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时间的计算公开课教学设计与反思教材分析学生已经学习过有关时间的知识,对时间也有了初步的认识。这一节课要着重探讨时间的计算方法。学好这一部分内容,有利于提高学生对时间单位的认识,增强创新意识,而且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时间观念,对学生理解、掌握、描述时间,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有着重要价值。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过有关时间的知识,对时间也有了初步的认识。这一节课要着重探讨时间的计算方法。时间单位的简单转换在前一节课有了初步的认识,求经过时间的方法学生第一次接触,理解比较难,可能还不能一下掌握。求经过时间的方法是本节课学生学习的难点之一。教学目标 1、通过加深学生对时间单位的认识,发展学生的时间观念。2、会进行一些简单的时间计算。3、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教学重点和难点时间单位的简单转换和求经过时间的方法。教学过程一、猜谜游戏引入1、猜谜语:矮子走一步,高个走一圈。矮子走一圈,高个走半天。2、学生猜出谜底后,教师拿出一个钟面模型,提问:“矮子指的是什么”?“高个指的又是什么?”“分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多少”?“分针走一圈的时间是多少”?“时针走一大格的时间是多少”?“时针走一圈的时间是多少”?“1 时等于多少分”?“1 分等于多少秒”?3、教师演示课件,拨出不同的时刻,让学生读出时间。如:5 时,3 时 20 分,6 时,9 时 50 分等。4、引出课题:我们已经学会看时间,但如何计算经过的时间呢,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时间的计算” 。 (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1、教学例 1:2 时=()分(1)教师:1 时=?(学生答)那 2 时呢?(2)学生合作、自主探究。(3)反馈a)60+60=120 分b) 2 时就是 2 个 60 分,即 602=120 分(4)教师小结。2、让学生做 P62 的“做一做”中的题目 1 和补充题:3 时=()分 2 分=()秒先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订正时,可以指名学生说一说得数是多少?是怎样想出来的?然后教师小结出时间转换的方法。3、教学例 2:(1)教师投影例 2 的情境图,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图,说说图意:小明 7 时 30 分离家,7 时 45分到校。(2)师: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多少时间呢?(3)学生讨论回答,试着让学生归纳出计算时间的各种方法:a) 分针从 6 走到 9。走了 3 大格,是 15 分钟。b) 4530=15,是 15 分钟。(4)小结(5)请一至两名学生说说自己从几点出门到学校是几点。让台下的学生帮忙算一算。三、巩固练习1、完成 P62“做一做”中的第 2 小题。集体订正时,可以指名到黑板前的钟表上实际操作一下。2、填空:(1)50 分比 1 时少()分,1 时比 45 分多()分。(2)一节课是()分,课间休息()分,再加上()分,就是 1 时。3、竞赛:教师口头报时刻,如:3 时至 3 时 45 分,经过几分?学生抢答,看谁抢答得快,教师给予奖励。四、全课总结,回归评价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总结:现在是几时几分?我们刚才是从 9 时开始上课,从上课到现在经过了几分?一节课 40 分钟很快就过去了,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是啊,时间就像金子那样宝贵,我们要珍惜每一分时间,多学一点本领,长大更好地建设祖国。教材分析学生已经学习过有关时间的知识,对时间也有了初步的认识。这一节课要着重探讨时间的计算方法。学好这一部分内容,有利于提高学生对时间单位的认识,增强创新意识,而且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时间观念,对学生理解、掌握、描述时间,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有着重要价值。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过有关时间的知识,对时间也有了初步的认识。这一节课要着重探讨时间的计算方法。时间单位的简单转换在前一节课有了初步的认识,求经过时间的方法学生第一次接触,理解比较难,可能还不能一下掌握。求经过时间的方法是本节课学生学习的难点之一。教学目标 1、通过加深学生对时间单位的认识,发展学生的时间观念。2、会进行一些简单的时间计算。3、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教学重点和难点时间单位的简单转换和求经过时间的方法。教学过程一、猜谜游戏引入1、猜谜语:矮子走一步,高个走一圈。矮子走一圈,高个走半天。2、学生猜出谜底后,教师拿出一个钟面模型,提问:“矮子指的是什么”?“高个指的又是什么?”“分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多少”?“分针走一圈的时间是多少”?“时针走一大格的时间是多少”?“时针走一圈的时间是多少”?“1 时等于多少分”?“1 分等于多少秒”?3、教师演示课件,拨出不同的时刻,让学生读出时间。如:5 时,3 时 20 分,6 时,9 时 50 分等。4、引出课题:我们已经学会看时间,但如何计算经过的时间呢,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时间的计算” 。 (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1、教学例 1:2 时=()分(1)教师:1 时=?(学生答)那 2 时呢?(2)学生合作、自主探究。(3)反馈a)60+60=120 分b) 2 时就是 2 个 60 分,即 602=120 分(4)教师小结。