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虞美人优秀教案教学设计虞美人优秀教案教学设计发布者: 陈文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李煜生平及其在词史上的地位知其人、论其事、诵其诗。2.反复诵读,把握诗歌朗读的一般方法和技巧,理解文意。能力目标提高审美情趣,培养古典诗歌的鉴赏能力。德育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精神重点:1、体悟词的思想内容和意境,提高审美情趣和文学鉴赏能力。2、学习把抽象的感情形象化的写法。难点:词中各种写作技巧的运用对提升主题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教学设想教学方法:朗读法,问答法,讨论法媒体设计自制多媒体课件,主要插入相关的情景图片、文字资料和播放背景音乐,给学生一种视觉和听觉上的冲击,以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增强感性认识。并利用 PowerPoint 信息容量大的特点,及时拓展一些相关的知识,以加大课堂密度。教学时数 1 课时。教学步骤一、导语设计“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清代赵翼论诗)唐诗过后是宋词。好诗在唐代已被诗人们写尽了,宋代文人就另辟蹊径,使词这种文学形式趋于完善、臻于完美,达到了空前的繁荣,使宋词成为我国文化宝库中又一颗璀璨的明珠。(板书课题)解说:激发学生对祖国悠久灿烂文化的自豪感,并指出创新才是文学发展的出路。二、解题介绍词的一般知识(分段投影显示):词是隋唐时兴起的一种合乐可歌、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词在形式上的特点是“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明代徐师曾文章辨体序说)。词大多分段,一段就是一个乐段,叫“片”或“阕” ,分两片的最为常见,本课的七首词都分两片。词的篇幅比较短小,有人按字数将词分成小令、中调和长调三种,认为 58 字以内为小令,5990字为中调,91 字以上为长调。(见清代毛先舒填词名解)三、研习虞美人1整体把握,理清思路齐读课文,找出该词的韵脚。(解说:引导学生体会词的音韵美,整体感知词的思想内涵。)内容与形式总理。虞美人:原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取名于项羽宠姬虞美人。因李煜填此词的名句,又名“一江春水” ,此外又名“玉壶冰”等。虞姬,项羽的宠姬,常随项羽出征各地。公元前 202 年,项羽被刘邦军队围于垓下。项羽知道自己的灭亡已经无法避免,他的事业就要烟消云散,他没有留恋,没有悔恨,没有叹息。他惟一忧虑的是他所挚爱的、经常陪伴他东征西讨的虞美人的命运和前途。毫无疑问,在他死后,虞美人的命运将会十分悲惨,于是慷慨悲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虞美人在旁听了,泣不成声。那些未曾散去的亲信和侍臣见了,也个个情不自禁,大放悲声。这时,营中更鼓敲了五下,项羽回头对虞美人说:“天将明了,我当冒死冲出重围,你将怎么样!”这时的项羽,竟然说不出让虞美人一起突围的话。虞姬虽然得到项羽宠爱,与项羽难舍难分,但她也是最理解项羽的。为了不使项羽为难,便对项羽说:“贱妾生随大王,死亦随大王,愿大王前途保重!”她一转身,突然从项羽腰间拔出佩剑,向自己项上一横,就这样香消玉殒。项羽抚尸大哭一声,命人就地掘坑掩埋了虞姬,跨上战马,杀出重围。但终究没有逃出汉兵的追击,到了乌江边无处可逃,自刎于江边,这年项羽才 31 岁。刘邦后来以礼埋葬了虞美人。后来,在虞姬血染的地方就长出了一种罕见的艳美花草,人们为了纪念这位美丽多情又柔骨侠肠的虞姬,就把这种不知名的花叫做“虞美人” 。这名称就一直流传到今天。虞美人也叫丽春花、赛牡丹、小种罂粟花、蝴蝶满园春等,世界各地多有栽培,比利时将其作为国花;我国也广泛栽培,以江、浙一带最多,是春季美化花坛、花境以及庭院的精细草花,也可盆栽或切花。虞美人兼具素雅与浓艳华丽之美,二者和谐地统一于一身。其容其姿大有中国古典艺术中美人的丰韵,堪称花草中的妙品。但虞美人全株有毒,内含有毒生物碱,误食后会引起抑制中枢神经中毒,严重可致生命危险。李煜,即李后主,是五代最有成就的词人,也是整个词史上一流的大家。李煜的前半生,作为南唐的国君,生活相当豪华奢侈,词的题材狭窄,无非是表现宫廷生活、男女恋情或离愁别恨。