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井防砂施工设计_第1页
xx井防砂施工设计_第2页
xx井防砂施工设计_第3页
xx井防砂施工设计_第4页
xx井防砂施工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XX 井 防 砂 施 工 设 计层位: 馆陶组 中国石油集团海洋工程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2014 年 1 月 11 日中国石油设 计 单 位 : 天 津 分 公 司 试 油 测 试 酸 化 压 裂 队 设 计 人 : 宋 国 强2014 年 1月 11日天 津 分 公 司 试 油 测 试 公 司 初 审 意 见 :初 审 人 :年 月 日天 津 分 公 司 技 术 科 审 核 意 见 :审 核 人 :年 月 日天 津 分 公 司 主 管 领 导 审 批 意 见 :审 批 人 :年 月 日 0目 录一、油井基础数据 11.1、基本数据 11.2、套管数据及固井数据 1二、施工目的及设计依据 12.1、施工目的 12.2、设计依据 1三、三层挤压充填 23.1、设计参数 23.2、施工准备 23.3、流程连接 33.4、技术交底及安全交底 43.5、流程循环试压 43.6、防砂施工 4四、高速水充填 74.1、设计参数 74.2、施工准备 74.3、流程连接 84.4、技术交底及安全交底 84.5、流程循环试压 84.6、高速水充填施工 9五、注意事项 10六、施工组织机构 10七、挤压充填施工应急程序 107.1、压裂液伤人应急预案 107.2、高压管线破裂伤人应急预案 107.3、施工过程中出现砂堵情况应急措施 11八、井控管理 128.1、井控安全 128.2、复杂情况的预防与处理 12九、岗位职责及 QHSE 要求 149.1、岗位分工及职责表 149.2、质量保证要求 149.3、健康要求 149.4、安全要求 149.5、环保要求 159.6、风险分析及控制表 15十、附图 18附图 1 分层挤压充填防砂管柱图 .18附图 2 高速水充填防砂管柱图 .180一、油井基础数据1.1、基本数据井号 深度(m)水深(m) 14.0 斜度(。)补心高度(m)最大井斜 方位(。)开钻日期 1999.08.17 造斜点深度(m)完钻日期 1999.09.04 油井类型 斜井完井日期 1999.09.12 完井方法 套管完井法完钻井深(m) 完钻层位 馆上段1.2、套管数据及固井数据套管名称规格(mm)套管钢级 壁厚(mm) 联入 (m) 下深 (m) 阻流环位置(m) 短套管位置 (m) 人工井底 (m) 水泥返高 (m)隔水管 762.0 D3226.0038.00 13.28 泥线表层套管 339.7 J55 9.65 13.00 井口油层 套管 177.8 N80 9.19 12.50二、施工目的及设计依据2.1、施工目的通过分层挤压充填防砂和全井高速水充填防砂施工达到防止地层出砂,提升油层产液量的目的。2.2、设计依据2.2.1、本设计依据海洋采油厂采油工艺监督中心作业工艺设计 。2.2.2、相关的压裂防砂施工技术规范和标准。2.2.2.1、 井下作业安全规程SY 5727-20072.2.2.2、 油水井常规修井作业通井、刮削套管作业规程 (SY/T5587.16-1993)-1-2.2.2.3、 压裂设计规范及施工质量评价方法 (QSY 91-2004)2.2.2.4、 压裂施工作业技术规范 (Q/CNPC.HB0856-2004)2.2.2.5、 浅海石油作业井控要求SY6432-19992.2.2.6、 压裂工程质量技术监督及验收规范 (QSY 31-2002)2.2.2.7、 石油天然气钻井、开发、储运防火防爆安全生产技术规程SY/T 5225-20052.2.2.8、 含硫化氢油气井井下作业推荐作法SY/T 6610-20052.2.2.9、 天然气井工程安全技术规范 第 1 部分:钻井与井下作业Q/SHS 0003.1-20042.2.2.10、天然气井工程安全技术规范 第 3 部分:海上天然气作业Q/SH 0198.3-20082.2.2.11、水力储层改造安全技术要求SY/T 6566-2003 2.2.2.12、压裂酸化作业安全规定SY 6443-20002.2.2.13、含硫气井安全生产技术规定SY 6137-1996三、三层挤压充填3.1、设计参数3.1.1、最大砂量 26m,最大液量 280m。