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人中1人患乙肝抗病毒最关键_第1页
12人中1人患乙肝抗病毒最关键_第2页
12人中1人患乙肝抗病毒最关键_第3页
12人中1人患乙肝抗病毒最关键_第4页
12人中1人患乙肝抗病毒最关键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 人中 1 人患乙肝抗病毒最关键时至今日,病毒性肝炎已成为威胁全人类的公共卫生问题。最新统计表明,世界各国感染乙型肝炎(以下简称乙肝)或丙型肝炎人数已达到 5 亿,占全球总人口的 1/12。在这种情况下,每个人都该问一句“我是第 12 位吗?”事实上,这也是今年 5 月 19 日首个“世界肝炎日”的主题。在中国,病毒性肝炎的流行形势更是不容乐观。其中,乙肝高发区的帽子,我们更是戴了很久。“全世界 1/4 乙肝患者在中国”只是这样一个数字,就压得国人透不过气来。 “这是我们 13 亿人共同的事情。 ”在 5 月 19 日召开的“病毒性肝炎防治高峰论坛”上,甚至在很多其他场合,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副理事长王钊从不掩饰她的期待。多年来,中国在乙肝防治上取得了哪些成绩?在乙肝防治方面,我们还要做哪些工作?近日,中国肝病学界的四位权威专家接受生命时报的采访,做出了解读。表面抗原携带者少了 3000 万没有人会轻视这些年中国在乙肝防治上取得的成绩。 “乙肝病毒携带者差不多减少了 3000 万!”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名誉主任委员庄辉教授指出, “根据 XX 年 4 月卫生部发布的最新调查数据,全国 60 岁以下居民中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为 7.18%;而在 1992 年,这一数字是9.75%。这主要应归功于我国乙肝疫苗的免疫接种工作。 ”1992 年,我国开始对新生儿进行乙肝疫苗计划免疫管理;XX 年,国家把乙肝疫苗纳入计划免疫,家长只需交少量服务费;XX 年后服务费也免了。而这次调查表明,我国 14 岁和 514 岁被调查人群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已达 89.39%和 50.59%。由于疫苗接种,特别是为新生儿接种疫苗,使得04 岁儿童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不到 1%,提前实现了世界卫生组织的目标,即 XX 年 5 岁以下儿童表面抗原携带率下降到 2%以下。 “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效果尤其明显,这在全世界都是个了不起的成就。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主任委员贾继东教授评论道。歧视乙肝病人是无知,更是自私尽管如此,我国乙肝防治情况仍然不容乐观。王钊指出,在我国,乙肝的感染和发病情况都是非常严重的。尽管国民平均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的水平有所下降,但毕竟仍然还有 9000 多万人携带表面抗原,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字。而且,人们对肝炎相关知识依然知之甚少。感染者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被传染的,不知道该怎样正确地对待疾病;没感染的不知道怎样预防,对乙肝病人总是避之唯恐不及。“很多人问我这样的问题:您出门诊时戴手套吗?我告诉他:不戴! 您握过病人手吗?常握! 您和病人一起吃过饭吗? 吃过!你看,照片就曾登在“肝胆相照”网站上! ”贾继东喜欢用自己的亲身经历现身说法。 “但我也知道,即使这样,也不能打消所有人的顾虑。 ”贾继东说,关于乙肝传播途径的宣传简直可以用“老生常谈”来形容了。 “除预防通过母婴传播、血液传播、性接触传播外,不必恐惧和乙肝病人或携带者的正常生活、学习和工作接触。关于医院内感染的管理,在国际上,目前强调的是标准防护 ,即如果接触病人的分泌物、排泄物、皮肤创口,都要当成有潜在传染性来隔离、消毒,这不是只针对已知有肝炎或其他传染病患者。 ”不过,经消化道途径不会传播乙肝,这已是主流学术界的共识。试想,如果吃饭能传染,13 亿人肯定无一幸免,这显然和现实不符。