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洲中学第十六届文化艺术节八年级学科知识竞赛八上科学学科竞赛1-5章_第1页
梨洲中学第十六届文化艺术节八年级学科知识竞赛八上科学学科竞赛1-5章_第2页
梨洲中学第十六届文化艺术节八年级学科知识竞赛八上科学学科竞赛1-5章_第3页
梨洲中学第十六届文化艺术节八年级学科知识竞赛八上科学学科竞赛1-5章_第4页
梨洲中学第十六届文化艺术节八年级学科知识竞赛八上科学学科竞赛1-5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梨洲中学第十六届文化艺术节八年级学科知识竞赛(2010.12)科学试卷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50 分)1、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汽车下坡时会遇到一道道间隔均匀的凹槽,从上面经过会有明显的颠簸,这些凹槽的作用是( )A、避免司机开车过快,起到减速作用 B、避免来往车辆过多,造成路面损毁C、避免司机开车过分平稳而瞌睡 D、一种交通标志,用于确认距离,避免发生追尾事故2下列事例中,属于运用了重力方向的是( )3 汽车在平 直公路上 匀速行驶, 下面四个 图象中能 正确表示汽车速度与时间关系的是( )4、平常所说的铁比棉花重,实际上是指 ( )A、重量 B、质量 C、密度 D、体积5 一个普通中学生双脚站立在水平地面上,他对地面的压力和压强接近于 ( )A50 N,10 3Pa B50 N,10 4Pa C500 N,10 3Pa D500 N,10 4PaB用力拉弹簧A检查相框是否挂正 C往墙上敲钉子 D往前推桌子6 如下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减小压强的是( ) 7摩托车做飞跃障碍物的表演时为了减少向前翻车的危险,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应该前轮先着地; B. 应该后轮先着地; C. 应该前后轮同时着地; D. 哪个车轮先着地与翻车的危险没有关系。8 我国载人航天飞船飞行获得圆满成功。我国第一位航天员杨利伟绕地球旋转时处于完全失重状态,这是指此时( )A、航天员不受地球吸引力 B、所受的地球引力和支持力平衡C、航天员所受重力比在地球上时减小了 D、航天员对支持它的物体的压力为零9 已潜入海水中的潜艇,在继续往深海下潜的过程中,它受到的 ( )A、压强增大,浮力增大 B、压强和浮力都不变C、压强增大,浮力不变 D、压强不变,浮力增大10 2010 年我市的征兵工作刚刚结束,这批时代青年也已奔赴西藏,可他们刚到达青藏高原时,多会头晕、头痛、耳鸣,有的甚至恶心、呕吐,其主要原因是 ( )A、高原上气温偏低,经常下雪 B、高原上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较多C、高原上空气稀薄,气压偏低 D、高原上道路崎岖,人体能量消耗过多11 一杯水放在列车内的水平桌面上,水面突然发生了如图所示的变化,则列车的运动状态可能发生的变化是( ) 列车突然向右启动 列车突然向左启动 列车向右运动突然刹车 列车向左运动突然刹车A、或 B、或 C、或 D、或12 手握住一个酱油瓶,瓶的开口向上静止在手中不动,以下四种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酱油瓶静止在手中,是由于受到静摩擦力的作用; B、随着手所施加的压力增大,瓶子受到的静摩擦力也增大; C、手握瓶的力增大时,瓶子所受静摩擦力并未增大; D、若瓶子原来是空瓶,那么向瓶内注水过程中,瓶仍静止,即使手握瓶的力大小不变,瓶所受摩擦力也将增大。F13 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的小车在拉力 F 的作用 下运动,在拉力逐渐减小的过程中,小车的速度将: ( ) A、逐渐减小 B、逐渐增大 C、保持不变 D、先减小,后增大14 如图所示,质量为 10 千克的物体在水平力 F 作用下,静止在竖直的墙面上,当力 F 逐渐减小的过程中,物体静止一段时间后,向下运动,在这过程中,摩擦力 f 与时间 t 的关系,可能符合要求的图线是( )15 甲 、乙两个物体叠放在水平地面上, 甲受到一个向右的水平力作用, 乙受到一个向左的水平力作用, 两个力大小均为 F, 如图所示, 两物体均处于平衡状态, 则甲和乙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乙和地面间的摩擦力大小分别为 ( )A. 0 , F B. F , 0 C. 2F , F D. 2F , 016 自来水厂向水中通入适量氯气进行消毒、杀菌。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产物之一是次氯酸(HClO),在次氯酸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 )A+7 B+5 C+1 D-l17 下列符号只具有微观意义而不具有宏观意义的是 ( )A、O B、2O C、O D、He 218 2010 年 10 月 26 日沪杭高铁开通,为适应高速,需将原有的短轨连接为超长轨。