3.1.2、选取粒径为 0.425-0.85mm 陶粒砂为支撑剂。3.2、施工准备3.2.1、防砂材料准备表3-1 防砂器材料单序号 工具名称 规范 长度 (m) 单位 数量 备注1 油管 89 m 16002 防砂井口 350 型 套 13 油管短节 89 1/2/3 根 各 24 一体化分层压裂工 具 0 2.4 套 3 备用 1套5 压裂防砂注砂器 RF-116 0.8 套 2 备用 1套7 扶正器 150 0.3 套 28 反洗阀 89 0.5 只 19 钢球 只 210 压力表 25MPa 个 111 高压水龙带 70MPa 根 足量12 高压管汇 套 113 低压管汇 套 1214 防砂撬装泵 2000 型 台 315 套压传感器 套 116 施工船舶 艘 117 卧式罐 30 m 个 6防砂材料清单序号 名称 型号 单位 数量 备注1 清水 m 3202 羟丙基瓜尔胶一级 GRJ-11 kg 14003 助排剂 SH STP kg 28004 粘土稳定剂 GFP-2 kg 74005 压裂液防乳化剂 SL-01 kg 28006 消泡剂 SX-10 SX-10 kg 907 甲醛带包装(36.7-37.4%) kg 2808 过硫酸铵(97%) kg 4809 胶囊破胶剂 NBA-101 kg 7510 纯碱(98%)工业级 kg 28011 有机硼交联剂 SB-1 SB-1 kg 72012 陶粒 0.425-0.85mm ,密度1.55 m 363.2.2、施工前靠码头装 0.425-0.85mm 陶粒砂 40m(其中挤压充填 36m,高速水充填4m),确保支撑剂干净、干燥、无杂物。3.2.3、施工前靠码头装压裂液 280m,要求现场测试 PH=8,配方见下表。表 3-2 挤压充填压裂液配方表压裂液 (m) 280名称 重量,kg 名称 重量,kg一级羟丙基瓜尔胶(GRJ-11) 1400 过硫酸铵 480助排剂(STP) 2800 NBA-101 75粘土稳定剂(GFP-2) 7400 有机硼交联剂(SB-1) 720压裂液防乳化剂(SL-01) 2800 1.0消泡剂(SX-10) 90 甲醛 280 纯碱 280 3.2.4、与本次施工相关的文件资料序号 内容 说明1 两书一表 各 1 分2 风险分析及控制表 2 份3 施工设计 1 份4 施工技术交底 1 份5 施工料单 自留 1 份签字版-3-3.3、流程连接按图 3-1 用高压软管完成施工船与作业平台间的连接,做好管线固定工作。图 3-1 施工流程连接示意图3.4、技术交底及安全交底3.4.1、与平台签订备忘录,明确此次施工双方的责任和义务,明确酸化压裂队工作人员在平台的活动范围,建立畅通沟通渠道。3.4.2、酸化压裂队全体人员技术、安全交底会,明确施工中每个人的岗位责任。3.4.3、组织检查作业流程、设备、通讯系统。3.5、流程循环试压3.5.1、循环3.5.1.1、内循环: 清水罐供酸泵2000 泵清水罐:逐一循环各台泵橇,直到每台压裂橇出液正常(出口液量平稳) 。保证清水有 2 根 4管线向供酸橇供液。3.5.1.2、试压前循环:关闭酸化井口总闸板,打开采油树两翼生产闸门,起泵,出口见液体后停泵。关闭生产采油树闸门,准备试压。3.5.2、试压3.5.2.1、根据设计要求(施工限压 35MPa)逐级设定超压保护值进行试压,试压前检验各台泵橇超压保护系统,确保超压时该橇发动机回怠速、回空档。3.5.2.2、选择试压泵,进入该泵试压界面,设置试压参数值。通知各岗位远离高压区,启动试压,先试压 5MPa 稳压 2min,10MPa 稳压 2min,再试压 35MPa,稳压 5min,各阶段压降小于 0.3MPa,不刺不漏为合格(试压用液清水) 。各阶段观察压力曲线,有较大压降时,先泄压再排查漏点,整改后重新试压,直到合格。3.5.3、泄压使用液压旋塞远程泄压,待压力落零后倒换流程,做施工准备。43.6、防砂施工3.6.1、按附图 1(分层防砂管柱图)确认防砂施工管柱,管柱自下而上为:防砂反洗阀+防砂注砂器 1+3-1/2in 油管短节 5m+(接收器+封隔器+注砂器)一体化工具+扶正器 1+3-1/2in 油管+短节 54.3m +(接收器+封隔器+注砂器)一体化工具+扶正器 2+油管串至井口。