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港渗滤液可行性研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老港渗滤液可行性研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老港渗滤液可行性研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老港渗滤液可行性研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老港渗滤液可行性研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老港渗滤液可行性研究项目 概述 项目背景 根据上海市市容环境卫生的总体规划,上海市老港 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基地(以下简称老港固废基地) 是上海市生活垃圾处理系统 中的 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垃圾填埋量的日益增加, 渗滤液 量 也 相应增加,目前已大大超出 现有 老港 固废基地 内 渗滤液 处理 设施的处理能力。 图 1老港固废基地 地理位置图 老港固废基地 一、二、三期已使用完毕,并 将 采用种植绿化方式将其封存, 封场后近期 每天仍有近 1000m3/d 的 渗滤液 排出 。 目前, 老 港固废基地 四期的垃圾填埋量约 9000t/d,产出 渗滤液 近 2700m3/d。 一至四 期的 渗滤液 经污水预处理设施处理后,其中 约 2000m3/d 的 渗滤液 送入南汇 污水处理厂 进行处理, 其余 渗滤液 通过船运方式,送至白龙港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但船运费用较高,且运输量受限。 老港四期的污水处理设施 分两期建设,其中一期 设计规模为 1500 m3/d, 二期 设计规模 为 800m3/d, 且 已全部投入运营 。 老港固废基地 2 由于 老港固废综合利用基地的垃圾填埋负荷日益加重,规划在基地东部围垦的储备用地内建设未来综合填埋场,以保障上海百年固废处置需求,用地面 中,考虑弹性规划、滚动实施的操作性,近期建设综合填埋场一期,用地面积约 合填埋场一期工程东邻规划的焚烧厂、南靠码头、西邻四期工程、北侧 为 综合填埋场远期用地。 这部分工程另外立项建设,不列入本工程范围。 因渗滤液 处理难度较大,不可 预见 的因素较 多 ,结合老港 渗滤液 的实际处理能力,拟在老港 综合填埋场北侧、四期东侧 新建一个集中的 渗滤液 处理厂,处理新增的 渗滤液 水量。 渗滤液 处理厂的处置对象包括焚烧厂、综合填埋场等设施产生的 渗滤液 ,处理规模 为 3200m3/d(不包括老港一 四期渗滤液) 。 图 1老港固废基地用地示意图 南汇 污水处理 厂 设计 规模为 20 万 m3/d, 目前实际日处理量 约 为 12 万 m3/d。由于 老港固废基地 的 渗滤液 水质特殊,不同于普通生活污水,其高 高 特性对污水处理厂的处理效果影响极大。当南汇污水处理厂的出水水质不能达标时,会关闭 老港固废基地 渗滤液 进水阀门,当出水水质达标时,再开启进水阀门。 受其处理能力的限制,南汇污水处理厂无法接纳规划 老港固废基地 全部的 渗滤液 和生活污水(共计约 5000m3/d),每 日极限 接收 量为 2000 接收量极不稳定。 渗 滤液的接收量不稳定对 老港固废基地 的正常运作造成极大影响。 目前 一 四期 渗滤液 分别综合填埋场(一期) 南汇污水处理厂 渗滤液处理厂 老港四期 老港一 三期 焚烧厂 集运码头 工业固废 3 经各自调蓄系统 调蓄后 ,再经 水泵 提升 排放 至 南汇污水处理厂。 渗滤液 的出路问题已严重阻碍老港固废基地的发展,解决此问题迫在眉睫。 项目建设必要性 1) 渗滤液 排放管为老港固废基地 渗滤液 的应急出路 根据老港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基地规划,本工程为老港固废基地 渗滤液 处置的应急措施。 在 南汇污水厂设备出现故障,无法正常接收老港固废基地的 渗滤液 时 ,本工程作为 渗滤液 应急排放 管 道,可将 渗滤液 送至白龙港污水处理厂, 从而 解决 渗滤液 出路。 2) 渗滤液 处理后 的出水水质较难达到直排河道的要求 老港固废基地内的 渗滤液 经处理设施处理后的出水 不能完全 满足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 水质要求,因此须纳入污水处理厂做进一步处理。