亡国后,孤寂悲凉的处境,使他的词转向了写思乡之情、亡国之恨,成就很高, 虞美人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篇。这是李煜的绝命词,表达了作者对故国的深切怀念。(见课本注释)这首词运用白描手法,以自己的心境去观照事物、想像事物,这样,词中的意象就在“情”的贯穿下,构成了自然流畅、和谐完整的意境。(解说:引导学生读注释,并且从情”的高度理顺词的脉络。)2具体研习同学们喜欢这首词吗?最喜欢哪一句?(说明原因)你认为全词最关键的应是哪一个词?以此引出名句,引出词眼。名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词眼:愁要朗读得好,必定要把握全词的情感核心。既然词眼是“愁” ,请大家说说李煜的愁有哪些。生回答后老师归纳(多媒体显示):往事之叹亡国之恨 “愁”离家之痛思家之苦作者是通过什么来写“愁情”的?引导学生把握词的意象和表现手法,理清脉络,初步体味词的意境:上片虚实结合 设问实景:春花秋月何时了时光易逝 悲虚写:回忆往事知多少眼前景物:登楼远望又东风时光消逝亡国之恨虚写:回忆往事不堪回首下片虚写:雕栏玉砌应犹在故国凄凉物是人非 恨朱颜已改人事非发问:愁思如水向东流愁4 “春花秋月”本来是美好的事物,李煜为什么希望它们结束呢?学生发言,各抒己见。教师点评:李煜亡国后,过着囚徒般的生活,名虽王侯,实为亡国奴、阶下囚。所以对生活感到绝望,在绝望之时, “春花秋月”对他是一种讽刺,从而对花谢花开、月圆月缺感到厌烦,希望这一切都结束。板书补充:一切景语皆情语 眼前景(实写)心中情(虚写)(解说:引导学生在知人论世的基础上把握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理解“一切景语皆情语” 、景物是感情的外化的道理。)5 “往事知多少”中的“往事”所具体指的是什么?换句话说,李煜到底在怀念什么?学生思考讨论,分小组发言。教师点拨:锦衣玉食、后宫佳丽、国君的尊荣富贵的生活精神上的欢乐、尊严、自由及生存的安全感。(解说:学生讨论的直接结果可能是锦衣玉食、后宫佳丽、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尊荣等等,更可引导他们从精神层面上思考,诸如欢乐、尊严、自由,甚至生存的安全感等等。进一步挖掘词的思想内涵,引导学生用两点论思考问题。)6 “小楼昨夜又东风”中的“又”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明确:“又东风”点明他归宋后又过了一年,时光在不断流逝,与开头句照应。季节的变化引起他的无限感慨,感慨人的生命随着花谢月残而长逝不返,感慨复国之梦随着花开月圆而逐步破灭。(解说:引导学生理解虚词的表达作用。)7讨论:为什么词中两次提到“月”这个意象?联系我们读过的诗歌, “月亮”这个意象有什么特殊涵义吗?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陶潜归田园居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卢纶塞下曲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境未磨。刘禹锡望洞庭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戴叔伦兰溪棹歌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白居易暮江吟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贾岛题李凝幽居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月夜忆舍弟(杜甫)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李贺马诗(解说: 学生可能回答的是“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月是故乡明”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今夜州月,闺中只独看” “我寄愁心与明月”等名句,只要诗句能表现怀念故乡、怀念亲人的主题即可。引导学生理解古诗词中意象相对固定的特征,其他诸如“梅” “莲” “柳” “雁” “长亭”等。)8全词的整体写作思路是怎样的?在前六句中,哪个字可以作为全词的“诗眼”?明确:前六句的章法是三组对比,隔句相承,用自然永恒衬托人事变化,正好表达出一个亡国之君、一个阶下囚所特有的“旧日繁华转头空,物是人非事事休”的独特感受。 “只是朱颜改”的“改”字,改变的不仅仅是“朱颜” ,还有人的地位(由国之君沦为阶下囚)、人的感受(由安富尊荣到忍辱蒙羞);整首词词眼该是“愁”字。