套管接压力传感器和反洗井管线(防砂封隔器须避开套管接箍) ,装全套 350 型防砂井口。3.6.2、施工前用平台修井液反循环洗井一周以上。直到进出口液性一致,浊度值小于20NTU。3.6.3、防砂施工:按 17#层防砂泵注程序(表 1)进行下层挤压充填防砂。施工过程中随时观察施工压力变化情况,根据现场情况适当调整施工参数,加完设计砂量或达到限压时打顶替液,停泵后立即进行带压反洗井作业,控制反洗出口闸门,确保反洗井泵压值与挤压施工停泵时套压值相当。洗出多余的砂子至出口干净无砂(17 #层施工结束) 。表1、17 #层防砂泵注程序序号 液名 排量m3/min 液量 累计纯液 量 m3 砂比 % 砂量 m3 累计砂量 m3 施工时间 min 备 注1 携砂液 2.00 10.00 10.00 5.00 基液2 停泵测试,记录停泵压力 3 前置液 2.00 10.00 20.00 5.00 4 携砂液 2.00 6.00 26.00 5.00 0.30 0.30 3.00 5 前置液 2.00 8.00 34.00 0.30 4.00 6 携砂液 2.00 4.00 38.00 10.00 0.40 0.70 2.00 7 携砂液 2.00 3.00 41.00 20.00 0.60 1.30 1.50 8 携砂液 2.00 3.33 44.33 30.00 1.00 2.30 1.67 9 携砂液 2.00 5.00 49.33 40.00 2.00 4.30 2.50 10 携砂液 2.00 4.40 53.73 50.00 2.20 6.50 2.20 11 携砂液 2.00 3.67 57.40 60.00 2.20 8.70 1.83 12 携砂液 2.00 2.57 59.97 70.00 1.80 10.50 1.29 基液交联,限压 35MPa13 顶替 2.00-1.20 10.00 69.97 7.00 合计 69.97 10.50 37.00 注:根据压力情况,现场调整排量、砂量和砂比。挤压充填施工过程中必须全过程添加12过硫酸铵破胶剂(包括地层试挤和顶替阶段) 。3.6.4、油管投45mm 钢球,如井有外溢,采用带压投球,用倒闸门的方式将钢球投入油管内。3.6.5、打滑套:投球后静置 20min 正打压 18MPa,压力突降,中层压裂注砂器打开,球座落入滑套接受器同时密封下部油层。3.6.6、正挤前置液,当压力大于 1MPa 以上时压裂封隔器自动座封,分隔油层。3.6.7、防砂施工:按 12、14 #层防砂泵注程序(表 2)进行中层挤压充填防砂。施工过程-5-中随时观察施工压力变化情况,根据现场情况适当调整施工参数,加完设计砂量或达到限压时打顶替液,停泵后立即进行带压反洗井作业,控制反洗出口闸门,确保反洗井泵压值与挤压施工停泵时套压值相当。洗出多余的砂子至出口干净无砂(12、14 #层施工结束) 。表2、12 #、14 #层防砂泵注程序表序号 液名 排量m3/min 液量 m3 累计纯液 量 m3 砂比 % 砂量 m3 累计砂 量 m3 施工时间 min 备 注1 携砂液 2.00 10.00 10.00 5.00 基液2 停泵测试,记录停泵压力 3 前置液 2.00 10.00 20.00 5.00 4 携砂液 2.00 6.00 26.00 5.00 0.30 0.30 3.00 5 前置液 2.00 8.00 34.00 0.30 4.00 6 携砂液 2.00 4.00 38.00 10.00 0.40 0.70 2.00 7 携砂液 2.00 3.00 41.00 20.00 0.60 1.30 1.50 8 携砂液 2.00 3.33 44.33 30.00 1.00 2.30 1.67 9 携砂液 2.00 5.00 49.33 40.00 2.00 4.30 2.50 10 携砂液 2.00 4.00 53.33 50.00 2.00 6.30 2.00 11 携砂液 2.00 4.00 57.33 60.00 2.40 8.70 2.00 12 携砂液 2.00 2.57 59.90 70.00 1.80 10.50 1.29 基液交联,限压 35MPa13 顶替 2.00-1.00 10.00 69.90 6.00 合计 69.90 10.50 35.90 注:根据压力情况,现场调整排量、砂量和砂比。