常用 2Al+Fe2O3 Al2O3+2Fe 这一反应原理来焊接钢轨。有关该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该反应属于中和反应C、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D、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19 已知某两种物质在光照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其微观示意图如下,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F甲乙FF第 15 题A. 图示中的反应物都是单质 B.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C. 图示中共有4 种物质 D.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20 金属 Ni、Zn 分别放入其他三种金属盐 X、Y、Z 的溶液中,置换反应的结果,有无金属析出的情况如下:X 盐 Y 盐 Z 盐Ni 无 无 有Zn 无 有 有它们的金属活动性递减的顺序是( )A. X、Zn、Ni、Y、Z B. X、Y、Ni、Zn、ZC. Z、Zn、Y、Ni、X D. X、Zn、Y、Ni、Z21 下列化学反应类型属于中和反应的是( )ACO 2+H2O=H2CO3 B2H 2O2=2H2+O 2CZn+H 2SO4=ZnSO4+H2 D2NaOH+H 2SO4=Na2SO4+2H2O22 如图,开口向上的两个“凸”形管竖立在水平桌面上的,除了凸部分在竖直管上的位置有高低之外,其余完全相同。现将甲管装盐水,乙管装等质量的蒸馏水,两管液面都超出各自的凸出部位,且液体都已将各管的凸出部分充满。则两管底部受到液体压强之间的关系是( )AP 甲 P 乙 BP 甲 P 乙 CP 甲 = P 乙 D无法判断23 如图所示,在左、右两个等体积的塑料瓶中,分别盛有等体积的滴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水,用图示两种方法收集满二氧化碳后,旋紧瓶盖振荡,则( )A左瓶没有任何变化,右瓶紫色石蕊试液变红B左右两瓶紫色石蕊试液均变红,两瓶都变瘪C左瓶变瘪,右瓶试液变红D左右两瓶紫色石蕊试液均变红,甲瓶变瘪,乙瓶外形不变 24 某同学做托里拆利实验,由于玻璃管中混入了少量的空气,玻璃管中水银柱的高度略低于正常值,如果他把玻璃管向上提(管口不离开槽内水银面)产生的结果是( )A、管内水银柱高度增加 B、管内水银柱高度不变C、管内水银柱高度减小 D、以上几种情况都有可能甲 乙P 甲 P 乙25 如图所示,在水中有一支试管处于悬浮状态,现在用细棒在试管上端轻轻往下按一下,则( )A、试管将下沉,最后沉底 B、试管将上浮,最后漂浮C、试管先下沉,然后回到原来位置 D、试管先下沉,接着在原来位置上下运动二填空题(每空 2 分,共 40 分)26 亚丁湾中国舰队护航途中,补给舰对驱、护舰进行综合补给。该过程中,若以补给舰为参照物,则驱、护舰是 的。 (填运动或静止)27 著名的马德堡半球验证了 的存在而且很大。28 从一架正在匀速直线飞行的飞机上抛下一包货物 A,隔几秒后再抛下货物 B,那么当货物 B 位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货物A 的位置可能是图中的_(不计空气阻力) 。29 重 10 牛的木块漂浮在水面上,它所受的浮力是 牛,30 农村炉灶里的烟之所以顺着烟囱排到屋外,其原因之一是风吹过烟囱顶端,使那里的空气流速 压强 ,所以烟就顺着烟囱排到屋外了。31北京时间 4 月 28 日凌晨 4 点 41 分,北京开往青岛的 T195 次列车运行到胶济铁路周村至王村之间时脱线,与上行的烟台至徐州 5034 次列车相撞。某网站报道“ 火车为何频频出轨 ”的一篇文章,文中叙述:“ 高速行驶是近一年来火车出轨的重要原因。现在世界各国都在实施火车提速的计划,火车速度越大,惯性也就越大。火车提速后, 必将面临类似出轨的安全问题”。(1)上述文中一处科学性错误之处是 。(2)右图所示的事故路段的示意简图,从超速和侧翻的情况分析,侧翻事故最有可能发生在 路段。 (3)据你分析,其中列车 (填“甲”或“ 乙”)是超速的 T195 次列车。32. 生活中许多看似不同的现象,往往有着内在的联系,蕴含着相同的科学知识。请以下列事例中的两个为一组,找出它们共同的科学知识: 汽车刹车后慢慢停下来 用手把飞来的排球扣出去,手感到痛列 车 甲 列 车 乙A路 段 B路 段B甲 乙 丙 箭射出后,能在空中继续飞行 用力提起一桶水,感到手臂被向下拉33、如图甲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拉力 F 的作用,F 的大小与时间 t 的关系如图乙所示,物体运动速度 v 与时间 t 的关系如图丙所示,由图象可知,当 t=1s 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_N,当 t=5s 时,物体的运动状态是_ 34 1 标准大气压等于_帕,分别用横截面积是 1 厘米 2 和 0.5 厘米2 的玻璃管同时、同地做托里拆利实验时,两种情况下管内水银柱的高度之比为_35 在底部铺有一层干燥细砂的锥形瓶中,放进一粒火柴头那样大小的白磷,用橡皮塞塞紧瓶口,把瓶子放在天平的左边托盘上,在右边托盘上加砝码并调节游码位置,使天平达到平衡。