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含答案_第1页
xx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含答案_第2页
xx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含答案_第3页
xx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含答案_第4页
xx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XX 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含答案一、语文积累(15 分)1下列词语中共有 4 个错别字,一一找出打“”,然后按顺序改正在田字格里。 (2 分)(1)豁免 (2)中流抵柱 (3)礼贤下士 (4)抑扬顿挫(5)偌大 (6)冲耳不闻 (7)不可思义 (8)迫不及待(9)饯行 (10)混然一体 (11)神采奕奕 (12)鞠躬尽瘁改正2 根据要求填写句子(7 分)(1)后人常用“扑朔迷离”来形容事物错综复杂变化多端,请你写出这个成语的源头句。(2)唐太宗李世民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镜),可以知得失” ,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十则中孔子的话: , 。(3)辛弃疾在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一诗中借曹操之口赞扬孙权英雄盖世的句子是:“ 。 ”(4) 、 “生于忧患,以自强不息的人生传奇;逝于安乐,用赤诚赢得生前身后名。 ”这是“感动中国人物”霍英东的颁奖词中的一句,化用了孟子“ , ”和南宋词人辛弃疾“ ,赢得生前身后名”的句子。(5)阅读诗词,就走进了古人的生活:王维的“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让我们仿佛看到了诗人依依惜别的情景;白居易的“_,_”(观刈麦 ) ,让我们仿佛身临古代劳动人民艰辛劳动的场面;辛弃疾的“_,_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 ,让我们仿佛从视觉和听觉感受到了战斗场面的激烈。(6)“ , ”用新奇的比喻,表现作者哀愁的凝重。 (李清照武陵春 )(7)槲叶落山路, 。 (温庭筠商山早行 )3 认真阅读下面语段,找出其中错误并加以修改。(2)每个人年轻时都有自己的梦想,都渴望成功。成功需要积累,这是最原始也是最简单的真理。如果我们不能只看到成功人士功成名就时的辉煌,而忽略了他们在此之前所付出的艰苦卓决的努力。4繁星 、 春水诗集表现了:_、童真、_三大主题,这三大主题构筑了冰心思想内核-“_” 。(2)5 阅读下面的三则材料,联系本文,写出你探究的结果。 (2 分)材料一母虎抚养幼虎有三个过程。开始,它出去捕食回来,把最嫩的肉用爪子撕成碎片,喂给幼虎。后来,它捕食回来,自己把肉吃掉,剩下的骨头扔给幼虎啃。再后来,它捕食回来,自己把肉吃掉,把骨头扔掉,幼虎要吃,它就大吼一声,不让它吃。过几天,幼虎饿得实在受不了,就离开母亲,自己找食吃,且不再回来。材料二孟子曰:“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材料三曾有这样的一幅漫画:父亲送儿子上大学,衣着时髦的儿子空着手,与别人谈笑风生,而父亲却肩扛手提,佝偻着身子帮儿子排队报名。漫画题为“如此爱心” 。二,古诗文阅读(20)(一)阅读古诗,回到问题(5)陇西行陈陶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深闺梦里人。6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2)7 诗歌运用了什么手法,试结合诗句简要分析。(3)(二)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问题(15)甲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乙熙宁十年秋,彭城大水。云龙山人张君之草堂,水及其半扉。明年春,水落,迁于故居之东,东山之麓。升高而望,得异境焉,作亭于其上。彭城之山,冈岭四合,隐然如大环,独缺其西一面,而山人之亭,适当其缺。春夏之交,草木际天;秋冬雪月,千里一色;风雨晦明之间,俯仰百变。山人有二鹤,甚驯而善飞,旦则望西山之缺而放焉,纵其所如,或立于陂田,或翔于云表;暮则素东山而归:故名之曰“放鹤亭” 。(选白放鹤亭记) 注释彭城:古地名,今徐州。扉(fi):门。适:恰好。陂(bi):水边。 素(s):向,沿着。8 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4)(1)便扶向路 (2)寻病终旦则望西山之缺而放焉 ( ) 故名之曰“放鹤亭” (一、语文积累(15 分)1下列词语中共有 4 个错别字,一一找出打“”,然后按顺序改正在田字格里。 (2 分)(1)豁免 (2)中流抵柱 (3)礼贤下士 (4)抑扬顿挫(5)偌大 (6)冲耳不闻 (7)不可思义 (8)迫不及待(9)饯行 (10)混然一体 (11)神采奕奕 (12)鞠躬尽瘁改正2 根据要求填写句子(7 分)(1)后人常用“扑朔迷离”来形容事物错综复杂变化多端,请你写出这个成语的源头句。(2)唐太宗李世民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镜),可以知得失” ,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十则中孔子的话: , 。(3)辛弃疾在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一诗中借曹操之口赞扬孙权英雄盖世的句子是:“ 。 ”(4) 、 “生于忧患,以自强不息的人生传奇;逝于安乐,用赤诚赢得生前身后名。 ”这是“感动中国人物”霍英东的颁奖词中的一句,化用了孟子“ , ”和南宋词人辛弃疾“ ,赢得生前身后名”的句子。