既然中外乙肝指南明确了病毒的传播途径,如果一味地恐惧、排斥,甚至歧视乙肝病人,那就不仅是无知,更是自私了。 “这些本不该有的行为导致有些人一旦感染乙肝,就会面临升学、就业、婚姻、家庭等诸多社会问题,他们不仅身体饱受磨难,精神上还要承受巨大压力,这对病人身体的恢复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因此,向大众普及正确的防治知识,了解正确的治疗理念就显得特别重要,这也有助于构建和谐社会。 ”贾继东强调。XX 多万慢性乙肝病人需治疗另一方面,大众在乙肝治疗方面存在着诸多错误认识。庄辉指出:“不是所有乙肝病毒感染者都需要治疗。 ”我国现有 9000 多万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其中 3/4 肝功能正常、没有肝炎的症状和体征,可照常工作学习,不需治疗,但应每半年到医院检查一次,监测肝功能状况。 “而另外 1/4 感染者、即 XX 多万人属于慢性乙肝病人(一类是 e 抗原阳性,一类是 e 抗原阴性) ,他们肝功能不正常,有肝炎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应该及早治疗。 ”“病人在治疗上的误区也很让人担忧。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主任委员李兰娟教授指出。 “觉得症状不明显,不愿治疗;随意停药;轻信所谓乙肝能治愈的偏方广告虽然有人逞一时之快,但长此以往,带来的可能是肝硬化、肝衰竭、肝癌等恶果,甚至导致患者很快死亡。据不完全统计,每年约有 50 万人死于慢性乙型肝炎,而重型病毒性肝炎病死率更是高达80。 ”李兰娟院士认为,虽然现在乙肝防治依然存在许多难点有待攻破:比如庞大的已被感染人群;一定比例的乙肝疫苗接种者免疫失败;抗病毒药物还不能完全清除 HBV但从目前来看,新的治疗药物、技术和方法,特别是抗病毒治疗的出现,已经为乙肝病人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寿命立下了汗马功劳,而且在今后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仍是治疗的方向。抗病毒治疗好比釜底抽薪XX 年 10 月,我国发布了中国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 ,乙肝治疗的目的在于“长期、最大限度地抑制慢性乙型肝炎病毒的复制,延缓其病情发展,降低肝衰竭、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病率,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而抗病毒更是乙肝治疗的“必由之路” 。但即使如此清晰的目标,大众仍缺乏认识,庄辉院士介绍,XX 年一项调查发现,63%的病人不知道慢性乙型肝炎要抗病毒治疗, “加大宣传显得颇为重要。 ”“抗病毒治疗好比釜底抽薪,是乙肝治疗的关键。 ”贾继东说, “目前的药物主要包括干扰素和核苷(酸)类似物两大类,后者在临床上有拉米夫定、阿德福韦、替比夫定、恩替卡韦四种。大部分慢性乙肝患者需要通过长期抗病毒治疗,维持对病毒的持续抑制,延缓疾病进展为肝硬化、肝癌,最终达到对疾病的长期控制。但这一过程是循序渐进且因人而异的,患者要有耐心、信心、恒心,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此外,有些乙肝患者对于治疗前景显得悲观、失望,认为一旦开始抗病毒治疗就需要终身服药。庄辉院士指出,这种看法有些悲观,以 e 抗原阳性的病人为例,他们通过治疗后 e 抗原转阴、e 抗体呈阳性,转氨酶正常了,然后再继续治疗一年,只要病情不再反复就可以考虑停药了。即使少部分病人停药后可能复发,但仍然可以再进行治疗。此外,在 9300 万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人当中,每年0.5%1%的人表面抗原会自然转阴,表面抗体转阳,因此,乙肝并非完全不可治愈,更不会都发展成肝癌、肝硬化。时至今日,病毒性肝炎已成为威胁全人类的公共卫生问题。最新统计表明,世界各国感染乙型肝炎(以下简称乙肝)或丙型肝炎人数已达到 5 亿,占全球总人口的 1/12。在这种情况下,每个人都该问一句“我是第 12 位吗?”事实上,这也是今年 5 月 19 日首个“世界肝炎日”的主题。在中国,病毒性肝炎的流行形势更是不容乐观。其中,乙肝高发区的帽子,我们更是戴了很久。