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治疗血管通道安全指南终稿_第1页
肿瘤治疗血管通道安全指南终稿_第2页
肿瘤治疗血管通道安全指南终稿_第3页
肿瘤治疗血管通道安全指南终稿_第4页
肿瘤治疗血管通道安全指南终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目 录第一章 肿瘤治疗现状概述 2第一节 肿瘤的治疗手段 .2第二节 抗肿瘤药物的安全管理和使用 .13第二章 静脉血管通路装置的概述 35第一节 静脉血管通路发展 .35第二节 血管通路的评估与选择 .40第三章 血管通路的建立技术与维护 43第一节 外周静脉血管通路(PVC)技术 .43第二节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技术 .51第三节 中心静脉导管(CVC)技术 .74第四节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技术 .88第四章血管通路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143第一节 皮肤反应 .143第二节 静脉炎 .146第三节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151第四节 导管相关性血栓 .156第五节 导管异位 .161第六节 导管阻塞 .165第七节 穿刺点渗液 .169第八节导管夹闭综合征(见第三章第四节 PORT) 173第九节 药物渗漏 .173第五章 化疗治疗的职业防护 179第一节 背景 .179第二节 证据 .179第三节 专家共识 .189缩略语 191附录一. 常用抗肿瘤药物 .1942附录二. 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201附录三. 血管内导管相关性感染预防指南(2011 年版) .201参考文献 2013第一章 肿瘤治疗现状概述第一节 肿瘤的治疗手段肿瘤是机体与环境致瘤因素以协同或序贯的方式,使一些组织的细胞在基因水平失去对其生长的正常调控,呈现过度而不协调的克隆性增殖形成的新生物。新生物一旦形成后,不因病因消除而停止增生,不受机体生理调节而异常生长,进而破坏正常组织与器官。根据肿瘤对人体的影响,可分为良性与恶性,恶性者可转移到其他部位,治疗困难,常常危及生命。恶性肿瘤的治疗要遵循循证医学的证据,依照诊疗规范进行个体化的综合性治疗,按照治疗原则分为肿瘤的局部治疗和全身治疗,其主要治疗手段包括手术治疗、化学治疗、内分泌治疗、分子靶向治疗、放射治疗、介入治疗、生物免疫治疗、热疗和中医中药等等。一、手术治疗在恶性实体肿瘤的主要治疗手段中,外科手术切除是最主要且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对于尚未发生远位转移的肿瘤,常可手术治愈。同时,通过手术可明确肿瘤的性质,局部淋巴结和组织的侵犯情况,为肿瘤诊断、分期及术后的进一步治疗提供依据。恶性肿瘤手术必须严格遵循一般外科学原则,在拟定治疗方案时还要遵循以下特殊要求: 根治性手术前必须确诊;确定肿瘤范围与临床分期;机体状况评估;规范的手术方式。在恶性肿瘤的治疗中,外科手术可随应用的目的不同分为诊断性手术、根治性手术(包括重建与康复手术)、对症或姑息性手术和预防性手术。(1)诊断性手术:以治疗为目的、能为正确诊断、精确分期,进而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可靠依据。如锁骨上淋巴结活检术、浅表结节的切除活检和深部组织的切取活检等等。(二)根治性手术(包括重建与康复手术):是将原发肿瘤和局部淋巴结行无瘤切除的一种手术方式,配合化疗、放疗等治疗达到治愈早期肿瘤的目的。4癌瘤的根治性手术要求:应将原发灶与区域淋巴结作整块切除,自四周向病灶中心解剖;术中做活检者应按污染性手术处理更换手套、器械和敷料;术中不应切入肿瘤与淋巴结组织以免癌细胞污染创面。如:乳腺癌根治术、胃癌根治术、直肠癌根治术、卵巢癌根治术等等。重建与康复手术大多是在根治术的基础上,是通过手术使患者原有解剖结构的外形得以重建,功能得以康复;此外,有些部位由于以往的治疗(手术、放疗等)导致功能丧失,尤其是肢体部位,常可通过骨或肌肉的移植手术来达到改善的目的。如:乳腺癌术后的乳房再造术、舌癌术后舌再造等等。(三)对症性或姑息性手术:为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改善症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生存率而行的手术。如肿瘤导致空腔脏器梗阻时的转流手术;溃烂、出血的乳腺癌行乳房切除;晚期卵巢癌的减瘤手术等,对于手术时或手术后单灶的肝、肺、脑转移灶的切除治疗,仍可以争取五年生存率,应持积极态度;对放疗后局部复发者也有可能再手术,如宫颈癌、喉癌、口腔癌以及乳腺癌保乳手术后局部复发等等。(四)预防性手术:可用于治疗癌前病变,防止其发展成癌。例如隐睾症是睾丸癌相关的危险因素,在幼年行睾丸复位术可使睾丸癌发生的可能性减小。家族性结肠息肉病的患者,到 40 岁时约有一半将发展成结肠癌,而 70 岁以后几乎 100%发展成结肠癌,行预防性结肠切除,可有效地防止本病患者发生结肠癌。二、化学治疗化学治疗,简称化疗,其目的是阻止肿瘤细胞的增殖、浸润、转移并最终杀灭癌细胞。