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虎村旅游景区策划书_第1页
画虎村旅游景区策划书_第2页
画虎村旅游景区策划书_第3页
画虎村旅游景区策划书_第4页
画虎村旅游景区策划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画虎村旅游景区策划书 前言: 中华大地被认为是现代虎种的故乡。早在 200 万年前,被称之为“中华祖虎”的现代虎祖先,就生活在我们今天的这块土地上。就我们中华民族而言,把自然界的动物作为神灵加以崇敬、祭拜的,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老虎了。说文解字称:“虎,山兽之君也。”风俗通义祀典曰:“虎者,阳物,百兽之长也,能执搏挫锐,噬食鬼魅。”虎在中国文化中不仅成为刚勇威猛、驱凶避邪、镇鬼禳灾、吉祥如意的象征,有关虎的图腾崇拜和文化传说更成为中华民族沟通人神、联系自然、祈福辟邪、生生不息的最具特色、最为长久、最有影响 力的一种文化现象。 国人深爱着老虎的勇猛和力量,尊称其为百兽之王, “龙生云、虎生凤 ”,喜爱其八面威风,借以形容勇猛善战的将领为虎将,三国时期的关、张、赵、马、黄就被誉为五虎上将。乃至将门虎子、虎女,连调兵的信物也称虎符。喜爱其虎虎生气,中国人名里带 “ 虎 ”字 者多矣,小孩子戴虎帽、穿虎头鞋、睡虎形枕,也是希望他长成健壮的小老虎。 可见,虎文化已经深入到人们日常生活中,影响之深远。 第一章 项目背景 2 第一节 画虎村 背景 1、 画虎起源: 河南商丘有个在全国很有名的“画虎第一村”,据有关记载:与哪位古代专画虎的丹 青名家有关系,可能是他们的后裔,或者是门生流传下来的门派形成的村子。上世纪五十年代就有一些泥瓦匠在给别人盖房子时在房顶的屋瓦上勾画一些虎头、花鸟虫鱼等绘画,到八十年代才慢慢形成小规模绘画,到 二十一世纪才 逐渐形成大规模农民画家群体,依靠画虎为主要生计,逐步形成了一个文化产业链,可谓“十亩田吃一年,一张画吃十年”。 可见规模之大,收入之多,影响之深远。中宣部长刘云山盛赞: 画虎画出一片新天地,画虎画出个新农村 。并赋诗一首 : 荷锄也可弄丹青,不描花草画虎雄;泼墨岂只为斗米,虎虎生风长精神 。 2、 影响力 : 河南省东部 商丘市民权县北关镇的王公庄(画虎村),全村 320 户居民中 1300 多人,就有 800 多人能执笔画虎,几乎是家家有画室,户户有画家。村中夫妻画家、父子画家、姐妹画家及三世同堂作画者比比皆是,已辐射带动周边两省三县数千名农民从事绘画创作,形成了以王公庄为龙头的农民画家群。 2014 年统计该村年销售 3 万多幅,销售额超过 6000 多万元。部分绘画作品远销到新加坡、日本、韩国、孟加拉国、意大利、德国、港澳台等国家和地区。因此,王公庄被誉为“中国画虎第一村”。央视财经频道经济半小时记者到王公村专访后,在电视台连续报道其发展 过程和现状,轰动全国,给大家致富以启示和新农村建设增加活力。现在王公庄已是全国文化(美术)产业示范基地、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3 全国生态文化村、全国十大书画村、河南省特色文化(绘画)村 。该村的一些骨干画家如王建民、王培双、肖彦卿、王培震被称为“四大虎王”,王春丽、王建辉、赵庆业、王建峰被称为“四小虎王” 他们 已经开门办学,广招学徒,吸引了安徽、广西、陕西等地书画爱好者前来拜师学艺,形成了以王公庄画家为主体的农民画家群。王公庄绘画产业的蓬勃发展,已经形成了“王公庄文化现象”。也同时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找到结合点和 切入点。 第二节 投资概述 1. 项目名称:画虎村文化旅游景区 2. 投资单位:深圳 浩华 投资有限公司,项目总投资约 100 亿元人民币。 3. 