根据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 自 2011 年 7 月 1 日起, 渗滤液 经处理后,出水水质 降至 100, 降至 30,总氮须降至 40, 须降至 25, 降至 30。 目前,老港固废基地内的 渗滤液 出水 重金属浓度 按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 ( 标准控制 ,其它指标为 000, 其余污染物 指标 满足 相关 纳管要求后接入南汇污水处理厂 。因 短期内无法改变老港固废基地内已有的 渗滤液 处理工艺, 难以 保证出水水质达到国家相关规定。 3) 南汇污水厂处理能力有限,暂时无法接纳全部 渗滤液 老港基地现状 渗滤液 产生量为 3700m3/d, 渗滤液 水质特殊,不同于普通生活污水,其高 特性对污水处理厂的处理效果影响极大。以南汇污水厂现有处理能力,仅能 接纳 约 2000m3/d 的 渗滤液 预处理尾水。其余 渗滤液 预处理尾水现状通过船运方式 ,送至白龙港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但船运费用较高 , 且运输量受限 。 因此,本工程可作为解决 渗滤液 出路问题的 应急 措施 ,在南汇污水厂处理能力尚未达到设计规模,无法完全接纳老港固废基地 远期规划 5000m3/d 的 渗滤液 时,通过本工程应急排放管道将 渗滤液 送至白龙港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 4)船运方式易对环境造成污染 目前老港基地内每日无法送入南汇污水处理厂处理的渗滤液通过船运方式送至 4 白龙港污水处理厂。 装卸及 运输途中, 如 发生部分渗滤液流入河中或 发生翻船事故,将对 河道水环境 造成重大污染。 本工程的建成将会避免上述情况发生。 随着 渗 滤液 量的日益增加, 渗滤液 的出路问题已严重影响了 老港固废基地 的日后发展,并将会产生新的环境问题,因此解决 渗滤液 出路迫在眉睫 ,本工程的建设是必要的 。 编制依据 1、 设计任务委托书及工程勘察设计任务单 2、 老 港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基地 渗滤液 排放管道工程项建书 ( 3、 老港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基地垃圾渗滤液 排放管道工程项目建议书评估报告(上海投资咨询公司 4、上海市发展改革委关于老港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基地垃圾渗滤液排放管道工程项目建议的批复(上海市发改委 5、 老港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基地渗滤液 排放管道运行维护方案(调整稿)及专家评审意见 ( 6、 上海市固体废弃物处置发展规划 (修订稿) ( 2007) 7、 老港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基地规划( 8、 上海老港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 四期主体工程初步设计( 9、 老港固体废 弃 物综合处置与资源化基地专项规划 ( 20062020) ( 10、 南汇区污水处理系统专业规划(报批稿) 11、 远东大道污水系统工程施工图( 12、 机场高速污水总管远东大道 段工程施工图 13、 上海市南汇区拱极东路( 港大道)道路工程可行性研究( 14、 关于南横二路(百熙南路浦东国际机场)新建工程项目建议书的批复沪浦发改城 2011 108 号 15、两港公路(拱极路 路新建工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 ( 项目研究过程 2009 年 9 月 初, 受 上海 老港固废综合开发 有限公司 委托, 我院着手 进行 老港固废基地 垃圾 渗滤液应急排放管道 工程 可行性研究。 5 接受任务后,我院成立了 由 工艺牵头、 各专业 人员 组成的项目设计小组,收集相关区域规划的最新 动态和资料,对拟建场地进行详细踏勘, 并 开展调研和资料收集工作,了解相关工程的设计与规划资料 。 上 海市绿化市容局规划发展处、 上海老港固废综合开发有限公司 等单位的领导对本工程相当重视, 在 2009 年 10 月至 2010 年 12 月期间, 上海 老港固废综合开发有限公司多次组织相关领导 及专家 就 本 工程可行性研究中的管道选线、 渗滤液 调蓄池设置、 渗滤液 提升泵房设置位置 、 设计管道 规模 及管道运行维护 、应急预案 等方面进行沟通和讨论 。 