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发现氮芥可以引起严重骨髓抑制,于是将其用于治疗白细胞增多的疾病开始,此后的几十年里,化学治疗迅速发展,随着对化学治疗药物及肿瘤病理生理的不断认识,化学治疗从单一药物发展到联合化疗,由辅助化疗发展到新辅助化疗,以及对于晚期肿瘤患者的维持治疗,化学治疗在肿瘤治疗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使用的绝大多数抗肿瘤药物是通过抑制细胞增殖和肿瘤生长的效应发挥其抗癌作用。(一)化学治疗的适应症与禁忌症1适应症:5(1) 造血系统恶性肿瘤,对化疗敏感,通过化疗可完全控制甚至根治,如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恶性淋巴瘤等。(2) 化疗效果较好的某些实体瘤,绒毛膜上皮癌,恶性葡萄胎,生殖细胞肿瘤,卵巢癌,小细胞肺癌等。(3) 实体瘤的手术切除和局部放疗后的辅助化疗或者手术前的辅助化疗,如乳腺癌、非小细胞肺癌、胃癌、结直肠癌等。(4)与放疗联合对部分肿瘤进行根治性治疗:头颈肿瘤:鼻咽癌、喉癌、口腔癌等;胸部肿瘤:食道癌、肺癌;腹盆部肿瘤:宫颈癌、直肠癌、肛管癌。(5) 实体瘤已有广泛或远处转移,不适应手术切除和放疗者;实体瘤手术切除或放疗后复发、播散者,可考虑姑息化疗。(6) 癌性体腔积液,包括胸腔,心包腔及腹腔采用腔内注射抗肿瘤药物;常可使积液控制或消失。2禁忌症:(1) 年老体弱或恶病质患者:Karnofsky 评分40 分,ECOG 评分3 分;(2) 骨髓功能差、严重贫血、白细胞和血小板低于正常范围;(3) 肝肾功能异常、严重心血管、肺功能障碍者;(4) 孕期(前 3 个月);(5) 三个月内婴儿;(6) 严重感染,如败血症;(7) 以往做过多程化疗、大面积放疗、高龄、严重感染、肾上腺功能不全、有严重病发症等慎用或不用化疗;(二)常见的抗肿瘤药物主要分为以下几类:1烷化剂烷化剂属于细胞毒类药物,具有活跃的烷化集团,在体内能形成碳正离子或其他具有活泼的亲电性基团的化合物,以攻击生物大分子中的亲电子基团,使其丧失活性或使 DNA 分子发生断裂,导致肿瘤细胞死亡。其主要包括氮芥类,乙撑亚胺类,甲磺酸酯类及多元醇类,亚硝基脲类,三氮烯咪唑类,肼类等药物。62抗代谢药抗代谢药的化学结构和核酸代谢物类似,主要通过干扰核酸代谢而影响和抑制 DNA 和 RNA 的合成。抗代谢药物主要有甲氨蝶呤、6-巯基嘌呤,5-氟尿嘧啶等。3抗肿瘤抗生素抗肿瘤抗生素,通过直接破坏 DNA 或嵌入 DNA 而干扰 DNA 的转录,从而发挥抗肿瘤的作用。主要包括多肽类抗生素和蒽醌类药物。4植物类抗肿瘤药植物类抗癌药都是从植物中提取的植物碱类等天然物质,它们通过抑制微管生产、抑制拓扑异构酶的活性从而干扰有丝分裂及 DNA 的复制,从而发挥抗肿瘤的作用。主要药物有长春花碱、紫杉醇类、喜树碱类等。5金属类抗肿瘤药主要为铂类抗肿瘤药物,铂类进入体内后主要破坏两条多核苷酸链上嘌呤基和胞嘧啶之间的氢键,扰乱 DNA 双螺旋结构,使 DNA 的复制停止,阻止细胞分裂,从而发挥抗肿瘤作用。主要药物包括:顺铂、卡铂、奈达铂、奥沙利铂等。6其他主要包括激素类药物以及免疫制剂等,如能改变内环境进而影响肿瘤生长和增强机体对肿瘤侵害抵抗力的泼尼松、地塞米松、甲状腺素、丙酸睾丸酮、黄体酮等。(三)化学治疗的给药途径1. 静脉注射是化学治疗最常见的给药途径,通常分为静脉冲入法(静冲)、静脉点滴法(静滴)、静脉推注法(静推)。2. 肌肉注射是用于对组织无刺激性的药物,选择长针头深部注射,以利于药物的吸收。如博来霉素、平阳霉素等。3. 口服给药7口服药物相对毒性作用少,是一种方便的给药方法。口服药物需装入胶囊或制成肠溶剂以减少药物对胃黏膜的刺激,并防止药物对胃酸的破坏。如希罗达、优福定、他莫西芬、吉非替尼等。4. 动脉注射目前主要应用在介入治疗,如将药物经动脉直接注射到肿瘤部位(经动脉栓塞/灌注化学治疗)。5. 胸腹腔注射主要用于癌性的胸腹水、心包积液等,腔内给药后需要协助患者更换体位,使药物扩散,最大限度发挥作用。如博来霉素,白细胞介素-2 等。6. 膀胱内灌注抗肿瘤药物直接输注至膀胱,可作为手术后的辅助性治疗,如多柔比星等。7. 鞘内注射鞘内化疗的药物可以通过腰椎穿刺或脑室装置给药。其特点药物分布均匀,有效浓度高,复发率低。(四)抗肿瘤药物的主要毒副作用1局部反应有些抗肿瘤药物具有较强的刺激性,使用不当时可引起严重的局部反应。如静脉炎,主要表现为输注抗肿瘤药物的静脉部位的疼痛,皮肤发红,后续出现沿静脉皮肤的色素沉着,静脉变硬导致静脉栓塞的发生。此外,当刺激性强的药物不慎漏入皮下及局部组织时,可即刻出现明显红肿、疼痛,需紧急处理,严重者可出现局部组织坏死,溃疡形成。2全身反应(1)骨髓抑制骨髓抑制是抗肿瘤药物最常见的毒副作用之一,大多数抗肿瘤药均可引起不同程度的骨髓抑制,使周围各系血细胞数量减少,严重的骨髓抑制可引起各种细菌、病毒、真菌等的感染,严重者可出现败血症,甚至死亡。(2)消化道反应8胃肠道反应也是抗肿瘤药物常见的毒副作用之一,反应轻微者可表现为食欲不振,恶心,便秘等,严重者可表现为呕吐、腹泻等,甚至出现电解质紊乱,危及生命。抗肿瘤药物还容易引起口腔炎、舌炎、食管炎和口腔溃疡。(3)肝脏功能损害肝脏是体内药物代谢的主要场所,多种抗肿瘤药物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肝损伤,其主要表现为应用抗肿瘤药物后出现肝损伤症状,出现血清转氨酶、碱性磷酸酶、胆红素升高等,严重者可危及生命。(4)心脏毒性心脏毒性是抗肿瘤药物常见的毒副作用之一,其临床表现主要有心电图的改变,心律失常,心肌缺血,严重者可引起心衰,导致死亡。有些药物如蒽环类药物引起的心脏毒性的严重程度与药物的累计计量有关。