“全世界 1/4 乙肝患者在中国”只是这样一个数字,就压得国人透不过气来。 “这是我们 13 亿人共同的事情。 ”在 5 月 19 日召开的“病毒性肝炎防治高峰论坛”上,甚至在很多其他场合,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副理事长王钊从不掩饰她的期待。多年来,中国在乙肝防治上取得了哪些成绩?在乙肝防治方面,我们还要做哪些工作?近日,中国肝病学界的四位权威专家接受生命时报的采访,做出了解读。表面抗原携带者少了 3000 万没有人会轻视这些年中国在乙肝防治上取得的成绩。 “乙肝病毒携带者差不多减少了 3000 万!”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名誉主任委员庄辉教授指出, “根据 XX 年 4 月卫生部发布的最新调查数据,全国 60 岁以下居民中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为 7.18%;而在 1992 年,这一数字是9.75%。这主要应归功于我国乙肝疫苗的免疫接种工作。 ”1992 年,我国开始对新生儿进行乙肝疫苗计划免疫管理;XX 年,国家把乙肝疫苗纳入计划免疫,家长只需交少量服务费;XX 年后服务费也免了。而这次调查表明,我国 14 岁和 514 岁被调查人群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已达 89.39%和 50.59%。由于疫苗接种,特别是为新生儿接种疫苗,使得04 岁儿童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不到 1%,提前实现了世界卫生组织的目标,即 XX 年 5 岁以下儿童表面抗原携带率下降到 2%以下。 “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效果尤其明显,这在全世界都是个了不起的成就。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主任委员贾继东教授评论道。歧视乙肝病人是无知,更是自私尽管如此,我国乙肝防治情况仍然不容乐观。王钊指出,在我国,乙肝的感染和发病情况都是非常严重的。尽管国民平均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的水平有所下降,但毕竟仍然还有 9000 多万人携带表面抗原,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字。而且,人们对肝炎相关知识依然知之甚少。感染者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被传染的,不知道该怎样正确地对待疾病;没感染的不知道怎样预防,对乙肝病人总是避之唯恐不及。“很多人问我这样的问题:您出门诊时戴手套吗?我告诉他:不戴! 您握过病人手吗?常握! 您和病人一起吃过饭吗? 吃过!你看,照片就曾登在“肝胆相照”网站上! ”贾继东喜欢用自己的亲身经历现身说法。 “但我也知道,即使这样,也不能打消所有人的顾虑。 ”贾继东说,关于乙肝传播途径的宣传简直可以用“老生常谈”来形容了。 “除预防通过母婴传播、血液传播、性接触传播外,不必恐惧和乙肝病人或携带者的正常生活、学习和工作接触。关于医院内感染的管理,在国际上,目前强调的是标准防护 ,即如果接触病人的分泌物、排泄物、皮肤创口,都要当成有潜在传染性来隔离、消毒,这不是只针对已知有肝炎或其他传染病患者。 ”不过,经消化道途径不会传播乙肝,这已是主流学术界的共识。试想,如果吃饭能传染,13 亿人肯定无一幸免,这显然和现实不符。既然中外乙肝指南明确了病毒的传播途径,如果一味地恐惧、排斥,甚至歧视乙肝病人,那就不仅是无知,更是自私了。 “这些本不该有的行为导致有些人一旦感染乙肝,就会面临升学、就业、婚姻、家庭等诸多社会问题,他们不仅身体饱受磨难,精神上还要承受巨大压力,这对病人身体的恢复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因此,向大众普及正确的防治知识,了解正确的治疗理念就显得特别重要,这也有助于构建和谐社会。 ”贾继东强调。XX 多万慢性乙肝病人需治疗另一方面,大众在乙肝治疗方面存在着诸多错误认识。庄辉指出:“不是所有乙肝病毒感染者都需要治疗。 ”我国现有 9000 多万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其中 3/4 肝功能正常、没有肝炎的症状和体征,可照常工作学习,不需治疗,但应每半年到医院检查一次,监测肝功能状况。 “而另外 1/4 感染者、即 XX 多万人属于慢性乙肝病人(一类是 e 抗原阳性,一类是 e 抗原阴性) ,他们肝功能不正常,有肝炎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应该及早治疗。 ”“病人在治疗上的误区也很让人担忧。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主任委员李兰娟教授指出。 “觉得症状不明显,不愿治疗;随意停药;轻信所谓乙肝能治愈的偏方广告虽然有人逞一时之快,但长此以往,带来的可能是肝硬化、肝衰竭、肝癌等恶果,甚至导致患者很快死亡。据不完全统计,每年约有 50 万人死于慢性乙型肝炎,而重型病毒性肝炎病死率更是高达80。 ”李兰娟院士认为,虽然现在乙肝防治依然存在许多难点有待攻破:比如庞大的已被感染人群;一定比例的乙肝疫苗接种者免疫失败;抗病毒药物还不能完全清除 HBV但从目前来看,新的治疗药物、技术和方法,特别是抗病毒治疗的出现,已经为乙肝病人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寿命立下了汗马功劳,而且在今后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仍是治疗的方向。抗病毒治疗好比釜底抽薪XX 年 10 月,我国发布了中国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 ,乙肝治疗的目的在于“长期、最大限度地抑制慢性乙型肝炎病毒的复制,延缓其病情发展,降低肝衰竭、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病率,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而抗病毒更是乙肝治疗的“必由之路” 。但即使如此清晰的目标,大众仍缺乏认识,庄辉院士介绍,XX 年一项调查发现,63%的病人不知道慢性乙型肝炎要抗病毒治疗, “加大宣传显得颇为重要。 ”“抗病毒治疗好比釜底抽薪,是乙肝治疗的关键。 ”贾继东说, “目前的药物主要包括干扰素和核苷(酸)类似物两大类,后者在临床上有拉米夫定、阿德福韦、替比夫定、恩替卡韦四种。大部分慢性乙肝患者需要通过长期抗病毒治疗,维持对病毒的持续抑制,延缓疾病进展为肝硬化、肝癌,最终达到对疾病的长期控制。但这一过程是循序渐进且因人而异的,患者要有耐心、信心、恒心,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此外,有些乙肝患者对于治疗前景显得悲观、失望,认为一旦开始抗病毒治疗就需要终身服药。庄辉院士指出,这种看法有些悲观,以 e 抗原阳性的病人为例,他们通过治疗后 e 抗原转阴、e 抗体呈阳性,转氨酶正常了,然后再继续治疗一年,只要病情不再反复就可以考虑停药了。即使少部分病人停药后可能复发,但仍然可以再进行治疗。此外,在 9300 万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人当中,每年0.5%1%的人表面抗原会自然转阴,表面抗体转阳,因此,乙肝并非完全不可治愈,更不会都发展成肝癌、肝硬化。时至今日,病毒性肝炎已成为威胁全人类的公共卫生问题。最新统计表明,世界各国感染乙型肝炎(以下简称乙肝)或丙型肝炎人数已达到 5 亿,占全球总人口的 1/12。在这种情况下,每个人都该问一句“我是第 12 位吗?”事实上,这也是今年 5 月 19 日首个“世界肝炎日”的主题。在中国,病毒性肝炎的流行形势更是不容乐观。其中,乙肝高发区的帽子,我们更是戴了很久。“全世界 1/4 乙肝患者在中国”只是这样一个数字,就压得国人透不过气来。 “这是我们 13 亿人共同的事情。 ”在 5 月 19 日召开的“病毒性肝炎防治高峰论坛”上,甚至在很多其他场合,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副理事长王钊从不掩饰她的期待。多年来,中国在乙肝防治上取得了哪些成绩?在乙肝防治方面,我们还要做哪些工作?近日,中国肝病学界的四位权威专家接受生命时报的采访,做出了解读。表面抗原携带者少了 3000 万没有人会轻视这些年中国在乙肝防治上取得的成绩。 “乙肝病毒携带者差不多减少了 3000 万!”