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从鲍鹏山新说水浒想到文本细读浙江省台州市实验小学 赵永攀去年年底,上海电视大学副教授鲍鹏山开始在百家讲坛新说“水浒” ,创下自 XX 年 10 月以来百家讲坛最高收视率。其原因何在,用鲍教授话来说,就是讲解尽量遵循两多两少的原则:即少讲情节,多讲细节;少说是什么,多讲为什么;用观众的话来说,就是鲍教授善于透视事情本质,能够引导读者共同思考。其实,说得简单一点,新说水浒的精彩完全来自于对文本的细读。而文本细读也正是当前广大语文教师所孜孜一求的最高境界,鲍教授的细读水浒无疑给我们带来了新的启示。一、探究阅读自己的娘子被调戏,林冲为何不踹门而入?当林冲得知自己的娘子被高衙内骗到好友陆谦家后,积极忙忙赶去。作为一般人碰到这种情况都会怒发冲冠,三拳两脚就会把门给踹开。但是林冲却不是这样,而是很安静地站在门口喊了一声:“大嫂,开门。 ”待高衙内逃走后,才把鲁谦家砸得粉碎。这一不和常理的举动,鲍教授的分析是:高衙内在岳庙调戏自己的妻子,林冲就不敢打,这一次就更不敢打了。因为自己是高衙内养父高俅的部下,如果打了高衙内,以后就没有前程了。林冲不能打高衙内,所以也就不能够冲进去;不能够冲进去,那就只能够喊自己的娘子来开门。 “喊”是给娘子听的,也是给高衙内听的。林冲的这一行动,其实就是给衙内一个逃走的时间,免得两人相见,打也不是,不打也不是。由这样一个“喊”字,我们可以看到林冲软弱的一面。【思考】将解读停留在文本的字面上,一目十行,浮光掠影,半间不界,浅尝辄止,忽视文章的艺术性、内隐性,缺乏教学的深度、厚度和广度。这是当下文本解读最常见的现象。叶圣陶先生在他的语文教育二十韵里说, “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 。许多写事或以事写人的文章,文章结构严谨,前后连贯,交代的每一处小细节对事态发展或反映人物品质起着一定的作用。这样的细节可能是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也可能是环境的描写。引导学生抓住细节进行感悟,可以点燃学生智慧的火焰,让学生的体会更深刻。二、批判阅读林冲和鲁智深,谁是真正的英雄?高衙内在京城糟蹋良家妇女,满京城都知道,作为八十万禁军教头的林冲当然也知道。但是林冲从来没有站出来制止,更没有出面惩罚高衙内。而鲁智深偶然在酒店里听说镇关西霸占了金翠莲,马上就义愤填膺,饱以老拳,直至把对方打死。面对两人的不同做法,鲍教授采取了批判性阅读:在广大读者的心目中,林冲是一位顶天立地的英雄,但是从面对高衙内的胡作非为来看,林冲却显得那样地胆小怕事。在林冲的心中,只有一个希望,就是这个灾祸不要降临到自己的头上。只要与己无关,就闭上眼睛不管了。孔子说:“见义不为,无勇也。 ”林冲连与高衙内对抗的勇气都没有,那能算得上英雄呢?即使是英雄,也是逼成的英雄,也是后来的英雄,而他自己却从来没有想做过英雄。鲁智深则是天生的英雄,他不光会反抗加在自己头上的不公,也会反抗加在别人头上的不公,所以鲁智深才是真正的英雄。【思考】批判性解读是指跳出文章之外,运用批判思维方式对课文内容,学习方式等进行冷静思考,发表独立见解的思维过程。而这种思维能力的培养重点因落实在“怀疑,批判,独见”上。当前语文教学对文本的把握大多依赖教参,依赖名家的理解,教参怎么说,我就怎么说,名家怎么讲,我也怎么讲。战战兢兢,不敢越雷池一步。没有自己独立的思考,更缺乏对文本的批判性解读能力。鲍老师对林冲的另类解读带给了我们新的启示,教师应在参照前人对文本解读的基础上,不断过滤、提炼自己的观点,形成独特的见解,因此阅读不应是无目的的欣赏,应该看成是有意义的创造。三、潜心会文洪教头与林冲素昧平生,缘何会妒火中烧?林冲来到柴进庄上,遇到了柴进的师傅洪教头。洪教头见了林冲,很不得一口把他吞了。洪教头和林冲素昧平生,无怨无仇。