问 答何时了又东风 应犹在(宇宙之永恒不变)知多少 不堪回首 朱颜改 (人生之短暂无常)几多愁一江春水 (永恒与短暂达到统一)三度对比,三问三答,隔句相承9这六句中哪些是写“宇宙的永恒不变”?哪些是写“人生之短暂无常”?在这六句中, “何时了” “又东风” “应犹在”一脉相承,专说宇宙永恒不变;而“往事知多少”“不堪回首” “朱颜改”一脉相承,专说人生之短暂无常。如此回环往复,一唱三叹,唱出词人心灵上的波涛起伏和忧思难平,唱出物是人非的无限怅恨之感。10前六句运用了什么手法来写?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由学生讨论发言。对比 宇宙永恒有常何时了 又东风 应犹在人生短暂无常知多少 不堪回首 朱颜改写出了词人作为一位亡国之君面对物是人非,复国之梦难圆的无限怅恨之情。(解说:整理全词的脉络,让学生理解词人的匠心。)11品味欣赏名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引导学生思考词最后一句话用了什么方法来写愁?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感情?具有什么表达效果?让你产生了那些想象?古诗歌中还有哪些诗句是写愁思的?激发学生思考,小组协作讨论,发言。启发学生体会抓住意象的特征来思考其所含的意味。明确:通其意:问君究竟有多少愁绪,正像那滚滚的春江水向东流去。悟其情:修辞比喻, (春江水有何特点?)水多流急而且无穷无尽。 (说明作者的愁绪如何?愁绪多而且深厚强烈。特色:抽象情感的形象化表达。 (可联想)设问、比喻。用春水来比喻愁,表现了李煜满怀的愁、无穷无尽的愁、汹涌澎湃的愁。比喻 1、愁思如春水般汪洋恣肆,奔放倾泻2、愁思如春水般不舍昼夜,无穷无尽感其声:分析平仄(五字仄声,四字平声,平仄交替,最后两字平声。读来亦如春水时起时伏,连绵不尽)作为一位亡国之君,李煜过着屈辱的生活,人生的愁思,故国灭亡之恨,让他心潮起伏,忧思难平。这种有如滔滔江水,一泻千里,绵绵无尽。12李煜用“一江春水向东流”来比喻他的愁,那么他是为什么而愁?请结合全词内容和李煜身世概括。明确:念念不忘过去的美好生活,念念不忘东风是故国吹来,春水又向故乡流去, (东流有可能是双关,水流向东或南唐故都金陵南京在东南方向。 )这在宋太祖看来会有“东归故国”之意可以这样说,两个“东”字,断送了一代文章圣手的性命。点评:亡国之痛,作为帝王不能保住国家的后悔自责,沦为阶下囚的痛苦,对自由尊严和安逸生活的留恋,前途无望的心灰意冷亡国之君所特有的感情,比普通人的愁更丰富,更深远。李煜的词,是在汴京被拘禁中写的,他看不到长江,长江成为他怀念故国的一部分。这是以水喻愁的名句,显示出愁思如春水汪洋恣肆,一泻千里;又如春水之不舍昼夜,长流不断,无穷无尽。这 9 个字,确实把感情在升腾流动中的深度和力度表达出来了,并赋予无形的愁以质感和具象。人生啊人生,不就意味着无穷无尽的愁苦吗?一个处于刀俎之上的亡国之君,竟敢如此大胆地抒发亡国之恨,是史所罕见的。这两句充满悲恨激楚的感情色彩,其感情之深厚强烈,真如滔滔江水,大有不顾一切、冲决而出之势。诗人这种纯真深挚感情的全心倾注,让他为此付出了生命,但也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这样的不朽篇章。法国作家缪塞说:“最美丽的诗歌是最绝望的诗歌,有些不朽篇章是纯粹的眼泪。 ”四课外延伸课堂训练(投影显示)阅读李煜的词,完成题目。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大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下面对于词句比喻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比喻自己帝王生活结束之快。B以“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比喻国亡家破,是由于外力的打击。C.以“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比喻帝王生活一去不复返,企其重来之不可再得。D以“水长东”比喻自己的愁苦将会像东流水一样滚滚而去,这样自己就能摆脱忧愁,自由生活了。下列对于词作内容理解不够确切的一项是( )A.词的上阕,描写在寒雨急风的摧残之下,林花凋谢,春去匆匆。字里行间,寄寓着词人因感到人生短促,好景不长而产生的极度哀伤。B词的下阕,抒写好景不再的哀愁和人生痛苦的怨恨。整首词的结句是主题特别深刻之处。C.这是一首即景抒情的小词。词人通过描绘春残花谢的自然现象,抒写了人生失意的无限怅恨。