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需要购买对应 纸 咨询 14951605 买对 应的 纸 14951605 或 1304139763 摘要 本论文主要 通过对工控机散热风扇支架的设计分析,设计出该塑件的模具。在整个模具设计过程中,涉及到了塑件的结构设计、注塑机和模架的选择及注塑机的一些重要工艺参数的校核,并详细叙述了模具设计中的分型面设计、浇注系统设计、成型零件设计、顶出机构设计和冷却系统设计。 利用塑料成型模拟分析软件 拟其成型过程,制定合理的工艺方案并优化模具结构, 提供如下分析:产品结构是否合理 、怎样选择合适的注塑材料 、怎样确定合理的浇口位置 、浇口位置 自动优化 、预测熔接痕位置 、模具型腔是否充满 、最终制品的质量如何 、怎样选择合适的注塑机 、缩痕分析 ,所以这次设计中 引入很重要。 本论文基于 统,通过该系统,用户可以在可视化平台上交互式的设计注塑模具各个部件,不仅可以避免相似零件设计的重复性,大大提高其设计效率和设计质量,缩短产品的开发周期,而且方便了产品后续的有限元分析,同时也符合了现代设计思想的发展要求。 关键词 模具设计; ; 要购买对应 纸 咨询 14951605 买对 应的 纸 14951605 或 1304139763 of of In to of of a of of in of to In E on to of in of of ; 要购买对应 纸 咨询 14951605 买对 应的 纸 14951605 或 1304139763 目 录 摘要 . I . 1 章 绪论 . 1 具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 3 种模具的分类和占有量 . 4 国模具工业的现状 . 5 界五大塑料生产国的产能状况 . 7 国模具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 9 第 2 章塑件设计分析 . 9 件模型建立 . 11 型 3D 图 . 11 件 2D 图及其技术条件 . 12 件参数设计 . 13 料选择 . 13 件收缩率 . 14 件的壁厚 . 15 件的拔模斜度 . 15 型面的设计 . 16 定型腔数量以及排列方式 . 16 章小结 . 16 第 3 章注塑设备和模架选择 . 17 塑设备选择 . 17 塑机重要参数校核 . 18 塑容量校核 . 18 模力校核 . 19 模行程校核 . 19 架选择 . 20 章小结 . 20 第 4 章浇注系统设计 . 21 需要购买对应 纸 咨询 14951605 买对 应的 纸 14951605 或 1304139763 流道设计 . 21 口套设计 . 21 口套的固定形式 . 22 流道设计 . 22 流道的形状 . 22 流道的布局 . 23 流道的长度 . 23 口设计 . 24 浇口的尺寸 . 24 口位置的选择 . 24 料穴和钩料脱模装置 . 25 章小结 . 25 第 5 章成型零件设计加工工艺方案制定 . 26 腔的设计 . 26 芯的设计 . 26 芯的径向尺寸 . 26 芯的高度尺寸 . 27 件的设计 . 28 工工艺方案制订 . 29 腔加工工艺方案 . 29 芯加工工艺方案 . 30 章小结 . 30 第 6 章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设计 . 31 动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 . 31 销侧向分型抽芯机构主要参数 . 31 芯距 . 31 销的倾角 . 32 芯力的计算 . 32 形斜导柱直径的确定 . 33 导柱的总长度计算 . 34 章小结 . 35 第 7 章脱模机构设计 . 36 需要购买对应 纸 咨询 14951605 买对 应的 纸 14951605 或 1304139763 杆脱模机构 . 36 杆尺寸计算及校核 . 37 杆直径计算 . 37 杆应力校核 . 37 杆脱模机构布局 . 38 章小结 . 38 第 8 章冷却系统设计 . 39 却管道的直径计算 . 39 塑件在固化时每小时释放的热量 . 39 冷却水的体积流量 . 40 冷却水的管道直径 . 41 却管道的孔数计算 . 42 冷却水在管道内的流速 . 42 冷却管道孔壁与冷却介质之间的传热系数 . 42 冷却管道中的传热面积 . 43 模具上应开设的冷却管道的孔数 . 43 章小结 . 44 第 9章模具装配图和零件图 . 