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料行业分析报告_第1页
饮料行业分析报告_第2页
饮料行业分析报告_第3页
饮料行业分析报告_第4页
饮料行业分析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软 饮 料 行 业 分 析 报 告,09年饮料业大事记,可口可乐“联姻”汇源失败 饮用水业再现水源“危机”王老吉被爆“夏枯草”事件 达娃“离婚”好聚好散 统一斥资千万控股健力宝贸易农夫与统一身陷“砒霜门”,内容提要,中国饮料行业发展环境分析 饮料行业特征及价值链分析我国软饮料行业运行数据分析 我国软饮料行业市场分析 饮料行业原料市场分析果汁饮料市场分析 主要公司分析,中 国 饮 料 行 业 发 展 环 境 分 析,08 年全球经济危机爆发后,食品饮料业也不可避免面临压力。国家在2009 年实施的扩大消费和内需的措施,对饮料行业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经济环境对饮料业的影响,GDP的增长速度,经济环境对饮料业的影响,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收入增速,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增速,消费者信心指数、预期景气指数和满意景气指数(当期值),相关的产业政策,饮 料 行 业 特 征 及 价 值 链 分 析,行业特征分析,我国软饮料行业的SWOT分析,价值链分析,食品饮料行业价值链非常复杂,而食品饮料制造商在推出产品的流程中也必须面对很多不同的供应商、分销商和渠道。,2009年饮料制造业运行情况,行业规模扩张较快,但速度放慢 资本投入增速快于劳动投入增速,资本/劳动密集度上升产品销售保持较快增长,但增速放缓成本费用增速放缓,产品销售成本占比下降 利润总额增长较快,亏损深度上升成长能力下降,盈利能力基本稳定,偿债能力增强,经营能力提升投资增长加快,我国软饮料行业运行数据分析,软饮料业态划分,碳 酸 饮 料,蔬 菜 汁 饮 料,果 汁 饮 料,茶 饮 料,固 体 饮 料,植 物 蛋 白 饮 料,含 乳 饮 料,其 他 软 饮 料,包 装 饮 用 水,软饮料的分类,2009年软饮料行业生产规模分析,2009 年1-11 月,食品饮料行业下的软饮料产量增速达到25.89%,产量达到7452.29 万吨。其中,11 月份生产软饮料659.25 万吨,同比增长30.59%。我国饮料总产量的增长,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我国社会消费水平的提升。2009 年1-11 月,包装饮用水为增速最快的细分市场,产量达到2944.39 万吨,同比增长29.75%;果汁和蔬菜汁饮料类产量增速仅次于饮用水为29.62%,产量达到1300.26 万吨;碳酸饮料增速最低,产量为1154.53 万吨,同比增长11.3%。,行业经济指标分析,2009 年1-11 月,果汁及蔬菜汁饮料制造业的资产总值最大,其资产占到整个饮料行业32.01%,达到61022467 千元。其他行业资产占比由高到低的排列依次是:碳酸制造业(17.91%)、包装饮用水制造业(14.92%)、茶饮料及其他饮料制造业(15.02%)、含乳饮料和植物蛋白饮料制造业(13.05%)、固体饮料制造业(7.08%)。,资产所占比例,行业经济指标分析,果汁及蔬菜汁饮料制造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占比最大,共实现54436462千元,占22.07%。紧随其后的是碳酸饮料制造业,它的主营业务收入占比仅比果汁及蔬菜汁饮料制造业少了0.75 个百分点。,含乳饮料和植物蛋白饮料制造业的利润总额占比最大,占23.30%;茶饮料及其他软饮料的利润总额比含乳饮料和植物蛋白饮料略少,占到21.65%;而主营业务收入最大的果蔬汁饮料的利润总额占比仅为15.48%,与乳饮业与茶饮料业相差较大,这说明果汁及蔬菜汁制造业成本压力高于乳饮业与茶饮料业。,2009 年1-11 月,果汁及蔬菜汁饮料出口量最大,其出口交货值占到整个饮料行业的81.56%,实现6944462 千元,远高于其他类饮料业。固体饮料、茶饮料及其他饮料、含乳饮料和植物蛋白饮料、碳酸饮料的出口交货值占比分别为8.38%、3.82%、3.60%、2.38%,包装饮用水出口交货值最小,仅为21965 千元,仅占全行业的0.26%。,我国软饮料行业市场分析,营销特点分析,竞争激烈新品“搏”市场健康产品引领主流消费广告增多营销成本上涨网络营销投放比例增大康师傅“矿物质水”的正名运动茶饮料的“再来一瓶”运动可口可乐的“零度魔兽”运动王老吉的“终端”运动,消费者分析,2009 年,我国人均软饮料消费量在45 千克左右,其中细分行业中人均消费量最大的是包装饮用水,其次是果蔬饮料和碳酸饮料,但这三者的人均消费量均低于啤酒, 2009 年,啤酒人均消费量接近30 千克,这说明各细分饮料行业仍具备教导的市场增长空间。,据百度搜索调查数据显示,网民最关注的饮料类型排行:碳酸饮料29.56%,水饮料12.13%,乳饮料27.94%,果汁饮料6.48%,茶饮料20.77%,功能饮料3.13%。