离境回国参保人在达到法定的领取基本养老金条件前离境定居(丧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或外国人离境回国的,可书面申请终止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一次性领取个人账户储存额。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简介 一、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简称“个人账户”)的建立 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用于记录参保人员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和从单位缴费中划转记入的基本养老保险费,以及上述两部分的利息。个人账户是参保人员办理退休手续,以及跨统筹范围转移、退休前退保、退休前离境定居或死亡终结基本养老保险关系时,领取个人账户有关待遇的主要依据。 本市从 1994 年 1 月起为在职的参保人员建立个人账户,之后新参加工作的人员,从其参加工作之月起建立个人账户。1994 年 1 月至 1998 年 6 月按参保人员个人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记账;1998 年 7 月至 2006 年 6 月前(含 2006 年 6月)按参保人员个人月缴费基数的 11%记账;2006 年 7 月起按参保人员个人月缴费基数的 8%记账。二、个人账户的管理 1. 个人账户储存额从缴费到账后按省公布的记账利率计算利息。参保人员中断缴费或欠缴期间,不计算缴费年限,其个人账户予以保留并继续计息,欠缴时段基本养老保险费在足额补缴后记入个人账户。参保人员中断缴费前后个人账户的储存额累计计算,不间断计息。2.基本养老保险以每年 7 月至次年 6 月作为一个缴费年度(简称“年度”) ,在每个年度结束后对个人账户进行结算,并提供个人账户对账单给在职参保人员核对保存。 3.在职参保人员的个人账户储存额按月积数法计算,即至本年度末个人账户储存额在一个年度内按月计算。计算公式如下:至本年度末个人账户储存额=上年度末个人账户储存额(1+本年度记账利率)+本年度记账额本金+本年度记账额利息其中:本年度记账额利息=本年度记账月积数本年度记账利率112本年度记账月积数=n 月记账额(12-n+1) (n 为本年度各记账月份顺序号,且 1n12)三、个人账户的转移 参保人员跨省流动或在省内跨统筹范围流动,按国家或省的有关规定办理转移:(1)转移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和个人账户档案。(2)跨省流动时,转出的基金数:第一部分是个人账户储存额:1998 年 1 月 1 日之前按个人缴费累计本息计算转移,1998 年 1 月 1 日至 2005 年 12 月 31 日期间的,按个人缴费工资基数 11%记入个人账户的全部储存额(含本息)转移,2006 年 1 月 1 日之后的,按个人缴费工资基数 8%记入个人账户的全部储存额(含本息)转移。第二部分是统筹基金(单位缴费):以本人 1998 年 1 月 1 日后各年度实际缴费工资为基数,按 12%的总和转移,参保缴费不足 1 年的,按实际缴费月数计算转移。(3)在省内跨统筹范围流动时,转出的基金数:第一部分是个人账户储存额;第二部分是视同缴费账户储存额;第三部分是地方养老金总额。(4)转出基金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不转移当年利息,由转入基金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计算当年的利息,并记入个人账户。四、 个人账户的支付 1.参保人员办理退休前离境定居、一次性退休、死亡终结基本养老保险关系时,按有关规定一次性退回个人账户储存额。2. 符合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条件的参保人员办理退休手续后,个人账户储存额( 包括该年度记账额本金)的利息计算至其退休之月止。退休人员的个人账户储存额用于支付个人账户养老金,每月作相应扣减,直至扣减完毕。