挤压充填施工过程中必须全过程添加12过硫酸铵破胶剂(包括地层试挤和顶替阶段) 。3.6.8、油管投50mm 钢球,如井有外溢,采用带压投球,用倒闸门的方式将钢球投入油管内。3.6.9、打滑套:投球后静置 20min 正打压 18MPa,压力突降,上层压裂注砂器打开,球座落入滑套接受器同时密封中、下部油层。3.6.10、正挤前置液,当压力大于 1MPa 以上时压裂封隔器自动座封,分隔油层。3.6.11、防砂施工:按10 #层防砂泵注程序(表3)进行上层压裂充填防砂。施工过程中随时观察施工压力变化情况,根据现场情况适当调整施工参数,加完设计砂量或达到限压时打顶替液,停泵后立即进行带压反洗井作业,控制反洗出口闸门,确保反洗井泵压值与挤压施工停泵时套压值相当。洗出多余的砂子至出口干净无砂(10 #层施工结束) 。表3、10 #层防砂泵注程序表序号 液名 排量m3/min 液量 m3 累计纯液量 m3 砂比 % 砂量 m3 累计砂 量 m3 施工时间 min 备 注1 携砂液 2.00 10.00 10.00 5.00 基液2 停泵测试,记录停泵压力 3 前置液 2.00 12.00 22.00 6.00 基液交联,限压 35MPa64 携砂液 2.00 8.00 30.00 5.00 0.40 0.40 4.00 5 前置液 2.00 7.50 37.50 0.40 3.75 6 携砂液 2.00 6.00 43.50 10.00 0.60 1.00 3.00 7 携砂液 2.00 4.00 47.50 20.00 0.80 1.80 2.00 8 携砂液 2.00 4.00 51.50 30.00 1.20 3.00 2.00 9 携砂液 2.00 7.00 58.50 40.00 2.80 5.80 3.50 10 携砂液 2.00 6.40 64.90 50.00 3.20 9.00 3.20 11 携砂液 2.00 6.00 70.90 60.00 3.60 12.60 3.00 12 携砂液 2.00 3.43 74.33 70.00 2.40 15.00 1.71 13 顶替 2.00-1.20 10.00 84.33 7.00 合计 84.33 15.00 44.20 注:根据压力情况,现场调整排量、砂量和砂比。挤压充填施工过程中必须全过程添加12过硫酸铵破胶剂(包括地层试挤和顶替阶段) 。3.6.12、打完顶替液停泵,拆除泵注管线并接平台气源“扫线” ,清楚残水。3.6.13、收集好施工相关资料。四、高速水充填4.1、设计参数4.1.1.、精密微孔复合滤砂管规格:4.1.1.1、外管:外径:108mm,壁厚:1.5mm,材质:优质不锈钢;4.1.1.2、内管:内径:76mm,壁厚:6.5mm,材质:N80 油管;4.1.1.3、复合过滤层:采用多层不锈钢网复合过滤材料,过滤精度 150m;4.1.1.4、防砂管采用全焊接结构,长度 4.7m,有效过滤长度 4m。4.1.2、充填砾石选择:选择粒径为 0.425-0.85mm 的陶粒砂为支撑剂。4.1.3、防砂用水:淡水+3%粘土稳定剂+0.5%高温破乳剂+0.5%阻垢剂,配置 100m3,过滤精度2m,机杂含量5mg/l。4.2、施工准备4.2.1、防砂材料准备高速水充填防砂设备、工具清单序号 工具名称 规格型号 长度/m 单位 数量 备注1 350 半全封防喷器 35MPa 套 1 2 压力表 25MPa 个 1 3 高压水龙带 70MPa 根 足量 4 低压管汇 根 足量 5 压力传感器 套 1 6 流量计 个 1 7 2000 型泵撬 套 1 8 防砂橇装泵 套 1 -7-9 防砂船舶 艘 1 10 卧式罐 30m3 个 2 11 方罐 30m3 个 1 13 RF 充填工具 150mm 套 2 1 套备用 14 精密复合滤砂管 108mm 带弹性套 根 26 2 根备用,其中 8 根带扶正片15 安全接头 114mm 个 5 16 扶正器 152mm 个 1 17 冲管 m 132 18 油管 89mm m 145019 油管短节 89mm,1m,2m,5m 根 各 120 陶粒砂 0.425-0.85mm m3 4 1 方不拆包备用21 破乳剂 公斤 50022 阻垢剂 公斤 50023 粘土稳定剂 吨 324 水源井水 方 1504.2.2、施工前安排好加水源井水 150m3,详细记录加水用途、时间和地点。