林冲只是一个过路的囚犯,洪教头为什么这样的蛮横无理呢?隐蔽在他内心深处的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仇恨呢?鲍教授从一个吞字解读出洪教头的嫉妒心,又围绕嫉妒一词,旁引左证,潜心会文,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分析:一个人之所以遭人嫉妒,就一定有他的资本,有他的优点,有别人所不能及的地方。嫉妒往往发生在比较亲近的,有共同利益的人的身上。林冲虽然是一位命运多舛的人物,是一个遭遇了重重苦难的人物,但是他还是有让别人嫉妒的资本,这个资本就是他的武功,他在江湖上的名望,他曾经得到过的职位。洪教头对于林冲属于同行嫉妒,因为洪教头和林冲一样都是属于枪棒教练。如果林冲是个文人,洪教头肯定不会嫉妒他了。鲍教授最后还总结出了嫉妒的三定律:1、优先性:不能容忍别人拥有自己没有的东西;2、私有性:不能容忍别人夺走原来自己占有的东西;3、排他性:不能容忍别人分享以前自己独自占有的东西。【思考】著名学者王国维曾说“诗人对于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 。文本细读也需如此, “入乎其内”就是能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挖掘隐藏在文字背后的深刻内涵。 “出乎其外”就是能走出文本,不拘泥于文本内容的束缚,联系更深广的社会内容来加深学生对文本的深入理解。鲍教授对林冲棒打洪教头的解读就做到了这一点:“入乎其内”是通过“吞”字分析洪教头缘何对林冲妒火中烧;“出乎其外”则是走出文本,对“嫉妒”进行多方位分析,从而使读者认识到水浒传描写人情世故的深刻与传神。四、对比阅读梁山泊是大地方,还是小地方?晁盖、宋江做了梁山泊的寨主后,但凡有好汉来投,他总是亲自迎接到金沙滩上,这是宋江的风格。而白衣秀士王伦呢?面对林冲上山入伙,不是热情相迎,而是大大咧咧地坐在聚义厅的交椅上。林冲从金沙滩上岸,经过漫长的山道。一直走到聚义厅,王伦仍然坐在椅子上,不仅不下来迎接,而且连一个招呼也不打。针对这三个人的不同表现,鲍教授的见地一针见血:当林冲央求王伦留下自己的时候,王伦说:“我这是个小去处,怎么安得着你呢?休怪,休怪。”梁山在晁盖的手下,在宋江的手下就变成了一个大地方,而在王伦的手下,怎么就是一个小地方呢?原因是:眼界有大小,胸襟有大小,志向有大小,没有小地方,只有小人物。说白了,王伦就是一个小人物。当晁盖、吴用劫了生辰纲上梁山入伙时,王伦又拿出对付林冲的办法来对付晁盖。林冲一气之下杀了王伦,把晁盖推上了梁山泊首领之位。这也就是小人物的下场。【思考】对比阅读,是一种在大脑中确定事物的异同以及判断分析和归纳综合的思维过程,通过比较,能使阅读后的记忆更深,理解更透,启示更多,训练出来的能力更强。带着比较阅读的意识去“厚”读文本,才使我们更细致、更深入的了解的作品,了解了作者,没有这种比较,也许,不会关注到更多。把王伦与晁盖、宋江进行比较,我们可以更清楚地了解到王伦的下场是必然的,因为在梁山那样英雄齐聚的地方,是没有小人的容身之处的。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也可以对不同的人物进行对比,对同一作者的不同文章进行对比,对同一主题的不同文本进行对比,这样带给我们的启示会更多,更广。五、知人论世杀人夺妻的计谋在堂堂太尉府为何光明正大?高衙内因得不到林冲的娘子而病到。陆谦和富安策划了一个陷害林冲的连环计。当高俅的心腹都管来看望高衙内的时候,他们告诉都管,若要衙内的病好,必须求助于太尉,让太尉来决定害了林冲的性命,这样才能让林冲的老婆和高衙内在一起。他们直言不讳地那这个阴险的计谋告诉了都管。当都管把这个连环计告诉了高俅以后,高俅就说,既然如此,你把那两个人叫来,我们商议。