考虑到 渗滤液 应急 排放管全长约 期 需 连续使用, 原设计方案中推荐方案为 渗滤液 经老港场内 节及 提升泵房提升后沿拱极东路由东向西敷设,在拱极东路南侧、盐大路西侧设置 渗滤液 中途提升泵 站 一座, 渗滤液经中途提升泵站提升后,沿拱极东路向西至远东大道后折向北,接入远东大道、闻居路路口的白龙港污水排放系统远东大道污水支线干管预留井,全程采用重力流与压力流相结合的输送方式。 根据 地区 建设 用地规划 , 拟建拱极东路中途提升泵站现有场地为 南汇 农业园区所有,征用 难度 大 , 因此 该处无法设置中途提升泵站,考虑在填埋 场内新建泵站一次提升, 接入远东大道污水支线干管预留井。 由于目前 拱极东路新建工程 实施 计划尚不明确 , 在编制工可报告前,再次 至现场踏勘后发现拱极东路(盐大路 线于 2010 年 8 月 已 新建住宅小区, 原规划地下管线综合报告确定的渗滤液管位上有新建建筑物, 使 渗滤液专用排放管原管位无法敷设,急需调整管道选线。 据调查了解到 两港大道新建工程 计划 于 2011 年年 底开工,预计 2012 年竣工通车。 考 虑到老港 渗滤液 近期排放出路急需解决,本工程的实施十分迫切, 经各方多次讨论 研究 后,结合 老港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基地渗滤液选线专项规划的批复, 提出 了 渗滤液管道选线为拱极东路 两港大道南横二路远东大道 ( 路 )、 闻居路路口污水预留井 的 新走向 方案 。 渗滤液应急排放管道 选线 的 调整,为设置中途提升泵站提供了可能性。经现场踏勘后, 在 交道路红线范围内, 路的 东 侧 、 南横二路的南侧 有一块空地,该处 位于输送管路的中部,位置较适中, 泵站选址较合适。 根据 交道路远期规划,泵站所处区域属高架范围, 无规划 地面道路 和匝道等 。 设置中途提升泵站可大大降低 老港固废基地 内提升泵站的水泵扬程, 提高 管道运行的安全性, 降低 爆管的危险性。 我院 基于上述基础条件 的变化,进行工可方案调整, 并 于 2011 年 5 月完成本工程 可行性研 6 究报告 。 图 1拱极东路新建小区 (图一) 图 1拱极东路新建小区(图二) 在 本工程 可行性研究 报告编制 过程中, 上海市绿化市容局规划发展处、老港 固废综合开发有限 公司 及 下属的 老港项目部 、上海市 城市 规划设计研究院 等 单位 领导十分 重视, 共同参与方案讨论 ,在此 深表谢意 ! 研究范围及内容 究范围 研究范围为 老港固废基地 渗滤液 提升泵房 及 应急 排放管道。 本工程 渗滤液应急排放管道 工程 起点为 设在老港 固废基地 内 的 拟建提升泵站 , 推荐 沿 拱极东路 两港大道南横二路 远东大 道( 路)敷设 渗滤液应急排放管道 , 最终 接入 远东大道 ( 路) 、闻居路路 口已建 的 白龙港污水 排放系统远东大道 污水支线 干 管预留井 , 全长约 在 交道路红线范围内, 路的 东 侧 、 南横二路的南侧 设置中途提升泵站一座。 渗滤液 提升泵房 主要 提升 老港固废基地 一 四期、 综合填埋场、焚烧厂、工业固废填埋场 、内河码头等经预处理过的 渗滤液 尾水 及 码头和船舶的污水 。 究内容 1) 工程 设计 规模 的 研究 2) 渗滤液 调蓄及 提升 方案 的 研究 3) 渗滤液 应急 排放管 工程设计方案 的研究 4) 应急排放管运行维护方案的研究 5) 工程投资估算 、财务评价及工程效益分析 7 对项建书评审意见的响应 1)关于专家提 出“下阶段进一步核算该工程建设的环境、社会和经济效益”的建议作出答复: 在本工可文本 第 10 章“ 社会影响评价 ” 及 第 13 章“ 财务评价及 工程效益分析 ” 两 个章节 中 对 工程建设的环境、社会和经济效益 进行 分析 。 2)关于专家提出“下阶段与中途设泵站的方案进行比选”的建议作出答复: 因拱极东路沿线自 2009 年 2010 年间新建许多房屋, 渗滤液应急排放管道 已不能完全按原规划管位实施 。 经多次讨论后,提出渗滤液管道选线为拱极东路两港大道南横二路远东大道 ( 路)、闻居路路口污水预留井的新走向方案。 渗滤液应急排放管道 选线调整 ,为设置中途提升泵站提供了可能性。经现场踏勘后, 在 路的 东 侧 、 南横二路的南侧 有一块空地,该处 位于输送管路的中部,位置较适中 。 根据 交道路远期规划,泵站所处区域属高架范围,无规划 地面道路 及匝道等 , 可 考虑 设置中途提升泵站。经方案比选后,本工可文本推荐设置中途提升泵站方案 。方案比选 内容详见 第 “ 渗滤液提升泵房 的设置 ” 。 3)关于专家提出“下阶段重点结合安全、防渗要求,细化管道选材、施工方案”的建议作出答复:在本工可文本中已对管材进行比选, 压力流管道采用钢丝网骨架塑料 (聚 乙烯)复合管 ,重力流管道采用 壁波纹管 。 