4.2.3、文件资料准备参照三层挤压充填施工设计 。4.3、流程连接参照三层挤压充填施工设计 。4.4、技术交底及安全交底参照三层挤压充填施工设计 。4.5、流程循环试压4.5.1、循环4.5.1.1、内循环: 清水罐供酸泵600 泵清水罐:逐一循环各台泵橇,直到每台压裂橇出液正常(出口液量平稳) 。保证清水有 2 根 4管线向供酸橇供液。4.5.1.2、试压前循环:关闭酸化井口总闸板,打开采油树两翼生产闸门,起泵,出口见液体后停泵。关闭生产采油树闸门,准备试压。4.5.2、试压4.5.2.1、根据设计要求(施工限压 25MPa)逐级设定超压保护值进行试压,试压前检验各台泵橇超压保护系统,确保超压时该橇发动机回怠速、回空档。4.5.2.2、选择试压泵,进入该泵试压界面,设置试压参数值。通知各岗位远离高压区,启动试压,先试压 5MPa 稳压 2min,10MPa 稳压 2min,再试压 25MPa,稳压 5min,各阶段压降小于 0.3MPa,不刺不漏为合格(试压用液清水) 。各阶段观察压力曲线,有较大压降时,先泄压再排查漏点,整改后重新试压,直到合格。84.5.3、泄压使用液压旋塞远程泄压,待压力落零后倒换流程,做施工准备。4.6、高速水充填施工4.6.1、充填施工前正循环测试,排量 0.2、1.0、1.2、1.5m/min,分别测试 2min,记录套管返出流量及压力。调节节流阀使得返出量是泵注量的 1/2-2/3,观察泵压变化趋势,按照充填排量 1.2m/min 施工,记录泵压与套压值。按以下泵注程序表实施高速水充填,砂比 8%,施工限压 25MPa。随时观察施工压力变化情况,一般高速水充填施工,初期施工泵压在 7-8MPa 之间,若未达到环空设计砂量泵压有上升趋势,有可能井筒形成砂桥,则停止加砂,继续泵注,将砂桥打散,待泵压下降后继续加砂,达到限压时停泵,然后用0.4m/min 排量继续顶替,压力再次达到施工限压 25MPa 时,停泵;再用 0.2m/min 排量继续顶替,压力再次达到施工限压 25MPa 时,停泵。压力落零后反洗井,洗出多余的砂子至出口干净无砂,然后用 0.2m/min 排量正循环验砂高。计算盲管外砂柱高度,若筛套环空砂量不足,则进行补砂充填施工。按以下泵注程序表施工,结束充填施工,上提管柱,起出 RF 充填工具回收部分,认真检查工具出现的特殊问题,同时记录井筒漏失速度及漏失量,及时向设计部门反馈。每起出 100m 管柱灌一次井筒,根据井筒漏失情况,摸索灌液量,保持井筒液柱压力高于地层压力。高速水充填防砂泵注程序表序号 液 名入口排量m/min返出排量m/min液量m混砂液量m砂比%砂量m累计砂量 m施工时间 min 备 注1 前置液 0.2 0.2 0.4 22 前置液 1.0 1.0 2 23 前置液 1.2 1.2 2.4 24 前置液 1.5 1.5 3 2套管灌满后正循环测试根据测试结果,确定充填排量5 携砂液 1.2 0.6-0.8 3.8 4.0 8 0.3 0.3 3.36 顶替液 1.2 0.6-0.8 3 2.57 携砂液 1.2 0.6-0.8 7.5 8.1 8 0.6 0.9 6.88 顶替液 1.2 0.6-0.8 3 2.59 携砂液 1.2 0.6-0.8 7.5 8.1 8 0.6 1.5 6.810 顶替液 1.2 0.6-0.8 5 4.211 携砂液 1.2 0.6-0.8 7.5 8.1 8 0.6 2.1 6.812 顶替液 1.2 0.6-0.8 7 4.213 携砂液 1.2 0.6-0.8 7.6 8.0 8 0.6 2.7 6.814 顶替液 1.2 0.6-0.8 8 6.6初期泵压 7-8MPa,套压控制在0.8-1.5MPa,限压 25MPa如果超压则执行第 16-18 步,否则缓慢打开流量调节阀(防止地层反吐)进行循环充填,执行第 15-18 步。15 携砂液 1.2 0.6-0.8 8 循环充填直到超压为止。-9-16 顶替液 0.4/0.2 0.4/0.2 用 0.4 m/min 和 0.2 m/min 的排量分别顶替至超压。17 修井液反洗井至出口干净无砂。18 验砂高 0.2 0.2 小排量循环顶替验砂高。