这样一个伤天害理的事情,他们却堂而皇之公开策划。鲍教授由此分析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陆谦和富安把谋害林冲的计策直接告诉了老都管,难道就不怕老都管反对吗?因为他们知道老都管和他们一样也不是好东西。事实也确是如此,当老都管听了他们的主义之后,一刻都没有犹豫,马上就认可了。在堂堂的太尉府里,谈论谋害一个人的性命,没有一个人阻拦,没有一个人反对,而且不要一点点保密。说明这个太尉府里没有一个好东西,大家把对方都看穿了。这个世界黑暗到这个程度,杀人变成了如此正常的事情。而高太尉,不光是贪官,不光是污吏,这个人简直是无耻之尤。偏偏这样的人掌管着国家最高的军事大权。大宋王朝是一种什么样的状况,读者也就明白了。金圣叹在水浒传第一回里批道:“盖不写高俅便写一百八人,则乱自下生出;不写一百八人,先写高俅,则是乱自上作也。 ”【思考】知人论世的本意是了解作者的生活思想和写作的时代背景,才能客观地正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其实我们也可以从文本中人物的言行去了解当时的社会环境。在语文课本中,有一些作品,是通过人物的行动或人物的只言片语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的,隐含在字里行间不甚明显,这就要求在阅读时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启发引导。拓展思路,熟悉背景,理解人物,透过表面文字,把握人物形象本质的思想内涵,从而了解当时的社会环境。北宋王朝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年代久远,我们不可能知道得很清楚。但是,通过鲍教授细致的分析,我们也就心如明镜了!这就是文本细读的魅力所在。浙江省台州市实验小学 赵永攀去年年底,上海电视大学副教授鲍鹏山开始在百家讲坛新说“水浒” ,创下自 XX 年 10 月以来百家讲坛最高收视率。其原因何在,用鲍教授话来说,就是讲解尽量遵循两多两少的原则:即少讲情节,多讲细节;少说是什么,多讲为什么;用观众的话来说,就是鲍教授善于透视事情本质,能够引导读者共同思考。其实,说得简单一点,新说水浒的精彩完全来自于对文本的细读。而文本细读也正是当前广大语文教师所孜孜一求的最高境界,鲍教授的细读水浒无疑给我们带来了新的启示。一、探究阅读自己的娘子被调戏,林冲为何不踹门而入?当林冲得知自己的娘子被高衙内骗到好友陆谦家后,积极忙忙赶去。作为一般人碰到这种情况都会怒发冲冠,三拳两脚就会把门给踹开。但是林冲却不是这样,而是很安静地站在门口喊了一声:“大嫂,开门。 ”待高衙内逃走后,才把鲁谦家砸得粉碎。这一不和常理的举动,鲍教授的分析是:高衙内在岳庙调戏自己的妻子,林冲就不敢打,这一次就更不敢打了。因为自己是高衙内养父高俅的部下,如果打了高衙内,以后就没有前程了。林冲不能打高衙内,所以也就不能够冲进去;不能够冲进去,那就只能够喊自己的娘子来开门。 “喊”是给娘子听的,也是给高衙内听的。林冲的这一行动,其实就是给衙内一个逃走的时间,免得两人相见,打也不是,不打也不是。由这样一个“喊”字,我们可以看到林冲软弱的一面。【思考】将解读停留在文本的字面上,一目十行,浮光掠影,半间不界,浅尝辄止,忽视文章的艺术性、内隐性,缺乏教学的深度、厚度和广度。这是当下文本解读最常见的现象。叶圣陶先生在他的语文教育二十韵里说, “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 。许多写事或以事写人的文章,文章结构严谨,前后连贯,交代的每一处小细节对事态发展或反映人物品质起着一定的作用。这样的细节可能是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也可能是环境的描写。