施工方案 经比选后,除穿越河道、规划铁路及 场高速立交 时 ,采用 非开挖 定向穿越施工 外 ,其它均采用开槽埋管施工方法 。 方案比选内容详见 第 “ 管材选用比较 ” 。 4)关于专家提出“进一步对管道管径进行比选,研究日工作时间、管道管径、泵站扬程”的建议作出答复:本工可文本中已对 管径、 工作时间、 水泵扬程等内容进行 比选, 压力流段管径采用 力流段管径采用 方案比选内容详见 第 “ 渗滤液应急排放管道 设计管径 比选 ” 。 5)关于专家提出“在白龙港污水 南线收集系统远东大道污水支线干管预留井前设置监测井”的建议作出答复:因本工程排放管道为渗滤液专用管,管道进水前已对其水质情况进行监测, 检测数据上传至白龙港污水处理厂控制系统,管道沿线无其它污水接入 , 仅 在白龙港污水南线收集系统远东大道污水支线干管 闻居路 预留井前 设置 水质监测取样井 。 6)项目名称的调整:根据上海投资咨询公司项目建议书评估报告建议,项目名称调整为 “ 老港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基地垃圾渗滤液应急排放管道工程 ” 。 8 本工可调整方案的说明 1) 渗滤液应急排放管道 选线的调整 项建书 : 沿拱极东路 远东大道( , 折向北, 接入闻居路路口的白龙港污水排放系统远东大道污水支线干管预留井,管道全长约 17.5 工可 : 沿拱极东路 两港大道 南横二路 远东大道( , 向北 接入闻居路路口的白龙港污水排放系统远东大道污水支线干管预留井, 全长约 15.7 调整原因 : 拱极东路新建工程 实施计划尚不明确,在编制 本 工可报告 过程中 ,再次至现场踏勘后发现拱极东路(盐大路 段 沿线于 2010 年 8 月 已 新建住宅小区, 原规划地下管线综合报告确定的渗滤液管位上有新建建筑物, 使 渗滤液专用排放管原管位无法敷设 。另 据调查了解 , 两港大道新 建工程计划于 2011 年年 底 开工,预计 2012 年竣工通车。考 虑到老港渗滤液 急需解决 出路 , 本工程的实施十分迫切,经多次讨论 研究 ,提出 新管线走向方案, 即 沿 拱极东路 两港大道 南横二路 远东大道( 路) , 至 闻居路路口污水预留井。 新 管道走向 方案 管道的总长减 少 穿越河道的数量从 22 条增至 34 条, 同比价格与方案的情况下, 工程造价由原来的 5349 万元减至 4430 万元( 按 2009 年 7 月的材料价格标准), 新方案既可实施又较经济 。 由于 近期 材料费 不断 上涨 , 因此 工可 管道工程造价 需调整 ,由原来的 4430 万元增至 元( 按 2011 年 3 月的材料价格标准 计 , 同比方案 )。 2) 工可阶段管道工程新增或调整的工程量 根据 项建书专家评审 意见 ,须深化管道运行维护方案,增设检修井等设施,因此 上海老港固废综合开发有限公司组织相关专家于 2010 年 8 月 19 日在其公司召开老港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基地渗滤液应急排放管道工程运行维护方案专家咨询会。会上,专家建议 “ 闸阀井、透气井、冲洗井和排空渗滤液落底井在总体布置上要结合建设条件和养护、维修需要 ” 、 “ 建立有效的管道测压检测系统,随时了解管道运行状态,及时确定爆管位置 ” 、 “ 细化管道冲 洗模式 ” 等措施(具体内容详见附件 4) , 我院基于上述基础条件 的变化, 在 本工可阶段增设如下内容。 ( 1) 在 老港固废基地 内泵站增设冲洗水系统,就近取河道水作为冲洗水,新增道 水取水 管,长度约 83m; ( 2)透气井的数量由 15 座减至 1 座, 但 增设 10 座多功能井 (含 闸阀井、透气井、冲洗井和排空井 等多种功能 ) ; 9 ( 3)增加 若干 养护便道。 项建书 批复 与工可 推荐方案 管道工程量及 建安工程费 对照表 名称 项建书 工可(推荐方案) 备注 管径(管长(m) 平均埋深 (m) 管径(管长(m) 平均埋深 (m) 压力流3520 965 可管道长度减少,费用 减少 1295 万 元 重力流597 565 可管道长度增加,费用 增加 1625 万 元 压力流245 050 可管道长度、埋深均增加 , 费用共 增加 元 重力流10 42 道 水取水 管 3 可 新增, 费用 增加 39 万元 透气井 15 座 1 座 增加 10 万 元 多功能井 10 座 道路翻挖修复及施工、养护便道 有道路翻挖修护及施工便道,但无养护便道 有道路翻挖修护及施工便道,有养护便道 (借地) 增加 元 合计 工可管道工程 建安费 增加 注:项建书建安工程费 按 2009 年 7 月的材料价格标准计,工可(推荐方案)按 2011 年按2011 年 3 月的材料价格标准计。 