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名誉主任委员庄辉教授指出, “根据 XX 年 4 月卫生部发布的最新调查数据,全国 60 岁以下居民中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为 7.18%;而在 1992 年,这一数字是9.75%。这主要应归功于我国乙肝疫苗的免疫接种工作。 ”1992 年,我国开始对新生儿进行乙肝疫苗计划免疫管理;XX 年,国家把乙肝疫苗纳入计划免疫,家长只需交少量服务费;XX 年后服务费也免了。而这次调查表明,我国 14 岁和 514 岁被调查人群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已达 89.39%和 50.59%。由于疫苗接种,特别是为新生儿接种疫苗,使得04 岁儿童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不到 1%,提前实现了世界卫生组织的目标,即 XX 年 5 岁以下儿童表面抗原携带率下降到 2%以下。 “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效果尤其明显,这在全世界都是个了不起的成就。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主任委员贾继东教授评论道。歧视乙肝病人是无知,更是自私尽管如此,我国乙肝防治情况仍然不容乐观。王钊指出,在我国,乙肝的感染和发病情况都是非常严重的。尽管国民平均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的水平有所下降,但毕竟仍然还有 9000 多万人携带表面抗原,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字。而且,人们对肝炎相关知识依然知之甚少。感染者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被传染的,不知道该怎样正确地对待疾病;没感染的不知道怎样预防,对乙肝病人总是避之唯恐不及。“很多人问我这样的问题:您出门诊时戴手套吗?我告诉他:不戴! 您握过病人手吗?常握! 您和病人一起吃过饭吗? 吃过!你看,照片就曾登在“肝胆相照”网站上! ”贾继东喜欢用自己的亲身经历现身说法。 “但我也知道,即使这样,也不能打消所有人的顾虑。 ”贾继东说,关于乙肝传播途径的宣传简直可以用“老生常谈”来形容了。 “除预防通过母婴传播、血液传播、性接触传播外,不必恐惧和乙肝病人或携带者的正常生活、学习和工作接触。关于医院内感染的管理,在国际上,目前强调的是标准防护 ,即如果接触病人的分泌物、排泄物、皮肤创口,都要当成有潜在传染性来隔离、消毒,这不是只针对已知有肝炎或其他传染病患者。 ”不过,经消化道途径不会传播乙肝,这已是主流学术界的共识。试想,如果吃饭能传染,13 亿人肯定无一幸免,这显然和现实不符。既然中外乙肝指南明确了病毒的传播途径,如果一味地恐惧、排斥,甚至歧视乙肝病人,那就不仅是无知,更是自私了。 “这些本不该有的行为导致有些人一旦感染乙肝,就会面临升学、就业、婚姻、家庭等诸多社会问题,他们不仅身体饱受磨难,精神上还要承受巨大压力,这对病人身体的恢复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因此,向大众普及正确的防治知识,了解正确的治疗理念就显得特别重要,这也有助于构建和谐社会。 ”贾继东强调。XX 多万慢性乙肝病人需治疗另一方面,大众在乙肝治疗方面存在着诸多错误认识。庄辉指出:“不是所有乙肝病毒感染者都需要治疗。 ”我国现有 9000 多万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其中 3/4 肝功能正常、没有肝炎的症状和体征,可照常工作学习,不需治疗,但应每半年到医院检查一次,监测肝功能状况。 “而另外 1/4 感染者、即 XX 多万人属于慢性乙肝病人(一类是 e 抗原阳性,一类是 e 抗原阴性) ,他们肝功能不正常,有肝炎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应该及早治疗。 ”“病人在治疗上的误区也很让人担忧。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主任委员李兰娟教授指出。 “觉得症状不明显,不愿治疗;随意停药;轻信所谓乙肝能治愈的偏方广告虽然有人逞一时之快,但长此以往,带来的可能是肝硬化、肝衰竭、肝癌等恶果,甚至导致患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