引导学生抓住细节进行感悟,可以点燃学生智慧的火焰,让学生的体会更深刻。二、批判阅读林冲和鲁智深,谁是真正的英雄?高衙内在京城糟蹋良家妇女,满京城都知道,作为八十万禁军教头的林冲当然也知道。但是林冲从来没有站出来制止,更没有出面惩罚高衙内。而鲁智深偶然在酒店里听说镇关西霸占了金翠莲,马上就义愤填膺,饱以老拳,直至把对方打死。面对两人的不同做法,鲍教授采取了批判性阅读:在广大读者的心目中,林冲是一位顶天立地的英雄,但是从面对高衙内的胡作非为来看,林冲却显得那样地胆小怕事。在林冲的心中,只有一个希望,就是这个灾祸不要降临到自己的头上。只要与己无关,就闭上眼睛不管了。孔子说:“见义不为,无勇也。 ”林冲连与高衙内对抗的勇气都没有,那能算得上英雄呢?即使是英雄,也是逼成的英雄,也是后来的英雄,而他自己却从来没有想做过英雄。鲁智深则是天生的英雄,他不光会反抗加在自己头上的不公,也会反抗加在别人头上的不公,所以鲁智深才是真正的英雄。【思考】批判性解读是指跳出文章之外,运用批判思维方式对课文内容,学习方式等进行冷静思考,发表独立见解的思维过程。而这种思维能力的培养重点因落实在“怀疑,批判,独见”上。当前语文教学对文本的把握大多依赖教参,依赖名家的理解,教参怎么说,我就怎么说,名家怎么讲,我也怎么讲。战战兢兢,不敢越雷池一步。没有自己独立的思考,更缺乏对文本的批判性解读能力。鲍老师对林冲的另类解读带给了我们新的启示,教师应在参照前人对文本解读的基础上,不断过滤、提炼自己的观点,形成独特的见解,因此阅读不应是无目的的欣赏,应该看成是有意义的创造。三、潜心会文洪教头与林冲素昧平生,缘何会妒火中烧?林冲来到柴进庄上,遇到了柴进的师傅洪教头。洪教头见了林冲,很不得一口把他吞了。洪教头和林冲素昧平生,无怨无仇。林冲只是一个过路的囚犯,洪教头为什么这样的蛮横无理呢?隐蔽在他内心深处的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仇恨呢?鲍教授从一个吞字解读出洪教头的嫉妒心,又围绕嫉妒一词,旁引左证,潜心会文,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分析:一个人之所以遭人嫉妒,就一定有他的资本,有他的优点,有别人所不能及的地方。嫉妒往往发生在比较亲近的,有共同利益的人的身上。林冲虽然是一位命运多舛的人物,是一个遭遇了重重苦难的人物,但是他还是有让别人嫉妒的资本,这个资本就是他的武功,他在江湖上的名望,他曾经得到过的职位。洪教头对于林冲属于同行嫉妒,因为洪教头和林冲一样都是属于枪棒教练。如果林冲是个文人,洪教头肯定不会嫉妒他了。鲍教授最后还总结出了嫉妒的三定律:1、优先性:不能容忍别人拥有自己没有的东西;2、私有性:不能容忍别人夺走原来自己占有的东西;3、排他性:不能容忍别人分享以前自己独自占有的东西。【思考】著名学者王国维曾说“诗人对于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 。文本细读也需如此, “入乎其内”就是能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挖掘隐藏在文字背后的深刻内涵。 “出乎其外”就是能走出文本,不拘泥于文本内容的束缚,联系更深广的社会内容来加深学生对文本的深入理解。鲍教授对林冲棒打洪教头的解读就做到了这一点:“入乎其内”是通过“吞”字分析洪教头缘何对林冲妒火中烧;“出乎其外”则是走出文本,对“嫉妒”进行多方位分析,从而使读者认识到水浒传描写人情世故的深刻与传神。四、对比阅读梁山泊是大地方,还是小地方?晁盖、宋江做了梁山泊的寨主后,但凡有好汉来投,他总是亲自迎接到金沙滩上,这是宋江的风格。而白衣秀士王伦呢?面对林冲上山入伙,不是热情相迎,而是大大咧咧地坐在聚义厅的交椅上。林冲从金沙滩上岸,经过漫长的山道。一直走到聚义厅,王伦仍然坐在椅子上,不仅不下来迎接,而且连一个招呼也不打。