3)渗滤液提升泵房设置方案的调整 项建书 : 在 老港固废基地四期的已建 节及提升泵房的西 北 侧 设置一座提升泵站,渗滤液 经 水泵 一次提升 后 以压力流与重力流相结合的水力形态, 接入位于远东大道、闻居路路口的已建白龙港污水排放系统远东大道污水支线干管预留井。 工可 : 本 方案 拟在老港固废基地 四期的已建 节及提升泵房的西 北 侧 设置一座提升泵站 ,并在 交下设置中途提升泵站 。 渗滤液经 二次提升 后以压力流与重力流相结合的水力形态, 接入位于远东大道、闻居路路口的已建白龙港污水排放系统远东大道污水支线干管预留井。 调整原因 : 中途提升泵站的设置可减少沿线压力流管道长度,降低水泵扬程 ;减少透气井的设置数量 ;减小管道承受的压力,大大降低运行风险 。 设置中途提升 10 泵站 提 高 了管道运行的安全性, 降低 了爆管的危险性。在关于报送 的函中,明确要求“下阶段应与中途设泵站的方案进行比选”。 原项建书考虑在场内设置一座提升泵站,渗滤液经一次提升后以压力流与重力流相结合的水力形态, 接入位于远东大道、闻居路路口的已建白龙港污水排放系统远东大道污水支线干管预留井 。原选线方案考虑在 拱极路 、盐大路路口设置中途提升泵站,据了解,该泵站选址用地已被南汇农业园区所 征用 ,征用难度较大 ,中途提升泵站无法落地 , 因此 考 虑场内一次提升方案 。 渗滤液应急排放管道 选线 的 调整,为设置中途提升泵站提供了可能性。经现场踏勘后, 在 交道路红线范围内, 路的 东 侧 、 南横二路的 南侧 有一块空地,该处 位于输送管路的中部,位置较适中, 泵站选址较合适。 根据 交道路远期规划,泵站所处区域属高架范围, 无规划地面道路和匝道等 。 从确保管道长期安全可靠运行方面考虑,本工程 考虑采用设中途提升泵站, 渗滤液经 二次提升后以压力流与重力流相结合的水力形态, 接入位于远东大道、闻居路路口的已建白龙港污水排放系统远东大道污水支线干管预留井。 4)工程投资的调 整 详见老港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基地垃圾 渗滤液应急排放管道 工程估算对照表。 11 老港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基地垃圾 渗滤液应急排放管道 工程估算对照表 序号 工程或费用名称 项建书批复 工可推荐方案 工可与项建书费用增加原因分析 合计 合计 单位 数量 价值 第一部分:建安工程费 一 管道工程 1 管道 15807 3324 元 2 路面翻挖 2 1987 80 元 2 3 路面修复 2 3800 250 元 2 4 施工便道 2 45524 90 元 2 5 养护便道 2 3192 250 元 2 二 污水泵站工程(厂内泵站) 3 s 127694 万元 s 材料上涨约 40%,增加在线仪表 三 中途提升泵站工程 新增 1 土建工程 2 平面布置 3 管配件 4 工艺设备 5 电气设备 6 监控设备 7 工器具购置费 12 老港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基地垃圾 渗滤液应急排放管道 工程估算对照表 序号 工程或费用名称 项建书批复 工可推荐方案 工可与项建书费用增加原因分析 合计 合计 单位 数量 价值 第一部分:建安工程费合计 第二部分:其他工程费用 1 临时接水接电费 2 工程建设监理费 3 设计前期工作咨询费 4 设计费 5 施工图预算编制费 6 竣工图编制费 7 勘察费 8 环评费 9 联合试运转费 10 生产职工培训费 人 元 /人 11 办公及生活家具购置费 人 元 /人 12 供电外线费(估) 元 / 13 多回路供电容量费 00 元 / 14 建设单位管理费 第二部分费用小计 13 老港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基地垃圾 渗滤液应急排放管道 工程估算对照表 序号 工程或费用名称 项建书批复 工可推荐方案 工可与项建书费用增加原因分析 合计 合计 单位 数量 价值 第一、二部分费用小计 三 预备费 8% 四 前期工程费 1 借地费 亩 83 万元 /亩 2 征地拆迁费 (场 外 ) 亩 万元 /亩 3 征地拆迁费 (场 内) 亩 万元 /亩 4 绿化补偿 4969 万元 / 建设单位管理费 1% 预备费 4% 五 建设期贷款利息 贷款利率由 整为 六 铺底流动资金 增加铺底流动资金 六 工程总投资 14 5)工可推荐方案优点 ( 1) 渗滤液排放管选线的调整, 使管道的总长由 少 至 水流损失减少, 管道沿线两港大道、南横二路为规划道路, 其中两港大道 处 于初步设计阶段 、南横二路处于工可阶段 , 本 工程 管道 随 新建 道路工程 一并实施 ,并远 离居民区,减少扰民现象。 ( 2)设置中途提升泵站 二次提升 , 管道压力 明显减小 , 提高 了管道运行的安全性, 降低 了爆管的 几率 。 ( 3) 增加了含 闸阀井、透气井、冲洗井和排空井 等功能的多功能井,便于管道日常 维护及检修。 ( 4) 增加冲洗 水 取水 管,用 以每日 定期 冲洗管道,减少管道的淤积 的可能性 ,保持过水断面,保证渗滤液的正常输送。 主要结论 水工程 1、 老港固废基地 渗滤液 量按 5000m3/d 考虑。 2、 老港固废基地 的 渗滤液 近期出路为南汇 污水处理厂 和白龙港污水处理厂,其中南汇 污水处理厂 接收 2000m3/d 渗滤液 ,白龙港污水处理厂接收 3000m3/d 渗滤液 ;按规划, 远期出路为南汇 污水处理厂 。 在填埋场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尾水达标时( 出水水质满足 求), 可 自行排放 ,将不再依赖市政污水处理厂处理。 3、 渗滤液 应急 排放管走向为 沿 拱极东路 两港大道 中途提升泵站 南横二路 远东大道( 路)敷设 ,接入闻居路路口的 白龙港污水排放系统远东大道 污水支线 干管预留井 。 在 老港固废基地四期内及 交下设置提升泵站,渗滤液经二次提升 后以压力流与重力流相结合的水力形式输送 至 远东大道污水支线干管预留井 。 管道设计管径为 道全长约 4、 压力流管道沿线每隔 1000m 左右 ,或在 转弯处和 倒虹管上游设置 排气阀 井 。 5、 渗滤液 应急排放管 路上 每隔 1000m 左右设置一座清洗井 及阀门井 , 排气阀井、清洗井及阀门井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合建。 6、 在 敏感区域 的透气阀内安装小型除臭装置。 7、 管道接口采用“ 热熔对接焊与电热熔套筒管件组合连接 ”的 连接方式 ,防止 15 接口脱落 , 提高了管道的连接强度及保险系数 。 8、压力 流 管道转弯处尽可能 增 大 管道转弯半径,缓解水力冲击;同时, 在管道转弯处设置支墩。 9、 穿越 交叉路口 的压力流管道上方加设 钢筋 混凝土盖板,防止车辆通过时荷载过大导致管道损坏,或因后期其它管道 施工 ,对其 误挖 引起 的爆管。 10、 穿越河 道 及 规划 浦东 铁路时,均采 用非开挖 定向穿越 方式施工。 11、 运行方案有两种,方案一:前 5 年每年 10 个月日输送渗滤液量 3000m3/d,另 2 个月日输送渗滤液量 5000m3/d,后 5 年每年 2 个月日输送渗滤液量 5000m3/d;方案二: 10 年 中, 每年 10 个月日输送渗滤液量 3000m3/d,另 2 个月日输送渗滤液量 5000m3/d。 资估算 总投资: 元 。 其中 : 建安工程费: 元 ; 其他工程费用: 元 ; 预备费: 元 ; 前期工程费: 元 ; 铺底流动资金: 元 建设期贷款利息: 元。 16 2 地域概况 区域概况 老港固废基地 位于浦东新区原南汇区老港镇东首,上海市中心东南约 70东海之滨。北接长江口,距浦东国际机场 10连杭州湾,距临港新城 10东海大桥 16 老港固废基地 系利用长江泥沙受淤延伸的滩涂经围堤筑坝建设而成。基地东侧为东海滩涂,目前 0#大堤已围垦至四期工程外堤东面约 。基地南侧紧临围垦成陆的滩涂,规划 为 基本农田 。基地西侧约 1规划两港大道,该范围内 目前尚有居民 500 多户。基地北侧相邻 的 南汇污水处理厂,占地面积 划处理原南汇地区 7 个镇的生活 污 水和部分工业废水。 南汇污水处理厂 规划 规模 20 万 m3/d,目前 实际 日处理量为 12 万 m3/d。向北延伸地区现有若干奶牛养殖场及工业企业。 老港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基地作为本市最大的垃圾处置设施,投入运行至 2008年底,已填埋约 3500 万吨生活垃圾。经过 20 多年发展,基地场区内已经具备完善的道路交通、给水、排水、供电、通信等市政基础设施。基地现状分为一二三四期工程。 基地 内 西 侧 用地为一二三期填埋场,一二三期 填埋场由隶属于上海市城投总公司的上海老港废弃物处置有限公司负责运营管理,同时负责将垃圾从码头驳运至填埋作业区、水生植物等特种垃圾和应急垃圾的处置以及约 1300t/d 的城市污水厂污泥处置等。一二三期工程采用坑填法作业,填埋高度 4 5m,部分单元采用堆高造坡作业方式,填埋高度达到 8 9m, 2008 年平均填埋垃圾 853t/d。 自 2009 年 4 月起,停止垃圾填埋作业,启动封场修复工程 。 基地中部用地为四期在用填埋场,由上海老港生活垃圾处置有限公司负责运营管理。四期填埋场用地 前仅使用四期填埋场地北部约 1域,南部尚有约 2投入使用。