小 计 67.7 36.3 2.7 58.51、验砂高:在实施第 1 步和第 18 步时,重点记录泵压值,并计算盲管段砂柱高度,如果砂柱高度小于 3m,则进行补充充填。2、施工过程中当泵压达到 11MPa,则完全打开套管,泄压后循环充填,如泵压继续上升到 12MPa,则降排量至 1.0m/min,砂比 8%加砂;若泵压继续上升,则降排量至 0.8 m/min、砂比 8%加砂充填。4.6.2、施工结束后拆除泵注管线并接平台气源“扫线” ,清楚残水。4.6.3、收集好施工相关资料五、注意事项5.1、施工中保证连续供水;注意观察大罐液面严防大罐抽空。5.2、施工管汇、井口各联接部位上紧、上全、上满扣。5.3、施工中统一指挥,分工负责,严守岗位。5.4、支撑剂必须质量合格,不合格者不得运入井场。5.5、罐中剩余压裂液集中收集,等待回收处理。六、施工组织机构为了安全高效完成该井的挤压充填施工任务,成立了以队长为安全质量的领导小组组长、副队长为安全质量的领导小组副组长,工程施工作业期间负责安全及质量方面的日常事情。开工前由队长组织全体项目人员召开安全质量会议,组织全体人员认真学习挤压充填施工设计方案,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各项制度,密切配合减少人为的事故,安全高效的完成压裂施工任务。挤压充填现场施工组织机构图见下图:七、挤压充填施工应急程序7.1、压裂液伤人应急预案7.1.1、发生压裂液伤人后要立即通知现场负责人。7.1.2、队长根据现场情况决定是否应当立即停止施工并组织人员到紧急集合地点清点人数。7.1.3、现场发现伤者,由队长组织应急救援队在现场做必要救护。7.1.4、现场负责人负责向单位领导汇报现场情况及请求救援事项。7.2、高压管线破裂伤人应急预案7.2.1、发生高压管线裂破后要立即停泵。107.2.2、由副队长组织所有参加施工人员到紧急集合地点,清点人数。7.2.3、现场发现伤者,由副队长组织平台医务人员做必要救护,并启动应急预案。7.2.4、发生事故后监督员立即向上级领导汇报,汇报内容包括:高压管线裂破时间、部位、人员伤亡情况、正在采取或准备采取的抢险措施、请求救援事项等。7.2.5、副队长组织人员处理好高压管线裂破事故,使损失减到最低程度。7.3、施工过程中出现砂堵情况应急措施7.3.1、如果施工过程中出现泵注压力过高,可考虑降低排量,降低砂比,待泵压正常后继续施工;7.3.2、如果出现砂堵迹象,泵压持续上升,应立即停止加砂。7.3.3、如果压力持续增加,呈现出近井砂堵特征,立即停泵,利用低排量试挤,尽量完成顶替量,如果无法挤入,开井返排。7.3.4、若确认出现砂堵,停泵后开井放喷,放出一个顶替量,将井筒中浓携砂液放出后停放。7.3.5、重新组织施工,泵注前置液、携砂液,将砂子加完。表8 压裂过程可能遇到的问题及处理预案序号 可能情况 原因及处理预案 负责人1 井口刺漏前置液期间漏,停泵整改,整改完成后根据情况继续施工或重新备液压裂。携砂液期间漏,停砂顶替完,讨论下步方案。顶替液期间刺漏,顶替完成,正常转排液。施工指挥2 油管失效 停止施工,放喷排液。 施工指挥3 压裂橇故障调整设备满足设计排量,如多台主压车出现故障,无法满足设计排量,顶替完后停止施工。施工指挥4 混砂橇故障 停止施工,讨论下步方案。 施工指挥5 仪表橇故障 停止施工 施工指挥6 液罐故障 及时整改,或停用。 施工指挥7 砂罐故障 及时整改,或停用。 施工指挥8 高低压管汇故障前置液期间漏,停泵整改,根据情况继续施工或重新备液压裂。携砂液期间漏,停砂顶替完,讨论下步方案。顶替液期间漏,顶替完成,正常转排液。施工指挥9泵压高,排量不能满足设计要求。 及时请示汇报,经同意后可降低 10%-15%排量施工。 施工指挥10 前置液期间压力 持续下降 滤失严重。提高排量,低砂比加砂。 施工指挥-11-序号 可能情况 原因及处理预案 负责人11 压力突然大幅度 下降管柱失效。执行第 2 项。缝高失控。现场判断,停砂顶替或继续施工。裂缝延伸至高滤失带(或开启的断层) 。停砂顶替完。施工指挥12 加砂压力持续上 升裂缝延伸困难、缝宽较窄,微裂缝、多裂缝影响严重。提高排量 10%20%,保持或降低10%20%砂比施工。施工指挥13 套管压力快速上 升 砂堵迹象明显,停砂顶替。 施工指挥14 脱砂停泵,立即放喷排液(压力超过最高泵注压力的 50%时采用用油嘴控制) ,至压力降为 0时,立即反洗井。