45 具装配图绘制 . 45 具装配图包含的内容 . 45 具装配图绘制步骤 . 45 具零件图绘制 . 46 具零件图包含的内容 . 46 具零件图绘制步骤 . 46 章小结 . 47 结论 . 48 致谢 . 49 参考文献 . 50 附录 1 . 51 附录 2 . 52 需要购买对应 纸 咨询 14951605 1 需要购买对应 纸 咨询 14951605 2 需要购买对应 纸 咨询 14951605 3 第 1 章 绪论 具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模具 是制造业的一种基本工艺装备,它的作用是控制和限制材料(固态或液态)的流动,使之形成所需要的形体。用模具制造零件以其效率高,产品质量好,材料消耗低,生产成本低而广泛应用于制造业中。 模具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工业,是国际上公认的关键工业。模具生产技术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产品制造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产品的质量,效益和新产品的开发能力。振兴和发展我国的模具工业,正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早在1989 年 3 月中国政府颁布的关于当前产业政策要点的决定中,需要购买对应 纸 咨询 14951605 4 将模具列为机械工业技术改造序列的第 一位。 模具工业既是高新技术产业的一个组成部分,又是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重要领域。模具在机械,电子,轻工,汽车,纺织,航空,航天等工业领域里,日益成为使用最广泛的主要工艺装备,它承担了这些工业领域中的 60 90 产品的零件,组件和部件的生产加工。 模具制造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市场的需求上,仅以汽车,摩托车行业的模具市场为例。汽车,摩托车行业是模具最大的市场,在工业发达的国家,这一市场占整个模具市场一半左右。汽车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五大支柱产业之一,汽车工业重点是发展零部件,经济型轿车和重型汽车 ,汽车模具作为发展重点,已在汽车工业产业政策中得到了明确。汽车基本车型不断增加, 2005 年将达到 170种。一个型号的汽车所需模具达几千副,价值上亿元。为了适应市场的需求,汽车将不断换型,汽车换型时约有 80的模具需要更换。中国摩托车产量位居世界第一,据统计,中国摩托车共有 14种排量 80 多个车型, 1000 多个型号。单辆摩托车约有零件 2000种,共计 5000 多个,其中一半以上需要模具生产。一个型号的摩托车生产需 1000 副模具,总价值为 1000 多万元。其他行业,如电子及通讯,家电,建筑等,也存在巨大的模具市场。 目前世界模具市场供不应求,模具的主要出口国是美国,日本,法国,瑞士等国家。中国模具出口数量极少,但中国模具钳工技术水平高,劳动成本低,只要配备一些先进的数控制模设备,提高模具加工质量,缩短生产周期,沟通外贸渠道,模具出口将会有很大发展。研究和发展模具技术,提高模具技术水平,对于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种模具的分类和占有量 模具主要类型有:冲模,锻摸,塑料模,压铸模,粉末冶金模,玻璃模,橡胶模,陶瓷模等。除部分冲模以外的的上述各种模具都需要购买对应 纸 咨询 14951605 5 属于腔型模,因为他们一般都是依靠三维的 模具形腔是材料成型。 ( 1) 冲模:冲模是对金属板材进行冲压加工获得合格产品的工具。冲模占模具总数的 50以上。按工艺性质的不同,冲模可分为落料模,冲孔模,切口模,切边模,弯曲模,卷边模,拉深模,校平模,翻孔模,翻边模,缩口模,压印模,胀形模。按组合工序不同,冲模分为单工序模,复合模,连续模。 ( 2) 锻模:锻模是金属在热态或冷态下进行体积成型是所用模具的总称。按锻压设备不同,锻模分为锤用锻模,螺旋压力机锻模,热模锻压力锻模,平锻机用锻模,水压机用锻模,高速锤用锻模,摆动碾压机用锻模,辊锻机用锻 模,楔横轧机用锻模等。按工艺用途不同,锻模可分为预锻模具,挤压模具,精锻模具,等温模具,超塑性模具等。 ( 3) 塑料模:塑料模是塑料成型的工艺装备。