,饮料行业原料市场分析,食糖市场分析,08/09 制糖期全国共生产食糖1243.12 万吨,比上期减少了240.9 万吨,同比下降16.24%。据预计,09/10 榨季我国食糖产量为1200 万吨,较08/09 年度下降了3.5%。我国食糖消费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许多年份出现了2 位数以上的增长。据统计,08/09 榨季中国的食糖消费量达到1402 万吨,如果按照目前的速度增长,09/10 榨季中国的食糖消费量将超过此前市场预估的1438 万吨。2010年,政府有关部门将通过抛售储备糖等方式弥补食糖产销缺口,保证糖市平稳运行。,茶叶市场分析,作为世界第一大茶叶生产国和消费国,中国茶产业有着巨大的优势,近年来,中国茶产业发展快速,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出口数量和金额屡创新高,并连续5 年产销增长10%。据有关资料统计,目前全国涉茶人口超过一个亿,其中有8000 万是茶农。目前中国茶叶70是内销,产量与内销市场基本上呈正比增长。2008 年,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全球茶叶市场一片萧条,而中国茶叶出口市场却不降反升,呈现逆势上涨的态势。,果汁及蔬菜汁饮料市场分析,市场现状简介,世界年均果汁饮料消费量已达7公升,中国人年均果汁消费量还不到1 公升,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7,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1/40。这表明,我国果汁饮料行业具备巨大的发展空间。橙汁是我国果汁饮料的主流生产消费产品,消费者中的接受度高达58。我国果汁饮料主要由浓缩果汁、100的纯果汁和39不同果汁含量的果汁饮料组成。 浓缩果汁方面:产量较高,占世界产量的50%,对国外市场的依赖度很高,我国果汁 供应商占有全球苹果浓缩果汁市场份额的70%左右。 100%果汁方面:以汇源100%桃汁及100%橙汁、味全100%葡萄汁为主流,未来将会出现更多的100%果汁品种。 果汁含量为5%-10%的低浓度果汁饮料:主要以统一“鲜橙多”、康师傅“每日C”果汁和可口可乐“酷儿”为代表。 市场上逐渐分化出三股竞争势力:以汇源、娃哈哈为代表的国内知名企业,以统一和康师傅为代表的台湾企业(以包装的创新和口味取胜)、以可口可乐、百事可乐为代表的跨国企业。目前市场上集中了娃哈哈、汇源、农夫果园、统一鲜橙多、美汁源果粒橙、酷儿、露露等众多一线饮料品牌。,巨头之间的竞争正在加剧未来内地果汁市场将会依旧保持以可口可乐为代表的外企、以康师傅为代表的台企、以及以汇源为代表的国内企业,三足鼎立的局面。 低浓度果汁市场受关注08 年7 月,农夫山泉率先在中国市场推出了补充维C 的柠檬饮料水溶C-100,国内另一饮料企业娃哈哈很快出手,在08 年12 月推出HELLO-C。 浓缩果汁市场仍然疲软由于全球经济下行,国外市场对浓缩果汁的需求出现萎缩,自08 年下半年开始我国苹果汁出口总量整体下降。在出口遇冷、价格大幅下滑背景下,产能过剩的加剧使得国内浓缩果汁企业发展陷入困境。,市场动态,历史竞争格局,2007年前10强企业的供给份额只有86.2%,而前5家的市场份额则只有48.37%。可见国内的供给格局是集中度较低,小企业居多。 从不同规模企业来看,我国果汁饮料企业主要集中在中小型企业,大型企业较少,其中中小型企业的占比例达到了72.5%。 从不同所有制企业来看,我国果汁饮料企业主要集中在合资企业,国内独资企业较少,其中合资企业的占比例达到了38.4%,而国内独资企业的占比例只达到了21.7%。,中国水果资源丰富,其中,苹果产量是世界第一,柑桔产量世界第三,梨、桃等产量居世界前列。 近年来,中国果汁饮料市场呈高速发展态势,增长速度达到20%,产量增长迅速。 2008 年,中国果蔬饮料的产销量突破1200 万吨。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止到09 年11月,我国果汁和蔬菜汁饮料产量达到1300万吨,比08 年同期增长29.62%。其中,广西产量增长最快,比08 年同期增长了237.36%。,产量分析,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 2009 年1-11 月,全国果汁和蔬菜汁制造行业累计总资产达到610亿元,同比增长9.39%;主营业务收入达544亿元,同比增长14.01% ;实现利润总额34亿元,同比增长25.69% 。 2009 年1-11 月,全国果汁和蔬菜汁饮料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排名前五的地区分别为广东、山东、陕西、河南、四川,这与产量前五的地区广东、河南、陕西、重庆、甘肃的格局略有不同。 广东省果蔬汁饮料产销量排名第一,共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0亿元,同比增长40.35%,占到全国总额的16.72%。