施工指挥15 安全情况 执行安全预案 各单位负责人八、井控管理8.1、井控安全8.1.1、采油井口:选用采油树及套管头,各联接部位要上全上紧,试压合格。8.1.2、作业井控:井口防喷器:FZ28-70 液压闸板防喷器+2FZ28-70 液压双闸板防喷器+HF28-35 环形防喷器各 1 套。防喷器示意图如下:内防喷器:A、起下油管时,35MPa 旋塞阀+73mm 加厚油管公扣接头 B、起下钻杆时,35MPa旋塞阀+73mm 钻杆公接头;起下钻过程中一旦井口外溢压井液,旋塞阀抢喷短节立即联接井内管柱,关闭旋塞阀,关闭防喷器半封;内、外防喷器必须专人负责,每天检查保养一次。8.1.3、起下钻保持满井筒的压井液。合理安排好施工,尽量避免作业管柱起至 1000m 以上进行设备维护保养等作业。8.1.4、采用防喷器压井循环时,旋塞阀上面应联接三通35MPa 平板阀压井水龙带,三通一侧装压力表,用平板阀开关油管,控制油管出口。8.1.5、井口旋塞阀及防喷闸门灵活好使,置于井口附近,采油树井口闸门开关灵活;8.1.6、所用防喷器组,采油树必须有有效的试压合格证件,防喷器蓄能源性能可靠,液压油充足;8.1.7、按设计要求备足压井液,压井施工做到不喷不漏;8.1.8、操作人员具备有效的井控培训证书,作业施工中定期举行井控演习。8.1.9、严格执行井控坐岗制度,建立完整的井控坐岗记录。8.1.10、发现溢流关井时,其关井最高压力不得超过 25Mpa,同时不能超过井控装备额定FH28352FZ287070FZ287012工作压力、套管抗内压强度的 80%和地层破裂压力三者最小值。8.2、复杂情况的预防与处理8.2.1、控制井喷管串:起下钻过程中一旦井口外溢压井液,旋塞阀抢喷短节立即联接井内管柱,关闭旋塞阀,先关闭环形防喷器,再关闭半封闸板防喷器。8.2.2、大排量反循环压井液时,出口压井液中含有天然气,则用分离器分离。8.2.3、压井后观察不喷不漏后,重新循环压井液 24 周以上,测气体上窜速度,以确定是否加重压井液密度,高压高产层取高值,低压低产层取低值;同时观察液仓液面升降情况,计量其液量。待进出口压井液性能一致后方可起钻。8.2.4、起下钻应连续自动向井筒内注入压井液,防止液柱下降造成井喷,记录灌入量与起出的管柱体积是否一致,随时判断是否出现溢流情况;控制起钻速度,严防起大直径工具产生抽汲现象引起井喷事故的发生。8.2.5、严防空井井喷事故发生,起出井内管柱后,在等措施和下步施工工序、工具时,应下入部分管柱至气层以上;关闭防喷器半封,油管顶部装好 35MPa 旋塞阀,连接好压井管线,一小时坐岗一次,观察井口压力、灌注、漏失情况,每 4 小时循环一次压井液,等待后续措施。8.2.6、施工前要进行防井喷演习。一旦发生井喷事故,施工单位应立即向有关部门和领导汇报,制定控制井喷方案,并组织制服井喷工作。8.2.7、在硫化氢含量超过 10ppm 的环境中进行必要作业时,应佩带自给式呼吸设备,不允许一人单独行动,以便相互救护,而且有人在安全处实行一人盯一人的监护。8.2.8、施工中若发生员工中毒事故应中断施工作业,由现场施工领导小组组织检查、查明中毒事故原因并排除事故隐患后方能继续施工。8.2.9、当设备泄漏时,应关井整改。8.2.10、当施工期间发生火灾、爆炸事故时应关井转入抢险救援工作;初期火灾应采取灭火器材扑救方式消除。8.2.11、施工中若发生烧、灼伤、机械挫伤和其他受伤人员由现场医护人员医治处理,受伤重症人员,由专业医护人员陪护送就近医院医治。8.2.12、井喷失控时,严禁一切火源,并有专人警戒。尽快向井内连续注水,用消防水枪向油气柱及井口周围大量喷水。同时将氧气瓶、油罐等易燃易爆物品拖离危险区。气井井喷着火抢险作法应符合 SY/T6203 油气井井喷着火抢险作法的规定。8.2.13、井喷失控时,成立现场抢险指挥组,迅速制定抢险方案,统一组织、集中领导,由一人负责现场施工指挥。测定井口周围及附近天然气和硫化氢气体含量,划分安全范围,撤离危险区人员。-13-九、岗位职责及 QHSE 要求9.1、岗位分工及职责表 9.2、质量保证要求9.2.1、压裂入井液体要清洁、干净,所有盛液及备液设备必需清洗干净,最大程度地降低储层伤害。9.2.2、确保应急通道畅通。现场压裂液大罐摆放位置合理,给压裂机组留出足够场地。9.2.3、各工序严格按照其操作规程、技术标准和设计要求进行施工,取全取准各项资料。