项目地点 :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县王公庄,规划 面积约 2000 亩。 4. 投资 目的和意义: ( 1) 打造画虎第一村, 以标准化、批量化和商品化形成绘画产业的规模化 。 ( 2)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 、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目标, 以 环境建设 为突破口 ,快速改变农村面貌,大幅度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 3) 意义: 通过市 场化运作, 综合开发,分期实施的办法,加快画虎村的基础设 施建设和多功能绘画 新村建设。 让艺术和市场接轨,让绘画与产业联姻。 把王公庄建成“画家乐园”和乡村都市, 呈现出“南有达芬村,北有王公庄”的文化产业格局。 4 第二章 项目 历史 文化背景 第一节 中原文化背景 河南省位于中国中东部、黄河中下游,因大部分地区位于黄河以南,故称河南。远古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河流纵横,森林茂密,野象众多,河南又被形象地描述为人牵象之地,这就是象形字 豫 的根源,也是河南简称 豫 的由来。尚书 禹贡将天下分为 九州 ,豫州位居天下九州之中,现今河南大部分地区属九州中的豫州,故有 中原 、 中州 之称。 省 会郑州市 , 是中国陆路交通枢纽。河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历史上曾有 20 多个王朝在此建都 , 境内著名的古都 洛阳 、 开封 、郑州和 安阳 , 均为 中国八大古都 之列。长期以来 , 河南始终在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占据制重要地位。繁荣的经济、灿烂的文化给河南留下了丰富的文化史迹 , 为发展历史文化旅游、宗教旅游等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 如 龙门石窟 、 白马寺 、 少林寺 、 中岳嵩山 、 宋陵 等 ; 悠久灿烂的河南文化, 又称中原文化 、中州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核心主体。 第二节 商丘市文化背景 1、 地理环境: 商丘市总面积 8636 平方公里,约占 河南省总面积的 商丘地理位置优越,东临沿海,西扼中原,北接齐鲁,南襟江淮,素有 “豫东门户 ”之称,是重要的物资集散中心和中国东西部地区的衔接处 ; ( 1) 商丘市是 中国重要的煤 炭能源基地,是中国重 5 要的能源基地和石油化工基地 ; ( 2) 商丘市农产品资源丰富。盛产小麦、玉米等农产品,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常年粮食产量在 100 亿斤以上,被称为 “ 豫东粮仓 ” 。商丘泡桐资源丰富,全市桐木蓄藏量达 8000 万立方米,被誉为中国泡桐之乡 . 2、 商丘的文化底蕴 ( 1) 厚重历史: 华夏文明 的发祥地,中国 钻木取火 的发源地,中国 商人、商品、商业 的发源地, 六朝古都 , “ 三皇五帝 ” 时期、夏朝 、 商朝 、 周朝列国 、 西汉梁国 、 北宋、南宋、金朝 等朝代建都地,中国旅游发源地,中国景区文化发祥地。 ( 2) 思想源头 : 中国 百家争鸣的 主阵地、中国 儒家 思想发祥地、中国 道家 思想发源地、中国 墨家 思想 发源地、中国 名家 思想发源地。 ( 3) 文化名片: 火文化、 三商文化 、两宋文化、汉梁文化、葛天文化 、姓氏文化 根亲文化、孔祖文化、庄子文化、 木兰文化 、旅游文化、酒文化、授时文化。 第三节 民权县 北关镇 背景概述 1. 