,经营数据分析,经营数据分析,2010年1月,全国超市渠道果汁饮料5.94亿元,环比增长33.9%,同比下降54.6%。2010年1月,全国超市渠道销售果汁饮料10.51万吨,环比增长32.8%,同比下降59.2%。2010年1月,全国超市渠道销售果汁饮料均价2.83元/500ml,环比增长0.8%,同比增长11.2%。,全国超市果汁饮料终端消费额,全国超市果汁饮料终端消费量,全国超市果汁饮料终端均价,影响果汁饮料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分析,新进入者渠道资源有限竞争品牌的替代性很强消费者品牌转换频率高新品牌的阻力较大新产品上市,市场开发费用大成本高导致容量小,主要公司分析,统一企业中国控股有限公司(港交所:220)是台湾食品制造商统一企业旗下的控股公司,为中国非碳酸饮料及方便面主要的台资制造商之一。主要饮料产品为果汁饮料及茶饮料。 共拥有24家分子公司的统一集团,涉足食品、金融、外贸、商业、娱乐、广告、电子等业,以形成横跨制造、服务二大产业的格局。 成立时间: 1967年7月1日 公司口号: 飞向健康快乐的21世纪 总裁: 林苍生 产品: 统一鲜乳、统一面、统一布丁,统一企业中国控股有限公司,统一企业中国控股有限公司,2010年1月,全国超市渠道销售统一果汁消费额占总体果汁饮料的7.46%,环比上升0.15%,同比上升0.19%。2010年1月,全国超市渠道销售统一果汁消费量占总体果汁饮料的10.16%,环比上升0.17%,同比下降0.08%.2010年1月,全国超市渠道销售统一果汁均价2.08元/500ml,环比上升1.3%,同比上升15%。,统一果汁超市终端消费额占有率,统一果汁超市终端消费量占有率,统一果汁超市终端销售均价,康师傅控股有限公司(港交所:322) ,总部设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天津市,主要在中国从事生产和销售方便面、饮品、糕饼以及相关配套产业的经营,现任首席执行官魏应洲。 上市时间:1996年2月 康师傅两大股东顶新(开曼岛)控股有限公司和三洋食品株式会社分别持有本公司33.2%的股份。于2009年12月31日,本公司之市值为137.5亿美元。 总裁:魏应州 产品:方便食品、饮品、糕饼 据AC尼尔森2009年12月的零售市场研究报告显示在这期间康师傅在方便面、即饮茶及包装水销售额的市场占有率分别为54.6%、48.4%和19.6%,稳居市场领导地位;稀释果汁及夹心饼干分别以14.2%及25.5%居同类产品第二位。,康师傅控股有限公司,康师傅控股有限公司,2010年1月,全国超市渠道销售康师傅果汁消费额占总体果汁饮料的8.86%,环比下降0.07%,同比上升0.94%。2010年1月,全国超市渠道销售康师傅果汁消费量占总体果汁饮料的12.27%,环比下降0.05%,同比上升1.13%.2010年1月,全国超市渠道销售康师傅果汁均价2.04元/500ml,环比上升0.4%,同比上升12.9%。,康师傅果汁超市终端消费额占有率,康师傅果汁超市终端消费量占有率,康师傅果汁超市终端销售均价,可口可乐公司(Coca-Cola Company)成立于1892年,总部设在美国乔亚州亚特兰大,是全球最大的饮料公司,拥有全球48%市场占有率以及全球前三大饮料的二项(可口可乐排名第一,百事可乐第二,低热量可口可乐第三)。 可口可乐在200个国家拥有160种饮料品牌,包括汽水、运动饮料、乳类饮品、果汁、茶和咖啡,亦是全球最大的果汁饮料经销商,在美国排名第一的可口可乐为其取得超过40%的市场占有率,而雪碧(Sprite)则是成长最快的饮料。 受到经济衰退与饮料市场消费习惯转变的影响,可口可乐09 年在美国本土的销售业绩持续下滑,这使得可口可乐不得不通过这些新兴市场来救市。 作为国内最大的软饮料品牌,可口可乐在包装饮料市场占据近15%的份额,在华销量已达到其全球竞争对手百事可乐的两倍。,可口可乐公司,可口可乐公司,2010年1月,全国超市渠道销售可口可乐旗下果汁消费额占总体果汁饮料的22.6%,环比上升0.12%,同比上升0.56%。 2010年1月,全国超市渠道销售可口可乐旗下果汁消费量占总体果汁饮料的25.15%,环比下降0.05%,同比上升1.97%。2010年1月,全国超市渠道销售可口可乐旗下果汁均价2.54元/500ml,环比上升1.6%,同比上升5.1%。,可口可乐旗下果汁超市终端消费额占有率,可口可乐旗下果汁超市终端消费量占有率,可口可乐旗下果汁超市终端销售均价,北京汇源饮料食品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1992年,是主营果、蔬汁及果、蔬汁饮料的大型现代化企业集团。 目前,汇源已成为中国果汁行业第一品牌。汇源商标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汇源产品被授予“中国名牌产品“称号。 集团累计研发和生产了500多种饮料食品。据权威调查机构AC尼尔森最新公布的数据,截止09年12月,汇源100果汁占据了纯果汁52的市场份额,中浓度果汁占据45.6的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