(5)肺毒性抗肿瘤药物可以通过多种病理生理的机制引起肺部的损伤,患者可出现肺水肿、肺纤维化、间质性肺炎等表现,严重者可出现致命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6)肾脏功能损害有些抗肿瘤药物经过肾脏排泄,在经过肾小管时可阻塞管腔,引起肾脏损害,有些药物可直接损害肾实质,此外,还有些药物可引起出血性膀胱炎的发生。(7)神经毒性抗肿瘤药物的神经毒性可表现为周围神经系统毒性和中枢神经系统毒性,这些损害可以由抗肿瘤药物对神经系统的直接毒性引起,有的则与药物诱导的代谢紊乱和凝血机制障碍有关。(8)手足综合征手足综合征是抗肿瘤药物引起的皮肤毒性的一种表现,指在化疗过程中出现手掌和脚底出现变红,明显不舒服,肿胀,麻刺感。轻者仅有轻微的皮肤改变及皮肤炎的表现,严重者可出现皮肤水泡、剥落、出血,患者出现严重的疼痛,个人自理能力受限。(9)其他9抗肿瘤药物还可引起发热、脱发、乏力、免疫力低下、口腔炎、过敏反应等。三. 内分泌治疗某些肿瘤在癌变过程中部分或全部保留了激素受体,其生长和分裂受激素环境的影响,内分泌治疗有效,这类肿瘤称为激素依赖性肿瘤;而另一类肿瘤则缺乏激素受体,其生长和分裂不受激素环境的影响,内分泌治疗常无效,称为非激素依赖性肿瘤。肿瘤的内分泌治疗可以追溯到 19 世纪末,1896 年Beaton 报告 2 例晚期乳腺癌患者切除卵巢后症状缓解,1941 年 Huggins 和Hodges 通过切除睾丸对前列腺癌的治疗取得良好效果。在内分泌治疗的若干进展中,主要的进展是激素受体的发现,它揭示了激素通过受体发挥作用而产生生物学效应的原理,为内分泌治疗奠定了理论基础,对于前列腺癌、乳腺癌、卵巢癌等,内分泌治疗常作为首选的治疗手段,具有给药方便,不良反应少,疗效持久等优点。现在临床上经常应用激素治疗的肿瘤有:乳腺癌、前列腺癌、子宫内膜腺癌、甲状腺癌、恶性淋巴瘤、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肾癌等。肿瘤的内分泌治疗有激素治疗和内分泌腺切除疗法两种。除甲状腺激素对甲状腺癌的控制以外,激素治疗是根据性激素(性腺分泌的甾体激素)可刺激和控制乳腺、前列腺等器官的增殖和功能调节,用于乳腺癌、前列腺癌及子宫内膜癌的治疗。如:选用和雌激素结构相似的药物他莫昔芬,通过在乳腺癌细胞内竞争性结合胞浆内的雌激素受体,在细胞水平阻断雌激素的作用,达到控制癌细胞生长的作用。切除内分泌腺体治疗,包括卵巢切除术、睾丸切除术、肾上腺切除术、脑垂体切除术等,通过完全性阻断促性腺激素和性激素的分泌,控制激素依赖性肿瘤的发展。四. 分子靶向治疗分子靶向治疗,又被称为“生物导弹”,是在细胞分子水平上,针对已经明确的致癌位点(该位点可以是肿瘤细胞内部的一个蛋白分子,也可以是一个基因片段),使用单克隆抗体、小分子化合物、多肽等物质设计的相应治疗药物特异性地作用于肿瘤相关分子,调节肿瘤细胞生物学行为,使肿瘤细胞特异性死亡、而不会波及肿瘤周围的正常组织细胞,从而抑制肿瘤的发展。分子靶向治疗的靶点可以位于肿瘤细胞的细胞膜上、细胞质内及细胞核上。分子靶向治疗10因其药物作用的“靶向”性,对其他细胞的损伤较小,具有低毒及高效的特性。自上世纪 90 年代以来,已有十余种分子靶向药物被批准用于实体肿瘤,此外,也有数种分子靶向药物用于治疗血液肿瘤。对于化疗敏感的肿瘤,分子靶向治疗可以与化疗很好的结合,极大的提高了患者的预后,而对于化疗不敏感的肿瘤,分子靶向治疗可以另辟蹊径,对于肿瘤的治疗将进入“后化疗时代”。五. 放射治疗放射治疗简称放疗,主要是应用放射性核素释放出的 、 射线,各类 X 射线、各类加速器产生的电子束、质子束、中子束、负 介子束以及其他重粒子束等治疗恶性肿瘤的一种方法。自 1899 年第一例用镭放疗治疗表浅肿瘤开始,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放射治疗的设备有了明显的更新。同时,由于人们对放射物理特性、放射生物学、肿瘤学以及其他相关学科的更深入的了解,使放射治疗在放疗设备、放射物理、放射生物及疗效方面都有了很大进展,随着影像学和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放疗设备计算机化和网络化,对影像处理能力大大增强,继而现代化放疗技术,如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逆向调强放疗(IMRT)、 影像引导放射治疗(IGRT)进入临床,使放疗进入真正的精确定位、精确计划、精确治疗的精确放疗时代。放疗的原则是最大限度的消灭肿瘤,同时又最大限度的保护正常组织。在临床应用中,放射治疗主要包括根治性放射治疗,姑息性放射治疗和与其他治疗联合的辅助治疗。根治性放疗主要适用于 I、II 期和部分 III 期患者,用根治性剂量达到根治肿瘤的目的,如 I/II 期鼻咽癌患者、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放疗等;姑息性放疗适用于晚期肿瘤及转移灶,目的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如;晚期肿瘤的局部复发和骨转移等;辅助治疗是和其他治疗手段联合应用,如:局部晚期直肠癌的术前放疗、成人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放疗与化疗的联合治疗等。肿瘤放疗的适应症与禁忌症:1适应症:不同瘤种因部位、分期的不同,其放疗的适应证不尽相同。2禁忌症:(1) 患者一般情况差,呈恶液质者;(2) 血象过低,WBC3.0*10 9/L,PLT50*10 9/L,HGB90g 者;11(3) 合并各种传染病,如活动性肝炎活动性肺结核者;(4) 重要器官,如心肺肝肾等,功能严重不全者;(5) 放射中度敏感肿瘤已有广泛远处转移或经足量放疗后近期内复发者;(6) 已有严重放射损伤部位的复发;六、介入治疗肿瘤的介入治疗(Interventional treatment)包括经动脉灌注化疗和栓塞术的血管内介入和经皮穿刺行肿瘤消融术的非血管介入,前者主要指经动脉灌注化疗和栓塞术,后者主要指经皮穿刺行肿瘤消融术。