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获投资3000万看“高考状元”的创业神奇_第1页
三年获投资3000万看“高考状元”的创业神奇_第2页
三年获投资3000万看“高考状元”的创业神奇_第3页
三年获投资3000万看“高考状元”的创业神奇_第4页
三年获投资3000万看“高考状元”的创业神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年获投资 3000 万看“高考状元”的创业神奇今天,创新创业的氛围越来越浓厚,大学生创业已不是新鲜事。而在 20 年前,大学本科毕业生下海肯定是新闻,更何况被众人追捧的“状元郎”!曾有人对 19781998 年间的高考状元做过一个调查,发现大部分状元做了教师,部分从政,下海创业的凤毛麟角。在采访下海的“状元郎”时,记者感受到他们身上都有浓郁的书生气,有一股执着的钻劲。他们说:“我不是比别人聪明,是比别人用功。 ”那么,学业上的成功能带到事业中么?他们的成功路是怎么走出来的?宋安澜:从状元、教授到风险投资家用“慈祥”来形容一位正值壮年的人似乎不太合适,但实在想不出一个更合适的词来形容宋安澜给人的感觉。宋安澜有份令人羡慕的工作:软银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合伙人。他还有令人羡慕的经历:1977 年恢复高考后,浙江省第一个理科高考状元。“我当时还不知道自己考了多少分。 ”宋安澜笑着回忆:“有个浙江日报记者跑到田头来找我,我正在挑河泥。 ”记者跑到田头告诉他:“你考上清华了!”1975 年高中毕业的宋安澜顺应大潮上山下乡:“当时大家都没有考大学的想法,只盼望以后能回城当工人。 ”除了行李,宋安澜随身带了一套青年自学丛书 , “没想过要在农村过一辈子,加上喜欢读书,觉得多读点将来总有好处。 ”宋安澜从小喜欢读书,成绩一直很好。 “在那个年代,很多人都扔掉了书本,而我总带着希望。我小孩反应很快,就不如我当年用功。 ”1977 年,宋安澜得到恢复高考的消息,马上报名。 “考试那天,发现不少题自学丛书里都学过了。 ”从考场出来,宋安澜深深出了口气,回到田头继续干活等成绩。离揭晓答案的日子越来越近。一天,宋安澜听到有人叹气说:“我们大队都没人有体检资格。 ”只有上了线的人才有资格体检,宋安澜的心跌到了谷底。几天后,宋安澜正在挖河泥,忽然有人叫他名字。来的正是浙江日报的记者:“恭喜你,你被清华录取了!”“当时还不知道考了状元,这事还是很久以后从母校清河中学获知的。 ”宋安澜说。宋安澜选择的是当时最热门的专业自动控制。好不容易有读书的机会,大家都很用功。大三,宋安澜就在专业杂志上发表论文;毕业很自然地考研,专业是研究计算机仿真。读完硕士又考博士,学系统工程。“读书纯粹是出于喜欢。 ”宋安澜说。博士毕业后,他去美国做博士后,在美国康涅迪格大学做了电机系助理教授,从事计算机网络和信息系统领域的科研教学。他的科研项目得到美国国家科学基金和财富 500 强企业资助。宋安澜的未来几乎一帆风顺,很多人都会沿着这样的路继续走下去:升教授,做研究,成为学界知名人士,娶个美丽的太太,生下一双儿女吴鹰问:“跟中国做生意,你来不来?”前 UT 斯达康(中国)总裁吴鹰的一个电话,改变了宋安澜的人生。