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总复习 阶段检测题(四)_第1页
中考物理总复习 阶段检测题(四)_第2页
中考物理总复习 阶段检测题(四)_第3页
中考物理总复习 阶段检测题(四)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阶段检测题(四)(第十一章第十三章)(时间:90 分钟 满分:90 分)一、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1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2 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的要求)1.有关分子热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引力B.水会结冰,是因为结冰时水分子静止不动C.“一人吸烟,众人受害” ,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D.将石块研磨成粉状,说明分子变小了2.美丽的泉城济南,山清水秀、景色宜人。以下泉城美景的形成,与“分子动理论”有关的是( )A.趵突泉,泉水清澈见底 B.千佛山,寺内暮鼓晨钟C.大明湖,湖面荷花飘香 D.植物园,处处花团锦簇3.小明看妈妈做饭时,联想到了许多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香 气四溢是由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B.炒鸡块时利用了热传递的方法使鸡块内能增大C.使用高压锅更容易把食物煮熟是利用了液体沸点随气压增大而降低的原理D.油炸食品比水煮熟得更快,是由于油的沸点比水的沸点高4.下列现象中,属于汽化现象的是( )A拿出冰柜中的饮料瓶外出现的水珠B绕在半山腰的云雾 C春天早晨操场边树叶上的露珠D身上的汗水变干了5.夏季的清晨,站在黑虎泉边会看到护城河的河面上飘着淡淡的白雾,如图所示。这些“ 白雾” 的形成对应的物态变化是( )A.升华 B.凝华 C.汽化 D.液化6.如图所示,下列图像能反映水沸腾过程的是( )7.生活中常把碗放在锅里的水中蒸食物。如图所示,当锅里的水沸腾以后,碗中的水 ( )A.同时沸腾B.稍后也沸腾了C.温度达到沸点,不会沸腾D.温度低于沸点,不会沸腾8.如图是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由图像可知该物质( )A.是非晶体B.熔化过程持续了 14 minC.在 ab 段处于固态D.在 bc 段不吸热,温度不变9.汽车发动机常用水作冷却剂,主要是因为水 的( )A.比热容较大 B.比热容较小C.密度较大 D.密度较小10.下列图形中,属于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 )211.关于如图所示的热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图中,压紧的两铅块,下面悬挂钩码而不分开,这是由于大气压强的作用B.乙图中,试管内的水沸腾后,水蒸气将软木塞推出,软木塞的内能转化为它的机械能C.丙图中,抽去玻璃隔板后,两瓶中的气体逐渐混合,这说明上面瓶 中的空气密度较大D.丁图中,金属管装有少量乙醚,迅速拉动缠在金属管外的皮绳,可使橡皮塞从管口飞出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2 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的要求)12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常见的 现象,错误的是( )A热胀冷缩分子大小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B花香四溢分子不停地运动C食物腐败原子发生变化D酒精挥发分子间间隔变大13对下列所描述的物理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凝重的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放热B缥缈的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吸热C晶莹的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放热D洁白的雪的形成是凝华现象,吸热14下列供热方式,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是( )A用石油作燃料供热 B用煤作燃料供热C用太阳能供热 D用天然气或煤气作燃料供热15.关于内能和温度,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A.0 的冰内能为零B.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C.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D.物体温度升高时内能增加三 、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9 小题,共 56 分)16 (2 分)已知水的比热容是 4.2103 J/(kg) ,其物理意义是_。在 1 个标准大气压下,10 kg 水温度由 50 升高到 100 所吸收的热量是 2.1106 J;若对水继续加热,水的温度将_(选填“升高” “降低”或“不变” ) 。17.(2 分)在有些古代宫殿中,有许多空心铜柱子支持着宫殿的屋顶,在夏天走进宫殿会感到冷气侵人。原因是空心的铜柱中装进了许多冰块,由于冰块熔化时_大量的热使温度降低,而且水的_较大,温度不易升高。所以宫殿里很凉爽。18 (2 分)火柴可以点燃,也可以用摩擦的方法使它燃烧。前者是用_的方法,使它的内能增大;后者是用_的方法,使它的内能增大。19 (1 分)内燃机工作时,燃料的能量转化为有用的机械能、废气的内能、机械损失和散热损失。某汽油机的能量损失所占的百分率分别是废气内能 35%,散热损失 30%,机械损失10%,则该汽油机的热机效率是_。20 (8 分)把质量为 40 kg,温度为 20 的水加热到 100 ,水需要吸收多少热量?若这些热量由煤燃烧供给,炉子的效率为 20%,煤燃烧的效率为 70%。则需要燃烧多少煤?c 水 =4.2103 J/(kg) ,q 煤 =3.0107 J/kg21(5 分)质量为 100 g、初温是 24 的实心金属小球吸收 2.3103 J 的热量之后,温度升高到 74 。那么,这种金属的比热容是多少?从表中信息可知此金属是什么?322.(12 分)在“探究晶体熔化和凝固规律”的实验中,绘制出了如图所示的图像。(1)图中,海波的熔化过程是 BC(用图中字母表示)段,此过程中海波_(选 填“吸”或“放” )热。(2)图中,海波在 D 点是_态,在 G 点是_态。 (均选填“固”或“液” )(3)为了探究不同晶体熔化时吸收的热量是否相同,在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上 80 g 的冰和萘,用_(选填“相同”或“不同” )的酒精灯加热,测出 它们熔化过程所用的时间如表所示。由此可知,质量相同的不同晶体熔化时吸收的热量是_(选填“相同”或“不同” )的。23(12 分)同学们为了研究物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做了如下实验:在四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盛有水和煤油,用同样的加 热器加热。如表是他们的实验记录,根据实验记录,回答下列问题。(1) 比较 1、2 两烧杯的实验记录,得出的结论是_。(2) 比较 3、4 两烧 杯的实验记录,得出的结论是_。(3) 比较 1、3 两烧杯的实验记录,得出的结论是_。(4)综合上述结论,物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_有关。24.(12 分)九年级 2 班的同学在教师指导下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观察冰熔化”的实验。(1)本实验中,放置石棉网的铁圈位置和悬挂温度计的铁杆位置非常重要。在组装该实验装置时,应当先调整固定_(选填“铁圈”或“铁杆”)的位置。(2)实验时,同学们向烧杯中倒入水,通过水给试管加热,而不是用酒精灯直接加热,这样做的好处是_。(3)小亮组通过实验测得的实验数据记录如下: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冰熔化过程的特点是_。(4)小亮重新审视自己的实验数据,还有新的发现:冰和水的状态不同,吸热能力也是不同的,请你帮他找出证据:_。(5)同组的小军想:如果一直加热下去,试管中的水会沸腾吗?说说你的看法,并说明理由:_。4参考答案1.C 2.C 3.C 4.D 5.D 6.D 7.C 8.C 9.A 10.C11.D 12.AC 13.AC 14.ABD 15.ABC16.1 kg 水每升高(或降低)1 吸收(或放出)4.210 3 J 的热量 不变17.吸收 比热容 18.热传递 做功 19.25%22.(1)BC 吸 (2)液 固(3)相同 不同23.(1)同种物质升高相同温度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质量有关,质量越大,吸收的热量越多(2)同种物质质量相等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升高的温度有关,升高的温度越高,吸收的热量越多(3)质量相等,升高相同温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