四期按照国家卫生填埋标准建设和运营,设计库容 2360万 2009 年平均填埋垃圾 9000t/d。 基地东部用地为市土地储备中心储备地 ,现将用来建设综合填埋场 。 综合填埋场 用地面积约 中,考虑弹性规划、滚动实施的操作性,近期建设综合填 17 埋场一期,用地面积约 图 2老港固废基地 土地使用规划图 老港固废基地 现状 老港固废基地 目前共有四期。前三期已使用完毕, 将 采用种植绿化方式将其封存,但每天仍有 1000 渗滤液 排出。随着时间 的 推移,此 渗滤液 量将逐渐减少,直至停止渗出。 目前 老港固废基地 正在使用的是四期工程。四期的日垃圾填埋量 9000 余吨 ,产出 渗滤液 近 2700m3/d。老港四期的 渗滤液 处理 设施(一 、二 期)设计 规模 为 2300m3/d。 一至四 期的 渗滤液 经污水预处理设施处理后,其中 2000m3/d 的 渗滤液 送入南汇污水处理厂 进行处理,其余的 渗滤液 通过船运方式,送至白龙港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 图 2老港四期 渗滤液 排放管 老港 一 三期现状 设有 调蓄池 ,池 内设 水 泵,渗滤液经 水 泵提升后可输送至南汇至南汇污水处理厂 18 污水处理厂, 水 泵每日运行 时间约 4 小时, 输送约 8001000渗滤液至南汇污水处理厂。南汇污水处理厂距离一 三期调蓄池约为 1经核算,一 三期调蓄池内的 水 泵 将渗滤液 输送至 本工程可行性研究 拟建的 场内 渗滤液提升泵房。 图 2老港 一 三 期渗滤液 调蓄池 老港四期 渗滤液 处理设施 工程分为两期,其中一期 处理设施 采用 处理工艺, 设计 规模 为 1500m3/d, 二期 处理设施采用 F(超滤)的处理工艺,设计规模 为 800m3/d, 每日平均 实际处理能力约 2000远期将减至 1800m3/d, 目前 处理设施 已 全部 投入运行 。 考虑到 老港固废综合利用基地的垃圾填埋负荷日益加重,规划在基地东部围垦的储备用地内建设未来综合填埋场, 规划总 用地面积约 近期建设综合填埋场一期,用地面积约 合填埋场一期东邻规划的焚烧厂、南靠码头、西邻四期工程、北侧 为 综合填埋场远期用地。 因渗滤液处理难度较大,不可预见的因素较多,结合老港渗滤液的实际处理能力,拟在老港综合填埋场北侧、四期东侧新建一个集中的渗滤液处理厂,处理新增的渗滤液水量。 渗滤液处理厂的处置对象包括焚烧厂、综合填埋场等设施产生的渗滤液,采用 升流式厌氧污泥床 +好氧生物处理 +膜处理 的工艺,设计规模为 3200m3/d(不包括老港一 四期渗滤液) 。 根据 城投总公司下属的 上海老港固废综合开发有限公司 提供的现有资料, 老港固废基地 渗滤液 原液浓度指标如下:(见表 2 表 2渗滤液 原液浓度指标 单位: ( 除外 ) 项目 体悬浮物 指标 65,000 12,000 2,100 2,000 目前老港 渗滤液 经过污水处理设施预处理后的出水水质 重金属浓度 按生活垃 19 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 准控制 ,其它指标 000, 其余污染物 达到 纳管相关要求 。 拱极东路( 0#大堤 两港大道 ) 现状 规划拱极东路 ( 0#大堤 两港大道) 为拱极东路的延伸 段 ,现状 仅实施南侧的半幅路面 。规划拱极东路 沿线分布鱼塘、 老港固废基地 西侧防护林带(约 270m 宽)、农田 及工厂 。 规划 拱极东路沿线 共 有 两根污水总管,一 根 为 路南侧的 自灶东泵站接出 的 1200 污水总管, 另 一 根 为 路北侧的 自机场高速 4 提升泵站接出的 路污水总管均 接入位于规划拱极东路北侧的南汇污水处理厂。 两港大道 ( 拱极东路 南横二路 ) 现状 两港大道(拱极东路 南横二路)为两港大道的北段,沿线 经祝桥 镇 和老港 镇 ,规划北连浦东国际机场,南接临港新城。两港大道规划红线宽度为 60m, 道 路沿线主要以农田为主,农村宅基地相对较少,宅基地沿着主要河道和道路两侧分布。房屋多为 12 层农村住宅、局部有 3 层住宅。 两港大 道(拱极东路 南横二路) 目前已完成 工程可行性研究 ,并计划于 2011 年年 底 开工建设。 根据 2010 年 5 月 两港公路(拱极路 机场南进场路)工程沿线综合探测成果报告及补测内容,同 时 参考两港公路(大治河北堍 拱极路)工程施工单位提供的实测资料 , 与两港大道 相交 的 拱极路南侧有 2 根 管污水管道及 1 根筋砼污水管,施工期间须采取相应保护措施。沿线其它管线除拱极路路中偏北有 1 根 700 的雨水管,规划盐朝公路路中偏北有一根 300 的上水管,机场围场河以南、 申嘉湖高速( 西侧有 2 根 300 的上水管外,主要为电力电缆、电话(信息)电缆、军用电缆等各种地上、地下管线。 