吴鹰这个颇带传奇色彩的人物,在国内就与宋安澜结识,之后两人又在美国相遇。那时,吴鹰在美国贝尔实验室工作。1995 年初的一天,宋安澜接到吴鹰的电话:“跟中国做生意,你来不来?”“想了半天,思想斗争很厉害。 ”宋安澜说,留在学校工作很稳定,而做生意风险大,前景未卜。但吸引他的是跟中国做生意,而且项目就在故乡杭州。最后宋安澜答应了吴鹰,成为 UT 斯达康最初创业团队的一员。“后来想想,即使不碰到吴鹰,我也不会在学校里呆一辈子,我骨子里还是有股闯的冲劲。 ”在UT 斯达康工作过程中,宋安澜跟软银有接触。 “当时软银是我们最大的投资者。 ”宋安澜开玩笑说,那时候老坐在会议室里受折磨,对付软银提出的各种各样要求,根据要求汇报一堆东西。善于学习的宋安澜对 VC 有了了解, “偷”到了一半基本功。当软银成立中国基金的时候,他跳槽了。“我很喜欢这份工作,很新鲜。 ”宋安澜说,尽管一直在学习,但进入这个行业,才发现自己是那么狭窄:不断有新东西出现,要用最短的时间去学习,否则就会落伍那还怎么去投资?读了这么多年书,宋安澜觉得最大的收获是培养了一种素质:学新东西特别快,很容易接受新事物。宋安澜说,过几天从美国回来,就要抓紧杭州软银基金的实施工作。在他看来,杭州有很多优秀的企业,外地优秀的企业也会因此被吸引到杭州来。在杭州有个自己的办公室,也是他曾经的心愿。奇人周晓:三年斩获风投三个 1000 万前阵子,畅翔科技和共合网同时宣布拿到巨额风投,这已经是共合网拿到的第二轮风险投资,而畅翔成立不到一年。庆功晚会上,这两个商业模式的创造者周晓,站在人群之后,完全无关似的淡淡笑着。 “如果没有徐汉杰、林东、郭羽的一起合作,如果没有现在这个市场环境,所有的想法一文不值。”周晓说,他很佩服林东的执行力。除了畅翔和共合网,XX 年刚创立的易约网商业模式,也出自周晓的脑袋,如今这家公司也已经拿到了巨额风险投资。很多人不知道,周晓当年也是个“状元”:他考中国美院,专业课全国第一尽管阴错阳差,他最后进入杭州大学;几年后考研,在报考的历史学专业,周晓总分又是全国最高。青葱校园,得奖专业户1973 年,5 岁,美术作品出画册。1975 年,7 岁,全国美术双年展一等奖。1976 年,8 岁,在刊物上发表了第一篇文章。1980 年,12 岁,读文艺班的他,超过全日制学生,成为当年的衢州中考状元。1982 年,14 岁,加入衢州市作家协会,是年纪最小的会员。1985 年,17 岁,全国书法比赛一等奖,加入中国书法协会。说起周晓的少年时代,周晓爸爸如数家珍:“他从小很喜欢看书,上中学时发表了七八十篇小说散文,就为了可以用稿费买书看。可是登着他作品的报纸刊物,各种获奖证书,他总是乱丢乱放不当回事,靠我平时留心保存了一些,几乎有一整箱,可惜迁居杭州时不慎遗失了。 ”周爸爸说,周晓从小多才多艺,高考时,各种省级以上荣誉加分超过了 70 分,以至被“限高” 。大学生活轻松愉快,周晓是活跃分子。进大学第一个月,他就传奇般地成为校学生会副主席。他在校首届大学生辩论赛勇夺最佳辩手,4 年后全国金融系统辩论赛,又获得全国最佳辩手称号。他表演和编导的话剧,分别得过中国大学生戏剧艺术大奖赛一等奖;他是学校的乒乓球冠军、足球队长和校园霹雳舞星;他为校歌作词谱曲、创办诗社、举办个人书画展;他骑自行车漫游 77 个城市;当然,他还是每年一等奖学金获得者、省级优秀毕业生、大学生标兵。本科毕业后留校,博学谦和的他是学生们喜欢的偶像级老师。 “我非常喜欢校园生活,因为家里三代人都是教师。 ”如果一直呆在今天的浙江大学,他如今该过着安逸的教师生活。但一切发生了 180 度大转弯。风华青年,欠了 40 万元债1994 年,报考历史学研究生取得总分第一的成绩,周晓得意地说:“除了外语,其他科目基本满分。 ”读研究生有自己的时间,周晓四处找事做。可帮朋友做期货时,他下错单,亏了 28 万。为了还钱,周晓开始研究期货,自己筹资,辉煌时也赚了近百万。这在当时已经是天文数字。可他没有见好就收,最终所有钱都赔光,还欠了 40 多万元。“我承诺会还清所有欠账。 ”没来得及拿到硕士学位,周晓退学了。1996 年,周晓离开杭州,只身前往上海闯荡,举目无亲,一身债务。 “第一份工是每天半夜到上海马路上画斑马线,因为没钱,跟 7 个民工一起住工棚。那个夏天特别热。 ”后来帮别人卖钢材,有一天,一个陌生人打进电话买钢材,因为要的量实在太少,这个人已经遭遇了无数次拒绝。周晓没有挂电话,他骑车从徐家汇到浦东来回跑了 2 趟给对方送货,感动了这个陌生人。了解到周晓的窘境,这个人给他 20 万元做成本,支持周晓自己创业。有 20 万元做资本,周晓陆续办过影视公司、广告公司、网络公司。3 年后,周晓回到杭州,连本带利还清了所有债务。不惑之年,成为 IT 奇人XX 年,在好友徐汉杰的推荐下,周晓加盟共合网并成为股东之一,当时,共合网还没找到自己的赢利模式。周晓加入后,当年底,共合网的商业模式吸引了软银、鼎辉携手投资 1000 万元。XX 年,周晓和共合网另一投资人、绿盛集团董事长林东交谈时获得灵感,策划了畅翔网的商业模式。畅翔网迅速发展,从公司成立到拿到 1000万元巨额风投又不足一年。XX 年,周晓又创办了易约网商业模式,成立不到 6 个月就异军突起,拿到千万元风险投资,正在飞速成长。“铁人、神仙” ,共合网不少员工私下里如此评价周晓:做事如拼命三郎,经常通宵达旦,几乎所有策划案都亲自写,不断完善共合网商业模式,还要亲自去做市场。很多熟悉他的朋友都说他是“奇人” ,他却说自己生活简单得不能再简单,除了工作,就是看书。因为创建的几个商业模式都取得了成功,周晓在圈内的名气越来越大。周晓却说,他最喜欢的职业依旧是大学教师。 “经商只是人生注定要走的一个路程,我现在正好在路上罢了。 ”(作者: 张妍婷)今天,创新创业的氛围越来越浓厚,大学生创业已不是新鲜事。而在 20 年前,大学本科毕业生下海肯定是新闻,更何况被众人追捧的“状元郎”!曾有人对 19781998 年间的高考状元做过一个调查,发现大部分状元做了教师,部分从政,下海创业的凤毛麟角。在采访下海的“状元郎”时,记者感受到他们身上都有浓郁的书生气,有一股执着的钻劲。他们说:“我不是比别人聪明,是比别人用功。 ”那么,学业上的成功能带到事业中么?他们的成功路是怎么走出来的?宋安澜:从状元、教授到风险投资家用“慈祥”来形容一位正值壮年的人似乎不太合适,但实在想不出一个更合适的词来形容宋安澜给人的感觉。宋安澜有份令人羡慕的工作:软银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合伙人。他还有令人羡慕的经历:1977 年恢复高考后,浙江省第一个理科高考状元。“我当时还不知道自己考了多少分。 ”宋安澜笑着回忆:“有个浙江日报记者跑到田头来找我,我正在挑河泥。 ”记者跑到田头告诉他:“你考上清华了!”1975 年高中毕业的宋安澜顺应大潮上山下乡:“当时大家都没有考大学的想法,只盼望以后能回城当工人。 ”除了行李,宋安澜随身带了一套青年自学丛书 , “没想过要在农村过一辈子,加上喜欢读书,觉得多读点将来总有好处。 ”宋安澜从小喜欢读书,成绩一直很好。 “在那个年代,很多人都扔掉了书本,而我总带着希望。我小孩反应很快,就不如我当年用功。 ”1977 年,宋安澜得到恢复高考的消息,马上报名。 “考试那天,发现不少题自学丛书里都学过了。 ”从考场出来,宋安澜深深出了口气,回到田头继续干活等成绩。离揭晓答案的日子越来越近。一天,宋安澜听到有人叹气说:“我们大队都没人有体检资格。 ”只有上了线的人才有资格体检,宋安澜的心跌到了谷底。几天后,宋安澜正在挖河泥,忽然有人叫他名字。来的正是浙江日报的记者:“恭喜你,你被清华录取了!”“当时还不知道考了状元,这事还是很久以后从母校清河中学获知的。 ”宋安澜说。宋安澜选择的是当时最热门的专业自动控制。好不容易有读书的机会,大家都很用功。大三,宋安澜就在专业杂志上发表论文;毕业很自然地考研,专业是研究计算机仿真。读完硕士又考博士,学系统工程。“读书纯粹是出于喜欢。 ”宋安澜说。博士毕业后,他去美国做博士后,在美国康涅迪格大学做了电机系助理教授,从事计算机网络和信息系统领域的科研教学。他的科研项目得到美国国家科学基金和财富 500 强企业资助。宋安澜的未来几乎一帆风顺,很多人都会沿着这样的路继续走下去:升教授,做研究,成为学界知名人士,娶个美丽的太太,生下一双儿女吴鹰问:“跟中国做生意,你来不来?”前 UT 斯达康(中国)总裁吴鹰的一个电话,改变了宋安澜的人生。吴鹰这个颇带传奇色彩的人物,在国内就与宋安澜结识,之后两人又在美国相遇。那时,吴鹰在美国贝尔实验室工作。1995 年初的一天,宋安澜接到吴鹰的电话:“跟中国做生意,你来不来?”“想了半天,思想斗争很厉害。 ”宋安澜说,留在学校工作很稳定,而做生意风险大,前景未卜。但吸引他的是跟中国做生意,而且项目就在故乡杭州。最后宋安澜答应了吴鹰,成为 UT 斯达康最初创业团队的一员。“后来想想,即使不碰到吴鹰,我也不会在学校里呆一辈子,我骨子里还是有股闯的冲劲。 ”在UT 斯达康工作过程中,宋安澜跟软银有接触。 “当时软银是我们最大的投资者。 ”宋安澜开玩笑说,那时候老坐在会议室里受折磨,对付软银提出的各种各样要求,根据要求汇报一堆东西。善于学习的宋安澜对 VC 有了了解, “偷”到了一半基本功。当软银成立中国基金的时候,他跳槽了。“我很喜欢这份工作,很新鲜。 ”宋安澜说,尽管一直在学习,但进入这个行业,才发现自己是那么狭窄:不断有新东西出现,要用最短的时间去学习,否则就会落伍那还怎么去投资?读了这么多年书,宋安澜觉得最大的收获是培养了一种素质:学新东西特别快,很容易接受新事物。宋安澜说,过几天从美国回来,就要抓紧杭州软银基金的实施工作。在他看来,杭州有很多优秀的企业,外地优秀的企业也会因此被吸引到杭州来。在杭州有个自己的办公室,也是他曾经的心愿。奇人周晓:三年斩获风投三个 1000 万前阵子,畅翔科技和共合网同时宣布拿到巨额风投,这已经是共合网拿到的第二轮风险投资,而畅翔成立不到一年。庆功晚会上,这两个商业模式的创造者周晓,站在人群之后,完全无关似的淡淡笑着。 “如果没有徐汉杰、林东、郭羽的一起合作,如果没有现在这个市场环境,所有的想法一文不值。”