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河道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河道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河道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河道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吴城水库大坝安全鉴定材料 河道治理工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 利勘测设计研究院 二 0 一 0 年十月 1 目 录 第一章 鸡蛋品种概况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一、蛋鸡养殖行业介绍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一)蛋鸡养殖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二)蛋鸡养殖的疫病控制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三)我国蛋鸡养殖行业现状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二、鸡蛋品种概述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一)鸡蛋的物理属性和化学成分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二)鸡蛋贮藏过程中的变化及贮藏方法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三、中国鸡蛋产业链分析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一)企业分析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二)成本利润分析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四、蛋鸡养殖及鸡蛋行业相关政策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一)相关法规和规划明确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二)我国积极扶持蛋 鸡养殖行业发展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三)蛋品加工政策相对较少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四)鸡蛋贸易须满足检疫政策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二章 鸡蛋的生产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一、世界鸡蛋生产情况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一)世界鸡蛋生产概况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二)国际禽蛋主产国情况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二、国内鸡蛋生产情况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一)国内鸡蛋生产概况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2 (二)中国蛋禽养殖总体情况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 三)中国鸡蛋供给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四)禽蛋主产区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五)规模化程度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六)行业发展状况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三章 鸡蛋的消费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一、国内鸡蛋消费情况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一)国内鸡蛋总消费量变化情况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二)消费地区分布鸡蛋消费的区域分布情况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三)鸡蛋消费构成 . 错误 !未定义书 签。 (四)鸡蛋消费结构变化情况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二、 中国禽蛋消费的驱动与制约因素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一)人均收入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二)城市化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三)人口因素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四章 鸡蛋的贸易物流分析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一、国际鸡蛋贸易情况及特点分析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二、鸡蛋贸易产品及其贸易值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一)鲜蛋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二)保洁蛋等初加工蛋品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三)鸡蛋制品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三、鸡蛋国内贸易流通模式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一)自产自销模式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二)零售商承货模式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3 (三)批发中转模式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四)龙头企业收购模式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四、鸡蛋流通环节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一)政策法规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二)流通渠道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三)企业规模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四)成本利润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五)主要风险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六)发展趋势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五、鸡蛋贸易流向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六、我国鸡蛋进出口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一)进出口总量分析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二)我国鸡蛋进出口结构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五章 鸡蛋的价格波动分析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一、价格波动程度分析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二、价格影响因素分析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一)宏观环境及政策影响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二)供给对价格的影响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三)需求因素的分析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四)成本因素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五)天气因素及运输成本的影响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六)疫病的影响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七)进出口数量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六章 我国 鸡蛋的行业标准与检验方法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4 一、我国鸡蛋的相关行业标准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一)鲜鸡蛋的质量指标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二)鸡蛋的分级标准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三)鸡蛋行业标准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方向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二、鸡蛋的检验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一)抽样方法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二)检验指标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三)检验机构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附录 中国七大蛋鸡养殖企业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一、四 