乡镇概况: 北关镇 位于县城东北 39 公里北关集旧李馆村,东西北三面毗邻山东曹县,素有 “ 鲁西南大门 ” 之称 。 南邻国道 310,省道民菏公路纵贯全境,交通发达、区位优越、旅游资源丰富、文化沉迹深厚,是周边十几个乡镇经济文化的交流中心。镇域面积 94平方公里,辖 39 个行政村、 135 个自然村,总人口 人,亩,先后被确定为国家农村改革试点镇、河南省科技示范镇,全国造林绿化 “ 百佳 ” 乡、河南造林绿化 “ 十佳 ” 乡,河南省小城 6 镇建设先进集体、商丘市小城镇建设先进单位,被命名为河南省卫生先进镇、市明星镇和中州名镇; 2000 年 4 月被河南省人民政府确定为小城镇建设重点镇, 2007 年 1 月被河南省文化厅授予河南民间艺术乡称号,该镇王公庄村被确定为全国文化(美术)产业示范基地。 2. 地理位置:北关镇 交通十分便利。该镇位于豫、鲁两省(民、兰、曹)三县交界处。解放前隶属河南省考城县,是考城县县城北关。因其北与山东省接壤,有 “北大 门 ”之称。随着社会的逐步发展,该镇愈来愈显示其在南北交通中的重要作用。省道 211 公路的穿境而过,使其成为名副其实的北到山东菏泽,南到河南周口,东至河南商丘,西界开封兰考的交通枢纽。 3. 自然环境: 北关镇具有典型的平原城镇的特色,镇域土地平阔,绿树成荫,林木覆盖面积达 35%以上。以北 是地理优越的黄河故道旅游湿地,村北全境数万亩荷塘及湖泊连为一体 。 4. 经济环境: 作为农业大镇,发展农业生产是一大优势,近几年,北关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加大种植业结构调整力度,逐步形成了以发展经济作物为主,推动农业 化进程的生产格局。在全镇范围内建立了蔬菜、林果、花生、棉 花、水稻、莲藕六大产业生产基地,使农业生产的效益有了大幅度提高 。 7 第三章 主题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分析 第一节 品牌 影响 王公庄的发展在全省已具有较强的影响力,其品牌效益不断增强。示范带动效果不断延伸,经济社会效益也不断提高,形成了以王公庄为中心,辐射到周边两省三县数千农民从事绘画产业,拜师学艺,同时画作带来的收益也不断增加。 第二节 拓展产业链条思路 1、 形成以旅游观光、艺术 鉴赏、度假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并带动周边经济发展和人员就业。 2、 开发农家乐园,建立与旅游相关联的农产品生产体系,如草莓、林果等农产品基地建设。(由专业人士具体策划农业园) 3、 打造旅游公寓 地产 (别墅、酒店、公寓)。 4、 王公庄画虎产业,提倡产业化的科学定位,大胆创新,利用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优势,结合本地文化产业发展链条,推动本地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同时也实现了新农村建设的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的要求,在较短的时间内独辟蹊径、创新创业,走出一条绘画产业带动新农村建设的新路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适应时代要求深化文化体制 改革,推动社会主体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主体。 8 第四章 项目建设方案 第一节 项目总体规划 1、 项目性质定位 围绕虎文化艺术开发为中心,发展和扩展艺术村庄特色的观光农业旅游,创新发展新农村建设模式,打造中国新农村建设典范。充分 利用现代公司管理理念,打通虎 文化作品生产、加工、鉴定、销售产业链条,提供高端艺术创作平台,提升传统艺术创作质量和水平,形成作品创作、艺术鉴定、工艺加工、市场销售一体式的专业化运作模式。 