因为影像引导下的介入治疗具有“靶向、微创、安全、高效”的优点,其在肿瘤的综合治疗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肿瘤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一)恶性肿瘤血管内介入治疗恶性肿瘤的血管内介入疗法是指在数字减影血管显像技术(DSA)的导向下,将特制的导管插入肿瘤的滋养血管内,经导管进行药物灌注、局部栓塞等,以达到治疗恶性肿瘤或缓解症状的一种方法。 常用经动脉灌注抗癌药法和动脉栓塞疗法。1 动脉灌注化疗:是利用导管直接插到肿瘤供血动脉后灌注抗肿瘤药物,使肿瘤内药物浓度比一般外周静脉给药浓度高,从而明显提高疗效,减轻全身不良反应。对于外科手术不能切除的肿瘤患者可用此法进行姑息治疗;也可以通过此法使肿瘤缩小,再行外科手术切除;还可以对肿瘤切除术后患者进行预防复发的动脉内灌注化疗。2动脉栓塞疗法:是将某种物质通过导管注入肿瘤供血动脉,并使之阻塞,它能够选择性的阻断肿瘤组织局部的动脉供给,可达到姑息治愈的目的。(二)肿瘤消融包括化学消融和物理消融。化学消融是指经穿刺针直接向肿瘤内注射无水乙醇或乙酸,从而使肿瘤坏死的技术,操作简单、价廉、疗效肯定,但消融体积较小,主要用于小肝癌的治疗和部分因部位特殊行物理消融困难病例的补充治疗。以射频和微波消融为主体的温热消融在多种肿瘤的治疗方面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成为肿瘤消融技术的主流,而激光消融、冷冻消融和高能聚焦超声(HIFU)治疗也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12七、生物免疫治疗肿瘤生物治疗是一种新兴的、具有显著疗效的肿瘤治疗模式,是一种自身免疫抗癌的新型治疗方法。它是运用生物技术和生物制剂对从患者体内采集的免疫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和扩增后回输到患者体内的方法,来激发,增强机体自身免疫功能,从而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生物治疗技术先后经历五个发展阶段,即淋巴因子及活动杀伤细胞 (LAK)阶段,肿瘤浸润淋巴细胞 (TIL)阶段,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 (CIK)阶段,树状突细胞 (DC)阶段,及双克隆免疫细胞(DC-CIK)阶段。随着技术的发展及逐渐成熟,现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肿瘤的生物治疗因其安全、疗效好、不良反应少等特点,被越来越多的应用于临床。目前常用的生物治疗方法主要有免疫治疗、基因治疗和抗血管生成治疗等。(一)适应症1手术后的肿瘤患者,可防止肿瘤复发转移;2无法进行手术、放疗、化疗的中晚期肿瘤患者;3放疗、化疗失败的肿瘤患者;4肿瘤患者放化疗后的综合治疗,可减轻放化疗的副作用;5骨髓移植后或化疗缓解后的白血病患者;6癌性胸、腹腔积液患者;7部分暂不适宜做手术、介入或其他治疗的患者。(二)细胞类型常见的细胞类型主要有 DC 细胞、CIK 细胞、NK 细胞、T 细胞、CD3AK 细胞等。八、肿瘤热疗肿瘤热疗是一种利用物理能量使人体全身或局部加热,使肿瘤组织温度上升到有效治疗温度,并维持一定时间,引起肿瘤细胞生长受阻和死亡,利用正常组织和肿瘤组织对温度耐受力的差异,达到既能杀灭肿瘤组织又不损伤正常组织的治疗方法。肿瘤热疗杀灭肿瘤细胞主要通过直接杀伤作用(致热效应)和间接杀伤作用(非致热效应)两种方式。肿瘤热疗发挥作用的生物学机制主要包括:改变细胞膜的流动性和通透性,抑制肿瘤细胞呼吸,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增强机体免疫系统功能,影响肿瘤血管血流等。13(一)适应症人体胸腔、腹腔、盆腔(除头部和血液之外)等部位表浅及深部的原发、复发的恶性实体肿瘤以及术后可能存在的亚临床病灶。1胸腔:肺癌、食管癌、贲门癌、纵膈肿瘤、恶性淋巴瘤等。2腹腔:胃癌、肿癌、胰腺癌、结肠癌、平滑肌肉瘤、肾癌等。3盆腔:卵巢癌、直肠癌、子宫癌等。4软组织肉瘤及转移瘤等。(二)禁忌症:1严重心脏病患者及带心脏起搏器者禁用;2肿瘤部位有结核者禁用;3有出血倾向者禁用;4在经期的女性患者禁用;5体内植有金属物体,如钢板、钢钉者接骨禁用;6孕妇;7颅内占位性病变禁用;8各种白血病患者禁用。目前临床应用的肿瘤热疗方法主要包括全身热疗,局部热疗和区域热疗等。九、中医中药治疗中医中有关肿瘤的最早记载可以追溯到内经。中医,尤其是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在肿瘤治疗、肿瘤手术后的康复治疗、肿瘤放化疗期间及以后的综合治疗中显示出良好的疗效。中医对于肿瘤的治疗原则主要为扶正固本、活血化瘀、清热解毒和化痰散结。有些中草药本身就可以抑制肿瘤的生长,有些中草药通过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从而抑制肿瘤的生长,此外,有些中草药还可以减少和降低化放疗所引起的副反应。