它是李煜早期词作的代表作之一。D这首小词语言清新、情调哀怨、意味深长。词人把自己的主观感情灌注于自然景物之中,情景交融,物我一体。(解说:这是课内的延伸阅读,旨在扩大学生阅读量,并模仿高考题型命题,旨在提高学生文学鉴赏能力。参考答案:D, “水长东”比喻恨如东流水,绵绵不断;C,这是李煜后期写的词。)五课堂小结李煜后期的词发自内心,写的是从未有人写过的作为亡国之君的故国之思,而词中流露的,又主要是追惜年华、感慨人事变迁无情、哀叹命运等容易引起普通人共鸣的情绪,因此艺术感染力大大加强;更由于他采用了唐五代词人少用的白描手法,以清新的语言写情,因而形成了他独特的风格,使他成为我国词史上一流的大家。播放音乐,在邓丽君虞美人的歌声中进一步体味这首词的意境。结合板书,背诵这首词。(解说:进一步肯定李煜后期词的成就,这是对作者的又一次总体把握,与第一步遥相呼应,并让学生在歌声和诵读中接受美的陶冶。)六布置作业1默写虞美人2预习思考题(1)雨霖铃和念奴娇的韵脚在现代汉语中也押韵吗?如何理解这两首词的用韵?(2)柳永和苏轼分别是婉约派和豪放派的代表,试从题材范围、意境、造语等方面比较雨霖铃和念奴娇二词虞美人优秀教案教学设计发布者: 陈文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李煜生平及其在词史上的地位知其人、论其事、诵其诗。2.反复诵读,把握诗歌朗读的一般方法和技巧,理解文意。能力目标提高审美情趣,培养古典诗歌的鉴赏能力。德育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精神重点:1、体悟词的思想内容和意境,提高审美情趣和文学鉴赏能力。2、学习把抽象的感情形象化的写法。难点:词中各种写作技巧的运用对提升主题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教学设想教学方法:朗读法,问答法,讨论法媒体设计自制多媒体课件,主要插入相关的情景图片、文字资料和播放背景音乐,给学生一种视觉和听觉上的冲击,以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增强感性认识。并利用 PowerPoint 信息容量大的特点,及时拓展一些相关的知识,以加大课堂密度。教学时数 1 课时。教学步骤一、导语设计“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清代赵翼论诗)唐诗过后是宋词。好诗在唐代已被诗人们写尽了,宋代文人就另辟蹊径,使词这种文学形式趋于完善、臻于完美,达到了空前的繁荣,使宋词成为我国文化宝库中又一颗璀璨的明珠。(板书课题)解说:激发学生对祖国悠久灿烂文化的自豪感,并指出创新才是文学发展的出路。二、解题介绍词的一般知识(分段投影显示):词是隋唐时兴起的一种合乐可歌、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词在形式上的特点是“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明代徐师曾文章辨体序说)。词大多分段,一段就是一个乐段,叫“片”或“阕” ,分两片的最为常见,本课的七首词都分两片。词的篇幅比较短小,有人按字数将词分成小令、中调和长调三种,认为 58 字以内为小令,5990字为中调,91 字以上为长调。(见清代毛先舒填词名解)三、研习虞美人1整体把握,理清思路齐读课文,找出该词的韵脚。(解说:引导学生体会词的音韵美,整体感知词的思想内涵。)内容与形式总理。虞美人:原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取名于项羽宠姬虞美人。因李煜填此词的名句,又名“一江春水” ,此外又名“玉壶冰”等。虞姬,项羽的宠姬,常随项羽出征各地。公元前 202 年,项羽被刘邦军队围于垓下。项羽知道自己的灭亡已经无法避免,他的事业就要烟消云散,他没有留恋,没有悔恨,没有叹息。他惟一忧虑的是他所挚爱的、经常陪伴他东征西讨的虞美人的命运和前途。毫无疑问,在他死后,虞美人的命运将会十分悲惨,于是慷慨悲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虞美人在旁听了,泣不成声。那些未曾散去的亲信和侍臣见了,也个个情不自禁,大放悲声。这时,营中更鼓敲了五下,项羽回头对虞美人说:“天将明了,我当冒死冲出重围,你将怎么样!”这时的项羽,竟然说不出让虞美人一起突围的话。虞姬虽然得到项羽宠爱,与项羽难舍难分,但她也是最理解项羽的。为了不使项羽为难,便对项羽说:“贱妾生随大王,死亦随大王,愿大王前途保重!”她一转身,突然从项羽腰间拔出佩剑,向自己项上一横,就这样香消玉殒。项羽抚尸大哭一声,命人就地掘坑掩埋了虞姬,跨上战马,杀出重围。