2、 项目主题定位 中国传统艺术 3、 规格等级定位 国家 区 4、 旅客规模定位 中高端旅游消费群体, 文化艺术收藏爱好者居多。 5、 项目 总体规划 用地面积 整合当前王公庄、 王公庄附近 (董庄、冯庄部分)土地, 总 体 规划 用地 2000 亩,虎文化艺术区规划 占地 120 亩, 农业观光 区规划 占地 880 亩, 别墅 区规划占地 500 亩,商业区规划占地 500 亩。 6、项目开发程序 9 ( 1) 前期考查、策划、沟通,达成开发协议; ( 2) 创建虎 文化艺术开发公司; ( 3) 与王公村鉴定项目开发合同; ( 4) 与王公村画家 鉴定艺术创作收购合同 ,并成立虎文化 艺术专家鉴定协会; ( 5) 艺术景区建设项目设计与施工; ( 6) 农业 观光项目建设; ( 7) 整体运营与发展; 第二节 项目 具体规划 和预算 虎艺术文化区投资 10 亿元 ,占地 120 亩 ;观光农业区投资 20 亿元; 占地 880 亩, 别墅 区投资 20 亿元 ,占地 500 亩 ;商业中心投资(含度假村 ) 50 亿元 ,占地 500 亩 。共计投资 100 亿元 ,占地 2000亩。 详细规划 内容 见以下表格: 10 序号 功能区 项目名称 用地面积 投资金 额 1 虎艺术文化 区 艺术创作中心 20 亩 共计120 亩 10 亿元 艺术展览中心 20 亩 作品制作 中心 20 亩 作品保存中心 20 亩 作品鉴定中心 20 亩 艺术交流中心 20 亩 2 观光农业区 采摘园 200 亩 共计880 亩 20 亿元 种植园 300 亩 养殖园 150 亩 果园 150 亩 停车场 80 亩 3 别墅 区 花卉园 区 300 亩 共计650 亩 20 亿元 环村水城 200 亩 景观 绿化 150 亩 4 商业中心 五星级酒店 30 亩 共计350 亩 50 亿元 商业 圈 70 亩 艺术大道和广场 50 亩 虎山 度假村 200 亩 5 总比例 总 计 2000 亩 总 计 100亿元 11 第五章 组织机 构 和团队 建设 第一节 企业发展宗旨 1、面向世界,面向全国,坚持质量第一、诚信服务,创造优异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坚持科学管理, 即 事业管理专业化,程序管理规范化,使企业向着规模化、集约化和国际化方向发展,以实现更高更新的目标。 3、企业 团队精神 : 本真、本色、本相; 和谐共融,求真务实,坚忍不拔,追求卓越 。 第二节 公司组织形式 根据本项目的投资开发建设的规模和特征,深圳浩华投资有限公司采取分权 事业部制,实现公司的集团化和专业化管理。 依照公司章程并按照法定权力和责任,决定公司经营管理的一切重大事项。 1、决定公司的经营方针、战略投资方案和经营计划方案; 2、批准公司的年度财务报告、财务预算和利润分配方案; 3、通过和修改公司的重要规章制度; 4、决定公司高级人员的任免; 5、决定设立公司组织机构和分支机构; 6、决定公司合并、分立和变更组织形式; 12 7、制定和修改公司章程。 第三节 团队 建设 和职能 1、秘书处:负责秘书机要和行政管理工作 ; 2、发展计划部:负责投资方向、投资政策和投资发展计划管理; 3、财务管理部:负责资金管理、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工作; 4、人力资源部:负责人力资源、劳动工资、福利保障工作; 5、工程建设部:负责投资项目的工程建设管理工作; 6、企业管理部:负责目标管理、制度管理和质量管理工作; 7、安全保卫部:负责的安全保卫工作; 8、 广告部 :负责 广告设计和策划工作; 9、市场部:负责制定营销政策和销售 管理 工作。 13 第六章 市场营销方案 第一节 运 营规划 1、 虎文化艺术基地项目开发与运营 分步推进 虎文化艺术基地项目的开发与运营,分三步打造国际知名的艺术创作基地。