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异家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追踪_第1页
离异家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追踪_第2页
离异家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追踪_第3页
离异家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追踪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离异家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追踪典型案例一:班中有一个女生宗芸芸,她性格孤僻,言行怪异,对谁都持有一种不信任的态度。编座位,她要一个人独坐;答问题,她作壁上观;班上 55 个同学,能和她说上几句的极少;平时一个人上学,一个人回家,从不和其他同学同行。但该同学学习天分很高,平时学习并不见怎样刻苦,可每次考试都能排在全班的前列。许多科任老师都说,这个学生如引导得好可能会成为一名才女,否则只会弄得神经兮兮。我曾多次对她进行劝导,无奈她一言不发,一副无动于衷的样子。典型案例二:学生李某,常常自以为是,违反学校的纪律。有一次,他因与外校的学生发生矛盾而打架。事情发生后,学校坚决严肃处理,我给学校建议不急着处理,找到他,以平静的语气说道:“这件事情上,我看到了你的勇敢,为什么呢?你敢到别的学校去打架,没有勇气是不行的。”他听后一脸的诧异,盯着我,捉摸着我是在讽刺、挖苦,还是别有用心,可我的态度诚恳,一脸的平静,他不好意思的低下了头。“不过,你勇敢没用到正确的地方,用打架来解决矛盾是不明智的选择。”他再次诧异的抬起了头,晶莹的眼泪夺匡而出。我还告诉了他学校暂不给他处分的结果。他离开时,主动喊了一声:“老师再见”。案例产生的原因: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是我们现阶段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要求。一个好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出色的心理学家。一个合格的教师,应当树立关心学生心理健康的意识,走进学生的心灵,成为学生心灵上的良师益友。那么,怎样使每一个学生都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呢?这是我们为师者迫切需要探讨的问题。也是能否顺利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全体学生素质的关键。人们常说:“健康的家庭才能培养出健康的孩子。” 确实如此,学生缺乏健康的心理素质,很大程度上来自家庭的不良影响。通过家访,我终于找到了造成宗某孤僻偏执的根本原因:宗同学在很小的时候父母离异,跟随母亲生活。8 岁那年,由于一点小小的过失,竟被其母关在房间里整整过了一天一夜不让她出来,她哭、她喊但大人们为了达到惩戒的目的,竟没有一个怜她惜她。自此,她恨母亲,再也不和母亲打招呼、说话,她的这件事也被同学们作笑话相传。渐渐地,她变得不合群、性情怪僻,只有书,才真正成为她忠实的伙伴。找出了问题的症结,我知道关键的是消除她心灵上的阴影。李某跟随父亲生活,父母离异已久,父亲既要忙工作又要照顾多病的老人,很少顾及他的思想和学习,致使他成了无人看管的“游侠”,来似一股风,一走无影踪,迟到、早退是家常便饭。针对案例所实施的教育策略:1、说服宗芸芸的母亲,让她诚恳地向孩子认个错,说明当年的动机和目的。然后我又找该生谈话,否定其母亲当年的做法,继而肯定她终日以书为伴的积极性。渐渐地,她的话变得多了起来,能够和她沟通了。和她谈父母、谈人生、谈理想。后来我又以“爱心献给父母”为主题开了一次班会,她第一次在班上发了言,并且引经据典,言简意赅,令同学们刮目相看。2、通过家访,了解到李某家庭的疾苦,回校后建议学校对李某实施经济救助,发放贫困生伙食补助每期 375 元,从经济上给予他支助,促使他从家庭困窘的阴影中解脱出来,轻装上阵,努力学习。3、对单亲家庭的孩子,多一份关心,多一份爱护。耐心地开导这些学生,让他们用辨证的眼光看待父母离异与伤亡的问题,勇敢的面对现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鼓励他们战胜困难,独立自主,树立上进心。要求全体同学都来关心他们,使他们感到集体的温暖,弥补他们在家庭中的爱的缺失,逐步消除内心的孤独感。为培养其健康的心理,不厌其烦的开导。教育他们即使是打工都要做一个“打工皇帝”,将来像父亲一样做个孝顺子,不要令父亲失望。加强监督检查。为了防止他玩游戏机和别的违纪行为,我特地叫同村的同学经常陪伴他,还多次为他提供尝试成功的机会,让其体验成功的喜悦和荣誉,增加良性刺激,使他摆脱自闭心理,激发起自信心和上进心。正面激励。单亲家庭的孩子一有进步就表扬他,使他时常有一种成功感和喜悦感。心灵的交往,热情的鼓励,温暖着他那颗冷漠的失望的心,使他重新回到了班集体中。多方面关心。时不时为他们买几个苹果,帮他照几张称心如意的照片,使他感到老师就是他的亲人,从而主动接受教育,成为健康向上的好孩子。总的来说,对学生心理的研究,不能只从外表上的情绪表现来研究,还要对他们的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