(张丽娜 耿翠芝)14第二节 抗肿瘤药物的安全管理和使用药物治疗是肿瘤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抗肿瘤药通常用于不能采用手术治疗或放射治疗、抑或已经证明采用这些治疗无效的恶性肿瘤的治疗。此类药物作用机理和体内代谢动力学复杂,严重不良反应多,联合用药的情况普遍,强调循证医学、规范化和个体化治疗。在临床实践中,抗肿瘤药物用法用量、给药方式等差别大,对药物的正确合理使用要求高。从配置溶酶的选择、配制过程、药液终浓度、输液的稳定性、到联合化疗的给药顺序、药物相互间作用、输注时间和速度以及患者用药的注意事项等多个步骤中都有不同于其他常用注射剂的特殊要求,需要医生、护士、药师和患者的共同努力,才能达到安全有效的临床治疗目的。了解和掌握常用抗肿瘤药物的特性,对于保障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一 药物理化性质抗肿瘤药物根据局部组织的刺激性分为发疱性药物(Vesicant drugs)和刺激性药物(Irritant drugs) 。发庖性药物指发生静脉渗漏后可能会引起严重的、持续性组织损伤和坏死的药物。刺激性药物可引起注射部位或沿静脉的疼痛,伴有或没有炎性反应,可能会导致沿静脉的硬化和色素沉着,灼烧感,红疹等。这些症状多为自限性没有长期的后遗症。发疱性药物发生渗漏后能引起疼痛炎症,并可能会引起严重的、持续性组织损伤和坏死。发疱性药物包括蒽环类药物,柔红霉素、阿霉素、表阿霉素;长春碱类药物,长春花碱、长春新碱、长春瑞宾、长春地辛;以及氮芥、更生霉素、丝裂霉素 C、安吖啶、放线菌素 D、链佐星等。刺激性药物发生渗漏后能引起炎性反应、刺痛、肿胀、脱皮、皮肤色素沉着等,经过适当处理后可以痊愈,一般很少导致组织坏死。刺激性药物包括抗代谢药类药物,氟达拉滨、5-氟脲嘧啶、吉西它滨、甲氨蝶呤、雷替曲塞,烷化剂,达卡巴嗪、顺铂、奥沙利铂、碳铂、卡莫司汀、卡铂、环磷酰胺、异环磷酰胺、美法仑、塞替哌;紫杉类,多西紫杉醇、紫杉醇;依托泊甙、替尼泊15苷、米托蒽醌、博来霉素、伊立替康、托泊替康等。国外有研究将发疱性药物分为 DNA 结合型和非 DNA 结合型。DNA 结合型发疱性药物例如蒽环类药物与健康组织细胞中 DNA 结合,迅速导致细胞死亡。DNA-多柔比星复合物从死亡细胞中释出,通过胞吞作用被邻近健康细胞摄取。这种细胞摄取胞外物质的过程造成了组织损伤的循环过程,蒽环类药物会在局部长时间存在并造成损伤。渗漏的损伤扩大、加深,疼痛时间更长。非DNA 结合型药物对健康组织的损伤更大程度上是间接的。最终被组织代谢,并且比 DNA 结合型更容易中和。一般损伤是局部的,轻中度疼痛,随时间好转。举例:(表 1-2-1)表 1-2- 1 发疱性药物举例分类 举例 DNA 结合型 烷化剂 Alkylating agents氮芥(Mechlorethamine HCL/ Nitrogen Mustard (Mustargen))、苯达莫司汀 ( Bendamustine)蒽环类Anthracyclines柔红霉素(Danorubicin(Cerubidine),4.5-6.5), 多柔比星(Idarubicin (Idamycin)),表柔比星(Epirubicin,3-4.5),伊达比星( Idarubicin),阿霉素 (Doxorubicin (Adriamycin) ,3.8-6.5) ,表阿霉素( Epirubicin (Ellence))其他抗肿瘤抗生素 放线菌素 D(Dactinomycin (actinomycin D cosmegan)), 丝裂霉素( Mitomycin (Mutamycin),6.0-8.0),米托蒽醌 ( Mitoxantrone)非 DNA 结合型 烷化剂Alkylating agents安吖啶 ( Amsacrine)植物碱类 长春碱(Vinblastne (Velban),3.5-5.0 ),长春16Plant alkaloid or microtubular inhibiting agents新碱(Vincristine (Oncovin),3.5-5.0 ),长春地辛(Vindesine ),长春瑞滨(Vinorelbine (Navelbine),3.5) 紫杉类 Taxanes多西紫杉醇(Docetaxel (Taxotere)), 紫杉醇(Paxlitaxel (Taxol),4.4-5.6) 表 1-2- 2 常用抗肿瘤药物的性质中文名称 缩写 英文名称 药物性质( pH)长春新碱 VCR Vincristine 发疱剂 (3.5-5.0) 柔红霉素 DNR Daunorubicin 发疱剂(4.5-6.5) 强的松 Pred Prednisone 未报告门冬酰胺酶 L-ASP L-Asparaginasum 未报告阿糖胞苷 Ara-C Cytarabine 刺激性(5.0) 5-氟尿嘧啶 5-FU Fluorouracil 刺激性(9.2) 顺铂 DDP Cisplatin 刺激性/发疱性 (3.5-6.0) 卡铂 CBP Carboplatin 发疱性(5.0-7.0) 异环磷酰胺 IFO Ifosfamide 刺激性(6.0) 甲氨蝶呤 MTX Methotrexate 未报告 环磷酰胺 CTX Cyclophosphamide 发疱性(3.0-7.5) 阿霉素 ADM Doxorubicin 发疱性(3.8-6.5) 表柔比星 EP Epirubicin 发疱性(3-4.5) 紫杉醇 TAXOL Paclitaxel 发疱性(4.4-5.6) 泰索帝 TXT Docetaxel 发疱性长春瑞滨 NV Vinorelbine 发疱性(3.5) 卡培他滨 XELOX Capecitabine 口服依托泊苷 VP Etoposide 发疱性(2.9-4.0) 四氢叶酸 CF Folinicacid 未报告 丝裂霉素 MM Mitomycin 