退休人员的个人账户储存额年利息按月积数法计息,计算公式如下:年利息=个人账户年初储存额本年度记账利率- 本年度支付月积数本年度记账利率112本年度支付月积数=n 月支付额(12-n+1) (n 为本年度各支付月份顺序号,且 1n12)视同缴费账户简介一、 视同缴费账户建账对象(1)1998 年 6 月 30 日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2006 年 7 月 1 日以后(含 2006 年 7 月 1 日,下同) 符合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条件的;(2)1998 年 7 月 1 日后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参保前有视同缴费年限,2006 年 7 月 1 日以后符合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条件的。二、视同缴费账户建账办法(一)对 1998 年 6 月 30 日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2006 年 7 月 1 日以后(含 2006 年 7 月 1 日) 符合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条件,享受过渡性养老金的参保人,补计 1993 年前视同缴费限(包括 93 年前的实际缴费年限) 、补齐 1994 年 1 月至1998 年 6 月底个人缴费不足 8%部分的视同缴费账户。1、1993 年底以前视同缴费账户建账办法截至 2006 年 6 月 30 日时本人 1993 年底前的视同缴费账户总额=1993 年本市职工月平均工资8%121993 年 12 月前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 (1+10%) 12.5 =1685.301993 年 12 月前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1993 年本市职工平均工资为 6400 元/年(按粤府200696 号文公布的1993 年前全省各地“视同缴费账户”建账标准和“视同缴费指数” 一览表执行)2、补齐 1994 年 1 月至 1998 年 6 月底前视同缴费账户计算公式:截至 2006 年 6 月 30 日补建 1994 年 1 月至 1998 年 6 月视同缴费账户总额=(1994 年 1 月至 1998 年 6 月本人缴费工资之和8%-1994 年 1 月至 1998 年 6 月本人实际缴费总额)(1+4%) 8 (二)特殊群体的视同缴费账户记账办法。特殊群体指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前按国家规定计算的连续工龄可视同缴费年限的,由我省安置到企业的复员转业军人、流动到企业的原机关工作人员、以及改制前参照(依照)公务员管理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1993 年底前安置、流动、改制到企业的,其视同缴费账户记账办法按上述第(一)点办法执行。1994 年 1 月后安置、流动、改制到企业的,其视同缴费账户记账办法如下:1、转业干部(不含 2000 年以后自主择业军转干部) 、转业士官(含原志愿兵、专业军士)以本人转业前 12 个月的月平均基本工资为基数(以转业时部队开具的本人工资介绍信为依据) ,按国家规定可以视同缴费年限的军龄,每满 1 月记 8 的视同缴费账户。2000 年以后自主择业的军转干部,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前的军龄不视同缴费年限,不建立视同缴费账户。2 、退伍义务兵、复员干部服役时领取津贴的战士或以复员形式退役的原军队干部,以退伍时全国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为基数,按国家规定可以视同缴费年限的服役年限,每满 l 月记 8的视同缴费账户。 入伍后原单位仍保留工资待遇并继续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如服役期间本人缴费工资低于退伍时上年度全国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水平的,差额部分以视同缴费账户形式予以补齐;高于或等于退伍时上年度全国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水平的,不再建立视同缴费账户。3 、机关单位工作人员(到企业前已被开除、除名和判刑,原机关工作时间不计算连续工龄的不在此列)调入企业和机构改革后分流或流动到企业的,以本人离开机关前 12 个月的月平均基本工资为基数(由其原单位负责提供,并经其上级人事主管部门审核确认) ,按国家规定可以视同缴费的机关工作年限,每满 l 月记 8的视同缴费账户。