川铁骑力士集团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二、正大集团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三、陕西天斗蛋业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四、北京德清源集团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五、大连韩伟集团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六、湖北神丹集团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附: 1、 *县北川河( 西山段 )河道治理工程平面布置图 2、 *县北川河( 西山段 )河道治理工程横断面图 3、 *县北川河( 西山段 )河道治理工程纵断图 4、 *县北川河( 西山段 )河道治理工程防洪堤标准断面图 。 1 1、综合说明 *县位于山西省西部,吕梁山中段西翼,地理位置介于东经1110 0 ,北纬 378 387之间。 *县 南北长 62 公里,东西宽 46 公里,总土地面积为 1440 平方公里,地势东北高,西南低,位于县城东部与交城县横尖镇交界处的关帝山主峰南阳山(孝文山)最高,海拔 2831 米,大武镇武回庄村河谷最低,海拔 987 米,相对高差 1844 米。 地貌东北部属土石山区,西南部为黄土丘陵沟壑区。土石山区面积 方公里,占总面积的 该区山势雄伟,岩石裸露,峡谷陡峻,森林茂密,地势险要,沟壑密度为 然草灌丛生,植被覆盖完好,共有天然林 中乔木林 灌木林 然草地 亩,林草覆盖率为 。黄土丘陵沟壑区面积 总面积的 该区梁峁众多,谷深坡陡,沟坡植被很少,土壤贫瘠,沟壑密度为 草覆盖率为 30%。 *县共辖 5 镇 2 乡, 169 个行政村。截至 2009 年底全县有 人,其中农业人口 村劳动力 个,其中男劳力 个。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 98 人,人均土地面积 ,人均耕地面积 2 *县国民生产总值 2009 年达到 120350 万元,农业总产值 8058万元。 2009年粮食总产量 2520万公斤,油料产量为 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 1485 元。农村经济走上了协调发展的轨道,农村产业结构初步趋向合理,农业基础地位得到明显巩固。 文 北川河是三川河的一级支流,位于吕梁山脉中段西侧,地理位置介于东经 111250 4 30 ,北纬373658 371027 之间。发源于 *县最北部的麻地渠村,由北向南纵贯 *县。 北川河流域地形东部、西部为山地和丘陵,中部切割下陷为河川。地势东北高,西南低,以关帝山为最高,海拨 2831 米,流域中部为北川河河谷,平均坡降 滩谷宽在 1 2 公里之间,滩面平坦,人口相对密集,是本流域主要的工农业生产区域。 本次治理的河段为 *县 圪洞 镇 的西山村至桑家会村 河段 ,全长2400m, 西山村断面处控制 流域面积 家会村断面处控制流域面积 成果 设计洪峰流量计算河段为 圪洞 镇 的西山村至桑家会村 。 由于中间有圪洞沟的汇入,将 设计河段 从圪洞沟的汇入口分为上下两段,上段为 西山村 段 、 下段为 桑家会村 段 。 3 根据防洪标准,确定设计河段乡村防护区的防洪标准为 20年一遇。 本次分析采用了三种计算方法,水文比拟法、山西省暴雨洪水计算实用手册(以下简称手册)中的经验公式法和推理公式法 。同一断面三种结果互相对照检验,上下游断面纵向比较,同时采用资料系列的延长更能反映流域的真实状况,使分析成果较之以前更为合理。 各断面不同方法设计洪峰流量计算结果表 单位: m3/s 序号 断面名称 频率 (P) 设计洪峰流量 不同计算方法结果 采用值 经验公式法 水文比拟法 推理公式法 1 西山 5% 726 460 1180 460 2 桑家会 5% 推理公式法、经验公式法、水文比拟法三种计算方法所得结果中,推理公式法与其他方法所得成果相差较大,而经验公式法在面积较小的流域应用效果较好,故本次分析各断 面设计洪峰流量采用水文比拟法计算结果。 工程建设范围为 *县 圪洞 镇 的西山村至桑家会村 ,全长 2400m,主要建设内容包括 :河道清淤 2400 m、浆砌石河堤 4800m(其中西山村段 1000m, 桑家会村段 3800 m),堤顶防洪道路 4800m,安全防护栏 4 4800m。 根据防洪标准( 94)及堤防工程师设计规范( 98)中的规定,按 20 年洪水标准。 程规划 设计中 ,按照因地制宜 ,就地取材 ,结合工程地质条件、水流条件、施工条件、投资、管理运行因素,确定规划方案。 北川河河道治理工程主要包括河槽疏浚工程、堤防工程 、 堤顶防洪道路 工程 、安全防护栏 工程。 河道纵坡 :根据实测本段 河道 上段 纵坡 为 段 纵坡 过水断面:河道设计底宽采用山西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1999年 5 月提出的 60米 的 宽度,采用明渠均匀流公式计算各段设计水深。 程管理设计 为加强河道工程管理,保证河道行洪顺畅和工程安全运行。由 *县水利局和镇政府共同组建管理 机构,由专人负责对工程进行维护、保养。 5 结合工程所在地的实际情况,交通工具考虑配置工具车一辆,生产管理通讯采用无线通讯方式。 为了工程维修及防汛抢险的需要,在堤防工程的重要堤段及险工段的背水侧设堆料平台,并储备一定量的砂卵石料及堆石料,河槽整治的砂卵石开挖料直接运至堆料平台,用于防汛抢险备用。 工组织设计 建筑材料:砂石骨料、块石、卵石混凝土料可就近购买,施工用水可抽取河水,施工用电采用自备电源。工程沿线有 209 国道,进入施工各地段,可利用现有乡村道路通行。施工点范围内可沿河道修 临时便道满足施工材料及弃料的运输要求。 本工程河槽段的施工安排在非汛期施工,以减小导流费用。堤防工程布置在河道两岸,临近主河槽施工时需进行导流。 本工程采用机械化或半机械化施工。