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年上海市长宁区中考语文模拟试题_第1页
xx年上海市长宁区中考语文模拟试题_第2页
xx年上海市长宁区中考语文模拟试题_第3页
xx年上海市长宁区中考语文模拟试题_第4页
xx年上海市长宁区中考语文模拟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XX 年上海市长宁区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上海市长宁区 XX 年初三语文中考模拟卷(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00 分钟)考生注意:本卷共有 28 题。请将所有答案写在答卷上,若写在本试卷上则不计分。第一部分阅读(90 分)一、文言文阅读(共 42 分)(一)诗文积累(共 18 分)1. ,清泉石上流。2. ,西北望,射天狼。3. 无边落木萧萧下,4. ,病树前头万木春。5. ,在乎山水之间也。6. 予独爱,濯清涟而不妖。(二)诗词鉴赏(4 分)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7. 对这首诗的赏析,正确的一项是(2 分)A首句写了雨中西湖水波荡漾,但是没有晴天美好。B第二句说雨中的山云雾迷茫似有若无,非常奇怪。C第三句在西湖和西施之间建立了比喻的关系。D第四句“淡妆浓抹总相宜”是描写西施的,不是描写西湖的。8. 本诗表现了(2 分)(三)课内文言文阅读(8 分)卖油翁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9. 对第段画线句“尔安敢轻吾射”的翻译,下列最合理的一项是(2 分)A 你敢轻视我的射箭本领吗?B 你怎么敢把我射箭的本领看得这么轻巧!C 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10. 第段介绍陈尧咨“发矢十中八九” 。(共 3 分)所以他自以为,文本依据是而卖油翁却不以为然,文本依据是11. 卖油翁一句通俗的话语:“” ,揭示了本文要阐述的深刻道理:(共 3 分)(四)课外文言文阅读(12 分)唐太宗论弓矢上(李世民)谓太子师萧璃曰:“朕少好弓矢,得良弓十数,自谓无以加。近以示弓工,乃曰皆非良材 。朕问其故,工曰:木心不直,则脉理皆邪,弓虽劲而发矢不直。 朕始悟向者辨之未精也。朕以弓矢定四方,识之犹未能尽,况天下事务,其能遍知乎!”乃令京官五品以上者轮值中书省,数延见,问之以民间疾苦、政事得失。 (改自资治通鉴?唐纪 )【注释】弓矢:弓箭。 弓工:造弓的工匠。 中书省:朝廷的决策机构。12. 选出与“问之以民间疾苦”中的“以”意思不同的一项(2 分)A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B咨臣以当世之事13.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共 4 分)朕始悟向者辨之未精也数延见14. 翻译句子:况天下事务,其能遍知乎!(3 分)15. 唐太宗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明君,本文所揭示的他的英明主要表现在:(3 分) 上海市长宁区 XX 年初三语文中考模拟卷(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00 分钟)考生注意:本卷共有 28 题。请将所有答案写在答卷上,若写在本试卷上则不计分。第一部分阅读(90 分)一、文言文阅读(共 42 分)(一)诗文积累(共 18 分)1. ,清泉石上流。2. ,西北望,射天狼。3. 无边落木萧萧下,4. ,病树前头万木春。5. ,在乎山水之间也。6. 予独爱,濯清涟而不妖。(二)诗词鉴赏(4 分)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7. 对这首诗的赏析,正确的一项是(2 分)A首句写了雨中西湖水波荡漾,但是没有晴天美好。B第二句说雨中的山云雾迷茫似有若无,非常奇怪。C第三句在西湖和西施之间建立了比喻的关系。D第四句“淡妆浓抹总相宜”是描写西施的,不是描写西湖的。8. 本诗表现了(2 分)(三)课内文言文阅读(8 分)卖油翁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9. 对第段画线句“尔安敢轻吾射”的翻译,下列最合理的一项是(2 分)A 你敢轻视我的射箭本领吗?B 你怎么敢把我射箭的本领看得这么轻巧!C 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10. 第段介绍陈尧咨“发矢十中八九” 。(共 3 分)所以他自以为,文本依据是而卖油翁却不以为然,文本依据是11. 卖油翁一句通俗的话语:“” ,揭示了本文要阐述的深刻道理:(共 3 分)(四)课外文言文阅读(12 分)唐太宗论弓矢上(李世民)谓太子师萧璃曰:“朕少好弓矢,得良弓十数,自谓无以加。近以示弓工,乃曰皆非良材 。朕问其故,工曰:木心不直,则脉理皆邪,弓虽劲而发矢不直。 朕始悟向者辨之未精也。朕以弓矢定四方,识之犹未能尽,况天下事务,其能遍知乎!”乃令京官五品以上者轮值中书省,数延见,问之以民间疾苦、政事得失。 (改自资治通鉴?唐纪 )【注释】弓矢:弓箭。 弓工:造弓的工匠。 中书省:朝廷的决策机构。12. 选出与“问之以民间疾苦”中的“以”意思不同的一项(2 分)A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B咨臣以当世之事13.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共 4 分)朕始悟向者辨之未精也数延见14. 翻译句子:况天下事务,其能遍知乎!(3 分)15. 唐太宗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明君,本文所揭示的他的英明主要表现在:(3 分) 上海市长宁区 XX 年初三语文中考模拟卷(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00 分钟)考生注意:本卷共有 28 题。请将所有答案写在答卷上,若写在本试卷上则不计分。第一部分阅读(90 分)一、文言文阅读(共 42 分)(一)诗文积累(共 18 分)1. ,清泉石上流。2. ,西北望,射天狼。3. 无边落木萧萧下,4. ,病树前头万木春。5. ,在乎山水之间也。6. 予独爱,濯清涟而不妖。(二)诗词鉴赏(4 分)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7. 对这首诗的赏析,正确的一项是(2 分)A首句写了雨中西湖水波荡漾,但是没有晴天美好。B第二句说雨中的山云雾迷茫似有若无,非常奇怪。C第三句在西湖和西施之间建立了比喻的关系。D第四句“淡妆浓抹总相宜”是描写西施的,不是描写西湖的。8. 本诗表现了(2 分)(三)课内文言文阅读(8 分)卖油翁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9. 对第段画线句“尔安敢轻吾射”的翻译,下列最合理的一项是(2 分)A 你敢轻视我的射箭本领吗?B 你怎么敢把我射箭的本领看得这么轻巧!C 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10. 第段介绍陈尧咨“发矢十中八九” 。(共 3 分)所以他自以为,文本依据是而卖油翁却不以为然,文本依据是11. 卖油翁一句通俗的话语:“” ,揭示了本文要阐述的深刻道理:(共 3 分)(四)课外文言文阅读(12 分)唐太宗论弓矢上(李世民)谓太子师萧璃曰:“朕少好弓矢,得良弓十数,自谓无以加。近以示弓工,乃曰皆非良材 。朕问其故,工曰:木心不直,则脉理皆邪,弓虽劲而发矢不直。 朕始悟向者辨之未精也。朕以弓矢定四方,识之犹未能尽,况天下事务,其能遍知乎!”乃令京官五品以上者轮值中书省,数延见,问之以民间疾苦、政事得失。 (改自资治通鉴?唐纪 )【注释】弓矢:弓箭。 弓工:造弓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