周晓说,他很佩服林东的执行力。除了畅翔和共合网,XX 年刚创立的易约网商业模式,也出自周晓的脑袋,如今这家公司也已经拿到了巨额风险投资。很多人不知道,周晓当年也是个“状元”:他考中国美院,专业课全国第一尽管阴错阳差,他最后进入杭州大学;几年后考研,在报考的历史学专业,周晓总分又是全国最高。青葱校园,得奖专业户1973 年,5 岁,美术作品出画册。1975 年,7 岁,全国美术双年展一等奖。1976 年,8 岁,在刊物上发表了第一篇文章。1980 年,12 岁,读文艺班的他,超过全日制学生,成为当年的衢州中考状元。1982 年,14 岁,加入衢州市作家协会,是年纪最小的会员。1985 年,17 岁,全国书法比赛一等奖,加入中国书法协会。说起周晓的少年时代,周晓爸爸如数家珍:“他从小很喜欢看书,上中学时发表了七八十篇小说散文,就为了可以用稿费买书看。可是登着他作品的报纸刊物,各种获奖证书,他总是乱丢乱放不当回事,靠我平时留心保存了一些,几乎有一整箱,可惜迁居杭州时不慎遗失了。 ”周爸爸说,周晓从小多才多艺,高考时,各种省级以上荣誉加分超过了 70 分,以至被“限高” 。大学生活轻松愉快,周晓是活跃分子。进大学第一个月,他就传奇般地成为校学生会副主席。他在校首届大学生辩论赛勇夺最佳辩手,4 年后全国金融系统辩论赛,又获得全国最佳辩手称号。他表演和编导的话剧,分别得过中国大学生戏剧艺术大奖赛一等奖;他是学校的乒乓球冠军、足球队长和校园霹雳舞星;他为校歌作词谱曲、创办诗社、举办个人书画展;他骑自行车漫游 77 个城市;当然,他还是每年一等奖学金获得者、省级优秀毕业生、大学生标兵。本科毕业后留校,博学谦和的他是学生们喜欢的偶像级老师。 “我非常喜欢校园生活,因为家里三代人都是教师。 ”如果一直呆在今天的浙江大学,他如今该过着安逸的教师生活。但一切发生了 180 度大转弯。风华青年,欠了 40 万元债1994 年,报考历史学研究生取得总分第一的成绩,周晓得意地说:“除了外语,其他科目基本满分。 ”读研究生有自己的时间,周晓四处找事做。可帮朋友做期货时,他下错单,亏了 28 万。为了还钱,周晓开始研究期货,自己筹资,辉煌时也赚了近百万。这在当时已经是天文数字。可他没有见好就收,最终所有钱都赔光,还欠了 40 多万元。“我承诺会还清所有欠账。 ”没来得及拿到硕士学位,周晓退学了。1996 年,周晓离开杭州,只身前往上海闯荡,举目无亲,一身债务。 “第一份工是每天半夜到上海马路上画斑马线,因为没钱,跟 7 个民工一起住工棚。那个夏天特别热。 ”后来帮别人卖钢材,有一天,一个陌生人打进电话买钢材,因为要的量实在太少,这个人已经遭遇了无数次拒绝。周晓没有挂电话,他骑车从徐家汇到浦东来回跑了 2 趟给对方送货,感动了这个陌生人。了解到周晓的窘境,这个人给他 20 万元做成本,支持周晓自己创业。有 20 万元做资本,周晓陆续办过影视公司、广告公司、网络公司。3 年后,周晓回到杭州,连本带利还清了所有债务。不惑之年,成为 IT 奇人XX 年,在好友徐汉杰的推荐下,周晓加盟共合网并成为股东之一,当时,共合网还没找到自己的赢利模式。周晓加入后,当年底,共合网的商业模式吸引了软银、鼎辉携手投资 1000 万元。XX 年,周晓和共合网另一投资人、绿盛集团董事长林东交谈时获得灵感,策划了畅翔网的商业模式。