选择有相应施工经验的专业施工队伍承担,严格按施工技术要求进行。 工程区沿线有 209国道,对外交通比较方便,沿河两岸有乡村道路相通,沿堤线地段需修筑临时施工道路,用于工程建筑材料的进出施工现场。 6 本工程总工期 二 年,第一年的 10月至第 二 年 3 月为施 工准备期,完成施工道路、临建、水电及施工围堰等项目,第 二 年 3 月至 10月为 上段 主体工程施工期,完成 该 主体工程的施工任务;第 二 年 10 月至第 三 年的 7 月为 下段 主体工程施工期 , 第 三 年的 7月至 10月 为 完建期,完成工程验收和其它扫尾工程。 境影响分析 河道整治工程是一项社会公益性质的项目 ,其对环境的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施工期,这些不利影响不仅是短暂的,而且通过采用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这些不利影响可最大限度地减小或避免。河道整治工程完成后,河道防洪能力将大大提高,周边环境将会有大的改观,对社会和谐和安定起到保障作用, 因此,从环境影响方面来看,本区河道整治工程是必要和可行的。 程投资估算 本工程主要包括河道 疏浚 工程 、 堤防工程 、 堤顶防洪道路和安全防护栏 。 主要工程量为: 河卵石 开挖 河卵石 回填 砌石 缩缝 主要材料量为:柴油 石 泥 T。 7 工程建设工期 2 年,总用工 工时,折合工日 工日。 工程估算总投资 中:建筑工程 立费用 元,基本预备费 元。 2010年 总 投资 1305万元 , 争取 省补 650万元 ,市配套 325万元 ,县 配套 330 万元; 2011 年 总 投资 元。 济评价 本次经济评价的基本依据为: 1、国家计划委员会和建设部联合下发的计投资 1993的 530 号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以下简称方法与参数 2、水利部 1994 年 3 月发布的水利建设项目经济评价规范94进行项目经济评价。 该项目经济分析期取 30年 , 由于本工程属于社会公益性质的水利建设项目,按照规范社会折现率采用 7%,基准点为开工第一年年初。 经计算该工程运行期的年运行费为 元 , 年效益为 345 万元。 计算结果为: 经济净现值: 653 万元 8 经济内部收益率: 投资回收期: 该项目的实施 ,不仅可以提高河道的防洪标准,而且还可以改善当地生态环境, 促进各行业的全面发展,因此,该项目的实施是非常必要的。 项目实施期为 二 年,总投资 社会折现率为 7时,经济内部收益率为 经济净现值为 653 万元, 投资回收期 根据以上分析, 该项目的建设是十分必要的 ,在技术、社会、环境上是可行的,经济上是合理的,各级政府和人民群众对此非常重视,建议尽快立项实施。 2水文 北川河是三川河的一级支流,位于吕梁山脉中段西侧,地理位置介 于 东 经 111250 430 , 北 纬373658 371027 之间 。 发源于 *县最北边的麻地渠村,由北向南纵贯 *全 县,在 *县 境内流长 80公里,流域面积 方公里,出大武流进离石区,在柳林县汇入黄河。多年径流总量为 9 6951万 北川河流域地形东部、西部为山地和丘陵,中部切割下陷为河川 。地势东北高,西南低,以关帝山为最高,海拨 2831 米,山上多为花岗岩和古老变质岩分布,森林茂密,天然草灌丛生, 1800 米以下为不同厚度的黄土覆盖,植被稀疏,支离破碎,水土流失严重。流域中部为北川河河谷,平均坡降 滩谷宽在 1 2 公里之间,滩面平坦,人口相对密集,是本流域主要的工农业生产区域。 *县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由于夏季多受副热带海洋气团影响,冬季受极地大陆性气团控制,四季气候差异悬殊,形成春季干旱、多风少雨;夏季炎热,多暴雨;秋季凉爽,阴雨连绵;冬季寒冷,雨量稀 少的气候特点。 1、温度 多年平均气温介于 4 9 之间,无霜期 90 150天,冰冻期 4 5个月。全年 0 的活动积温 2800 3700 , 10 积温2200 3100 。年均日照时数为 2738 小时,春季日照时数最多,在作物生长期的平均日照时数为 6 10小时,属短日照地区。 2、降水 多年均降雨量为 440 650 毫米,均值 米,雨量分布受地形地貌的影响十分明显,其分布规律是东北部最多,西南部最少。雨量年际变化悬殊,最多年和最少年相差 473毫米。雨量季节变化较 10 大,降雨主要集中在七、八、九三个月,占年 降雨量的 63%,形成了年际、季节旱涝交错的气候状态。 3、风向、风速 最大风力 6 7 级,多年平均大风日数 6 7 天,最多 13 天,最少 2 天。多年平均风速为 /秒,最大风速为 /秒,其特点为:深秋至初春多为西北风,春夏多为东南风。 4、蒸发量 年平均蒸发量 1907年降水量的 3 倍多。最大年蒸发量为2039.9 小年蒸发量为 1770.5 平均蒸发量为 设计河段下游约 1设有 1 处圪洞水文站,控制面积 749 结合设计河段两岸实际 情况,根据防洪标准,确定设计防洪标准为 20年一遇。 算方法 北川河 *段设计洪峰流量分析计算报告 中指出, 推理公式法与其他方法所得成果相差较大,而经验公式法在面积较小的流域应用效果较好,故本次分析各断面设计洪峰流量采用水文比拟法计算。 11 治理段 12 算公式 计算公式: 32)(参设参设 P 式中: Q 设参 设计断面频率为 P 时的洪峰流量( m3/s); Q 设 P 参证站频率为 P 时的洪峰流量( m3/s); F 设 设计断面控制流域面积( F 参 参证站控制流域面积( 由于设计断面 距离 圪洞水文站 较近 ,各断面的流域特征(流域面积、下垫面等因素)与圪洞水文站相近,所以可以将圪洞水文站做为各设计断面的参证站进行设计洪峰流量计算。 文站基本情况 圪洞站设立于三川河的一级支流北川河中游,属黄河流域黄河水系。位于山西省吕梁市 *县圪洞镇圪洞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1114 ,北纬 3753 。 