但终究没有逃出汉兵的追击,到了乌江边无处可逃,自刎于江边,这年项羽才 31 岁。刘邦后来以礼埋葬了虞美人。后来,在虞姬血染的地方就长出了一种罕见的艳美花草,人们为了纪念这位美丽多情又柔骨侠肠的虞姬,就把这种不知名的花叫做“虞美人” 。这名称就一直流传到今天。虞美人也叫丽春花、赛牡丹、小种罂粟花、蝴蝶满园春等,世界各地多有栽培,比利时将其作为国花;我国也广泛栽培,以江、浙一带最多,是春季美化花坛、花境以及庭院的精细草花,也可盆栽或切花。虞美人兼具素雅与浓艳华丽之美,二者和谐地统一于一身。其容其姿大有中国古典艺术中美人的丰韵,堪称花草中的妙品。但虞美人全株有毒,内含有毒生物碱,误食后会引起抑制中枢神经中毒,严重可致生命危险。李煜,即李后主,是五代最有成就的词人,也是整个词史上一流的大家。李煜的前半生,作为南唐的国君,生活相当豪华奢侈,词的题材狭窄,无非是表现宫廷生活、男女恋情或离愁别恨。亡国后,孤寂悲凉的处境,使他的词转向了写思乡之情、亡国之恨,成就很高, 虞美人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篇。这是李煜的绝命词,表达了作者对故国的深切怀念。(见课本注释)这首词运用白描手法,以自己的心境去观照事物、想像事物,这样,词中的意象就在“情”的贯穿下,构成了自然流畅、和谐完整的意境。(解说:引导学生读注释,并且从情”的高度理顺词的脉络。)2具体研习同学们喜欢这首词吗?最喜欢哪一句?(说明原因)你认为全词最关键的应是哪一个词?以此引出名句,引出词眼。名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词眼:愁要朗读得好,必定要把握全词的情感核心。既然词眼是“愁” ,请大家说说李煜的愁有哪些。生回答后老师归纳(多媒体显示):往事之叹亡国之恨 “愁”离家之痛思家之苦作者是通过什么来写“愁情”的?引导学生把握词的意象和表现手法,理清脉络,初步体味词的意境:上片虚实结合 设问实景:春花秋月何时了时光易逝 悲虚写:回忆往事知多少眼前景物:登楼远望又东风时光消逝亡国之恨虚写:回忆往事不堪回首下片虚写:雕栏玉砌应犹在故国凄凉物是人非 恨朱颜已改人事非发问:愁思如水向东流愁4 “春花秋月”本来是美好的事物,李煜为什么希望它们结束呢?学生发言,各抒己见。教师点评:李煜亡国后,过着囚徒般的生活,名虽王侯,实为亡国奴、阶下囚。所以对生活感到绝望,在绝望之时, “春花秋月”对他是一种讽刺,从而对花谢花开、月圆月缺感到厌烦,希望这一切都结束。板书补充:一切景语皆情语 眼前景(实写)心中情(虚写)(解说:引导学生在知人论世的基础上把握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理解“一切景语皆情语” 、景物是感情的外化的道理。)5 “往事知多少”中的“往事”所具体指的是什么?换句话说,李煜到底在怀念什么?学生思考讨论,分小组发言。教师点拨:锦衣玉食、后宫佳丽、国君的尊荣富贵的生活精神上的欢乐、尊严、自由及生存的安全感。(解说:学生讨论的直接结果可能是锦衣玉食、后宫佳丽、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尊荣等等,更可引导他们从精神层面上思考,诸如欢乐、尊严、自由,甚至生存的安全感等等。进一步挖掘词的思想内涵,引导学生用两点论思考问题。)6 “小楼昨夜又东风”中的“又”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明确:“又东风”点明他归宋后又过了一年,时光在不断流逝,与开头句照应。季节的变化引起他的无限感慨,感慨人的生命随着花谢月残而长逝不返,感慨复国之梦随着花开月圆而逐步破灭。(解说:引导学生理解虚词的表达作用。)7讨论:为什么词中两次提到“月”这个意象?联系我们读过的诗歌, “月亮”这个意象有什么特殊涵义吗?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陶潜归田园居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卢纶塞下曲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境未磨。