4 、参照(依照)公务员管理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到企业前已被开除、除名和判刑等,原事业单位工作时间不计算连续工龄的,以及企业化管理和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应参加企业基本养老保险的,不在此列)调入企业或单位改制后参加企业基本养老保险的,以本人离开事业单位或单位改制前 12 个月的月平均基本工资为基数,按国家规定可以视同缴费年限的原事业单位工作年限,每满 l 月记 8的视同缴费账户。5 、截至 2006 年 6 月 30 日的视同缴费账户总额=1993 年底前记账额(1+10%) n + 1994 年 1 月至 1998 年 6 月底记账额(1+4%) n + 1998 年 7 月至 2006 年 6 月记账额 (1+a99)(1+a06)1993 年 12 月底前记账额、1994 年 1 月至 1998 年 6 月记账额和 1998 年 7 月至 2006 年 6 月记账额都是按“上述不同人群的月平均基本工资基数”8%相应时段内的视同缴费月数计算。 n 表示本人转入企业时间至 2006 年 6 月该区间的年限。a99a06 表示 1999 年至 2006 年各年度个人账户记账利率。三、视同缴费账户的管理视同缴费账户实行虚账管理,不得继承和一次性提取。参保人省内跨统筹区域内转移时,转出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将本人视同缴费账户储存额实账转移,转入地按转入的视同缴费账户金额为本人建账,不再重新核定,其到账的视同缴费账户基金划入统筹基金;跨省转移的,除双方签定协议的外,按国家现行转移办法办理。视同缴费账户从建账时点(转移后从转入地建账时)起,按全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增长率和商业银行存款利率综合考虑的一定利率增长,目前暂按个人账户利率增长。申领基本养老保险待遇须知 一、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用人单位应在其职工符合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的当月,先到地税部门办理停保手续并确认当月扣款成功,再为职工到对应区(县级市)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相关手续。本市户籍的社会失业人员向其户籍所属区退管部门申请。非本市户籍的社会失业人员可向任一区(县级市)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办。办理时请提供以下资料:1、 领取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申请表及复印件;2、退休人员的身份证(或其他有效证件)复印件。复印件需加盖“与原件相符”字样及公章。本人申办的还需提供原件;3、户口簿复印件(需复印户口首页及本人资料页面) 。复印件需加盖“与原件相符”字样及公章。本人申办的还需提供原件。境外人员无需提供。4、如有广州市职工劳动手册的一并提供; 5、已审核视同工龄的原固定工,还需提供广州市职工连续工龄审批表及复印件;6、在我市办理一次性缴纳养老保险的参保人,还需提供相关审批材料和地税缴款凭证及其复印件;7、军转干部除提供上述资料外,还需提供军队干部转业审批报告表及复印件;8、有高级或者副高级职称人员,还需提供国家相关部门颁发的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及复印件;9、本人半年内有使用记录的本市工行、农行、建行、中行或者邮政储蓄(选择邮政储蓄发放养老金的)通存通兑个人存折结算帐户的复印件;或“银行卡开卡申请表”(有加盖相关银行公章)的复印件;或银行卡及“个人对账本”的原件及复印件(银行卡需正反面复印) 。以上复印件需加盖“与原件相符”字样及公章。本人申办的还需提供原件。说明: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人员变更姓名、证件号码时,应同时提供与变更后姓名、证件号码一致的本人第 9 点银行资料变更养老金发放账号,并填写广州市社会保险基本养老金发放银行信息登记表 。二、一次性领取基本养老金 1、 一次性领取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确认书一份;2、退休人员的身份证(或其他有效证件)及复印件;3、户口簿及复印件(需复印户口首页及本人资料页面) 。