畅翔网迅速发展,从公司成立到拿到 1000万元巨额风投又不足一年。XX 年,周晓又创办了易约网商业模式,成立不到 6 个月就异军突起,拿到千万元风险投资,正在飞速成长。“铁人、神仙” ,共合网不少员工私下里如此评价周晓:做事如拼命三郎,经常通宵达旦,几乎所有策划案都亲自写,不断完善共合网商业模式,还要亲自去做市场。很多熟悉他的朋友都说他是“奇人” ,他却说自己生活简单得不能再简单,除了工作,就是看书。因为创建的几个商业模式都取得了成功,周晓在圈内的名气越来越大。周晓却说,他最喜欢的职业依旧是大学教师。 “经商只是人生注定要走的一个路程,我现在正好在路上罢了。 ”(作者: 张妍婷)今天,创新创业的氛围越来越浓厚,大学生创业已不是新鲜事。而在 20 年前,大学本科毕业生下海肯定是新闻,更何况被众人追捧的“状元郎”!曾有人对 19781998 年间的高考状元做过一个调查,发现大部分状元做了教师,部分从政,下海创业的凤毛麟角。在采访下海的“状元郎”时,记者感受到他们身上都有浓郁的书生气,有一股执着的钻劲。他们说:“我不是比别人聪明,是比别人用功。 ”那么,学业上的成功能带到事业中么?他们的成功路是怎么走出来的?宋安澜:从状元、教授到风险投资家用“慈祥”来形容一位正值壮年的人似乎不太合适,但实在想不出一个更合适的词来形容宋安澜给人的感觉。宋安澜有份令人羡慕的工作:软银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合伙人。他还有令人羡慕的经历:1977 年恢复高考后,浙江省第一个理科高考状元。“我当时还不知道自己考了多少分。 ”宋安澜笑着回忆:“有个浙江日报记者跑到田头来找我,我正在挑河泥。 ”记者跑到田头告诉他:“你考上清华了!”1975 年高中毕业的宋安澜顺应大潮上山下乡:“当时大家都没有考大学的想法,只盼望以后能回城当工人。 ”除了行李,宋安澜随身带了一套青年自学丛书 , “没想过要在农村过一辈子,加上喜欢读书,觉得多读点将来总有好处。 ”宋安澜从小喜欢读书,成绩一直很好。 “在那个年代,很多人都扔掉了书本,而我总带着希望。我小孩反应很快,就不如我当年用功。 ”1977 年,宋安澜得到恢复高考的消息,马上报名。 “考试那天,发现不少题自学丛书里都学过了。 ”从考场出来,宋安澜深深出了口气,回到田头继续干活等成绩。离揭晓答案的日子越来越近。一天,宋安澜听到有人叹气说:“我们大队都没人有体检资格。 ”只有上了线的人才有资格体检,宋安澜的心跌到了谷底。几天后,宋安澜正在挖河泥,忽然有人叫他名字。来的正是浙江日报的记者:“恭喜你,你被清华录取了!”“当时还不知道考了状元,这事还是很久以后从母校清河中学获知的。 ”宋安澜说。宋安澜选择的是当时最热门的专业自动控制。好不容易有读书的机会,大家都很用功。大三,宋安澜就在专业杂志上发表论文;毕业很自然地考研,专业是研究计算机仿真。读完硕士又考博士,学系统工程。“读书纯粹是出于喜欢。 ”宋安澜说。博士毕业后,他去美国做博士后,在美国康涅迪格大学做了电机系助理教授,从事计算机网络和信息系统领域的科研教学。他的科研项目得到美国国家科学基金和财富 500 强企业资助。宋安澜的未来几乎一帆风顺,很多人都会沿着这样的路继续走下去:升教授,做研究,成为学界知名人士,娶个美丽的太太,生下一双儿女吴鹰问:“跟中国做生意,你来不来?”