针对这三个人的不同表现,鲍教授的见地一针见血:当林冲央求王伦留下自己的时候,王伦说:“我这是个小去处,怎么安得着你呢?休怪,休怪。”梁山在晁盖的手下,在宋江的手下就变成了一个大地方,而在王伦的手下,怎么就是一个小地方呢?原因是:眼界有大小,胸襟有大小,志向有大小,没有小地方,只有小人物。说白了,王伦就是一个小人物。当晁盖、吴用劫了生辰纲上梁山入伙时,王伦又拿出对付林冲的办法来对付晁盖。林冲一气之下杀了王伦,把晁盖推上了梁山泊首领之位。这也就是小人物的下场。【思考】对比阅读,是一种在大脑中确定事物的异同以及判断分析和归纳综合的思维过程,通过比较,能使阅读后的记忆更深,理解更透,启示更多,训练出来的能力更强。带着比较阅读的意识去“厚”读文本,才使我们更细致、更深入的了解的作品,了解了作者,没有这种比较,也许,不会关注到更多。把王伦与晁盖、宋江进行比较,我们可以更清楚地了解到王伦的下场是必然的,因为在梁山那样英雄齐聚的地方,是没有小人的容身之处的。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也可以对不同的人物进行对比,对同一作者的不同文章进行对比,对同一主题的不同文本进行对比,这样带给我们的启示会更多,更广。五、知人论世杀人夺妻的计谋在堂堂太尉府为何光明正大?高衙内因得不到林冲的娘子而病到。陆谦和富安策划了一个陷害林冲的连环计。当高俅的心腹都管来看望高衙内的时候,他们告诉都管,若要衙内的病好,必须求助于太尉,让太尉来决定害了林冲的性命,这样才能让林冲的老婆和高衙内在一起。他们直言不讳地那这个阴险的计谋告诉了都管。当都管把这个连环计告诉了高俅以后,高俅就说,既然如此,你把那两个人叫来,我们商议。这样一个伤天害理的事情,他们却堂而皇之公开策划。鲍教授由此分析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陆谦和富安把谋害林冲的计策直接告诉了老都管,难道就不怕老都管反对吗?因为他们知道老都管和他们一样也不是好东西。事实也确是如此,当老都管听了他们的主义之后,一刻都没有犹豫,马上就认可了。在堂堂的太尉府里,谈论谋害一个人的性命,没有一个人阻拦,没有一个人反对,而且不要一点点保密。说明这个太尉府里没有一个好东西,大家把对方都看穿了。这个世界黑暗到这个程度,杀人变成了如此正常的事情。而高太尉,不光是贪官,不光是污吏,这个人简直是无耻之尤。偏偏这样的人掌管着国家最高的军事大权。大宋王朝是一种什么样的状况,读者也就明白了。金圣叹在水浒传第一回里批道:“盖不写高俅便写一百八人,则乱自下生出;不写一百八人,先写高俅,则是乱自上作也。 ”【思考】知人论世的本意是了解作者的生活思想和写作的时代背景,才能客观地正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其实我们也可以从文本中人物的言行去了解当时的社会环境。在语文课本中,有一些作品,是通过人物的行动或人物的只言片语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的,隐含在字里行间不甚明显,这就要求在阅读时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启发引导。拓展思路,熟悉背景,理解人物,透过表面文字,把握人物形象本质的思想内涵,从而了解当时的社会环境。北宋王朝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年代久远,我们不可能知道得很清楚。但是,通过鲍教授细致的分析,我们也就心如明镜了!这就是文本细读的魅力所在。浙江省台州市实验小学 赵永攀去年年底,上海电视大学副教授鲍鹏山开始在百家讲坛新说“水浒” ,创下自 XX 年 10 月以来百家讲坛最高收视率。