境外人员无需提供。4、如有广州市职工劳动手册的一并提供;5、本人半年内有使用记录的本市工行、农行、建行、中行通存通兑个人存折结算帐户原件及复印件;或“银行卡开卡申请表”(有加盖相关银行公章)原件及复印件;或银行卡及“个人对账本”的原件及复印件(银行卡需正反面复印) 。三、退休后死亡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的离退休人员死亡后 30 日内,属于单位(含退管办)管理的离退休人员由单位经办人员申办;属于无单位或未移交社区退管办管理的社会离退休人员由其直系亲属(法定继承人)申办。(一)单位经办人员申办1、 广州市劳动用工和社会保险增减员表一式两份。2、公安部门或医院出具的记录死亡时间的证明原件及复印件,或注明死亡日期的户籍注销证明等材料的原件及复印件。在境外死亡的,提供我国驻当地使领馆出具的死亡证明。外文证明须公证处公证出具中文版。3、亲属申请一次性供养救济费的,按不同的供养对象提供如下资料:(1)供养配偶A、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丧失劳动能力的:提供户口簿原件、复印件及市劳动能力鉴定部门的证明。B、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无生活来源的:提供户口簿原件、复印件及社区居委会证明。(2)供养子女A、未满 16 周岁的:提供户口簿原件、复印件。B、满 16 周岁后仍在读高中或职中的:提供户口簿原件、复印件和学生证原件、复印件,以及在读学校证明。C、丧失劳动能力的:提供户口簿原件、复印件和市劳动能力鉴定部门的证明。(3)供养父母A、死者为独生子女的:提供户口簿原件、复印件和街、镇以上计生部门的证明。B、死者为非独生子女的:提供供养人劳保卡(需加盖公章)或医疗费报销凭证。(4)供养其他直系亲属的:提供供养人劳保卡(需加盖公章)或医疗费报销凭证。(二)直系亲属(法定继承人)申办:1、公安部门或医院出具的记录死亡时间的证明原件及复印件,或注明死亡日期的户籍注销证明等材料的原件及复印件。在境外死亡的,提供我国驻当地使领馆出具的死亡证明。外文证明须公证处公证出具中文版。2、提供直系亲属(法定继承人)的身份证(或其他有效证件)原件及复印件;3、能证明直系亲属(法定继承人)与死者关系的材料。(1)户口簿可以证明申办人与死者的直系亲属关系及法定继承权的,提供户口簿原件及复印件一份;(2)户口簿无法证明的,可提供公安、民政、镇街等政府部门提供的证明材料、如无法提供政府证明,须提供经公证机关确认的公证书。(3)直系亲属(法定继承人)委托他人代办的,还需提供经公证机关确认的委托书,并提供代办人身份证(或其他有效证件)原件及复印件一份。4、半年内有使用记录的本市工行、农行、建行、中行通存通兑个人存折结算帐户原件及复印件;或“银行卡开卡申请表”(有加盖相关银行公章)原件及复印件;或银行卡及“个人对账本”的原件及复印件(银行卡需正反面复印) 。提供死者账户,如已注销的,提供法定继承人账户。四、退休前申领退回个人帐户额参保人在退休前,发生以下情形时,由本人申办,个人账户余额支付给本人。1、参保人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离境定居的,本人书面申请,可一次性退还个人账户余额,同时终结养老保险关系。2、财政退休的,退还个人账户储存额中的个人缴费部分本息。3、外国人离境回国,个人可以书面申请终止基本养老保险关系,一次性退还个人账户余额。(一)离境定居1、 一次性领取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确认书一份; 2、记录“移民”的护照或公安机关出具的离境定居证明; 3、户口本原件及复印件(记录本人户口注销页) ;4、本人半年内有使用记录的本市工行、农行、建行、中行通存通兑个人存折结算帐户原件及复印件;或“银行卡开卡申请表”(有加盖相关银行公章)原件及复印件;或银行卡及“个人对账本”的原件及复印件(银行卡需正反面复印) 。5、如有广州市职工劳动手册的一并提供;6、他人代办的,还要提供代办人身份证(或其他有效证件)原件和复印件,及委托书一份,委托书必须经公证处公证。(二)财政退休1、本人经组织部门审核、批准的退休审批表原件及复印件,或人事组织部门批准退休的批文;2、本人半年内有使用记录的本市工行、农行、建行、中行通存通兑个人存折结算帐户原件及复印件;或“银行卡开卡申请表”(有加盖相关银行公章)原件及复印件;或银行卡及“个人对账本”的原件及复印件(银行卡需正反面复印) 。