前 UT 斯达康(中国)总裁吴鹰的一个电话,改变了宋安澜的人生。吴鹰这个颇带传奇色彩的人物,在国内就与宋安澜结识,之后两人又在美国相遇。那时,吴鹰在美国贝尔实验室工作。1995 年初的一天,宋安澜接到吴鹰的电话:“跟中国做生意,你来不来?”“想了半天,思想斗争很厉害。 ”宋安澜说,留在学校工作很稳定,而做生意风险大,前景未卜。但吸引他的是跟中国做生意,而且项目就在故乡杭州。最后宋安澜答应了吴鹰,成为 UT 斯达康最初创业团队的一员。“后来想想,即使不碰到吴鹰,我也不会在学校里呆一辈子,我骨子里还是有股闯的冲劲。 ”在UT 斯达康工作过程中,宋安澜跟软银有接触。 “当时软银是我们最大的投资者。 ”宋安澜开玩笑说,那时候老坐在会议室里受折磨,对付软银提出的各种各样要求,根据要求汇报一堆东西。善于学习的宋安澜对 VC 有了了解, “偷”到了一半基本功。当软银成立中国基金的时候,他跳槽了。“我很喜欢这份工作,很新鲜。 ”宋安澜说,尽管一直在学习,但进入这个行业,才发现自己是那么狭窄:不断有新东西出现,要用最短的时间去学习,否则就会落伍那还怎么去投资?读了这么多年书,宋安澜觉得最大的收获是培养了一种素质:学新东西特别快,很容易接受新事物。宋安澜说,过几天从美国回来,就要抓紧杭州软银基金的实施工作。在他看来,杭州有很多优秀的企业,外地优秀的企业也会因此被吸引到杭州来。在杭州有个自己的办公室,也是他曾经的心愿。奇人周晓:三年斩获风投三个 1000 万前阵子,畅翔科技和共合网同时宣布拿到巨额风投,这已经是共合网拿到的第二轮风险投资,而畅翔成立不到一年。庆功晚会上,这两个商业模式的创造者周晓,站在人群之后,完全无关似的淡淡笑着。 “如果没有徐汉杰、林东、郭羽的一起合作,如果没有现在这个市场环境,所有的想法一文不值。”周晓说,他很佩服林东的执行力。除了畅翔和共合网,XX 年刚创立的易约网商业模式,也出自周晓的脑袋,如今这家公司也已经拿到了巨额风险投资。很多人不知道,周晓当年也是个“状元”:他考中国美院,专业课全国第一尽管阴错阳差,他最后进入杭州大学;几年后考研,在报考的历史学专业,周晓总分又是全国最高。青葱校园,得奖专业户1973 年,5 岁,美术作品出画册。1975 年,7 岁,全国美术双年展一等奖。1976 年,8 岁,在刊物上发表了第一篇文章。1980 年,12 岁,读文艺班的他,超过全日制学生,成为当年的衢州中考状元。1982 年,14 岁,加入衢州市作家协会,是年纪最小的会员。1985 年,17 岁,全国书法比赛一等奖,加入中国书法协会。说起周晓的少年时代,周晓爸爸如数家珍:“他从小很喜欢看书,上中学时发表了七八十篇小说散文,就为了可以用稿费买书看。可是登着他作品的报纸刊物,各种获奖证书,他总是乱丢乱放不当回事,靠我平时留心保存了一些,几乎有一整箱,可惜迁居杭州时不慎遗失了。 ”周爸爸说,周晓从小多才多艺,高考时,各种省级以上荣誉加分超过了 70 分,以至被“限高” 。大学生活轻松愉快,周晓是活跃分子。进大学第一个月,他就传奇般地成为校学生会副主席。他在校首届大学生辩论赛勇夺最佳辩手,4 年后全国金融系统辩论赛,又获得全国最佳辩手称号。他表演和编导的话剧,分别得过中国大学生戏剧艺术大奖赛一等奖;他是学校的乒乓球冠军、足球队长和校园霹雳舞星;他为校歌作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