刘禹锡望洞庭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戴叔伦兰溪棹歌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白居易暮江吟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贾岛题李凝幽居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月夜忆舍弟(杜甫)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李贺马诗(解说: 学生可能回答的是“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月是故乡明”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今夜州月,闺中只独看” “我寄愁心与明月”等名句,只要诗句能表现怀念故乡、怀念亲人的主题即可。引导学生理解古诗词中意象相对固定的特征,其他诸如“梅” “莲” “柳” “雁” “长亭”等。)8全词的整体写作思路是怎样的?在前六句中,哪个字可以作为全词的“诗眼”?明确:前六句的章法是三组对比,隔句相承,用自然永恒衬托人事变化,正好表达出一个亡国之君、一个阶下囚所特有的“旧日繁华转头空,物是人非事事休”的独特感受。 “只是朱颜改”的“改”字,改变的不仅仅是“朱颜” ,还有人的地位(由国之君沦为阶下囚)、人的感受(由安富尊荣到忍辱蒙羞);整首词词眼该是“愁”字。问 答何时了又东风 应犹在(宇宙之永恒不变)知多少 不堪回首 朱颜改 (人生之短暂无常)几多愁一江春水 (永恒与短暂达到统一)三度对比,三问三答,隔句相承9这六句中哪些是写“宇宙的永恒不变”?哪些是写“人生之短暂无常”?在这六句中, “何时了” “又东风” “应犹在”一脉相承,专说宇宙永恒不变;而“往事知多少”“不堪回首” “朱颜改”一脉相承,专说人生之短暂无常。如此回环往复,一唱三叹,唱出词人心灵上的波涛起伏和忧思难平,唱出物是人非的无限怅恨之感。10前六句运用了什么手法来写?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由学生讨论发言。对比 宇宙永恒有常何时了 又东风 应犹在人生短暂无常知多少 不堪回首 朱颜改写出了词人作为一位亡国之君面对物是人非,复国之梦难圆的无限怅恨之情。(解说:整理全词的脉络,让学生理解词人的匠心。)11品味欣赏名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引导学生思考词最后一句话用了什么方法来写愁?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感情?具有什么表达效果?让你产生了那些想象?古诗歌中还有哪些诗句是写愁思的?激发学生思考,小组协作讨论,发言。启发学生体会抓住意象的特征来思考其所含的意味。明确:通其意:问君究竟有多少愁绪,正像那滚滚的春江水向东流去。悟其情:修辞比喻, (春江水有何特点?)水多流急而且无穷无尽。 (说明作者的愁绪如何?愁绪多而且深厚强烈。特色:抽象情感的形象化表达。 (可联想)设问、比喻。用春水来比喻愁,表现了李煜满怀的愁、无穷无尽的愁、汹涌澎湃的愁。比喻 1、愁思如春水般汪洋恣肆,奔放倾泻2、愁思如春水般不舍昼夜,无穷无尽感其声:分析平仄(五字仄声,四字平声,平仄交替,最后两字平声。读来亦如春水时起时伏,连绵不尽)作为一位亡国之君,李煜过着屈辱的生活,人生的愁思,故国灭亡之恨,让他心潮起伏,忧思难平。这种有如滔滔江水,一泻千里,绵绵无尽。12李煜用“一江春水向东流”来比喻他的愁,那么他是为什么而愁?请结合全词内容和李煜身世概括。明确:念念不忘过去的美好生活,念念不忘东风是故国吹来,春水又向故乡流去, (东流有可能是双关,水流向东或南唐故都金陵南京在东南方向。 )这在宋太祖看来会有“东归故国”之意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江苏航空职业技术学院《现代食品检测技术》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小学风雹应急预案方案博客(3篇)
- 道路运输应急救援预案范本(3篇)
- 施工课程设计施工方案(3篇)
- 2025-2030铜矿资源国际并购趋势及国内企业出海风险研判报告
- 混凝土水沟施工方案(3篇)
- 烟筒施工方案(3篇)
- 语言康复训练考核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安全保卫公共基础知识竞赛必考题库及答案
- 重大事故应急预案方案(3篇)
- NCCN成人癌痛指南
- 地理与生活密切相关
- 望闻问切中医四诊
- 订单交期管理制度流程
- 动画制作员职业技能大赛考试题库(浓缩500题)
- 动画制作员职业技能竞赛理论考试题库(含答案)
- 妊娠合并脓毒血症护理查房
- 《冠心病病人的护理》课件
- 牧场物语-矿石镇的伙伴们-完全攻略
- 2024年甲醇合成及精馏操作理论试题题库
- 外科学-第三十六章-阑尾疾病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