塑料模约占模具总数的 35,而且有继续上升的趋势。塑料模主要包括压塑模,挤塑模,注射模,此外还有挤出成型模,泡沫塑料的发泡成型模,低发泡注射成型模,吹塑模等。 ( 4) 压铸模:压铸模是压力铸造工艺装备,压力铸造是使液态金属在高温和高速下充填铸型,在高压下成型和结晶的一种特殊制造方法。压铸模约占模具总数的 6。 ( 5) 粉末冶金模:粉末冶金模用于 粉末成型,按成型工艺分类粉末冶金模有:压模,精整模,复压模,热压模,粉浆浇注模,松装烧结模等。 模具所涉及的工艺繁多,包括机械设计制造,塑料,橡胶加工,金属材料,铸造(凝固理论),塑性加工,玻璃等诸多学科和行业,是一个多学科的综合,其复杂程度显而易见。 国模具工业的现状 自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我国的经济逐渐起飞,也为模具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动力。 20 世纪 90 年代以后,大陆的工业发展需要购买对应 纸 咨询 14951605 6 十分迅速,模具工业的总产值在 1990 年仅 60 亿元人民币, 1994年增长到 130 亿元人民币, 1999 年已达 到 245 亿元人民币, 2000年增至 260270 亿元人民币。今后预计每年仍会以 10 15 的速度快速增长。 目前,我国 17000 多个模具生产厂点,从业人数五十多万。除了国有的专业模具厂外,其他所有制形式的模具厂家,包括集体企业,合资企业,独资企业和私营企业等,都得到了快速发展。其中,集体和私营的模具企业在广东和浙江等省发展得最为迅速。例如,浙江宁波和黄岩地区,从事模具制造的集体企业和私营企业多达数千家,成为我国国内知名的 “模具之乡 ”和最具发展活力的地区之一。在广东,一些大集团公司和迅速崛起的乡镇企 业,为了提高其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纷纷加入了对模具制造的投入。例如,科龙,美的,康佳和威力等知名集团都建立了自己的模具制造中心。中外合资和外商独资的模具企业则多集中于沿海工业发达地区,现已有几千家。 在模具工业的总产值中,企业自产自用的约占三分之二,作为商品销售的约占三分之一。其中,冲压模具约占 50 (中国台湾: 40 ),塑料模具约占 33 (中国台湾: 48 ),压铸模具约占 6 (中国台湾: 5 ),其他各类模具约占 11 (中国台湾:7 )。 中国台湾模具产业的成长,分为萌芽期( 19611981),成长期( 19811991),成熟期( 19912001)三个阶段。 萌芽期,工业产品生产设备与技术的不断改进。由于纺织,电子,电气,电机和机械业等产品外销表现畅旺,连带使得模具制造,维修业者和周边厂商(如热处理产业等)逐年增加。在此阶段的模具包括:一般民生用品模具,铸造用模具,锻造用模具,木模,玻璃,陶瓷用模具,以及橡胶模具等。 1981 年 1991 年是台湾模具产业发展最为迅速且高度成长的时期。有鉴于模具产业对工业发展的重要性日益彰显,自 1982 年起,台湾地区就将模具产业纳入 “策略性工业适用范围 ”,大力推动模具工业的发展,以配合相关工业产品的外销策略,全力发展整体经济。随着民生工业,机械五金业,汽机车及家电业发展,冲压模具与塑料模具,逐渐形成台湾模具工业两大主流。从 1985 年起,模具产业已在推行计算机辅助模具设计和制造等 术,需要购买对应 纸 咨询 14951605 7 所以台湾模具业接触 术的时间相当早。 成熟期,在国际化,自由化和国际分工的潮流下, 1994 年,1998 年,由台湾地区政府委托金属中心执行 “工业用模具技术研究与发展五年计划 ”与 “工业用模具技术应用与发展计 划 ”,以协助业界突破发展瓶颈,并支持产业升级,朝向开发高附加值与进口依赖高的模具。 1997 年 11 月间台湾凭借模具产业的实力,获得世界模具协会( 同获准入会,正式成为世界模具协会会员。整体而言,台湾模具产业在这一阶段的发展,随着机械性能,加工技术,检测能力的提升,以及计算机辅助设计,台湾模具厂商供应对象已由传统的民用家电,五金业和汽机车运输工具业,提升到计算机与电子,通信与光电等精密模具,并发展出汽机车用大型钣金冲压,大型塑料射出及精密锻造等模具。 界五大塑料生产国的产能状况 美国塑料 (原料 )的产量多年来一直雄居各国之首。