(三)外国人离境回国1、 一次性领取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确认书一份;2、本人护照原件和复印件一份;3、本人半年内有使用记录的本市工行、农行、建行、中行通存通兑个人存折结算帐户原件及复印件;或“银行卡开卡申请表”(有加盖相关银行公章)原件及复印件;或银行卡及“个人对账本”的原件及复印件(银行卡需正反面复印) 。 五、退休前死亡、外国人死亡1、单位经办人员申办(1) 广州市劳动用工和社会保险增减员表一式两份。(2)公安部门或医院出具的记录死亡时间的证明原件及复印件,或注明死亡日期的户籍注销证明等材料的原件及复印件。在境外死亡的,提供我国驻当地使领馆出具的死亡证明。外文证明须公证处公证出具中文版。2、直系亲属(法定继承人)申办:(1)公安部门或医院出具的记录死亡时间的证明原件及复印件,或注明死亡日期的户籍注销证明等材料的原件及复印件。在境外死亡的,提供我国驻当地使领馆出具的死亡证明。外文证明须公证处公证出具中文版。(2)提供直系亲属(法定继承人)的身份证(或其他有效证件)原件及复印件;(3)能证明直系亲属(法定继承人)与死者关系的材料。A、户口簿可以证明申办人与死者的直系亲属关系及法定继承权的,提供户口簿原件及复印件一份;B、户口簿无法证明的,可提供公安、民政、镇街等政府部门提供的证明材料、如无法提供政府证明,须提供经公证机关确认的公证书。C、直系亲属(法定继承人)委托他人代办的,还需提供经公证机关确认的委托书,并提供代办人身份证(或其他有效证件)原件及复印件一份。(4)半年内有使用记录的本市工行、农行、建行、中行通存通兑个人存折结算帐户原件及复印件;或“银行卡开卡申请表”(有加盖相关银行公章)原件及复印件;或银行卡及“个人对账本”的原件及复印件(银行卡需正反面复印) 。提供死者账户,如已注销的,提供法定继承人账户。六、非本市户口离退休(职)人员申请邮政发放养老金1、 国内市外退休人员邮政储蓄发放退休养老金表一份;2、邮政储蓄存折印有帐号的页面复印件;3、身份证(或其他有效证件)及户口簿复印件。七、退回一次性待遇 对原来已经领取养老保险一次性待遇的参保人,现符合申请一次性补缴、趸缴和延缴等原因,要求退回原领取待遇时,由参保人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办理时请提供以下资料:1、 退回一次性待遇申请表一式两份; 2、原一次性支付个人帐户存储额(老年津贴)审批表或其他领取一次性待遇的有关资料的原件及复印件。3、 广州市城镇职工劳动手册以及记录缴费页和领取待遇页的复印件,或其他可以证明缴费记录的资料。4、参保人的身份证(或其他有效证件)和户口簿的原件及复印件;领取基本养老金资格认证办法 广州市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实行社会化发放,每年定期对领取基本养老金的离退休人员进行资格核查,对没有提供有效生存证明的,从当年 7 月起停发基本养老金。一、本市户籍且在本市定居的退休人员对本市户籍并在本市定居的离退休人员每年由参保单位(或区退管办)对本单位离退休人员进行资格核定,社会保险经办机构采取抽查核实。二、本市户籍在异地定居的退休人员、非本市户籍的退休人员每年 3 月至 6 月 20 日,本市户籍异地定居的退休人员、非本市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理财金融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公路工程试验检测师资格考试(交通工程)综合试题及答案
- 2025考研金融类试题及答案
- 2025考公务员复试题目及答案
- 2025年全国海船船员考试《轮机部(船舶管理8506)》自测试题及答案
- 员工聚餐抽奖活动方案策划(3篇)
- 苗木供用合同范本
- 压花地坪施工方案(3篇)
- 招聘培训老师合同范本
- 管道检测施工方案(3篇)
- 急腹症的诊断及治疗(吴慧锋)
- GB/T 13912-2020金属覆盖层钢铁制件热浸镀锌层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
- 水轮发电机的基本结构课件
- 《空气动力学》配套教学课件
- 2023年西安陕鼓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招聘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送达地址确认书(完整版)
- 水泵设备单机试运转记录
- 完整版医院体检报告范本
- 速成意大利语(上)
- Q∕SY 1535-2012 海底管道混凝土配重层技术规范
- 生育服务证办理承诺书空白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