1957年 1月由黄河水利委员会设立峪口水文站,测验断面位于 *县峪口镇南村( F=1133 1960年 4 月,上迁 20圪洞镇,改名为圪洞水文站, 1965 年 4 月移交山西省水文总站。 收集到 1957年 2007年实测系列洪水资料 51年,其中 1957年1959年系峪口水文站实测, 1960 年 2007 年系圪洞水文站实测。历史调查洪峰流量为 1196m3/s( 1875 年)、 852m3/s( 1917 年)。圪洞水文站与峪口水文站两站观测断面流域面积相差 384形成洪水 13 的下垫面自然环境条件基本一致。峪口站 1957 年 1959年实测洪峰流量按面积的三分之二次方修正;经修正 与圪洞水文站实测洪峰流量系列合并为一个样本系列进行频率计算。 文资料的合理性检查分析 1、可靠性分析 实测洪水资料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文年鉴及刊印成果,圪洞水文站历史洪水资料来源于山西省洪水调查资料。 2、 一致性分析 资料系列的一致性,就是要求所使用的资料系列必须在同一类型或在同一条件下产生的。该流域气象成因不存在差异,一般情况下洪水是在暴雨的情况下形成的。 人类活动对水文的影响是十分复杂的,要搞清楚其影响规律及影响程度,是比较困难的,也是水文研究的重要内容。我们曾对圪洞水文站 年降水量与年径流深点绘双累积曲线分析,其关系基本成直线,一定程度上说明人类活动影响是存在的,但不重要。 3、代表性分析 水文资料系列的代表性是样本相对于总体而言,一般资料系列越长,丰平枯齐全,其代表性也愈高。圪洞水文站实测洪水资料系列长达 48 年,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4、独立性分析 上述资料系列(洪峰流量)都是按照年最大值法取样所得,所以该资料系列具备独立性。 14 求方法 1、经验频率计算 将特大洪水与一般洪水构成的不连续系列,作为一个(不完全)样本,有下列计算公式: 特大洪水 : 10 01 N 式中: 历史特大洪水流量或实测系列中的特大洪水流量经验频率( %); M 历史特大洪水流量或实测系列中的特大洪水流量在调查期内的序位; N 调查期年数。 一般洪水 : 1001)11(1 mP 实测洪水流量经验频率( %); a 特大洪水的项数; l 实测洪水流量系列中按特大洪水流量处理的项数。 2、统计参数的计算 统计参数按矩法计算 计算公式: N QN 11 1( ) C N K N Kv ia 1 1 1 121 12 ( ) ( ) 计洪峰流量推求结果 15 按皮尔逊 P 型曲线,离差平方和最小准则进行适线,使其点线拟合最佳(见图 2以此推求各种频率的设计洪峰流量值,推求结果为: 圪洞水文站: %=511m3/s。 0%=348m3/s。 图 2圪洞水文站洪峰流量频率曲线图 设计断面洪峰流量计算 在设计河段下游设有圪洞水文站,流域内各计算断面的流域特征与圪洞水文站基本相同,因此,各断面设计洪峰流量计算,以圪洞水文站为参证站,选取圪洞水站相应频率的洪峰流量计算,比拟法计算结果见表 2 16 水文比拟法计算各断面设计洪峰结果表 表 2 单位: m3/s 断面名称 频率 (P) 圪洞参证站 流域面积 (F) 设计流量 (Q) 面积 (F) 流量 (Q) 西山 5% 749 511 60 桑家会 5% 749 511 果合理性分析 目前,我省设计洪峰流量的常用计算方法有淤地坝工程技术规范规定的方法、经验公式 法、推理公式法和水文比拟法 4 种计算方法。每种计算方法各有其适用范围。 1、淤地坝工程技术规范是山西省企业标准,于 1986 年 1 月1 日起实施,适用于我省水土流失地区,流域面积小于 50计算结果与其他方法(经验公式法)接近。 2、经验公式法对产汇流这一比较复杂的随机物理过程进行了简化甚至予以忽略,使其经验参数不稳定,其变幅较大,加之设计河段流域有几种地类组成,故一般不宜采用。而面积较小的流域,经验公式法所求得值效果还比较好。 3、推理公式法的理论虽然比较完备,在我省有一套完整的运算系 统,参数分析所选水文站资料均来自省内成果。但推理公式法与其他方法所得成果相差较大,其原因主要是流域产流地类的面积仅仅考虑地质条件,对流域植被、地形条件基本没有考虑。在具体的设计洪峰流量分析中,由于资料所限,流域地类划分难度大,亦不宜采用。 4、水文比拟法的首要条件,要求参证站的水文下垫面条件与设 17 计断面以上流域水文下垫面基本相近。选用圪洞水文站作为参证站,为同一流域,其地类、暴雨等主要影响因素有着一致性,虽然二者面积有差异,但计算公式本身考虑了面积差异,故采用圪洞水文站作为参证站的水文比拟法比其它方法推算值更 为合理。 3、工程地质 该段 河床主要为砂、砾石,河床稳定性较好。河流受地质构造的控制,在东西背斜之间循着褶皱走向,由北向南流去,由于谷狭坡大,河漫滩、二级阶地和洪积扇发育不好,一级阶地是河谷地貌的主要单元。河漫滩土质偏砂,并夹有砾石和砂滩,宽度在 50 米 左右 。一级阶地高出河床 2面较平坦,微向河床倾斜,宽约 100 米,为近代河流洪积冲积物,上面是 1深的砂性黄土状物质,下部为砂砾石层,二元结构明显,保存完好。 该区 处于吕梁块隆的芦芽山赤坚岭梭形掀背斜南端,关帝山穹状隆 起西缘,离石中阳菱形复向斜北端。自然地貌为变质岩褶皱断裂、岩浆岩剥露穹隆中山、山间黄土谷地和梁峁状黄土丘陵四种类型。区内出露地层由老至新为: 中太古界界河口群奥家滩组( 上太古界吕梁山群赤坚岭组( 杜家湾组( 宁家湾组( 混合杂岩带( 18 下元古界野鸡山群的青杨树湾组( 白龙山组( 震旦亚界长城系的汉高山组( 古生界寒武系( )、奥陶系( O)、石炭系( C)及二迭系( P)。 新生界第三系( N)和第四系( Q)。 质 *县地质发展史与整个华北大陆一致,前震旦系地层为巨厚的混合花岗岩及其它古老变质岩,分布在东部关帝山周围,为隆起褶皱区。大武杨家会以北大部分地区以太古界、元古界地层为主,主要有吕梁山群野鸡山群变质岩、混合花岗岩。古生界寒武系、碳酸岩和石炭二迭系碎屑岩分布于石站头,张家塔及杨家会以南地区。新生界、第三纪地层覆盖于各地层之上。第四系地层沉积于北川河河道与沟谷地带。 