2、让学生做 P62 的“做一做”中的题目 1 和补充题:3 时=()分 2 分=()秒先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订正时,可以指名学生说一说得数是多少?是怎样想出来的?然后教师小结出时间转换的方法。3、教学例 2:(1)教师投影例 2 的情境图,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图,说说图意:小明 7 时 30 分离家,7 时 45分到校。(2)师: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多少时间呢?(3)学生讨论回答,试着让学生归纳出计算时间的各种方法:a) 分针从 6 走到 9。走了 3 大格,是 15 分钟。b) 4530=15,是 15 分钟。(4)小结(5)请一至两名学生说说自己从几点出门到学校是几点。让台下的学生帮忙算一算。三、巩固练习1、完成 P62“做一做”中的第 2 小题。集体订正时,可以指名到黑板前的钟表上实际操作一下。2、填空:(1)50 分比 1 时少()分,1 时比 45 分多()分。(2)一节课是()分,课间休息()分,再加上()分,就是 1 时。3、竞赛:教师口头报时刻,如:3 时至 3 时 45 分,经过几分?学生抢答,看谁抢答得快,教师给予奖励。四、全课总结,回归评价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总结:现在是几时几分?我们刚才是从 9 时开始上课,从上课到现在经过了几分?一节课 40 分钟很快就过去了,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是啊,时间就像金子那样宝贵,我们要珍惜每一分时间,多学一点本领,长大更好地建设祖国。教材分析学生已经学习过有关时间的知识,对时间也有了初步的认识。这一节课要着重探讨时间的计算方法。学好这一部分内容,有利于提高学生对时间单位的认识,增强创新意识,而且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时间观念,对学生理解、掌握、描述时间,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有着重要价值。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过有关时间的知识,对时间也有了初步的认识。这一节课要着重探讨时间的计算方法。时间单位的简单转换在前一节课有了初步的认识,求经过时间的方法学生第一次接触,理解比较难,可能还不能一下掌握。求经过时间的方法是本节课学生学习的难点之一。教学目标 1、通过加深学生对时间单位的认识,发展学生的时间观念。2、会进行一些简单的时间计算。3、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教学重点和难点时间单位的简单转换和求经过时间的方法。教学过程一、猜谜游戏引入1、猜谜语:矮子走一步,高个走一圈。矮子走一圈,高个走半天。2、学生猜出谜底后,教师拿出一个钟面模型,提问:“矮子指的是什么”?“高个指的又是什么?”“分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多少”?“分针走一圈的时间是多少”?“时针走一大格的时间是多少”?“时针走一圈的时间是多少”?“1 时等于多少分”?“1 分等于多少秒”?3、教师演示课件,拨出不同的时刻,让学生读出时间。如:5 时,3 时 20 分,6 时,9 时 50 分等。4、引出课题:我们已经学会看时间,但如何计算经过的时间呢,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时间的计算” 。 (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1、教学例 1:2 时=()分(1)教师:1 时=?(学生答)那 2 时呢?(2)学生合作、自主探究。(3)反馈a)60+60=120 分b) 2 时就是 2 个 60 分,即 602=120 分(4)教师小结。2、让学生做 P62 的“做一做”中的题目 1 和补充题:3 时=()分 2 分=()秒先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订正时,可以指名学生说一说得数是多少?是怎样想出来的?然后教师小结出时间转换的方法。3、教学例 2:(1)教师投影例 2 的情境图,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图,说说图意:小明 7 时 30 分离家,7 时 45分到校。(2)师: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多少时间呢?(3)学生讨论回答,试着让学生归纳出计算时间的各种方法:a) 分针从 6 走到 9。走了 3 大格,是 15 分钟。b) 4530=15,是 15 分钟。(4)小结(5)请一至两名学生说说自己从几点出门到学校是几点。让台下的学生帮忙算一算。三、巩固练习1、完成 P62“做一做”中的第 2 小题。集体订正时,可以指名到黑板前的钟表上实际操作一下。2、填空:(1)50 分比 1 时少()分,1 时比 45 分多()分。(2)一节课是()分,课间休息()分,再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平安银行苏州市虎丘区2025秋招笔试性格测试题专练及答案
- 广发银行惠州市惠东县2025秋招结构化面试经典题及参考答案
- 平安银行咸阳市渭城区2025秋招信息科技岗笔试题及答案
- 江苏咨询退税方案文件
- 2025年导游资格考试试题预测试卷附参考答案详解(A卷)
- 旅程易到安全培训课件
- 2024-2025学年度国家电网招聘考试通关考试题库及参考答案详解(B卷)
- 2024年广播电视编辑记者预测复习附答案详解(达标题)
- 华夏银行徐州市铜山区2025秋招结构化面试经典题及参考答案
- 民生银行盘锦市兴隆台区2025秋招群面案例总结模板
- 汉服文化知识普及
- LED销售技巧培训
- 《人民调解业务知识》课件
- 2025年上海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汇编(2025版)
- 养老服务合作协议
- 《埃菲尔铁塔唯美》课件
- 依诺肝素钠课件
- 道路交通安全培训课件
- 教材验收合格报告范文
- 2022年海南省中考语文试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