早在 80 年代前期,美国塑料产量就已达 72 10 t 之多, 1986 年增至 0t ,占全球总产量 8100t 的 此后美国塑料产量继续呈现稳定增长之势, 1988 年、 1990 年、 1992 年、 1994 年、 1996 年和 1998 年分别增加到 0t 、 0 t 、 0 t 、 0 t 、 74 10 t和 0 t ,占世界总产量的比例从 1996 年起提高到 30以上。2001 年美国塑料产量为 0t ,其中以聚乙烯为最多,0t 。其次分别是氯乙烯 0 t 、 聚丙烯 0 t 、聚苯乙烯对酞酸脂 0 t 、聚苯乙烯 0 t 。国内塑料消费量 (产量 +进口量一出口量 ),美国也是全球最多的。美国的全部塑料消费量2001 年为 0t 。美国人均塑料消费量也是很高的, 2000 年为159 2001 年略减为 155居全球第 三 位。美国现有各种大小塑料企事业单位 1 万多家,其中职工人数少于 50 人的占总数的53, 50 100 人的占 21, 100 500 人的占 23,超过 500 人的占近 4,职工总数近 90 万人。在美国塑料制品加工业的就职人数达 110 万, 2001 年的出货金额为 2150 亿美元,人均出货金额为 195 美元。 德国是世界最大的塑料 (原料 )生产国之一,上世纪 90 年代初的 1991 年、 1992 年和 1993 年,德国塑料产量都为 0 t , 1994需要购买对应 纸 咨询 14951605 8 年增达超过 71 10t 的 0 t 1998 年达近 0t , 1999 年为近 0 t , 2000 年增至 0t ,超过日本为世界第 二 大塑料生产国, 2001 年上升为 0t , 2002 年已过 0t 。 2001 年德国生产 的种种塑料原料中,聚乙烯为 0 t (0t ,高密度聚乙烯 0 t ),氯乙烯 0t ,0t 。德国 2001 年的国内塑料消费量为 0t ,其中聚乙烯 0 t ,聚丙烯 0 t 氯乙烯 0 t 。德国人均塑料消费量 2001 年为 160在世界上仅少于比利时的 172高于美国的 155排在世界第 二 位。德国塑料制品加工业的职工总计有近 30 万人, 2001 年的出货金额为 360 亿美元,人均 126 美元。德国塑料制品加工企业中职工少于 50 人的占 44, 50 100 人的占 28, 100 500 人的占 25, 500 人以上的占 4。 中国塑料工业多年持续高速增长, 1991 年产量仅为 0t ,1995 年增为 0t , 1998 年超过 67 10t ,到 2002 0t ,超过日本而成为世界第 三 大塑料原料生产国。中国今年塑料制品市场将持续走强,在包装、工程、建材、农用和 日用塑料制品等各个领域都将有较大幅度的增长,需求量将超过 0t 。其中包装塑料制品今年需求量将超过 0t ,工程塑料制品需求量将达 64 10t 左右,建材塑料制品需求量将达 63 10 t 以上,农用塑料制品需求量将在 65 10t 左右,日用塑料制品需求量约为 58 10 t左右。 日本在很长的时期内都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 二 大塑料生产国。一直到 1997 年,日本塑料产量曾经连续多年增长,年产量在70 年代中期就已达 65 10 t , 1987 年突破 71 10 t , 1991 0 t , 1992 年和 1993 年因受日本经济下滑的影响,产量略有减少,分别降至 0 t 和 0 t 。从 1994 年起产量再度增长,1994 年、 1995 年和 1996 年分别回升到 0 t 、 0 t 0 t , 1997 年的产量又比上年增长 达到 0t ,首次超过 0t 。但这种增势在 1998 年受到遏制,产量大幅度减少。 1998 年,日本塑料产量为 0t ,比上年减少了 1999 年和 2000 年日本塑料产量分别回升到 0t 和 0 t ,但仍远未恢复到 1997 年的水平。 2001 年和 2002 年日本塑料产量需要购买对应 纸 咨询 14951605 9 再度下降至 0t 以下的 0t 和 0 t 。 2002 年日本塑料 (原料 )产量减为 0 t 。而中国则增为 0 t ,日本又退居第 三 位。 韩国塑料产量增长十分迅速, 1986 年超过 62 10t , 1990 年增达 63 10 t , 1992 年突破 65 10t , 1994 年、 1996 年和 1997 年分别上升到 66 10t 、 67 10 t 和 68 10 t , 1998 年产量增至 0t , 1999年突破 69 10t , 2001 年达 0t ,跻身于世界 五 大塑料生产国之列。韩国塑料原料产品中以聚乙烯居首, 2001 年产量为 0 t (低密度聚乙烯 0t ,高密度聚乙烯 0t ),0t 排 在 第 二 位 , 其 次 分 别 是 聚 酯 0 t 、 氯 乙 0 t 、 S 树脂 0t 、聚苯乙烯 0t 。