其原因何在,用鲍教授话来说,就是讲解尽量遵循两多两少的原则:即少讲情节,多讲细节;少说是什么,多讲为什么;用观众的话来说,就是鲍教授善于透视事情本质,能够引导读者共同思考。其实,说得简单一点,新说水浒的精彩完全来自于对文本的细读。而文本细读也正是当前广大语文教师所孜孜一求的最高境界,鲍教授的细读水浒无疑给我们带来了新的启示。一、探究阅读自己的娘子被调戏,林冲为何不踹门而入?当林冲得知自己的娘子被高衙内骗到好友陆谦家后,积极忙忙赶去。作为一般人碰到这种情况都会怒发冲冠,三拳两脚就会把门给踹开。但是林冲却不是这样,而是很安静地站在门口喊了一声:“大嫂,开门。 ”待高衙内逃走后,才把鲁谦家砸得粉碎。这一不和常理的举动,鲍教授的分析是:高衙内在岳庙调戏自己的妻子,林冲就不敢打,这一次就更不敢打了。因为自己是高衙内养父高俅的部下,如果打了高衙内,以后就没有前程了。林冲不能打高衙内,所以也就不能够冲进去;不能够冲进去,那就只能够喊自己的娘子来开门。 “喊”是给娘子听的,也是给高衙内听的。林冲的这一行动,其实就是给衙内一个逃走的时间,免得两人相见,打也不是,不打也不是。由这样一个“喊”字,我们可以看到林冲软弱的一面。【思考】将解读停留在文本的字面上,一目十行,浮光掠影,半间不界,浅尝辄止,忽视文章的艺术性、内隐性,缺乏教学的深度、厚度和广度。这是当下文本解读最常见的现象。叶圣陶先生在他的语文教育二十韵里说, “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 。许多写事或以事写人的文章,文章结构严谨,前后连贯,交代的每一处小细节对事态发展或反映人物品质起着一定的作用。这样的细节可能是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也可能是环境的描写。引导学生抓住细节进行感悟,可以点燃学生智慧的火焰,让学生的体会更深刻。二、批判阅读林冲和鲁智深,谁是真正的英雄?高衙内在京城糟蹋良家妇女,满京城都知道,作为八十万禁军教头的林冲当然也知道。但是林冲从来没有站出来制止,更没有出面惩罚高衙内。而鲁智深偶然在酒店里听说镇关西霸占了金翠莲,马上就义愤填膺,饱以老拳,直至把对方打死。面对两人的不同做法,鲍教授采取了批判性阅读:在广大读者的心目中,林冲是一位顶天立地的英雄,但是从面对高衙内的胡作非为来看,林冲却显得那样地胆小怕事。在林冲的心中,只有一个希望,就是这个灾祸不要降临到自己的头上。只要与己无关,就闭上眼睛不管了。孔子说:“见义不为,无勇也。 ”林冲连与高衙内对抗的勇气都没有,那能算得上英雄呢?即使是英雄,也是逼成的英雄,也是后来的英雄,而他自己却从来没有想做过英雄。鲁智深则是天生的英雄,他不光会反抗加在自己头上的不公,也会反抗加在别人头上的不公,所以鲁智深才是真正的英雄。【思考】批判性解读是指跳出文章之外,运用批判思维方式对课文内容,学习方式等进行冷静思考,发表独立见解的思维过程。而这种思维能力的培养重点因落实在“怀疑,批判,独见”上。当前语文教学对文本的把握大多依赖教参,依赖名家的理解,教参怎么说,我就怎么说,名家怎么讲,我也怎么讲。战战兢兢,不敢越雷池一步。没有自己独立的思考,更缺乏对文本的批判性解读能力。鲍老师对林冲的另类解读带给了我们新的启示,教师应在参照前人对文本解读的基础上,不断过滤、提炼自己的观点,形成独特的见解,因此阅读不应是无目的的欣赏,应该看成是有意义的创造。三、潜心会文洪教头与林冲素昧平生,缘何会妒火中烧?林冲来到柴进庄上,遇到了柴进的师傅洪教头。洪教头见了林冲,很不得一口把他吞了。洪教头和林冲素昧平生,无怨无仇。林冲只是一个过路的囚犯,洪教头为什么这样的蛮横无理呢?隐蔽在他内心深处的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仇恨呢?鲍教授从一个吞字解读出洪教头的嫉妒心,又围绕嫉妒一词,旁引左证,潜心会文,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分析:一个人之所以遭人嫉妒,就一定有他的资本,有他的优点,有别人所不能及的地方。