发疱性(6.0-8.0) 长春花碱(长春碱) VBL Vinblastine 发疱性(3.5-5.0) 奥沙利铂 L-OHP Oxaliplatin 发疱性博莱霉素 BLM Bleomycin 刺激性(4.5-6.0) 环胞苷 CCY Ancitabine 刺激性 (5.0) 吉西他滨 GEM gemcitabine 非发疱剂(2.0-3.0)伊达比星 无 Idarubicin 发疱剂(5.0-6.5)长春地辛 VDS vindesine sulfate 发疱剂(3.5-4.5)17氮芥 HN2 mechlorethamine hydrochloride/ Nitrogen mustard发疱剂(3.0-5.0)培美曲塞 PEM Pemetrexeddisodium非发疱剂(6.6-7.8)曲妥珠单抗 无 Trastuzumab 非发疱剂(约 6.0)伊立替康 CPT Irinotecan Hydrochloride刺激性药物(3.5)西妥昔单抗 C225 Cetuximab 非发疱剂(5.5)贝伐单抗 无 Bevacizumab 非发疱剂(5.9-6.3)二 药物存储条件(一)室温 1030存储的药品羟基喜树碱、盐酸托泊替康、盐酸伊立替康、环磷酰胺、氟尿嘧啶、依托泊苷、顺铂、盐酸表柔比星、盐酸吉西他滨、培美曲塞二钠、奥沙利铂盐酸吉西他滨 1、卡铂 1、注射用紫杉醇 2注 1:1530存储;注 2:2030存储(二)室温 25以下存储的药品环磷酰胺、异环磷酰胺、盐酸博莱霉素、紫杉醇注射液、奥沙利铂、甲氨蝶呤注射液、多西他赛、阿糖胞苷 3、顺铂 3注 3:1525存储(三)阴凉处 20以下存储的药品:奈达铂、盐酸吡柔比星、培美曲塞二钠、雷替曲塞、甲氨蝶呤、盐酸博安霉素、盐酸表柔比星、卡铂注射液、盐酸多柔比星、盐酸托泊替康、(四)冷藏 210条件下存储的药品:长春地辛、氟达拉滨、长春新碱、卡莫司汀、异环磷酰胺、门冬酰胺酶4、多西他赛 4、达卡巴嗪 4、长春瑞滨 4、普卡霉素 4、塞替派、克拉屈滨 4、链佐星 4、塞替派 4、多柔比星脂质体 4、紫杉醇脂质体 4、贝伐珠单抗 4、尼妥珠单抗 4,5 、西妥昔单抗 4,5注 4:28存储注 5:严禁冷冻(五)需要避光存储的药品:博来霉素、卡莫司汀、卡铂、顺铂、奥沙利铂、克拉屈滨、阿糖胞苷、18放线菌素 D、表柔比星、柔红霉素、多柔比星、戊柔比星、雌莫司汀磷酸钠、依托泊苷、磷酸氟达拉滨、氟尿嘧啶、美法仑、甲氨蝶呤、丝裂霉素、紫杉醇、链佐星、塞替派、长春碱、长春新碱、长春瑞滨、多西他赛、伊立替康、紫杉醇、环磷酰胺、异环磷酰胺、雷替曲塞、甲氨蝶呤、博安霉素、氟尿嘧啶、托泊替康三 药物的配置抗肿瘤药物应在静脉用药配置中心实行集中配置,遵循卫生部 2010 年静脉用药集中调配质量管理规范 ,建立并执行静脉用药集中调配操作规程,建立并执行细胞毒药物安全操作规程,确保静脉用药的安全及工作人员的安全。(一)溶媒选择1. 生理盐水配置丝裂霉素、羟基喜树碱、吉西他滨、长春瑞滨、长春新碱、培美曲塞、氟达拉滨、依托泊苷、顺铂、奈达铂、环磷酰胺、博安霉素、博来霉素、克拉屈滨、曲妥珠单抗、西妥昔单抗、尼妥珠单抗、贝伐单抗、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重组人内皮抑素等药物只能或通常使用生理盐水稀释(在生理盐水中的稳定性好于葡萄糖溶液)配置。2. 5%葡萄糖溶液配置 1甲胺蝶呤、奥沙利铂、多柔比星脂质体、吡柔比星(或注射用水) 、紫杉醇脂质体、卡铂等药物只能或通常使用葡萄糖溶液稀释(在葡萄糖溶液中的稳定性好于生理盐水)配置。3. 生理盐水或者葡萄糖输液配置均可的药物紫杉醇、卡铂 2、拓扑替康、多西他赛、异环磷酰胺、伊立替康、长春地辛、替尼泊苷、米托蒽醌、多柔比星、表柔比星、阿糖胞苷、博来霉素、利妥昔单抗、5- 氟尿嘧啶、卡莫司汀、替加氟、雷替曲塞、阿糖胞苷(鞘内注射使用 0.9%氯化钠溶液)等药物可以使用生理盐水或者葡萄糖溶液配置。4. 其他培美曲赛和含钙的稀释剂物理上不相容;异环磷酰胺可以使用林格氏液配制;博来霉素、吡柔比星、甲氨蝶呤可使用注射用水进行溶解;达卡巴嗪使用生理19盐水溶解,葡萄糖溶液稀释。注 1:不同生产厂家的药品配置条件有差异,具体药品应以药品说明书为准。注 2:用 5%葡萄糖稀释,卡铂似乎比较稳定。作者建议含氯化物的输注液不适宜用于卡铂,不仅药物活性会损失而且很可能会使卡铂转化为顺铂,从而增加毒性。当需要长时间连续输注时,卡铂不应使用 0.9%氯化钠稀释。(二)浓度要求(表 1-2-3)表 1-2- 3 抗肿瘤药物配制浓度要求药品 浓度紫杉醇 0.31.2 mg/ml多西紫杉醇 小于 0.74mg/m l吉西它滨 小于 40mg/ml卡铂 0.5mg/ml依托泊苷 0.25mg/ml替尼泊苷 1mg/ml异环磷酰胺 小于 4%表柔比星 不超过 2mg/ml伊立替康 0.12-2.8mg/ml奥沙利铂 0.2mg/ml 以上利妥昔单抗 1 mg/mL贝伐单抗 1.4-16.5mg/ml(三)其他要求1. 铂类配置和输液过程中不能使用含铝的针头、注射器、导管或静脉输注装置。铂类与铝反应生成沉淀导致药物效能丧失。2. 卡莫司汀可与塑料给药装置和容器相作用,推荐使用聚乙烯或玻璃制品。3. 替尼泊苷配置时应轻轻搅动,避免剧烈震动出现沉淀。4. 紫杉醇配置和输液过程中使用非聚氯乙烯 PVC 容器和输液器。不同制剂的紫杉醇配置要求不同。普通制剂复溶时应该旋转分散不要摇动,以免产生20泡沫。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配置过程:每瓶使用氯化钠 20ml 分散溶解,沿内壁缓慢注入,不少于 1 分钟,不得将氯化钠注射液直接注射到药品上,以避免形成泡沫。静置至少 5 分钟,以完全浸透药品。