韩国国内塑料消费量 2001 年 0 t ,只相当于产量的 1/3 略高。人均塑料消费量 2001 年为 106韩国塑料制品加工业的职工总数 2001年为 人,出货金额为 85 亿美元,人均 276 美元。 塑料产量位居世界前 十 名的国家和地区还有法国 0t 、比利时 66 10t 、中国台湾 0 t 、加拿大 0 t 0 t (均为 2001 年产量 )。 国模具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20 世纪 80 年代开始,发达工业国家的模具工业已从机床工业中分离出来,并发展成为独立的工业部门,其产值已超过机床工业的产值。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模具工业发展也十分迅速。近年来,每年都以 15的增长速度快速发展。许多模具企业十分重视技术发展。加大了用于技术进步的投入力度,将技术进步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动力。此外,许多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也开展了模具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模具行业的快速发展是使我国成为世界超级制造大国的重要原因。今后,我国 要发展成为世界制造强国,仍将依赖于模具工业的快速发展,成为模具制造强国。 中国塑料模工业从起步到现在,历经了半个多世纪,有了很大发展,模具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在大型模具方面已能生产 48(约需要购买对应 纸 咨询 14951605 10 122大屏幕彩电塑壳注射模具, 密塑料模方面,以能生产照相机塑料件模具,多形腔小模数齿轮模具及塑封模具。经过多年的努力,在模具 术,模具的电加工和数控加工技术,快速成型与快速制模技术,新型模具材料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在提高模具质量和缩短模具设计制造周期等方面作出了贡献。 尽管我国模具工业有了长足的进步,部分模具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但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仍满足不了国内市场的需要,每年仍需进口 10 多亿美元的各类大型,精密,复杂模具。与发达国家的模具工业相比,在模具技术上仍有不小的差距。今后,我国模具行业应在以下几方面进行不断的技术创新,以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的距离。 ( 1) 注重开发大型,精密,复杂模具;随着我 国轿车,家电等工业的快速发展,成型零件的大型化和精密化要求越来越高,模具也将日趋大型化和精密化。 ( 2) 加强模具标准件的应用;使用模具标准件不但能缩短模具制造周期,降低模具制造成本而且能提高模具的制造质量。因此,模具标准件的应用必将日渐广泛。 ( 3) 推广 术;模具 术是模具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实践证明,模具 显著地提高模具设计制造水平。 ( 4) 重视快速模具制造技术,缩短模具制造周期。 需要购买对应 纸 咨询 14951605 11 第 2 章塑件设计分析 件模型建立 型 3D 图 模型绘制 3D 图采用 司的产品 终绘制出来的 3D 结构图 2示 : 需要购买对应 纸 咨询 14951605 12 图 2件模型 3D 图 件 2D 图及其技术条件 模型 2D 图绘制采用 司的产品 最终绘制出来的 2D 结构图 2示 : 图 2件模型 2D 图 需要购买对应 纸 咨询 14951605 13 塑件 采用的精度等级为 5 级精度,部分尺寸的公差标注如图2示。 该塑件要求外形美观,色泽鲜艳,外表面没有斑点及熔接痕,粗糙度可取 m 11 。 件参数设计 料选择 通常 ,选择塑件的材料依据是它所处在的工作环境及使用性能的要求 , 以及原材料厂家提供的材料性能数据 。 对于常温工作状态下的结构件来说 ,要考虑的主要是材料的力学性能 ,如屈服应力 ,弹性模量 ,弯曲强度 ,表面硬度等 。 