嫉妒往往发生在比较亲近的,有共同利益的人的身上。林冲虽然是一位命运多舛的人物,是一个遭遇了重重苦难的人物,但是他还是有让别人嫉妒的资本,这个资本就是他的武功,他在江湖上的名望,他曾经得到过的职位。洪教头对于林冲属于同行嫉妒,因为洪教头和林冲一样都是属于枪棒教练。如果林冲是个文人,洪教头肯定不会嫉妒他了。鲍教授最后还总结出了嫉妒的三定律:1、优先性:不能容忍别人拥有自己没有的东西;2、私有性:不能容忍别人夺走原来自己占有的东西;3、排他性:不能容忍别人分享以前自己独自占有的东西。【思考】著名学者王国维曾说“诗人对于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 。文本细读也需如此, “入乎其内”就是能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挖掘隐藏在文字背后的深刻内涵。 “出乎其外”就是能走出文本,不拘泥于文本内容的束缚,联系更深广的社会内容来加深学生对文本的深入理解。鲍教授对林冲棒打洪教头的解读就做到了这一点:“入乎其内”是通过“吞”字分析洪教头缘何对林冲妒火中烧;“出乎其外”则是走出文本,对“嫉妒”进行多方位分析,从而使读者认识到水浒传描写人情世故的深刻与传神。四、对比阅读梁山泊是大地方,还是小地方?晁盖、宋江做了梁山泊的寨主后,但凡有好汉来投,他总是亲自迎接到金沙滩上,这是宋江的风格。而白衣秀士王伦呢?面对林冲上山入伙,不是热情相迎,而是大大咧咧地坐在聚义厅的交椅上。林冲从金沙滩上岸,经过漫长的山道。一直走到聚义厅,王伦仍然坐在椅子上,不仅不下来迎接,而且连一个招呼也不打。针对这三个人的不同表现,鲍教授的见地一针见血:当林冲央求王伦留下自己的时候,王伦说:“我这是个小去处,怎么安得着你呢?休怪,休怪。”梁山在晁盖的手下,在宋江的手下就变成了一个大地方,而在王伦的手下,怎么就是一个小地方呢?原因是:眼界有大小,胸襟有大小,志向有大小,没有小地方,只有小人物。说白了,王伦就是一个小人物。当晁盖、吴用劫了生辰纲上梁山入伙时,王伦又拿出对付林冲的办法来对付晁盖。林冲一气之下杀了王伦,把晁盖推上了梁山泊首领之位。这也就是小人物的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光大银行衡阳市石鼓区2025秋招半结构化面试15问及话术
- 华夏银行无锡市新吴区2025秋招群面模拟题及高分话术
- 执业药师之《药事管理与法规》题库练习备考题及答案详解1套
- 农发行蚌埠市龙子湖区2025秋招结构化面试经典题及参考答案
- 光大银行江门市蓬江区2025秋招笔试英语题专练及答案
- 华夏银行常州市武进区2025秋招半结构化面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中信银行太原市杏花岭区2025秋招群面案例总结模板
- 浦发银行绍兴市诸暨市2025秋招群面模拟题及高分话术
- 平安银行嘉兴市秀洲区2025秋招小语种岗笔试题及答案
- 农发行随州市曾都区2025秋招笔试EPI能力测试题专练及答案
- 介入科规培出科小结
- 人工智能在国际贸易中的应用
- 视频监控调取记录表
- 第2章 Windows 10操作系统
- 教研活动:幼儿园班级主题墙创设课件
- GB/T 42430-2023血液、尿液中乙醇、甲醇、正丙醇、丙酮、异丙醇和正丁醇检验
- 酒店住宿水单模板-可修改
- SF-三福的历史与文化 v2.0
- 幼儿园故事《小红帽》PPT模板
- GB/T 6723-2017通用冷弯开口型钢
- GB/T 4456-2008包装用聚乙烯吹塑薄膜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