第一步,王公庄及周边的艺术创作环境和自然环境打造;第二步,加大文化创意开发,提高 产品的质量和产量,有组织的开展国内外艺术交流活动,做好产品的宣传与包装;第三步,进行全面动作管理,进行专业化的市场运作,提高作品的创作价值,并带动艺术周边项目和产品的发展。 2、 虎文化艺术产业带动新农村建设发展 以虎文化艺术氛围打造、产品经营运作为主体,对艺术村庄建设整体规划设计,探索中国新农村建设发展模式,以特色促发展,在全国范围内发现、挖 掘特色乡村项目,以成熟 的运营思路和开发模式,打造各具特色的艺术村落,同时带动周边村庄的发展,达成全中国新农村建设的星火燎原之势。 3、 文化艺术带动的多产业发展 以艺术发展促进农民转型,农民向艺术创作、产业工人、服务人员发展,土地由专业种植人员进行集中耕作,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时机和条件,艺术品加工、种植、畜牧业、食品加工、高新技 14 术等多产业 并发,形成多样化的产业互促发展,形成良性循环发展的态势。 第二节 产品策略 1、 目标市场定位 ( 1) 国际 虎 文化 艺术收藏爱好者市场 ; ( 2) 国内 艺术收藏爱好者市场; ( 3) 休闲娱乐消费市场的 非艺术消费形势人群; ( 4) 房地产消费市场。 2、 市场区域定位 国际市场:东南亚国家、港澳 台地区为重点, 延伸世界发达国家文化市场 ; 国内市场:在北京、上海、广州、西安、重庆、武汉等城市,开展重点宣传,发展国内市场; 当地市场 :周边消费群体,以河南省为主,延伸至山东、山西等省。 第三节 销售策略 1、 销售渠道 虎文化艺术产品主要定位国际和国内市场,通过国际领导人礼品赠送、国际和国内重要拍卖会场拍卖,以及虎艺术专营店出售。 周边市场主要以当媒体广告宣传为主,吸引周边非艺术消费群体,进行娱乐、观光、度假等消费活 动。 2、 促销策略 15 艺术品销售 限定 产量、 把握 质量、 控制渠道、造势宣传。消费性产品,以服务品质提升为主,吸引周边观光、旅游、度假的周期性消费,形成稳定的消费群体。 ( 1) 虎文化 艺术绘画作品的定量产出控制 和价格控制,运营公司每年制定年度产出计划,通过组织国际、国内艺术品市场形势,给出合理定价,并通过国际、国内拍卖活动,以及名人合作、组合创作等形势,提升艺术品价值。 ( 2) 虎文化 艺术绘画作品销售渠道 , 作为 公司具有唯一的虎文化艺术产品经营、销售权,负责产品的打造、包装、销售等活动。 ( 3) 虎文化 艺术技术交流培 训及产品的高端宣传, 加强国际交流,每年组织或参加国际艺术展览,积极参加国际间艺术品赠送交流活动。通过记录片、新闻片、广告片等形式进行宣传,提升艺术村庄的知名度。 ( 4) 以虎文化 艺术为核心的中国传统继承与新农 村建设的全面结合,打造全国新农村建设风范,形成中国红色旅游基地,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稳定的旅游消费人群。 16 第七章 经济效益 分析 1、 虎文化 艺术 作 品 经济效益分析 : ( 1)经营规模: 30000 张 /年 ( 2)销售价格: 50000 元 /张 ( 3) 营业收入 : 15 亿元 /年 ( 4)上缴营业税: 计 6450 万 元 2、培训学校经济效益分析: ( 1)培训费: 2 万 元 /人 ( 2)招收学员: 5000 人 /年 ( 3)营业收入: 1 亿元 /年 ( 4)上缴营业税: 计 430 万元 ( 5)年收入: 9570 万元 3、 商业区(占地 350 亩) 消费 经济效 益分析 : ( 1)项目投资金额: 50 亿元 ( 2)经营规模: 100 万人次 /年 ( 3)人均消费: 1500 元 /人 ( 4)营业收入总额: 15 亿元 /年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