9.2.4、入井材料、管柱、工具等清洁干净,符合有关质量标准。9.2.5、施工前应检查保养好设备,保证施工设备性能良好, 确保施工顺利进行。9.2.6、关键工序及岗位专人负责,确保施工质量。9.2.7、压裂施工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如遇特殊情况需要调整设计时,必需经甲乙方商定,甲方同意后方能调整。9.2.8、储液罐清洁无残存液体及杂物,压裂用水需做采样分析。每罐加料结束后,采用大排量循环,直至罐内上下层液体性能一致为止。9.2.9、取全取准施工压力、排量、液量等参数。9.3、健康要求上岗人员穿戴好劳保用品,施工中非岗位人员一律不准进入高压区,严禁违章作业。9.4、安全要求9.4.1、施工过程严格按 SY5727-2007井下作业安全规程执行。9.4.2、压裂施工前,在压裂现场开一个全体人员参加的安全会,全面了解施工井的作业情况、基本数据,对施工可能出现的问题要有防范措施,各工作岗位分工明确,听从统一指挥。9.4.3、压裂施工之前确保压裂井口合格,施工前四角用钢丝绳固定绷紧,并固定。9.4.4、压裂施工现场拉好警戒带,对高压危险区进行隔离。9.4.5、严格遵守 SY 6443-2000压裂酸化作业安全规定 ,Q/CNPCHB0856-2004压裂施工作业技术规程 ,SY/T5587.5常规修井作业规程以及井下作业井控实施细则 。9.4.6、安全员负责阻止非工作人员进入井场,工作人员进入高压区要确保在安全的地方进行施工。149.4.7、压裂施工时作业队要有负责人员在场。9.4.8、压裂队在施工前全面检查设备仪表,高压、超压保护装置必须灵敏,做到超压即停泵,确保安全施工。9.4.9、压裂施工井场禁止明火、吸烟,做好消防及救护准备工作,防止意外事故发生。9.4.10、施工现场成立施工领导小组,小组成员包括甲乙双方人员,施工中一旦出现特殊情况,应由领导小组成员及时协商解决(如变更设计请甲方出具书面变更设计) 。9.4.11、施工中坚守岗位,巡回检查,发生事故参与人员应听从统一指挥。9.4.12、发生意外情况,施工人员要听从统一指挥,在注意人身安全的同时,采取紧急措施。9.4.13、根据工区天气及海况的变化情况,做好统筹安排,应充分考虑冬季寒冷天气给施工带来的不利因素,注意各类工作液的防冻、保温工作。9.4.14、压裂施工中出现砂堵,应立即停泵,开井放喷,放出一个顶替量,将井筒中浓携砂液放出后停放,重新泵注前置液、携砂液,将砂子加完。9.5、环保要求9.5.1、严格遵守当地环境部门的有关规定,严格执行中国石油 QHSE 要求。9.5.2、施工、配液前,对压裂液及各类添加剂、支撑剂必须进行室内评价,确保产品合格。9.5.3、井场附近配备排污设施,作业液严禁乱排乱放,实施无污染、无落地作业,做到井场无油污、无杂物。9.5.4、施工作业结束后对井场(作业区域)进行全面清理,剩余残液按甲方指定方式、指定地方排液,不得随意排放,以免造成井场及周边环境的污染。9.5.5、井场要有排污池,出井液要全部入池。所有入井液及地层流体不得污染环境。 9.5.6、做好防火、防爆、防污染等预防工作。9.5.7、严格遵守 SY 6443-2000压裂酸化作业安全规定 ,Q/CNPCHB0856-2004压裂施工作业技术规程 ,SY/T5587.5常规修井作业规程以及井下作业井控实施细则 。9.6、风险分析及控制表序号活动及部位 危害因素 危害结果 控制措施1 船舶准备设备摆放位置不得当火灾或者影响应急情况下人员撤离设备甲板布局图需安全评价,预留逃生通道,设备发动机要远离船柴油舱-15-船体本身不满足质量要求船体破坏船体本身满足 HSE 要求审核,甲板面满足设备摆放和流程连接设备为固定、人员在甲板上未穿戴救生服船员、设备落水船上设备要固定,施工人员在甲板上佩戴齐全劳保用品挤碰吊装物挤碰人员造成伤亡保持通讯畅通,司索站位得当吊装物坠落吊装物坠落造成人员伤亡工具系安全绳,零散配件装箱索具断开索具断开物体坠落造成人员伤亡使用有 CCS 认证的标准合格索具2 设备吊装指挥不当 造成人体伤害司索及司机持证上岗,严禁违章作业,坚持“十不吊”设备在车上未固定设备在车上未固定设备在装车之后用倒链进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