轻轻摇动药瓶或缓慢将药瓶上下倒置,以使药品完全分散溶解,避免形成泡沫(如有泡沫静置 15 分钟,直至泡沫消退) 。溶液乳白色无可见微粒,紫杉醇 5mg/ml。按所需药量稀释。紫杉醇脂质体配置过程,紫杉醇脂质体加入 10ml5%葡萄糖溶液,使用专用振荡器(振荡频率 20Hz,振幅 X 轴方向 7cm,Y 轴方向 7cm,Z 轴方向 4cm)充分溶解振摇 5min,完全溶解后稀释。(四)配置后化学稳定性时间(表 1-2-4)表 1-2- 4 配置后化学性稳定时间 1,2通用名 商品名/产地稳定时间 放置条件 备注依托泊苷 立即使用 沉淀严禁使用吉西他滨 健择 24h 室温 低温出现结晶奥沙利铂 乐沙定 24h 2-8齐沙 6h 室温卡铂 伯尔定 8h/24h 室温/4波贝 8h 室温室内光线顺铂 24h 室温避光 顺铂应避光输注长春瑞滨 诺维本 24h 密闭输液袋紫杉醇 泰素 27h 室温紫杉醇 安素泰 48h 室温 建议立即使用紫杉醇脂质体力朴素 24h 25室内光线8h 2-8避光 稀释后混悬液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8h 20-25 室内光线输注液21多西紫杉醇 泰索蒂/多帕菲8h/4h 室温 稀释液/输注液 4 小时内使用异环磷酰胺 和乐生 24h 8 应尽快使用匹服平 现用现配环磷酰胺 茂祥 2-3h 现用现配安道生 24h 8以下培美曲赛 力比泰 24h 2-8/室温 稀释液/输注液阿糖胞苷 赛德萨 48h 室温含防腐剂吡柔比星 6h 室温 易受 pH 影响托泊替康 和美新 24h 30以下伊立替康 开普拓 24h/6h 2-8/25 不得冰冻苯达莫司汀 美国 24h 2-83h 15-30卡莫司汀 8h/24h 室温避光/2-8多柔比星脂质体楷莱/里葆多24h 2-8尼妥珠单抗 泰欣生 12h/8h 2-8/室温曲妥珠单抗 赫赛汀 24h/28 天 2-8 输注液/稀释液贝伐单抗 24h 2-8利妥昔单抗 24h 2-8注 1:指溶液理化性质稳定性,临床实际应用中,应确保输液在可控且经验证的无菌条件下配置,考虑到大部分药物不含防腐剂在配制后应立即使用。注 2:不同生产厂家的药品稳定性有差异,具体药品应以药品说明书为准。22塞替派的稳定性可能和药品的浓度有关,高浓度的塞替派稳定性好,低浓度的塞替派溶液(0.5mg/ml)应立即使用。柔红霉素药物稳定性和 pH 有一定关系;pH 偏酸性时柔红霉素更稳定,5% 葡萄糖溶液 pH4.5 时最稳定,低于 500g/ml 浓度需应避光。 。氮烯咪胺、雌莫司汀、福莫司汀、尼莫司汀输注的药液应新鲜配置并避光输注。四 药物输注的注意事项(一) 时间和速度目前,关于抗肿瘤药物输注时间和速度还未有统一的要求,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宜静脉一次推注,而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则以缓慢静脉滴注。药物原则上应慢速输注,以减少不良反应,吉西他滨除外。1. 吉西他滨滴注时间一般限制在 30-60 分,超过 60 分会导致不良反应加重。2. 奥沙利铂应滴注至少 2 小时,若出现不良反应如喉痉挛,在下次滴注时应减缓至 6 小时。3. 顺铂的常规输注应在 12h 以上,但是注册药品信息常推荐 68h 更长时间输注,以减少肾脏和胃肠道毒性。4. 雷替曲塞静脉输注 15 分钟。5. 长春瑞滨短时间(10min)静脉输入。6. 米托恩醌、多柔比星、依托泊苷的输注时间均要大于 30min。7. 伊立替康、替尼泊苷缓慢静脉输注至少 3060min 。8. 多柔比星脂质体禁止使用精密过滤器。起始给药速率不大于 1mg/ml,无过敏反应可在 60 分钟完成。有过敏反应者,总剂量的 5%缓慢滴注 15 分钟,如患者耐受,滴速加倍继续输注 15min,余下药物在 1 小时内输注完毕。9. 紫杉醇普通制剂输注时间大于 3 小时,使用不含 PVC 的输液器,使用过滤装置,微孔膜孔径不超过 0.22 微米。紫杉醇脂质体静脉滴注 3 小时。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滴注 0.5 小时,输液管中无需过滤器。10. 西妥昔单抗首次使用时静脉输注 2 小时,以后维持剂量静脉输注 1 小时,最大滴速不超过 10mg/min。2311. 利妥昔单抗首次使用时滴速 50mg/h, 耐受性好的患者可以加快滴速,最高可达 400mg/h。12. 尼妥珠单抗静脉输注 60 分钟以上(二) 给药途径:1. 阿糖胞苷在使用含防腐剂苯甲醇溶酶稀释时禁止儿童肌肉注射,采用鞘内注射给药时不应使用含苯甲醇的溶酶。2. 环磷酰胺是前体药物,通常使用静脉注射,不要局部用药。3. 长春碱类药物禁止鞘内注射。4. 甲氨蝶呤用于鞘内注射时,应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如果说明书中有关给药途径的表述未提及鞘内注射,则不推荐鞘内使用该种药品。(三)给药顺序:联合用药时给药顺序应综合考虑药物间相互作用对药代、药理、药效及不良反应等的影响。有一些体外细胞培养的实验研究表明,给药顺序对细胞周期有影响,但是否有临床意义未见报道。例如顺铂联合紫杉醇方案中,如果先使用顺铂将会导致紫杉醇清除下降引起骨髓抑制加重,因此应先使用紫杉醇。阿糖胞苷可使细胞部分同步化,继续应用柔红霉素、阿霉素、环磷酰胺及亚硝脲类药物可以增效。在使用甲氨蝶呤之前应用门冬酰胺酶,会导致甲氨蝶呤活性降低。静脉使用门冬酰胺酶,可能会增加长春新碱的神经毒性。奥沙利铂在氟尿嘧啶之前给药。五 药物的不良反应及防治(一) 胃肠道反应1. 