然后取下锥形瓶,加微热,使白磷燃烧,观察到瓶内出现了 ,发生了 (物理或化学)变化,等锥形瓶冷却到室温后,再把锥形瓶放回左托盘上,观察天平是否平衡 最后得出结论,物质的总质量 (发生变化或保持不变) 。36 以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的环状有机化合物中,从含三个碳原子到含十个碳原子的碳、氢化合物依次按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来标记碳原子数,并根据碳原子数命名为“环某烷“。如环丙烷,其化学式为 C3H6,结构式如下图(1) ,也可简写为下图(2) 。现有一种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的有机环状化合物,其结构式简写成下图(3) ,该物质的名称是: 。化学式为 。事 例 共同揭示的科学知识例一 和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例二 CH2CH2H2C(1) (2) (3)三 科学探究题(每空 2 分,共 20 分)37(8 分)小李同学为了探究物体在水中不同深度所受浮力的变化情况,将一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圆柱体金属块缓慢浸入水中(水足够深) ,如图 24 所示,在圆柱体接触容器底之前,分别记下圆柱体下表面所处的深度 h 和相应的弹簧测力计示数 F,实验数据如下表,次数 1 2 3 4 5 6 7 8h(cm) 0 2 4 6 8 10 12 14F(N) 7.75 7.25 6.75 6.25 5.75 5.25 5.25 5.25(1)分析上表数据及相关条件,可知物体重_N;(2)第 4 次实验时,物体受到的浮力是_N;(3)金属块完全浸没在水中时所受浮力为_N;(4)分析表中第 1 列到第 8 列数据及相关条件,可知能正确反应弹簧测力计示数 F 和圆柱体下表面到水面距离 h 的关系的图像是 。38请你参与某学习小组的探究活动,并回答相关问题:发现问题小丽发现盛水的铁锅在与水面接触的部位最易生锈;小茜发现自己的铜制眼框表面出现了绿色的铜锈;小玲发现苹果切开不久,果肉上会产生一层咖啡色物质,好象生了“锈”一般。提出问题这三种物质“生锈”的原因是什么?收集证据(1)回忆已有知识:铁生锈的条件是 。(2)查阅有关资料:“铜锈”主要成分是 Cu2(OH) 2CO3(俗称铜绿);苹果“生锈”是果肉里的物质(酚和酶)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了一系列的反应,生成咖啡色的物质。(3)实验探究:将四小块铜片分别按下图所示放置一个月,观察现象如下:图 24hFA B C D实验装置实验现象 铜片不生锈铜片不生锈(碱石灰和氢氧化钠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铜片不生锈铜片生锈且水面附近锈蚀最严重由实验可知:铜生锈是铜与水、 、 等物质共同作用的结果。得出结论经过交流讨论,三位同学认为这些物质“生锈”除了可能与水有关,还可能都与另外两种有关。反思与应用利用所得结论填空:(1)写出一种防止铁或铜等金属制品生锈的具体方法 ;(2)请你提出两条一条延长食品保质期的建议 、 。四分析计算题(共 10 分)39. 2010 年 12 月 2 日,2018 年世界杯和 2022 年世界杯分别花落俄罗斯和卡塔尔。两个国家将为世界杯做出更大的努力。在 2006 年德国世界杯期间,设在慕尼黑“IBC”大厅前的大理石足球雕塑“团队之星” ,就花费了很多精力。 “足球”和底座的总质量达 11t, “足球”的体积约为 3m3。若雕塑底座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 2m2,大理石的密度为 2.6103kg/m3。请计算: 该“足球”的质量; 雕塑对地面的压强。40 某金属块在空气中重 26.46 牛顿。当金属块完全没入水中时,称得其重 16.66牛顿。求:(1)金属块受到的浮力; (2) 金属块的体积;(3)金属块的密度。 (6 分)命题者:王老师八年级科学试卷样卷答案一 选择题(共 25 题 每题 2 分计 50 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A A A C D C B D C C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C B B B B C B D C D题号 21 22 23 24 25答案 D B D A A二填空题(每空 2 分,共 40 分)26 _静止_27 _大气压_28 _乙_29 _10_30 _大_ _小_31 (1)火车速度越大,惯性也越大; (2)B 路段 (3)乙32 2 和 4 力的作用是是相互的(或 1 和 3、 惯性)33 _2_ 匀速直线运动34 _1.013_105_ _1:1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