该塑件 为一般的零件 ,属于圆盘类 ,没有特别的要求 ,根据以上的 依据 ,选择材料 塑料件的材料5 。 料 化学名称:丙烯腈 苯乙烯共聚物 英文名称 :比重 : 成型温度: 200 240 C 干燥条件: 80 90 C 2h 特点: (1)综合性能较好 ,冲击强度较高 ,化学稳定性 ,电性能良好 。 (2)与 372 有机玻璃的熔接性良好 ,制成双色塑件 ,且可表面镀铬 ,喷漆处理 。 (3)有高抗冲、高耐热、阻燃、增强、透明等级别。 (4)流动性比 一点,比 好,柔韧性好。 成型特性: (1)无定形料 ,流动性中等 ,吸湿大 ,必须充分干燥 ,表面要求光泽的塑件须长时间预热干燥 80 90 C ,3h。 (2) 宜 取 高 料 温 , 高 模 温 , 但 料 温 过 高 易 分 解 ( 分解温度需要购买对应 纸 咨询 14951605 14 为 270 C )。 对精度较高的塑件 ,模温宜取 50 60 C ,对高光泽 。 耐热塑件 ,模温宜取 60 80 C 。 (3)如需解决夹水纹,需提高材料的流动性,采取高料温、高模温,或者改变入水位等方法。 (4)如成形耐热级或阻燃级材料,生产 3 7 天后模具表面会残存塑料分解物,导致模具表面 发亮,需对模具及时进行清理,同时模具表面需增加排气位置。 脂是目前产量最大,应用最广泛的聚合物,它将 各种性能有机地统一起来,兼具韧,硬,刚相均衡的优良力学性能。 丙烯腈、丁二烯和苯乙烯的三元共聚物, B 代表丁二烯, S 代表苯乙烯。 程塑料一般是不透明的,外观呈浅象牙色、无毒、无味,兼有韧、硬、刚的特性,燃烧缓慢,火焰呈黄色,有黑烟,燃烧后塑料软化、烧焦,发出特殊的肉桂气味,但无熔融滴落现象。 程塑料具有优良的综合性能,有极好的冲击强度、尺寸稳定性好、电性能、耐磨性、抗化学药品性、染色性,成型加工和机械加工较好。 脂耐水、无机盐、碱和酸类,不溶于大部分醇类和烃类溶剂,而容易溶于醛、酮、酯和某些氯代烃中。 程塑料的缺点:热变形温度较低,可燃,耐候性较差。 用途 : 适于制作一般的机械零件, 磨耐磨零件 , 盘体,车配件,日用品,管材及文具等。 件收缩率 根据以上选用的材料为 相关资料可知, 收缩率为 公式( 2出 均收缩率: m a x m i n( ) / 2 S( 2 式中 塑料的平均收缩率; 需要购买对应 纸 咨询 14951605 15 塑料的最大收缩率; 塑件的最小收缩率。 计算如下: m a x m i n( ) / 2 S ( 0 . 0 0 7 0 . 0 0 4 ) / 2 件的壁厚 一般说来,塑件的厚度越厚就越能满足产品的强度和刚度的性能要求,但是从塑件的成型过程看来,塑件的壁厚越厚,冷却的时间就越长,整个塑件的成型周期就要延长,提高了生产的成本,降低了生产的效率,同时,塑件的壁厚越厚,收缩率就增大,这样使的得产品的尺寸不稳定性增加,降低了产品的质量。因此产品的厚度必须得适中,根据材料的的特性,查阅相关的资料,查得 、 2、 3、 6 本次设计中,塑件的壁厚为 6 件的拔模斜度 拔 模斜度是为了便于脱模,防止塑件表面在脱模时划伤,擦毛,在设计塑件表面沿脱模方向应具有合理的脱模斜度。塑件的脱模斜度大小跟塑件的性质、收缩率、摩擦因素、塑件的壁厚和几何形状有关。 在设计 时,可以参考一些资料来确定塑件的脱模斜度,一般以塑件的材料为选择依据,而 料的脱模斜度为 40 1 20,本设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医疗质量管理体系》课件
- 五方股权转让合同
- 日文离婚协议书
- 转租广告位合同协议
- 死亡享保协议书
- 车辆座套广告合同协议
- 超市租赁装修合同协议
- 旱厕承包协议书
- 河津离婚协议书
- 医疗器械代理注册合同
- SL631水利水电工程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第2部分:混凝土工程
- 【MOOC】倾听-音乐的形式与审美-武汉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游泳池设备操作培训课件
- 城轨道交通人因事故分析及评价研究
- T∕CADERM 2002-2018 胸痛中心(基层版)建设与评估标准
- (完整版)羊水栓塞应急预案演练记录
- ZYWL-4000型履带式钻机
- 脑梗死标准病历、病程记录、出院记录模板
- 50MPa路面抗折混凝土配合比
- 油阀座加工工艺与夹具设计说明
- 护士压力与情绪管理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