恶心呕吐(1) 主要药物:根据抗肿瘤药导致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不同,可将抗肿瘤药分为高度致吐药、中度致吐药、低度致吐药和轻微致吐药。分别对应的恶心呕吐发生率为 90%以上、30%90%、10% 30%和 10%以下。1)高度致吐药:氮芥、六甲密胺、达卡巴嗪、250mg/m 2的卡莫司汀、50mg/m 2的顺铂、1500mg/m 2的环磷酰胺等。2)中度致吐药:多柔比星、柔红霉素、依托泊苷胶囊、异环磷酰胺、伊立替康、250mg/m 2的甲氨蝶呤、75mg/m 2的奥沙利铂、 250mg/m2的卡莫司24汀、50mg/m 2的顺铂、1500mg/m 2的环磷酰胺等。3)低度致吐药:紫杉类、吉西他滨、卡培他滨、氟尿嘧啶、拓扑替康、培美曲塞、依托泊苷等。4)轻微致吐药:单克隆抗体及小分子靶向药物等。(2)临床表现: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按照发生时间分为急性、迟发性和预期性。急性呕吐常于化疗开始后的几分钟到几个小时内,高峰期在 56 小时。迟发性呕吐是指化疗 24 小时之后发生的呕吐,可达 67 日,高峰期在 4872小时。预期性呕吐是一种条件反射,是指经历过化疗所致的呕吐后,发生于下一次抗肿瘤药物使用前的呕吐,发生率为 18%57%。恶心相对于呕吐来说,反应更持久,对患者生活功能造成的影响更明显。(3)预防措施:要理想的控制恶心呕吐预防是关键,5-羟色胺 3 受体拮抗剂是止吐治疗的基本药物。皮质类固醇联合 5-羟色胺 3 受体拮抗剂能使止吐效果提高 5%20%。5-羟色胺 3 受体拮抗剂昂丹司琼及地塞米松 阿瑞吡坦(NK1 受体拮抗剂)对高度致吐药物引起的急性和迟发性呕吐的疗效分别为71%、49%和 61%、32%,阿瑞吡坦一般不单独使用。(4) 护理要点:1) 遵医嘱在化疗前给止吐药。2) 保持环境整洁,定时开窗通风,避免接触异味;及时清除呕吐物,减少不良刺激。3) 嘱患者灵活掌握进食时间,化疗前后12小时避免进食,协助其在呕吐间歇期进食,并注意少食多餐。4) 指导患者选择富有营养、清淡和易消化的食物,避免过甜和油腻的食物,以免刺激和损伤胃黏膜。5) 嘱患者少量多次饮水,避免一次大量饮水。6) 宣教有关预防化疗毒副反应的注意事项,针对患者的焦虑情绪进行心理指导;指导患者恶心时做冥想、深呼吸。7) 注意观察呕吐物的性质,若出现严重恶心呕吐或出现血性呕吐物应及时告知医生,患者可以暂停进食,记录 24 小时出入量。2. 口腔黏膜炎25(1)主要药物:氟尿嘧啶、甲氨蝶呤、大剂量的依托泊苷等。(2)临床表现:黏膜炎常发生于化疗开始后的 24 天,其后 1 周内加重,然后进入恢复期。临床表现为口腔内出现伴有烧灼样疼痛的黏膜萎缩、红肿,甚至深浅不一的溃疡,严重者可形成大片的白色假膜,若同时存在骨髓抑制则常合并感染。(3)预防措施:黏膜炎的预防缺乏特异性措施,注意口腔卫生有一定的预防作用。使用大剂量甲氨蝶呤化疗后给予亚叶酸钙溶液含漱,使用氟尿嘧啶化疗后用别嘌呤醇漱口可有效预防口腔黏膜炎。(4)护理要点:1) 日常饮食应增加高蛋白食物的摄入量,多食多汁饮食以促进口腔黏膜的新陈代谢。2)保持口腔卫生,以减少口腔内食物残渣的积聚。每日多次用盐水含漱,使用软毛牙刷,尤其是进食前后、晨起、晚睡前,以便清除食物残渣。3) 每日评估口腔黏膜有无异常、牙龈有无红肿,及时发现出血和感染征象。4) 口服蒙脱石散、华迪口服液等黏膜保护剂。5) 如果出现黏膜炎应积极治疗,可使用集落刺激因子溶液漱口,避免出现感染等并发症。3. 腹泻(1)主要药物:多西他赛、放线菌素 D、氟尿嘧啶、伊立替康均可引起化疗相关性腹泻,其中氟尿嘧啶、伊立替康引起的腹泻发生率达 50%80%。(2)临床表现:用药当天出现大便次数增多或水样便。伊立替康用药 24 小时后还会出现迟发性腹泻,发生率达 90%。(3)预防措施:指导患者在化疗期间选择易消化、高蛋白、高糖、低脂肪、富含电解质和维生素的饮食。坚持少量多餐,进食温和的食物,避免刺激性、过敏性、高渗性食品以及过冷、过热、产气类食物。(4) 护理要点:1) 认真记录大便次数、性状、量,及时报告医生,遵医嘱采取相应处理。2) 做好肛周护理:严重腹泻使肛周皮肤黏膜受刺激,易使其完整性受损,26保持肛周清洁干燥是护理关键。每次患者排便后都必须用水清洗,再用软布擦干,睡前用烤灯做肛周局部照射,必要时涂氧化锌软膏,以保持肛周皮肤干燥。3) 使用伊立替康的患者一旦出现腹泻,应立即告知医生,遵医嘱给予易蒙停治疗。首次口服 4mg,以后每 2 小时口服 2mg,持续到稀便结束后 12小时,中途不得更改剂量。易蒙停有导致麻痹性肠梗阻的危险,如果腹泻持续超过 48 小时,则停用易蒙停,改用其它药物治疗。对于严重腹泻的患者,应给予静脉输液治疗。4. 便秘(1) 主要药物:长春花碱、长春新碱等长春碱类药物。(2) 临床表现:便秘、肠麻痹、肠梗阻。(3) 预防措施:调整患者饮食结构,进食富含纤维素的食物;给予通便的药物如麻仁润肠丸等。(4) 护理要点:1) 每日评估患者大便情况,出现大便次数减少应积极干预。2) 嘱患者多饮水、进食高纤维素饮食。3) 如病情许可,指导患者多下床活动,以促进肠蠕动。4) 指导患者睡前按顺时针方向进行腹部按摩促进排便。5) 监测肠鸣音变化,出现腹胀或肠鸣音减弱,应警惕肠梗阻发生。(二) 骨髓抑制1. 主要药物:各类抗肿瘤药物的骨髓抑制严重程度与所用剂量和患者一般状况有关。骨髓抑制作用比较明显的药物有:蒽环类药物、拓扑替康、丝裂霉素、多西他赛、紫杉醇、依托泊苷、吉西他滨等。2. 临床表现:抗肿瘤药物作用于骨髓造成红细胞、白细胞、粒细胞降低、血小板减少。患者出现牙龈出血、鼻衄、皮肤出血点、发热、疲乏等症状。3. 预防措施:严格掌握适应症,化疗前检查血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