南横二路(两港大道 远东大道) 现状 南横二路现状无道路 ,基本为农田、鱼塘。南横 二路 现状 无地上地下管线 。 南横二路 规划作为浦东国际机场物流专用道,规划道路沿线为噪音控制 区, 规划 两侧 无 建筑用地 ,现有民宅 已基本 拆 除 。 南横二路(两港大道 远东大道)道路新建工程 项目建议书已 批复 , 计划于 2011 年 10 月完成工程可行性研究。 20 图 2南横二路 沿线现状一 图 2南横二路 沿线现状二 远东大道 (南横二路 闻居路) 现状 远东大道作为一条南北向连接浦东新区和南汇区(现属浦东新区)的道路,不仅承载着交通运输的职责,而且还敷设 有 机场高速排污总管及白龙港污水排放系统远东大道污水支线 干 管。 已建白龙港污水 排放系统远东大道污水 支 线 干 管起自原浦东新区与南汇界河以北闻居路,沿远东大道向北,穿过迎宾大道及川杨河,最终至龙东大道,污水总管管径为 13501800,沿途设置 3 座污水中途提升泵站。 图 2已建机场高速排污总管的透气井 图 2已建白龙港污水支线总管闻 居 路 预留井 远东大道 东侧绿化带内除有一根 13501800 的污水管道外,另有 2 根 600的上水管 。 自然条件 然环境 老港固废基地 位于长江三角洲入海口东南前缘,其地貌属于上海地区四大地貌单元中的潮坪地带,无任何人工构筑物,现周边生 长有茂密的芦苇和秧草。 候 南汇区位于中纬度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 四季分明,春季湿暖多雨;秋季 21 先湿后干;夏季东南风为主,炎热湿润;秋季西北风为主,寒冷干燥。多年平均气温 。 南汇区雨量充沛, 年降雨量为 1056大年降雨量 中 69 的降雨在 4 9 月发生。正常年份,在 6 月中旬至 7 月上旬的梅雨季节,平均降雨量为200别年份可达 500 多 南汇区 的春夏两季和初秋多偏东风和东南风,晚秋和冬季多偏北风和西北风。 工程沿线 河道概况 本研究范围内地势平坦,河道交错,沿线现状 及规划河道共有 23 条 ,管涵 11条 。 拱极东路( 综合填埋场 两港大道 )沿线穿越的规划河道自 东 向 西 有 九四塘 、九七塘 、 清运河 、 随塘河 ,共 4 条。 两港大道(拱极东路 南横二路)沿线穿越的规划河道自南向北有水晶官塘、联合支河、三灶路港、义泓村 3 号河、大路港、长沟、机口河、四团泓港、大沙路港、路庄村河、马家路港、孙金海,共 12 条 , 另外, 沿线穿越的管涵 有 11 条 。 南横二路(两港大道 远东大道)沿线穿越的规划河道自东向西有白龙港、中心河、泐马河、联系河,共 4 条。 远东大道( 南横二路 浦东新区 界河 )沿线穿越的现状及规划河道 自 南向北 有张家路港、 六灶港 、 南界河 ,共 3 条。 工程地质与水文 概况 地土层分布和工程性质 根据对收集的岩土工程勘察资料分析,结合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附录和附图成果,该拟建场地为场地地貌类型为河口、砂嘴、砂岛相,拟建场地在 要由饱和的粘性土、粉性土组成,属第四纪松散沉积物,按其土性不同和物理力学性质上的差异可分 5个主要层次及分属不同层次的亚层。 拟建 场地土层的土层特性和物理力学参数分别见表 2 文地质条件分析 根据地形图及现 场踏勘,拟建道路全线跨越多处河流、浜塘。河道主要为灌溉 22 和排水用途,河流的水位呈季节性变化。 跟据上海地区区域资料,拟建场地地下水主要有浅部粉性土层中的潜水、深部粉性土、砂土层中的承压水。浅层潜水主要补给来源均为大气降水和地表径流,随着季节、气候、降水量、潮汐等影响而变化。 浅部土层中的潜水位动态变化主要受控于大气降水、地面蒸发及地表水的补给与调节的影响,埋深一般离地表面 平均地下水位离地表面 计高水位 水位 于沿线河浜分布较多,沿线潜水受河流的影响较大 。由于承压水埋深较大,据上海地区工程经验其水位埋深在 3 11m,拟建基坑最大开挖深度 压水经估算对拟建工程基坑没有影响。 根据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可初步判定拟建场地地表水、地下水及地基土对混凝土具微腐蚀性,当混凝土处于干湿交替时,地下水和地基土对混凝土中的钢筋有弱腐蚀性,当混凝土长期浸水时,地下水和地基土对混凝土中的钢筋有有微腐蚀性;地下水和地基土对钢结构有弱腐蚀性。 区地震效应及地基土液化分析 根据上海市地震资料,上海市地域范围内, 500多年来 ,除了明天启四年 (1624年 )震中为南市区的 4 43 级地震,给上海造成一定震害的主要都是邻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