(5)阅读诗词,就走进了古人的生活:王维的“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让我们仿佛看到了诗人依依惜别的情景;白居易的“_,_”(观刈麦 ) ,让我们仿佛身临古代劳动人民艰辛劳动的场面;辛弃疾的“_,_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 ,让我们仿佛从视觉和听觉感受到了战斗场面的激烈。(6)“ , ”用新奇的比喻,表现作者哀愁的凝重。 (李清照武陵春 )(7)槲叶落山路, 。 (温庭筠商山早行 )3 认真阅读下面语段,找出其中错误并加以修改。(2)每个人年轻时都有自己的梦想,都渴望成功。成功需要积累,这是最原始也是最简单的真理。如果我们不能只看到成功人士功成名就时的辉煌,而忽略了他们在此之前所付出的艰苦卓决的努力。4繁星 、 春水诗集表现了:_、童真、_三大主题,这三大主题构筑了冰心思想内核-“_” 。(2)5 阅读下面的三则材料,联系本文,写出你探究的结果。 (2 分)材料一母虎抚养幼虎有三个过程。开始,它出去捕食回来,把最嫩的肉用爪子撕成碎片,喂给幼虎。后来,它捕食回来,自己把肉吃掉,剩下的骨头扔给幼虎啃。再后来,它捕食回来,自己把肉吃掉,把骨头扔掉,幼虎要吃,它就大吼一声,不让它吃。过几天,幼虎饿得实在受不了,就离开母亲,自己找食吃,且不再回来。材料二孟子曰:“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材料三曾有这样的一幅漫画:父亲送儿子上大学,衣着时髦的儿子空着手,与别人谈笑风生,而父亲却肩扛手提,佝偻着身子帮儿子排队报名。漫画题为“如此爱心” 。二,古诗文阅读(20)(一)阅读古诗,回到问题(5)陇西行陈陶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深闺梦里人。6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2)7 诗歌运用了什么手法,试结合诗句简要分析。(3)(二)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问题(15)甲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乙熙宁十年秋,彭城大水。云龙山人张君之草堂,水及其半扉。明年春,水落,迁于故居之东,东山之麓。升高而望,得异境焉,作亭于其上。彭城之山,冈岭四合,隐然如大环,独缺其西一面,而山人之亭,适当其缺。春夏之交,草木际天;秋冬雪月,千里一色;风雨晦明之间,俯仰百变。山人有二鹤,甚驯而善飞,旦则望西山之缺而放焉,纵其所如,或立于陂田,或翔于云表;暮则素东山而归:故名之曰“放鹤亭” 。(选白放鹤亭记) 注释彭城:古地名,今徐州。扉(fi):门。适:恰好。陂(bi):水边。 素(s):向,沿着。8 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4)(1)便扶向路 (2)寻病终旦则望西山之缺而放焉 ( ) 故名之曰“放鹤亭” (一、语文积累(15 分)1下列词语中共有 4 个错别字,一一找出打“”,然后按顺序改正在田字格里。 (2 分)(1)豁免 (2)中流抵柱 (3)礼贤下士 (4)抑扬顿挫(5)偌大 (6)冲耳不闻 (7)不可思义 (8)迫不及待(9)饯行 (10)混然一体 (11)神采奕奕 (12)鞠躬尽瘁改正2 根据要求填写句子(7 分)(1)后人常用“扑朔迷离”来形容事物错综复杂变化多端,请你写出这个成语的源头句。(2)唐太宗李世民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镜),可以知得失” ,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十则中孔子的话: , 。(3)辛弃疾在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一诗中借曹操之口赞扬孙权英雄盖世的句子是:“ 。 ”(4) 、 “生于忧患,以自强不息的人生传奇;逝于安乐,用赤诚赢得生前身后名。 ”这是“感动中国人物”霍英东的颁奖词中的一句,化用了孟子“ , ”和南宋词人辛弃疾“ ,赢得生前身后名”的句子。(5)阅读诗词,就走进了古人的生活:王维的“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让我们仿佛看到了诗人依依惜别的情景;白居易的“_,_”(观刈麦 ) ,让我们仿佛身临古代劳动人民艰辛劳动的场面;辛弃疾的“_,_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 ,让我们仿佛从视觉和听觉感受到了战斗场面的激烈。(6)“ , ”用新奇的比喻,表现作者哀愁的凝重。 (李清照武陵春 )(7)槲叶落山路, 。 (温庭筠商山早行 )3 认真阅读下面语段,找出其中错误并加以修改。(2)每个人年轻时都有自己的梦想,都渴望成功。成功需要积累,这是最原始也是最简单的真理。如果我们不能只看到成功人士功成名就时的辉煌,而忽略了他们在此之前所付出的艰苦卓决的努力。4繁星 、 春水诗集表现了:_、童真、_三大主题,这三大主题构筑了冰心思想内核-“_” 。(2)5 阅读下面的三则材料,联系本文,写出你探究的结果。 (2 分)材料一母虎抚养幼虎有三个过程。开始,它出去捕食回来,把最嫩的肉用爪子撕成碎片,喂给幼虎。后来,它捕食回来,自己把肉吃掉,剩下的骨头扔给幼虎啃。再后来,它捕食回来,自己把肉吃掉,把骨头扔掉,幼虎要吃,它就大吼一声,不让它吃。过几天,幼虎饿得实在受不了,就离开母亲,自己找食吃,且不再回来。材料二孟子曰:“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材料三曾有这样的一幅漫画:父亲送儿子上大学,衣着时髦的儿子空着手,与别人谈笑风生,而父亲却肩扛手提,佝偻着身子帮儿子排队报名。漫画题为“如此爱心” 。二,古诗文阅读(20)(一)阅读古诗,回到问题(5)陇西行陈陶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深闺梦里人。6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2)7 诗歌运用了什么手法,试结合诗句简要分析。(3)(二)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问题(15)甲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乙熙宁十年秋,彭城大水。云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