据山西省地震活动资料 ,本区在离石以东田家会附近于 1829年 4月发生 1: 400 万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 1990)(山西部分),本区地震烈度为 6 度。 本工程建设需用建筑材料种类为:块石、水泥和清砂。 水泥:在 *县 水泥厂购买。 *县 水泥厂位于 *县大武镇 东坡 村。 块石:在潘家坂石料厂购买,潘家坂石料厂位于 *县圪洞镇潘家 19 坂村。 清砂: 项目区 上游有采砂场,产量能满足要求。 4、工程任务和规模 会经济概况 项目区共涉及 *县 圪洞镇的西山和桑家会两个行政村,共 192户, 636口人 ,劳动力 288 个,现有耕地面积 1272亩。 区内以农业生产为主, 2009 年农业产值 民人均纯收入 1450 元。 道治理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 1)治理情况 该区群众历来就有治河造地的习惯,虽然治理标准低、规模小、系统性差,但在开发滩地促进经济发展方面确实起到了积极作用。 ( 2)、河道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1、 河段大部分河道的行洪能力不足 5年一遇的防洪标准。 2、支流汇入口没有工程设施,水流紊乱,破坏堤防 。 3、河道淤积严重。 程建设的必要性 经过多年治理,项目区防洪除涝工作已取得巨大成绩,但由于自然地 理特点和经济社会条件限制,防洪减灾体系尚不完善,防洪能力 20 偏低,防洪保护区的防洪标准与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要求还不相适应。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资产与财富也在快速积累。人民群众对于提高防御洪涝灾害的能力,享有防洪安全保障的要求不断提高。 项目区河段 的这一现状与两岸群众生命财产及社会经济发展越来越高的防洪保安的要求形成了十分尖锐的矛盾。对 河道 进行彻底整治,解决河道两岸的防洪问题已势在必行, 刻不容缓。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 针对北川河突出的洪涝问题和防洪最薄弱环节,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为根本,以提高城乡防洪减灾能力为目的,以河道疏浚防护等工程措施为手段,通过河道治理,保障区域防洪安全和粮食安全,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支撑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本次 治理的 目标是:通过治理,使洪水威胁严重、洪涝灾害较频繁、损失较大、严重影响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河段的防洪能力得到增强,区域内人民生命财产和经 济社会发展的防洪安全保障问题得到初步解决。 21 5 工程设计 计标准 根据防洪标准( 94)及堤防工程师设计规范( 98)中的规定,设防标准如表 4 1,按 20 年重现期设防。 表 4 1 分段 防护等级 防洪标准 洪水重现期(年) 堤防级别 治理段 20 4 计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防洪标准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利水电工程设计洪水计算规范; 3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工程 水文勘测设计规范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堤防工程设计规范 5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 6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行业标准 工挡土墙设计规范等。 22 根据现有堤防和河道建筑物工程水毁的各种经验教训,综合考虑地质条件,水流条件、施工条件、投资、管理运行等方面的因素,按照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原则,确定治理规划方案。 河道整治工程主要包括堤防工程、河槽疏浚工程。以 20 年一遇洪水标准设计,堤防等级为 4 级。 道治导线设计 河道治理的目标就是确定合理的治导线最终形成固定而平顺的河床,使两岸形成固定的河岸。治导线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河道整治中工程规模,投资多少和整治后河流的稳定情况,因此治导线的确定是河道规划中一项重要内容,本次河道治理治导线的规划遵守了以下原则。 1、因势利导,顺应天然河流的流势,尤其是比较稳定的河段,它们是流域水沙和河床边界长期作用的产物 ,是确定治导线的基本依据。 2、河槽尽量顺直,但应遵循河流走势的自然规律,保持必要的弯道,不强求裁弯取直。 3、结合河道岸边的 特点,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使河道依托在基岩、陡岸,以便减少工程量,降低工程投资。 4、以河道主河堤间中心点和主要建筑物中点作为河道治理设计 23 横断面的中心点。 5、尽可能利用已建堤坝,节约投资,但已建工程影响到行洪要求时,应予以拆除。 道纵坡设计 河道纵坡设计和河道中心线的设计皆为河道整治规划设计的重中之重,其设计的原则是: 1、规划的河道纵坡要和原河道纵坡基本一致,可以在局部地段进行调整,使河道纵坡变化趋小,纵坡趋于更合理。 2、河道纵坡设计要兼顾上下游,尽可能使河道纵坡变化小一些,较陡和较缓的坡段 要给于适当的调整,以利水流平稳过渡,避免出现流态发生大的不均匀性,以利于河床的相对稳定。 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